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的《风筝》

解读鲁迅的《风筝》
解读鲁迅的《风筝》

鲁迅作品赏评

解剖内心情操的自白

——《风筝》的写作意蕴解读

姓名:陈美瑜学号:200842302109

《野草》是鲁迅写的唯一一部散文诗集,创作于“五四”后期。在《野草》题辞中鲁迅说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1)鲁迅不仅毫无情面地解剖自己思想黑暗的阴影,也不加藻饰地抒写自己高尚的情操。读着关于鲁迅的那些内心自白,会深深地为鲁迅心灵的高尚情操的魅力所折服。这方面在《风筝》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是中国旧历的正月初一。当时鲁迅居住在北京,“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2),而出现于远处有一二风筝在浮动,使鲁迅感到“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就是这般情景触动了鲁迅那一段关于“风筝”的记忆,内心充满“惊异和悲哀”。就这样,鲁迅把那段悔恨的往事的画面慢慢展开,抒发了浓浓的手足之情,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包含着对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我的论文就是围绕着鲁迅这篇文章的写作意蕴来解读其真诚的心灵世界,解剖其高尚的内心情操。

一、手足之情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于是就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而且还亲手当着小兄弟的面将他偷偷做的风筝给弄坏了。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在“长幼有序”的家庭生活中,他以一个封建家长的资格,来管束比自己年幼的弟弟。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有人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在我看来一般抒情诗中的“我”,多是作者自己,所抒之情,也应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此外,鲁迅在写作这篇《风筝》的五年多前,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散文诗,发表在1919年9月9

日的《国民公报》上。五年多以后,鲁迅以为先前所作之《我的兄弟》“散失”了,所以又以《风筝》为题,再写一次。这前后两篇散文诗,虽字句有所不同,但所叙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这件令他内疚的事,是长久地萦回在鲁迅记忆之中的,是他曾经身历的实事,而不会是毫无根据的艺术的虚构。这样看来,《风筝》中的“我”,还是鲁迅自己。鲁迅处于对兄弟的愧疚之情,而难以忘怀那段幼年发生的往事,于是借文章来表达自己对兄弟的所做那些事的“悔恨”。

鲁迅首先生动地描写了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通过这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小兄弟那种纯真的情感,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失声“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鲁迅把小兄弟那种对风筝的痴迷状态描写得那么详细,正是想反衬自己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愧疚之心的深刻。即使已经时隔多年,鲁迅任然不能忘怀,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二、游戏对儿童的意义

鲁迅之所以会醒悟自己幼时阻止小兄弟玩风筝是“精神的虐杀”,是因为“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能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却遭到了打击伤害,鲁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这是十分恰当又非常深刻的。

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由这里,我不经想起我们中国伟大的女作家冰心,在她的诗集《繁星》中就多次赞美儿童的纯真,歌颂童心: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3)

在冰心的许多篇章中,儿童被描绘为天使,他们是冰心的“爱的哲学”里的天使,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而鲁迅在自己的《狂人日记》中也曾经显示出他对儿童的关注。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鲁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不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4)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冰心和鲁迅都看到孩子是希望。在《风筝》开头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冬季,积雪,灰黑色的秃枝丫杈来描写那个寂寞灰暗的季节。然后忆起故乡“春二月”,是“一片春日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而“春天”在总多作家笔下往往是“希望”“青春”等等的象征。

在《野草》的不少诗篇中,我们和这些字眼相熟。在《希望》中,诗人曾盼望着青年的奋起,追寻着“身外的青春”(5);在《雪》里,作者不是曾由江南的雪花,联想到“青春的消息”(6)吗?总之,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不该抹灭孩子纯真的心。只要孩子有希望,中国就会有希望。

三、严于自省的精神

从《风筝》中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是鲁迅的那种自省精神。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的人。这篇散文诗的中心内容,就是鲁迅抒写由于20年前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所引起的内疚和悔恨。多年前,为这件事,鲁迅就感到“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多年后的今天,看到北京冬天那一二处浮动的风筝,又引起他的“惊异和悲哀”。这种自我批评的品格是十分高尚可贵的。

他曾在一篇《随感录》中说过:“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7)鲁迅一直认为,

善于反省和自责,是前进的有希望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心情操和美德。他的一生中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品格。在鲁迅的许多文章里都可以看到他形象地表现自己严于自责的品格和襟怀。在《风筝》中的一段文字就将鲁迅的自悔之后急求补过的心理描写得真切动人。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通过这段质朴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鲁迅那种发自内的自责,恳求宽恕自己过失的心理。而另一方面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别人的错误。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而鲁迅没有因此放松心情,反而“心只得沉重着”。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因此鲁迅的感慨更加深沉,他痛斥黑暗社会现实,揭露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儿童天性的虐杀。

这就是《风筝》为我们展示它了深沉的思想力量和人的内心美好的感情。注释:

⑴《〈野草〉题辞》见《朝花夕拾野草 : 鲁迅的散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5年版,第68页。

⑵本文对《风筝》的所有引文均出自《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第106—109页。

⑶引自《繁星三五》见冰心的《繁星春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13页。

⑷《狂人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⑸《希望》见《朝花夕拾野草 : 鲁迅的散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

版,第79页。

⑹《雪》见《朝花夕拾野草 : 鲁迅的散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

第81页。

⑺《随感录六十二不满》见《鲁迅杂文全编(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337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