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入院需准备的物品

生产入院需准备的物品
生产入院需准备的物品

生产入院需准备的物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孕妇住院生孩子准备的物品

待产包清单——准妈妈用品

住院带证件:

1)准生证原件、结婚证、户口本、双方身份证、准妈妈社保卡

2)病历本及各项检查的化验单

3)押金,可刷卡到住院部一楼大厅办理入院

手术时候要准备的东西:

顺产:

1)护理垫(90 60)——从急诊转到待产房后,身上所有的衣服都被护士脱了交给家

属,包括内衣裤,换上了一套医院的病号服,下面的内裤则由护理垫包起来代替,方便护士随时检查宫口情况。

2)水杯——待产房里有热水和冷水,可以叫护士随时倒给你喝

3)吸管——如果你的情况只能躺在床上,比如破水,那么用吸管喝水时必须的

4)巧克力——待产房里一日三餐还有点心会按时送进来,基本为面条、粥等易消化食

物,巧克力用来补充生产所需的额外能量

5)尿不湿——,一片就够了,是给宝宝刚出生时用的

6)导乐——你提出要求,宫口开到三指,待产房的护士会帮你安排

剖腹产:

1)中单——手术前要空腹6小时,如果是早上手术,那么从晚上10点开始,不吃东

西,半夜不喝水。手术前直接换好医院的衣服,不穿内衣裤,带一张中单去产房即可,手术时垫在身下用。

2)尿不湿——NB,一片就够了,是给宝宝刚出生时用的

回病房后:

1)护理垫(90 60)——产后前几天,恶露比较多,用洁莱康比较方便;每天早上护士

会来给你冲洗和消毒下身,也需要垫一张。

2)盆子——护士或阿姨帮你冲洗下身的时候需要用。

3)卫生巾——产后两天,恶露减少,可换用卫生巾。

4)一次性内裤——用一次性内裤就不用在医院洗内裤了。

5)马桶垫——上厕所时方便、卫生

6)棉柔巾——一方面是给宝宝换尿布时擦屁股用的,同时妈妈也需要在大小便后用湿

巾泡温水后擦一擦,再用干纸巾擦一擦,以保持清洁和干爽

7)干纸巾——除上述用途外,还可以擦嘴、擦手、喂奶时垫一下,用处多多。

8)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毛巾、脸盘等)——现在做月子已经不像从前,产妇也需

要每天洗脸、刷牙、擦身,注意个人卫生。牙刷考虑用软毛的,可以准备一瓶漱口水,在不能起床的时候,漱口清洁用。

9)餐具(碗筷、调羹等)——医院的饭菜有些需要自己用碗装,且不提供筷子和调羹

10)带吸管的杯子——如果是剖腹产,刚开始不能起来,喝水要用吸管,伤口不会疼

11)吸奶器——奶水多的妈妈需要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如果宝宝在监护室,则可以把

吸出来的奶拿到护士站给宝宝送下去。

12)防溢乳垫——防止奶水溢出来把衣服弄湿,垫在内衣里,吸收溢出的乳汁,保持乳

房干爽、清洁,非常实用。

13)润肤露,香皂、洗衣皂、梳子,最好用小瓶子再装一点洗洁精带去,可以洗碗筷。

14)收腹带——医院的收腹带比较硬,建议还是自己带一条去,产后两天就可以用,顺

产和剖腹产专用的,根据实际情况购买。

15)哺乳文胸——2个,方便换洗

16)毛巾——2条,一条洗脸、一条擦身体

17)开衫外套——套在病服外,在医院溜达时可穿在外面保暖。

18)束腹内裤:2-3条束腹内裤和束腹带的效果是一样的,两者结合起来穿效果更好。

19)月子帽子——做好防风、保暖的准备,避免留下产后后遗症。

待产包清单——宝宝用品

1、婴儿包被——1条,这是宝宝出院时用的,在医院时一般有专用的提供。

2、婴儿衣服——1-2套,也是出院时穿的,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厚度。

3、围兜或手口巾——2个,喝奶时脏了可以用。

4、脚套——1付手套因为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所以现在医生不主张使用,最好准备婴儿用的指甲剪或者剪指甲的剪刀,脚套是为了保暖,这些都不是必须用品。

5、婴儿用小碗——没有出奶水时给宝宝兑奶用。

6、新生儿软勺——头三天,妈妈奶水不够,需要喂奶粉。为提倡母乳喂养,妇保不允许自己喂奶瓶奶粉,有需要的到护士站用量杯倒,且要用勺子喂

7、婴儿奶粉——奶粉格装好,以备不时之需。不过一般医院会提供!

8、初生儿装尿不湿(NB)——宝宝每天必不可少的,医院不提供,需要自备1包,若不够再让家人回家取。

9、棉柔巾——1包,给宝宝换尿布时的必备品。

10、小纱巾——2条,选择材质柔软的小纱巾2条,可以给宝宝洗脸、洗PP。

11、护臀霜——1支,宝宝要经常换尿不湿,应该防止出现红臀。

出院

1)妈妈和宝宝出外穿的衣服、鞋袜、帽子

2)出院证——可凭当天出院证将家里的车子驶入妇保停在住院部楼下接

其他东西:

1)手机、摄像机、相机、充电器

2)本子、笔(家属听课用,在妇保经常有叫家属去听的小课,还是不错的)

住院的东西打好包裹,分成3袋:自己的一袋,宝宝的一袋,其它零碎的生活用品一袋,这样照顾的人也弄得清楚些,如果有什么东西还需要买的,可叫家人去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