国际环境公约

国际环境公约
国际环境公约

国际环境公约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01年5月22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2004年5月17日生效认识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产生生物蓄积以及往往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作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蓄积起来,意识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人们对因在当地接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产生的健康问题感到关注,尤其是对因此而使妇女以及通过妇女使子孙后代受到的不利影响感到关注,确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放大作用致使北极生态系统、特别是该地区的土著社区受到尤为严重的威胁,并确认土著人的传统食物受到污染是土著社区面对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该议定书1978年2月17日订于伦敦。它事实上包含两份基本文伴,即:《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遣成污染公约》和《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因此,国际上通常将二者合称为“73/8防污公约”,(73/78MARPOL)。

《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该公约通常简称“1972年伦敖倾废公约”或“伦敦公约”1972年12月29目订于伦敦、墨西哥城、莫斯科和华盛顿。该公约于1975年8月30日生效,1985年12月15目对中国生效。认识到海洋环境及赖以生存的生物对人类至关重要,确保对海洋环境进行管理使其质量和资源不致受到损害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利益;同时认识到海洋吸收废物与转化废物为无害物质以及使自然资源再生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也认识到各国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有权依照本国的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并有责任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或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环境;海洋污染有许多来源,诸如通过大气、河流、河口、出海口及管道的倾倒和排放;各国有必要采取最切实可行的办法防止这类污染,并发展能够减少需处置的有害废物数量的产品和处理办法,以改进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干预公海非油类物质污染议定书》本议定书1973年11月2日订于伦敦,并于1983年3月30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0年2月23日交存加入书。本议定2书于1990年5月24日对我国生效。考虑到1969年海洋污染损害国际法律会议所通过的关于非油类污染物的国际合作决议,还考虑到,按照该项决议,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与一切有关的国际组织合作,已加强了其在非油类污染物的各个方面的工作

《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本公约简称“公海干预公约”或“干预公约”,1969年11月29日订于布鲁塞尔,并于1975年5月6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0年2月23日交存加入书。1990年5月24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意识到有必要保护他们国民的利益,使其免于遭受海上事故引起的海上和海岸油污危险的严重后果,确信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护上述利益在公海上采取特别措施是必要的,并且这些措施并不影响公海自由原则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本公约1946年12月3日订于华盛顿,并于1948年11月10目生效。

1980年9月24日中国外长致函该公约的保存国美国国务卿,通知我国决定加入国际捕鲸公约及国际捕鲸委员会;同时声明,台湾当局盗用中国名义对上述公约的承认和加入的申请是非法无效的。1980年10月20日美国国务院复函,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80年9月24日起成为本公约当事国。防止所有种类鲸鱼的过度捕猎。为未来世世代代子孙而保护鲸鱼族类这一丰富自然资源。建立国际捕鲸管制制度,以确保鲸鱼族类的适当养护和发展。

《中白令海峡鳕资源养护与管理公约本公约》1994年2月11日订于华盛顿,并于1995年12月8日生效。公约的六个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波兰、俄罗斯和美国均已核准该公约。我国于1995年9月交存了批准书。认识到为养护和管理中白令海狭鳕资源合作采取与国际法相一致的措施的紧迫性。本公约的目标应为:1.在公约区域建立狭鳕资源养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国际机制;2.恢复并维持可实现最高持续产量的白令海狭鳕资源的水平;3.就白令海的有关狭鳕和其他海洋生物资源真实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进行合作;4.在各缔约方同意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将来可能要求的论坛,以考虑在公约区域确立养护和管理除狭鳕以外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必要措施。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本条约》1967年1月27日订于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并于1967年10月10日生效。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23日订于巴黎,1975年12月17日生效。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而列为保护对象的财产的所在国却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回顾本组织《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将通过保存和维护世界遗产和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本公约1970年11月17日订于巴黎,于1972年4月24日生效。1989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接受本公约,并于1989年10月25日交存接受书。本公约于1990年1月25日对中国生效。考虑到各国间为科学、文化及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财产交流增进了对人类文明的认识、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并激发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考虑到文化财产实为构成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一大基本要素,只有尽可能充分掌握有关其起源、历史和传统背景的知识,才能理解其真正价值。考虑到各国有责任保护其领土上的文化财产免受偷盗、秘密发掘和非法出口的危险,考虑到为避免这些危险,各国必须日益认识到其尊重本国及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化遗产的道义责任。只有各国在国家和国际范围上进行组织,密切合作,才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

《核安全公约》认识到确保核能利用安全、受良好监督管理和与环境相容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性;重申继续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核安全高水平的必要性;重申核安全的责任由对核设施有管辖权的国家承担;希望促进有效的核安全文化;认识到核设施事故有超越国界影响的可能性;确认一且正在进行的制订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基本原则的工作达成国际广泛一致,但立即开始制订有关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国际公约的必要性;承认进一步开展与核燃料循环其他部分的安全有关的技术工作十分有益,并承认这一工作迟早会有利于之前或未来的国际文件的制订;

《南极条约》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兰西共和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竖合众国政府,承认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认识到在国际合作下对南极的科学调查,为科学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确信建立坚实的基础,以便按照

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的实践,在南极科学调查自由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国际合作,符合科学和全人类进步的利益;并确信保证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和继续保持在南极的国际和睦的条约将促进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1994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以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所有类型森林的经营、养护和永续开发的无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商一致意见的权威性原则声明》、《21世纪议程》的有关章节,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态多样性公约》,认识到木材对于拥有产材森林国家的经济具有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需要促进和适用关于经营、养护和永续开发所有类型产材森林的可比较和适当的方针和标准,《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缔约方之中的消费成员在1994年1月21日于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谈判《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后续协定的会议上关于承诺保持或争取于2000年前实现对各自森林的永续经营声明,希望加强成员之间的国际合作和政策制订框架,设法解决热带木材经济面临的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订于蒙特哥湾。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签署该公约。1994年11月16日,该公约生效。此公约对内水、领海、临接海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亦称“排他性经济海域”简称:EEZ)、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通常简称“物种贸易公约”(CITES公约),1973年3月3日订于华盛顿,并于1975年7月1日生效。1981年1月8日,中国政府向该公约保存国瑞士政府交存加入书。同年4月8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各国认识到,许多美丽的、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是地球自然系统中无可代替的一部分,为了我们这一代和今后世世代代,必须加以保护;意识到,从美学、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观点看,野生动植物的价值都在日益增长;认识到,各国人民和国家是,而且应该是本国野生动植物的最好保护者;并且认识到,为了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不致由于国际贸易而遭到过度开发利用,国际合作是必要的;确信,为此目的迫切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其第二十一条的修正案该修正案1983年4月30日订于哈博罗纳。中国政府于1988年7月7日交存了接受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该公约通常简称“湿地公约”或“拉姆萨公约”,1971年2月2日订于拉姆萨,并经1982年3月12日议定书修正,1975年12月2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2年1月3日加入该公约,同年7月31日对我国生效。承认人类同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考虑到湿地的调节水份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相信湿地为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其损失将不可弥补;期望现在及将来阻止湿地的被逐步侵蚀及丧失;承认季节性迁徒中的水禽可能超越国界,因此应被视为国际性资源;确信远见卓识的国内政策与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相结合能够确保对湿地及其动植物的保护;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该公约的全称为“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1994年6月7日在巴黎通过。1994年10月14日,中国代表签署该公约。1996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该公约。申明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时,受影响或受威胁地区的人类是受关注的中心,意识到国际社会,包括各国和各国际组织,迫切关注荒漠化和干旱的有害影响,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在所有各级推行新的更有效的方法相信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战略只有基于完善可靠的系统观测和严密精确的科学知识并不断加以重新评价才能最为有效,确认迫切需要提高国际合作效力并改善协调,以便推动国家计划和优先事项的执行,决心为今世后代的利益采取适当行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年6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通过。1994年10月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该公约

考虑到通过下列方法预防或减少工作中化学品导致的疾病和伤害事故的重要性:

(a)保证对所有化学品的评价以确定其危害性,

(b)为雇主提供一定机制,以从供货者处得到关于作业中使用的化学品的资料,这样他们能够实施保护工人免受化学品危害的有效计划,

(c)为工人提供关于其作业场所的化学品及适当防护措施的资料,这样他们能有效地参与保护计划,

(d)确定关于此类计划的原则,以保证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并

认识到在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之间,以及与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就国际化学品安全计划进行合作的需要,并注意到这些组织制订的有关文件、规则和使用指南,并经决定采纳本届会议议程第五项关于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某些提议,并经确定这些提议应采取国际公约的形式,于一九九0年六月二十五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得称之为一九九0年化学品公约。

《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1990年6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本公约在国际劳工公约系列中称为“第170号公约”。中国劳动部于1992年8月27日提交国务院批准。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建议书1990年6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本建议书在国际劳工公约系列中,被称为第177号建议书。中国劳动部于1992年8月27日提交国务院批准。

《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14届会议于1987年6月17日在伦敦通过;1989年5月25日,经第15届理事会议修订。该文件确定的规则一直是在化学品国际贸易中交换资料的国际公认准则,事实上已成为该领域的习惯国际法。并为以后有关国际环境立法奠定了国际实践基础。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该公约(简称“鹿特丹公约”或“PIC公约”)于1998年9月11日在鹿特丹通过。意识到国际贸易中的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有害影响,决心保护包括消费者和工人健康在内的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国际贸易中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的潜在有害影响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该公约通常简称《巴塞尔公约》,于1989年3月22日订于瑞士巴塞尔。1990年3月22日,中国代表签署该公约。1991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该公约;国家主席批准该公约。1992年5月5日该公约生效,5月20日,我国通知《巴塞尔公约》秘书处,中国执行该公约的主管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局。同年8月20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公约控制的危险废物按来源分为18种,按成分分为27种。包括中国在内的64个公约缔约方1994年通过一个决议,规定立即禁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以最终处置为目的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从1998年起,以再循环利用为目的的危险废物出口也被禁止。

《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本协定1983年11月18日订于日内瓦,并于1985年4月1日生效。本协定1986年7月2日对中国生效。认识到必须适当而有效地保护和发展热带木材森林,以求保证其得到最适度的利用,同时又保持有关区域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认识到热带木材对于各成员经济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生产成员出口和消费成员需求的重要性,希望建立一个生产成员和消费成员间的国际合作体制,以求解决热带木材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该公约1980年3月3日于维也纳和纽约同时开放签署,并于1987年2月8日生效。1988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交存加入书,同时声明不受公约第十七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的约束。该公约于1989年1月2

日对我国生效。确认一切国家有权为和平目的发展和利用核能,并合法享有和平利用核能所产生的潜在利益,深信有必要促进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国际合作,希望防止由非法取得和使用核材料所可能引起的危险,深信与核材料有关的犯罪行为是引起严重关注的事情,因此极需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务求防止、侦察和惩处这些犯罪行为

《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该公约通常简称“通报公约”,1986年9月26目订于维也纳。1986年10月27日正式生效。1986年9月26日,中国政府代表作了有待核准的签署,并同时声明:①不受本公约第十一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的约束;②在公约对其生效前,中国接受该公约第十三条临时适用条款。本公约于1988年12月29日对我国生效。意识到若干国家正在进行核活动,注意到已经采取并正在采取全面措施确保核活动的高度安全,旨在防止发生核事故和如果发生任何这类事故,则尽量减少其后果,希望进一步加强安全发展和利用核能方面的国际合作,深信各国有必要尽早提供有关核事故的情报,以便能够使超越国界的辐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注意到交换这方面情报的双边和多边安排是有益的

《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该公约通常简称“援助公约”,于1986年9月26日订于维也纳,1986年10月27日正式生效。1986年9月26日中国政府代表作了有待核准的签署,同时声明: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公约第十三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的约束;②在由于个人重大过失而造成死亡、受伤、损失或毁坏的情况下,中国不适用该公约第十条第二款。本公约于1987年10月14日对我国生效。意识到若干国家正在进行核活动,注意到已经采取并正在采取全面措施确保核活动的高度安全,旨在防止发生核事故和如果发生任何这类事故,则尽量减少其后果,建立一个将有利于在发生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时迅速提供援助以尽量减少其后果的国际体制

《亚洲—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协议》本协议1988年1月8日订于曼谷,并于1990年1月11日生效。中国政府于1988年1月8日签署本协议。1990年1月11日,本协议对中国生效。认识到渔业作为亚太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至关重要性,承认水产养殖在振兴和更好地利用渔业资源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承认在本地区建立和保持一个水产养殖中心网能够为水产养殖的发展作出相当大的贡献,认为这样一个网络成功与否将在根大程度上取决予地区性合作紧密与否,认为这一领域的合作最好通过建立一个政府间组织来迸行。该组织与可能提供财政与技术协助的其他政府、组织以及团体进行协作来开展其活动。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通过、1988年9月生效意识到臭氧层的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有害影响,为保护臭氧而制定的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1992年6月5日订于里约热内卢,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中国政府总理1992年6月11日在里约卢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中国交存批准书;同年12月29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确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2年6月4日通过的一项公约。《公约》规定发达国家为缔约方,应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资金以支付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所需增加的费用,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促进和方便有关技术转让的进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具体侧重点应为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任何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问题,特别是着手拟定适宜的提前知情同意程序,以供审议,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扩展迅速,公众亦日益关切此种技术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需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认识到如能在开发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同时亦采取旨在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妥善安全措施,考虑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此方面能力有限,难以应付改性活生物体所涉及的已知和潜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认识到贸易协定与环境协定应相辅相成,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巴塞尔公约责任和赔偿议定书》意识到人类健康、财产和环境面临着因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及其越境转移和处置而遭受损害的风险。对非法越境运输危险废物及其他废物的问题表示关注,侧重于设法在危险废物及其他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所造成损害的责任与赔偿领域内订立适当的规则和程序,深信需要就第三方赔偿责任和环境赔偿责任作出规定,以确保对因危险废物及其他废物越境转移和处置而造成的损害作出充分和迅速的赔偿

《生物安全议定书》2000年1月28日达成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将对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是世界范围内通过的第一个关于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性公约。于2001年11月2日在第31届大会上正式通过并实行。这是世界范围内通过的第一个关于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性公约。公约规定20个国家的签署后,公约即正式生效。2003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香港说,中国政府同意并支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各项原则和规定,并正在积极准备,争取尽早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

《国际鸟类保护公约》1950 年

《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是:进设置气象台、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建立气象情报快速交换系统,促进气象观测的标准化;推广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促进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密切合作;鼓励并协调对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51 年

《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植物保护协定( 修正本) 》1956 年

《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s: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于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制定的四项公约(《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公海捕鱼和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捕鱼和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于1966年3月20日生效

《东北大西洋渔业公约》1959 年

《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1966 年

《非洲植物卫生公约》1967 年

《养护自然和自然资源非洲公约》1968 年

《养护东南大西洋生物资源公约》1969年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1990年和1992年两次修正)。1987年9月通过、1989年1月生效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11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通过了《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以下称《1992年责任公约》)。《1992年责任公约》于1996年5月30日生效, 目前已有96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1999年1月5日向国际海事组织交存了《1992年责任公约》加入书,成为该议定书的缔约国。根据议定书第13条第4款的规定,该议定书于2000年1月5日对我国生效

《生物安全议定书》2000年1月28日达成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将对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一部分 第1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蓝色楷体字为编者添加,下同)第2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①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②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③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第3条 本公约缔约国均可自行确定和划分上面第l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财产。 第二部分 第4条 本公约缔约国均承认,保证第1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目的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第5条 为保护、保存和展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本公约各缔约国应视本国具体倩况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a)通过一项旨在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起一定作用并把遗产保护纳入全面规划计划的总政策; (b)如本国内尚未建立负责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展出的机构,则建立一个或几个此类机构,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和为履行其职能所需的手段; (c)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并制订出能够抵抗威胁本国自然遗产的危险的实际方法; (d)采取为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这类遗产所需的适当的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 (e)促进建立或发展有关保护、保存和展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或地区培训中心,并鼓励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第6条 1.本公约缔约国,在充分尊重第1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所在国的主权,并不使国家立法规定的财产权受到损害的同时,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 2.缔约国根据本公约的规定,应有关国家的要求帮助该国确定、保护、保存和展出第11条第2和4段中提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3.本公约各缔约国不得故意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本公约其他缔约国领土内的第1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措施。 第7条 在本公约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保护应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旨在支持本公约缔约国保存和确定这类遗产的努力的国际合作的援助系统。 第三部分 第8条 1.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内,建立一个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常会期间召集的本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的15个缔约国组成。委员会成员国的数目将在至少40个缔约国实施本公约之后的大会常会之日起增至21个。 2.委员会委员的选举须保证均衡地代表世界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

环境卫生公约

班级卫生公约 一、班级卫生委员职责 1、每天要随时随地的进行检查班级级卫生,一旦发现垃圾,卫生委员要及时督促劳动组长安排组员把垃圾清扫干净。 2、班级实行卫生组浮动工资制度,班主任要根据当天卫生维持情况,由卫生委员向班主任领取当日卫生组的浮动工资。浮动工资在平时工资上下浮动,上下浮动数值由班主任根据值日组的卫生情况决定。平时工资原则上按照本组人数决定,例如以组员5人计算:5人乘6金币等于30金币,那么本组分配总额为30金币。 3、班主任不在,则浮动工资由卫生委员负责发放。 4、协助老师在本班贯彻卫生公约,检查记载组长工资分配情况; 5、每天派值日生管理清洁工具。 6、负责大扫除卫生安排工作。大扫除工资参照第二条也实行浮动工资制度。 7、重大活动,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月考等必须及时提醒值日组按规定时间搞好卫生。 二、常规卫生工作 1、每天值日生必须认真打扫班级和卫生区卫生。卫生委员负责检查。 2、每周一下午按学校要求全体同学进行卫生大扫除。卫生委员负责检查并分配好工作。 三、清扫时间: 早晨:--------下午:---------晚上:----------- 四、教室与包干区清扫细则 1、室内地面扫、拖、扫,做到干净、清洁,无污水,物见本色;注意死角。 2、室内墙角线擦面,擦棱,水多而净。除墙角线外,墙围子也要擦拭,做到干净无污。 3、教室前后门窗、窗台玻璃及框干净无尘,明亮似无。 4、宣传框、饮水机及桌、暖气、窗台、机箱、讲桌、前后黑板及框、投影框擦拭及时,一尘不染。 5、饮水机前面要做到维持24小时干洁,脸盆里的水要及时倾倒。 6、抹布、水盆、水桶、扫把、畚箕、拖布等摆放整齐,物归原位。 7、灯管、灯罩、宣传字要做到干净无尘。班中的四扇窗户玻璃要明亮似无,玻璃夹缝要干净无尘。 8、楼道楼梯要扫,做到干净、擦,做到清洁,无污水,物见本色。 9、楼道地面扫、拖、扫,做到干净、清洁,无污水,物见本色;注意死角。楼道墙角线擦面,擦棱,水多而净。除墙角线外,墙围子也要擦拭,做到干净无污。 10、楼道窗台干净无尘,明亮似无。 11、室外花池要及时清理里面的塑料袋等从宿舍楼上掉下的垃圾,做到干净整洁。 六、卫生维持要求及处罚: 1、值日组长要按时带领组员清扫班级垃圾,不按时的组罚值日一天以上。由老师决定。

环境保护调查报告格式-世界环境保护日

环境保护调查报告格式/世界环境保护日 一、调查人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对象 五、调查内容:环境保护的相关调查和宣传 六、调查目的: 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七、调查结果 1、有67、5%的人认为市区环境质量欠佳。 2、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多的依次是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 3、普遍认为是受工业三废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12、5%的人认为环境保护没有必要或是不重要。 5、对于周围的宣传,更有75%认为没必要走形式。 6、43、75%对于环境保护只是勉强的去做。 7、12、5%对于检举环境污染认为是多管闲事。 8、82、5%的市民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满意。 9、12、5%认为环境保护只与国家政府有关,与群众自身无关。 八、调查建议 1、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2、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 3、依靠群众,响应政府,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4、群众要通过各种渠道,体验来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要保护环境,多给政府相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 5、政府部门应采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展少而精的宣传活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方法。 6、噪声,水源,固体垃圾,大气污染,都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并且日益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 7、群众对于国家采取的对于环境方面的保护宣传没有很好的领会,或者是从中受到什么教育,相反认为是走形式。积极行动起来,以崇尚简约为荣,节能节水,保护资源;使用绿色产品,认识并防范各种化学污染;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减少一次性产品选购和消费,抵制白色污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洁生产,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注重对子女的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环境保护调查报告格式

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精心整理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大纲 一、世界遗产的定义: 1、根据《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和《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第1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独立的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指南》中第46条规定:

只有同时部分满足或完全满足《公约》第1条和第2条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定义的财产才能认为是“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第47条规定: 《公约》第1条就指出文化景观属于文化财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 2、根据国家七部委2012年的联合发文(发改社会[2012]1549号)《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规划的通知》,我国对世界遗产的定义为“指在科学研究、自然多样性保护、历史、艺术和审美角度具有国家意义的文化、自然或文化和自然混合型的遗产,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根据我国现行保护管理政策,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主要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各类珍贵可移动文物”。 3、根据《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世界遗产定义为“本条例所称世界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遗产。” 二、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的性质 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是指导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并使管理能力达到和保持在满足世界遗产价值有效保护的综合性文件。 三、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工厂环境卫生标语

篇一:工厂环境卫生标语 工厂环境卫生标语(30条) 1、整齐厂区,人人有责! 2、工厂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3、唱工厂主人,当环卫先锋! 4、创建工厂美如画,点滴小事见精力! 5、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6、环境关系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7、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丽人健康! 8、你我多一份自觉,厂区多一份清洁! 9、有了你的真心庇护,工厂才会更加俏丽! 10、发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涯环境! 11、环卫工作人人参加,美妙环境人人受益! 12、讲求卫生,人人有责;改良环境人人受益。 13、搞好环境卫生,增强个人卫生。 14、手牵手根治环境脏乱差,心连心创立卫生干净美。 15、少一件垃圾,多一块净土。 16、讲文明,爱卫生,做个及格职业人。 17、遵照社会公德,保护公共卫生。 18、你我他多一份自发,办公环境多一份干净。 19、人人做收拾,场地有条理,全员做打扫,环境更美好。 20、重视卫生,保持清洁。 21、环境好一点,

心境爽一点。 22、工厂是我家,整齐靠大家。 23、坚持环境整洁,请不要乱扔乱倒。 24、给本人养成个好习惯,给别人留下个好环境。 25、分工配合来扫除,信任来日会更好。 26、酷爱健康、热情创卫! 27、抛弃陋习,崇尚文明! 28、文化卫生健康你我他,协调社会幸福千万家! 29、创一份洁净环境,建一片漂亮景致! 30、美好生活靠咱们发明,创卫目的靠大家实现! 31、清洁环境,美化厂区! 篇二:环境卫生标语 一、自创类 1、净化生存空间,美化生活环境。(孙细样) 2、共创温馨家园,齐享文明硕果。(刘建国) 4、[绿地]:小草青青,足下留情。(徐广祥) 5、做文明市民,创美好家园。(徐广祥) 6、共创温馨家园,共享健康人生。(刘建国) 7、美化市容,净化心灵。(徐广祥) 8、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刘建国) 9、厦门的洁净,有您的一份贡献。(徐广祥) 10、洁净留得白鹭在,优美引得客常来。 (蔡尚义) 11、身体要健康,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及可借鉴经验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西欧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环保产业发展也居世界前列。中国作为一个承载着环保重任的发展中大国很需要学习借鉴发展环保方面的经验。下面以英国、德国和瑞典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德国 德国是世界环境保护搞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绩显著的国家,今天的德国,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森林茂盛,草地青青,到处生机勃勃。在环保技术领域也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这充分体现在水与空气污染的控制,例如在1990至1994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5%,这在欧洲是最佳成效,其减少原因部分是在工业生产中消除燃烧褐煤,更重要的是将燃煤电站改为燃烧天然气,这使日常生活与商业活动中的排放 量大为减少的同时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亦同步下降。水污染的控制也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在易北河中汞污染量减少了80%。德国也是世界上固体废弃物焚烧技术的领先者,2000年这方面市场约有70亿马克,专家们指出直接焚烧技术,与生产过程诸如流化床,和高温分解(废物干馏)成为更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其市场前景 被专家看好。 德国环保成功经验: (1)用法律确定环保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步形成一整套环境保护系统,把环境保护法规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各领域。 20世纪70年代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994年把环保责任写入基本大法。目前德国大约有8000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欧盟还有400个法规,政府部门约有50万人在管理环保法律法规,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环保法律很完善,对环保的投入也很大,经过长期努力德国环保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几乎达100%,而且欧盟范围内汽车都要安装一个三通调节催化器,使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对空气污染日益减少,氮氧化物降低50%,虽然汽车从1970年的1500万辆增长到1995年的4000万辆,但污染水平并未提高。 (2)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德国有一个由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学校组成的庞大环保教育网络,它们向民众做环保知识介绍,向企业推广环保技术,向社会宣传新的环保立法,联邦环境部对全国环保意识建设进行总协调,德国正在实行“国家环保行动计划”,目的使全 国与环保意识建设相关的机构形成更紧密网络以在全社会更好地推广可持续发 展意识的教育。德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建设环保意识方面十分活跃,德国有“联邦自然保护协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800多个全国和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或环保信息中心,它们向民众免费提供讲座和环保知识小手册,并深入民众中宣传环保,在节假日的街头常能看到不同环保组织的志愿人员搭起的临时宣传摊,向行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

中国已经缔约或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目录) 2003-10-17 一、危险废物的控制 1、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 2、《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修正案(1995年9月22日) 二、危险化学品国际贸易的事先知情同意程序 1、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1987年6月17日) 2、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26(1998年9月11日) 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 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年6月25日) 2、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1990年6月25日) 3、化学制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建议书(1990年6月25日) 四、臭氧层保护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22日) 2、经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16日) 五、气候变化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11日)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10日)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6月5日)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10月23日) 3、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1983年9月13日) 七、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2月2日) 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4年6月7日) 八、物种国际贸易 1、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3月3日) 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二十一条的修正案(1983年4月30日) 3、1983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83年11月18日) 4、1994年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94年1月26日) 九、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综合类]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录(摘录第12部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1982年12月10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UNESCO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 第三届会议 教科文组织总部,II号厅 2010年6月22-24日 临时议程项目9: 为加强公约秘书处筹集预算外资金

1. 委员会在其第https://www.360docs.net/doc/7c13872136.html, 19号决定中要求大会“以可持续的方式,每年筹集110万美元的 预算外资金以加强秘书处的人力”。这一决定反映了委员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的人力资源可能不足以完成赋予它的众多任务的关注。与此同时,委员会也承认,希望通过本组织的正常计划与预算来大幅度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的人员编制是不现实的,即使各方都会支持加强该科的力量。如果大会能够筹集到可持续的预算外资金,这样就能够提供一种加强秘书处人力的手段,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尤其是《公约》缔约国的期望。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负责实施2010-2011双年度《计划与预算批准本》(35 C/5)中文 化部门的工作重点(MLA)2:保护活的遗产,重点是宣传和实施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工作重点包括三项预期成果: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理事机构的有效运转,确保《公约》的实施 (预期成果 5);加强会员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相关社区发展的能力 (预期成果 6);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预期成果 7)。遗产科的内部安排就是体现上述三个重点。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的编制为11个专业人员职位和5个一般事务人员职位,由本组织的 正常计划与预算提供资金。遗产科的工作通过其两个主要的办公室来承担。理事机构和事务办公室(由一名P-4专业人员领导,配备一名P-3和一名P-2专业人员以及一名G-7和一名G-5一般事务人员)负责预期成果5方面的工作:组织《公约》的所有法定会议;为这些会议拟定议程和文件;接收和管理所有申报、建议和国际援助的申请; 管理遗产科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网站)。计划与评估办公室(由一名P-3专业人员领导,配备二名P-3专业人员、三名P-2专业人员和一名G-4一般事务人员)负责预期成果6方面的工作:分析由缔约国提交的申报、建议和国际援助的申请以及由非政府组织提交的认证申请;实施和监督保护遗产和能力建设活动(包括由正常预算、预算外资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提供资助的活动);动员预算外资金来支持上述保护遗产和能力建设活动。由科长直接领导的还有一名P-2人员,负责传播、宣传和出版工作(预期成果7)以及二名一般事务人员,一名G-4和一名G-5,分别负责科秘书工作和科业务工作的行政监管。 4. 除了这些由正常计划出资的长期职位以外,还安排了两个由预算外资金出资的中期职 位和一名由中国派遣的工作人员。理事机构和事务办公室的一名由教科文组织/西班牙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和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而列为保护对象的财产的所在国却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回顾本组织《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将通过保存和维护世界遗产和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采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在大会第十六届会议上,曾决定应就此问题制订一项国际公约。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本公约。 Ⅰ.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 第1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成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工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 构成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第3条:本公约缔约国均可自行确定和划分上面第1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财产 Ⅱ.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 第4条:本公约缔约国均承认,保证第1条和第2条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该国将为此目的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第5条:为保证、保护、保存和展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公约各缔约国应视本国具体情况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一项旨在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起一定作用并把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全面规划计划的总政策; 2.如本国内尚未建立负责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展出的机构,则建立一个或儿个此类机构,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和为履行其职能所需的手段; 3.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并制订出能够抵抗威胁本国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危险的实际方法;

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律知识

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共1300多名代表。参会代表共同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并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设立宗旨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 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2014年4月24日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司法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氛围。 政府责任 环保法第6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

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第2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监督管理 环保法第10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24条规定,环境监察机构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有权对排污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监测制度 环保法第17条强调,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监测机构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污染防治 环保法第44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公益诉讼 环保法第58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11 全球性环境问题-国际环境公约

全球性(区域性)环境问题(相关国际环境公约) 1.请简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本情况。 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2.请介绍《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情况 答: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项框架公约,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为此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内要将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减少5.2%,而对发展中国家未规定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就减排途径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贸易(ET)。我国政府于2002年正式批准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3.请列举臭氧层保护的主要国际公约? 答: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通过共同努力,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此后又于1987年缔结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4.请介绍《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基本情况 l985年3月,UNEP在奥地利维也纳组织召开了“保护臭氧层外交大会”,有2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于l988年9月生放。

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标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考评制度、社区文明卫生公约等6种制度(最新版))

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区工作职责 1、道路清扫、保洁要求做到“四无四净”(“四无”即无堆积物、无沙石泥土、无果皮纸屑、无死动物及粪便;“四净”即路面净、边角净、沟渠净、路肩净) 2、公共活动场所坚持每星期清扫二次以上,排除“六乱”,即乱搭、乱运、乱贴、乱挂、乱排、排倒现象。 3、保证垃圾池、道路两边沟渠畅通,路面清洁。经常对道路两旁的杂草进行铲除。 4、公厕周围要保持干净和整洁,做到无堆积物,无污泥积水,无张贴物、无杂草。 5、板车清运过程中垃圾不得遗撒,不得将泥沙、垃圾抛撒下河。 6、坚持一日一清运,把农户的垃圾集中运至垃圾池内。 7、负责将垃圾池中的垃圾清至清运车内。 8、爱护和保养好劳动工具,不得人为损坏工具。 9、板车每月清洗二次,保持板车清洁。 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池管理制度 1、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农户应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农户应自配垃圾桶,由保洁员

上门收集垃圾。 2、不得将建筑垃圾倒入垃圾池内。 3、垃圾要倒入垃圾池内,不得把垃圾随意乱倒,保持垃圾池周边的清洁。 4、垃圾池的垃圾要及时清运,垃圾池中的垃圾每月最少清运四次。 5、不得损坏垃圾池。 社区文明卫生公约 1、维护公共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垃圾袋装或桶装化。不随地吐痰及大小便,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养狗的农户要挂牌,定期打防疫针,不随便放养在室外,保持村庄整洁,环境优美。 2、搞好家庭卫生,室外整洁,农具、柴草堆放整齐,无积水潭,无粪缸,无垃圾堆放,室内窗明几净,墙壁干净美观,日常用品整洁有序,防蚊蝇设备齐全,无异味气息。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和变质的食物,不吃死禽病畜,及时作深埋处理,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 4、积极参与集体除四害活动,按社区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确保人畜安全,有效控制四害密度。 5、维护村庄绿化,爱护公共设施,自觉植树种花,保护花木,自觉维护村主干道,环村公路完好无损,确保畅通无阻。

世界环境日演讲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世界环境日演讲稿:保护环境,从我做 起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在人类生存发展史上,曾遇到过许多的敌人:战争、灾荒、瘟疫、这每一种敌人都曾使人类付出过惨重的代价。然而,今天人们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已不是战争、疾病、天灾以及瘟疫,而是无处不在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超标、温室效应增强、臭氧层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水资源污染严重、海洋生态危机、绿色屏障锐减、物种消失加剧、垃圾威胁人类、人口增长过快,这些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都是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所致。 这一切的现实,让每一个关心祖国前进和发展的中国人深感痛心。保护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更是中化民族千秋万代利益所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心动不如行动。只要我们确实落实我们的言行,不乱丢垃圾,不浪费粮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用纸,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白色污染物”,乘公共交通旅行,多栽树种草,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自觉地遵守各项环境法规。那么,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将会变得

更蓝,身边的河水会变得更清,空中的鸟儿将会鸣叫得更加响亮,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将会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我很高兴地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和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操场上、楼梯上、走廊上有纸屑、食品袋;雪白的墙壁上被印上手印、脚印和球印;教室里、走廊上留有难以清除的口香糖的污迹……这说明,我们的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具有环保意识是现代文明人的标志。我们要有时代感责任感,要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创造我们美好的校园,塑造我们美好的灵魂! 编辑推荐: 环保演讲稿范文:保护环境,珍惜地球 保护环境演讲稿:天天都是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演讲稿:保护环境是责任 保护环境国旗下演讲稿 环境日演讲稿:保护环境,赎回文明 环保演讲稿:保护环境靠大家 演讲稿:保护环境珍惜地球 16年保护环境演讲稿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外国部分).doc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外国部分) 一、课标要求考点链接:《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古代埃及金字塔文明的杰出代表及其在世界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及意义;阿布辛拜勒神庙、小辛拜勒神庙、菲莱神庙的艺术特点、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中人类体现的精神意识及意义;雅典城邦和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艺术特点、奥林匹亚遗址特点和文化价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和精神;古罗马城的由来以及罗马大斗兽场、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万神殿、凯旋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原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美术馆、帕拉蒂纳美术馆的于是特点和历史意义;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殖民主义的罪恶和戈雷岛的历史价值;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犯下的罪恶;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作用。学法提示:本专题的内容较为琐碎,以识记性为主;但是它们跟历史发展的脉络联系紧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密切结合政治史、经济史的内容,融会贯通,深化记忆。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瑰宝,但它们却面临很多危机,因此,学生在学

习的时候应该结合现实,充分认识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知识内容的过程,也是充分认识其实质和精神的过程。学习的方法,主要是收集资料和进行探究式学习。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不可能都取实地考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及文字资料加以利用;探究式学习,也主要是对图片影像资料的观察、赏析,及对文字资料的研究,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既要探究文化遗产各自的性质特征、艺术风格和技术成就,又要从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创造和形成的过程、对社会发展和文化演进的影响等方面来把握其深刻的内涵。应该得到这样的认识: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都创造有自己的文明成果,这才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绝不仅属于所在国家或地区,而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这是通过学习应当充分理解的重要概念。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和主要内容《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登陆标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制定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和数量二、知识梳理(一)知识体系34567891011131415161718 2019-06- 一、课标要求考点链接:《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

卫生公约

芦山村环境卫生公约 根据《选法》和《环境卫生法》以及国家关于公共卫生的法律,结合芦山村的实际情况,为构建文明村寨,同时为了深入推进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促进村容整洁,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达到寨风寨貌文明,安全舒适、和谐的家园。特制定芦山村环境卫生公约。 第一条:牢固树立“芦山是我家,美好环境靠大家”的思想,自觉维护保持村容的整洁,坚决抵制破坏公共卫生环境的行为。 第二条:芦山村全体村民和驻村工作人员以及走往各户的亲戚、朋友,必须无条件遵守芦山村规定的环境卫生公约。 第三条: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供电通讯等公共设施。 第四条:公共场所、各巷道路,不得私自占有。搞好环境卫生,既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疾病传播,更关乎全村的村容村貌,全体村民要做到个个互相监督,人人互相讲说。养成不乱丢,不乱发的好习惯。 第五条:不得在巷道路上晒粪,若有不听者,罚款300-500元,并清理路面。态度不好的交由个小组组织处理。 第六条:不得在巷道路上长久摆放建筑材料。需摆放的 事先和村民小组及相关小组组织沟通好,建筑材料必须收拾规整,保证道路畅通。 第七条:积极开展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实行房前屋后卫生自负,门前“三包”制度,每户村民的房前屋后及院内,做到无垃圾、无污水、无污泥,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星期日

为垃圾清运日,请各户自觉将垃圾堆放到清运点。发现乱丢垃圾的罚款50-100元。 环境卫生大整治进行广播通知,听到通知后,各户务必带好相关工具参加,如有不参加者,罚款100元。 第八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一定要分装摆放,建筑垃圾自己找车拉出寨外。不得放到建成的垃圾坑内,找适当的地方在不影响环境卫生及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摆放。 第九条:公共场所、巷道道路不得随便堆柴、堆放货物和长久停摆车辆,如有亲戚开车来需要停放一天以上的必须向村民小组沟通,停放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有不遵守的按停放小时计算,每小时收取20元,并给以200-500元的堵塞交通处罚。 第十条:自觉做好沟渠、河道两侧卫生,严禁向沟渠、河道内乱丢垃圾,病死鸡猪牛羊等不得丢人沟渠、河道内,必须进行填埋处理,违者罚款50-200元。 各户门前沟渠由各户进行清理,共同做好沟渠整洁工作。 第十一条:本公约经召开村民大会宣读,通过后,村民对本公约不服从、不履行的第一次由村民小组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和情节严重者,村民小组给予100元的经济处罚,并责令改正不道德行为。 第十二条:以讲究卫生为荣,不讲究卫生为耻,坚持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室内室外,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寨子巷道无果皮纸屑,禽兽圈舍要经常清洗干净。行走寨间无污泥恶臭、墙体路面无乱写乱画、乱钉乱挂。 第十三条:各小组组织对环境卫生进行落实不定期巡回检查。户户努力争当卫生文明户、文明家庭。 各户应自觉接受邻里监督,对不遵守社会公德,阻挠村庄环

世界环境状况及建议

世界环境状况及建议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现在的地球已经不复当年了,恶疾缠身的他正日渐消瘦。让我们看看他都有些什么恶疾。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现今,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多边条约目录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环 境保护多边条约目录清单 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5年3月22日订于维也纳,1988年9月22日生效。本公约1989年12月30日起对中国生效。 2.《经修订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 原议定书1987年订于蒙特利尔,经1990年第二次缔约国会议调整和修正,并经1991年第三次缔约国会议进一步修正。本经修正的议定书于1992年8月20日生效,并于同日对中国生效。 3.《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1989年年订于巴塞尔,1992年5月5日生效。1992年8月20日对中国生效。 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5月9日订于纽约。中国政府总理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本公约,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11月7日批准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中国交存了批准书。 5.《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6月5日订于里约热内卢,1993年12月29日生效。中国政府总理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本公约,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11月7日批准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中国交存了批准书。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对中国生效。 6.《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 1994年6月7日订于巴黎,1996年12月26日生效。1994年10月14日,中国代表签署该公约;1997年2月18日,中国批准了该公约;1997年5月19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 7.《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修正案 1973年3月3日订于华盛顿,1975年7月1日起生效。1981年4月8日起对中国生效。1983年4月30日于哈博罗纳对第21条进行修订,中国政府于1988年7月7日交存了接受书。 8.《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1971年2月2日订于拉姆萨,经1982年3月21日议定书修正。本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生效。1992年1月3日对中国生效。 9.《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2年11月23日定于巴黎,1975年12月17日生效。1986年3月12日对中国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