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

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
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

探索矿业环境治理恢复的经济管理手段

摘要:解决矿业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问题仅靠实施技术手段是很难解决好的,本文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展开,并围绕影响评估报告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财税制度与绿色融资渠道、环境的可持续评价与环境绩效审计三个视点,探讨运用多种经济管理手段配合,以达到矿业生态、环境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的

关键词:矿业、环境恢复保证金、绿色金融、环境绩效审计

引言

矿业多因矿区、矿业企业的存在而发展起来的,从生态与环境系统看,矿区与矿城基本范围是一致的,具有一体性;矿业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离不开对矿区及开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治理。目前我国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在技术和方法上日趋进步,却由于资金、效益问题使具体实施困难较大。因此本文探索矿业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经济管理手段,只有将技术手段与经济管理手段配合才能使矿城、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得以顺利进行。

一、矿业环境与生态的破坏及其治理技术

通常由于采矿将引发整个矿区生态系统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的极度退化,固体废弃物、重金属、二氧化硫、粉尘、污水给土地、植被、水体水质、大气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露天开采导致数倍于开采区的生态环境巨变:形成巨大的露天矿坑与上百米高的排土场,也切断了地下水的通路;而地下开采,引发地表塌陷不仅毁坏耕地,还使城市的建筑物、电力、道路等遭到破坏,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国际上对于这类采矿后的生态与环境恢复、重建的研究与实践自上个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并由此推动了“恢复生态学”的诞生;我国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步较大,“八·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曾立项推动了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和土地复垦工作;“九·五”期间继续立项支持该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矿城、矿区的环境治理、生态恢复、保护问题的技术、方法研究主要有:1)土地复垦技术,包括:矿区废弃地的工程复垦技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物复垦技术等;2)矿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包括:垃圾污泥利用技术、矸石无害化处理技术、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等;3)选矿厂的清洁生产及其清洁生产审计。应该说上述技术方法、手段已经日趋深入、细致。然而这些技术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却并非顺利,与国际上相比较,我国的矿城、矿区生态环境整治相差甚远。由于缺乏经济政策手段的支持,因资金与效益的原因,使整个采矿区及周边生态系统的恢复半途终止或被搁置。

因此,必须配合相应的经济管理手段为矿业的生态恢复、环境治理铺平道路,其中环境恢复保证金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各国环境恢复保证基金现状

(一)美国。美国是最早实行复垦保证金的国家,形式多样:以复垦履约担保和不可撤销信用证的使用最为广泛;信托基金和契据或各种形式的现金和存款也是比较易于接受的资金担保形式,这些资金担保形式可靠性高、变现力强。

(二)加拿大。联邦政府的规定:1)使矿山开采后关闭及其土地复垦成为矿山开发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把与矿山关闭所需费用的财务规定看得与矿山启动投资费用同等重要;3)各级政府与矿山部门协作确保建立有效机制,为妥善关闭矿山工作提供资金。政府还规定,凡属国有土地上开发矿山,就必须对动用的土地有一个综合的复垦计划,包括提供足够的资金担保为复垦以及必要的长期管理之用。

(三)南非。采矿活动的税收要求矿业公司依法对采矿有关的环境恢复安排财政预备金。如果是以托管基金的形式,那么税法允许从收入中扣除这笔预备金,并且对保存这笔预备金而进行的注册的环境基金所产生的收益和自然增值实行免税。

(四)澳大利亚。其复垦保证金不要求用现金支付保证金,而是通过银行或其他经认可的财政机构全部担保的方式实现复垦的资金担保。

(五)德国。德国的采矿法、矿产资源法等都明确规定:采矿企业在申报开矿计划的同时必须把采矿后的土地复垦计划、复垦方向、资金渠道等一并报批,否则不允许开矿。采矿停止后两年内必须完成复垦工作,否则不在发放采矿许可证。复垦资金来源一般有几种渠道,一是由采矿公司出资存入银行作复垦费用,专款专用。二是由采矿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根据土地复垦的实际情况,提供部分复垦经费补贴。三是由联邦政府在预算中列入专项复垦资金。四是地方集资或社会捐赠一些资金。由于德国的采煤企业大体分为国有和私有两种,所以国有企业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拨给复垦资金,私有企业由企业自己提供复垦经费。

三、环境、生态恢复需要多种经济管理手段配合

200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二十一世纪初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和控制矿产资源采、选、冶等生产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白皮书中还指出: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会改变和影响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政府高度重视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行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同步发展。可见整个采矿矿区及矿业的生态维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运用高科技手段的基础上,须积极配合多种经济管理手段。

(一)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与环境恢复保证基金

目前我国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制度,它是我国矿山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之一,在项目设计任务书阶段或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是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远期影响、拟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论证,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布局上合理、对环境危害较小的最佳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目前立项评估单位多为地质勘查院或煤田地质勘查设计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护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技术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报批。上述各种报告、方案中通常详述了对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及防治的技术对策,但这些方案在现实中落实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东北某煤矿曾对矿区进行植树复垦近1000km2,后因植树效益不佳等原因而停止,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004年10月,海南出台新政策:凡在省内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采矿前都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矿山复垦恢复保证金,矿山企业缴交的保证金应不低于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

恢复的实际费用,并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所确定的矿山复垦工作量等有关内容,由市县国土环境资源主管部门与矿山企业协商确定保证金数额,设立“共管账户”存储,专款专用。采矿权人完成矿山复垦任务后,经验收合格,可得到退还的保证金及利息;采矿权人在开采过程中投资分期进行复垦和恢复环境的,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可将复垦保证金及利息分期返还采矿权人。……这是我国土地复垦、生态环境恢复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开始。

(二)财税制度与绿色融资渠道

一个地区的资源开采,对当地经济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生态受损与环境污染,这种负面效应不仅出现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而且在开发结束后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直持续着。只有配合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才能实施技术上的防治。海南刚刚进入开发阶段,及时出台环境保证金制度将为今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面对我国处于“中、老年”的矿山应采用什么样的经济管理手段、制定何种经济政策来恢复、重建生态、环境系统?这一涉及后代子孙生死存亡的大事需要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这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手段的联袂出台、携手并肩行动。

财政上具体指: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补助政策扶持,应针对科研投入大,对整个社会具有公益效应的企业。从未来的发展看,资源型产业最终与高科技行业融合[4],如:从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到资源维持、保护、循环、再生替代只有与高科技融为一体,才是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前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高科技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资源再利用已及土地复垦的企业行为本身具有公益性,应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才有吸引力;在金融上,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目前多是针对国家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农业发展、进出口信贷项目给予低息(财政贴息)贷款,没有针对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的金融渠道,绿色融资需要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对于老矿区、矿城的环境治理与重建还需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扶植矿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环境的可持续评价与环境绩效审计

上文我们提到我国实行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制度,是一种事前控制。在矿山运行过程中是实行矿山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以期对于灾害能够预报预警。建立信息网络,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灾害发生。能否将这种环境调查监测上升为对环境的可持续评价?在此提出“环境的可持续评价”是认为,在采矿地区生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事前”一次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为了使生态、环境和谐、具有长期持续稳定性,需要对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评价,以监测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对采矿的环境绩效审计重点是考核“花钱的效果”。它要求采矿投资不仅要让该地区、城市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也要让大家生活的环境质量得到保障;不仅要让区域经济在一个阶段有所增长,更要让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基础――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西方各国已将“花钱的效果”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作为环境审计中的重点。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运用的是一些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方法,更突出对环境要素的考虑,它更多的作用已不在于传统审计(财务收支与合规性审计)的查问题,找漏洞,纠错查弊,而在于“评价”――对企业提供的可行指标进行评价,以帮助政府完善环境规划与管理;在于“鉴定、鉴证”――

通过鉴定、鉴证以树立企业对社会的环境责任意识,因此它更多的是环境管理和监督的职能。我国审计署有意尝试环境绩效审计,从矿业开始将是很有意义的。

结束语

总之,矿业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不仅已影响到这一代人的生活与工作,它还意味着我们能留给后代什么?虎毒尚不食子,我们不能让子孙失去生存的环境――失去生存的城市。如果我们直接地生育子孙,又间接地消灭他们,是不符和人类道德规范的,所以为后代着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矿业的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不仅需要思想上的重视,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仅限于技术方法上,还需要多种经济管理手段的配合。

参考文献[1] 隋凤良,德国矿山复垦,森林与人类,1999.3

[2] 李祥仪李仲学《矿业经济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1

[3]李万亨等,矿产经济与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12

[4] 李山梅等,资源产业的高科技属性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

2005

最新全套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四川华泰建设集团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试行) 集团生态环境保护部 二○一九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节依据、目的、适用范围 (1) 第二节管理内容与要求 (1) 第二章组织机构................................ 3第一节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3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职责................ 3第三章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5) 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5) 第二节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 (5) 第四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1) 第一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1) 第二节环境保护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14) 第三节环保事故管理制度 (19) 第四节环保培训教育制度 (24) 第五节环保奖惩管理制度 (26) 第六节环境治理管理制度 (28) 第七节环境治理主要措施 (30) 第八节“跑、冒、滴、漏”管理制度 (31) 第九节废弃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32) 第十节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35) 第十一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制度 (39) 第十二节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1) 第五章附则 (44)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依据、目的、适用范围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环保工作,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以及广安市有关法规、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耗,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生产资源集约化、生产方式环保化、生产工艺清洁化、道路运输无尘化、企业管理制度化、建设区域生态化,促进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第三条认真贯彻国家“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企业领导、员工要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及有关规定,正确处理企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认真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积极做好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是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集团公司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管理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各部门、各单位与环保关联的一切相关作业。 第二节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五条集团生态环境环保工作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环保优先,发展至上的理念,做好固体废弃物及危废品的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得飞快发展使人类改造与利用自然界资源得能力大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得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与全球经济得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得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得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得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得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得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得:“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得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得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就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得保护,一个好得生态环境就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得基础。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得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得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制约因素。 5、臭氧层得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得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首先就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得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得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加重;其次就是资源得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与索取,超过了自然得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第三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得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得增长、物质财富得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得协调与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得漫长历史可以瞧出,人类、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得相互联系。正就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得生存与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得危机。环境问题得本质就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得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得增长,追求生活水平得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 市场主体应知事项告知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需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外,还应根据具体经营范围分别办理如下事项: 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许可证 (一)法律、法规依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第六条: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以下简称处理企业)资格;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并在其经营范围中注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企业,方可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 (二)申请人须达到的条件、标准和要求 申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应当依法成立,符合本地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的要求,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法人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与其申请处理能力相适应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车间和场地、贮存场所、拆解处理设备及配套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污染防治设施等; (二)具有与所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相适应的分拣、包装设备以及运输车辆、搬运设备、压缩打包设备、专用容器及中央监控设备、计量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设备等;

(三)具有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对不能完全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妥善利用或者处置方案,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四)具有相关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办理流程 1.申请企业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所在地的县(区)环保部门提出处理一类或多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书面申请; 2.县(区)保护部门审批(受理-公示-审查-审批); 3.符合条件的授予资格证书并予以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四)提交材料 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申请书》。 2、基本材料:1.新成立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应提供企业名称核准的相关证明文件。现有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应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2.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3.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报告复印件。4.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消防和安全验收的证明材料。5.土地使用证或有关租赁合同。6.现有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还需提交所在地县级环保部门出具的经营期间守法证明和监督性检测报告。 3、具备完善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的证明材料:1.申请企业土地使用证明文件复印件。2.厂区平面布置图(应绘出:设施法定边界;进货和出货装置地点;各处理设施、贮存设施、配套污染防治设施以及事故应急池、排污口位置的位置等)。3.贮存场地、分类贮存区的照片及文字说明,说明包括各分类区占地面积、贮存物品名称及相应的防护设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

我县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思路调整

××县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思路调整 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县的经济增长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保增长、保就业和节能减排的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显现,短期内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的难度会加大,很难在全县形成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合力。要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一是需得到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二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一、调整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思路 环境问题在片面发展中产生,只能靠科学发展来解决。环境保护绝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应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和消费方式问题。2012—2020年,我县对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思路调整: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转变为生态治理和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四是从单一的生态建设转变为生态建设加强有力的后续管护制度;五是石漠化综合治理从以小流域为单元转变为以行政村或片区为单元进行规划设计;六是争取国家加大投入力度,从单位投资总体控制转变为全面规划,全方位投入,力争达到综合治理效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治理、保护、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全方位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优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和实行对环境质量的健康风险管理。 二、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 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的要求,并考虑到2020年达成全面小康目标的需要,我县提出如下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 1、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我县地处黔中南部,辖国土面积2283.7平方公里,县境内碳酸盐岩类出露面积大,岩溶面积达1528.3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6.93%;非岩溶面积755.32 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3.07%。岩溶面积中:无石漠化面积212.64平方公里,占岩溶面积的13.91%;石漠化面积1315.74平方公里,占岩溶面积的86.09%。其中: 潜在石漠化406.32平方公里, 占石漠化面积的30.88%;轻度石漠化308.11平方公里,占石漠化面积的23.42%;中度石漠化255.35平方公里,占石漠化面积的19.41%;强度石漠化252.61平方公里,占石漠化面积的19.2%;极强度石漠化93.35平方公里,占石漠化面积的7.09%。截止目前已治理石漠化面积74平方公里,自2012年起,我县计划每个年度治理石漠化面积130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完成1170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 三、政策建议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来自太阳(太阳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从地球反射出来的热量则被大气层中的气体部分地阻挡或吸收了。这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大约占所造成温室效应的50%。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石油、煤碳等矿物燃料和农用化肥被大量使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据统计,10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0%,甲烷增加了145%,一氧化二氮增加了15%。过多的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在过去100年中,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3—0.6摄氏度。据联合国《1996-1997年度世界资源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增50%至100%,由此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45%-90%,按估计,在未来100年中,全球气温可能再升高1-3.5摄氏度。 全球气候变温给人类带来的决不仅是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冬天,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 地球变温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尽管一部分科学家坚持认为这还有许多未确定的部分,但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那就是海平面将不断上升。目前这一变化已初见端倪。本世纪海平面已上升了25厘米,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预测,到2010年海平面还将上升60厘米。 海平面升高60厘米,意味着美国将有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没,纽约长岛的海岸线只需海水升高30厘米便要向后退缩30米。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对许多生活在大陆上的居民而言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于大洋中由珊湖礁组成的岛屿国家来说,则意味着“国将不存”。 日本学者不破敬一郎主编的《地球环境手册》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如对体弱的老人和婴儿抗暑热能力产生影响,并且气候变暖可能会扩大疟疾等热带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和传播媒介昆虫等的栖息域。还有随着气候变暖而加重的大气污染,可能会加重因一般环境恶化引起的疾病。 通常,传播痢疾的蚊子在17摄氏度以下只能生存几天,目前全球有58%的人可以避免受到痢疾的侵害,但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认为,如果气温再上升2至5度,那么全球将有60%的人口生活在痢疾感染区域。 下面是一个病源菌借气候上升之便蠢蠢欲动的典型例子:从80年代开始,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一)支持库区水环境保护。 国家有关部门要把库区水污染防治作为支持库区工作的重点,继续安排好库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保障污泥安全处理;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继续对库区给予支持;结合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纳污能力,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适度控制养殖规模,畜禽养殖场应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和储存设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支持库区开展农林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环境监测网络的能力建设;加强巡航执法,严禁客货船舶倾泻废弃物。湖北省、重庆市要会同航运部门,搞好库区船舶废弃物接收站点、油污及化学品运输船舶清污基地、船舶污染物集中转运站(场)和船舶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设备库建设。 支援省(区、市)要发挥拾遗补阙作用,为库区开展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支持两地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交流合作;发挥环保科技优势,为在库区推广应用清洁生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供支持。库区政府和支援省(区、市)要鼓励专业化公司赴库区,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经营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厂。支援省(区、市)可在库区选择1-2个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开展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或垃圾处理示范工程建设。 (二)支持三峡生态屏障区建设。 国家有关部门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自然保护区建设、风景名胜区建设、油气管道维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加大对三峡库区的支持力度,做好水源涵养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土保持等工作;要在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动员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为三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献爱心、作贡献。支援省(区、市)要结合农村扶贫开发,重点支持库区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太阳能、省柴节煤灶等项目建设。 (三)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新模式。 支援省(区、市)要鼓励本地环保企业积极参与库区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的改造,以及电力、水泥等行业的烟尘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为库区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的有偿服务;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动员群众以不同方式关注和参与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国家有关部门要支持对口支援双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高中作文素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高中作文素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一、【主要角度】 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科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生态文明 二、【经典名言】 1、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2、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3、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5、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6、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7、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8、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三、【经典论据】 1、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翻开新篇章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自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后,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已逐渐成为宪法学界、环境法学界的共识。 2、组建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等。原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为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 3、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 坚持保护生态,加强生态扶贫,推进绿色发展,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永续保护绿水青山基本保障要坚持“要美丽也要富裕,要生态也要小康”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扶贫、脱贫。要把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发展路径,促进美丽与富裕高度统一,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借力绿水青山助推老百姓“拔穷根”“摘穷帽”,实现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的新跨越,让生态红利惠及贫困地区群众,让生态成果全民共享。

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经验材料

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经验材料 近年来,xx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污染减排有关要求,按照生态省建设和“811”污染整治的总体部署,通过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调整产业结构,使xx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五年来,经过四大环境污染整治,我区消灭了xx多个污染源,大大削减了排污总量。xx区生态环保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的前列。经过四年多的创建,2006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通过了环保总局的验收,衢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今年5月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公布:X区在2006年度生态省建设和“811”污染整治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在全省参与考核的xx个县(市、区)中位列第6名,在衢州市排

名第一。 一、环境告急,百姓难安。 X区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总面积1748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9个乡和2个街道,总人口39.6万。X区的前身是衢县,建县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X区生态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历史文化悠久。但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经无序发展后污染日益加重,先污染后治理,先引进后规范,冒进的发展观一度主导了当地发展理念,加剧了X区局部地区的污染,X区面临着既要整治传统产业,甩掉历史包袱,又要发展现代新兴高新产业的双重压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化工业县、新都市转变,任重而道远。 位于钱塘江上游的X经济开发区(原沈家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1993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由于X经济开发区具有紧邻巨化集团的区位优势,经过十余年发展,

到2004年,X经济开发区有化工企业49家,化工企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群众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早期规划的欠科学,X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与居民区相联,再加上化工园区处于金衢盆地底部,气象条件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了沈家一带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了下风向的衢州老城区,人称是衢州东大门的一颗“毒瘤”。几年前,沈家开发区内污水横流,化工企业日排放污水超万吨,东迹渡大桥周围臭气熏天,群众怨声不断,在风景如画的乌溪江与X交汇处,有时却是污水泛着白沫使江水混浊不清;化工园区的部分污水进入沈家村的农灌渠,原来有着丰满水草、小鱼嬉戏的沟渠,近年来有时竟成酱色,杂草不生,受灌溉的农作物产量、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沈家村的农民反映强烈,部分村民甚至有过激的言行,群众对化工企业的来信来访投诉相当多,污染纠纷也时有出现,

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8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现状及趋势。 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深度解读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核心指标从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数量及薪酬情况现状概况(均指城镇单位) 1第二节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城镇单位) (3) 一、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3) 三、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占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 人员年末总人数比重统计 (3) 四、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同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就业 人员年末总人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城镇单位) 7 一、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占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女性就业人员年末总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生态环境治理的进步与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的进步与发展 赵雨萌(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省05000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出现,例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催生了环境科学这一学科的诞生。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为解决环境污染治理难题,人们逐渐开始对生态环境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立足于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与环境科学的关系,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进步与发展;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8)10-0006-02 1生态环境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生物资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则是这个有机整体被人为破坏后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为造成的污染严重性越发凸显,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峻,故而环境污染治理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应用环境科学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日本的“生命之湖”琵琶湖,曾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多次赤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政府通过运用环境科学的有关知识,调查污染源,进而控制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从而使琵琶湖濯污扬清。此外,在20世纪40~60年代期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曾引起广泛关注,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时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也可见一斑,汽车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一系列有毒气体致使无数人饱受其害,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划定了一个空气污染控制区,专门研究污染物的性质及其来源,并由此得出了治理方法,研发出了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有力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还有,德国鲁尔区的衰落与兴起与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也有着莫大的关系。鲁尔区前期发展中倚靠重工业,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是导致鲁尔区衰落的重要原因,为重振鲁尔区,当地政府开始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整治,包括控制排放、促进新型环保工业发展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扭转了鲁尔区的衰微之势,使鲁尔区重新看到了曙光。 综合以上各例及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得出:生态环境解决的关键在于对污染物的检测,对影响环境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污染物的处理措施,这与环境科学的研究思路相契合。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依靠环境科学的发展,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环境科学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生态环境治理的进步与发展 2.1水体污染治理 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赤潮、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重金属沉积问题以及有机物污染问题。 赤潮、水华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主要与藻类、浮游生物及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有关,究其根本则是由于水中有机物或氮、磷、钾等的浓度过高而导致。这与化肥的施用和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类问题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浮游生物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致使水中的生物缺氧死亡,生物死亡后进行厌氧分解,致使水体恶臭,水质下降。目前,其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打捞、化学药物除藻、絮凝除藻和生物控藻等。化学药物除藻主要依靠重金属盐;絮凝除藻主要依靠粘土矿物,粘土资源丰富且对环境没有较大影响;生物控藻主要依靠培养微生物寄生于浮游生物,从而起到抑制其生长的作用。重金属沉积问题主要与工业排放有关,其处理的棘手性在于重金属易富集、难降解、难以被环境自净。物理处理方法依靠于吸附法和萃取分离法,吸附法如活性炭等;生物方法可以通过培养可降解重金属的细菌进行处理;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沉淀法即将水中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或难溶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法可用硫酸亚铁将高价金属离子还原成低价进而通过沉淀法除去。 2.2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废气的排放,能源燃烧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污染。 钢铁冶炼过程中氰化物、芳香烃类、酚类、硫氧化物等的生成;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的生成;火力发电过程中能源的燃烧带来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以及汽车的普及带来的铅、烃类、一氧化碳、固体悬浮微粒等污染都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从源头上包括改善燃煤、燃油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节约能源等;从治理措施上包括使用石灰、氨水等碱性物质吸收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用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等。 2.3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工业上,工厂废弃物的排放导致土壤中石油烃、重金属离子等的富集;在农业上,引用污水灌溉会导致污染物进入土壤,施肥不当也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的正常微生物;从生物层面来说,携带有致病菌的生物遗骸,生活垃圾等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目前治理土壤污染主要包括以下方式方法:对于石油烃类污染物,可以采取高温热解的方法;对于挥发性污染物,可以采取真空或蒸汽抽提法;而微生物修复法可以作为一个普适性的方法来进行土壤结构的恢复。 关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主要依赖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相辅相成。关于治理的发展,也逐渐由物理、化学方法转变为微生物降解的生物方法;逐渐由分离后再做处理转变为原位修复;逐渐由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转变为处理后影响较小。 3结束语 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环境科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在治理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立足于绿色发展,减少污染源的产生,从根本上预防,也要增强处理措施的技术性。随着环境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发展,治理环境污染逐渐由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转变为微生物降解的生物方法;逐渐由分离后再做处理转变为原位修复;逐渐由传统的经济导向发展模式转 6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6-14T16:48:21.3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周雾浓 [导读]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也开始正视生态环境现状,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对应的治理措施,从挽救环境和改善环境等方面来努力,建设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泰州市海陵环境保护局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也开始正视生态环境现状,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对应的治理措施,从挽救环境和改善环境等方面来努力,建设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治理措施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唤起了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我国也不例外。我们国家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开始正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相对应的改善措施,如在保护水土、退耕还林、节约资源等多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建设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而不断努力。 1 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制定了相关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仍不容乐观,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还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各种环境问题依然存在。 1.1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自然植被被不断地破坏,再加上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耕地土壤被污染的现象不断发生,导致了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地缩小,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也愈来愈少。就目前人均耕地占有量来讲,比 90 年代下降了 1%,这一现象的出现还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 1.2 超负荷草原放牧导致生态功能衰减 随着滥砍滥伐现象的不断加剧,导致了我国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森林树种单一,森林树龄普遍偏低,甚至出现了个别珍稀树种濒临绝种的森林危机;再加上对森林保护力度的投入不够,造成了森林虫害、病害、火灾现象时有发生,更是加剧了我国森林质量的不断下降。除此之外,由于超负荷的草原放牧,导致了草原植被的不断破坏,植被裸露面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局部地区沙尘化现象的加剧,最终导致了草原生态协调功能不断衰减。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了水生态严重失衡 由于水资源的浪费和循环利用落实不到位,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力度持续偏高,但是出现利用率偏低的现象并长期存在,对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利用率低。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局部地区干旱或洪涝自然灾害、水污染严重、江河湖泊干涸等现象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水生态的严重失衡。 1.4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我国的动植物物种丰富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相关环境研究数据表明,由于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使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处在不断恶化中。除此之外,很多野生植物由于其极高的药用价值或商业价值,遭到了大量采伐;一些珍稀动物由于其极高的经济价值,遭到了野蛮捕杀。以上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都导致了很多珍稀野生物种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 2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措施探讨 找到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对策来改善这一现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实现齐头并进,最终实现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的目标。 2.1 加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国家在政策制定方面,应该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更多精力,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来保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只有在这一决策机制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更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最终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 国家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政策,对在生产中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时根据实际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执法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监察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执法处理工作严格把关,决不得过且过。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才能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在执法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 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对耕地保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环保方案的更深入研究,争取找到更合理有效的突破口。在相关环保科技的创新和环保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多关注和投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 2.4 坚决实施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 众所周知,森林是“地球之肺”,大面积的森林覆盖,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对于全球温室效应的改善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面临目前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的现状,坚持实施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十分关键的环保措施,必须切实贯彻到环保工作中去。 3 结语 就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来说,只有正视现状,找出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严峻问题,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对应的对策和挽救措施,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为人类创造出更加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这是造福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关乎着人类生存环境建设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其国,等.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化,机理及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4):11-14. [2]王德荣,张泽,李艳丽.水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出版社,2001,11(6):55-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