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主体结构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第三章前期调查..................................................... 2 第四章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分析.. (3)

错台............................................................ 3 蜂窝............................................................ 3 麻面............................................................ 3 露筋............................................................ 3 缝隙夹层........................................................ 3 局部胀模........................................................ 4 缺棱掉角........................................................ 4 局部渗水........................................................ 4 构件裂缝........................................................ 4 梁板柱接槎不当.................................................. 4 墙、柱底烂根.................................................... 5 表面泛砂........................................................ 5 板面裂纹........................................................ 5 第五章质量缺陷具体处理方案.. (6)

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6 施工准备.. (7)

施工物资及人力准备.............................................. 7 5.4缺陷处理要

求................................................. 8 具体处理措施.................................................... 8 错台缺陷处理方法............................................ 8 蜂窝缺陷处理方法............................................ 8 麻面缺陷处理方法............................................ 9 露筋缺陷处理方法............................................ 9 缝隙夹层缺陷处理方法........................................ 9 胀模缺陷处理方法............................................ 9 缺棱掉角缺陷处理方法....................................... 10 渗水缺陷处理方法........................................... 10 构件裂缝缺陷处理方法....................................... 12 梁板柱接槎不当缺陷处理方法................................. 13 墙、柱底烂根缺陷处理方法................................... 13 表面泛砂缺陷处理方法...................................... 13 板面裂纹缺陷处理方法....................................... 13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 14 第七章应急预案. (15)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08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文化宫站(S200526-CZ14-S)第二册《结构及防水》第二分册《主体内部结构》(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9)常州市轨道公司《关于规范车站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通知》;(10)其它现行相关施工书籍资料、现行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规定等;(11)我公司地铁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及对地铁施工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第二章工程概况

(1)1号线车站为14m岛式站台地下三层车站,车站净长,净宽,其中“刀把”部分长。1号线车站标准段坑开挖深度约,端头井段约为。

(2)车站为14m岛式站台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局部单柱双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车站主体基坑均采用半铺盖明挖顺做法施工。

(3)车站主体采用1000厚度地下连续墙+水平内支撑围护体系,地下连续墙在车站正常使用期间通过压顶梁参与车站抗浮,并与内衬墙形成“复合墙”结构,共同承受水土压力。

(4)本站结构底板、站台板、中板、顶板自起点SK21+向北以2‰的坡度向上倾斜。

(5)车站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抗震等

级为二级,车站结构中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当地下水无侵蚀性时,地下车站的环境类别按照Ⅰ类(一般环境条件)考虑,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6)迎水面结构均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根据结构的埋置深度确定,并不得小于P8,小于30米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10。车站主体结构采用耐久性混凝土,迎水面结构混凝土(顶板、侧墙和底板、底板梁)中应添加高效减水剂和抗裂防水剂,并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进行配制,双掺优质粉煤灰(≧Ⅱ级灰)和粒化高炉矿粉渣微粉(≧S95)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5%,具体如下表:

表2-1 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标号及抗渗等级

结构位置基础垫层车站底板、底板梁

中板、梁顶板、梁柱内衬墙防水保护层

混凝土标号

C20 C35 C35 C35 C45、C50 C35

C20细石混凝土(早强)

抗渗等级

/ P10 / P8 / P8/P10 /

备注

下三层内衬墙为P10

(7)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净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在一般情况下满足些列规定:表2-2 车站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结构类型

顶板

顶板梁

中板中板梁

站台板、楼梯等外侧

保护层厚度(mm)

结构类型

外侧

保护层厚度(mm)

45 45

内侧外侧内侧35

45

40

35

40

内部二次结构

25 柱35

底板底板梁内衬墙

内侧外侧内侧外侧内侧35

45

40

45

35

注:顶、底板梁的钢筋根据顶、底板钢筋净保护层相应放置,如板梁倒置,则作相应变动。

第三章前期调查

针对一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质量缺陷,对车站结构全数检查,发现车站主体结构存在错台、蜂窝、麻面、露筋、缝隙夹层、缺棱掉角、局部胀模、局部漏水等问题。

第四章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分析

错台

错台是指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模板接缝处出现超过规范要求的错台现象,一般错台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模板外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模板变形引起的外形走样;(2)、模板支撑基础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整体移位而造成外形走样;(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靠模板太近,造成过振使模板变形;(4)、施工缝处模板连接不牢固,使模板走样。蜂窝

蜂窝是指拆模后构件有局部混凝土松酥,石多浆少,石子间出现分析,形成蜂窝状的窟窿,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上、下料不当,造成石子砂浆离析;(2)、混凝土的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

够;(3)、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水泥浆流失;(4)、钢筋过密,未增加间隙就继续灌注混凝土。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局部缺浆,出现无数的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它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模板表面粗糙,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贴产生麻面;(2)、模板湿润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收,使混凝土表面早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露筋

露筋是指构件中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部分或局部未被混凝土包裹或外露,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未到位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2)、模板安装不严实存有缝隙,造成混凝土水泥浆漏失;(3)、保护层垫块未放置到位。缝隙夹层

缝隙夹层是施工缝或诱导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它是因施工缝或诱导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中含有垃圾杂物所致。局部胀模

混凝土胀模现象,会造成构件尺寸增大,外形不规整,严重者需要进行剔凿,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常见的混凝土胀模原因主要有:(1)、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一次浇筑过高,过快;(2)、由于墙面残浆等原因,二次接槎部位模板不能保证与墙拼严;(3)、模板安装过松;(4)、支撑数量不足,造成荷载重分配,跑模。

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