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格局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从动力机制上解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规划的脉络,从而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更宏观的背景框架和更深刻的政策渊源。为此,本文以城市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选取27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经济总量、投资额、政策、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测度指标的城市化动力框架和驱动模型,研究了城市化动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计量模型分析的结论,从创新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表明,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最核心的元素因子,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影响也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科技创新的驱动特征尚不明显,这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和促进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城市化;驱动因子;规划创新

1 引言

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1]。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并由此提出推进城市创新规划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

2.1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征与选择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产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2]。简单的说,就是指在城市

化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主要包括吸引人们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的各种影响因素,也包括这些因素相互间发生作用的传导过程。城市化动力机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城市化动力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动力的有效性取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有机协调,只有协调、统一、完善的城市化动力机制才能更好的促进各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3]

。研究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城市化动力机制既包括微观动力、中观动力也包括宏观动力,既有区域本身所固有的人文、自然因素等内生动力,也有来自于政策变化、境外投资等外力作用[4]

(图1)。

图1 城市化动力机制系统分析框架

(1)城市化的宏观动力——经济增长

经济因素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无论是萨缪尔森还是库兹涅茨,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5]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会相应提高,其需求层次、消费结构也将会发生变化。需求的变化直接导致某些产业加速发展,同时也会抑制另外一些产业的发展,促成了产业结构调整[6]

。因此经济增长是城市化发展的宏观动力。

(2)城市化的中观动力——产业结构转变

城市化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化动力是不相同的,如表1所示。在城市化的初始阶段,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7]

;在发展阶段,工业化依然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8]

;在成熟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城市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转变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

微观动力

内生动力

中观动力

宏观动力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转变

劳动力、资本、技

术等要素的流动

协调机制

市场 政府

城市化

表1 不同阶段城市化特征及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城市化阶段城市化主要特征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趋势

初始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规模

小、数量少;城市扩张表现为

“量”上的扩张,即为外延扩张。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第二、

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数量增加;资本、

技术等资源匮乏阻碍城市化发展。

发展阶段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在外延扩张

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扩张。

工业化仍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第

三产业的推动力开始显露;资本、

技术等资源约束机制得到缓解。

成熟阶段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城市化主要

表现为“质”上的扩张,即为内

涵扩张。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要的后续动

力;完善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市场机

制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继续发展。

(3)城市化的微观动力——生产要素流动

在经济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的变化,并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转移与整合来实现[9]。这种地理空间上的转移主要是要素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转移,这一转移过程实质上是城市化的过程。要素的流动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系统框架中的直接推动力[10]。

(4)城市化的内生动力——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伴随城市化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城市化发展的内生动力[11]。其主要体现为城市的集聚引力、乡村的裂变推力和城市的辐射张力[12]。城市的聚变引力、乡村的裂变推力和城市的辐射张力,在城乡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存在,但在不同的发生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各自表现的强弱程度不同,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5)城市化的协调动力

除上述几种主要动力因素外,城市化进程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状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投资政策、户籍制度、行政区划),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等新经济因素和某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13]。

2.2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六要素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成果分析,笔者归纳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六要素模型。首先,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宏观政策和投资分别是城市化的宏观动力、中观动力、协调动力。其次,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城市的聚变引力、乡村的裂变推力和城市的辐射张力[14]。城乡之间之所以发生作用,源于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等比较优势突出。所以本文选择引发城市内生动

力的基础设施因素作为本文六要素之一。 (1)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化发展步伐。从经济角度探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可从农业、工业化和比较利益这三个方面分析

[15]

。其中,就产业间的比较利益而言,与二、三产业相比,

第一产业是一种比较利益较低的弱质产业。在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必然涌向城市。就城乡间的比较利益而言,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巨大引力,与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生活贫困所形成的巨大推力相互作用,必然导致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它是城市化推进的基本动力。

(2)科技因素

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进一步影响城市化进程

[16]

。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辟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些都表明科技因素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 (3)基础设施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影响城市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反映一个城市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程度,成为吸引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重要力量

[17]

。同时,基础

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城市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4)投资因素

在现代经济中,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投资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数量与质量的改变,生产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城市化进程

[18]

。伴随投资的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呈上升趋势。据李京文

教授测算,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07%。可见,我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0

40000

80000120000

1600001990

1992

1994

1996199820002002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2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5)政策因素

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中西部地区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既受自然条件的先天性限制,又受宏观政策导向作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东部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并予以东部企业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企业和劳动力的集聚,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19]

(6)产业结构因素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28.1%提高到1984年的33.3%。此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开始成为80年代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

。伴随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逐渐提

高。图3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3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3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计量模型分析

3.1数据来源与因子选择

本次研究所需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GIS 与模拟分析实验室的中国地级市数据库(2007年数据)。

根据数据的收集情况,本文以27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城市覆盖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之外的我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本文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人口城市化率来表示。在选择解释变量,也就是

就业结构变动

产业结构变动

城市化

消费结构

人力资源状况

资源禀赋状况

国际贸易与投资 相关经

济政策

城市化动力因素时,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同时又针对我国具体国情,从经济、科技、基础设施、投资、宏观政策、产业结构六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计量模型。

(1)经济因素:所选因子要集中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活跃程度等,选用人均GDP作为代表因子。

(2)科技因素:为了清楚的表征城市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笔者选择人均科技支出作为代表因子。

(3)基础设施因素:所选因子要集中反映城市的建设状况,因为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较为完善,所以选用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代表因子。

(4)投资因素:所选因子要集中反映城市建设所需资金的注入情况,选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代表因子。

(5)政策因素:为了清楚的表征中国城市的差异和各城市所享受的政策的差别,笔者选择城市是否是省会城市、直辖市、普通地级市作为主要的政策因子。

(6)产业结构因素:选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代表因子。

3.2模型构建

检验影响城市化发展因素的统计模型主要有两种:生产函数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虽然在计量经济学领域通常会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来检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但是多元线性回归是常用的处理多要素间相关性问题的数理统计模型,该模型的回归系数可以清楚地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共同变化趋势,而且标准化后的回归系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所以本文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模型构建如下:

ln(urbrate)=c(1) + c(2)*ln(invest) + c(3)*ln(ptech) + c(4)* ln(pGDP) +

c(5)*admirank + c(6)*ln(citysize) + c(7)*ln(indus) + c(8)*ln(serv) 其中,urbrate表示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invest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ptech表示人均科技支出;pGDP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它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状况;admirank表示城市是否为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用它来反映城市的行政级别;citysize表示城市建成区面积,用它来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indus表示第二产业比重;serv表示第三产业比重。

3.3模型运算

本文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分成六组单独进行回归分析,之后再建立完整的计量模型。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其中两个因素的回归结果。

模型1考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ln(invest)的p值为0.000,系数符号为正,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固定资产投资越多的地方城市化增长越快。模型R2为0.093,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发展的解释力度并不强。

表2 计量回归结果Ⅰ

Coeff t sig

C(1) 0.879 1.817 0.070

ln(invest) 0.172 5.314 0.000

R Square 0.093

Adjusted R Square 0.090

no.of observations 276

模型2考察人均科技支出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从表3中可以看出,变量ln(ptech)的p值为0.000,系数符号为正,表明人均科技支出对城市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人均科技投入越多的地方城市化增长越快。但是模型R2只有0.311,可见人均科技支出对城市化发展的解释力度较强。

表3计量回归结果Ⅱ

Coeff t sig

C(1) 2.688 36.992 0.000

ln(ptech) 0.216 11.117 0.000

R Square 0.311

Adjusted R Square 0.308

no.of observations 276

通过对六个因素单独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将ln(serv)以外的6个变量加入最终的模型进行回归,具体回归结果表5。模型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R2达到0.670,意味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有67%可以通过这六个影响因素来解释,解释能力高于各组变量单独回归时的解释能力。

表4 综合回归分析结果Ⅶ

Coeff 标准误差t sig VIF c(1) 2.428 0.607 4.003 0.000

ln(invest) 0.296 0.033 9.029 0.000 1.206 ln(ptech) 0.043 0.022 1.927 0.033 1.045 ln(pGDP) 0.470 0.048 9.688 0.000 1.452 admirank 0.231 0.078 2.974 0.004 1.004 ln(citysize) 0.277 0.039 7.045 0.000 1.212 ln(indus) 0.143 0.074 1.939 0.048 2.072 R Square 0.670

Adjusted R Square 0.662

no.of observations 276

从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来看,这六个因子对城市化影响的显著性强弱依次为ln(pGDP)、ln(invest)、ln(citysize)、admirank 、ln(indus)、ln(ptech)。其中,ln(pGDP)对城市化的影响最显著,ln(ptech)对城市化的影响最不显著。这六个因子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只是对城市化影响的显著性程度不同。

3.4结果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

(1)城市化是受各种动力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单一因素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不显著。由图8可见,六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城市化发展。投资和政策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外力因素,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其余四个因素,间接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一部分是通过产业结构转换来实现的,而产业结构转换又是生产要素(科技、劳动力、资金)流动的承载体,因此,这三个因素也是通过共同作用,推动城市化发展的。

图4 基于六因素的城市化动力机制

(2)从回归系数来看,各因素对城市化影响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行政级别>第二产业比重>人均科技支出。这表明,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强,是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投资、基础设施、政策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科技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弱,是城市化发展的次要动力。但他们共同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

(3)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比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与城市化的关系更显著,可判断目前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比第三产业更强。第三产业作为后续动力,至今仍未超越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城市

政策

经济

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

科技

城市化

化发展。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多的地方,城市有充裕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对劳动力和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推动城市化发展。

4 政策建议与结论

动力机制模型的分析有助于从创新规划的角度探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同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和促进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具体政策建议包括: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第二产业比重的提升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用比较显著,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用不显著。因此,城市应结合自身的优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功能,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这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回归分析可得,城市建成区面积对城市化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一般建成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完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设施因素对城市化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在交通方面,一方面需要完善港口、铁路、公路等建设,加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提高路网密度,提升线路等级,促进城市内部的交通联系,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回归分析可得,宏观政策因素的行政级别因子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这表明政策因素对城市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城市化发展缓慢,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经济援助计划、人才引进制度等,促进人才和产业的集聚,刺激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4)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

我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在人口空间分布上有很好的印证。计量回归模型显示基础设施条件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多的城市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而条件不好的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参与区域产业分工,通过各种集聚因素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在区域内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差异化发展,改变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分工协作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整体优势的形成,从而实现各城市人口的合理增长。

本文在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六要素模型的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表明,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最核心的元素因子,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影响也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科技创新的驱动特征尚不明显,这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和促进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 Dagobert G.Brito and William H.Okaland.On the MonoPolistic Provision of Excludable Public Goods,the Good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Vol.70.

[2] 张金琐.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 Friedman J R.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Mit Press,1966.

[4] Ward D.Cities and immigran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5] Harris C D. 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Geogr.Rev,1943.

[6]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Christaller W(1933)著,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

[8]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 Hirs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10] 覃成林.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原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1] 周炳林.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微观计量分析:[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5.

[12]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3.

[13] 陈述.城市化动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与现实[J].社会主义研究,2004,156(4):34~35.

[14] 吴玉鸣,李建霞.广西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及问题[J].社会科学家,1998,(1):28~29.

[15] 胡智勇.新时期沿海发达地带城市化动力机制与战略对策的实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6):27~29.

[16]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1~15.

[17] 朱磊,诸葛燕.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2.

[18] 路永忠,陈波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0.

[19] 丁万钧,李诚固.基于全球化环境平台的长春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支撑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4,(3):108~114.

[20] 汪冬梅,刘廷伟,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15~20.

作者简介

张进洁(1984- ),男,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模拟与政策分析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沈体雁(1971- ),男,博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世界银行城市发展战略培训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公共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空间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Planning》(B)和《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审稿人,美国规划协会会员。

郭秀丽(1984-),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在读。

侯敏(1958-),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城市化机制

城市化机制

城市地理学作业一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规律 姓名:亢姝 学号:1012093073

班级:城市规划1002 指导老师:李涯丽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 一、中国城市化的内在机制 城市化的引力机制包括效益引力机制和社会引力机制。 其中效益引力机制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一直把物质利益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如果离开对人类活动的比较效益的分析,就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明城市化的根

本动因。从人的活动动机上去挖掘城市化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此种方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方法。只有从这一方法入手,才能找出和发现城市化最深层的秘密正确说明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在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而日本则靠贸易发展;在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等。逐渐的,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业部门。到年解放前夕,中国已拥有一支几百万人的产业大军,城市化程度已达到。解放以后,由于“左”的干扰,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几起几落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逐渐进人正常发展轨道,到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左右。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城市化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较效益机制在吸引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从投人产出效益比较

阜阳城市化进程和动力机制研究

阜阳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对阜阳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同时对其动力机制进行了概要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发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阜阳 1.前言——区域概括 阜阳,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阜阳交通便捷,是华东二通道的起点【1】。阜阳市面积占安徽省的7%,共9775平方公里,人口占安徽省的15%,共947.3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4个县(太和县、临泉县、颍上县、阜南县)、1个县级市(界首市)、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GDP)324.6亿元。处于淮北与淮南煤炭“金三角”板块地带中心的阜阳,地下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可采储量80亿吨,煤炭均为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正崛起成为华东能源新基地。 2.城市化进程分析: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的不同的政治经济特点,自建国以来可大致划分为短暂发展时期(1949年~1957年)、起伏波动时期(1958年~1965年)、停滞时期(1966年~1976年)、过渡时期(1977年~1981年)和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年~1991年)、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至今)。相应地,阜阳市的城市化进程也可划分为类似时期。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为界,介绍阜阳的城市化历史进程。 2.1改革开放前的阜阳城市化过程 1953年~1957年的短暂发展时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社会初步稳定,人民的生活环境逐渐恢复正常。阜阳处于中国中部安徽西北部,在国内稳定的同时,阜阳也有了一个良好的恢复发展环境,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受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影响,阜阳的工业开始了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

(1)原始社会有城市吗? 为什么?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不仅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2)城市是人类社会第几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什么? 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3)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是什么?为什么?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4)利用“城市人口比重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过程正处于上升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分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40%多一点,线段MN中的N点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故选项A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达70%左右,a线城市化水平约63%,故选项B错;城市化速度在城市化水平较低阶段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也较高,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C)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分析:我国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以青壮劳动力为主,使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故选项A错;我国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快于西部,城市化速度也快于西部,故选项B错误;大城市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工业和人口迁入周围卫星城市,卫星城市发展迅速,故选项C正确;大城市向乡村回流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故选项D错。

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格局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从动力机制上解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规划的脉络,从而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更宏观的背景框架和更深刻的政策渊源。为此,本文以城市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选取27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经济总量、投资额、政策、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测度指标的城市化动力框架和驱动模型,研究了城市化动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计量模型分析的结论,从创新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表明,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最核心的元素因子,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影响也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科技创新的驱动特征尚不明显,这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和促进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城市化;驱动因子;规划创新 1 引言 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1]。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并由此提出推进城市创新规划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 2.1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征与选择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产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2]。简单的说,就是指在城市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并列出了“十大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全面解决农民进城落户所要面对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同时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这将有利于重构城镇化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虽然滞后了两个半世纪,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很快,2015年达到56.1%。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化的质量较低,大量农业人口转而不移,进城务工却没有迁移户口,以农民身份从事产业工人的职业,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之所以出现质量和数量不协调的问题,主要原因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高质量,重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1亿人”进城问题。 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看,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其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得以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农业人口进城首先要有就业岗位,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将无法立足,所以工业的加快发展为城镇化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活生存支撑,成为拉动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工业就业岗位会相对减少,但同时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得城镇化得以继续。当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就进入相对稳定期。 实际上,在三次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动力推进城镇化迈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导致的“贫民窟”问题、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等。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至于曾经出现“民工荒”,产业工人供给不足。近年来虽然城镇化

关于珠海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

关于珠海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30T15:11:19.157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中作者:冯秋景冯玉琳周茵茵王静 [导读] 本文着重对珠海市的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 【摘要】珠海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其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本文着重对珠海市的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其中主要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来研究珠海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并推测未来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走向。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资本循环 1.珠海市城市化概述 1.1 城市化总体进程 珠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作为首批的经济特区之一,凭借着地理位置、政策、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了其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的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60742人增加至2014年的1614212人,人口总量大幅增加。另外,珠海市2005年常住人口城镇比为87.9%,2010年为94.8%,但在2014年降至87.87%。可见,珠海市城市化水平并非一直在上升,目前出现回落现象。 1.2产业结构比重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三大产业所占比例由1980年的36.4∶31.8∶31.8 变化为 2010 年的 2.7∶54.8∶42.5;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超过30%,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 23%和 10.7%。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珠海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增强,成为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此外,第三产业也逐步发展,珠海市的产业结构布局发生改变。2016年前三季度中,珠海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四个行业营业总收入达到112.08亿元,同比增长23.9%,比上半年增加了1.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5%。 2.珠海市城市化动力机制 2.1第二产业与城市化 随着第二三产业比重的增加,珠海市城镇人口的就业人数以及人均工资都在不断地上涨。珠海市2010年第二产业产值为6,620,075 万元,较2000年增长283%,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增长速度为145.41% ,同时城镇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较2000年上涨129%。 2016年1-10月,工业生产持续向好。电力能源、家电电气、石油化工及精密机械制造行业分别增长6.6%、11.2%、18.4%、21.3%,增速均比1-9月有所加快;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增长则有所放缓。可见目前珠海市工业仍保持发展,石油化工、电力长期持续发展,其吸纳乡村人口仍具有强大动力。但就电子信息而言,其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吸纳外来高新技术人才的动力不足。 2.2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1)整体概况 随着港澳珠大桥、广珠城际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航空产业、临港化工等重大项目的发展,珠海将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空间的扩张,这一背景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珠海的人口增长将以高素质人口需求为主要增长点,另外随着横琴的进一步发展、珠海长隆等入驻,珠海商业和旅游等第三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珠海市200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末较2000年增长速度为102.35%,2010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末较2005年增长速度为145.41%。可见,随着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及该类产值的比重增加,珠海市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据此可推测珠海市第三产业结构比上升推动了珠海市城镇人口比上升,带动其城市化。 (2)微观分析 珠海市内不同区域发展有所不同,第三产业中不同的行业在推动城市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在第三产业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香洲区,2016年三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32亿元,占全市比重76.4%,同比增长20.9%,主要以企业总部、旅游、咨询、广告等行业为主,重点企业有九州控股、口岸中旅、口岸广场等。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对劳动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低,一方面伴随着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渐吸引乡村人口到此地就业;另一方面,租赁和商业的发展会带来市场的繁荣,对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到此地定居,促进珠海市城市化。从该角度出发,香洲区是推动珠海市城市化的重要区域。 珠海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总量处在珠三角第四,得益于横琴新区增量的拉动以及高新区软件产业的集聚发展。横琴新区从成立以来,凭借着制度创新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大批高端服务业,主要有金融、旅游、文创科技等,吸引了大批外来就业人口及其落户,是珠海市城市发展的又一动力,但是真正落地的企业并不多,就目前而言,对珠海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2.1.3 结论 综上所述,珠海市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及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会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刺激珠海市城市人口的上升,带动经济的增长,进而推动珠海市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仍然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就总体而言,珠海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 随着珠海市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旅游服务和商业城以及相关的商务服务在不断地扩展,珠海市对工业的发展的依赖程度将大大减轻,城市中居民对消费性服务业的要求及需求也更高。目前珠海香洲区对珠海市城市化发展占据了很大的贡献比例,但随着今后横琴区的进一步发展,横琴区将会成为珠海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区域,而第三产业将是珠海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珠海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未来变化趋势 由前文分析可知,珠海市石油、化工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不断崛起和发展,因而工业化仍然是珠海市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但伴随着工业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工业化对城市的作用表现为:会逐渐由吸纳乡村人口转化为吸纳其它城市人口,且城市化的增长水平因工业化的结构及技术水平的调整而有所放缓。此外,随着政策和制度的优势的发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2014年第1期山东社会科学No.1 总第22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21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杨发祥茹婧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237)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抉择。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源。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有效运 转,需要克服其自身的功能障碍,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三个动力源的功能边 界,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协同推进,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功能边界;协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4]01-0056-07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选择。2012年11月9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表示,“城镇化将是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2年12月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2013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进一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①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回顾与实践进程 1.城镇化:基本内涵与实践反思 城镇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它包含了人口、经济活动和空间地域三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城镇化或城市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②从层级体系的角度看,当今城市化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以县城(县级城市化区域)为中心的城镇化(Townization),二是以大中城市(区域性城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Urbanization),三是以国际大都市(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③尽管在概念上略有差异,但不管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都是指农业性的环境、资源、人口、财产、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进程。在城市化进 收稿日期:2013-08-06 作者简介:杨发祥(197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型社会学、消费社会学、财政社会学; 茹婧(198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 用社会学和基层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乡财县管’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编号:07CSH0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对抗与融合:城镇化进程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1SA033)、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501)的阶段 性成果。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13年11月13日。 ②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③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实例探析 摘要:城市化就是由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城市化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还不同程度的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而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就是深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论研究,通过探讨城市化动力机制,准确把握我国长期以来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影响城市化稳定健康发展的因素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从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八手,结合实际案列,提出了从经济增长、企业规模集聚、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等方面探讨经济区动力机制的政策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黔中经济区、探析 1、城市化的含义和动力 城市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状态,是国家地区农业人口向城镇转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仅是人口数量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地域集中的过程,还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不断推广延伸的过程。现如今世界城市化都在不断提升,我认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动力主要就是能够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进行工作以及学习生活的各种因子。 在城市化刚起步阶段.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为城市发展提供市场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最基本的动力.因而.城市化开始阶段往往起步于农业良好的地区。 工业化也是城市化动力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因,它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的体现;城市化是果.是工业化在空间形式上的表现。同时工业化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的。 2、黔中经济区案列分析 2.1黔中经济区概况 黔中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之一,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经济区域。 黔中经济区范围包括贵州省贵阳市以及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仁怀市,安顺市、平坝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