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正式)

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正式)
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494-90 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至黄阁段(不含大学城专线)区间3标石碁~海傍站区间土建工程,起于YCK33+313.5止于YCK35+465.5,长2152m,全部为高架桥。

起点YCK33+313.5~YCK33+760.305为石碁站配线段,设计有四联,桥面宽度为9.3~13.3m 的现浇连续梁,跨度别为2×30+29m、4×30m、4×30m、3×30+27.76m,总长446.805m。

其中DZ1~DZ3为9.3m宽单箱单室箱型梁,DZ3~DZ4、DZ15~DZ16为9.3m渐变至13.3m过渡段,DZ4~DZ15为13.3m单箱双室箱型梁。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们区间3标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项目副经理周来印为组长的高支模安全领导小组,并在今后

的施工生产中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具体的组织分工如下:

组长:周来印施工作业队长:何勇

支架搭设、拆除:黄发席现场安全负责:张思亮1.施工特点、重点

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期紧

本标段包括75个桥墩的下部结构、4联现浇预应力连续梁及165孔桥梁整孔架设,工程量大,加之前期征地拆迁及施工大电等因素影响,工程开工较晚,要求兑现合同工期,施工压力相当大。

2、安全控制的重点

由于现浇梁施工,均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的重点。

3.支架的施工方法

现浇段墩高7~8.5米,在承台回填及地基处理完成后,实际净空高度为5.7~6米,故现浇段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

1)、支架地基处理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及淤泥进行清除,然后填筑40~50cm厚,宽度为对应部位梁宽的片石后用18吨压路机进行碾压。鱼塘地段抛石挤淤,填筑砂石后进行碾压。

20xx年7月26~7月29日项目部委托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对现浇段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了原基及换填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三个点位分别为YDK33+388.0(位于DZ3与DZ4之间),YDK33+477.0(位于DZ6与DZ7之间),YDK33+687.5(位于DZ13与DZ14之间)。三个试验点的试验成果汇总见附表(工程质量检测报告,NOL0601)。

试验结果表明:该地段试验点的土层在用片石回填处理后均能达到的最大试验荷载为300Kpa且在承载力特征值150Kpa时对应的压板沉降量与压板直径的比(S/b)小于0.015,判定三个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均为150Kpa。在地基土层达到要求后,在地基表面铺设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在四周设排水沟以便支架地基表面排水。

2)、支架搭设及拆除

1、支架搭设:

⑴、我标段拟采用碗扣式多功能满堂脚手架支架,碗扣式脚手架支架全部为定作加工的全新支架,确保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搭设作业时,先在处理合格的地基上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地梁(30cm×16cm枕木)。支架底部承托均座在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木地梁上,支架顶部设置顶纵梁(10cm×12cm)和横梁(10cm×12cm),其上铺设梁体模板。立杆间距布置为60cm×60cm,步距为120cm。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剪力撑横向布置间距为3m,纵向布置间距为5m。顶部设单向风缆(靠墩方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高支架从其中的一下角落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2、支架拆除:

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

拆除作业。

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拆除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它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必须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并加强指挥、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聚,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禁止单人进行拆除作业,防止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进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

拆卸现场设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严禁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原材料检测试验措施

⑴、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

⑵、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

⑶、各种原材料的检查项目及试验方法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⑷、复检不合格材料,做出标记隔离堆放,并停止使用,限期清出施工现场。

2、雷电期间作业安全措施:

⑴、施工场地的支架及所有临时设施场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⑵、雷电来临时,立即停止现场施工,将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将雷电来临和雷电已过的信号通知施工人员。

3、支架搭设及拆卸作业安全措施:

⑴、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城河围护和警示标志,禁

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高支架两侧采用安全立网完全封闭。

⑵、大雾、大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支架上的高处作业。雨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⑶、在架上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为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架,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⑷、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和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⑸、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