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谈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谈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队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神志清醒和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empirenews.page--]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经验证明,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病人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幽雅的环境、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手术前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适应能力,有密切联系。因此,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使患者接受手术时处于最佳状态,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并取得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密切配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预期的康复。因此,手术前必须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1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 多数患者怕过手术关。术前焦虑是患者普遍的情绪反应。有的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将要施行手术时,便产生焦虑、恐惧、精神紧张、坐卧不安。他们怕麻醉、怕疼痛、怕残废、怕毁容、更怕死亡。有的患者担心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怕影响家庭触及自己的是事业成败等。接近手术日,他们食不知味,夜不成眠,尽管手术前的夜晚吃点安眠药。多数患者仍难入睡。有的患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刚进手术室便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处于虚脱状态,不得不停止手术。有的患者误认为术前签字是医生推卸责任的凭证。因此,他们内心疑虑加重,多方打听手术的经过,疼痛的程度等。结果将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还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对手术不利。有的患者在术前就写了遗嘱,作了后事安排。还有的患者甚至信天命,拼命运。例如:有1例外科患者,某某,男,22岁。因机器辗伤右上肢,需做截肢手术。术前他对其父亲说:”医生怎样交底,你都签字,我豁出去了。”手术前的这些不良心理。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手术效果。加重术后情绪障碍或引起并发症等。 2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待手术前患者放入一般心理状况。我们应搞好医患的心理沟通,叩开患者的心灵大门。患者入院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住院环境,第一句听到的是医护人员的询问,第一口饭菜的味道,第一次接受治疗的感受。……这些直接或间接式的第一印象,都会产生首因效应,严重地影响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在言语和行动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亲切关怀照顾患者,以精良的技术得到患者的信赖。才可能有心理上的信赖。才可能有心理上的沟通。使患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用科学知识进行疏导和解释,使患者能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家属及单位领导的同意。在决定采用手术治疗后,可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疾病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治疗的目的。告诉其手术性质,麻醉的方式,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发生哪些问题,碰到问题怎么解决等。例如:在局部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应告诉患者在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有不舒服或疼痛感,应尽量放松或做几次深呼吸,可以减轻。若无好转,可以告诉医生,对术后如需要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仪器者。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

浅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浅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其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和服务性都很强[1]。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进程[2]。逐渐走向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使护理已不再局限于手术台上的操作与配合,而是包括了整体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手术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论手术的大小,对患者来说,其生理、心理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加之角色、环境的转变,均会引起患者的情绪变化。而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提高其手术的适应能力及配合能力,降低焦虑值。故应加强心理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术后能尽早康复出院。近年来我院施行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术前访视 1.1访视的目的了解病情、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充分估计手术前、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做好采取相应

护理措施的思想准备,以便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正确的护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的信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急能力。配合病房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缓解焦虑,使患者处于一个最佳的适合手术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锻炼工作能力,拓宽视野,建立全新的护理理念,激发护士学习业务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素质。 1.2访视的内容及方法术前1天巡回,洗手护士避开治疗。用餐时间共同前往病房护士站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过敏史、既往史、有无手术史;手术途径、手术方式;患者的各种检验报告及有无特殊感染,如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术前八项检查、心电图、脑片等。到病房查对患者,与患者交谈,同时发放术前访视单及宣教处方,主动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体型、肢体运动状况、意识心理状态、血管是否充盈、手术皮肤准备情况(有无疖肿、缺损破溃)等。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首先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3]。所以我们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条件、环境、手术室所在的位置、楼层、各种保证手术安全进行的仪器、设备、手术室的温度、湿度,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简单的手术过程、手术的体位、麻醉方法、使用约束带的目的、手术大概所需的时间、治疗成功的病例等。告知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有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会一直陪伴守护,负责其生命安全,有什么问题可随时询问。告知患者术前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被整体护理模式所替代,而心理护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对患者在接受疾病的诊疗、恢复及预后都起着不可所视的作用,而手术的患者心理护理更为重要。 标签:围手术期;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状态,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解決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带来变化的适应能力[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被整体护理模式所替代,而心理护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而患者常对手术产生恐惧反应,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又可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疾病转归、康复等。这种心理状态不仅通过神经分泌系统影响机体免疫机能,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及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2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分别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手术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年龄18~45岁,平均33岁。 2 护理措施 2.1 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2]。患者一旦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能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3]。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①害怕,②担心[4]。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患者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准备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就应告诉患者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扯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饲管的患者,因将影响说话,应先告诉他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 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 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6.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 和术 前肠道准备。 7.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的休息环 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前晚8时加测量 体温、 脉搏、呼吸,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体温发热或女患者月经 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嘱患者夜间零时开始禁食水。 手术当日护理 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 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武邑县医院王秀巧主要内容: 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是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的护理特点,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具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 目的: 通过我们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解释、指导,消除病人可能出现的恐惧、紧张心理,使病人心理上有所准备,护患配合良好,从而减轻病痛,进而达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了手术的成功与否,心理护理工作举足轻重,必须予与充分重视。 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此期对手术患者很重要,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使患者顺利的通过手术和术后迅速的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此期又细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三个阶段。 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较普遍,主要原因有:对手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发生麻醉和手术意外;害怕术中、术后疼痛难忍;担心发生并发症;害怕手术费用过高等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围手术期的护理除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外,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要想做好心理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理论、心理教育、伦理、哲学和美学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综合护理模式去实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病理状况的护理指导,使他们在手术前有信赖感,在手术中有安全感,从而平稳地渡过手术关,在手术后更要让患者体会到多方位护理的温暖,促进其身心的早日康复。良好的围手术期心理准备已成为外科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介绍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心理护理特点。 一、术前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不论大人、小孩,不论手术的大小,病人都可能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对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耐心对病人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1、腹部手术的病人:应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才能减少痛苦。开腹后,会感到不适或探查时会出现恶心、想吐,甚至烦躁不安,这时应张口呼吸克服此现象,否则会引起腹胀导致血压、脉搏、呼吸变化,不能喊叫,有不适时应告诉医生。 2、骨科创伤性手术病人:护士应将动骨的感觉和敲骨的声音,以及动骨复位的过程告知病人,并说明这些没有什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工作中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护理模式也在随之的转变,护理技术也在不停的发展,护理心理学早已是大众尤为关注的一门学科了。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现在的工作之重。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紧张、恐惧心理是每个人来手术室都会有的心理状态,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1.2 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1 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 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3.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3.1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完整word版)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6.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7.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前晚8时加测量体温、

脉搏、呼吸,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体温发热或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嘱患者夜间零时开始禁食水。 手术当日护理 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 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3.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4.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

手术室病人的心理护理 林幼枝

手术室病人的心理护理林幼枝 发表时间:2012-12-07T11:08:12.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林幼枝[导读] 手术对患者是一次严重的心理刺激,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林幼枝 (武汉市阳逻中心医院 430000) 【摘要】手术对患者是一次严重的心理刺激,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手术室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术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的整体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关键词】手术室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1],要求手术室护士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护理操作,更应加强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医生护士在心理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手术室护士接触的都是手术患者,如何帮助病人顺利渡过手术室现代护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术前病人的心理变化及辅导 ①情绪变化[2]:大多数病人都是首次接受手术,对手术室环境产生恐惧。随着手术临近,恐惧和焦虑不安更为突出,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及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的病情、术式、性别、民族、心理需求等。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如全麻病人术前害怕导尿,上胃管,可以安排在手术室麻醉状态下,以减轻病人不适、恐惧心理。认真倾听病人的需求,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医生、术前准备等,瞩病人穿宽松、舒适的开胸衣服,便于手术操作、消毒。对于睡眠欠佳的患者,遵医嘱服镇静剂,指导热水泡足以促进睡眠。 ②认知不足[3]:患者对手术认知不足,担心手术疼痛、出血、感染、麻醉意外等,患者便会产生恐惧、紧张情绪。手术室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爱、尊重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告知手术的必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配合手术,减轻其心理负担。 二、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①巡回护士热情接待患者,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减轻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②静脉输液前告知患者,让患者提前有心理准备,以利于配合输液。 ③保证室温舒适,以22-24℃为宜。冬天注意患者保暖,必要时垫电热毯。护士说话声音轻柔、文明,减少不必要的响动,创造一个安全肃静的手术环境。 ④在保证手术消毒范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患者隐私的暴露,摆放体位尽量保证舒适、安全的功能体位。 ⑤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⑥术毕及时擦干患者身体上的血渍,穿好患者的衣服。 三、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术后2天内及时随访患者,耐心指导。术后3天切口疼痛是正常的,必要时使用PCA[4]镇痛装置。 手术室心理护理是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行心理护理前后对解决心理问题具有显著意义,对保证麻醉盒手术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耀先.医学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 [2]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克玲.手术病人需要心理关怀[J].中华医学丛刊杂志.2002,2(6):89. [4]吕树森,主编.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

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 每位病人从健康到生病、从家庭到医院都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尤其进入手术室的病人除了承受病痛刺激外,还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悲观、失望等。手术室护士若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心理护理,对实施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前卫生宣教、术中积极配合、术后随访的护理措施,会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除了充分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外,还必须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配合完成手术治疗。现在就谈谈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体会: 1.从接病人开始,由进行术前访视的同一名护士去病房接患者,可以先不戴口罩,要面带微笑,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先做简单的交谈,以缓和患者紧张的情绪。例如询问患者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体质较弱、陪护较少的患者,向前搀扶一下,与其同行,边走边向病人简单的介绍手术室的布局情况及设施,能减少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陌生及恐惧感。以自己的言行取得病人的信任。 2.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环境是对病人的第一感观尤其重要,情绪往往会发生巨大变化,普遍存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如果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穿着暖色调衣服、手术室里放着轻缓舒畅的音乐会给病人一种温馨舒展的感觉。进入手术室病人几乎都会问做手术痛不痛等问题,这时我们首先热情地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专门照顾他,诚恳地对病人进行解释,安慰,交代手术开始前要实行的治疗,如:心电图,麻醉,导尿等,病人会感到手术准备充分,他是这里最重要的。帮助病人脱去衣服,将病人扶到手术床上,协助病人摆好麻醉体位,必要时与其交流分散注意力。向病人说明正确体位对麻醉、手术及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注意动作要轻柔,带有保护性,同时尽量将病人暴露在外的躯体加以遮盖,保护病人担心不雅的裸露。 3.术中巡回护士始终守在病人身旁,关心体贴病人,用温暖的手握住病人,始终像亲人一样尽力满足病人的要求,让病人感到护理人员就是自己的守护神。病人情绪趋向稳定,我们要时不时地问病人冷不冷,要不要盖被子,避免大声谈

妇产科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妇产科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思想观念。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的、完整的、全面的综合护理过程。 2 围手术期护理程序概念 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地、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为了达到护理目的,即增进或维持患者的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护理人员通过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态,确认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制定适合护理对象的护理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解决确认的问题,从而使护理对象恢复健康或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当人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护理程序提供必要的护理,使病人恢复到健康状态;当病人没有希望恢复健康时,护理程序应致力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挖掘其生命的潜能。 护理程序是以系统论、信息论为思想理论基础,把每一个护理过程和护理对象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统一体,它由五个次系统组成,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这五个步骤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有时重叠循环往复,有序地存在着。它与环境和其次系统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以达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的、适合个人的恰当的护理。应用护理程序是符合逻辑、条理清晰的一种护理方法。 3 护理 3.1 手术前的护理 3.1.1 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病人的心理负担渐渐加重,担心的往往是手术的效果,麻醉的安全等问题,紧张的原因是多样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很乐观的人也难免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护士应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安慰及术前教育。包括:病人的术前教育:护理人员应以同情的心态、和蔼的态度耐心地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如何正确对待术前紧张,减少病人不必要的优虑,增加自信心。 手术室、麻醉恢复室护士可在术前对病人进行访视,使病人能对这些地方有初步的了解,消除其陌生感。家属的术前教育:术前与家属谈话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疾病的严重性,手术的必要性和并发症及危险性,又要告知其发生的几率是很小的,不可故意扩大病情和随意告知预后不良。一些与病人不便讲明的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和信任。术前与家属的谈话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必须履行的制度,而且由此可改善病人的异常心理。病人间的互相教育:同一病房术后病人的顺利恢复对其他病人的影响很大。 3.1.2 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根据病人的进食能力、胃肠道消化功能、机体对营养的需要量、病种对饮食的特殊要求等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 3.3 手术结束后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尿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姓名:林惠琼培养层次: 2012级专升本本科学号:2012520043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较为详尽的护理措施,从而明确了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喉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对于喉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而手术作为一种对病人的刺激,往往会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及预后。有资料研究显示[1]:对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心理问题,其次才是躯体问题,这可能与躯体问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患者的心理感受来体现有关。因此,作为耳鼻喉科护士正确地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积极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成败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并结合自身体会,总结出以下内容,与同行讨论学习。 1 喉癌患者的心理分析 1.1 手术前喉癌患者的心理分析 1.1.1 担心术后失语术前喉全切的患者最担心的是术后说话问题[2],突然失去说话发声能力,对正常人来说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患者会感到自己变成了生理残缺的人,从而怀疑自己对社会是否还有价值、是否还需要生存。这种消极情绪必定会影响治疗及手术。

1.1.2 对病情悲观失望和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心理一样,总认为患了癌症,就相当于宣判了死刑,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对战胜疾病无信心,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甚至会带着恐惧和绝望的心情来面对手术。 1.1.3 强烈的负债感此类患者病史较长,术前曾到多个医院进行检查,不能够接受这一事实,基本了解此类疾病的手术效果,对战胜疾病无信心,可他们仍希望得到有效治疗。中年患者患病后,原有工作受到影响,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减少,婚姻质量下降,加之肿瘤治疗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而对一些经济不宽裕的老年人来说,住院手术需要一大笔费用,其子女大多属中年人,工作忙,而且要照顾下一代子女。从而,其对占用子女的时间和增加子女经济负担感到内疚,心理上产生负债感。 1.2 手术后喉癌患者的心理分析 1.2.1 对手术成败的焦虑术后病人首先出现的心理就是渴望知道自己的手术效果[3]。病人常担心手术创伤大,切口愈合慢,能否进食,是否会复发等一系列问题。 1.2.2 其他因素导致的恐惧烦躁喉癌病人手术后完全丧失了语言交流的功能,这种不能说话的沟通障碍是产生急躁和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4]。由于丧失发音功能,又必须终生保留气管套管,加之术后需进行机械通气,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血块随时都有可能阻塞气道造成窒息,不能经口进食而行鼻饲饮食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情绪低

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

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 一、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 (一)术前访视 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利用书面和口头形式为病人作好心理护理,交待有关注意事项如手术室环境、配合体位、禁食禁水时间、去除身上的饰物、手表、假牙、女病人不化妆、不涂指甲油等,解除病人顾虑,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同时,通过访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过敏史及特殊要求,以便术中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二)物品准备 1.器械准备根据手术种类选择合适的器械,打成基础器械包加特殊器械包,经高压灭菌后备用。 2.敷料准备将各种敷料按要求折叠,包成腹包、胸包、甲状腺包、四肢手术包、中单包、治疗巾包等,经高压灭菌后备用。 3.引流物品最好用一次性已灭菌引流管如“T”型管、胸腔引流管、导尿管、空心引流管等 (三)仪器准备 1.中心吸引装置由马达、真空泵、气压瓶等组成,负压值>650mmHg。 使用方法:将负压连接管插口插入墙壁或吊塔中心吸引插口,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盖抽出口,吸入口连接手术台上吸引管,并检查负压大小。 2.高频电刀 (1)原理 1)利用高频电流使组织凝结达到止血作用。 2)利用高频电压切割组织达到止血作用。 (2)使用方法 1)首先检查“输出调节”电流开关是否置于“0”或“关”位。 2)接通电源,开总开关,调节输出量大小(一般为50左右)。 3)连接好地线。 4)粘贴好负极板在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臀部。 5)使用完毕,先将输出调节到“0”,再切断电源。

(3)注意事项 1)最好选用具有安全装置的高频电刀,一旦负极板接触面不够或脱落,该仪器自动报警,并切断电流输出,保证病人安全。 2)一次性负极板避免反复使用。 3)安装有起搏器的病人禁用。 3.超声刀 (1)原理:以超声频率55.5赫兹进行机械振荡,使组织的水份气化,蛋白氢键断裂,细胞崩解,从而组织被切开或凝固。 (2)多用剪装配步骤:1)扭紧转换帽;2)扭紧刀芯;3)用压力板手顺时针扭两下,听到“咔咔”两声即可;4)上外套,注意外套尖端及后柄均朝上。 (3)测试:主机接通电源,手柄尾端连线插入主机,将装配好的多用剪分开,脚踩脚踏板,当测试通过后方可使用。4.空气止血带主要用于四肢手术。空气止血带有电动和手动两种。 (1)根据病人年龄、肢体部位及手术部位选择宽窄适合的空气止血带。 (2)必须在麻醉下使用,防止止血带压迫引起肢体疼痛。 (3)如使用部位离切口较近,止血带需灭菌后方可使用。 (4)检查压力表与空气止血带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5)压力:chengren上肢 40kPa(300mmHg)下肢 66.7kPa(500-600mmHg) 小儿上肢 27kPa(200mmHg)下肢 54kPa(400mmHg) (6)时间为1-1.5小时。 术中配合 (一)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1.术前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做好心理护理。 2.核对病人、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检查手术所需用物是否齐全、适用。 3.协助麻醉,建立静脉通道,摆好体位。备好一切手术用物如电刀.吸引器等,调节手术照明。 4.协助手术人员穿衣,与器械护士认真清点器械、敷料,做好登记。 5.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手术进展情况,配合抢救和供应物品,不无故擅离职守。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得心理护理 一、病人术前得心理与心理护理 手术就是外科治疗得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就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得。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得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得作用,使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得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得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与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必将影响患者得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得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我国得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得心理活动,对手术一就是害怕,二就是担心。怕得就是疼痛与死亡,担心得就是就是否会出意外,就是否会残废与毁容等。她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得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例如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得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就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得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一次在心脏科得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得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得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大量临床观察与均证明,病人术前得这种恐惧与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得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得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得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得医生与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得意见与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得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得安全作肯定得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得危险性。权威性得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得病人,用其恰当得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得痛苦。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饲管得病人,因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她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得需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得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就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

探索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探索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01T11:37:05.0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3期作者:唐宗旭[导读]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极为有益。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810001 摘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工作涉及面广且复杂,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使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业行为和管理的法律问题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证明[1]: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手术的成败与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极为有益。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患者;护士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疾病如:肿瘤、穿孔、腹腔内大出血等,都必须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病人的精神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手术病人除了承受疾病的刺痛外,还要经历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对麻醉师和术者的期望和信任等。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手术的成败与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极为有益。 一、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1、患者在手术前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心绪紧张,恐惧,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剂于事,给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望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的,说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3]。有时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在万一出现不测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 2、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如:有无心慌、气促及其他不适,对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经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日期,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禁水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我们都要采取亲切的语言,和蔼态度耐心的进行回答和解释。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3、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同时,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和拖延手术的后果,以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为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二、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1、当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葛,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了手术室由于环境的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2、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术中要正确的运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情感,和病人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谈话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必要时做些手势和动作,同时也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病人的谈话,不要随意发言,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继续谈些别的话题,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用心工作不要闲谈,不要谈易使病人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 三、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因此,对手术后的病人心理护理应做好以下点: 3.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回到病房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4]。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3.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5]。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3.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4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6]。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是值得的。对于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护士术前要交代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鼓励患者,对患者的某些行为给予肯定,也是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个好办法。 四、小结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术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