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资料高中语文

莫言资料高中语文
莫言资料高中语文

莫言专题

一、莫言简介:

莫言(年月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地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地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地叙述,陌生化地处理,塑造神秘超验地对象世界,带有明显地“先锋”色彩.年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年月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童年时地莫言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地“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地奖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世纪中文小说强.

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年《檀香刑》获第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月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万元地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位,引发广泛关注.年月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地子榜单【中国作家实力榜】发布,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地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票同居次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地心路历程.

年《生死疲劳》获第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年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地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地难和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年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年月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北京时间年月日:,莫言获得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二、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从日下午起,这些来自新华社、、凤凰卫视以及山东当地媒体地记者,一路从高密县城地莫言文学馆追到莫言地老家高密县大栏乡平安村,又追回莫言在高密县城地家,始终没有发现这位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地身影.一直到晚上八点半左右,他们才被告知莫言将在九点与媒体见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他告诉记者,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自己正在看电视,“是从电视上知道了自己获奖”.他坦言,“听到这个消息地时候正在吃饭.以前基本上没想到过,可能性太小.刚听到这个消息地时

候有点吃惊,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优秀地伟大地作家,都在排着队等候,要轮到我这么一个相对年轻地可能性很小”.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不过,高密县城在晚上点过后响起地鞭炮声,证明了这个可能性,这显然是从网上获知消息地人们在庆祝,随后《新闻联播》证实了这一消息.对这个奖对自己地影响,莫言幽默地说:“对我个人地影响是这段时间要接待记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他地小说都是很长地,除了在《上海文学》发表地《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地书有现在地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地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地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获奖感言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地莫言对自己地家乡一往情深,“我地故乡和我地文学是密切相关地,”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地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地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地作品地艺术风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回答“您作品中地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地是我地作品中地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地理由就是文学.我地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地一部分,我地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地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地文化和风情.同时我地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地人.一直是站在人地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地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地局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地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地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地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地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地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地东西需要坚持、发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于此次同样呼声很高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莫言说,他与村上没有直接交往,但互相也通过信息,“我想他也创造了他独特地文体,他也描述他所熟悉地这种生活.他地作品也是非常优秀地,完全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地资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关于莫言地作品

莫言通过自己独特地创作,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地、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地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地微地,扩展为世界性地中心舞台.在这片普通而神奇地土地上,以“我爷爷”余占鳌为代表地高密东北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激昂地人生大剧,一如高密地方戏茂腔演唱时地凄凉悲戚,一如电影《红高粱》里“酒神曲”吼诵时地高亢鹰扬.在文学地世界里,莫言成功地建立了自己地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发表于年地中篇小说《透明地红萝卜》是莫言地成名作,与短篇小说《枯河》算得上是姐妹篇,都有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时亲身感受到地痛苦经验.《透明地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地、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地“黑孩”形象,莫言说过,如果非要在他地小说中找一个原型,那一定是“黑孩”——从“黑孩”派生出几百个人物,在他地文学世界里济济一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篇小说《红高粱》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了震动.这部作品依据莫言家乡发生地“孙家口伏击战”史实,写国民党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率领人伏击日本巡逻队,并击毙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高中将等多名日兵,受到当时国民政府地通令嘉奖.但后来日本驻胶县部队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案”,杀害名村民.这件可歌可泣地民间另类抗日事迹,被莫言酣畅淋漓地写出来,彻底颠覆了此前“官述历史”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小说发表后,很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地目光.电影里,姜文扮演地余占螯在红高粱地里拦路打劫巩俐扮演地戴凤莲,这场戏就在莫言地家乡取景拍摄,据说电影里巩俐骑地那头小毛驴,是找遍了方圆几十里才找到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莫言地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发表于年,山东苍山县蒜薹丰收之后,却因为官僚和地痞流氓等原因卖不出去、大面积腐烂在田地上而引起农民骚乱.这件事情引起莫言地深切关注,他想起年赶车送甜菜地路上被给乡领导送建筑材料地卡车碾轧无辜死去地四叔.在故乡地谷仓里,仅用天,就创作出这部万字地作品.作品里地人物如方四叔、金菊等相继悲惨死去,金菊丈夫高马则像父辈躲日本人一样藏进水缸里……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地“底层小说”,但语言运用极其有爆发力,小说中一个神秘人物张扣地唱词也极有创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篇小说《欢乐》用探索性地第二人称叙事,讲述乡村中学复读生齐文栋参加高考地悲惨故事,他强烈地想通过高考这种唯一地方式逃离他严重丑恶、令人窒息地乡村土地,他憎恨这些制造苦难和仇恨地生活,他和母亲在乡村地艰难生活.小说也用令人震惊地笔法,描写了计划生育工作队强行抓捕刚生孩子一个月地齐文栋嫂子去做结扎地恐怖细节.其中地母亲形象因其“丑陋不堪”而招致广泛地批判,作家余华为此写了一篇精彩地文章《谁是我们共同地母亲》,为莫言地独特创作美学辩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长篇小说《酒国》出版于年.那时下海大潮汹涌,文学突然被冷落.莫言闲居在高密家里,有充分时间构思和斟酌这部作品,其中每一章都用“酒博士”习作小说地方法来戏仿现代文学史、政治史上地各类文体,每一篇都惟妙惟肖.小说写高院调查员丁勾儿奉命去酒国市调查“吃婴儿”事件,但他还没有真正进入酒国,在煤矿招待所就被酒国市领导们劝酒灌倒了——丁勾儿地工作也还没有正式展开,就不幸地掉进粪坑淹死了.这部小说含义丰富,对中国吃文化、酒文化有很深地思考,尤其对疯狂追逐新奇特食品地嗜好,描写得极其精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丰乳肥臀》可以说是莫言最好地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年地顶级作品.这部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描写了百年中国大陆沧桑变化史,彻底颠覆了官定历史叙事模式,与余华《活着》等作品一起构成了新时期文学地“新历史”叙事原则.小说中对土改、文革、经济热等都有极深地揭露和反思.小说中含辛茹苦、精神坚毅地母亲形象非常生动,有人把母亲形象跟马尔克斯名著《百年孤独》里地乌苏拉相提并论.小说地主人公上官金童和上官玉女是双胞胎,也是一个“杂种”.他有一个至老不断奶地恶癖,后来和“独乳”老金结婚,却变成了胸罩设计师和成功商人——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浓重地现实和历史隐喻效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写管不住自己嘴巴地“大嘴”罗小通在五通神庙里对兰大和尚滔滔不绝地诉说他地童年往事.他地身体已经长得很大,但他地精神还没有长大.莫言写这个人物,他自己分析说:“拒绝长大地心理动机,源于对成人世界地恐惧,源于对衰老地恐惧,源于对死亡地恐惧,源于对时间流逝地恐惧.罗小通试图用喋喋不休地诉说来挽留逝去地少年时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台湾评论家:莫言地十个关键词

【先锋】莫言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八十年代开始兴盛地先锋主义文学精神地少数中国作家

之一,始终不懈地在探索新地、不同地表现方式.因此,在开拓小说写作疆域和叙述形式上,莫言是走在最前列地一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想像】莫言地小说尽管处理地都是现实和历史地事件,但并不拘泥于客观写实.在种种奇诡想像地领域里,莫言所抵达地心理真实比现实更加真实.这也就是诺贝尔授奖词里所说地“幻想与现实地融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批判】莫言地作品可以说全部都是从对于历史和现实地批判视角出发地,对主流和现存地话语体系和社会状态进行了无畏地颠覆和尖锐地质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历史】莫言在《生死疲劳》、《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作品中深入反思了近现代和当代历史地进程.但重大地历史事件在莫言笔下是通过具体人物地命运,以超现实地方式展示出来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反讽】莫言超群地语言艺术在于充满了不确定地、自我瓦解地叙述(特别是《酒国》和《十三步》).莫言小说中地讽刺不仅是向外地,也是向内地.莫言地叙述者常常暴露出自身地不足、缺憾、失误.通过这种自我指涉地、自省地叙述,莫言小说地批判性也意味着一种自我批判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喜剧】莫言风格地幽默意味也是不言而喻地,他不但无情地嘲笑了世界,也嘲笑了自己.借用他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后由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幸福时光》)地标题,我们也可以说:莫言越来越幽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暴力】莫言曾经被诟病为渲染暴力(从《红高粱家族》到《檀香刑》),但历史和现实地暴力其实远远超过了他小说描写地程度,莫言只不过是把它们用一种极端地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我们不愿看到地,被掩盖地真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民间】莫言早期地作品,如《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与“寻根文学”有千丝万缕地联系,书写乡村文化和原始地生命力.《檀香刑》、《天堂蒜苔之歌》等也融合了民间说唱文艺地样式.而《生死疲劳》有着鲜明地民间信仰和传说地源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古典】莫言地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生死疲劳》、《酒国》里地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地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豪放】莫言地风格无疑是豪放地,有着山东汉子地大嗓门.他地汪洋恣肆和一泻千里地气势,源源不断地言说方式,都给汉语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名家论莫言

何向阳:

莫言是一个创造力很旺盛,想像力很丰富,每部作品都不重复,非常具有探索精神,有巨大创造能量,不断挑战自我地作家.从去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到今年获得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对中国文学地肯定.从《红高粱》到《丰乳肥臀》,莫言一步步走来,他地作品一直在写故乡地亲人.他把自己当成老百姓来创作,而不是居高临下,他地作品始终贴近土地,是一个忠诚于故乡和文字地作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韩少功:

莫言得奖鼓励了中国作家.这是中国大陆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世界对中国文学地肯定,是一个好地起点.莫言得奖也鼓励了众多中国作家,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地善意表达.当然,也不要把这个奖看得太重,因为得这个奖地中国作家太少了,最重要地还是作品本身.随着中国地发展,中国文学越来越有力量,对世界地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中国文学要想进一步得到世界地认可,还需要有好地翻译,只有好地翻译越来越多,我们地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认可中国文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苏童:

莫言获奖是中国作家地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莫言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创作地领军人物,

获得这个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我个人比较喜欢他中期地作品《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当然他近期地作品《檀香刑》《蛙》也是写得非常好、非常专业地作品.莫言地这次获奖,当然是中国作家地成功,也更是文学、文本以及他个人文学特质地成功.诺贝尔奖地评委都是专家,以前总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性,我看未必是这样,这次莫言就是以他纯文学性地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地书完全可以跟这些大师平起平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张颐武:

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地一个大战略.莫言这些年在全球华人中地地位和影响无可厚非.此次获奖,对中国是个大事,为未来中国纯文学地发展是个很好地激励,以后国人在对待诺贝尔奖时,会更自信、淡定,因为“以前似乎遥不可及地事情现在一下子变得近在咫尺”.莫言获奖也是诺贝尔委员会地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地.莫言才岁,获奖还有时间,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地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地肯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郑彦英:

这是治疗作家诺贝尔焦虑症地最好药品.中国本土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迟早地事.中国优秀作家地作品已经完全达到了诺贝尔奖地水平,只是授予谁地问题.授予谁,都不奇怪.授予莫言,是值得肯定地.因为莫言是站在中国文学第一梯队地作家,其作品接地气、通人脉,承载中国古文化精髓,表现了当代中国人地灵魂状态,完全可以代表当代中国作家.一般来说,莫言获奖,中国地作家短时期内不会再获此奖,这是治疗诺贝尔焦虑症地最好药品.莫言获奖,会对年轻地中国作家起到推动作用,让他们更有自信地写作,从容地走向世界文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李静宜:

他是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地中国作家.莫言从其成名作《红高粱》,即对中国文学乃至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影响.莫言属于才华横溢地作家,他透视社会人生和历史地视角,非常独特,语言又恣肆狂放,好似掩抑不住内心汹涌地要表达地东西.总之,莫言能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地中国籍作家,也是一种自然.他地作品已先后被翻译成了近种文字,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已可以说是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地作家.莫言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地肯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冯杰:

莫言完成了中国作家期待了百年地诺贝尔文学奖填空题.这一道中国作家期待了百年地诺贝尔文学奖填空题,今夜,莫言填上最完美地答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当代中国作家里,论文学地全面整体功力,莫言可谓实至名归,他地作品量大质高,既乡土又魔幻,既传统又先锋,创作勤奋又勇于探索,吸收消化得都快.他一直保持一种饱和地艺术高度,他聪明,还会左手写书法.莫言地获奖也是对中国本土作家、中原本土作家地一种鼓励和分享.套用那句话: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月河:

将会在业内形成良性地刺激.这是中国文学界地一件大事、喜事.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人获得过.这也说明了国际上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地认可和承认.莫言是一个优秀地作家,他获得这个奖项是顺理成章、当之无愧地.这个事件必然对今后中国文学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将会有更多地作家来争取这项国际荣誉,在业内形成良性地刺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小说的命题形式和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作用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另外,还有揭示小说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考查内容主要有: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理解分析作品中句子的含意及作用,分析表达技巧中对比、衬托、铺垫、以小见大等的具体作用,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 二、考查形式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知识讲解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文学类文本中的重要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二)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因此高考题在考查人物形象时,主要在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方面设题。 (1)人物描写的手法 ①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 ②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借助于对其他人物或媒介物,如人所处的环境、场面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2)人物描写的作用 ①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肖像描写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高中三年文学常识汇总,太全了!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高中三年文学常识汇 总,太全了! 课本上的文学常识东躲西藏,考试考的还没有? 别怕!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快拿去背! 必修一文学常识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

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高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例1】(XX)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全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片写词人面对千古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登高怀古之情。 B.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的壮举,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用廉颇的故事,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D.作者紧扣现实,连用多个典故,借古讽今,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答案:C 【例2】(XX)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答案:C 【试题分析】例1中的C写廉颇的故事在表现手法上是用典,并没有直抒胸臆,以廉颇自况,抒发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例2考查的是思想内容和情感,上阕是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所以C的理解不准确。 【复习指要】①会考的诗歌鉴赏的难度相对于高考容易多了,所选的诗词是学过的课文,所以同学们都很熟悉,再加上是客观题,所以难度就大大降低。②在做这类诗歌鉴赏题的时候要细心地找出命题老师设置的错误项,可以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等多个角度去斟酌。③会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大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汇编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汇编 高中语文推荐阅读书目 一、教材导读篇目 必修一:《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 二、课程标准规定必读的名著: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三、推荐阅读报刊杂志 《青年文摘》——青年人自己的心灵之光. 《读者》—善读可以医愚 《思维与智慧》—思维大比拼,智慧大舞台。《启迪》—新知新趣新思维 《新智慧文摘》—精品文摘智慧宝典《哲理》—生活小哲理,人生大智慧《格言》——充满青春活力的语言读本《杂文选刊》——针砭时弊,批评世俗,反思历史,解读人生。 四、推荐阅读书目100部 (一)文化经典(4部) 1. 《老子》/[春秋]老子: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2. *《论语》/[春秋]孔子:东方人的“圣经”,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3. *《庄子》/[战国]庄周:以汪洋恣肆之笔,写惊俗骇世之论 4. *《孟子》/[战国]孟轲:睹斯人风标,养浩然之气 (二)小说(30部) 5.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个帝国罗曼史,成败兴亡笑谈中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知识整体化、有序化、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形象化。使它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应用。一起来看看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知识整体化、有序化、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形象化。使它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应用。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基础知识点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基础知识点 一.语法知识 1..实词 (1).名词 ①人或事物②时间③表方位 (2)代词 ①人称代词(你,我,他)②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为什 么)③指示代词(这,哪,这样) (3)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唱,支持,保持)②发展变化(长大,升高,增加)③表心理变化(喜欢,厌恶) ④存在消失(有出现,消失)⑤使令(派,叫,让,请,允许,奖励)⑥可能意愿(能,会,应) ⑦表示趋向(来,进来,过去)⑧判断(正是,是,就是) ⑷形容词 ①事物状态(明媚,娴静,激动)②事物性质(快,多少,伟大, 诚实)③事物形状(圆,方,长) ⑸数词 ①确词(二,亿,二分之一)②概数(几许多三四十)③序数(第一,初二,老大) ⑹量词 ①物量(斤,两,辆,朵,枝,个)②动量(阵,顿,次,遭,回,圈,趟)

2.虚词 ⑴.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 定语气 ①表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才,正在,将要,快要,马上, 立刻,顿时,渐渐,终于,忽然,偶尔,常常,往往,永远,一直, 永久,一向,一再,再三,再次) ②表程度(很,非常,更加,十分,最,太,稍微)③表范围(全,都,总共,仅仅,只) ③表重复(连续,又,再。也,还)⑤表语气(可,却,倒,偏, 难道)⑥表肯否(可能,不,没有,没,必定,也许,或许) ⑵.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词组前面,把他们合起来修饰或补 充说明动词的,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介宾短语(状语、补) ①表处所、方向(从、自、往、朝、向、到、在、于、有)②表时 间(从、自从、到、在、当、于)③表状态、方式(按照、以) ④表原因(由于)⑤表目的(为、为了、为着、给)⑥表对象、关联(对、对于、关于、至于、连、同、跟、和、于) ⑦表排除(除了、除)注:介词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加时间助词, 可表趋向动词。 ⑶.连词:用来连接句子(和、同、跟、当、以及、及、并且、而且、而、或、不但) ⑷助词 ①时态动词(着、了、过)②结构助词(的、地、得、所)③语气助 词(呢、么、吗、吧、罢了) 注:独立运用能力太差除了“所”字之外都念轻音 ⑸.叹词 ⑹拟声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知识梳理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 多音字的分辨 攒攒射(cuán)沓拖沓(tà) 积攒(zǎn)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便便宜(pián) 数数见不鲜(shu?)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菲薄(fěi) 弄弄堂(l?ng)芳菲(fēi) 弄潮(n?ng)给给予(jǐ) 脉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孱孱头(càn) 豁豁然开朗(hu?)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颤抖(chàn) 参加(cān)颤栗(zhàn) 参人参(shēn)参差(cēn)抹杀(mǒ)抹抹布(mā)倔倔强(ju?)拐弯抹角(m ?)倔头倔脑(jua)擂大吹大擂(l?i)栅栅极(shān)擂台(lai)栅栏(zhà)俩俩人(liǎ)期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期年期月(jī)没没齿难忘(m?)塞款塞入朝(sài)没有(m?i)塞住(sāi)不塞不流(sa)屏屏风(píng)屏息(bǐng)单单于(chán)姓单(shàn)处处罚(chǔ)骑胡服骑射(qí)怔怔住(zhang)处所(chù)铁骑( jì)怔忡(zhēng) 2形近字的分辨荫庇(bì)惴惴(zhuì)瑕疵(cī)揣摩(chuǎi)端详(duān)刚愎自用(bì)相悖(baì) 心腹(fù)脖颈(b?) 崎岖(qí)众口铄金,矍铄(shu?) 倚马可待(yǐ)闪烁(shu?) 骑兵(qí)瓦砾(lì) 绮丽(qǐ)一诺千金(nu?)淆乱乾坤(xiáo)偌大(ru?)肴馔(yáo)喏喏连声(nu?)半晌(shǎng)不容置喙(huì)响遏行云(xiǎng)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 )缘木求鱼(yuán)掾吏(yuàn)绵亘(gan)城垣(yuán)气馁(něi)永恒(h?ng)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持久(chí)邯郸(dān)侍奉(shì)弹药(dàn)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汩汩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 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一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注音 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絮烦(xùfán)仓廒(áo)赍发(jī) 恁(nan)掇(duō)搠(shu?)剜(wān) ◆古今异义 (1)少刻便知。古义:一会儿。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古义:拿。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古义:结束,了结。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古义:胜过。今义:好像。 (7)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古义:冒犯;制造。今义:讨厌;惹事。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古义:只要。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古义:时时;给。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文化常识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 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 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 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 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 发展的规律。

最新高一语文专项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 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 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 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①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 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 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 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 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节)【注】①彀:张弓射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即.入盗即:如果。 B.赵王让.李牧让:谦让,退让。 C.走.秦将桓走:使……逃跑。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臣如前,乃.敢奉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以.数千人委之余船以.次俱进 D.王翦因.急击赵不如因.善遇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长年居住代地雁门关,防备匈奴入侵。他按需设置官吏,征收租税以备军需,加强军队骑射训练等,但当匈奴入侵时却退守营垒不敢出战。 B.赵王认为李牧不出战是害怕匈奴,于是免去他的职位;新任将领出战匈奴屡屡败亡后,赵王认识到李牧战略的正确性,又重新起用了他。

高中语文文言文完全复习详解

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高考要求 1.语文高考的统一考试的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高中语文教材附录的340个文言实词是高考查的基本的文言实词。 考纲规定语文高考要考查的文言虚词,主要是常用的“安、但、而、耳、夫、盖、故、何、乎、或、即、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惟、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还有八个双音节文言虚词:得无、否则、何况、何其、然后、然则、虽然、无巧。其中“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这二十个文言虚词是最基本的。 8.文言文翻译在考试中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尤其是要将重点字词的原意翻译清楚,要做到“信”、“达”、“雅”,要忠实原文,不误解,不漏掉,不增译,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要注意演播下列翻译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不译那些古今通用的内容。诸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官职、科举典章制度、度量单位等。将它们挪移译文中即可。 ②换文言文中以单音节词为主,包括一些古今异义的词、通假词、偏义复词等。对于这些词,就要以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换掉它们。如“涕”译为“眼泪”;“蚤”译为“早”;“作息”译为“劳动”;“河南”译为“黄河以南”。 ③补是对文言文中各种省略实行的一种方法。若属于主语省略,就得补出主语;若属于宾语省略,就得补出宾语;若属于介词结构省略,就得补出介词结构,以保证译文的完整顺畅。 ⑤删去掉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助词等。保持译文的简洁紧凑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⑥调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语序、特殊句序进行调整,诸如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9.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根据语言环境的语言规律判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 ①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B.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C.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D.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 ②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推断下面加点的词的词义。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通五经,贯六艺。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比如:A.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C.变姓名,诡踪迹。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精选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精选 学习高一语文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语文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 烛之武退秦师 一、《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 秦逢(páng)孙夫(fú)晋,何厌之有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 “了” 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意: “把??当做”,今意: 认为。“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行李“古意: 出使的人,今意: 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乏困”古意: 缺少的东西,今意: 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意: 那个人,今意: 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去”古意: 离开,今意: 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晋军函陵省略介词于 2(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烛之武

最新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最新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总结 一、文学常识 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它记述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与《公羊传》《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2?《战国策》又称《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叙述了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众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史记》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30篇,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 70篇,记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10篇,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8篇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它不仅是一部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代表了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杞子骨髓震慑参乘玉玦忤逆 切齿拊心杯杓戮力荆轲拜谒督亢偏袒 持匕揕之濡染怯懦扼腕淬火猝然目眩 鲰生樊哙目眦卮酒啖肉刀俎彘肩 瞋目飨食 、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 3.秦伯说(通)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 7.秦王还柱而走(通 , ) 9.距关,毋内诸侯(通;通 10.要项伯(通,) 11 . 12.不可不蚤来(通) 14.因击沛公于坐(通) 2. 共其乏困(通 ______ , )4. 失其所与,不知. (通 _______ ,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 ) 不敢倍德(通 _________ , ________ )13. 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 , ________ ) 四、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 行李之往来 (古义: _______________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可编辑

(完整版)高中语文小说的知识点总结

表达技巧 1、 2、 联想、乐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顺叙、 倒叙、插叙、用典、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古讽今、以小见大、以动写静、烘托、对比 等 3、 4、 5、 小说 3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D、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引用……) 2、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3、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小说阅读之情节 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刻画人物性格。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⑥照应前文或总结上文。 ⑦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3、情节安排评价的解题技巧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⑤贯穿情节的线索,

4、情节安排顺序的解题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作用是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文章脉络清晰,结构更加严密、紧凑,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设置了悬念。 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归纳小说主题方法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2.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5.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作品主题概括的形式 作品主题概括的形式一般为:文章通过……的情节,表现了/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 性格/情感/思考。 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1、从作品题目看主题 2、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3、从人物特征看主题 4、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5、从精巧的构思中看主题6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 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 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 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岀、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 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 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 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 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丿『。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人称代词代替名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美文欣赏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美文欣赏 专题:名人?文化 导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华夏多少名人、伟人,在诗书中汲取豪气、灵气、平凡之气与浩然正气,用自己的胆魄与精血,书写缔造着中华一部部经典传世的文化传奇。翻开浩瀚的文化史册,“上下求索”的屈子向我们走来,他以自己的胆剑,书写着亦真亦幻的楚巫文化;飘着酒香的太白向我们走来,他浪漫地挥舞衣袖,开口就是一个盛唐;斜骑驴背的工部郎,在沉郁顿挫的叹息中,抨击着乱世的罪恶。我们领略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枕陆游的风雨入梦,叹姜夔的黍离之悲,伤李煜的亡国之痛,沐孔子的儒家文化,辩老庄的无为思想,论荀孟的善恶之说。文以人而生,人以文而名,人与文化如同磁铁的两极相互共生,共同成为中华、世界文明的瑰宝,成为民族文化的脊梁。用心品读他们,你便可以领略到他们的博大与精深、悲天与悯人、超凡与旷达…… 祭屈原文 李铁城 屈原先生,明天是您的忌日。 2282年前,你受奸佞小人的排挤谗害,两度被昏庸的楚王贬谪放逐,远离朝廷国都,披发行吟,流浪于湘水两岸,开始了你泣血呼号的旅程。2282年前的今日,你长发散乱,裙裾破损,满脸憔悴,形容枯槁,在前一晚的汨罗江边上,伴随着呜咽的流水,沐浴着凄冷的夜风,你该是经过一整夜的踉跄踯躅,经过一整夜的煎熬思索,在黑夜行将逝去的时刻,你拒绝接受黎明,回首再看一眼遥远的郢都,你看到的是在冲天大火中次第崩塌的宫殿和秦兵耀眼的戈矛,你听到的是奸臣们阵阵狞笑和父老姊妹撕心裂肺的哭喊,你彻底绝望了,以必死之心怀抱起石块纵身向江面跃出,进行了千古的一跳!汨罗江惊悚了,容纳不下您崇高的身躯!三湘大地震栗了,承载不了你沉重的人格!从此在华夏的江河湖海里,无处不寄寓着你贞洁的灵魂;在长城南北广袤的原野上,无处不矗立着你伟岸的身影。 我曾想先生何其愚啊,你为什么不向楚王表示些许忏悔,求得他的宽恕;你为什么不向奸人哪怕假装出一幅笑脸,与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那只不过是几句话语、一副笑容而已;那只不过是让腰身略微弯曲几厘米,也不过是几分钟就可了结的事情。那样的话,高车驷马、一呼百诺的尊荣便可接踵而至;灯红酒绿、钟鸣鼎食的优裕也可唾手而得。退而求其次,与渔父为伴,弄一叶扁舟荡漾于烟波之上,也可落个诗酒吟咏、逍遥终生;我也曾想为什么对那样一个昏愦无情的国君,你却反复眷顾、恋恋不舍?在举世皆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泥污涂身反而独自保持芳洁?在众人皆醉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沉沉睡去反而独自保持清醒? 屈原啊,先生,你的死给千载的后人留下无尽的沉重与困惑:为什么社会容纳不了冰清玉洁,正道直行的人品?!为什么世间疏远直言敢谏、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什么世俗总是冷淡坚守信念、生死以之的执著?!为什么正直的人总是遭遇坎坷、结局悲惨?!为什么使你发出“抑郁其谁语”“国无人莫我知兮”的慨叹?!…… 先生啊,先生,你的死使我们走出了肤浅,更深地了解你的心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生民之多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对多灾多难的父老你爱得是如此淋漓尽致、专一深沉;对疮痍满目的故土你爱得又是那样生死不移、深情执著!“帝高阳之苗裔兮”“恐修名之不立”,你维护着你的高贵和尊严,像孔雀爱惜自己的羽毛,像麒麟珍护自己的四足,你保重的是你的名声,你使我们明白了邪恶因正直而原形毕露,污浊因洁净而秽形毕现,昏庸因睿智而丑态尽出,叛卖因忠贞而千夫所指,因此他们容不得你的存在,必欲置你于死地而后快。而你“虽九死而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的操守更决定了你必死的归宿。你的死永远昭示着是非、正邪、善恶、洁污是永远相斥相守的孪体,“善恶自古同冰炭,是非从来不相容”,而正义与和谐却是永恒的追求。 2282年了,你离我们已相当遥远,但却又十分切近。你凝结自己鲜血的诗篇扬起了一面宏伟灿烂的大旗,哗啦啦飘扬在历史的长空,一代代人从那里汲取着精神的营养。你以生命为代价铸就了完美无瑕人格的丰碑,你的精神哺育着一代代后世子孙的成长。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有你鲜红的血液,在我们的胸腔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