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95分必读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95分必读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95分必读

管理学思想、理论、学派

一、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阐述“劳动分工”,简化工作方法,简单操作,节约时间

罗伯特·欧文:主张投资“人力资源”

查尔斯巴·贝奇: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机械与制造业经济学》论述专业化分工、机械与工具使用时间、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等

亨利·普尔:强调“管理专业化”,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系统管理等管理理论打下了基础。

二、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需求

[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创始人):《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作业方面:制定科学作业方法,挑选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组织管理方面: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相分离,“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美]卡尔·乔治·巴斯:是泰勒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他研究的数学方法和公式为泰勒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创始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美]亨利·甘特:《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工作、工资和利润》,与泰勒共事14年,提:“计件奖励工资制”(超额完成,发奖;完不成,基本工资日工资照发);甘特图(控制关键点)。

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第一位使用流水线(人不动,让机器动)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我的人生和工作(1919)》《今天和明天(1926)》《前进(1930》

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专家):改进了泰勒的方法,发明“动素”概念,研究、简化和规范动作。

2、古典组织理论:

[法]亨利·法约尔(古典组织理论代表;经营管理、管理过程之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提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的一般原则,又叫管理的14条原则(包含:法约尔跳板)”。[德]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提出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经济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三、人际关系理论

[澳大利亚]乔治·埃尔顿·梅奥:参与“霍桑实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93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提出:“社会人”、“霍桑效应”、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四、社会系统理论:

[美]切斯特·巴纳德(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经理的职能》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组织问题,提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交流)

五、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八大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

[美]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经营的实践入门》

西里尔·奥唐奈和 [美]哈罗德·孔茨合著《管理学》

2、行为科学学派

(1)马斯洛:《激励与个人》《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人类激励理论》

(2)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工作的推动力》、《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被概括为保健因素,如:政策、行政管理和监督、基层人员管理的质量、与主管人员的关系、工作的环境与工作条件、薪金、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与下级关系、地位安全等。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如: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成就、得到赏识、增加责任,成长和发展机会等。

(3)布莱克和穆顿合作的《管理方格图》

发散: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成功)、权力需求(控制他人自己不被控制)、亲和需求(友好人际关系)

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特里司特:认为: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协作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相互协调;《长壁采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

4、决策理论学派

[美]赫伯特·西蒙(1978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决策新科学》《行政管理行为》《管理行为》5、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卡斯特与理查德·约翰逊、詹姆斯·罗森茨韦格合著《系统理论与管理》,综合的一体化系统,子母系统,内外信息传递和反馈,不断自我调节、适应发展。

6、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

[美]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代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基础》。建立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实际经济效果为平价依据,广泛应用计算机。

7、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卢桑斯:《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提出了用权变理论可以统一各种管理理论的观点;《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

8、经验学派

(1)彼得·德鲁克。(2)欧内斯特·戴尔:《伟大的组织者》《管理:理论与实践》、《组织中的参谋工作》(1960年,与林德尔·厄威克合著);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目标管理理论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

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首提“目标管理”,并在《有效的管理者》、《效果管理》、《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书中多次进行阐述。与以往管理方式的区别:只给管理者确定一个目标,不要求管理者怎样和怎么干(黑猫白猫);把“以作业为中心”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相结合;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

目标管理三个步骤: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菲根堡姆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1961)

核心是“全面”,包括:A、管理体系的所有方面、B、整个过程的管理、C、全员参加

实施步骤: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教育→使全员充分了解市场→建立质量基准、评测制度、激励机制→改变质检人员挑问题形象,消除隔阂→建立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质量小组,加强团队工作培训

3、绩效管理理论

KPI关键业绩指标法(较早),弱点:虽有一套与战略紧密联系的关键业绩指标,但没有将绩效目标分解到基层管理及操作人员;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对操作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指标框架体系。

BSC平衡计分卡法(20世纪90年代):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共同创立。BSC明确提出:绩效管理就是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每天的行动都与企业的战略挂钩。BSC体系包括四部分:学习与成长性的;内部管理性的;客户价值的;财务的。BSC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且便于操作。

绩效管理一般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奖励绩效(如:绩效工资、表扬、晋升、个人奖金、团队奖金、奖品、特殊津贴等)

4、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科特·卢因使管理从机械工程学概念变为社会心理学概念

20世纪70年代,克里斯·阿吉里斯和唐纳德·斯科恩对知识管理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知识被应用于改变我们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知识在管理中的价值开始显现。

20世纪80年代,彼得·德鲁克创造“知识工作者”一词,提出知识管理的规则;并认为:世界正处在向知识的社会巨大转变之中,知识上的收益正逐渐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

1、[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根据自我实现人理论提出),《企业中人的方面》又称:《企业的人性面》《企业的人性方面》。

比较:沙因总结出四种人:经济人、社会人(梅奥)、自我实现人(马斯洛)、复杂人(沙因)。

2、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图1)属于领导风格理论。

3、[美]弗雷德·菲德勒(权变管理创始人):权变理论,《让工作适应管理者》《一种领导效能理论》《权变模型一领导效用的新方向》《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图2)(图3)

4、斯托根梯,沙特尔:领导行为理论(俄亥俄州立大学:关怀维度、规定维度)领导风格四分图(图4)

5、赫塞和布兰查德:领导者风格曲线图(图5)

6、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6)

7、罗伯特·豪斯认为:高关系、高工作不一定最有效,须将情景因素与下属个性特点综合考虑。他提出途径—目标理论;《管理过程及组织行为》(与艾伦·菲利、斯蒂芬·克尔合著) (图7)

8、勒温(德国)的“领导风格理论”中,领导方式类型包括:专制型、民主型、自由放任型。

(图1)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

解析:领导风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包含7种领导行为:

①自行做出并宣布决策;②强行推销自己所做的决策;③做出决定并允许提出问题;

④提出可修改的讨论计划;⑤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并作出决策;⑥规定界限但由集体作出决策;⑦允许下属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决策权。对这7种领导行为的最适当分类是:其中:①②属于专制式,③④⑤属于参与式,⑥⑦属于民主式

(图3)菲德勒的领导模型

(图4)领导风格四分图(图5)领导者风格曲线图

(图6)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

途径—目标理论(图7)

激励理论与技巧

一、需求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人类激励理论》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栖身之地)有关,

激励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领导与办事员不同)有关

二、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维克多·维鲁姆,或称维克托?弗鲁姆《工作与激励》(1964)一书提出了激励的期望理论,被认为是管理领域的里程碑;《领导与决策》一书创立了著名的领导规范模型。

期望公式: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效价)×期望值 {期望理论公式三要素:激励水平、期

望值、效价}

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

2、公平理论:斯塔西·亚当斯《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工人关于工资公司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

3、强化理论: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强化的四种具体方式:正强化、惩罚、负强化、自然消退 (又叫:忽视,即“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其他管理学人物、著作、理论、观点

一、[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1973) 一书中揭示了管理者的三大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组织的结构》 (1979),《组织内外的权力斗争》 (1983),《明茨伯格谈管理:人们的奇妙组织世界》(1989),《战略过程》(1991),《战略规划兴亡录》 (1994),《战略历险》 (1998),《管理者不是MBA》 (2004)

二、[美]戴维·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求、权力需求、亲和(社交)需求}《权力的两面性》

三、罗纳德·哈里·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产权理论的创始人):《企业的性质》,《美国广播业:垄断研究》,《联邦通讯委员会》;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管理成本”。

四、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学习型学校》。提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管理技巧。

五、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理论):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韦纳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见下表: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方面来划分:A因素来源(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B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 C能控性(能控和不能控)

六、路径-目标理论(图8-3)

路径-目标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包括,控制点,经验,知觉能力。

“目标-途径理论”同以前的各种领导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立足于部下,而不是立足于领导者。在豪斯眼里,领导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发挥部下的作用,而要发挥部下的作用,就得帮助部下设定目标,把握目标的价值,支持并帮助部下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部下的能力,使部下得到满足。这样,就形成了这一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一是领导方式必须是部下乐于接受的方式,只有能够给部下带来利益和满足的方式,才能使他们乐于接受;二是领导方式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励的基本思路是以绩效为依据,同时以对部下的帮助和支持来促成绩效。也就是说,领导者要能够指明部下的工作方向,还要帮助部下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使其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尽量使职工需要得到满足。

难记知识点

(一)管理学基础教材上的

1. 区别

(1)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是指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稳定性)程度,即用同一考核方法和程序对员工在相近的时间内所进行的多次测评结果应当是一致的。

效度:是指绩效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对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也即指:测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与成果的准确性程度。

(2)效果与效率

效果:问题的重要性——做对事情(做正确的事)——决策

效率:方法的先进性——做好事情(正确地做事)——计划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

2.数学家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

3.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

4.控制

(1)预算控制(预算是计划和控制手段):

内容:为实现组织计划目标,规定各种管理工作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投入与产出的原因说明;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时间预计。作用:改进计划,促进组织协调和控制。

目的:改进计划;促进组织协调;有利于控制。

分类:收支(货币,收入是最基本销售预算;支出:直接材料、人工和附加费用)实物量(直接工时台时数原材料数量占地面积和生产量)、投资(固定资产基本建设)、现金(剩余资金投资计划最重要)、资产负债表预算。

缺陷:过细会过严,束缚手脚;取代组织目标;依据不足;最大缺乏灵活性。克服缺陷:可变预算费用项目分析,确定各个费用项目应怎样随产量变化而变化;零基预算彼得.菲尔,美国“日落法”。核心不因循守旧,一切依据组织目标重新考虑。注意:一是组织活动的目标,预算要达到的目标;二是分析目标的必要性及项目的实施结果;三是实施项目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及选择的方案是否最佳;四是分析项目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来源及使用是否具有合理性。

(2)程序控制:必要性体现:一是使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二是助于提高管理效率;三是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

原则:程序数量最少原则;程序目标原则;程序可行原则;程序权威原则。

步骤:分析工作过程—工具业务流程图和程序说明—绘制和编制二者。

(3)审计控制:产生古代埃及寻求信息和核实信息。

内容:财务、组织业务发展、组织的各项职能及战略目标审计。外部审计、内部和管理(内部发展,对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绩效全面评估和评价签定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三种:利润率、流动性、生产率。方法:实际数字法;比率分析法(财务〈流动、负债、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和经营比率〈库存周转、固定资产周转、收入与销售费用比率〉)。

(4)人员及综合控制:

人员:签定式评价法、实地审查法、强选择列(晋升)成队列、偶然事件评价法。综合:资料设计控制法(程序);审计;网络分析技术(项

目用人力、物力、财力平衡,控制项目时间和成本,出现偏差时找原因和关键因素);目标管理(核心各级组织都参与目标制定)。

(二)管理学延伸发散相关知识

1、程序管理与非程序管理有很大的关联;一般来说程序管理与结构性问题对称的,非结构性问题与非程序管理对称的。程序的问题是指发生的问题有规章制度的方法可以解决的,不是突发的事件,没有征兆的问题。相反非程序的问题就是突发的、没有现成的管理方法可以解决的。

2、管理学特点: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学士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管理学是不精确的。没有绝对的黑白,好坏,很多地方都很模糊;

管理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是一门应用性科学,是软科学。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PERT图也称“计划评审技术”,它采用网络图来描述一个项目的任务网络。不仅可以表达子任务的计划安排,还可以在任务计划执行过程中估计任务完成的情况,分析某些子任务完成情况对全局的影响,找出影响全局的区域和关键子任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整个项目的完成。

4、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基本类型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价格微动会引起需求量大动——如:奢侈品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价格大动也只会引起需求量小动——如:生活必需品

区别:收入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对产品价格变化反映出的灵敏程度。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收入的增加。收入弹性大意味着收入的支出对产品的供给信号灵敏。

5、控制

就一般而言,管理中采取的控制可以在行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进行,称为三种控制模型。第一种称为前馈控制或预先控制;第二种称为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第三种称为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

6、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

由科曼首先提出,后由保罗·赫西和肯尼斯·布兰查德予以发展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工作成熟度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心理成熟度指的是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他们主要靠内部动机激励。

(1)命令型——M1(第一阶段):(不成熟)无能力无态度(高工作一低关系)

(2)说服型——M2(第二阶段):(初步成熟)无能力有态度(高工作一高关系)

(3)参与型——M3(第三阶段):(比较成熟)有能力无态度(低工作一高关系)

(4)授权型——M4(第四阶段):(成熟)有能力有态度(低工作一低关系)

7、平衡计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平衡计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

8、领导风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①自行做出并宣布决策;②强行推销自己所做的决策;③做出决定并允许提出问题;④提出可修改的讨论计划;⑤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并作出决策;⑥规定界限但由集体作出决策;⑦允许下属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决策权。对这7种领导行为的最适当分类是:

①②属于专制式,③④⑤属于参与式,⑥⑦属于民主式

9、计划工作的核心是作决策

10、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的区别

(1)机械组织(又称:官僚行政组织)有职责界限分明、工作程序精确、责权关系固定、组织结构稳定等特点。适用于这组织环境稳定、竞争不激烈、生产稳定有序、生产技术成熟、工作高度专业化的组织;职权集中程度集中于高层管理者;由领导来解决冲突;通过上下垂直的信息沟通;规章制度的数量多;对组织最忠诚;影响力的基础是建立在职权基础上的。

机械组织包括:直线职能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制结构等

(2)有机组织(又称:适应性组织)是相对分散、分权化,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形态。主要特点:工作程序不太正规,专业化程度工作专业化水平较低;强调适应性、更多地实行参与制、权力结构不太稳定、能随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制宜的调整;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动、复杂、不确定;职权集中程度集中于每一层中有能力的人;由相互作用来解决冲突;通过劝告、协商和互通信息增加平行的信息沟通;规章制度的数量少;对任务和群体最忠诚;影响力的基础是建立在个人能力基础上。

11、策略:指计策和谋略,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12、收缩型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一般的,企业实施紧缩型战略只是短期的,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捱过风暴后转向其它的战略选择。有时,只有采取收缩和撤退的措施,才能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避开环境的威胁和迅速的实行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可以说,紧缩型战略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

13、“战略管理”一词最初由安索夫在《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

14、钱德勒的结构追随战略

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又称“钱德勒命题”,指:企业组织结构不仅具有多样性特征,还具有动态适应性特征。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设计与选择,反过来,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又受到所采取的组织结构模式的制约。两者的关系:战略重点决定组织结构,战略重点的转移决定着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制约着战略重点的实施。

15、亚当斯密主张的“无形的手”是指市场自主调节。凯恩斯提出的“有形的手”是指国家调节。

16、商品投入期价格促销策略

一种归类为:快取脂,慢取脂;快渗透,慢渗透

另种归类为:双高策略,双低策略,选择性渗透策略,密集性渗透策略

“选择性渗透”策略又称:高价低促销策略。

企业为了早日收回投资,以较高的价格、配合小规模的促销活动,将产品投入市场,达到获得更多利润的目的。采用这一策略的市场环境是市场规模小,竞争威胁不大,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小,适当的高价可为消费者接受,需求相对稳定,对产品需求迫切,不必广泛宣传。

17、目标市场策略

根据所选择的细分市场数目和范围,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可以分为:无差异目标市场策略、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三种方式。其中,

(1).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无差异目标市场策略是指不考虑各细分市场的差异性,将产品的整个市场视为一个目标市场,用单一的营销策略开拓市场,即用一种产品和一套营销方案吸引尽可能多的购买者。生产单一产品,可以减少生产与储运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活动可以节省促销费用;不搞市场细分,可以减少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制定各种营销组合方案等方面的营销投入。这种策略对于需求广泛、市场同质性高且能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产品比较合适。

(2).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是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针对每一细分市场制定一套独立的营销方案。比如,服装生产企业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推出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产品,并采用不同的广告主题来宣传这些产品,就是采用的差异性营销策略。

差异性营销策略的优点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机动灵活、针对性强,使消费者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由此促进产品销售。另外,由于企业是在多个细分市场上经营,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经营风险;一旦企业在几个细分市场上获得成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及提高市场占有率。(东边不亮西边亮)

差异性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营销成本。由于产品品种多,管理和存货成本将增加;由于公司必须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发展独立的营销计划,会增加企业在市场调研、促销和渠道管理等方面的营销成本。二是可能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不能有效集中,顾此失彼,甚至在企业内部出现彼此争夺资源的现象,使拳头产品难以形成优势。

(3).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又称:密集性市场营销策略)

差异性营销策略和无差异营销策略,企业均是以整体市场作为营销目标,试图满足所有消费者在某一方面的需要。集中性营销策略则是集中力量进入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销售。实行这一策略,企业不是追求在一个大市场角逐,而是力求在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集中性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与其四处出击收效甚微,不如突破一点取得成功。这一策略特别适合于资源力量有限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受财力、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在整体市场可能无力与大企业抗衡,但如果集中资源优势在大企业尚未顾及或尚未建立绝对优势的某个或某几个细分市场进行竞争,成功可能性更大。?

集中性营销策略的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区域相对较小,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二是潜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一旦目标市场突然发生变化,如消费者趣味发生转移;或强大竞争对手的进入;或新的更有吸引力的替代品的出现,都可能使企业因没有回旋余地而陷入困境。

前述三种目标市场策略各有利弊,企业到底应采取哪一种策略,应综合考虑(1)企业资源或实力;(2)产品的同质性;(3)市场同质性;(4)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5)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策略;(6)竞争者的数目等多方面因素予以决定。

18、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介绍(投入)期。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介绍期。此时,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只有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可能购买,销售量很低。为了扩展销路,需要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产品不能大批量生产,因而成本高,销售额增长缓慢,企业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可能亏损。产品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成长期。这时顾客对产品已经熟悉,大量的新顾客开始购买,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大批

量生产,生产成本相对降低,企业的销售额迅速上升,利润也迅速增长。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成熟期。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标志着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竞争逐渐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

(4).衰退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或新的代用品出现,将使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转向其他产品,从而使原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迅速下降。于是,产品又进入了衰退期。

19、同质市场与异质市场可以相互转换

通俗的讲,当市场为异质市场时,商品竞争力小,利润大,此时就会出现模仿者,导致大量厂家生产同类型的商品,这样异质市场就转化为同质市场。当市场为同质市场时,就会出现商品竞争力加剧,导致利润降低,使得商家寻求个性话的创新,进而导致异质化市场的形成。

20、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1)、有限责任公司是属于“人资两合公司”其运作不仅是资本的结合,而且还是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他是基于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股份有限公司完全是资合公司,是股东的资本结合,不基于股东间的信任关系.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限制,为2人以上50人以下,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没有上限,只要不少于5人就可以。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有限制,需要经过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没有限制,可以自由转让。

(3)、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募集股份,不能公开发行股票,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4)、有限责任公司不用向社会公开披露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多,流动频繁,需要向社会公开其财务状况。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限制,为2人以上50人以下,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没有上限,只要不少于5人就可以。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什么类型的管理者?

俗话说打硬仗用拙将,意思是在艰难的对峙中或势均力敌的战役里,往往一根筋、不服输、敢玩命的将领更容易胜出;而在战争的发展历程中,并不总是会遇到打硬仗的时候,还会遇到持久战、包围战、伏击战、歼灭战等各种战役,因此,作为最高统帅,应该根据不同的战斗战役类型钦点不同的将领,才能做到百战百胜,最终获得整个战争的胜利。

对企业而言,商场如同战场,虽然不会有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但同样会有成败兴替和此起彼伏;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管理者的类型实际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所在的发展阶段,选择性的引进和任用不同类型的管理者。

众合众行在多年的咨询项目与研究中发现,根据艾迪斯的生命周期理论的一些阶段特征分析,通常在企业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应该引进和任用与之相适应的四种类型的管理者。

A、初创期: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而言,对销售收入、现金流的渴望高于一切,在这一阶段,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以及各种与管理相关的话题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在这一时期,企业惟一的重点就是把握住一切机会,能够尽快的积累第一桶金,让自己活下来。因此,初创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在于如何提升人员的行动力如何最快速、最直接的执行企业的各项决策,完成销售。对初创期的企业而言,最好的管理者是那些行动力强、敢闯敢冲的猛将型管理者,而不是那些智慧型的管理者重要的是迅速果断的行动,而非思考是否应该行动以及如何行动。因此,初创型企业更需要张飞型的管理者,而初创期的企业也不必要求管理者有多高的素质与技能,或者有多么光鲜的从业背景,只要操守过关,听话、敢冲、果断就是最好的。

B、成长期:

成长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在提升现有员工的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引进那些有过大型企业从业经历或较高素质的管理者,并逐步规范员工行为及完善内部管理,渐渐去除初创期的草莽式行为。对成长期的企业而言,最好的管理者是既有行动力更有章法和规范的智慧型管理者,而不仅是行动力强的猛将型管理者重要的是管理者会主动思考如何行动、如何更规范有效的行动。

因此,成长型企业更需要赵云型的管理者,而成长期的企业也不应该过分追求管理者的面面俱到,但应该具备良好的思考力与学习力,其他的不足可以适度忽略。

C、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的企业,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都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上也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状态;通常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其管理的侧重点都会偏向于完善其控制系统,以确保其市场地位保持不变。但问题在于,这种侧重于完善控制系统的导向会有发展成保守、官僚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因此,成熟期的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命题是: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而不失去活力,确保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创新精神的保持。

成熟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及时调整企业文化,防止部门主义和小集体主义的滋生与蔓延,营造开放、学习、创新的氛围,确保变革与创新成为企业的基因。对成熟期的企业而言,最好的管理者是那些既能遵守公司各项现有制度与流程,但又能够不拘泥、敢于创新的创新型管理者重要的是敢于打破传统的模式,但又不至于瞎折腾。

因此,成熟期的企业更需要曹操型的管理者,而成熟期的企业也不应过多要求管理者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应该容许有更多的文化包容性,甚至是从行业之外引进管理者。就像当年的IBM 从纳贝斯克空降了郭士纳担任身处危难之中的IBM的CEO:在IBM的员工看来,一个做饼干的郭士纳去领导蓝色巨人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结果证明,郭士纳确实是一个伟大的CEO,他用外行人的视角与立场引导了IBM的变革,让IBM成功转型。假设当时不是郭士纳,而是从某个IBM的同行那里挖来的CEO,恐怕IBM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D、转折期:

企业在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不久,就会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或者完成一次如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实现从成熟到卓越的蜕变,或者由此进入衰退,一蹶不振慢慢死去。

对企业发展史有了解的人会发现,绝大多数已经消亡或者正在走向消亡的企业,都不是竞争对手导致的,而是死于慢性病,也就是机构变得臃肿不堪,企业的焦点不再是如何让客户满意,而是是否符合规范和程序,以及对责任的归属追究。就像温水煮青蛙那样,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对市场的敏感和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直至被客户抛弃而死亡。

转折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如何改变员工的固有观念,如何引导员工认识到变

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营造变革、开放的氛围,确保在企业里能听到不同的非主流的声音。对转折期的企业而言,最好的管理者往往是那些能够看到企业的问题并且敢于突破重重阻碍去变革的管理者,而不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但问题是那些清醒的少数派被沉默的大多数同化,要么是清醒的少数派被排挤出企业或主动辞职。

因此,转折期的企业往往更适合从外部大量引进管理者尤其是高管,去激活一潭死水般的氛围和打破铁桶一般坚固的组织,但是,这需要企业家的鼎力支持,去推动变革的实现。对于转折期的企业,李悝、吴起型的管理者无疑是最适合的,甚至是商鞅和王安石式的管理者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企业家应将这类人才配置到适宜的岗位上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对于中基层管理者,也可以考虑从其他行业引进,通过渐进式换血的方式来彻底改变企业的基因,让企业获得重生。

2018电大管理学基础 形考任务4 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4 一、名词解释(20分) 从教材中找出十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答: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7.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1)工厂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 3)谈话研究; 4)观察试验。 8.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i 综合性学科。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9.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10.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撰写一篇小短文(80分)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任何一一个组织,凡是有目标、有协调活动,都需要管理。学完课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请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 管理学分为总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而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综合基础知识点记忆大全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 11911年美国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较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史坦因,他于1865年撰著了《行政学》一书2 政府职能的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 是国家行政机关,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3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a.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 据 c.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 4----政府的基本职能 1. 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2. 内容:a. 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b. 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 c. 文化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体育的职能 c. 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 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5-- 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 7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树立环境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2合理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8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1.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 2. 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 3. 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9---- 10----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狭义:国家行政机关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 政党组织: 3. 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 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12----机构编制管理 1. 领导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 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 3. 主要任务:a. 职能管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 机构管理 c. 人员编制管理: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2020年电大考试《管理学基础》精选考题库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 组织 B. 预测 C. 预防 D. 计划 满分:3 分 2.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目标、原则和结构 B. 目标、部门和效率 C. 目标、部门和关系 D. 目标、部门和人员 满分:3 分 3.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 发言人 B. 组织联络者 C. 领导者 D. 精神领袖 满分:3 分 4.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 人际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管理技能 满分:3 分 5.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满分:3 分 6.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C)。 A. 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 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 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满分:3 分 7.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 A. 复杂人 B. 经济人 C. 社会人 D. 单纯人 满分:3 分 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 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 先进的社会制度 C.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满分:3 分 9.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 A. 企业精神 B. 企业价值观 C. 企业文化 D. 企业形象 满分:3 分 10.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A. 泰罗 B. 法约尔 C. 西蒙 D. 韦伯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 A. 管理具有二重性 B. 管理具有科学性 C. 管理具有艺术性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试卷代号:?座位号□□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一一一。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玫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一一一。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招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一一。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卖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一一一。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6、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常采用一一一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7、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利要求分散,适于采用一一一组织形式。A集权式 B职能式 C分权式 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一一一。

A 70—80% B 80—90% C 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王绪军主编)形考全部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王绪军主编)形考全部答案 作业1 一、理论分析题 1、什么是霍桑实验:P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实验,由于这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员工的需要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尊重、信任、安全感、和谐、归属感以及感情上的慰藉。 (1)职工是“社会人”。霍桑实验说明:职工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霍桑实验说明:除正式团体外,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的小团体,小团体通过不成文的规范左右着小团体成员的感情倾向和行为。(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要同时具有——经济技能和人际关系的技能。要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学会了解人们的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学会通过同工人交谈来了解其感情的技巧,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4)存在着霍桑效应。对于新环境的好奇和兴趣,导致了较佳的成绩,至少在最初阶段如此。如何保持霍桑效应,也是管理学应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有哪些内容答: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1、员工是“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强调,金钱并非刺激员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时,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案例分析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如果你是王平,如何是老张信服权变理论? 3、你怎么理解小乔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说法? 形考作业(一) 一、理论分析题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全部试题答案

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全部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正确答案: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计划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正确答案:管理的实践性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她行使的是()的角色。 正确答案:精神领袖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正确答案:概念技能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效率的逻辑 日本经济之因此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预测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正确答案:普遍性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正确答案:更短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方案。 正确答案:最满意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是可取的方法。 正确答案:定量预测 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正确答案:权变性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正确答案:5个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正确答案:全局性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正确答案: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正确答案:密集型发展战略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的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关联多元化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正确答案:程序化决策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正确答案:头脑风暴法 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万元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 a. 自身影响力正确 b. 权力影响力 c. 文化影响力 d. 组织影响力 正确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选择一项: a. 5-5型 b. 1-9型正确 c. 1-1型 d. 9-1型 正确答案:1-9型 题目3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选择一项: a. 缓冲法 b. 糊涂法 c. 不为法 d. 转移法正确 正确答案:转移法 题目4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选择一项: a. 成就需要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正确 d. 双因素理论 反馈 正确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5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选择一项: a. 正强化 b. 消极强化正确 c. 自然消退 d. 惩罚 正确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6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选择一项: a. 将工作布置下去 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正确 c.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d.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正确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7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选择一项: a. 非语言沟通 b. 口头沟通 c. 电子媒介沟通 d. 书面沟通正确 正确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8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一般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型为主,但是目前很多省份公基的考试形式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题型,多数倾向于公基+材料写作的形式,像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考试中,公基里政治、法律等内容也出现了主观题的形式,比如案例分析、简答、简析等题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复习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考试科目很多,建议考生提前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各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具体学科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分析历年真题,其次是从头到尾梳理理论框架,再次是在历年真题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复习,最后是习题训练。习题训练建议先按照每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临考前一周再做模拟卷,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

(完整版)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1、“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 选择一项: A. 泰罗 B. 法约尔 C. 西蒙 D. 韦伯 2、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 选择一项: A. 计划 B. 控制 C. 协调 D. 指挥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选择一项: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B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选择一项: A. 生产管理 B. 生产流程 C. 作业管理 D. 操作规程 5、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选择一项: A. 层次性

C. 变动性 D. 重合性 6、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A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选择一项: A. 管理系统 B. 评估工具 C. 指标体系 D. 激励手段 7、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A )特征。 选择一项: A. 全局性 B. 纲领性 C. 长远性 D. 客观性 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B )。 选择一项: A. 日常管理决策 B. 程序化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 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 C )。 选择一项: A. 人事关系 B. 组织目标 C. 组织结构 D. 责权利关系 10、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选择一项: A. 因人设职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共20 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4.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 实现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 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 6.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则。 )原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 7.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8.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导。 )领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均权型 9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 %;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A、60-70% B、70-80% C、80-90% 10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每题 2 分,共20 分) 1.?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3.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 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4.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5.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6.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 的预测。 7.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 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8.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 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9.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 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1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 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行为科学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答案

题目1 下列各选项中,( D )属于管理的对象。 a. 组织中的人 b.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 B )的重要性。 选择一项: a.组织 b. 计划 c. 预测 d. 预防 题目3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A )。 a. 管理的实践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变动性 题目4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B)的角色。 a. 领导者 b. 精神领袖 c. 发言人 d. 组织联络者 题目5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A )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 a. 概念技能 b. 管理技能 c. 人际技能

d. 技术技能 题目6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 )。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b. 增强责任感 c. 加强人的管理 d. 科学技术 题目7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a. 感情的逻辑 b. 科学的理念 c. 正规的程序 d. 效率的逻辑 题目8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选择一项: a.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b.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c. 先进的社会制度 d.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题目9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选择一项:a. 管理 b. 领导 c. 预测 d. 决策 题目10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普遍性 b. 创造性 c. 灵活性 d. 超前性 正确答案:普遍性 题目11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选择一项: a. 更短 b. 不确定 c. 适中 d. 更长 题目12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选择一项: a. 最满意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计划)的重要性。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A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定性预测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30 )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二.判断正误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 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 √7.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8.在管理过程中,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才是控制的主体。 ×9.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帐面记录,是可靠的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 ×10.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理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响和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作“管理论理的丛林”,其中的主要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 2.企业一般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一些不适于通过正式组织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比容易解决; (2)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情感交流渠道,维持企业人员的稳定与团结; (3)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职工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工作中减少厌烦感,加强协作关系。 3.管理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管理系统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以下类型: (1)专权命令式。即领导人极为专制,对下属缺乏信任,主要用恐吓和惩罚来激励下属,惯于由上而下地下达命令、传递息,决策权高度集中。 (2)温和命令式。即领导者允许下属反映意见和提出要求,允许下属一定的决策权但严加控制。 (3)协商式。领导者对下属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允许下属参与管理的方式激励他们;注意倾听下属意见,重大决策由领导裁决,具体事项则由下属安排或协商解决。 (4)参与式。即主管领导对下属完全信赖,凡事听取下属意见并酌情采用;鼓励下属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工作;鼓

2019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库完整

一、单选题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书面沟通)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运营能力)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计划)的重要性。 “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西蒙)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A—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情感式沟通)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B—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马克斯·韦伯)。 C— 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主管人员)的研究。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D—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做出发应时,就出现了反馈。反馈体现了沟通的(双向性)特征。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降低成本)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电大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4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1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该选项的序 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B.量才使用 C.任人唯贤D.因事择人 2.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 )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D.协作部门 3。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D.效价因素 4.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5.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建立联络小组B.强制解决 C.协调解决D.解决问题 6.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即( )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D.局部控制 237

7.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 A.各级管理者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D.主管人员 8.对供应商的评价中,( )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D.供应能力 9.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 )是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D.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0.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 A.更长B.更短 C.适中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中有2个以上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 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 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 1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予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3.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 A.多重性B.层次性 C.单一性D.变动性 238

事业单位考试基础知识主要考哪些方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 应用文概述;②.应用文特点;③.应用文的作用;④.应用文分类、撰写; 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具体的考试内容这个要具体看招考简章的要求,一般的事业单位会考公共基础知识或者行测及写作这三种,事业单位相对比公务员容易考一些。最后祝亲备考顺利,实现公职梦想~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电大

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电大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称号、主要著作及成就。 2.简述外部环境有哪些方面?如何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3.简述什么是组织结构职能部门化及其优缺点。 4.简述领导的概念,领导与管理有什么不同?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是什么?并就你所熟悉的企业分析其应该采用何种竞争战略? 2.管理为什么要强调创新职能?联系实际论述创新职能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共50分) 案例介绍 某钢铁公司领导班子会议正在研究一项重大的人事任免案。总经理提议免去公司所属的、有2000名职工的主力厂——炼钢一厂厂长姚成的厂长职务,改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主抓公司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名炼钢二厂党委书记林征为炼钢一厂厂长。姚、林二人都是 公司的老同志了,从年轻时就在厂里工作,大家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姚成,男,48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60年代从南方某冶金学院毕业后分配到 炼钢厂工作,一直搞设备管理和节能技术工作,勤于钻研,曾参与主持了几项较大的节能技术改造,成绩卓越,在公司内引起了较大震动。1983年他晋升为工程师,先被任命为 一厂副总工程师,后又任生产副厂长,1986年起任厂长至今,去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 该同志属技术专家型领导,对炼钢长的生产情况极为熟悉,上任后对促使炼钢一厂能源消耗指标降低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他工作勤勤恳恳,炼钢转炉的每次大修理他都亲临督阵,有时半夜入厂抽查夜班工人的劳动纪律,白天花很多时间到生产现场巡视,看到有工人在工作时间闲聊或乱扔烟头总是当面提出批评,事后通知违纪人所在单位按规定扣发奖金。但群众普遍反应,姚厂长一贯不苟言笑,没听姚厂长和他们谈过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用说和下属开玩笑了。他到哪个科室谈工作,进办公室大家的精神便都严肃起来,犹如“一鸟入林,百鸟压音”,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接近。对他自己特别在行的业务,有时甚至不 事先征求该厂总工程师的意见,就直接找下属布置工作,总工对此已习以为常了。姚厂长手下几位很能干的“大将”却都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根据他们私下说,在姚手下工作,从 来没受过什么激励,特别是当他们个人生活困难需要厂里帮助时,姚厂长一般不予过问。

(完整word版)国家开放大学2019管理学基础形考答案(3)

管理学基础形考3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自身影响力 题目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正确答案:1-9型 题目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一搁,去处理其他回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正确答案。转移法 题目4()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需要层次理论 题目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正确答案:消极强化 题目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正确答案,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题目7()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正确答案,书面沟通 题目8下级不原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 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地位差异 题目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原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正确答案:选择性知觉 题目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 正确答案:反馈 题目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正确答案:前馈控制 题目12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正确答案,实物标准 题目13某销售入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祝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正确答案:可行性 题目14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正确答案:直接监督或巡查 题目15()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正确答案:运营能力 ニ、多项选择(每小題2分,共30分 题目16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管理学基础:试题库答案

一、速测题(填空题) 第1章管理概述 1.1.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1.1.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 1.1.3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⑴管理目标;⑵管理主体;⑶管理对象;⑷管理媒介;⑸管理环境。 1.1.4高层管理者以决策为主要职能。 1.1.5中层管理者是高层管理者决策的执行者。 1.1.6基层管理者负责现场指挥与现场监督。 1.1.7所谓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1.1.8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等三个子机制。 1.1.9按存在于社会组织的内外范围划分,管理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1.10组织的外部环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1.1.11中基层管理者的十大管理实务:⑴确定目标;⑵制定计划; ⑶建立机构;⑷配备人员;⑸指挥;⑹激励;⑺沟通;⑻协调;⑼监控;⑽评估。 1.1.12管理核心技能的“1+3”模式是指以管理者的概念技能为统领

(“1”),包括人际技能、行政技能、技术技能等三大领域技能(“3”)的管理者核心技能体系。 1.1.1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 1.1.14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组织管理为重点,着重研究企业的整个活动。 1.1.15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 1.2.16卡斯特等人的系统管理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三个方面。 1.2.17卢桑斯的权变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1.2.18 非理性主义倾向强调管理中的“软”因素,倡导一种以人为核心、带有感情色彩、注重灵活创新的非理性的管理模式。 1.2.19 “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五项修炼: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目标、开展团队学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1.2.20 组织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以下三层构成的:⑴精神文化层;⑵制度文化层;⑶物质(行为)文化层。 1.2.21 组织文化的功能:⑴导向功能;⑵凝聚功能;⑶激励功能; ⑷约束功能;⑸辐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