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收稿日期:2010-08-10 修回日期:2010-09-02

作者简介:鲁 超(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情报;刘 清(1969-),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

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Current Sit uation of C itation Analysis V is ualization

鲁 超 刘 清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武汉 430071)

摘 要 对可视化技术、引文分析理论进行了介绍,按照引文分析内容将引文分析划分为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线性关系分析、引文有向链接分析三种类型。从时间序列和地理信息两个角度对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出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中存在着可视化结果判读正确性、中文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不足、引文分析可视化结果的质量评价等问题。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可视化 时间序列 地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 G 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11-0048-05

可视化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1]

。可视化技术包

含了科学计算可视化(V isua li zati on in Sci entific Co m put i ng)、信息可视化(I nfor m ati on V isua lizati on)、知识可视化(K no w ledge V isualization)、数据可视化(D ata V isualization)。可视化技术最早运用于计算科学中,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 SF )的研究报告 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 [2]

被视为科学可视化领域诞生的标志。科学可视化是基于物理世界、自然科学中的数据,它把通过测量获得的数据、图像或是计算中产生的数据变为直观的,可以用图像信息表示,将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展示在研究者面前。1989年出现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并逐步成为与科学可视化并肩的领域。可视化技术尤其是信息可视化技术和知识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正在逐步扩大。

信息可视化在图书情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引文分析可视化。由于引文分析处理的是大量的抽象数据,使用具有形象、直观等诸多优势的信息可视化方法来进行引文分析,可以使引文分析的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现,促进引文分析相关研究的发展。

可视化技术的一系列算法也应用到了引文分析领域,H o ward D.Wh ite 等人用SOM 算法实现了作者共引聚类和概念聚类分析的网络图;Chao m ei Chen 等使用PF NET 算法实现了对作者同被引的分析,生成同被引图

[3]

。1998年,荷兰的诺洋斯(E.C.Noyons)和冯苑

(A .van R aan)开发了一套用于文献计量图谱的算法,

通过对比自组织文献作品的关键词,分析作品间的相似性

[4]

1 引文分析概况

科学文献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体现在科学文献间的相互引证方面,从而形成了科学知识的交流

[5]

。科学文献之间的

相互引证关系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1.1 引文分析的基本理论 引文分析思想最初开始于法学领域,普赖斯的著作 科学论文的网络 为引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引文分析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期刊、文献、著者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期刊、文献、作者、关键词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的共引分析

[6]

方法是把科学结构图示

作为一种手段,以此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又实现了对学科及其相互关系的猜测和印证。共引(同引)是指当两篇文献被一篇(后来发表的)文献同时参考引用时,这两篇文献之间的关系。H o w ard D ,W hite 把同被引概念扩展到著者,对著者进行同被引分析

[7]

,

研究著者间合作与交流情况及著者学科思想、学科领域的相似性。在此之后,共引概念被推广到很多与文献相关的特征对象上,形成各种类型的共引概念,词的共引、文献共引、期刊共引、主题共引和类的共引等

[8]

,

以此研究引文分析对象间的相似性,探讨文献、著者、主题、学科领域间的关系。共现分析是以某种研究要素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为前提进行的分析,以邻近联系法则、知识结构及映射为方法论基础,来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亲疏关系,挖掘隐含的或潜在的有用的

第29卷 第11期2010年11月

情 报 杂 志

J OUR NAL OF I NTELL I GENCE

V o.l 29 N o .11N ov . 2010

知识,并揭示研究所代表的学科或主体的结构变化情况[9],如共作者分析、共词分析、共引分析、共被引分析等。共引分析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共现分析形式,有文献共引、作者共引、期刊共引,其中前两者的研究较多。

1.2 引文分析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划分,引文分析方法有着不同的类型。从引文分析研究的内容来看,引文分析大致有三种基本的类型: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线性关联分析、引文有向链状分析。

a.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是有关文献引文信息的基本数量及数量间的规律性等,例如著者的发文量、期刊的发文量等。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评价著者是否是高产著者,评价期刊和论文,以及研究文献情报流的规律等。引文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是相对简单的引文分析内容,也是开展深入引文分析的基础。

b.引文线性关联分析。引文线性关联分析也可以称作引文网状关系分析,它所要研究的内容是有关文献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例如文献的关键词共现、著者合作关系等。引文线性关联分析主要用于评价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学科的相关程度、揭示科学结构,同时也可以服务于文献检索工作。引文线性关联分析是在同一层面上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分析,所研究的对象是彼此间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

c.引文有向链状分析。引文有向链状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是科学文献间有向的文献引用关系,如文献A被文献B引,B被文献C引,C又被文献D引等。引文有向链状分析更加充分地考量了引文间的时间序列关系。对科学文献间有向的引用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预测学科发展的热点,揭示科学发展的过程。

2 引文分析可视化的发展

随着引文分析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引文分析的过程与结果展示出来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可视化具有的直观、形象等优势正好可以为以大量抽象的引文数据为基础的引文分析提供良好的展示途径。目前,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时间序列和地理信息两个方面展开的。

2.1 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 引文数据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其中之一就是文章的发表时间信息。引文的参考文献绝大部分是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其发表时间要早于该文章。于是在文章和参考文献之间就有一条由时间构成的引用脉络。对引文数据按照时间脉络进行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文献间思想的继承关系和合作关系,进而反映出科学的交流与合作。将这种基于时间上的引文数据分析以可视化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研究者发现隐含于其中的深层信息。

许多国外的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在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加菲尔德利用DNA领域的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引文关系按照时间绘制成引文关系图[10],并提出了纵向图谱的概念[11],并于2001年推出引文编年可视化系统H ist C ite[12]。美国德瑞克塞大学(D rexel U niversity)的H.D.W hite与K.W.M cca i n开展了作者同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 i on A nalysis,ACA)[13],Chao m ei Chen(陈超美)[14]教授等人开发了引文网络分析C ite Space应用软件。这些研究当中,研究者们把科学活动看成是由若干个在不同的时间点发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所组成的,科学文献作为科学研究发展过程的载体,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可以体现科学研究活动间的合作和继承关系。通过空间表征法(Spatial R epresenta ti on)的表示方法显示了学科领域间的关系,揭示了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学交流和合作[15]。把彼此间有引用关系的文章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以时间为轴,绘制出一系列按照时间年代排列的科学文献间的关系图,通过对这些时间序列上文献间关系图的研究,发掘了学科领域内的发展前沿,从而为学科领域内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的方法。这种以时间为轴绘制出的文献间引文关系图还可以把高被引的文献可视化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更加方便学科领域内的初学者们熟悉学科领域内的关键作品以及学科领域内专家们的无形学院,帮助初学者熟悉该领域内的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内容。

国内很过学者也开展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研究工作,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科学计量研究实验室(W I SE LAB)基于陈超美教授的C iteSpaee系列软件对国际信息政策、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绘制出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图谱。中国医科大学的崔雷[16]等利用引文时序和同被引聚类分析表示医科领域内一个专题的研究历史,并动态地反应了该专题的变化情况。对时间序列上科研活动及科学文献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某个科学领域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状况、关键性的突破及重大事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在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将时间维度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切片,对每个时间切片内某个学科领域内科学文献的引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把这些时间切片连续起

#

49

#

第11期 鲁 超,等: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来就演绎出这一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过程。

2.2 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可视化 引文数据中除了时间信息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文章作者的地址信息即作者所属机构的地址信息。在进行引文分析时,对地址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献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了解学科领域内科研人员的地理分布情况,尤其是在学科领域内起到关键作用的带头科研人员的地理分布,了解学科领域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科研合作情况等。

澳大利亚政府就曾在1995年开展了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对澳大利亚国家的科技体制和科研水平进行评价。该项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SCI数据库中1981~1994年的引文数据,研究主要统计了澳大利亚国内科研机构的发文情况,机构间合作发文的情况,10年内科学研究的热点等。在对这些引文和合作论文情况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国在若干科学领域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国际合作情况(不同学科间作者的合作,不同地理区域间作者的合作),以此对澳大利亚国家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估,并分析了澳大利亚一些主要的研究领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将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澳大利亚地图信息显示。由于该项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时间等的限制,研究重点在引文信息的统计性描述和作者合作关系的分析上,对文献间引用关系的分析不是很充分。

地理信息系统(G I S)是信息可视化与传统的地图学之间的一个研究领域。地理地图坐标提供了一个方便、自然的组织框架,很多信息和数据可以按照该框架进行分类和归纳。把引文数据中的地址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为引文分析提供一种更为直观的可视化显示方式。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有:M ic hael Batty[17]于2002年使用了I SI的数据,分析了14个科研领域内的前10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发文情况及引文关系,可视化显示在G IS系统的地图上。2003年,Katy B r ner[18]对引文分析领域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并在2005年7月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会议上做了关于引文分析及可视化研究的报告。M i chael Batty和K aty B rner的研究都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界面来显示引文分析结果,对引文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研究了机构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利用静态的快照实现时间序列的动态化。不同科研领域内的高被引科学家在地理上的分布有所不同,科学家们所属科研机构的地理位置也有所差异,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方式及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方式也不相同。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王雪梅[19]等将文献计量学与地理信息系统(A rc G IS)技术结合,以SI C数据库中有关!青藏高原?(Q inghai-T ibet P lateau)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引文数据中的地理信息进行了挖掘和可视化。研究以引文数据的引文描述性统计为主,对引文线性关系和有向链状分析涉及的较少。笔者对国内外时间序列与地理信息角度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进行了归纳整理(见表1)。

表1 时间序列与地理信息角度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现状

研究的

切入点

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作者

作者同被

引分析

同被引频次越高,则文

献间学术相关性越强,

作者间联系越明显

作者对文章的贡献

程度不一,无法量化

处理

期刊

期刊间关

系网络

学科内核心期刊的确

定;期刊间相互关系;

学科间的相关关系;交

叉学科研究

期刊投稿要求不一;

期刊发稿内容和质

量不一

机构

机构间

合作关系

网络

引文间关系分析,机构

间的合作关系分析、资

助关系等

作者隶属多个机构;

作者对文章贡献不

一,影响文章中机构

间主次关系关键词

关键词共

现(关键

词矩阵)

分析文章间的相似性

及密切程度;揭示学科

领域间的相互关系;边

缘学科的产生、发展状

作者提炼的关键对

文章的重要程度

文献/

参考文

引文关系图

文献间时间脉络上的

引用关系;学科思想的

继承和融合;发掘学科

热点和学科前沿;清晰

显示高被引文献

参考文献的重要程

度不一,对文章内容

的影响无法量化

作者

作者间合

作关系

学科领域内不同国家、

地区作者的发文情况;

作者间合作关系的地

理展示;地理范围上的

知识交流与传递

作者工作履历的变

更会导致机构合作

产生相应的变化

机构/

国家

合作关系

机构/国家的发文情况

与合作情况在地图上

可视化显示

文献间引用关系无

法体现

3 引文分析可视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可视化结果判读的正确性 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目的是为了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揭示对抽象的引文数据进行引文分析的研究结果。可视化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最终要实现的是对引文分析结果的展示。因此,作为引文分析可视化核心部分的可视化结果的正确判读与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很多从事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的科研人员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的。在对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引文分析时,由于知识背景的局限性可能会造成对可视化结果的解释错误,例如在对材料领域的文献进行引文分析时,就需要有材料学领域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结合引文分析的可视化结果,对材料领域的发展脉络、关键节点、学科结构、发展前沿进行判读和分析;反之,若仅仅按照可视化结果!照葫芦画瓢?进行解释,不与材

#

50

# 情 报 杂 志 第29卷

料学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会导致分析结果在专业深度方面不足。为此,引文分析人员在增强自身知识背景的同时,也需要与具备学科研究背景的专家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或者与学科领域专家共同对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结果进行判读与解释。

3.2 中文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不多 目前,利用外文(尤其是英文)引文数据开展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比较多。笔者利用CNK I总库平台对我国目前引文分析研究情况进行了统计,用!引文分析?或!引文研究?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引文分析方面3013条文献记录,对其进行了去重复及去!噪音?处理,最终得到文献记录2893条。在这些文献记录中利用中文引文数据进行研究的文献有258条;利用中文引文数据并进行可视化的文献记录有63条。由此可看出,我国目前利用中文的引文数据进行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的并不多。大部分对中文引文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都是从引文数据库中选取引文数据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没有对引文数据进行引文线性关联分析或引文有向链状分析,更不用说将中文引文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中文引文分析可视化系统发展的不完善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2893条文献记录中,在图书情报领域开展引文研究的文献记录有1817条,占总记录数量的62.8%,其余的文献记录分布在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由这些数据及目前引文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从事引文分析研究的人员多为图书情报界的学者,这些学者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多将引文分析研究的领域选为图书情报领域,对其他领域内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涉及的不够充分。

3.3 引文间关系分析不深入 很多可视化系统在引入地理信息之后,对引文数据分析时只对文献及文献间关系进行分析,有的研究又仅仅局限在机构间合作关系分析,著者间合作关系分析。或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界面上标注出某个科学领域在地域上的发文数量情况、引文数量情况等简单的数量统计内容。没有深入地挖掘科学文献间的相互关系,就很难实现对学科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分析。有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选择比较单一的研究角度或研究的切入点,例如A lessandro V espi gnani[20]选择作者作为切入点开展引文分析研究,以作者作为切入点适合对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进行研究,但是对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及由引文关系体现的学科交流情况揭示的不全面,这样开展的引文分析及可视化的结果也会相应的不够全面,不能比较完整和准确地展示研究所得到的最终结论,而且也不利于对科学文献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此时,最好采用多种分析角度和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引文间关系进行揭示。

3.4 可视化展示效果 虽然可视化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图表、折线图、点线图、三维图形、聚合图、等高线图等。每种可视化图形展示都有自身的优点,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可视化表示图形。目前,找到适合的可视化图形来展示可视化结果仍旧是很多可视化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虽然图形本身漂亮与否并不重要,可视化的目的是挖掘和发现引文分析数据所表达的含义并用图形展示出来,但是符合大众的实用习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可视化展示效果可以更加方便用户从数据中发现其表现的本质现象。

3.5 对引文分析可视化结果的质量评价缺失 任何的研究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指标来衡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也是如此。但在目前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中,各种分析结果没有合适的质量评价体系来衡量其正确性。不同的科研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背景及对可视化展示理解程度的差异,会对引文分析可视化有不同的看法,这就使得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甚至难辨好坏。因此,建立一套适用的引文分析可视化质量评价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促进引文分析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融合。

3.6 可视化分析系统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比较常用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系统主要有H ist C ite和C iteSpae 软件系统,社会化网络分析软件U ci net及Pajek等。这些可视化系统并非都是完美无缺的,其自身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H istcite软件对大规模数据集处理的时间问题、被引频次阈值的确定问题等[21]。目前可视化分析系统可读的数据格式比较单一,大多为文本文件;而且这些可视化系统及软件多是由国外的科研人员设计开发,主要针对的是英文类的文献信息,在中文的引文数据分析方面就存在着如何将中文数据转换成系统和软件可识别的数据格式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专门的软件来解决中文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目前引文分析可视化系统中很少考虑到用户的行为习惯等,其系统设计的人性化问题也是目前引文分析可视化系统设计的薄弱环节。

除此之外,由于引文分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据来源的局限性,数据著录规范问题,参考文献对文章的重要性区分等。这些在文献计量及引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仍旧会对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研究产生影响。

4 总 结

引文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的结合开启了文献计量科学应用的全新角度。从最初的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到如今结合了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可视化,引

#

51

#

第11期 鲁 超,等: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文分析可视化融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技术和方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引文分析可视化发展的现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在进行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时,应对引文分析可视化取长补短,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力争更加科学地实现引文分析可视化。

参考文献

[1] 杨 峰.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到信息可视化[J].情报杂志,2007

(1):18-20

[2] M cCor m i ck B,DeFanti T,Brown M.V is uali zati on i n S ci en tifi c

C o m pu ti ng:Report of t h e NSF A dvi sory Panel on G raph i cs[R].

Lm age Processing and W ork stati on s,1987

[3] Ch en C.V i sualizati on Se m an tic Spaces and Au t hor Co-C it ati on

Net works i n D igit al L i brari es[J].Infor mati on Processing andM an

age m ent,1999,35(2):401-420

[4] Noyon s E,Van Raan A.M on it ori ng Scientific Devel opm en t s fro m a

Dynam ic Perspecti ve:Self-O rgan ized Stru cturi ng to M ap Neu ral Net work Rsearch[J].J ournal of the Am erican Societ y f or I n for m a

ti on,Science,1998,49(1):69-81

[5] 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02:213

[6] H enry S.Co-C tati on i n t h e S i en tifi c Lterat u re:A N e w M eas u re

of t h eRelati ons h ip B et w een Tw o Doc um en ts[J].J ou rnal of theA m erican Societ y for Infor m ati on Science,1973,24(4):265-269 [7] W h i teHD,Griffi th B C.Au t hor Co-C i tation:A L it erat u reM eas

ure of In tell ectual S truct u re[J].Journa l of the A m erican Society

f or In f or m ati on S ci en ce,1981,32(2):163-172

[8] 王建芳,冷伏海.共引分析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

报,2006(1):85-88

[9] 王日芬,宋 爽,卢 宁等.共现分析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研

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2):59-64

[10]尤金#加菲尔德著;侯汉清等译.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9

[11]Garfi el d E.Sci en tography:M app i ng the Tracks of Science.Curren t

C onten ts[J].S ocia&l Beh avi oral S ci en ces,1994,7(45):5-10

[12]H ist C ite[EB/OL].[2010-07-28].http://www.h istcit e.co m/

[13]H D W h ite.Pathefi nd er Net w orks and Au t hor Co-C i tation An al y

s i s:A Re m app i ng of Parad i g m ati c Infor m ati on Scienti s t s[J].Jour nal of t h eAm erican S ociety f or In f or m ation S ci en ce and Tec hno l o gy,2003,54(5):423-434

[14]Chaom eiCh en.C i teSpace?:Detecti ng and V i sualizi ng Em erg i ng

Trends and Trans i en t Patterns i n S ci en tific Literat u re[J].Jou rnal of t he A m erican Soci ety for In f or m ation Science and Techno l ogy,

2006,57(3):359-377

[15]陈 悦,刘则渊,陈 劲等.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J].科

学学研究,2008(6):450-458

[16]姜国成,郑华川,崔 雷等.利用引文时序和同被引聚类分析

探索抗原CD44研究历史及现状[J].医学情报作,2002(4):

201-202

[17]M ic h ael Batty.The G eography of Scientific C i tation[EB/OL].

[2010-07-28].h ttp://www.casa.u c.l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4193693.html,/citations/n i nc/ The%20G eography%20o%f20Scientific%20C itati on.pdf

[18]B rner K,Ch en C,Boyack KW.V i sualizi ng Kno w ledge Do m ai n s

[J].Annual Rev i e w of In for m ation S ci en ce and Techno l ogy,

2003,37(1):179-255

[19]Xue m eiW ang,M i ngguoM a.Sp ati al Infor m ati on M i n i ng and V is u

aliz ati on f orQ inghai-T i betP l ateau s'li terat u re Based on GIS[A].

i n:Yao li n L i u,X i nm ing Tang.In ternati onal Symposiu m on Spatial

Anaysis,Spatial-T e mporal Data M i ng[C].W uhan,Proc.of SPIE,2009:1-8

[20]Kat y B rner,Luca Dall a's t a,W ei m ao K e,etc.S t udyi ng t h e Em er

gi ng G lobal B rai n:Anal yz i ng and V is uali z i ng t h e I mpact of Co-

Authorship T ea m s[EB/OL].[2010-07-28].htt p://on li neli brary.w iley.co m/doi/10.1002/cp l x.20078/pd f

[21]李运景,侯汉清,裴新涌.引文编年可视化软件H ist C ite介绍与

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06(12):135-138

(责编:刘武英)

(上接第56页)

间的数值比较不具备实际意义;同时,泰尔指数无法对合理性区间进行数值确定,对计算结果的解释缺乏定量依据。如果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泰尔指数将会有更大的认可度和应用度。

另外,由于重点放在方法的提出与运用上,本文对外文期刊与中文期刊之间的差异成因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对电子期刊对传统学术期刊配置的影响没有涉及,这些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 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4):

710-718

[2] 李晓惠.2004~2005年深圳市6城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22-24

[3] 包 云.基于基尼系数的铁路运力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

物流技术,2009,28(3):66-67

[4] 张建华.一种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J].山西农业大

学学报,2007,6(3):275

[5] 刘志伟.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综述[J].统计与信息

论坛,2003,18(5):30-31

[6] 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2008,8(1):334

[7] 重庆市统计局.基于人口特征的重庆市收入差距分解分析

[EB/OL].[2007-04-26].https://www.360docs.net/doc/7c14193693.html,/tjfx/ dfxx/t20070413_402401585.ht m

[8] K akw an iN.On C l ass of Poverty M eas eres[J].E cono m eitrica,

1980,48(2):437-446

[9] 林永生.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可信度[EB/OL].[2009-

05-24].htt p://if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4193693.html,/s h o w_ne w sas p?i d=30478 [10]胡志军.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证研究[D].湘潭:湘潭大

学,2009:17-20

[11]岑成德.基尼系数不能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和平等程度

[J].统计研究,1992(3):56

[12]赵长林,李兴绪.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标的分解分析比较[J].

西华大学学报,2007,26(1):70

(责编:贺晓利)

#

52

# 情 报 杂 志 第29卷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持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

中国知网维普与万方三者的比较分析报告

课后作业(一) 1718-1 学期信息检索与利用2015级信管(52人) 中国知网、维普与万方三者的比较分析报告 组长:桑克伟 组员:贾玺智、曹广、侯豫隆 一、比较框架 一、知网与万方的资源比较,包括:数据库内容、收录年限、数据处理效率、自有特色数据库及数据库覆盖范围。 二、在检索性能上的比较,包括:检索方式、检索途径、排序方式、检全率,检准率。 三、用户体验方面,包含:美观性、易用性、资源可获取性、导航的导引功能、收费方式、在线帮助。 四、通过比较来进行整合总结。 二、以上述框架为基础,对检索系统的比较 1.资源 1.1数据库内容 CNKI:从1994年起,收录了6000多种期刊,其中有5400多种是全文期刊,约664万篇全文。以收录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为主,共9大系列126个专题。 学科分为: ●理工A(数理科学) ●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 ●理工C工业技术) ●农业

●医药卫生 ●文史哲 ●经济政治与法律 ●教育和社会科学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 维普:1989年至1999年收录期刊达7000余种,2000年以来达到12000余种,几乎涵盖全部国内中文出版物。内容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刊载的全文约500余万篇文献。共7个专辑,27个专题。 学科分为: ●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 ●农业 ●医药卫生 ●经济 ●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 万方:1998年以来共收录期刊2700余种,约30余万篇全文。学科分为基础科学、农业科学、人文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核心期刊比例高。内容以科技信息为主,兼顾人文,适合工科或理工科院校。学科共8大类,77个小类。 学科分为: ●学科分为哲学政法 ●基础科学 ●农业科学 ●人文科学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经济财政 ●教科文艺

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 除了前面两节介绍的内容分析法,内容相关分析涉及到的另外两个主要的领域是情报检索和引文分析。本节在扼要阐述和比较这两者之后,集中介绍引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引文分析法如何进行内容相关分析。 一、检索相关 检索相关是指以情报检索为目的的内容相关分析。可以说,各种情报检索理论和方法都围绕着准确、高效地显示、识别和判断检索对象内容或概念上的相关关系。例如,任何一种检索语言在编制技巧上的一个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显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充分显示或未显示概念之间真正的相关关系,就会影响检索语言的缩检扩检功能,发生漏检误检。从相关分析的角度上,可以将查全率理解为相关内容的菠盖程度,将查准率理解为内容真正相关的显示程度。又如,在数据库检索中,发展出了详尽显示概念或内容相关关系的词典,这种词典可以帮助用户揭示相关的主题词从而提高检索效果。美国能源部的一个能源数据库配有约1000页及2.5万个表的词典,能显示出相关的代替词或不同层次的相关词项,如词典在“蒸馏”之下列出的拓宽词为“分离处理”,而缩小词为“干馏”和“真空蒸馏”,还显示出约12个相关的代替词,包括“共沸混合物”、“蒸发”等。 情报检索的相关分析在方法上的特征是: (1)以标引和标识为基础。由此发展出了多种情报检索语言和查找途径。概念内容是通过标识来显示的; (2)以标识是否一致或符合作为判断是否相关的判据。我们将这种相关分析称之为“符合相关”,即标识相符时才被看作是相关的,否则为不相关。 二、引用相关 引用相关是指通过科学活动中的引用行为来揭示文献内容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于在科学活动中,任何一个人的劳动及其知识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前人的劳动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知识劳动的主要形式一一科技文献在内容上存在必然的相关联系。通过引用行为来显示这种内容上的相关联系并进而作出种种推论,是一种独特的途径。尽管关于引用能否从本质上真正揭示出相关,以及引用行为的复杂性等间题,尚有种种的讨论,但在统计的意义上,通过引用分析来反映相关,的确是一种有特色、有价值的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被大量实例所证明和肯定。 引用分析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引文检索方法,另一种是引文分析方法。引文索引与主题索引不同,它利用引用关系追溯发现相关文献,有其独到的效果,使引文检索这一新的检索途径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倍受科学家的重视。引文分析法(Citation Analysis)通过广泛分析、统计各种引用现象,运用某些特定的概念(如“引文耦合”、“同被引”等)多角度、多途径地揭示出科学活动中多种多样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的分析工具。 引文分析法的特点是: (1)建立在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这一基础上; (2)一般以某一阀值作为判别相关的尺度,或取某一门限作为相关聚类的控制条件。显然,这种判别相关的尺度与前述检索相关中采用的“符合即相关”的尺度有所不同,我们将这种相关分析称之为“门限相关”。 可以看出,上述检索相关和引用相关两者各有其对象和不同的特点,但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检索相关和引用相关都是以内容的相关联系为前提和基础的; (2)检索相关一般涉及到大数量的文献,要从大量文献中找出特定相关的文献;引用相关为了保证具有统计意义的结果,也尽可能以大量的文献为对象。面对数量大、关系交叉错综

数据可视化

新生研讨课 机电于信息工程学院 2014级软件工程1班 201400800514 王清钦 (1)可视化与其他领域的不同之处以及它的核心是什么? 答:1、不同之处: 交互性:用户可以方便的以交互的方式管理和开发数据。 多维性:可以看到表示对象或数据的多个属性或变量,而数据可以按其每一维的值分类,排序,组合和显示等。 可视性:数据可以用图形,曲线,二维图形,三维体和动画来显示,并可对其模式和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 2、可视化的核心:可视化就是将数据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图形,给予人们深刻与意想 不到的洞察力,来解释由信息源产生的大量数据,使数据更容易被理解,所以可视 化的核心就是讲数据转化为图形。 (2)信息可视化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现状。目前前端的信息可视化方法都有哪些? 答:1、背景:首先,20世纪初,用表格和统计图等表达科研成果,生成的图形比文字更易理解。其次,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图形,使原始信息更便与理解,最初是用于科 学数据客观呈现。1986年,美国国家可惜基金会举办了“图形,图像处理工作站” 讨论会,正式提出了标志着“可视化技术”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概念。 2、意义:历史证明,人类的视觉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望远镜和显微镜 在天文学和生物学中的贡献就是铁证。人类的可视化功能可对大量抽象的数据进行 分析,人的创造性维不仅取决于逻辑思维,而且取决于形象思维,海量数据只有通 过可视化转化为图形,才可以激发人类的形象思维。找出表面上看去杂乱无章的数 据内在的规律,可为各项研究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是一种表面上显式的知 识,只有将数据和信息用图形和图像表示出来,人类才可获取其中的隐知识。总之, 信息可视化能大大加快信息的处理速度,有效利用海量数据,可在人与人,人与信 息之间实现图像通信,使人们能深入观察信息,为发现和理解科学规律提供有力工 具,可以实现对计算和编程过程的引导和控制,通过交互手段改变过程所依据的条 件等。 3、目的:洞察数据,发现信息,做出决策或解释数据。 4、国内外的现状:我国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数据 量庞大,生成图形的算法复杂,常常需要巨型计算机和高档图形工作站等,因此该 研究在国家级研究所,高水平大学等开展,已扩展到科学研究,工程,军事,医学 等各个领域,随着internet的兴起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讲,与国外先 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商业软件方面实力较弱。目前,信息可视化技 术处于发展时期,其方法技术和用途正在日益扩大和提升,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网 络化,知识化的背景下,信息化与智能化是信息服务的必要手段,随着两者的不断 深入研究,信息服务与信息消费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飞速增长,高维数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新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对高维数据进行处理。本文在传统的radviz数据可视化方法基础上,结合弹簧模型,给出了一种改进的radviz数据可视化方法,并通过两种模型之间的比较,证明了改进的radviz可视化方法增强了属性间的合力,降低了数据遮盖度,更好地保持了原有数据集的特征。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可视化;radviz;弹簧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231-0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产生的速度呈直线上升,数据海量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数据急剧增加对数据处理、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等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目前,数据可视化面临高维数据越来越多,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种类越来越多等多种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radviz数据可视化方法,将高维数据样本非线性的投影到二维目标空间,能够快速找到容易被领域专家认可的可视化模型。但是传统的radviz可视化方法将属性值均匀分布在圆周上造成属性间的值相互抵消,从而导致数据遮盖度较大及可视化图形有内缩趋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radviz可视化方法,改进的方法增强属性了间的合力,降低了数据遮盖度,使得原始数据集的特征能够更好地保持。 1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技术,以图表、地图、动画或其他使内容更容易理解的图形方式来表示数据,使数据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容易被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甚至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前沿学科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目前数据可视化技术大体可以分为5类:基于几何投影可视化技术、面向像素可视化技术、基于图标可视化技术、基于层次可视化技术以及基于图形可视化技术[2]。 数据可视化的简易工作图如图1所示: 2 传统的radviz可视化方法分析 radviz(radial coordinate visualization)是一种基于弹簧模型的可视化方法,radviz 是将一系列多维空间的点通过非线性方法映射到二维空间,实现在平面中对多维数据可视化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自从ankerst于1996年提出radviz技术以来,radviz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挖掘等领域。近年来更是把radviz技术运用到基因表达数据的分类上,且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3]。 2.1 传统radviz模型 经典的radviz方法通常运用在平行坐标系上,将一系列具有多维度属性的点通过非线性方法映射到二维空间,使人们得以用肉眼观察。如图2所示,设n个特征变量随机均匀地分布在单位圆周上(如n= 6),记为~,现在假设n个弹性系数不同的弹簧一端全部固定在一个小球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假定第j根弹簧对于观测点i的弹性系数为,如果观测点固定在圆内的一个平衡位置,那么(,)就是n维空间(,…,)在二维空间的投影,便实现了一个n维数据转化到二维坐标的radviz可视化[3]。 其中,表示随机均匀分布在单位圆周上的特征向量;单位圆周表示一个二维空间;o表示特征向量映射在二维空间上的平衡点。 根据胡克定律,对一个弹簧而言,小球所受到的弹力取决于弹簧拉伸的长度(矢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标量),当小球静止不动时,则表明其受到所有弹簧的合力为零。对此可得到如下公式: 其中xj表示第j个变量在二维空间的圆周上的坐标,pi表示第i个观测点在圆内二维空间平衡位置的坐标。公式(2-2)表示第i个观测的平衡位置,式(2-3)表示观测平衡位置向量pi为各变量的坐标位置的加权平均。为了避免负值的出现,常常采用归一化的方法,

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引进,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1)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 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三是先进制造的集成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而改性、制模和涂层技术;三是制造自动化技术,其中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和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等;四是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以及现代制造模式(如精益生产、CIMS、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集成化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与虚拟公司等生产组织方法。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 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 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

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研究

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研究 宋歌 摘要随着社会网络分析在各学科领域的不断渗透,复杂网络理论的兴起和可视化技术的进步,引文分析面临着研究范式从个体主义到整体主义的转变,研究方法从统计分析到网络分析的融合。本文通过对引文网络形成过程和本质属性的探究,以及对网络分析方法理论前提和分析原理的考察,探索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途径。具体包括测度引文网络整体结构特性,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分析引文网络的细分结构、可视化引文分析过程与结果等方面的整合。图1。表2。参考文献28。 关键词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复杂网络理论引文分析整合研究 分类号G350 ABSTRACT With the penetrating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to more and more disciplines,the rising of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ization,citation analysis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including research paradigm change from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to holism,research method change from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network analysis.By detecting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citation network and by investigating the theoretical premises and principles of network analysis,the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integrating th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for citation analysis,such as measuring the whol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citation network,inquir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network structure,analyzing the subdivision structure of citation network,visualizing the procedure and results of citation analysis and etc.1fig.2tabs.28refs. KEY WORDS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Social network analysis.Complex network theory.Citation analysis.Integration research. CLASS NUMBER G350 1引言 网络分析方法指主要以图论为数理基础的一种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量化分析,包括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和复杂网络理论(Complex network theory)。这两种理论与方法都源自社会学领域,然而因论证小世界理论而引爆物理学界复杂网络研究热潮的邓肯·瓦茨(Duncan J.Watts)却钟情于社会网络分析[1],物理学界则另起炉灶,与社会网络研究分道扬镳。随着两种理论的日臻完善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入揭示,同根共源的两种理论势必在一些研究领域不期而遇。笔者发现,它们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正好可以融合于对引文网络的研究中。持此观点的还有大连理工大学的WISE实验室,他们认为:“把引文分析、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三种理论与方法统一起来,将可能把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其中,对于社会网络分析,我国文献计量学界已经作出了积极响应。陈定权[3]认为,我国同被引研究应该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国外对比进行改进。岳洪江[4]提到“引文分析只是为分析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基础数据,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利用这种引文数据揭示引文网络的结构特征,二者的结合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韩毅[5]也认为“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提供的结构划分方法为引文网络分析提供了在簇水平上研究网络结构的可能性”。 理念上的共识基于实践中的探索。从1984年加特雷尔[6](Gattrell)以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 106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分析解析

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数据可视化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中简要介绍了数据可视化所需的技术:数据预处理、映射、显示以及可视化技术在医学、气象预报、工程及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 计算机图形学 Datavisualizationanditsapplications Abstract:Datavisualizationisanimportantresearchareaincomputerscience.Inthispape r,datavisualizationtechnologiesincludingdatapre2treatment,mappinganddisplayinga rebrieflyintroduced,anditsapplicationsinmedicine,weatherforecasting,engineering anddataminingarepresentedalso. Keywords: Datavisualization; Computergraphics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由计算机产生的中间数据都需要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求达到辅助分析、再现客观的目的。现代的数据可视化[1]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领域。换句话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计算方法。它将符号描述转变成几何描述,从而使研究者能够观察到所期望的仿真和计算结果。此外可视化技术提供了将不可见转化为可见的方法。它丰富了科学发现的过程,促进对未知事物的领悟。近年来,可视化的应用范围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宽,除了继续在传统的医学、航空学、汽车设计、气象预报和海洋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可视化已经成为可视化技术的热点研究内容。应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在具有大量高维信息的金融、通信和商业领域中发现各自数据中所隐含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事实上,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许多领域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辅助后置数据处理部分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generated large amounts of intermediate data are required for visual process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puter-aided analysis, reproduction of the objective purpose. Data visualization of modern [1] technology refers to the use of computer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data into the graphics or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screen, and the theory,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interactive processing. It involves many fields of computer graphics,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computer vis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In other words, the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calculation method. It will be the symbol description into a geometric description, simulation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so that researchers can observe the desired. In addition,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invisible into the visible method. It is rich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ion of the unknown. In recent year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of expan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besides the further study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aviation, automobile desig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fiel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大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资料报告平台介绍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一、背景与目标 基于邳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支撑环境,以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地理库)为基础,建设融合业务展示系统,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数据开放等资源服务应用。实现市府领导及相关委办的融合数据资源视角,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融合服务与创新服务,通过系统达到及时了解本市发展的综合情况,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为政策拟定提供依据。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融合分析平台、展示平台,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结合政务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与业务编排展示能力,以人口、法人、地理,人口与地理,法人与地理,实现基础展示与分析,融合公安、交通、工业、教育、旅游等重点行业的数据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产业升级、民生保障提供有效支撑。 二、政务大数据平台 1、数据采集和交换需求:通过对各个委办局的指定业务数据进行汇聚,将分散的数据进行物理集中和整合管理,为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将为跨机构的各类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提供统一和集中的数据交互共享服务。包括数据交换、共享和ETL等功能。 2、海量数据存储管理需求:大数据平台从各个委办局的业务系统里抽取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繁杂,数据需要持久化的存储和访问。不论是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数据存储引擎进行建模后,持久化保存在存储系统上。存储系统要具备高可靠性、快速查询能力。

3、数据计算分析需求:包括海量数据的离线计算能力、高效即席数据查询需求和低时延的实时计算能力。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需要数据平台具备线性扩展能力和强大的分析能力,支撑不断增长的数据量,满足未来政务各类业务工作的发展需要,确保业务系统的不间断且有效地工作。 4、数据关联集中需求:对集中存储在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通过正确的技术手段将这些离散的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即:通过分析数据间的业务关系,建立关键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将离散的数据串联起来形成能表达更多含义信息集合,以形成基础库、业务库、知识库等数据集。 5、应用开发需求:依靠集中数据集,快速开发创新应用,支撑实际分析业务需要。 6、大数据分析挖掘需求:通过对海量的政务业务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辅助政务决策,提供资源配置分析优化等辅助决策功能,促进民生的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 制造业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研究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浪潮,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 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1.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不断利用新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技术,因而它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先进制造技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目标,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制造过程,强调优质、高效、清洁、灵活生产,体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制造的柔性化。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可以分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 目的的技术构成和以满足特种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强调制造系统与制 造过程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包括: (1) 系统理论与技术(着重制造系统组织优化与运行优化,以提高制造系统的整体柔性与效率) 。 (2) 制造过程的单元技术(着重制造过程的优化,以提高单元的效率与精 度) 。系统理论与技术涉及范围包括:CIMS、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制造过程单元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设计理论与方法、并行工程、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管理、决策与自组织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智能检测、信息处理、状态检测、补偿与控制、制造设备的自诊断与自修复、智能机器人技术、

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分析

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分析 数据与信息可视化技术,通常被称为依靠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信息的视觉形象和生动形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以满足各种新的技术要求并达到客户的要求。就目前发展而言,信息可视化技术已在医疗、通信、网络智能、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级用户对数据的分析和探索数据的规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数据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来源多元化,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进一步研究信息可视化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強的实际应用价值。下面文章就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的背景、概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结合现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仅供其参考。 标签:信息可视化;研究技术;发展背景;概念分析;发展趋势 信息可视化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普莱费尔兰伯特的创建时期。信息可视化,是在1980年代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出现的同时而被提出来的,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1998年,“信息可视化”第一次作为一个特殊的词汇。在一种空间数据的应用领域中被充分的实现,信息可视化作为视觉信息转换技术,以提高数据表现效果为目的,可以更直观的让对用户数据进行浏览与观察,明确数据相关性和隐藏特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有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数据处理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质量,用户可以依靠信息可视化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更加直观的考察分析,信息可视化技术也逐渐从传统的领域向社会、文本、交通、生物等领域展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和数据的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面对大量的信息数据,通过人为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对整个数据的掌握与认知,故此需要各种信息技术来完成对此项任务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其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大量信息进行整合。这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可视化技术得到了极其快的发展与重视。它能有效的将大量的信息数据加以整合,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图像或是动态信息供人们参考与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大多数会隐藏其重要的数据,这些隐含的数据信息对人们正确利用这些数据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一定要形成一定的规律,利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将其可视化,充分发挥其效用。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一个相对比较广泛的领域,它能运用到医学、气象、地质、航天等多项技术部门中,也可以运用到商业、政府机构中为其数据的整合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环境。因此信息可视化是一项伟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对于卫星监测或是医疗设备而言,信息可视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过快,在网络传输等方面可以利用图像或是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清晰直观的对数据有所掌握,并进行实时交互,实现资源共享。 1 信息可视化技术

大数据可视化的主要应用

数据可视化的主要应用 实时的业务看板和探索式的商业智能是目前数据可视化最常见的两个应用场景。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商业智能产品或报表工具部署周期很长,从设计、研发、部署到交付,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IT部门也需要为此付出很大精力;对于决策者而言,想要了解业务发展,不得不等待每周或每月的分析报告,这意味决策周期将更加漫长。在商业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每周或每月的分析报告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快节奏的决策需求,企业负责人首先需要的是实时的业务看板。 实时业务看板,意味着可视化图表会随着业务数据的实时更新而变化。一方面,这使得企业决策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业务的运营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策略;另一方面,实时的数据更新也大大提高了分析人员的工作效率,省去了很多重复式的数据准备工作。 实时业务看板满足了数据呈现,想要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企业负责人还需要探索式的商业智能。 由于大数据在国外落地较早,且数据基础更好,所以探索式分析在国外已成为主流。在Gartner 2017 BI(商业智能)魔力象限报告中也可以看出,传统的BI厂商已从领导者象限出局,自助探索式分析将成为趋势。而目前,国内企业仍然以验证式分析为主。 验证式分析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即企业决策者设定业务指标,提出分析需求,分析人员再根据相关需求进行报表定制。这种模式必须先有想法,之后再通过业务数据进行验证。所以验证式分析对数据质量要求很高,如果数据本身出现问题,那么即便通过科学的数据建模进行分析,结果也肯定是错误的。 相比于验证式分析,探索式分析对数据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数据建模。“探索式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允许分析人员或决策者在不清楚数据规律、不知道如何进行数据建模的情况下,通过数据本身所呈现出的可视化图表进行查看和分析。”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剖析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机电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题目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4月26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4)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4)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5)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6)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举例 (7) 4.1在产品制造过程与工艺技术中的应用 (7) 5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展望 (8) 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0) 6.1 CIMS 系统的功能组成 (11) 6.2 CIMS 系统的技术优势分析 (11) 6.2.1保障和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质量 (11) 6.2.2 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12) 7 加工技术 (12) 7.1 超精密加工的技术范畴 (12) 7.2 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13) 7.2.1 主轴 (13) 7.2.2 直线导轨 (13) 7.2.3 传动系统 (14) 7.3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NC)) (14) 7.3.1 数控技术是应用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15) 7.3.2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重大变革 (15) 结论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 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科跨度大。本书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各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人们所需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装备的总称,是涵盖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技术的集成。从广义来讲,它包括设计技术、加工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等三大类。其中设计技术是指开发、设计产品的方法;加工制造技术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所设计产品而采用的生产设备及方法;管理技术是指如何将产品生产制造所需的物料、设备、人力、资金、能源、信息等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达到生产目的的方法。 具体地说,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 当代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其高效率、高品质和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主要特征。先进制造技术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工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 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

大数据可视化理论及技术

大数据可视化理论及技术 (一)大数据可视分析综述 可视分析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大数据可视分析旨在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分析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人对于可视化信息的认知能力优势,将人、机的各自强项进行有机融合,借助人机交互式分析方法和交互技术,辅助人们更为直观和高效地洞悉大数据背后的信息、知识与智慧。主要从可视分析领域所强调的认知、可视化、人机交互的综合视角出发,分析了支持大数据可视分析的基础理论,包括支持分析过程的认知理论、信息可视化理论、人机交互与用户界面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面向大数据主流应用的信息可视化技术——面向文本、网络(图)、时空、多维的可视化技术。同时探讨了支持可视分析的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支持可视分析过程的界面隐喻与交互组件、多尺度/多焦点/多侧面交互技术、面向Post-WIMP的自然交互技术。最后,指出了大数据可视分析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与技术挑战。

(二)大数据分析工具 大数据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是指数据集,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他们需要专门设计的硬件和软件工具进行处理。该数据集通常是万亿或EB的大小。这些数据集收集自各种各样的来源:传感器,气候信息,公开的信息,如杂志,报纸,文章。大数据产生的其他例子包括购买交易记录,网络日志,病历,军事监控,视频和图像档案,及大型电子商务。 在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他们对企业的影响有一个兴趣高涨。大数据分析是研究大量的数据的过程中寻找模式,相关性和其他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大数据分析的常用工具通常有以下介绍的几种。 4.2.1Hadoop Hadoop是一个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但是Hadoop是以一种可靠、高效、可伸缩的方式进行处理的。Hadoop是可靠的,因为它假设计算元素和存储会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