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中的场景研究

柳永词中的场景研究
柳永词中的场景研究

柳永词中的场景研究

按照空间美学的观点,“空间体验决定着人的生存体验方式,同

时也规定着文学艺术的生存美学体验。而柳永词中具有明确的场景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词这种文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表达上约定俗

成的词语范式,也即宇文所安所说,词所表达的是“陈词滥调”气另一方面是通过具体场景的直接描写体现出来的。下面是分享的柳永词中的场景研究的硕士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词中的场景研究

第一章柳永词中场景的总体特征

按照空间美学的观点,“空间体验决定着人的生存体验方式,同

时也规定着文学艺术的生存美学体验。从生存论美学视域看,文学艺

术作为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势必要在文化空间体验中展示生存的意

义与价值。”由此可见,文艺作品所构造空间的模式在文艺作品的审

美价值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艺作品中的场景,

则是空间理论中的空间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方式。柳永词中具有明确的场景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词这种文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表达

上约定俗成的词语范式,也即宇文所安所说,词所表达的是“陈词滥调”气另一方面是通过具体场景的直接描写体现出来的。柳永是慢词发展的奠基人,柳永的慢词多用铺叙的表现手法,描述的就是一个个场景。柳永的慢词中大量使用领字,“一力制作慢词的柳永,也便是词中领字的奠基人。试打开《乐章集》看,我们惊喜的发现,凡是后世常见的领字,包括单字领、双字领、三字领诸种形态,柳永差不多都尝试用过。”

③柳永词中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转换,就是靠领字来完成的,场景与场景之间相互重叠转换,回环往复,使得词的结构平衡和严谨。柳永词中的场景描写,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特征,下文将对此分别进行论述。

一、场景范围广泛

按照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观点,《花间集》代表了词从产生到定型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温庭箱和韦庄的词,标志着词的形成。《花间集》的内容具有“狭深性”的空间特点,如欧阳炯所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④词中所描述的大都是贵族化的生活场景,词中所写的主人公大都是女子,描述的场景是她们的生活环境,大都在绣阁闺楼及庭院之中,题材比较集中。再加上词具有内倾型的文学特征,使得稍后的词一直沿袭花间传统,行写范围比较狭窄。一直到范仲掩,才对词境进行了较大的开拓。而柳永的词,有一部分词继承了花间词的传统,描述的是内室中的场景,比如绣阁客馆中的公子佳人,同时伴随着柳永宦游的足印,他还有很多词描述羁旅行役中的所见所闻,包括自然山水以及盛世都会风情。这些词作大大开拓了词的场景范围,为读者描绘了很多引人入胜、美不胜收而又充满民俗风情的画卷。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词人写过羁旅行役词,但是那也是偶然为之。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此类词的词人,这使得柳永词中的场景范围相当广泛,“皇城帝都、三吴西蜀等都市场景,他作过多角度的描绘。而随着他的宦游行役,西北的千里关河,吴越的云涛烟海,江南

的万塾千岩,楚乡淮岸的華村山释等自然山水空间,像流动变换的镜头,一一展现于词世界。”

二、回环叠复的场景构造

词产生之初,大都以小令形式面世。整个唐五代到宋代初年,词坛中小令都处于一统天下的地位。直至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慢词才得到飞速发展,以致出现慢词和小令齐头并进的局面。小令一般字数较少,体制很短小,时空容量很有限,讲究意在言外,词中有不尽之意为

上佳,张炎《词源》中有云:“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不得闲。末句最当留意,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小令中的场景大都是单一场景或者二元场景,在描绘这些场景的同时极力增加词中的意蕴,以尽可能多的承载内容,花间词大都是这种情况,如温庭筠词中的场景,按照孙益康先生的观点,“全词两片的联系并不强,因为各片所写似乎仅为单一景色”气因所描述场景的单一,故而增加词中景物相互间的距离,使得词更有张力,容纳更多的景外之意,意外之情。温庭绮的词中,大都是描写深闺之中女子在静默中思念情人的生活情态,一般只有一个场景,类似摄像中的一个镜头。而柳永所大量创作的慢词,则与小令的形式有很大不同,李之仪曾评论说:“至唐末,遂因其声之长短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大抵《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层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柳永词中的场景,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不停变化,

这种回环往复的多重复叠结构,是柳永的首创,是柳永词中场景独特

的排布方式。从时间上来看,一般情况下,词是现在、过去或者未来组

合在一起的二重或者三重的时间结构,这是一种单线条的内容排布方式,而柳永的词中,则是由当前场景回想到过去,由过去联想到将来,

又由将来转回现在的回环;从空间角度分析,一般词都写主人公思念

他人,或者他人思念主人公,柳永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他的词作中是

“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试看其词《浪淘沙慢》: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熄。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嘆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陵顿翻成忧戚。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处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色暂时疏散,费伊心力。婦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惜。到如今,天长漏永,

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帷呢枕,轻轻细说与,江乡

夜夜,数寒更思忆。

第二章柳永词中典型场景的研究

《毛诗序》云:“玲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

就是说,诗行写的是文人士子的志向、抱负。词则与诗相对,清代谢章铤在《眠琴小筑词序》中说:

诗以道性情尚矣,顾余谓言情之作,诗不如词。参差其句读,抑扬其声调。诗所不能达者,宛转而寄之于词,读者如幽香蜜味,心入心脾焉。诗不易尽,词虽不必务尽,而尽亦不妨焉;诗不宜巧,词虽不在争巧。而巧亦无碍焉。其设词愈近,其感人愈深。范希文、欧阳永叔非一代

名德哉?乃观其所为词,与张三影、柳三变未尝不异曲同工。何哉?嘆

乎?夫人必先有所不忍于其家,而后有所不忍于其国,今日之深情款款者,必异日大节之暴蟲者也。故工诗者馀于性,工词者馀于情。

一、江岸离别场景

江岸送别是词中比较常见的场景。刘师培曾云:“感物兴怀,援

情记兴”气在江边送别的时候,烟波浩激的江河延伸到视野所及的尽头,与苍茫辽远的天空相接,构成一个庞大空阔的空间。词人望着这样的天地,感觉到自己是如此激小,“寄輕幡于天地,激沧海之一粟”。

想到自己生命的短暂,此去前途的撤茫,此次与友人分离之后再次相

见的无期,万种愁情一起涌上心头,更易引发词人的离别悲情。离别的时刻令人伤怀,离别前后碰到相似的场景还会触景伤情,正如江掩《别赋》所云:“藉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的一生,仕途坎河,沉论

下僚,为了功名利禄四处奔波,無转天涯,羁旅生活使得他不停地面对

分离。柳永又是多情之人,离别触动着他敏感细腻的内心,令他失魂落魄,黯然神伤。故而在柳永词中,江岸送别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场景。

这首词的上阕,描绘的是依依惜别的离情离景,由三个场景组成。开篇直接描写,点明此次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景象:“骤雨不终日”,突然而来的雨急急地下了一阵,刚刚停下来。四野显得格外安静,唯有寒婢在凄凄切切的鸣叫着,预示着已到了夏末秋初。接近傍晚了,暮色沉沉中,主人公面对着为了行人休息和饯别之用的长亭。这是第一个

场景,其中的物象有:寒姆凄切的叫声,雨后的长亭,将晚的天色,营造

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对下文的行情起烘托渲染作用。下一个场景

由两个动态的画面构成,表现的是离别时的情景:都城城门郊外的野

地中,搭设着帐幕,朋友正在和主人公宴饮,为他饯行。可面对着满桌的佳肴,却无法下箸,醇香的美酒在前,也无心畅饮,只因马上就要面

临着分别。这是第一个宴饮的画面。第二个画面是恋人分离。

二、登高望远场景

自古以来,文人士子都喜欢登高远眺,在重阳节这天还有登高远望思念他方亲人的习俗。孔子曾云:“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登高能够广博见识,登高时赋诗来扦发自己的情怀,这是古代大夫必

备的才能之一。孟子曾经讲述过孔子登山的事迹:“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望远成为文人才子行发自己情怀的一个特定场景,是集体无意识下的一种行为,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登高者期待通过登高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羁洋和束缚,并借以扩大眼界,开阔心胸,使自己超然世外,获得安宁。登上高山或者站立在高楼上,视线一下子开阔起来,平日里熟悉的事物显得澉小而遥远,成为点缀

在天地间的背景。天地是如此的博大浩远,囊括一切。登高者深刻感觉到自己的撤小,和大自然相比人类的短暂和激小。天地间只剩自己一个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就像陈子昂所描述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情形下,杨慎会感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專参想到的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王安石登高后产生的感觉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和苏拭“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比,多了几分进取心和参与意识。登高之后,个人内心深处的情绪会聚集而喷发出来,这种情绪因人而异,又无比真实。

对于柳永来说,“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騎,永日无言”。柳永平生的心事,就是与情人分隔两地,无法相见,一腔柔情蜜意无处寄托。在他登高远望之后,这种情感就尤其突出。柳永登高望远词中,历来最受瞩目的是《八声甘州》:对溝箭、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风霜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荐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秒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漆留。想佳人、妆楼颗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想凝愁。

这首词有两个具体的场景,一个是登高之后看到的眼前之景,另一个是想象中佳人在楼上思念我的情景。在第一个场景中,开篇直接描写登楼之后所看到的景象:深秋霜降时节的傍晚,暴雨急急地从天

空洒向江面,雨水弥漫在天地之间,将大地空气都清洗了一番,洗出了一个清爽的秋天;渐渐地,起风了,雨停之后冷风寒气逼人,愈来愈紧,关山河流萧条凄清冷落,夕阳回光返照,惨淡地照射着词人所在高楼;放眼望去,天地间处处是衰败的红花、调零的绿叶,美好季节的景物已经慢慢的消失不见了,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只剩下滚滚的长江水,一如既往默默地向东流去,仿佛不受季节变迁的影响。这个场景的景物描写历来受到评论家的推崇,如陈延焯评论说:“情景兼到,骨韵俱高,无起伏之痕,有生动之趣。古今杰作?”,赵令畤记载评论说:“‘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场景所包含的物象有:洒向江面的潇潇暮雨,深秋寒倉逼人的霜风,回光返照的惨淡斜阳,红衰翠减的天地,默默东流的长江水。

第三章柳永词中场景的意蕴

艾略特先生说:“以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唯一途径是找到一种客观的相关事物’。换言之,即找到能够激发某一特定情感程式的一套物体,一种情景,一系列事物,人们在看过这些事物之后,就能立即唤起那种相关的情感。”对于柳永的词来说,场景就是这一种“客观的相关事物”。柳词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场景意识存在,场景是柳永词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柳词就是由一个个场景组成的,词的内容通过场景来表现,词人的情感通过场景来表达,读者阅读词句时通过想象场景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来与词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场景是柳词的主体。词人通过他的词,来传达他内心深处无可言说的情感。词中的这些场景承载着柳永寄托在词中的情感,场景的转换诉说着词人心绪的变迁。柳词中的内容和情感都是通过场景来表现出来的,场景在柳永词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蕴。

一、场景是词表达真情的载体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真实性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实主义坚持‘本质真实’,浪漫主义则沉浸于‘情感真实’,自然主义则对毛茸萁的‘自然真实’倾心不已,意识流小说则发现了更为重要的真实的内心’。”这样的说法似乎过于绝对,种种文体的真实也许不能分得如此清楚,但真实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词来说尤其如此。词在产生之初,就是用来表达更贴近人的真实情感的文体,真实性是词的一个基本特点。况周顾曾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他认为,词要将真实的景物和真切的感情结合

起来,才能真正表现出词的美感。由此可见景物在词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词的表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卩永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的词更是情真意切。柳词的真挚情感千百年来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也是它的永恒魅力所在。而柳词的真实,正是通过词中的场景体现出来的。正如杨海明所说:“写景促成了行情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场景塑造了柳词真实的环境,传达着词人真实的情感。

结语

场景是词作构成的一个部分,由词中主人公所生活的外部环境

以及主人公的活动共同组合构成,也包括主人公想到、梦到的画面。也即,场景是词中所描绘的物象的组合,包括人造建筑构成的空间组

合和自然山水的空间组合,或者是两者皆有的空间组合。柳永词中的场景意识很明显,场景是柳词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直接的场景描写

以及领字的运用来体现出来。

伴随着词的发展,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柳永词中的场景描写,较之前代以及同时代的词作,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场景范围更加扩展,场景构造更加复杂,场景描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等。柳永词作中具有的典型的场景描写,包括绣阁客馆这样室内空间描写,也包括室外广

阔天地空间的描写,如江岸送别、登高望远、苇村山驿等自然场景描写,以及盛世都会这样反映人类生活都市风情的描写。其中大都反映的是词人羁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经所想,映射出的是词人满腔的真情和内心深处的痛苦。而柳永词中所映射出来的这矛盾的心境,与当时

的社会思潮是相互关联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和世俗享乐观念无法融合的矛盾。

关注柳永词中的场景,是从空间角度来研究柳词的特征。空间的体验是人的生存体验的一种方法。词所描述的空间,是词人生活体验的写照。这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词人及其作品。对词中的场景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刻细致的解读词人的生存经验和心路历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与真实的词人更加贴近。也许场景还有其他的意义,敬请更多学人进行此类研究。

异曲同构真情世界_比较分析柳永与晏几道的歌妓情结

17 异曲同构真情世界 ——比较分析柳永与晏几道的歌妓情结 李秋虹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柳永与晏几道两人的词无论是在体制、艺术风格、及语言择炼上都自成一体,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但是,他们的词却有一个共同的题材——歌妓。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词中都对那些聪明而不幸的歌妓表现出深切的同情,感情真挚深沉而又充满凄凉与感伤。他们用各自不同的作品构建了一个相同的真情世界。 关键词:柳永;晏机道;歌妓情结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011/ES (2006)03-0017-04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Journal of Enshi Technical College (Comprehensive Edition ) 第18卷第3期2006年第3期 No.3Vol.18(No.32006) 一 柳永与晏几道的词无论是在体制、艺术风格及语言择炼上都自成一体,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但是,他们两人的词却有一个共同的题材——歌妓。由于情感的、生理的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复杂的原因,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创作时的重要对象,柳永和晏几道也不例外。然而他们词中的女性形象却一反封建文人士大夫既定的淑女风范,转向对歌妓的描写。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类词占有很大的比例。柳永的《乐章集》中有60%的词所写内容是反映各阶层妇女的生活,而晏几道的《小山词》中也有大量的篇幅写歌儿舞女的生活。他们的词往往对下层妇女的遭遇、心理、思想刻画得细腻、逼真,同时表现出对她们的深深同情。他们在描写女性时真实、大胆、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在柳永的词中反映妓女命运的内容最为突出,真实地描写了妓女被摧残、被蹂躏的不幸遭遇。他满怀关爱的去写她 们,写得真挚、感人。晏几道也是如此,他在词中对歌女们所表达的情感既真淳,又深沉,没有掺入一丝水份。陈廷焯赞赏说:“小山词无人不爱,爱以情胜也。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白雨斋词话》)还有人说:“叔原妙在得于妇人。”其实,“得”与“给”是双向的,以真情才能换真情,以真心才能换真心。从想象与情感的关系上看,艺术构思中想象是始终与作者的情感体验交互作用着的,没有深入的情感体验,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就不可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1]无论柳永还是晏几道,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爱情献给那些值得爱的歌女,而那些歌女则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不涸之泉。所以,《乐章集》和《小山词》中的情感世界是柳、晏与那些美丽多情的歌女共同创造的。 二 艺术来源于生活,柳永和晏几道他们走上歌妓词的创作道路,成为北宋词坛上卓有成效的词作 收稿日期:2006—05—05 作者简介:李秋虹(1967—),女,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发展系讲师。主要从事文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柳永词的用典的研究.pdf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于典故一词解释为:“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从西汉的贾谊开始,运用典故成为文学家们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在后来很多文人都将典故融入到自己的诗词文当中。有人认为“宋词始于苏轼”。事实上,宋词用典的开创者是柳永,他的《乐章集》用典,使得他的词含蓄委婉,化俗为雅,突破了篇幅的限制,展示出了更真切深厚的情意。 柳永《乐章集》212首词中有多处用典,概言之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以女性形象为主的歌妓词和闺怨词 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的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内容所做的歌词;闺怨词则是古代女性生活中对感情的一种抒发,主要侧重于夫妻感情的描写,也有很多是以风尘女子的口吻来写的。柳永摒弃了早先不平等对待歌妓的态度,乐于和歌妓们诗词唱和。同时还以女性的角度来展现女主人公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他的歌妓词是一种俗词,大多数是应歌而作,但是在这些歌妓词中柳永大量运用典故:1.《柳腰轻》第二句“章台柳、昭阳燕。”中“章台柳”典出《本事诗·情感》:“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章台柳”指的是长安柳氏,柳氏是娼女,有着娉婷的身段和绝世的容颜,和韩更是历经磨难才终成眷侣。柳永在此引用这一典故,可以借用以前歌妓的形象来暗指自己诗中这一歌妓的美丽容貌、优美的歌声以及不幸的遭遇,更是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展示歌妓也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2.《合欢带》:“……更都来、占了千娇。”中“都”引用《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中“韩娥”典出《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过雍门,卖唱借食,走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檀郎幸有,凌云词赋。”中“凌云词赋”典出《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掷果”引用《晋书·潘岳传》:“岳美资仪……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扰,投之以果。”这首词也是一词数典,引用了古代韩娥是古代韩国一位有名的歌唱家的故事,她唱起歌来感情相当投入,听过她歌的人都为他的歌声动容,柳永在这里用韩娥这种神奇的歌声来暗指自己遇到的歌妓也是歌声甜美,让他亦为之陶醉。以古指今,柳永丰富了词的表现域,也显示出了柳永善于囊括古今的才华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写歌妓词的时候大量用典,使得这类词多了一分文雅之气,而且他在引用古人的话时还添加自己的词汇加以渲染,使得词更加具有画面感。 二、羁旅行役词和抒怀词 羁旅行役词是指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之作,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柳永的羁旅行役抒怀词运用典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游子心中的忧郁不满,孤独彷徨,而且还写了许多羁旅过程中所见之景。现举例如下:1.《尾犯》:“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中“寡信轻诺”典出《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而“……按新词、流霞共酌。”中“流霞”语出王充《论衡·道虚》,后泛指美酒,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在这首词中柳永抒发了自己对佳人的思恋之情,运用“轻诺寡性”的典故,表明自己不应该不守承诺,失信与他人,有种伤感和懊悔的情感。2.《宣清》:“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掷果”典出《晋书·潘岳传》:“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扰,投之以果,遂满载以归。”“绝缨”在汉刘向《说苑·复恩》中记载:“战国时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忽然灯烛熄灭,有人拉扯美人衣,美人扯断那人的冠缨,并请求庄王上灯找出绝缨之人。庄王令所有的人都自断冠缨,然后上灯,尽欢而散。”而下片中的“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里的“高阳”典出《史记·郦生列传》。在这里面,柳永将事典于语典相结合,看上去很混乱,实则却相互之间融合在了一起,几个古代写爱情的故事同时出现增添了词的柔和情感,抒发了柳永的孤独彷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柳永的羁旅抒怀词融入大量前人的诗句,内容比较丰富,他运用典故将内心的郁闷不平,落寞孤寂,对朋友的怀念等情感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让读诗的人在感受他内心多变的情感的同时亦可以怀念前人,知晓一些精美的故事。 三、歌咏太平的词 宋代的城市经济空前繁荣,柳永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富庶的时代,他以一个百姓的身份将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展现在他的词中。而他的投献词有一定的贡谀成分,内容中体现了对当时掌权者的歌功颂得。他的歌咏太平的词虽不及羁旅抒怀词和歌妓词的数量多,但是也照样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而且基本上是一首词化用许多典故,例如:1.《早梅芳》:“……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一句里“虹桥”引用陆广微《吴地记》:“吴、长二县,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余。”“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中“汉元侯”指三国时魏将张既。据《三国志·张既传》载“他曾辅佐曹操定关中,多次平定匈奴、胡羌之乱,先后为雍州、凉州刺史,封武始亭侯、都乡侯、西乡侯。”“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中“昼锦”典出《史记·项羽记》,后来称富贵还乡为昼锦;“铃斋”出自唐韩《赠郓州马使君》:“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周星”指一周年,典出白居易《与刘苏州书》:“去年冬,梦得……迁苏州刺史……岁月易迈,行复周星。”这是一首典型的歌咏太平的词,柳永依旧在词中大量用典,通过展示前朝有名宏伟的建筑物来突出自己所处朝代的繁华,社会太平,但有一点对当权者的奉承之意。2.《中吕宫·送征衣》:“过韶阳。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一句里“枢”典出《史记·天官书》“索隐”:“《春秋运斗枢》:‘斗,第一枢,第二旋,第三玑……’”,而“电绕”典出《宋书·符瑞志》:“黄帝轩辕

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的优秀品质

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的优秀品质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灿若星空。它以华美隽永的语言、光彩照人的形象引人注目,让人痴迷,启人深思。而其中的女性形象就是这浩淼波光中的一粒粒珍珠,耿耿星河中的一颗颗明星。她们政治地位低下而不失尊严,她们生活负担沉重而报以勤劳,她们孝敬长辈、忠于爱情,她们自尊自强、富于责任感。古往今来,女性的优秀品质铸就了中华妇女的美德,她们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一、中国古代社会完全是一个男权社会,女子的生活天地绝大部分是在自己的家中。她们生儿育女、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繁重辛苦、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使得她们忘我地操劳。但是,她们没有怨言、不求索取,有的是始终如一的勤劳善良、孝顺扶持。《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木兰诗》中的木兰一出场就是一位勤劳的女性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面对父母公婆,她们尽自己的所能扶养、分忧。刘兰芝虽遭婆婆驱遣,仍惦念着婆婆,临走时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木兰叹息的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

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于是,木兰便不顾自己的女子身份,毅然作出决定:“愿为 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而《窦娥冤》中的窦娥“情愿认药 死公公,与了招罪”,因为自己不死,便救不了婆婆的命。 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古典诗歌中爱情诗占了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在恋爱生活还是婚姻生活中,女子的形象美好而动人心弦。为了爱情,她们甚至可以献出生命。《古诗十 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的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深情的守望感动了多少有情人;刘兰芝虽被逼迫也不屈服,即使与太守之子行完婚礼,也要忠于自己的爱情,“举身赴 清池”,用生命履行了自己被逼迫则“黄泉下相见”的誓言;而《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礼法。 三、尽管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但她们不慕富贵。《陌上桑》是一首民间叙事诗。它通过平民女子秦罗敷驳斥无耻太守的调戏,歌颂了劳动妇女不贪慕富贵、不畏权势、忠贞不阿的高尚品格;刘兰芝被遣回家,面对否泰如天地的选择,决不因县令和太守家的富贵而改变自己的爱情;战场上建有功勋的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西厢记》中的那位相国夫人不顾女儿的感受,执意要让张生取个功名回来,否则就不再让张生进家门。但莺莺并不要那富贵的虚名,“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记’,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第四本第三折)。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摘要:柳永词中描写女性的作品约占全部词作的一半,而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形象频繁出现在柳永的作品中。通过对柳永《乐章集》中歌妓词的分类与分析,总结柳词中歌妓的五种形象。她们集高超技艺与倾城之姿于一体;她们不幸沦落风尘但心性依然高洁;她们向往真正的爱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却注定永远得不到永恒爱情;她们命运悲惨却无力自救。柳永用他的柔情笔墨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悲剧形象,使人们对传统的歌妓形象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歌妓形象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也是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作曲、独具原创力的才子词人。虽然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却用流行的新声写下了大量语言通俗、洋溢着浓厚市民气息的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欣赏。不仅仁宗喜爱柳词,“每对歌,必使侍妓歌之再三”[1],更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的盛况。可以说,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市井百姓,无不爱柳词。 柳永一生作词无数,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词是与歌妓有关联的。据记载:《全宋词》总共收录了柳永词212首,“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2]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柳永如此频繁地将歌妓写入他的词中,而这些歌妓又是以怎样的一个形象出现的呢? 一方面,柳永以歌妓入词与宋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歌妓制度产生于殷商时期,到了宋代达到它的鼎盛期。由于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和歌舞佐酒的兴盛,不仅使得歌妓的数量达到空前之多,也大大加速了歌妓的社会化进程,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为歌妓作为一种文学形象进入文人的词作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柳永如此频繁地创作歌妓词还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尽管柳永文采非凡,然在仕途上,他却屡屡遭挫。最后他不得不以“奉旨填词”之名,混迹于汴京的秦楼楚馆,以作“新声”卖给歌妓为生。他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这使得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深入地了解歌妓们的悲惨遭遇。 因此在柳词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歌妓的身影。而她们也以不同的形象冲击着读者的眼球。 纵观柳永《乐章集》中的歌妓词,歌妓的形象主要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一、技艺超群

高二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 4 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 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 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 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 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过片(下 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 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 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 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 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 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 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 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 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 其三, 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 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 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 场景, 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 而沉入到无边无 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关于这两首词的解题: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 是观潮 胜地。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雨霖铃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 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如《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 属霖雨涉旬, 于栈道雨中闻铃, 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 采其声为 《雨霖铃》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内容摘要: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柳永渴望个性解放和性爱自由,于是他在青楼中找到理想的归宿;他通过自己的词让世人了解了歌妓等普通女性的生活及境遇。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语感上或是感情上都时刻展现出女性特质来;他把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抒展得扣人心弦;他以女性的口吻如歌如诉,吟唱着生活的酸楚、命运的不济。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特质 柳永生平简介与柳词的主要特点 柳永(987-1055?),字鳍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倦厌官场,眈溺于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最后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人所未写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八九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了解了柳永的身世以及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笔者通过长期潜心的研究,逐渐发现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关于这些,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女性口吻抒写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婉倾泣诉,如歌如怨。

唐代乐工歌妓与诗人交往考

唐代乐工歌妓与诗人交往考 摘要 唐代是诗歌繁荣鼎盛的时代,诗歌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乐工歌妓们的精心演唱与辛勤的创作。本文试图通过对歌妓与诗人交往的概况的述论,知道歌妓为什么会与诗人之间有往来,他们之间往来链接的桥梁纽带是什么,最终会产生哪些影响?诗人私募家伎的意图是什么,私家歌妓依靠怎样的方式来对诗歌进行传唱?诗人为别家声伎写诗的缘由及影响等等,本文以元稹和白居易为诗人代表,通过与乐工歌妓等交往活动为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述论,以更好的把握唐代的诗歌总体概况,这可以更好的为研究整个唐朝历史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共分为三章进行述论。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前人研究的概述和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进行简要的述论;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所在,主要是对唐代歌妓与诗人的交往事迹进行分析,分别从杜牧与歌妓的交往,市井歌妓与诗人元稹交往;营妓与白居易交往等为素材;以及诗人为别家声伎写诗的四个角度进行述论,通过对其的分析述论可以发现唐代乐工歌妓的生活点点滴滴,从而更好地把握唐代社会的诗歌集社会真实面貌。第三章主要论述唐代歌妓对唐诗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歌与诗结合这一音乐形式来渲染诗的内容,丰富了诗的音乐性,也赋予音乐的内容性。作为一种音乐和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诗在唐代有了很大发展,音乐与诗歌之间的联系通过歌妓的中介作用,得以相互渗透补充;同时乐工歌妓的传唱也极大地促进了边塞诗的盛行。 第四章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唐诗于歌妓们的生存状况与价值实现过程的考证,进一步揭示出诗歌借助于音乐进行传播的运行机制及其对唐诗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印证了唐朝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为更好地研究唐朝提供有益的参

浅析柳永词中的

浅析柳永词中的“雅” 摘要:柳永是北宋专力于写词的大家,他的词可以分为俗词和雅词两大类。其中,他的雅词独特,在雅情雅境中融入俗语,往往呈现出一种雅俗交错的面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柳词。他的雅词之“雅”主要表现在题材、表现手法和语言等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柳永词中的“雅”。 关键词:柳永;词;“雅”;题材;表现手法;语言 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前期流连于市井坊曲、秦楼楚馆,接触的多是底层百姓,尤其是歌妓舞女,词的描写内容也常常以他们为主;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使用铺叙,叙事抒情不求含蓄、袒露直率;在语言上,他采用大量通俗易懂的民间口语和俚语。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词多为俗词,显得俗艳妩媚。然而,他的词还有“雅”的成分存在。 “雅”作为一个文学和美学中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它本是《诗经》六义之一。《诗经》之大、小雅是区分音乐的。雅,本指高,《毛诗序》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王朝首都所在地的歌诗称为雅,进而政治等级的最高层,发号施令的权利中心即为雅的引申义。[1]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雅”才逐步成为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如曹玉曾把“辞义典雅”视为不朽之作的标志,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列文章风格为八种,首列“典雅”。综合起来看,雅者,指内容雅正或高雅,语言典丽含蓄,长于比兴等。下面笔者将分别从题材、表现手法、语言三个方面来谈论柳词之“雅”。 一、从题材看柳词之“雅” 柳永的词作常取材于日常生活,根据词作的内容,可以将他的词分为怀古词、羁旅词、写景词、咏物词和都市词五大类。而笔者认为柳词之“雅”更多地隐藏于羁旅词、写景词、都市词这三类中。 1.羁旅词 柳永一生仕宦失意,命运多舛,他一方面喜欢过自由浪漫、饮酒听歌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放弃对功名的幻想和追求,不得不为求名利而浪迹四方,因此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这类题材成为柳永后期词作的主要内容。 如《八声甘州》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词中“霜”、“关河”等意象分别对应“凄紧”、“冷落”、“残照”等无一不带有词人强烈感情色彩的词,长期的漂泊让他对霜风、关河、残阳等极为敏感,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词的下片有两组对比,排列得极有情韵:不忍看眼前景色,不愿想“年来踪迹”!尖锐的心理矛盾加深了“归乡”情结,把无法解脱矛盾的抒情主人公,推向伤感的极顶—“归思难收”,宦途的步履更难收!万般无奈之下,还得寻求另外一种排解方式:只有想想那位期待慰藉的“她”了,可是,在最后一组对比中,词人却不得不失望的告诉自己:世上实在不可能有人真正体悟我这个仕进无门的落魄文人!在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词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种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升华。清代冯煦在《蒿庵论词》中评道:“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其羁旅行役词大多喜欢以秋暮意象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在这样一个枯寂萧索的意境中,渗透着词人失志落魄的、漂泊凄楚的人生感怀,隐含着他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2.写景词 作者在羁旅途中,也描写沿途景色,写景细致清丽,极有层次性,写出了眼前真切的感受,没有一句陈腐滥言,柳永词作中没有单纯的写景词,而是在词中附带有作者的悲凉和感

我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人物形象

我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人物形象 (一)常见意象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 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凄切(qiè)罗绮(qí)处之泰然(chù)适逢其会(huì)B.相看(xiāng)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差不齐(cēn)C.应届(yīng)暮霭(ǎi)良辰好景(chén)重湖叠巘(yǎn)D.与会(yǔ)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枪实弹(hè)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 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 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4.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 ....的一项()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B.噫吁嚱!危乎高哉:危险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D.填然鼓之:表示事物的代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 5.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南初歇-一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

唐宋诗词与歌妓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 歌伎的最早起源,可以上溯至先秦的女乐,也就是当时的歌舞女艺人。其后随着乐籍制度的建立和教坊的成立,歌伎群体逐渐庞大,歌伎制度也日渐稳定。“歌伎制度在经历了先秦女乐,汉代倡乐和魏晋乐户的发展之后,到了唐代,逐渐形成其相对稳定的结构形态。官妓的活动进一步组织化和制度化,家妓私妓也十分普遍。”(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伎制度》)。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歌伎制度最昌盛的时期,不仅人数多,而且艺术素质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唐宋诗词的发展。正如武舟在《中国妓女文化史·修订版后序》中所言,“作为妓女,正宗的艺妓曾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这里所言的艺妓,也就是歌伎。因而,我们在研究唐宋诗词时,绝不能忽略歌伎的重要作用。 唐宋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诗词在唐宋时代,本是一种诉诸视听的音乐文艺。诗词的兴起与繁荣,都与歌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诗词与歌伎的关系,成为诗词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纵观近些年来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歌伎与诗词的创作,歌伎在诗词传播过程的中介作用,文人与歌伎的交往,歌伎诗词的创作内容与特点,歌伎对词风的影响等。 一、歌伎与诗词的创作 唐宋两朝歌舞酒宴极其普遍,城市酒楼歌馆亦空前发达。而唐是诗的王朝,宋是词的国度,能诗善词的文士就与能歌善舞的歌伎发生了密切联系,诗词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急管繁弦、玉盏频传的环境之中,但引起创作冲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有求而作。文人作诗词供歌伎演唱歌舞侑觞增添娱乐,歌伎慕名请文士写诗题词,以此抬高身价。如《北里志》记唐乐伎颜令宾“见举人尽礼袛奉,多乞歌诗以为留赠,五彩笺常满箱箧”。柳永“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李白、苏轼等大家都曾应求为歌伎填写新词,留下了许多佳话及优美的词曲。至于宫廷盛宴,文士朝臣应制而作的诗词就太多了。 二是有感而作。文人在宴会或秦楼楚馆中与歌伎接触,常触发其情而形于歌咏,这种情形较为复杂,也使这方面的诗词题材更为多样化。(一)赏美资。诗词中多描绘歌伎的容貌服饰、体态风情:“舞袖低佪真蛺蝶,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方干《赠美人四首》)。(二)赞技艺。文人和歌伎的交往,首先以歌舞技艺为媒介,因此此类作品特别多,且有不少绝构佳作。如《李凭箜篌引》、《琵琶行》等。(三)传心曲。诗词中还有许多旖旎多情之作,如晏几道为歌伎莲、鸿,苹、芸留下的追忆之作,唐代著名营伎薛涛与大诗人白居易、王建、元稹等皆有诗词往来。(四)悯身世。歌伎身份低贱,大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文人在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五)寄感叹。文士们在听歌观舞之际,还有大量诗词或抒发身世沦落之悲,或寄托家国沦丧之恨。 二、歌伎作为诗词传播的媒介 诗词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头传唱和书面传播两大类型,而歌伎是口头传唱的主要传播者。脍炙人口的旗亭赌唱故事表明唐歌伎以文人诗入乐演唱是极普遍的风气,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文学和口头文学,其特点是易上口、易记忆而且美听,因此入乐演唱便成了诗歌最快速的传播方式,特别是一些名诗人的作品更是争相传唱。至于唐宋词的传播就更与歌伎的演唱分不开,所谓“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乃至于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说明当时歌词传唱的广泛性。歌伎的演唱对

柳永词的贡献

柳永词的贡献 柳永对于宋词的主要贡献可概括为两点,即“屯田蹊径”和“柳氏家法”,具体的表现如下: 一、变旧声为新声: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慢词和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扩大,相应的扩大了词的内容含量,也增强了词的表现功能。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可以说“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二、变雅为俗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a)在题材上,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首先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 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表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 心声,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 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忧愁,如他的《满江红》; 再次,表现了北宋繁荣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 情,如他的《望海潮》;最有他还工于对于羁旅行役内容的描 写。

b)在语言表达上,大胆革新,充分利用日常口语和俚语,富有表 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直接与人对话,诉说 时使读者与听者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接受 三、以赋为词 1,善于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从景入事,因事牵情,情因景系,情景交融。柳永使用慢词,将“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的赋法移植入词,铺陈描绘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场 面和过程,以及人的情感心态的变化。 2,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即从自我思念对方到对方思念自我的多 重空间结构。 3,与铺陈相配合,柳永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 综上所述,柳永的词作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一方面后人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他们又充分吸收了柳词的表现手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词的一代新风。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吕安宁 (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70114095 指导教师:尹雪华副教授) 摘要:《诗经〃国风》里160篇作品中大约有68篇爱情诗,这些爱情诗诗真实的表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人们的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生活态度和感情历程,塑造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热情、坦率、孤苦、决绝。从这些女性形象中,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女性对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态度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流露。 关键词:诗经;国风;女性形象;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中国风吟唱男女恋情,即一种用地方声调来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1]。因此表现女性生活的诗篇很多。“十五国风”中有大量情诗,着重描写女性情感生活。“一百六十篇中关涉到两性世界的诗作,基本肯定的有六十八篇,所占比例为42.5﹪,数量可谓蔚为大观。[2]”也可以说《国风》是《诗经》中有关女性形象最精彩全面深入的部分。“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3]”。诗歌中记载她们的感受,抒发内心的体验,恋爱与婚姻中的喜怒哀乐。有对爱的憧憬,对爱的执着,对爱的誓言,对爱的决绝。这些都呈现出鲜活的女性形象。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评析。 一、美德美貌美好纯真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离不开一个“美”字。不论是外在美还是内在美,都令人赏心悦目,美好女子的形象跃然于眼前,正是《国风》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开始就塑造了一个美好的女子形象---“窈窕淑女”。“窈窕”即娴静美好的样子,包含有身段苗条之意,而“淑”指善、好。因此“窈窕淑女”是君子心中的好配偶,令其“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出对“窈窕淑女”的爱慕与倾心。在《卫风?硕人》中,女子的美丽更是令人惊叹。

论歌妓对宋词的贡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c3932668.html, 论歌妓对宋词的贡献 作者:李方园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5期 摘要:词是我国古代韵文的一种形式,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又称曲子词。 词的音乐性特征使得它和精于歌舞音乐的歌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词在宋代达到繁荣,其中歌妓群体对宋词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她们在与文人的交往中促进了词的创作,在对词的演唱中推动了词的傳播,同时也影响了词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歌妓;词;传播;风格 歌妓在人类历史上起源很早,可上溯至先秦女乐。宋朝时期,歌妓制度较为稳定,歌妓群体也十分庞大。虽然身份低微,饱受凌辱,但她们和文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同时也是传唱宋词的重要媒介,为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促进词的创作 在宋代,歌妓和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宋代享乐风气盛行,多倡导“歌儿舞女颐养天年”,家妓普遍出现。另一方面,文人大多想踏入仕途实现政治抱负,却多半失意,因而和歌妓有了相似的情感诉求。作词主体和歌唱主体必然有着密切的交往,由于这层关系,歌妓自然而然会对词人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歌妓能够刺激文人创作的欲望。通常来看,在歌楼酒肆、花间樽前,文人填词供歌妓演唱;歌妓唱词为文人助兴,是一种互动关系。但其实,文人在这种关系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歌妓要靠着动听美妙的歌词才能演唱,从而才能生存下去。“为了赢得听众、提高身价,歌妓想方设法要使自己成为新词的首唱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她们便会主动向文人乞求新 词。”[1]而男人自古爱美人,何况是风流倜傥的文人才子。见到貌美如花的歌妓,他们也许不会动情,但内心的怜香惜玉之情也会促使他们进行创作。 歌妓也丰富了词的题材。在现存5万余首宋词中,歌妓无疑是最重要、最典型的一类人 物形象。歌妓才艺丰富,容貌动人,自然会受到文人的关注和赞赏,又多活跃在文人士大夫生活的场景中,和他们交往密切,自然而然会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和词人创作的重要对象。总之,歌妓是词人创作的一类重要群体,为词人提供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他们创作的内容。 二、推动词的传播 词其一种音乐娱乐文学,带有音乐的特征,便于吟咏传唱,同时歌妓又与文人士大夫关系密切,这种联系使得能歌善舞的歌妓必然会成为宋词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柳永词的特点及举例赏析

1.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从内容上来看,柳词虽仍多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之作,但也体现出许多新的倾向,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第三,部分词作还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另外,那些抒写作者身世遭遇,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游宦生涯厌倦的作品也颇值得注意。著有《乐章集》。 2. 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转折,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更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首先,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其次,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三,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的境界。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 此词把男女恋情与羁旅行役结合在一起来写,在倾诉与情人依依惜别的同时,也寓含着词人仕途失意的抑郁、知音不再的悲凉以及江湖飘零的凄苦,感情真切诚挚,情调哀怨伤感,是颇能代表柳词风格的佳作。 2. 此词的艺术特点: (1)情景交融,虚实兼写。这首词上阙叙述别情别景,下阙设想别后相思,或融情入景,或因情见景,都是以冷落凄清的秋景来渲染衬托难以割舍的离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词的上阙写临别的情景,是实写;下阙写别后的想象,是虚写,或实景传虚,或虚景实写,既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又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柳永词两首 编稿:商章红审稿:姜虹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常识; 2.了解柳永的知识; 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词的知识 词的起源 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 铺陈 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 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 【高清: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作品介绍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

浅析柳永词中世俗女性特有的爱情观

浅析柳永词中世俗女性特有的爱情观 摘要:柳永词中的女性不同于传统文人对女性的描写,他侧重于真实地再现女性的日常生活,真切地表现女性的爱恨情仇,突出了以歌妓为代表的世俗女性的整体形象,开始关注她们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活动,详尽地描写了她们离别相思的痛苦及对情人变心的忧虑,表现了她们对爱情的向往与执着追求,这些在内容上具有适俗性的词作真实地再现女性的日常生活,真切地表现女性的爱恨情仇,突出了以歌妓为代表的世俗女性的整体形象,本文着重分析了女性特有的爱情观。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爱情观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1、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世俗女性的形象表现在世俗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感情的直率表白上。言情道爱,本以含蓄为贵,而柳永所表现的却是浅而又浅。柳永词中的世俗女性大胆地追求爱情,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的爱情的渴望。 例如《小镇西》: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尤花〔歹带〕雪。分明似旧家时节。正欢悦。被邻鸡唤起,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 这首词细腻的描写了意中人的笑靥,感情露骨,恨良宵甚短,不能与爱人极尽欢悦。柳词中的女子多了一份真实,更容易让市井阶层感到柳永描写的就是他们的生活 又如《锦堂春》,“待伊要,尤云雨,缠绣衾,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