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目标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来确定的。开设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体地说,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从实践活动课特色来说,是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经验和即时信息,帮助学生应用、验证、巩固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从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认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活动课为阵地,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1.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类型

实践活动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和由模拟到真实,可划分为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

(1)认知性实践

认知性实践是通过观察、操作、练习等行为,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直接经验的有力支撑下完成,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验证和强化其所学习的内容,最终达到对知识的正确和深刻理解。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践活动,大部分是属于认识性的。

例如,教学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让学生观察线段图,列式操作:30-18=12(米),30-12=18(米),18+12=30(米),对比讨论归纳规律:减数=被减数-差,练习应用数学法则的两种方法验算减法;“实践”印证了“前人经验”,对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有了正确和深刻的理解。

(2)模拟性实践

模拟性实践就是模拟现实实践的要素,让学生了解现实实践内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在简明、安全的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模拟性实践是通过观察和操作,真切地了解事物的存在及其发生、发展,一般是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

例如,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师运用摆摊设档模拟商场购物,传授“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先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买笔、球等现实活动,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模拟现实实践的购物,在简明、安全的课堂里学习解决问题,允许使用计算器计算总价,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延伸“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并且让学生了解购物的“选择商品——观察单价——购买数量——计算总价——付款(有时出现不足或找回)”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真切而深刻了解购物这一现实实践的存在、发生、发展过程。

(3)社会性实践

社会性实践是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这样学生的视野才能开阔,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新事物,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社会性实践是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重复性向创新性过渡的实践,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宽泛,如调查本班男女生人数,每个学生家庭人口,每个家庭的图书藏有量,到室外测量,个别或集体到商场调查商品价格,了解银行利率利息计算等。例如,组织学生调查研究汽车号码的编排规律,学生自己设计出“十二生肖+数学”的编排方法,还有的设计出了“赤橙黄绿青蓝紫+数学”等个性化的、构思新颖的、极富儿童特征的编排方法。

2.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根据活动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我们设计了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课课型。如:(1)数学活动课。(2)思维训练课。(3)专题讲座。(4)应用实践课。(5)动手操作课。(6)阅读交流课。(7)综合课等。

二、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途径

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1.从广义上来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也许是一条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捷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经历探索的“弯路”“岔路”和纠偏的过程,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知识、建立数学概念,同时启迪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狭义上讲,实践活动是指一个个的“小课题”,即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大的综合性问题,它具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的空间。新大纲上提出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就是指的这种小课题学习。小课题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教室的装修问题”,教师只给出问题情节:“我们的教室在假期里要进行装修,请同学们帮学校策划一下,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至于装修会遇到一些什么具体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采用怎样的策略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对教室装修中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源泉

1.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孩子们常会遇到的非常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如某人想在学校附近开一家袜子店,请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这家店该怎样开生意才会好?这其中就蕴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选译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商业、科技、交通、工农业生产等行业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如操作类的:学了面积、周长与体积的计算后,可实地测量操场的面积,或对生活用品进行估测,如有几个包装好了的礼品盒,如何装进一个体积一定的大箱子;熟练了混合运算后,可开展有关价格与购物的活动;认识了时间后,可研究有关“钟表与时间”、“旅行与行车时刻表”等课题;学习了概率问题可让学生分析社会上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等。

四、创设情境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投入。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

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况后,回到教室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掌握四则运算知识。

3.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分数”问题,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的分数问题。“关于行车路线的规则”,需要学生考虑公交车的行车路线、停靠站点、停车时间、车站距离学校和家的距离等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五、促进活动中的数学交流是实践活动深入进行的基础

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发展。

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之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活动中,应重视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不赞同别人的意见时,不要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实践活动中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调查、访谈,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或开启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

当今的信息社会直接用到学校原来学到的知识将会越来越少,因而让学生从小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和启迪,提高数学素养便显得十分重要。数学素养主要是指独特的数学能力,它既包括探索、猜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包括有效地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

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成为活动的落脚点。教师应努力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事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更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不只是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学会认定和寻找最佳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等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始走进 学校。 我校作为县首批课改实验基地,自九六年起,就把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了小学课程体系,确立了活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把实践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规定每周有两节课作为“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时间,学生按各自的爱好选修一门活动课。学校根据学段不同规定了不同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活动课内容体系。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年级学生情况确定活动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写出活动总结,学生写出数学日记。学期结束时教师写出阶段性活动课题论文,学校进行评选。学生写出学期性的活动收获。通过活动课程教改实验的研究,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本校的实践活动课缺乏专家指导,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途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作为一门课程,不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还有很多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存在很多盲点。如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还有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了纯粹的数学课,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缺乏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群中的一个。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工作单位:渑池县第三小学 姓名:刘静霞

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渑池县第三小学刘静霞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我们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数学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实践活动在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这基础上,以学生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经验和即时信息,帮助学生应用、验证、巩固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它不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生成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为了达到教育目标,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的“妙趣横生”?下面就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收集,自主整理是基础。 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准备主要指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用具等。要上好实践活动课,教师备课时首先要研读教材,通过教材设置读出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其次,还需要研究学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怎么让孩子去操作探究。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选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认知水平去感悟,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探究”。这样设计的教案才会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学生准备:主要是让学生搜集、查阅与课

程有关的资料和准备动手操作探究的学具材料。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如阅读报刊杂志、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学生在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拉进了与教材的距离,熟悉了授课内容,比起单纯学生预习效果要好的多,学生也更感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准备课堂上动手操作的学具材料。学习《年月日》让学生准备年历卡,在网上搜集近几年每个月的天数等,学生准备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可以说学生是相当重要的“教学资源”,若想讲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就要充分发挥学生这种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关键。 兴趣可以提供无穷的学习动力,实践活动的内容选定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出发,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和解决自己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努力创设既有现实性、可操作性、探究性、挑战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的综合性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有趣、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与。如三年级学了《方向与位置》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我们校园各个方向的建筑物,画一画校园示意图。学了《年月日》后,让学生算一算今年第一季度的天数和上半年的天数;联系实际每天的零花钱数算某一月份的零花钱数,用两种计时法制定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算每天在校、休息的实践表,动手做月历、年历;数学实践活动《制作年历》,我提供各种类型的年历,让学生观察、找出年历的共同点,小组讨论制作年历要知道什么,又有哪些步骤?他们结合自己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十堰市东风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国外活动课程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系统的提出并实践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及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及经验的不断改组”。他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目的、中心,教育的作用就是传递、交流和发展经验,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去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为经验是做出来的。这在当时影响很大,在美国历时五十多年,全世界也议论纷纷效仿。 当代,心理学和哲学为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活动在儿童认识发展总的根本作用,他认为,人对客观的认识是从客观的活动开始的,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儿童思维的发展完全是儿童一系列不同水平活动内化的结果。以原苏联维果茨基为代表的教育心理学家将马列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中,把人的发展基础建立在主体对客体活动上,认为人的发展是在他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欧美各国纷纷提出:“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 2、国内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变革 1992年根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计划中规定必须有活动课程的精神,许多小学开展了数学活动课程和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同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有关论述有:“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或做一些简单的统计,逐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和参加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外活动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学生的特长,自愿参加”。可见当时提倡的数学活动课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是以培养数学方面的兴趣、特长、拓展数学知识面为目的的少数人参加的课外活动。大纲对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课外活动没有具体的要求,因此,数学活动只是包含于科技文体活动之中的,可供自由选择的一项内容。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的要求,并明确了每个年级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001年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目标中提到的数学知识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适合五六年级)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适合五六年 级)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plan design (suitable for fifth and sixth grad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适合五六年级) 活动内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旅游中的常见问题。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和时间等数学知识来解决旅游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思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并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简易北京旅游地图、列车时刻表、方案设计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旅游之前细准备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画面)小岚和大林两家是一对好邻居,他们两个也是一对好朋友,不过小岚今年刚上二年级,已读五年级的大林自然就肩负起了做哥哥的责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恰逢中国两件盛事——2008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梦圆世界杯。两家大人经商量决定后来一趟“欢乐北京五日游”,计划游玩以下这些景点: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和长城。但是他们把旅游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交给小岚和大林去完成。这可愁死他们俩了!他们只好请大家帮忙了。 二、活动前交流 (一)了解学生的旅游情况,说说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提供活动中需要的用具:简易北京旅游地图、方案设计表、列车时刻表等。 (三)说明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可借助于多种渠道,如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等。 三、方案探究 (一)小组讨论。初步制订包括各项费用的预算工作、日程安排、必备行礼等内容的计划。 (二)按计划分工合作。由组长记录你们得到的认为最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课题总结 大营盘小学李鹏 通过近几个月的科研工作来看,我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重视了思想、理念和方法的引领,收集了大量的原始的过程性材料,有了一点儿切身体验,这主要得益于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得益于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为总结得失,明确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现特将前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 理论学习是开展课题科研的先导,课题的研究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需要一支观念先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做到“三个一”:每人每学期精读一本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每人每学期至少执教一节汇报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课题论文。“三个一”的落实,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的提高,为课题顺利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分层研究,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设定了“实践活动”领域,第二学段设定了“综合应用”领域,第三学段设定了“课题学习”领域,可见新课标在实践活动方面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有着不同要求。为此,我们确立了分层研究的策略。即在低年级实践活动中,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意识;在中高级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运用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和几何知识等数学知识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和信息,用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把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抓。第一要优化实践活动的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实践活动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二要优化实践活动的材料,精选与学生生活有关并具有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探索数学规律;第三要优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第四优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精讲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执教华应龙;(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一、做纸圈(片段一);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生:有两个面、四条边;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这里的两条 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执教华应龙 (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是一节什么课?“莫比乌斯圈”是什么?它又神奇在哪儿呢?请欣赏这节课以下几个实录片段。) 一、做纸圈(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一张纸条,说说这张纸条有几个面、几条边。 生:有两个面、四条边。 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组中讨论,并尝试操作一下。(小组活动后交流) 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成两个面、两条边了。(边 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

这里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两个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呢? 生:两条边都变成曲线了。 生:两个面都是曲面,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师:(又拿出一张同样的纸条)现在我这里有一张同样的纸条,我先扭一扭,旋转180°,再对接粘贴起来(图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纸圈会是几条边、几个面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还是两条边、两个面。 生:我想,可能是两条边、一个面。 生:既然老师要我们猜想,说明可能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我想可能是一条边、一个面。 (这时下面听课的教师也禁不住撕下记录本上的一页纸,做成纸圈,比画着,议论着,场上场下议论纷纷。)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跟我做一个这样的纸圈,然后沿着它的曲面的中线位置用笔画一条线,请大家试试,你发现什么啦? (学生做成莫比乌斯圈,并沿着中线位置画线) 生:我发现这条线一直画下去,与起点汇合了,说明它只有一个面。 生:我还发现我把这个纸圈的边上做了一个记号,并从这个记号开始一直用手摸下去,绕了一圈又到了做记号的地方,说明这个纸圈只有一条边。 师:为什么这个纸圈会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导引与案例解析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导引与案例解析 张奠宙1 唐彩斌2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 200062 2. 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310002 【摘要】综合与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四大领域之一它的涵义是一种学生人人参与的必修学习活动是具有可综合性、思考性、操作性、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本文按照活动的内容将这一领域的活动分为综合应用型操作实践型数学欣赏型数学文化型数学素养型并结合22个案例具体解析。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涵义分类案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小学数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与其他几个领域的内容和要求相比综合与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要求显得尚不明晰只有相应的框架性目标与个别案例从现实教学状况来看仅仅有理念层面的引导难以付诸于教学行为到底什么是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哪些基本的类型怎样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本文就是基于此而展开讨论并提供25个典型的案例。。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我们认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1 问题情景的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综合与实践活动不能是其他学习领域的简单重复问题情景必须较为开阔能够为所有学生理解又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难题而是人人都能参与起点低开放度大的问题现在目前技能难度系数高的问题比较多体验性与欣赏性的比较少。比如555555555□999999999中间填几能被7整除就太难了。常见的去居民区调查等并非小学生适合体验的实践活动。比如调查小区内每户人家的用水量难免给居民带来一定的不便而调查所得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也并非一个小学生所能理解的。 2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活动性和可操作性。既然是实践活动并非只是做一道习题或考题那样的单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动”起来。不止动脑还要动手包括其他的活动。 3 数学活动应当体现数学本质有助于提高学习着的数学素养。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泛化的综合型活动即便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联系也要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便是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也必须呈现数学的本质。比如1000000颗黄豆有多重事实上百万颗黄豆的重量不重要重要的是百万这个数的构造。具体的实物1百万有多少这是人的生活体验不是数学的本质。每个居民向灾区捐款500元月多少居民能捐满到1百万13亿人中有多少个1百万这些素材不仅有现实背景而且还有数学意义。 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类型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尝试把“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分为以下5个主要类型综合应用型操作活动型数学欣赏型数学文化型数学素养型。并分别用案例加以说明。 1 综合应用型。这是指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把数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灵活应用解决问题。可能是代数与几何内容的结合可能是统计与排列组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帮爸爸妈妈做点事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方旺中心学校孙志勇 活动内容:应用题 适用年级:五年级 活动准备:电表的图象、标有各种菜价的课件、录音 实物投影仪 学生分组 活动目的: 1、会利用应用题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数学教学中尝试写的训练。 3、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和德育教育。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活动说明:这节课运用小数乘法应用题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收电费、买菜付钱等小事,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家里你们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你们都帮他们做

过哪些家务? (生答)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看出你们在家里都是勤快的孩子。今天你们愿意帮助爸爸妈妈做点事吗? (出示课题:帮爸爸妈妈做点事) 师:做什么事呢? (录音响起:爸爸真辛苦啊,好不容易下班了,可是还要收取我们这个单元住户的电费。我要是能帮他们该多好啊! (课件出示:帮爸爸妈妈收电费) 录音响起:妈妈到了双休日还不能休息,还要为我们买菜做饭,我如果能帮助她就好了。 (课件出示:帮爸爸妈妈买菜做饭) 收电费、买菜做饭,你们会吗? 二、学生实践,教师参与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张收电费的登记表。投影屏幕上是每户人家的电表数。请小组成员商量一下,电表怎么看,怎样算每家人的电费? 课件出示: (每户人家的电表图)

电费登记表:

学生说一说怎样看电表并说说他们的算法。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 师小结:用本月的电表数减去上月的电表数,就可以求出用电的度数,接着再乘以每度电的价格,就可以算出电费。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算出电费。

小学数学活动课初探

小学数学活动课初探 数学活动课要体现“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导向性”与自主性”相和谐、“灵活性”与“开放性”相兼顾。 标签:数学活动课探究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器置于被动地位的倾向,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因此,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主张让儿童从实际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即“从做中学”。数学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上好活动课对教惯了传统数学课的老师老来说,是一种挑战,值得我们探讨。本学期,在教学处的领导下,根据学初计划,我们四年级组六位数学老师选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我们活动课研究的内容,共同探讨如何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以期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缩小与新课标的差距。 一、明确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2、扩大数学视野,拓宽认知领域,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4、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智能。活动课的教学应以体现教育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去渗透科技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为特点,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让学生体验动手动脑,探究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要突出数学活动课的特征 1.“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统一。活动课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思想、知识、情感教育,而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为学生喜闻乐见,充分体现教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例如,在实践课中,我们非常注意课题的引入:崔老师通过“学生量出两个角,老师马上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张老师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直角,一条直线旋转,四个角的度数变了,但总和不变”,渗透数学思想,为“不管三角形怎么变化,但内角和总是180度”设下伏笔。接着用生活中的长方形、红领巾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概念,自然、贴切,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因势而教、为学而教”。

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篇一:2015年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方案 2015学年鹤溪小学数学节活动方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氛围,我们鹤溪小学举行首届“趣味数学节”活动。 活动的目的:通过活动,丰富校园数学文化,凸显数学元素,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全校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8日~10月31日 活动主题:让数学与趣味同行 活动人员:全体学生及相关老师 活动具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策划趣味数学节活动方案陈英娟(10月1日前)环境布置:校园横幅——让快乐与数学同行!教导处 开幕式:10月8日大课间活动时间,练飞校长宣布启动趣味数学活动节。 二、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数学趣味活动(时间10月9~10月17日,作品上交时间10月18日早上) 一年级:数小棒比赛 第一阶段:每一位学生准备100根小棒,练习从1数到100,并能把小棒10根10根的捆扎。第二阶段:各班抽取5名学生一起进行5分钟数数比赛,看谁又对又快数好100根小棒,并10根10根捆扎好。速度最快者为赢 ,各班取三名评为“数数之星”。(徐晓翠季再美及一年级班主任。) 二年级:数学你我他故事会徐李红及二年级班主任 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学,每班抽取2名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故事内容可以数学家的故事、有趣数学故事等,最后评选一、二等奖,报到教导处(徐李红老师主持故事会) 三年级:趣味钟面制作。陈英娟及班主任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7-12-11T10:42:12.1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作者:张莉 [导读]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 昌邑潍水学校山东潍坊261300 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 一、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活动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实践操作型。配合教材有关内容,进行实际测量与操作活动。例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测量并计算操场占地面积,解决实际问题;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折折、剪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2.知识拓宽型。结合教材中某些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它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以后,在数学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探讨多边形内角和的变化规律。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型。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活动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低年级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排队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男、女生两排中哪一排长,哪排的人数就多,生动地渗透了“统计”的概念;通过投掷硬币50次,记录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并算出占总投掷次数的几分之几,渗透“概率”思想。这种渗透既不出现什么深奥的概念,但却又灵活运用了生动的形式,使在课堂教学中不易做到的都能够充分反映出来,使数学思想得以体现。 4.社会调查型。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习百分数后,可设计一次“帮农民伯伯算算帐”的农户种植粮食和家庭经济收入的社会调查活动;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周围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1.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抓住这一特征,充分让他们动手参与拼、摆、折、分、数、画等一系列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再让学生用纸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所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可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2.实践活动有利于进行猜想的验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新大纲》将观察、操作、猜测纳入教学要求之中,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带有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法,新颖独创的思路往往产生于猜想、假设、推测之中,教师必须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假设、推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3.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的这种联系,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时,以“动”促“思”,将操作与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我针对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往往不注意的情况,采取分组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结果,一个小组倒了三次还没灌满,另一小组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两个容器让学生再进行倒水实验,此次用圆锥体量水三次正好灌满圆柱体。此时,学生的疑问更大了,思维活动进入高潮。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主动探索,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曾剑妮 记得当初,我尊照课改理念,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一节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满腔热情的给同学们上。上完这节课后,我犯难了:难道数学实践活动课那么难上?学生习惯的那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以及山区孩子那贫乏的生活实践能力,给活动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冲破重重难关,我不但认真钻研教材,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经过两年的不断探索,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活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投入到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去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不能套用老办法、靠简单的模仿去解决问题。要防止学生的探索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对学生探索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问题,需周密考虑,精心预设,使实践探索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如“数字与信息”实践活动,课前我让学生去调查、收集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调查、咨询自己学校以及家庭住址的邮政编码,了解邮政编码的含义和作用,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让学生在亲身调查实践中,感受数学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上课时我还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常用的电话号码?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究(同名40750)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究(同名40750)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究,以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以“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为研究课题,开展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践《数学课程标准》,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为什么以“实践活动”作为贯彻、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切入口?我们通过“新标准”的学习,觉得“实践活动”这四个字的内涵和外延能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第二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段话中的“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句,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实践与体验。这是一。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改中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实验,促使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小学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忆知识的过程,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实践、体验、感受的过程被轻视甚至无视。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推行以来,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门活动性、实践性课程,主题性活动是它的主体内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课程领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开课难,缺乏详细的开课流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使实践活动逐渐变味;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走过场,无实效。针对这些问题,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从课程内容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论教学研究等艰辛的历程。这些研究对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课程实施的主体还是学生,没有成熟评价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像是一份没有正确批改的试卷,老师稀里糊涂,学生也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低效的,甚至也有可能误导学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对当前科学高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研究工程。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特点之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绑缚在数学综合实践上的培养责任非常多。但是,现实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后并没有实际性的收效,很多老师还是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何种方式真正转变老师的这种评价观念,如何催生健康有效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在课程研究中,应当拥有足够的关注: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过程档案,把素质报告逐渐提升为包含学业评价和实践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课标强调:“正确有效的评价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它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唤起学生新的认知需要和成就需要,从而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有效的评价要有较强的指导性,它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动力,帮助他们开启思维的闸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鼓舞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正确的评价,能够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将内在的需求外化为积极的行动。”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思考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课堂评价作为研究重点,拟定课题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转变评价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评价功能比较单一,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本研究在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思考上,将不再以“学生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而是将评价功能转变到发展上来,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最终将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转为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扩充评价主体

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12年12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 竞赛时间:2012年12月15日星期四下午第一节 2. 竞赛地点:五(2)班、四(1)班教室 五、竞赛形式 笔试,4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按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数学教研组 2011-12-8 下面是赠送的保安部制度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保安部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津法觃,按照####年度目标的要求,做好####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全体人员和公私财物的安全,保持####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工作秩序。 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意识和防火知识,配备、配齐####各个楼层的消防器材,管好用好各种电器设备,确保####各通道畅通,严防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严格贯彻值班、巡检制度,按时上岗、到岗,加经对重要设备和重点部位的管理,防止和打击盗窃等各种犯罪活劢,确保####内外安全。四、、加强保安队部建设,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认真贯彻法律法觃,不断提高全体保安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勤奋工作,秉公执法,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和业务素质精良的保安队伍。 11、保持监控室和值班室的清洁干净,天天打扫,窗明地净。 12、服从领导安排,完成领导交办任务。 5、积极扑救。火警初起阶段,要全力自救。防止蔓延,尽快扑灭,要正确使用灭火器,电器,应先切断电源。 6、一旦发生火灾,应积极维护火场秩序,保证进出道路畅通。看管抢救重要物资,疏散危险区域人员。 九、协同本部门或其他部门所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记录。 保安员值班操作及要求 一、交接岗 1、每日上午9时和下午 19时为交接岗。 2、交接岗时将当班所接纳物品清点清楚,以及夜班所发生的情况未得到解决的需>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策略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它是一种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实践性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实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室内活动中的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玩一玩等,室外活动的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等,目的都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例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后,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先让学生自备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自己动手制作标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然后再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百货店”,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又如,在教完正方体、长方体面积和体积计算后,可设计“为家里的房子设计围墙”活动课,方案不仅包括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还包括对围墙的空间、朝向、采光和用料的考虑;另外也可设计“为磁带盒设计包装纸”活动课,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

省包装纸?这样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重创设情景,彰显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是一堂对“利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实践课。教师首先创设情景:XX老师要在xx小区买一套楼房,接着请同学们围绕“房价、付款方式、装修” 等,为老师设计一个购房方案。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通过调查,了解以下问题:(1)教师的经济情况(教师家里的存款、夫妻俩每月的收入,每月的生活开支)。(2)调查购房的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清和分期付款的政策)。(3)调查房价、结构(楼房的户型、楼层、面积)。(4)调查银行为居民购房提供的贷款方式(银行的贷款期限、利率)。(5)调查有关装饰的信息(装饰材料的外观、价格、质量等)。这堂课教师将学校作为社区服务的载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选择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为社区服务,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又如,春季植树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植树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植树?(树木能够制造氧气,保持水土,消除噪音,净化空气)。(2)探讨植树中的数学问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研究 报告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十堰市东风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国外活动课程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系统的提出并实践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她主张“教育及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及经验的不断改组”。她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目的、中心,教育的作用就是传递、交流和发展经验,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去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为经验是做出来的。这在当时影响很大,在美国历时五十多年,全世界也议论纷纷效仿。 当代,心理学和哲学为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活动在儿童认识发展总的根本作用,她认为,人对客观的认识是从客观的活动开始的,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儿童思维的发展完全是儿童一系列不同水平活动内化的结果。以原苏联维果茨基为代表的教育心理学家将马列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学理论中,把人的发展基础建立在主体对客体活动上,认为人的发展是在她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

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欧美各国纷纷提出:“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 2、国内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变革 1992年根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计划中规定必须有活动课程的精神,许多小学开展了数学活动课程和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同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有关论述有:“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或做一些简单的统计,逐步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和参加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外活动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学生的特长,自愿参加”。可见当时提倡的数学活动课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是以培养数学方面的兴趣、特长、拓展数学知识面为目的的少数人参加的课外活动。大纲对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