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

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

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

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二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

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

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

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简记:家族国构)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一是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是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三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断所取代;四是对人身控制严密。(简记:武控长经基固专极端人控严)

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

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

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

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

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

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

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 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

4 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

力的条件。

5 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

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

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三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并思考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伟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原因: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而且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复杂,这样这个思想较为没有束缚,

所以多种思想可以百家争鸣,国家的环境较为好。所以当时社会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而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对于变革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任何小变革都不是小事情。所以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标榜,儒家思想反而在影响民族文化,于是就产生宋朝的文化,从而影响中国1000年。唐朝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而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安史之乱引发了潜藏已久的种种危机,以杨炎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崩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直到占据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

四明清文化与以往比较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1 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文字狱的盛行,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2 早期启蒙思潮,

3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开始对中国传统科技进行总结

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是会贯彻始终的。

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全盘西化”和文化交流有联系。现在,整个社会,不但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都是西方文化占垄断地位。这是事实,眼前哪一样东西不是西方文化?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就说我们这穿的,从头顶到鞋,全是西方化了。这个西化不是坏事情。“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新、引进就是“化”。但“全盘西化”不行,不能只有经线,没有纬线。“全盘西化”在理论上讲不通,在事实上办不到。

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东化”,报纸上没有这个词儿,是我发明的。我们知道,汉唐的时候,是“东化”的。因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在中国。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从蒙昧的远古起,几乎是从一有文化开始,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文化的成分。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外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一简述汉语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的地位。

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产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汉语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法,靠虚词和词序表示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

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二举例说明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主要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汉语汉字所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一回事。如甲骨文的“王”字除了记录“王”这个词外,还以其像斧头之开的构形告诉人们,古代统治者是靠武力统治天下的,这些信息由于远古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王”的词义本身获得。

汉语词源意义包含了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如:“囱”、“葱”、“窗”、“聪”是一级同源词,“囱”是走烟的通道,“葱”的特点是叶子中空,“窗”是墙上通空气的洞,“聪”指接受外界事务的通达。

从某些词的词源里还可以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成的变化。如“龢”,音乐和谐,最美境界。“和”,人和,事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美好状态。

三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伟大成就?

1 天学

(1) 天象记录

a黑子记录比欧洲记录早800多年

b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分别早1000多年和670年

c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虽和欧洲同时,但更简明、准确

d日月食的记录比希腊记录早了135年

(2) 天体测量

尧舜时代创造世界最早的侧天仪器——浑仪。将星区分为二十八星宿。星表的记录也比

西方早200多年。最早发现恒星位置移动比哈雷恒星早近1000年。

(3)立法

殷代开始四分法,岁实为365.25日,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前后出现102种历法。南宋杨忠辅在《统天历》种将岁实精确到365.2425日,郭守敬在《授时历》种采用了这一数值。《格里历》比前者晚400年,比后者晚300年。

2 数学

(1)十进位值制《尚书》有之,甚为发达

(2)《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3)宋元算学发达

3 医学

(1)中医学 (2)中药学

4 技术: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一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由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悠久优良传统,所以四五千年以来,中国古代产蓝辉煌的文化不仅能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而且其内涵也较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更加充实和辉煌.

二怎样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1 因材施教

2 整体综合

3 德智合一

4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5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6 教学相长,寓教育与生活

7 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代建树和培育为目的

8 树立老师典范

三中国古代有些什么对今天仍极富启发性的教学思想?

1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3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一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他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哪几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具代表性?

1 《诗经》和《楚辞》

2 先秦散文和汉赋——代表:《左传》左丘明、《论语》孔子;《归田赋》张衡

3 唐诗宋词——代表:《将进酒》李白;《赤壁赋》苏轼

4 元杂曲和明清小说——代表:《西厢记》王实甫;四大名著

三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一、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种概括?

1 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韵是宇宙运动的节奏,是宇宙呈现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

结构,及其有次序地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

2 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出现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实为虚。这无、虚、气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

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

3 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的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

艺术的基本准则。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一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志》著录文化成果中,四部分书,史学位居第二

位。

2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历代史学家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历史著作作为史

学的社会表现形态,具有记录,综合人类文化创造,积累和发展的职能。

3 古代史学受儒家经学的影响,而史学的求真,经世的传统也影响着儒家经学。

二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史家和史学名著?

1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制度的完备,史家的杰出,理论的精善,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

2 有贯通古今的编年史,列朝相承的纪传史,典章制度的记录,纪事本末与史评。

著名的史家与名著:司马迁的《史记》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班固的《汉书》

三中国古代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用包容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

2 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注重史学研究的古为今用。

3 求实直书,实录历史,求实的精神。

4 注重业务和思想修养,史家修养。

借鉴:注重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经世致用,要有求实精神,不畏强权。要注重自身的思想与知识修养。

四试述中国古代史学在史家修养论上的理论贡献

1 学识上要博览群书,见识上要疏通知远

2 要有历史编纂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才华和能力

3 要能搜集,鉴别和运用史料,要深思明辨,择善而从

4史家的观点和笔法,要尊重客观历史,要有“善恶必书”的直笔论

5高尚的道德

6 要文史兼修,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一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

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

要道德精神。

3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4 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

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仁”德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它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占有什么地位?试对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进行文化比较。

1 “仁”德的基本内涵:“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

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地位: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中国伦理的“仁爱”与西方伦理的“博爱”文化比较:

A 本质区别的,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肯定竞争。“博爱”是在肯定竞争基础上对竞争的规范和对弱者的关爱;

而“仁爱”本身并不包含肯定竞争的因素,是在安排好等级和秩序基础上的相互爱护,是对等级制度的一种维护手段。“仁爱”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有以上对下的这种姿态,体现了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安抚或妥协,这事实上是对竞争的一种回避,是对规则的一种回避,是人治的理论而不是法制的理论。

B 内容区别,“仁爱“的意义更宽泛,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

博爱“首先是作为恩赐的神爱,第二方面是人对上帝的爱,第三是人对自己同类关怀。

C 在中国,“博爱”的出处很明确:韩愈的《原道》第一句就是“博爱之谓仁。”这说明这俩者虽然有区别

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联系的。

四“孝悌”之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在21世纪,它是否还具有合理的道德价值?

1 传承传统,维护家族稳定和促进繁衍,保持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而不至于断层,巩固族群的同一性,但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保守,顽固,不容易接受开放的文化与文明的缺点。

2 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

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3 “孝悌”思想史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

穿于几千你爱你的中国社会,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4 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5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6 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持久的存在价值。

当今社会所讲的和谐,其渊源就来自于孔子的“孝悌”思想

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讲“诚信”?

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发扬诚信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

入发展的情况下显得更加迫切。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隐患,企业信用之差已经使信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2 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有建立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作为保障。

3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诚信的思想理念,是我们今天重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时必须利用的重要道德价值资源,我们应当挖掘、保护并珍惜这一现在有可能日益走向稀缺的道德资源。

六什么是“礼”?它有哪些伦理道德内涵?

1 礼: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

作为待人接物的姓氏,谓“礼节”、“礼仪;”

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

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2 伦理道德内涵:“礼”的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的精神,突出的是整体秩序对个体的意义,要求个体服从

并服务于整体。

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礼的四次转变:“周礼”,把氏族社会作为习俗法规的礼教转化为文明社会的秩序;孔子对

“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地提升;西汉董仲舒把礼转化为“三纲五常“;宋明把”礼

“转化为神圣的、绝对的”天理“。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一、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2 宗教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接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

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无不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痕;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3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与中国古代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4 很多文化是通过宗教的形式传播的。

二、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

1 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

处,也有不少共通点,因此一经接触,便互相激荡排斥,也互相融摄吸收,终于形成一股澎湃的新流,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壮阔。

2 中国佛教与儒家关系密切,无论是思想渊源或内容,双方都有深厚的交互关系及影响。佛、儒思想由相

拒而相和,其间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就佛教而言,融入浓厚的中国色彩,形成中国化的佛教;

就儒家而言,吸取不少佛法的营养,从而复兴沈寂千年的儒家,有所谓的“儒表佛里”、“援佛入儒”的理学。

3 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因为从思想渊源上说,儒学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承,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话,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教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

4 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置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

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其次,其修行方法也逐渐的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一什么是原始儒家的精神?

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2 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3 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

的社会。

4 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属于现实的精神。

二什么是原始道家的智慧?

1 道家认为,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出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

层去。

2 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以化解人生

之忧。

3 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

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

三谈谈中国哲学关于创造变化、与时俱进的观念?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在不断变化,创进不息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

无论对我们民族来说,还是对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不能不尽心竭力去创造新的,改革旧的,这是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给我们的真理。

人在天地之中,深切体认了宇宙自然生机蓬勃,盎然充满,创进不息的精神。儒家利己利人、成己成物、博施济众,道家万物与我为一,佛家普度众生都是这种精神的结晶。

总之,使人格向上发展,不离开现实世界又要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培育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的真谛。

四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长与缺失是什么?

一般来说,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发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衍、动态平衡。

儒家中比较推崇的“名辩”;墨家在分析思维上有光辉的成就,严格确立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和规则;法家韩非也很强调分析性、确定性的认知方式;宋明理学家中,朱熹比较重视分析。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缺点是分析方法的薄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分析思维。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一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1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

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文化。

2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被视为“智性文化”而中国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它重“德”

但并不是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十分注重而这之间的和谐统一,几乎到了一种伦理关系的地步。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3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

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4作为社会心理状况的理论升华,伦理道德学说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封建制度,国家最高集权(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教育”自己的臣民们应守君君臣臣之道,倡导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其实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制定了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将封建社会塑造成一个强调等级伦理制度的社会,因此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营造了中国独特的伦理性文化

二结合本书的“上编”,探讨和分析中国文化的诸特点产生的原因?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形成的缘由之一。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住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生产方式形成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我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均来源于农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重农思想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还犹豫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宗族是为基本单位。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在农业自然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社会极度分散,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的统合力量来自专制君主,由此产生了尊君的传统。另外,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得民众的安居乐业。

4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理念。西周之疑天思想、敬德保民思想使得神学退位。道德从宗法中产生。儒学于

此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本性。道家则认为道德不源于“自然”,道法自然也。就是没有认为道德是来源于神的。

5 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一切的领域以“人”为核心,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

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客观上去考察,自汉代以后,一直到“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两千余年的学术发展,实以经学为一大主流。

三中国文化的诸特点对中国现代社会有何影响?

1 中国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

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2 中国文化的伦理性能鼓舞人们自觉的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

3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琉球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什么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它有哪些主要内容?

1 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广

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因此,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高深莫测玄思妙想,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2 主要内容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

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1)以人为本,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指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

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2)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刚健有为,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二试比较中西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异同,二者对现代文化有何意义?

中西方文化都肯定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人的生存与自然息息相关,但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对解决当信世界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观念可以鼓励人们不断去开始未知世界,但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其进行现代评价?

1 传统的以民为本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统治者为维护其自身的统治而采用的政策,其以民为

本,目的是使人们甘受其统治,以维护天下太平,

而当代以人为本,是中共提出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同中共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2 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道德从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的开

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有明显的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的倾向,只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价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与现代民本思想还有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四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何?怎样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1 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

们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高深莫测玄思妙想,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始终贯穿着现代文化之中,而现代文化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仍不会抛弃这一基本精神。

2 在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精神时,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精华部分进行吸收,对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

要的部分进行改造或摒弃。以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一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何种地位?

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利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抗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二天人之辩的价值观内涵是什么?

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天人之辩它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则指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这样,天人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便构成一种价值关系。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1 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儒家

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2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3 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4 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5 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6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三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及关系论?

1 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

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 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 群体认同的更深刻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

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传统义利之辩有何现代意义?

1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义以为上”的观念

在培养崇高的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

2 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功利意识的过分

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 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对于扬弃儒家道义

原则的抽象性,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4 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但是以功利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必然导致功利意思的过度膨胀,并使人的价值追求走向歧途。

5 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五儒道的人格学说分别代表了何种价值取向?

1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的价值理想,最终落实于人格理想。

2 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内圣的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

3 仁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仁的要求。

4 儒家认为,仁和知总是联系在一起,无知则不仁。

5 从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内圣之外又讲“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事功。

6 儒家将仁与知规定为理想人格的双重品格,由此而确认了仁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7 相对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强调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称之为真人。

8 道家以为,人格的真首先表现为合于自然,达到逍遥之境。

9 道家以为,以仁德规定人格总不免走向外在的矫饰,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一试析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1 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西方文化长期隔绝的环境中发展的,它虽然没有停滞不前,但却发展缓慢,它的迅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这显然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

2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近代文化,当西方文化涌来时,它常表现出相当顽固的拒斥态度,但是它并不是只有拒斥的一面,在它的内部也存在着某些因素是有活力的,它们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且经过转型而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因素包括:

(1)经世思想这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时就提倡一种积极用世的精神,后世

儒家继承了这种精神,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中,经世精神也有强弱显隐的不同。

(2)变易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丰富的变易思想,儒家经典之一《易经》就是一部专门讲“变易”哲

学的著作,它通过八卦推演,阐明了万物都是在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

(3)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仅儒家而言,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一直为后世

儒者所继承和发展,尤其是明清之际,使之具有了某些近代启蒙思想的色彩;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不止以上所列举的几点,此外,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等也都极有意义,在近代文化变革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或有重要发展。

二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

(1)“中体西用”论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

这一理论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超过积极的作用,在面对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时,要想变革,也只有在这一理论的口号下才有可能部分引进西学

(2)另一个积极作用在于它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中体西用”继承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但二者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使得儒家经典已不再具有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性,儒学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就遭到了破坏,而不得不把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引到中国文化中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2消极影响:

这一理论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制度层面时,中体西用则阻碍了这一进程,因为中体西用是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而制度层面则是要改变这一体制,所以它成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一建国以后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主要经验教训是什么?

1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在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事业的

发展和进步,双百方针的有效贯彻等方面。

2 在探索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摧残、毁灭文化的非理性运动。

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

3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过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做法,出现了错

误批判电影《武训传》进而批判胡适、胡风、梁漱溟;出现过错误批判“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合二为一”论。

4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二怎样认识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1 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2 特点: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

(2)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

(3)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

(4)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3 地位——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三怎样从哲学思想的高度深刻理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文化主张?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机制和历史上长期的领先地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要坚持古今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这是建立在对文化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创新论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文化要素构成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构成文化系统。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去。认识到这种关系,是我们把文化当作一个动态系统来把握的关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课件

第一章比较与文化

一试述文化的分类

1 系统说

分为物理系统、社会关系系统、精神系统。艺术系统、语言符号系统、、风俗习惯系统。例怀特按照系统说把文化分为技术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意识形态子系统

2 层次说

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二文化有哪些特征

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文化的内容与结构

自然环境间接地制约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素质

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的继承性

三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概念的不同

文化传统:只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至今还保留在人们心理中和行为中的观念系统。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它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创造模式。它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

和完善

传统文化:即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在历史上形成的观念系统。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是静态的,只存在特定的民族,特定地域。特定的历史时空内

四学习中西文化概论并进行比较的目的

吸收、和发展尔比较

为政治霸主地位而比较

为走向世界而比较,为兼济天下而比较

五试述中西文化的学习与比较要注意些什么?

比较的注意点:

1 要破除偏见(1)中之天朝模型观;(2)西之欧洲中心主义

2 比较要讲究方法

(1)可比性原则——同级通例相比

(2)三项对等原则:

年代的相近——时间方面;

空间的文化圈——空间方面;

文化构架的复杂性——内容方面: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关系);其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群关系);其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己关系);其四、人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关系(人身关系)。

(3)比较时要注意比同比异,要注意其异,这些地方往往是二者的区别特征。

(4)要透过现象抓本质

(5)要注意取材的严谨性

六为什么语言文字在比较重占有重要地位

文字的功能:

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记载了文化的发展的一个过程,给比较提供历史材料的一个参考

文字的字形:

文字字形的一个差异,也能表明中西方人的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对于比较有很大的一个参考价值

文化的语义:

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而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文字的语音:

语音造成了中国的诗歌和外国的诗歌不一样,中国诗歌很押韵,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文化比较上的不同

第二章西方文化发展历程

一古希腊对西方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古希腊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确立了西方文化的对象。对象主要是: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宇宙是如何发生的,宇宙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等。

二古希腊之求“真”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宇宙本原的把握;

力量:自然与社会的真实性存在;

命运:自然与社会对于人所形成的轨迹;

斗争: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反映

三试述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

1 古希腊神话以“力”为本,中国神话以“善”为本

2 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是阿波罗精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崇拜的是力与技术大师;组织上以李系神。而中

国神话体的是对人类仁爱善良和征服自然,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内心的精神追求。

四试述古希腊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前苏格拉底阶段:泰勒斯——水为万物本源;八门尼德“存在”,标志着真正哲学的诞生。

2 三圣阶段: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伟巨人的阶段,由纯粹的自然观转到人类社会方面来。

3 后亚里士多德阶段:伦理成为哲学的中心,腐朽的人生观、折中主义、怀疑主义开始盛行。

五基督教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科学精神勤劳精神平等精神契约精神悲剧式的乐观精神

六、近代哲学在立体性方面对西方文化有哪些贡献?

笛卡尔开创的以认识论为主的近代哲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精神。

1、自我意识的确立;

2、注重经验的研究;

3、理性时代的形成

第三章西方文化的主要精神

一试述15世纪的个体主义精神?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倡个性自由,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了个体主义的舆论制造期。

2个体主义词源意义,个体主义强调,构成社会,国家等集体组织的最终凭借的是经验性的个人,是强调个体实在性,独立性的观念。

3讲究个体主义的现实,提供人道,以此来反对神道,提倡人性以此反对神性,要求人权以此反对神权。4文化背景不同,个体主义精神有所区别,如法国对个体主义的理解更趋向于消极,而德国更趋向于积极,这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导致的

5个体主义精神是西方人权观念的体现,在提出的人权概念的时候,强调的个人权利,目的在于反对神权。

二试述西方人权观念的演变

1、早期人权观念的出现(14--16 世纪):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黑暗的千年” (约公元 395--1500 年),

欧洲大陆处在封建王权和宗教神权统治之下,人们的理性和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广大人民毫无人权可言。 14 、 15 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开始形成,资产阶级逐渐以新的面目出现,并提出自己的要求,兴起了一场实质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伟大革命运动 -- 文艺复兴运动。正是在这个运动中,“人文主义”成为核心思潮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人权”这个概念。人文主义思潮的世界观基础是个人主义,强调人的需要和理性。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诗人但丁( 1265-1321 )( 1 ),意大利文学奠基人和文艺复兴运动先驱之一的薄伽丘( 1313-1375 ),以及后来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1468-1527 )等。正是这些代表人物在与封建专制及神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萌芽状态的人权观念。

2、欧洲启蒙思想运动及“第一代人权”观念的形成( 17 、 18 世纪):16 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欧洲广泛兴起,及至 17--18 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日益占据优势地位,因而更强烈地要求摆脱封建统治和宗教势力的束缚。他们的思想家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欧洲开展了又一场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 启蒙思想运动。正是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天赋人权”说。

3、社会主义运动和“第二代人权”观念的形成( 19 、 20 世纪):“第二代人权”是对资本主义弊端和不

加批判的个人自由概念的否定。社会主义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20 世纪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等,对“第二代人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4、第三世界的兴起及“第三代人权”观念的发展:( 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通过斗争

取得独立并组成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强调集体人权,为" 第三代人权" 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三试述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1重视人间的物质利益

2尤其重视个人私有财产

3注重发展社会经济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四试述科学精神的特点与气质

1科学精神的特点:

(1)信世界的本质是有序的,可知的,即有追求和探索的自信和激情

(2)科学的实证精神,通过对事物观察,探讨论证,合理地选择,不妄下结论

(3)逻辑分析系统,科学部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和精确性是逻辑分析的结果。

(4)创新与自我否定,既能发现别人从未认识的东西,又敢于否定自己

(5)科学的包容性与迅速传播,科学中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6)物质是可以切分的,这是科学的前提

2科学的精神气质

(1)遍性,科学知识成立与否不依其发现者的个人特征为转移,与民族阶级无关

(2)共性,发现公布出来的科学知识人人都可以利用,不专为某人私有

(3)私性科学是积累知识的长期的广泛的社会协作的产物,应该毫无保留低发表出来,但这与人的本性的

个体功利主义还是有矛盾的

(4)创性,独创是科学活动的灵魂,这决定科学的价值

(5)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是怀疑一切的,科学家对于通过科学研究途径以及权威或习俗途径的来的知识

都要进行有组织的怀疑和批判,并将这种有依据的怀疑公之于众。

五试述西方民主的发展过程

1、古希腊雅典的公决制和基督教的选举制。古希腊雅典的公决制,虽然不是民主制,但其形式,却有相当

多可为近代资产阶级利用,特别是其中以私有财产所有权界定公民权,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恰好吻合。因此,它也就成为西方民主形成和演进的历史前提。

2、民主意识在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萌发和确立。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封建统治本身内部矛盾促使了资产阶

级的的壮大,同时自然科学推翻了上帝造人创世的观念,以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为标志,民主意识得到确立

3、资本主义民主制:财产所有权的政治形式。财产所有权的政治形式,美英法三国的民主制,大体上代表

了资本主义民主的三种类型,君主立宪制是半民主的民主制,启发了一些国家完全民主制的建立。

4、“雅各宾专政”和“巴黎公社”:以人身权为根据的民主的萌芽。以人权为根据的民主发芽,雅各宾专政”

和“巴黎公社使人身权为根据的民主行政萌芽,由此开导了民主运动的新篇章

5、工人结社的民主运动:劳动力所有权的政治要求与表现。19世纪初开始,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群体,

开始不断展开斗争,争取公民权和民主权,从宪章运动开始历时一个多世纪。

6、民主在与资主的斗争中发展。二战后,以人身权为根据的真正民主再次成为焦点,《世界人权宣言》的

通过成为标志。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你是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的?

1地理环境指的是“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星球表层。”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2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基础。对人类发展具有一定决定作用。但

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同时,也会给人类发展保留相对广泛的自由。

3 地理环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条件下,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初期大一

些,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文化发展,有所减弱。

二、中国之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1、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①形成方面:是以农作而又肥力不足,需要大量劳力去维持。这对形成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群体精神有培养作用。对内在充实精神的诱导培养尤其功不可没。

②延续方面:农业对周边而言,对大人口而言,始终是先进文化,农业有利于养活大量的人口,而几千年来,气候地形地貌均有利于大人口之农业。一般是中国文化消融他种文化,汲取他种文化,很少改变自己的格局特色。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较大,人口集中也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个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差别,久而久之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

比如,中原地带注重农业,安土重迁重农轻商;西域是绿洲小国,地理环境特殊,重商;沿海则以渔业为主,时与风暴为伍,多有冒险行为,闯劲足;北方游牧重扩展,好掠夺、迁徙战斗。

第五章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何处?为何后来会重心南移?

1、发祥地:养韵文化、龙山文化——新时期时代

人口与地貌结合,不走农耕路,无以发展

有道帝君:孜孜以民生为怀,孜孜以农业为怀

三代时期农业更是发达:三千而偶,足见其规模。

春秋时期,各种改革无不以农业发展为务

2、发展:铁器与牛耕,使得农业有可能往南发展;北方的战乱,使农业重心南移。

二、试述中国自然经济与西方的差异。

1、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生产形态。

发祥早,兴起于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重心向南移。

2、与游牧经济长期对垒与融合,补充促进经济发展。

3、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成分:西欧中世纪自然经济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

等,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并不很突出。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中国社会经济早熟而不成熟

西方经济与庄园制度格格不入,冲击封闭式的庄园封建社会。而中国的经济早熟因素没有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反而作为它的补充,又被商品经济等从中腐蚀瓦解,发展失调,最终不能成熟。

三、中国的海洋贸易有什么特点?

1、中国海洋贸易属内敛型。(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

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

2、很早就出现,是作为农耕的补充出现的。更多的是政治的需要,而非经济的需要。

3、中国的海洋事业一度出现过勃勃生机。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

限制了清代海洋事业的顺利发展,移居海外的商民也备受歧视。当西方殖民者以咄咄逼人之势梯航东来之际,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得不大大落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四、试述中国土地所有制的演变特点。

1、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土地所有制是国有,诸侯只有土地使用权

农业以集体劳动为主

至西周后期出现公田与私田之分,开始出现土地私有,国家统主制开始走向区域统主制。

2、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以军事行动争夺土地,为常用之法

接下来土地买卖也出现了,金文中有“爰田”例

集体生产为主走向家庭生产为主,国家开始直接向个体征收赋税徭役。

五、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为何迟迟难以形成?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P-42) 二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P-56) 二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P-56) 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 ,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 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就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就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就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不就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与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4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习题与答案 (含普及、提高与深化三种类型) 第一类别:普及层次习题 一、填空题 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张岱年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

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2017中国文化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五帝时期相当于什么时期 ?A、旧石器 ?B、新时期早期 ?C、新石器中期 ?D、新石器晚期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陈寅恪 ?D、郭沫若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 ?A、湖南 ?B、河北 ?C、湖北 ?D、河南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 【判断题】良渚文化在江浙一带。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我国古代文化划分比较简单 我的答案:×

历法的形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玄功五历》出现于哪里? ?A、《管子》 ?B、《离骚》 ?C、《汉书》 ?D、《春秋书》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者是谁 ?A、李大钊 ?B、王国维 ?C、竺可桢 ?D、焦裕禄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判断题】古史辩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在《尧典》中就出现中国历法的影子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我的答案:× 统一族群的凝聚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 ?A、颛顼 ?B、妇好 ?C、夏桀 ?D、班婕妤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弗雷泽是哪个国家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弗雷泽是哪个国家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说文解字》中颛顼的意思是头颅。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彝族有十二生肖。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完全版)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1)、以人文为主 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中国古代的学术都是指向人,指向人生。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学术就是人学。 (2)、以“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 把对人生的热爱推及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并进而推及宇宙万物。 7、本章思考题 z 你认为“文化”该如何定义? z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怎样? z 试用“文化具有民族性”评价“全盘西化论”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最佳答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

论述类文本《中国文化概论》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

河南省安阳市/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在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制约,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十分注重二者和谐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可与天地相通。人的“德”亦出自于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因此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这正典型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九族”的观念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其士人的加工改造,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甚至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成为犯法的“首恶”),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在社会心理方面,

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这一系统不仅如同世界诸多民族一样纵向区分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长幼序等等横向方面也有极严格的规定。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长、尊上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 作为社会心理状况的理论升华,伦理道德学说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在古希腊、罗马,人们关注的重心不是人际伦常关系,而是大自然和人类思维的奥秘,主体与客体二分、心灵与物质对立的观念深入人心,宇宙理论、形而上学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到近代,西方以“求真”为目标的学术范式一脉相承,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各自独立发展,虽有联系,但从未混淆不分。中国则不同,人伦效法自然,自然亦被人伦化,天人之间攀上了血亲关系,君王即“天子”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主客混融的观念。中国古代的知识论从未与道德伦理学说明晰地区分开,为学的目标固在于求“真”——探索自然奥秘,而更在于求“善”——追求道德觉悟。外在的自然界既未被当作独立的认知对象与人伦相分离,以外物为所究对象的科学便遭到冷遇和压抑,自然科学、分析哲学因此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伦理道德学说却延绵不断,甚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 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自有其正面的积极效用。其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都肯定凡夫俗子也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伦理型文化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自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张岱年完整版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 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 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 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书本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中国农耕经济体

最新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书本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

北师大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总复习资料一、文化概说(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人“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二、中国文化的时间和地点 上古时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说:“民亦劳止,泛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庄子-田子方》载:“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均为此义。秦汉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一统中央政权建立,历朝版图时有损益,但基本趋势是不断拓展。清代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清史稿.地理志》),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相继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邻国签订边界条约,至此,形状酷似雄鸡的中国疆域最终定位。本书所论中国文化,在地域范围上,以此为界。 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所以本书在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之后,也以一定篇幅讨论它的转型与新生。 四、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 且不说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时期,其他如土地买卖出现在战国秦汉之际,促使中国的土地财产权很不稳定,有所谓“千年田,八百主"(《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迄于宋元明清,土地买卖更加频繁,出现了“一田二主”、“一田三主”的现象,有的连佃农也分享有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并在法律条文上有所规定。再如中国的农民较早就有相对的离土自由,中国历史上多次的流民之波,从北到南的大迁徙,促进了南方和周边地区的迅速开发。即使是缺乏生产资料的佃农阶层,也并非完全被地主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有退佃、迁移的自由。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也是劳役、实物与货币地租长期并存。凡此种种现象,在西欧国家都是发生在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时,但在中国却“古已有之”。 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成它的成熟发展,相反地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从西欧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生产、城市经济、土地买卖、农民的离土自由、货币地租的出现以及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不仅要等到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本身就是与封建庄园制度格格不人的,它们的出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迅速地瓦解着西欧中世纪封闭式的庄园封建社会。反观中国的情况,这些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当然,在中国农耕经济内部滋长的商品经济,同样具有较活跃的“革命”性质,对自然经济有着潜在的腐蚀瓦解作用,但是这种腐蚀瓦解作用成长到一定程度,往往因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而被化解或吸收,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的相互转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就使中国社会经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第一章 第二章 张岱年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2)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Ze/r' 、.、、>: 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Ze/r' [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 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 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 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 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 “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 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 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 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 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 历史地理环境 一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 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要点(上篇重点) 一、“文化”的涵义 二、(一) “文化”界说 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 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1、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行为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4、心态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还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 (2)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门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