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156592 学科教育论文

《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教学研究

聚合物改性原理是盐城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针对聚合物在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相关性能满足不了应用要求时,需要对其进行修饰改性研究进而提高其综合性能以拓宽其应用范围。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高分子材料相关改性理论体系以及改性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效果,熟悉聚合物改性研究的最新的研究进展。此外,该课程教学建立在学生修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等高分子课程基础上,此后学生需要学习《高分子专业综合实验》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因而本课程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把基础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而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使他们能够根据具体应用要求开展高分子共混配方设计和调控、功能性聚合物制备工艺流程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由于《聚合物改性原理》是一门专业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工业研究不断发展,新的聚合物材料和改性研究方法不断涌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由于学生对本课程没有正确认识并漠视了本课程教学地位、目的和意义,单纯的课本教学内容较为乏味,因而学生缺乏了一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总体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氛围偏沉闷。由于盐城工学院选用的教材为2008年编著,20xx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王国全主编的《聚合物改性》,随着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深化,有一些有待完善、但已经被广泛认可最新理论体系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和工业最新进展没有被囊括在教材内部,同时一些理论可能已不再适应最新的应用要求。该课程涉及许多前沿研究领域的问题,而前沿又总是不断的向前推进、不断更新之中。该课程是具有实际应用性质的专业课程,有关常用高分子改性方法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很容易获得,而且属于容易被学生理解内容。因而在综合考虑我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情况下,从《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以及优化成绩考核方式的等方面对优化教学质量的影响,可望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聚合物改性原理课程在我院属于专业课,它共有32学时,然而,聚合物改性方法和研究对象又十分广泛,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和遵循“盐城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同时也要完成聚合物改性基本方法和原理以及相关工艺的教学任务。在聚合物改性原理这门课程中,接枝、嵌段共聚改改性等课程的知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已经在高分子化学课程进行了完善系统地学习,同时这部分内容相对枯燥,因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聚合物改性相关知识,了解聚合物改性的发展趋势,我们会给学生作简单的介绍或直接给出结论。关于聚合物共混和填充改性这一部分内容,由于实用性较强同时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此外,一些新工艺比如用于热固性树脂制备的真空灌注等新技术没有被囊括在教材内,我们在详细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需要进行该方面知识的扩充。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和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外交流或推荐相关专业书籍、新的研究论文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仅仅只讲授课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原理不能够很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安排一些学时的时间为学生介绍一些聚合物改性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业进展。由于聚合物改性方面成果更新速度很快,需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知识和业务水平,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将来从事聚合物改性方面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备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聚合物理论知识和相关工艺技术更新很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学方式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PPT讲述和黑板板书,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结合当前聚合物改性的发展和一些具体应用实例和技术,丰富相关教学课件,进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激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把知识自然地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大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习能力,因而大学授课并不是填鸭式教

学,而是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例如我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实力雄厚的专业,很多高分子专业教师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研究项目,每年都有几场高分子相关的学术报告会,我们应鼓励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报告会,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3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在理工科学生的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实验教学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验证教材上所学得知识和理论,同时和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聚合物改性》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课程实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纳米材料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纳米材料的知识,应该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开展一些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集中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和改性后性能对比上。为此,我们准备了一些实验项目,如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增强聚合物材料和构建高强度双网络凝胶材料等课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6名同学为一个实验小组,然后根据学校实验室条件进行自由选题完成相关实验。通过这些验证性实

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实践的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实验、实践中的较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4 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

期末成绩考核是反映学生对所学课程掌握程度的一种判断标准,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聚合物改性原理》专业性和前瞻性很强,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不但反映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而且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我们尝试对期末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期末考核方式分为论文综述写作考核或课程相关实验设计考核两种方式。论文综述写作考核就是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馆藏书籍,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提交一篇四千字左右的关于聚合物改性的综述性论文。学生在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会主动地接触了聚合物改性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这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解和学习兴趣,论文的完成可以提高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此外,在很多同学想继续读研深造情况下,通过熟悉科技论文的写法和独立思考,学生将具备一定科研工作基础。选用课程相关实验

设计考核方式的学生,一般6人一组,充分利用我院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摩擦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物理性能测试实验室和高分子化学合成实验室等几个工作室以及相关教师的实验室,基于注射成型机、双螺杆挤出机、模压成型机、立式注射成型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设计性实验(主要是无机纳米粒子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加工和制备和高疏水表面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并以实验报告的方式提交考核。通过协助老师进行科学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聚合物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改性方法以及相关加工成型工艺,同时还会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巧、了解性能测试和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流程,增强学生对聚合物改性研究的兴趣和爱好,为将来的毕业论文与设计以及下一步的继续学习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以上两种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够更加客观和真实地评价了学生对《聚合物改性》课程掌握的情况,避免了死板和呆板教学情况的出现,全面地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所具备的能力。

5 结束语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专业中开设《聚合物改性》课程是高分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聚合物改性》课程的教

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等教学改革符合我院《聚合物改性》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0.1、教学研究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地研究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要建设好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数控实训中心,以高规格装配好数控实验实训室;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评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及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五大平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基本素质平台由文化素质基础模块和信息工具模块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机械基础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组成;专业方向平台由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模块;专业拓展平台由专业拓宽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组成;专业技能平台由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机加工操作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场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

课程与教学论学者

【李秉德】 (1912.7—2005.5),男,归侨,当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北师院院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28年入河南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次年改主修为教育。1934年大学毕业后受聘河南开封教育实验区,从事“廉方教学法”实验。1936年入燕京大学,攻读乡村教育研究生。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断学业。曾担任湖北教育厅督学,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等。1947年赴瑞士、法国留学,曾在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师从皮亚杰。1949年回国。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 李秉德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秉德教授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倾心教育,完成了大量著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论》、《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与钱伟长、费孝通、季羡林等合著,)、《李秉德教育文选》等。其中《教学论》一书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策三】 1928年10月15日,生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9年4月退休。 王策三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学。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论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 主要论著: 《教学论稿》(专著)、《教育论集》(专著)、《教学认识论》(主编)、《教学实验论》(主编)、《现代教育论》。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材料、范围、要求及其进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特定教学内容所展开的教育活动。一般认为,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教育学分支学科。这种说法本身没错,但失之笼统。胡德海先生将教育现象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教育制度或称教育事业、教育思想。基于此种分析,我们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现象,该现象亦可划分为:课程与教学活动、课程与教学制度、课程与教学思想。 (一)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研究 课程与教学活动主要指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活动,以及教学的过程、方法与策略,它们是课程与教学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所开展的系列活动。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课程与教学活动事实、价值、方略的研究。 课程与教学事实是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过程及其行为表现,是客观发生的课程与教学过程在人脑中的再现,它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形态、关系、现状及其问题。课程与教学事实研究是对课程与教学实存状况进行“实然判断”,揭示课程与教学的实质、过程、关系。如课程是什么?教学是什么?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价值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意义与取向,课程与教学价值研究即对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前提进行价值透析,澄清课程与教学活动隐含的价值观念,表达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理想,做出有关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应然判断”。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堂教学是优先考虑全体儿童还是部分儿童?”“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方略指开展、完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方法、策略、途径、手段与技术。课程与教学活动方略研究有关优化、改进、完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路径与策略,回答诸如怎样开发课程、怎样教、怎样学,如何进行课程规划、教学设计,如何组织学生的课程学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问题,等等。 (二)课程与教学制度的研究 随着课程与教学活动日益丰富、复杂,个别的、简单的课程与教学活动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制度化的课程与教学事业。可以说,课程与教学制度是专门化、系统化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产物。课程与教学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便产生了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课程与教学活动进行协调、控制和管理的需要,于是课程与教学制度应运而生。 课程与教学制度研究涉及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及其组织、管理与领导的问题,诸如课程的总体规划、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课程领导、课程改革实验,学期学年编制,学生学籍管理,选课考试管理,课堂行为规范,教学研究制度,等等。这些是一些较为宏观的问题,关系到整个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的运行及其效率与质量。课程与教学管理涉及学校、地方与国家各个层面。

教学能力概念

教师职业能力 一、概念题: 1、教师职业能力:就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学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就是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技能:就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4、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的统一活动。 5、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6、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7、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8、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9、教学设计能力: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10、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课堂调控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程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12、课堂教学常规:是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13、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里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4、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5、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的一种教学能力。 16、德育: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8、评价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 标准,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客观 评判能力。 19、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 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 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 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 情况不相符合。 20、第一印象:是指师对学生最 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 象”,心理学称为“首因效应”。 21、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 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 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22、晕轮效应:就是指人对某事 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扩大 到其他方面。 23、力戒近因效应:是指学生近 期行为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冲 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24、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 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 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 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25、效应本体法:就是从分析事 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 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事物变化 后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2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 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27、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德 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 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 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 28、班风:是一个班集体长期形 成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班级集体 在本班级和学校领导以及其他班 级师生心中的形象。 29、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 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30、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 搜集资料的方法。 31、实验法:是通过特定的操作 设计检验某种设想的实践效果的 方法。 32、历史法:是指对教育的历史 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 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 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 阐述方法。 33、行动研究:泛指以实践中的 实践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 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出的研究工 作。 34、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 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35、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信息 集合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全过 程。 36、信息检索能力:就是能找到 所需要的信息能力。 37、教学口语:是指教师进行课 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用语。 教学口语一般包括导入语、讲授 语、提问语和总结语等。 38、教育口语:是指教师有目的 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 为规范的谈话,它是教师的日常 工作用语。它的基本要求是:必 须具有明显的教育指向性,要有 可接受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 育口语可分为劝导语、激励语、 表扬语、批评语等。 39、形体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重 要辅助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 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 信息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头 语、脸语、眼语、手语和身姿等 几个方面。 40、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 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 来检索信息资料一种检索手段。 41、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 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 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 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 42、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 学信息的工具。 43、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 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 体姿态。 44、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 种特殊形式。通过言语和非言语 手段达到,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 内容的知觉和接纳。 45、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书写 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 的语言,如板书,作业评语等。 在教学中使用书面语言有助于学 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 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审 美能力。 46、身体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运用手势、姿态和表情 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语言形式。 47、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 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8、协调能力:指教师根据交往 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 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 策略的能力。 49、反思能力:是教师通过分析 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 找出自己行为方式中的缺点和不 足,借以提高自我的能力。 50、移情:是指教师以同情的态 度,设身处地的以内心的想法和 感受来为学生考虑。 51、教育机智能力:是指教师面 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 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 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 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 力。 52、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机智:是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同潜 质及社会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在 与学生的交往中,随机性、情境 性、巧妙地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的能力。 53、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是 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 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 合心理能力。 54、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 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 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 师责任的期待。 55、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 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 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 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教师只有对 自身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才能 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出色地完 成教育工作的任务。 56、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 有关的、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 响人的总体因素,主要包括物质 环境和人文环境。 57、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 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 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 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 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 5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 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 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 是自然性的、原始动物也具有的 一种心理过程。情感是社会性的, 为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59、强迫:是指以不能为主观意 志所克制而反复出现的观念、意 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 障碍。 60、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 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61、抑郁:通常是一种情绪障碍, 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 合症。抑郁涉及身体和心理,如 疲劳感、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注意力不能集中、犹豫不决、有 自杀想法或念头等。 62、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 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 动力组织。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及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 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 1、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 (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 3、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研究自1982年至今,历时30多年,共包括5个子课题:一是1982年起开展的“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平面几何入门难的问题,有效地大面积提高了平面几何的教学质量,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该项成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1986年起开展的初中代数“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注重适度展开教学过程,把基本的数学思想融合在课程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三是1987年起开展的“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致力与“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90年代开展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从探索影响各科课堂教学的共性因素入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五是2000年起至今开展的“义务教育数学(7-9年级)课程建设”的研究,在参与研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稿和修订稿的同时,主编了一套“基本体现《标准》理念,语言科学严谨性较好,与课标切合度较高且有一定特色的教材”。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从调查教学实际情况并入手,理清几何教学严重分化的真正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几何难,“推理”难是首先难在概念的理解、语言、识图、简单的判断等技能,必须引导学生先过好这“四关”,然后“小步子、多层次”地

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演绎推理论证,从而有效地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上升成为理论,撰写了专著《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张孝达先生在本书的“序”中写道“本书的出版,对大面积提高我国数学教学质量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对从事初中几何教学的教师来说,可以直接作为教学的参考;对其他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来说,本书提供了可资借鉴和研究的真实材料。所以本书对数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1993年,应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约请,录制了20讲《初等几何教学》讲座,供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研究,主要解决所谓“高分低能”的问题,其创新点是,设计融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于一体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可供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的材料。这项研究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一致。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主要针对教学实践中把“思维降格为操作”、用“做”代替“想”的现象,其创新点是,提出了“思维场”的概念,即思维的相互作用应像“磁场”那样,不是直接接触而应是相互激活(教师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从跨学科听课、评课入手,提出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两个维度要素;一是构成性要素——主体地位、情感体验、教师行为、教材处理;二是过程性要素——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结果及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切实有效地引导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义务教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P3 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P4 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P4 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 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P9-10 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 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P13 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P13

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P14 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学术中心课程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P14 11、学科结构两个基本含义: 1是一们学科特定的半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是一门学科特定的套就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骇异的统一。P15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 “实践性课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P17-20 13、“概念重建注意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P24 14、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进程,我们可以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开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涵的意义P24 15、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P25 1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的国教育家拉特克。P2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P26

(推荐)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教研工作是一项多职能的工作。教研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职能决定了教研员必须有才干,有能力,素质高。对教研员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思想素质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研工作,积极钻研,不断创新;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2.政策水平 教研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教研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在工作中,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维护政策的严肃性. 3.知识结构 教研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要有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 4.研究能力 教研员应具备很强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能力。首先,要不断吸收和更新知识,收集教学研究情报,使教育思想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其次,教研员应明确研究的主攻目标,如研究方向,确定科学的研究规划和研究课题。第三,要开展扎实的系统研究,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5.对教学工作的示范能力 要做到能教能研。在备课、上课、成绩考核、质量分析和评估教学工作等各个方面成为教师的榜样. 6.信息整合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反馈、使用、传播等,并具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7.组织能力 教研员要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体现在工作思维方式、工作魄力、组织程序安排、语言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 8.工作作风 教研员的工作作风应该力求严谨、务实、勤奋、高效。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教研员要密切联系教师,正确认识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教研员与教师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是良师益友的关系,是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关系.教研员要善于与教师交朋友,切莫摆架子,要做教师的知心人。第三,工作要扎实.工作安排要有序,活动要讲求实效,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管理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要求 1.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认真完成作业,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操作技能和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具体详细内容见各章的教学要求) 2.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

参加教育科研实践,并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结合工作,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逐步树立科研治校的思想,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同时根据学生在职的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知识范围选择适当,突出应用性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数为90学时。 教学内容离职 进修 业余 进修 函授进 修 面自

授学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 题的方法 第三章教育科研的 设计 第四章文献法与内 容分析法 第五章调查法 第六章观察法 第七章实验法 第八章研究结果的 定量描述 第九章研究假设的 统计推断 第十章研究结果的 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十一章研究的评 价

当代小学教育课程内容发展趋势

当代小学教育课程内容发展趋势 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语文) 学号:20101106280 姓名:孙冬冬

题目:当代小学教育课程内容发展趋势 摘要: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造就高端人才的奠基工程,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就课程领域而言,回望世界各国近一二十年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以下一些共通性的趋势和动向值得关注: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大力提倡课程设置综合化,适度减少分科课程;调整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积极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拓展传统的教材观,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趋势 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造就高端人才的奠基工程,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迎接新世纪挑战为主题的大规模教育改革。 一、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 长期以来,各国在课程管理上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大基本范式。这两大范式无所谓优劣,而是各有利弊。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课程设置“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大都转而走上了两相融合的道路。 二、大力提倡课程设置综合化,适度减少分科课程,普遍用“学习领域”代替了“学科”的概念

课程综合化是强调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或过分强调各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课程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分类体系,软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课程综合化是科学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2]课程综合化趋势正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体现。 课程综合化有利于解决中小学课程问题上的一些突出矛盾。开设综合性课程有利于解决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无限“扩容”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重复和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小学课程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生与成年人一样,他们所认识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一、研究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参加对象: 组长:张XX 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三、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 四、活动开展的动因: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研究的需要。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凸显了研究价值。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三)学生的计算现状提出了研究要求。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 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计算技能与技巧。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六、活动的前期准备 各位教师围绕主题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是怎样进行计算指导的。 凌XX老师:计算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白算理,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学生理解了算理,做起来就容易了;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典型错误的题型来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张XX老师:书写格式必须规范、数位对齐,竖式的数字要稍分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参考模板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多年来,学术界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区别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具有不确定性。尽管人们在界定课程与教学的概念时,似乎已显示出二者之间较为明晰的界限。如奥利瓦认为:“课程是方案、计划、内容和学习经验,教学是方法、教授活动、实施和描述。”麦克唐纳德把课程看作是活动计划,而把教学看做是计划的运用。这些界定都力图把课程和教学看做是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亚维度,但这种表面化的概念限定并没有使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得以厘清,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学科领地之争也还将延续下去。奥利瓦总结的四种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模式。 二元论模式 在二元论模式中,课程位于一边,而教学则位于另一边,二者从不相遇,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与课程计划中所阐述的课堂中应该进行什么没有什么关系,课程设计者和实际教学工作者互不理睬,对课程的探讨与课堂中实际传授的内容相脱节。在这种模式中,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变化没有什么互相影响。 连锁模式 在这一模式的每一种形式中,教学和课程的位置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无论在左边还是右边,都暗含着同样的关系。这一模式清楚地说明了这两个实体相结合的关系,如果把一个同另一个分离开来,对两者都会构成严重的损害。 同中心模式 在同中心模式中,相互依赖是同中心模式的主要特点。这一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并不是两个独立系统,一个被视为另一个的亚系统,A、B的变化表达了当一个实体占据主导位置时,另一个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同中心模式A使教学变成了课程的一个亚系统;同中心模式B 则把课程纳入教学的一个亚系统。这一模式反映出了一种清晰的等级关系,在模式A中课程占优势,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从属于课程;在模式B中,教学占优势,课程则从属于教学。 循环模式 在循环模式中,课程与教学两个实体具有一种连续的循环关系。课程对教学产生了一种连续的影响,相反,教学也影响课程。教学决策的制定在课程决策之后,反过来,课程决策在教学决策实施和评估后被修改。这一过程是连续的、重复的、无止境的。对教学过程的评估影响下一轮课程决策的制定,继而又影响教学的实施。课程与教学用图表为两个独立实体,但又不被看成是独立实体,而是一个圆体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循环往复,以促使两个实体的不断适应与改进。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现代教育中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是造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这种根源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现代科学基础。20世纪的教育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其实,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系统地提出了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理念。20世纪末,重新整合课程与教学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课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概念: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行的各种计划、活动和进程。 教学概念:(1)教学即学习 (2)教学即教授 (3)教学即教学生学 (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目前对于教学内涵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共同活动之下,从教师一方入手来界定教学;第二种同样在共同活动之下却是从学生一侧着眼对教学概念作进一步解释;第三种则是从这种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第一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第二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第三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交织着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发展体力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这一侧重点和主体的变化将更为强调跑步的过程和许多人一起跑步所形成的模式,而较少重视跑道本身。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设置什么课程,其中又包括哪些学习主题,各门课程所占的份量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王志扬 kechengjiaoxue@https://www.360docs.net/doc/7c2739146.html,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二、课程理论的历史发展 三、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 四、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五、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七、教师专业化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二)教学与教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 课程涉及“教什么”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课题。 (1)词源分析 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其意与现 代不同;宋代的朱熹提到,“宽着期限,紧着 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指功课及 进程。 外国:“currere”,名词“跑道”,动词“奔跑”; curriculum,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2)几种典型的定义 ①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 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 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心智发展及师生的互动。 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纳入课程的定义,但何谓“有计划”,标准差异很大,并只能局限在可观察方面,而忽视的学生的体验。 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北美的理念: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结果和目标,即从手段转向目的;但课程目标由课程决策者制定,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④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意

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 定义过于宽泛,包含了学生的个人经验,使对课程的研究无从下手。 ⑤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该定义依据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程应该反应各种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 但社会文化中存在大量的偏见、不公正等,课程如不加批判地再生产社会文化,就会使这些现象永久化。 ⑥课程即社会改造 激进的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的社会问题、社会弊端等方面,使学生具有批判的意识。 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改造的理解有本质的区别。 (3)本课程概念界定: ①课程即教学科目; 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2.课程理论 (1)定义: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 ①课程设计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和自我更新等问题; ②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③课程改革理论包括研究课程改革的要求、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情况的程度等。 (2)《学记》中关于课程理论的论述: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3)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课程思想,对西方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课程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发端于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博比特的《课程》一书的出版。 3.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①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被广泛运用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中 ②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 ③学科结构组成:一是组织结构:指说明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基本方式,同时也阐明该学科的边界;二是实质结构:指探究过程中要回答的各种问题,即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三是句法结构,指学科中收集数据、检验命题和对研究结构作出概括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