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一班李建威 0115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着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伤寒论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带来的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篇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1 / 35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匮要略》治疗肾系疾病用药规律 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肾系疾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此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着,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1.功效类别统计 所统计的13方包括: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甘草汤、牡蛎泽泻散、柴胡桂枝干姜汤、越婢汤、防己茯苓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1选药范围广泛,使用相对集中 补益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共出现56味次,占全部的78. 87%。可见,《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系水肿是以补益、解表、利水、温里4类药为主组方的。 2. 2补益实为补气健脾利水 疾病的发生尽管复杂,但不外正邪两个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条件,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系水肿病的发生亦正是脏腑虚损与外邪侵袭相互斗争的结果。究其根本,脏腑虚损的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机为脾肾气化机能虚弱。脾主运化水湿,为升降出入之枢,脾健则运,交通上下,溉濡四旁,脾土伤败,易致水湿泛滥,术芪之类健脾益气,气行则水调。该类药有:白术、黄芪、阿胶、大枣、甘草、白芍。 2. 3解表祛邪实为疏风宣肺、发表利水 肺主皮毛,为水上之源,一旦外邪阻遏,肺气宣肃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故疏风宣肺,因势利岛,使肺气畅达,肃降有权,三焦通利,亦即“开鬼门”之意。“腰以上肿,发汗乃愈”即指此而台。该类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生姜、柴胡。 2. 4温里实为补肾温阳利水

肾系水肿病乃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肾为根本,而水为至阴,乃肾阳命火不足所致。肾阳不足,命火式微,可致肾不能气化,脾不能运化,肺不能布化,三焦之气闭塞,决渎之官无权。《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所以,肾阳命火不足是导致水肿的根本原因,补肾温阳利水,亦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容川谓: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气为阳之微,宜取温润平调之意,叶天士指出“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得温可以行水,兼润可以固肾保精。该类药有:附子、干姜利水渗湿实为“洁净府” 利水渗湿是治疗肾病水肿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亦即《素问》“治于权衡,去苑陈莝”之意。主治在里在下之水邪为患,使水邪从小便而去,此亦即《素问》“洁净府”之意,是《伤寒杂病论》治疗水肿的原则。该类药有:茯苓、猪苓、泽泻。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正如《金履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篇一: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

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 1、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 运行受阻,—项强。 2、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此为表虚症。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 内守则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 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 [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 [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 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 及阳明了。脉数急者:“数” 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躁烦” 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 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误用辛温发 汗而成风温,症见身灼热而脉象浮盛有力,热忧心神则神识昏迷,且多睡眠而语言难出。邪 热上壅于肺,呼吸不利则鼻息必鼾,热盛迫津而见自汗出,邪热伤及元气可见肢重。 [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 风温之证若再误下,重伤其津液,化源必然枯 竭,则见小便不利;津伤热炽,神昏加重,故直视而失溲。 [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总之,若遇“风温”'一证,不明白清热以救阴之理,误用火攻,可因火毒剧烈,熏灼肝胆,肝风内动。证见发黄、惊痫、瘈疭等危候,故言之:若已被火,而复以火熏之,谓逆而再 逆,终促命期。此为医家之大罪,实为风温之大戒!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伤寒论阅读心得1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

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阅读心得2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

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让中医文化沁入心脾 “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 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

伤寒论学习心得02357

《伤寒论》学习心得 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

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学习体会 千百年来学医者必读张仲景《伤寒论》,原因在于它是开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经典著作,虽系古代文献,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仲景之方,配伍精,药味少,疗效佳,内涵深远,思维多向,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石与核心。笔者认为,学习《伤寒论》不仅要背诵其重点条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张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组方用药特点,包括思维方式、识证、遣方、用药各环节。下面谈几点本人学习体会。 1、深刻领会六经辨证之精髓 《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专书,是中医临床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的源头。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在掌握各经提纲辨证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其变法,及其合病、并病,注意疾病的动态,注重整体联系,有时还要学会逆向思维,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不明之处,应注意旁参诸家之说,如关于伤寒六经的病位之义,《柯氏伤寒论翼笺正六经正义》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石芾南《医源论张仲景伤寒论》对病位更有明确发挥,曰:“表里以六

经分,明邪所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由传也。上下以三焦分,以有形之痰、食、水饮、渣滓、瘀血,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也。” 关于疾病的传变,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曾总结《伤寒论》中涉及传经问题较明显的条文如下: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 (250条);③“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6条);④“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条);⑤“太阳病……如其不下者,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246条);⑥“……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 (99条);⑦“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279条)本人体会,以上仲景所述伤寒之传与不传,主要与正气之强弱、病邪之重轻及是否药误有关。 2、要纵横比较,融会贯通 (1)注意前后联系总结比较 如少阴三急下证与阳明病三急下证的比较;少阴病篇真武汤证与太阳病篇太阳变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前后比较;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与阳明病篇阳明津伤水 热互结的猪苓汤证前后比较;比较吴茱萸汤用于阳明病“食

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这是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一,背诵为先 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寒假同学们都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顶读诵《伤寒论》,来年又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诵,现在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功底。现在想起来,我深深感谢这段时光。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就可以比较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二,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献的考察之后,认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倾向于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学医思路的一个大转变。这个学期,在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我申报了一个《从大历史角度审视伤寒论》的小课题,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伤寒论》的本源特色,现在正在进行中。为何更倾向于“方证对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仲景原文以及其它文献证据支持“方证对应”是仲景医学的主要特点;第二个是,作为入门的学习方法,方证对应更容易尽快看到实际疗效,可以提高青年中医学医的信心。 于是除了教材之外,我认真听了胡希恕《伤寒》《金匮》讲课录音,研读了《皇汉医学》以及黄煌教授的书籍,开始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科的时候学习哲学,知道中医受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个人感觉现在的中医界有把问题复杂化神秘化的倾向,一个好的理论一定是简单的,可重复验证的,对于各种眩人眼目的新思想,神秘化的解释,我往往选择敬而远之。或许是自己悟性不够,我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东西。春天,阅读黄龙祥所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立论证据之充分,给我很深的教益。极大影响了我的治学思想,是我选择方证相应的思路的助力之一。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之“一气周身” 黄氏积累数十年经验,将古今学说融会贯通,在医学事业上不懈的努力,对促进医学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四圣心源》一书影响颇大。在阅读该书时,其中“一气周身”的理论让我影响深刻。 “一气周身”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一气”广义上应该等同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定义范畴,狭义上讲,应该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之象。黄元御先生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理论模型,该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该理论根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整个宇宙都可以看作是气的运行。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亦可以看做是宇宙这个不停运行的大气中的一部分气。而黄元御将这套理论运用到临床上,达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当年乾隆皇帝久病不愈,请其诊治,获得佳效,于是赐题“妙悟岐黄”赐之,并诏为御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即是说,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而人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故而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一脉相承,是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来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它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可谓由源到流,高屋建瓴。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人体的一气周流描述的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中焦来讲的话,主要表现为中焦的脾胃之气。中焦的这一团土气,脾升胃降,其不停息的升降斡旋,犹如漩涡,由内向外,旋转出来,往上左升的部分转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往下右降的部分转出来就是金水之气,整个生命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以中焦土气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一气周流中的木火金水只是中焦土气的不同状态而已。并非表现为周围一圈是木火金水,中间单独存在一团土气,不是这样的结构。一气周流的组成结构类似于太极图的结构,它实际上是浑然一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即深有体会。而今再次回顾经典,对临床工作有莫大的帮助。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学透,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结合临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在临床应用经典,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读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笔记

读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笔记 李培生教授是国内伤寒论大师,研学李培生教授主编的《伤寒论讲义》,对提高中医学习者的理论及临床水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以下为本人研读读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笔记: 1.咽喉为三阴经之所过处,赖阴液以滋润,阴津少,不能上承滋润,则咽喉干燥。 2.久患疮疡的病人,多气血两伤。 3.平素最易出汗之人,多为阳气虚弱,卫外不固,阴液易泄。 4.治疗外感病,必先分辨病证之表里、轻重、缓急而施治,一般而论,凡有表证,当用汗法,使表邪从汗而解,若病证里实已成,下证已急,表证已罢,则攻下实邪为正治,既使尚有表证,以其里证解重,应当先用攻下之法,若当先用攻下,反用汗法,也为误治,亦易产生变证。 5.桂枝甘草汤证以心悸,欲得按为主证,属心阳伤之较轻;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见心神浮越之烦燥证,则心阳虚损较重;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则出现惊狂,卧起不安的征候,说明心阳虚损更重,以致达到了亡阳的程度。 6.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7.真武汤证与苓桂术甘汤均属阳虚水停,其主要区别是:真武汤证病变重点在肾,病势重,且多伴有少阴阳虚证候,苓桂术甘汤证病变重点在于心脾,病势轻,而以水气上冲证候为主。 8.鉴别水停中焦与水蓄下焦,应着重对比两点:其一,小便的利与不利,小便利者,属水停中焦,小便量少不利者,为水蓄下焦;其二,病痛的部位证在心下,为水停中焦,证在小腹,则水蓄下焦。 9.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辨识大结胸的三个典型证候,可称之为“结胸之证”。 10.大柴胡汤证虽可有心下痞满而痛,但按之并不石硬;而结胸证则是热与水结胸胁,帮既有心下疼痛,又按之石硬。 11.阳明热实在肠胃,结胸热实在胸膈;大结胸表现为胸胁、心下或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但头汗出等证;而阳明腑实则见腹满痛、绕脐痛、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等证。 12.大结胸者,是水结在胸腹,故其脉沉紧;小结胸者,是痰结在心下,故其脉浮滑。 13.生姜泻心证是心下痞满而挟有水气之邪,其主要证候:心下痞硬,噫气带有食臭味,肠鸣有声,泻利,胁下阵痛或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证。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一班李建威201135750115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温病读书心得

略论“温病”学说对于《伤寒论》的发展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顾钧青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论》中亦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条文。在唐宋以前,温病基本隶属于伤寒的范畴,唐宋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多,外感热病和流行感染的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长期治疗热病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逐渐发展并突破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时至明清,以明代汪石山、吴又可和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四大家为代表的一批医家不断在临床上探索总结,发展创新,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温病学确实源于《伤寒论》,但温病学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绝不是《伤寒论》一书所能完全概括的。 首先,在辩证体系方面,《伤寒论》首创的六经辨证体系综合概括了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辩证亦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阶段辩证方法,且辩证过程和思路更为直观详实。六经辨证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太阳病几乎占了一半的条文,阳明病的条文相对较简,而与之相对应,卫气营血辩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等,辩证的证型和相应的治法要细致很多。此外,单纯分阶段和层次的辩证论治体系还不足以满足临床的要求,故而,温病学更提出了三焦辩证,以三焦来归纳临床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建了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体系。 此外,《伤寒论》首创的方证辩证体系以六经为纲,共有112方,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也极大。《温病条辨》将温病分为9种,列238法,处方198首,直接引用《伤寒论》原方和化裁原方有83首,其余为引用其他前代医家的方子和自创,由此可见,温病的方证辩证体系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对温病的辩证治疗也更细致完备。 第二,在病因学诊断方面,《金匮要略》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说,系统而明确地将疾病病因分类,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但在温病病因上,将温病归于伤寒的一类,对温病病因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认识。温病学突破了传统的“六淫”致病学说,吴又可在《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疠气”致病学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后的温病学家又对于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以及各种瘟疫、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麻疹、天花等常见传染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都是发前人之未发,是对于中医病因学的重大贡献。其对外邪的认识,较之前代医家的认识,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 第三,在诊断方法方面,《伤寒论》重视脉象,其腹诊也很有特色,但在舌诊方面很少涉及,而温病学以叶天士为代表,重视脉象之余,更重视辨舌验齿的诊断方法,对于斑疹白痘的诊断也很重视。例如热病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