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紧密围绕民生水利的建设目标,当前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将统一集中到推进八大重点工程上。

近年来,全国各级水利部门以保障水利中心工作为出发点,以强化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为抓手,以加强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为基础,以推进重点业务系统建设为突破,以营造和完善保障环境为支撑,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八大重点工程

结合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紧密围绕民生水利,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及《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也在扎实推进。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截至2009年3月,一期工程已完成单项工程220个,在建53个,待建7个。其中,计算机骨干网、异地会商视频会议、蓄滞洪区信息反馈、大部分信息采集系统和部分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建成投入运行,中央和流域机构的防洪调度、洪水预报、会商管理等系统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总结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黄河、海河、太湖、辽宁、江苏、塔里木河、黑河等流域和区域性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全国18个省24个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在总结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实时监控、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全面推动各级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出台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已通过技术审查;江苏、浙江、辽宁、上海、北京、河南、广东、山西、重庆、福建、陕西、青海等已启动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成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2个流域监测中心站、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以及100个监测分站,项目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竣工验收,全面投入运行。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已获批准,并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步设计》已获批复,重点开展十个主要项目管理子系统的建设。中国农村水利门户网站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另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大型泵站管理等子系统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在总结第一期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确定的36个大型灌区的信息化试点建设正在实施。

水利建设与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水利部组织实施了水库大坝管理、河湖管理、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建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等子系统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根据国务院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水利部积极推动全国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批复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确定了系统建设方案、完成了数据指标体系编制,系统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

水利电子政务系统覆盖水利部和七个流域机构的水利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公用平台和综合办公、规划计划、人事劳动教育、国际合作与科技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投入运行,政务内网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已完成在部机关和七个流域的部署。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已有17个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初步实现了网上公文流转;一些单位还实现了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的联机管理、多部门协同办公等,逐步形成了以电子政务系统为平台的新型水利行政管理模式。

国家水利数据中心为加强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规范和指导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水利部印发了《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水利数据中心基本技术要求》,并将

结合国家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项目水利资源分中心的建设,研究资源整合方法和数据更新机制,为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积累经验。其中,黄河水利委员会已经建立了集中管理存储环境,初步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珠江水利委员会则正在实施数据中心部分内容的建设,太湖局已搭建数据中心框架,并初步实现了资源的整合。

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按照公安部等四部委《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目前已完成了水利部机关和直属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获得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最佳实践奖”,还完成了水利部机关政务内网改造方案的设计和评审,目前正在组织实施。水利部印发了《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进行了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应急演习。

编制工程技术要求

面对新形势,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水利信息化在适应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水利信息化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在继续推进八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扎实做好水利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不断提升业务应用水平。

目前,陈雷部长已明确提出今后3~5年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实现“五个转变”,这就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强化管理,统筹协调,全面、协调、快速推进信息化的建设。

首先要结合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信息化行业管理的行政职能。要深入研究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保障,明确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的职能,强化各级水利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和管理监督。其次是不断完善规划,尽快完成顶层设计。为适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组织编制好水利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明确水利信息化各项工程的业务定位、建设范围、建设内容、技术策略、相互间的关系与边界,以及整合与共享的资源,做出规划,指导各工程的建设,以提高整体效率和效能。要统筹实施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体系下,保证各系统纵向、横向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

最后是抓紧编制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规范重点工程建设。八大重点工程建设范围和系统层次不尽相同,建设模式也不一样,各工程建设组织或牵头单位要积极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书和基本技术要求,加强对业务系统建设的技术指导。《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基本技术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已由水利部正式颁布,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和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的立项、设计和实施要遵循相应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确保互联互通、共享协同目标的实现。

启动水利数据中心建设

2008年,水利部确定“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系统、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国家水利数据中心、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为近期要加快推进的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这八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水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水利现代化步伐意义重大。因此,近期水利信息化工作重点将统一集中到推进八大重点工程上。

一是大力推进业务应用重点工程建设。八大重点工程中,五个水利业务重点工程的建设是解决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等四大水问题和服务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移民管理等民生水利的重要技术支撑。要加快完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二期)、中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的建设,使其尽快投入运行发挥效益;大力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前期立项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应用。水利电子政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完成水利部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和七个流域机构水利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建设。在充分发挥已建系统效益、总结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以公文交换、财务管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政务管理为重点的后续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从部门分散建设向整体协同建设转变,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政务管理水平。三是尽快启动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是规范基础信息、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的关键措施。数据中心是业务应用横向间共享信息资源和进行数据层集成的基础支撑。要尽快启动国家、流域、省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实现水利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水平,推动业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多领域协同与规范。

四是积极做好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水利系统实际情况,加快完成水利部政务内网安全改造工程,确保今年通过测评和审批;七个流域机构应尽快完成政务内网安全改造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实施,保证2010年通过测评和审批,以保障政务内网的互联互通;水利政务外网应按照等级保护有关要求进行整改,确保水利网络与信息系统在安全及保密防护方面达到相应安全防护级别的要求。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摘要: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机、通信、等高新技术的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鉴此,论文提出了一整套水利信息化进程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水利决策支持系统 1 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 (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始终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我国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未能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造成了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刚刚完成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的要求,成了落后的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化工作面广、量大,信息化技术发展快,而现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 二十一世纪,已成为信息的时代,这个世纪哪行哪业想要立足于市场都离不开信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要实现基业常青,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培育信息化文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形成了一批分立的、单项应用系统。许多的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信息化水平都远远超出了我国,作为我们中国企业必须认清现状,谋求进步与发展,全面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国内外;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1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的几方面: 1.可以加快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资料信息可以系统整理,快速调阅,防止人工出错遗漏 3.方便管理,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企业的战术手段还是战略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但这并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单方面可以实现的 1.2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57.7%的中小企业都已经信息化。随着政府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企业已认识到企业网站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增长,将会拉动整个IDC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如虚拟主机,企业邮箱,智能建站,托管租用等。我们相信,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互联网基础行业的另一个亮点。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个IDC行业由于各种类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而稳步发展。追溯中国IDC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国内的IDC是随着网站的迅速发展而超常规发展起来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商业网站上。进入2009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借助自己的网站来达成商业交易。 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借助优秀互联网服务,打造优质信息化通道,将有助于

(完整版)化学品生产单位八大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考试题

化学品生产单位八大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下列作业中不需要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是(A): A.化验室中的电炉加热作业; B.乙炔气柜附近使用砂轮作业; C.氨合成装置区内进行气割作业; D.汽油罐区进行焊接作业。 2.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动火分析的合格标准是: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A)。 A.0.5%(体积百分数); B.0.2%(体积百分数); C.2%(体积百分数); D. 5%(体积百分数)。 3.在500m3的甲醇储罐内中上部位进行动火作业,应对( D )进行监测分析。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以上所有部位均需分析。 4.(B)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A. 四级风以上(含四级); B.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 C. 六级风以上(含六级); D.七级风以上(含七级)。 5.5月25日,某地六级大风,该地一企业甲醇精馏装置区域内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管线破裂,需要动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有监护人在就可以动火; B.可以动火,但应升级管理; C.只要车间主任签字即可动火; D.环境化验分析合格即可动火。 6.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C ),应重新分析,每日动火前均应进行动火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应随时进行监测; A.30min; B.45min; C. 60min; D.无限制。 7.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行的动火作业,是(A)。 A.特殊动火作业; B.一级动火作业; C.二级动火作业; D.三级动火作业。 8.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等于4%时,动火分析的合格标准是: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B)。 A.0.5%(体积百分数); B.0.2%(体积百分数); C.2%(体积百分数); D.5%(体积百分数)。 9.动火过程中,监护人确需离开现场时,监护人可做以下处理(A): A.收回作业证,暂停动火; B.指派作业人员进行监护; C.交待安全须知后离开; D.继续动火作业。 10.在设备外部动火,应在不小于动火点(C)范围内进行动火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 操六根 ( 2015水管班, 学号:09041524004) 摘要: 介绍了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的结合应用,以及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从基础设施、信息化标准、信息化应用及信息化建设成果等方面分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关键词: 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标准;专项业务应用系统。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之一,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以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基

础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逐步深入。特别是2003年第一次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全国水利系统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初步形成了由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保障环境组成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有力推动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中,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如图1所示)是《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提出的水利信息化的基本框架,由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水利业务应用和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构成。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3S (GIS,RS,GPS )、信息自动采集、通信与网络、信息存储与管理、系统集成、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运行维护等,这些信息技术分别属于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某个层次或贯穿了多个层次,这些技术的广泛和深入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DOCX 46页)

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DOCX 46页)

水利水电工程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综表1 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施工日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单位工程量评定日期年月日 序号分部工程名称 质量等级序 号 分部工程名称 质量等级 合格优良合格优良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分部工程共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个,优良率%,主要分部工程优良率% 外观质量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 施工质量检验资料 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施工单位自评等级: 评定人: 项目经理 (盖公章) 年月日监理单位复核等级: 复核人: 总监或副总监: (盖公章) 年月日 项目法人认定等级: 复核人: 单位负责人: (盖公章) 年月日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等级: 核定人 机构负责人: (盖公章) 年月日 注: 将表中主要分部工程用“△”符合标注

水利水电工程 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综表2 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施工 日期 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分部工程量评定 日期 年月 日 项次单元工 程类型 工 程 量 单元工 程个数 合格 个数 其中优 良个数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

施工单位自评意见监理单位复核 意见 项目法人认定 意见

本分部工程的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率 %,重要隐蔽单元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个,优良率 %。原材料质量,中间产品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分部工程质量等级: 评定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盖公章) 年月日复核意见: 分部工程质量 等级: 监理工程师: 年 月日 总监或副总监 ( 盖公章) 年月日 审查意见: 分部工程质量 等级: 现场代表: 年 月日 技术负责人: ( 盖公章) 年月日

——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和比较

——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和比较 信息化测算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世界范围内测算信息化水平的方法多种多样,方法也在不断扩展和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信息产业的广泛渗透性,使得它的界定困难重重,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产业的界定方法,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比较时,特别是进行国际比较时,要比较各方需要根据各自的信息产业的界定调整到一个可以比较的体系中,这一工作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在现有的各种测算方法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算术平均法,这就隐含着一个假设——比较的各个指标对信息化水平的贡献度是相同的,而实际上,每个指标对信息化的贡献是有差异的,因此,用等权的方法进行测算,必然存在相当大的误差。 ——由于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技术更新、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管制、竞争环境、电信体制的改革等的变化,要求信息产业的测算指标能够体现动态性,换句话说,可能在几年中,原来的信息化指标已过于陈旧,一些在几年前不太重要的指标开始在信息产业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指标体系中反映信息产业的变更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我们在建立和确定比较的指标体系时,对现有的各种信息化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使指标体系尽可能覆盖各种关于信息产业的界定范围,以保证它在使用中的可操作性;其次,我们选择主成分-费雪双边比较法测算信息化指标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使测算方法在统计上具有较好的特性,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最后,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未来对信息产业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如:INTERNET普及率等,以使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 表1 信息化指数体系

信息化测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内容 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考虑(详细研究略),我们建立了中国与美国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五个大分类、40个具体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方法 主成分-费雪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形象地说,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多变量平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导出少数几个主分量,使它们在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变量信息的前提下,又能保持彼此间不相关。主成分—费雪方法就是以主成分法所得到的对原有的n维指标体系简化后的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通过这些主因子与各指标关系的转换,最终得到各指标对信息化的权重。利用主成分测算基国和对应国的权数。并分别用拉氏和派氏法计算比较双方的相对信息化指数,最后用费雪公式测算对应国相对基国的信息化水平。 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 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是在原日本信息化指数法基础上修改和扩展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思路是:考虑到原有信息化指数法的指标过于陈旧,特别是指标已不能反映目前信息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在原有指标中增加了一部分指标,使其能表现当今信息化的发展的水准。另外,原信息化指数法在对各个指标汇总时,使用的是算术平均,没有考虑各个指标对总体的贡献水平。在扩展的信息化指数法中,在每个大类内部,采用的几何平均的办法,在五个大类上则运用主成分测算的权重,以加权平均计算信息化的总水平。 表2 中国各信息指标对信息化的贡献率水平排队

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9-08-27T11:35:52.5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2期作者:汪锐 [导读] 对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霍邱县排灌管理总站齐王站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提高,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信息化的影子,信息化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前景十分可观。水利工程是与我国人民生活有非常密切联系的一项基础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优质的水利工程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篇文章就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就包括水利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这项工程相关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年,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方式或者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并没有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管理模式也没有很大的改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水利工程中也在不断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水利资源共享以及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还有助于实现水利管理决策时效性,更大程度上保障各种数据信息实时性。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一、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 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最终的使用效果。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但是现阶段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管理当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水利工程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会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相关的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所涉及的水利工程项目都非常多,政府在监管方面不够持久,而且监管也不够严格,没有严格的监管力度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很多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争取招标,会采用一些错误的方式,例如向其他企业借用工作人员,政府在监管之后将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替换,以此来通过招标,这种错误的方式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1]。在水利工程竣工之后,政府部门也要进行监管,但是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不够严谨,对于工程验收的监管效果也很难很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对于工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等问题也很难发现,水利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在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做好成本预算工作是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但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降低成本,成本控制工作要能够充分确保工程的质量,不能只考虑降低成本,总之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同时这项工作也面临很多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市场招标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招标面临很大的风险,同时在费用控制方面也有了更大的难度[2]。另外,很多企业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评估的方式也不具有创新性,成本控制相关的工作人员,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资金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施工安全问题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始终,如果不够重视安全问题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很多的水利工程企业往往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责任制也没有全面落实[3],另外,很多的企业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这难以实现安全管理。 二、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监管 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相关的工作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企业要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讲解不合格的水利工程带来的不良后果,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意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就能够实现严格的把关。 2.严格管理相关技术 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严格管理相关技术非常重要,通过严格管理相关技术,能够有效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通过控制相关的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施工队伍的出现,充分保障工程的质量[4]。 3.充分落实责任制 充分落实监管工作人员相关的责任是保障监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对于水利工程监管而言,其采用的是终身责任制,所以要严格落实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够保障在出现问题之后有效的追究责任。 (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事先制定好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更要落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所实施的施工方案是安全有保障的。对于施工中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项目更要加强管理。 2.注重各个环节的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施工要点,所以在施行安全管理的时候也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材料的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强化,成品的管理亦同样如此。 (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成本控制工作要从实际粗暴,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要采用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避免出现资金的浪费,这样才能够节约成本。

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1 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的主导产业。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竞相发展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信息产业劳动力已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一个很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摸清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摸清我国各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即进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的研究。本课题的设立和研究,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比较评价方法,并根据这套体系和方法对中国各地区间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以便为中国政府制定信息产业的宏观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由于工作的探索性和资料、时间等的限制,我们的研究仅是初步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探讨与深入进行该问题的研究。 一、开展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意义及框架 (一)、开展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意义 本课题为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委托研究课题 课题组顾问:贺铿沈青华 课题组组长:郑京平 课题组副组长:陈泉根杨京英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强铁兵周江陈胜春等

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发达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发展, 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目前,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与问题如何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前景怎样各地区信息化水平与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如今尚未有科学与完整的量化的数据来反映与评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与比较信息化水平及发展的指标体系,迫切需要研究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与发展状况的计算方法,以对中国及各省(区、市)信息化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的反映与评价,以促进全国及各地区信息化健康、快速地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二)、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信息化体系的构成 本课题进行测算与比较研究所依据的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信息化体系的框架,主要是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体现了要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 信息化服务于四个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强调了必须有统一的规划和组织, 突出了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表明了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 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还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框架, 包括: 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 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 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教学文案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趋势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近年来在治水实践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所谓水利信息化,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 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及效益。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1 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建成水利信息骨干广域网络和水利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 市、区) 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 建设了400 多个水利卫星通信站, 为水利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创造了条件。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方面, 初步建成各流域、各省( 市、区) 的水文数据库和国家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 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同时还有一批数据库, 如水利空间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数据库、全国防洪工程库和全国蓄滞洪区社会经济信息库等正在启动建设中。 1.2 保障环境建设 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等。国家水利部门在保障环境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于2003 年相继正式出版、出台和印发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 一) 》《水利部信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先进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信息及系统安全技术、精通项目建设管理的多层次、高水平信息化人才, 这是水利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协调进行的关键。2005年首届“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信息技术全球化与中国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方向, 说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已受到越来越高度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5036-18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切实做好20xx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龙头的“金水工程”建设,在充分征求局机关各处室、××市水投集团意见基础上,形成2011××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20xx年、20xx年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水、雨、工、旱、灾情以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系统要求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建设任务 20xx年的水利信息化主要建设任务有七项,具体为: (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20xx年建设项目 1.工灾情采集系统 ××市范围内建设40个工灾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工灾情采集设备和工灾情数据整理上报软件。 2.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 ××市水利数据中心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建设,共建设18个重要报讯站点的智能视频监控设备。 3.××县分会场项目 在视频会商系统主会场项目建成基础上,向下延伸,××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建设。 4.应用软件二期工程 在软件一期工程基础上,启动包括洪水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气象产品系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八大特殊作业标准考试试卷

八大特殊作业标准考试试 卷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湖北吉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八大特殊作业培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计50分,每空2分) 1、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分钟,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2、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各种工器具进行检查;、电气工器具应配有。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3、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 4、在受限空间内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 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5、按照《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规定:、、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6、吊装质量大于等于t的重物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 7、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8、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9、设备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

10、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安全管理部门应该进行现场、。 11、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V。 12、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工作鞋;距作业地点30m内不得有动火作业。 13、生产车间(分厂)应预先绘制,对盲板进行,并设专人负责监护。 14、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作业。 二、判断题(共计20分,每题2分) 1、杆塔施工中可以用临时拉线过夜。() 2、作业前,必须将作业的受限空间与其他空间、管道等进行可靠隔离。并视空间情况进行清理、清洗、置换、通风等,可能存在有机物的受限空间,必须检测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浓度。() 3、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使用管理规定》。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必须进行危害识别,根据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在开工前对全部工作人员交底,检查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后,方可开工。() 4、视工作需要,可以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盲板抽堵作业() 5、高处作业时,安全带应低挂高用,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6、根据动土作业施工现场工作实际需要,指挥人员可以在坑、槽、井、沟上端边沿上站立、行走。()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9-12T15:00:20.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夏超1 王迅2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领域发展迅速。 1无锡市锡山区水利局江苏无锡 214000;2无锡市锡山区城区水利管理站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领域发展迅速。而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信息是国家基础国情信息之一、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信息化,增加水利的科技合量、降低水利的资源消耗、提高水利的整体效益是21世纪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 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国民经济建设的根本,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同时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亦是水利工程的重点内容,所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尽心研究与探讨,希望可以给水利工程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1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对水利工程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是指将遥感、通信、计算机等微电子高科技经过全面系统的利用整合,充分合理的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水利工程在处理系统工程以及对水情和雨情的观测和处理上都具有重大的突破。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在抗洪救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信息化的处理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给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虽然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与利用不到位,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设施并不完善。同时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停留在一个相对不高的位置,还有就是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多的相关人才,在这方面我国人才呈现一个较为紧缺的状态,建设中能够实际运用的流动经费也并不足够支撑整个水利工程信息化的整体建设。虽然面临这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使大家能够及时认识到问题的根本以及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加强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并且对此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便能够在经费以及人才培养上得到更有利的支撑,同时也能够增强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实时性、智能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当前水利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2.1信息资源不足 水利工作管理要面对洪涝、干旱及水污染灾害的防范、水资源环境监测四大主题,所需支撑信息在内容上涉及面厂,信息采集的时空间隔、数据类型、数据精度、交换格式与表达方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尽管多年来水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同时积累一定的基本观测资料、初步建设了一批基础数据库。但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众多急需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还极不完善。如服务于多层次业务需求的空间数据,水资源调度,工程现状与工程规划设计及其他各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尚未全面启动。 2.2信息共享困难 当前对于信息的共享性以及重用性是信息资源价值优势的突出体现,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由于水利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信息基础设施与共享机制仍不配套,导致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对于当前水利系统结合各项业务应用目标,开发建设了一些专用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但由于各自技术水平、任务来源和资金渠道不同,这些数据库及其应用大多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和不同业务部门,呈现条块分割的特征,形成以地域、专业、部门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 2.3应用基础薄弱 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处理的数字化,除因信息资源限制导致的应用水平低外,对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应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数水利业务数学模型还难以对实际状况做出科学的模拟。部分水利业务部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难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成本高、维护困难,不能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维护的应用软件资源。 3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对策 3.1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实施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需要对基础设备进行完善,首先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大量增加水利工程技术设施的建设,通过资金的不断增加来增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完善偏远地区的水利工程设施,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增强信息的实时推进,以保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设施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创新,增强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完善程度和效益发挥。 3.2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 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资源信息的不共享,由于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部分地区并没有完善的水利信息化采集和传输设施,这就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并不能实时共享,由此造成了部分水利工程建设的滞后性。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投入,增强网络的建设,确保可以实时共享水利工程信息资源,进而加快对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同时对我国水利工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 3.3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高素质的水利工程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人才的培养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因此加强人才的建设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能够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技术,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部门需要在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积极培养,同时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人员机制,还需要国家加强对水利工程的重视,提升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就业数量,进而提升整体的水利工程人员队伍的信息化管理素质与能力。

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资料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且末县水利局 2014年11月

目录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3)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3)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 2、存在的问题 (4)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5) 1、采集传输 (6) 2、数据存储 (6) 3、应用系统 (7) 4、展示层 (8) 四、资金筹措 (9) 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9) 1、加强领导 (9) 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9)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且末县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

(1)2012年完成的《且末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系统建成后,在且末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全面掌握水雨情时空变化趋势,并按照前期分析确定的雨量预警指标和水位预警指标,实现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及时预警;重点防控流域,具备依照降雨、融雪预报重要断面水情变化趋势,或按相邻边界水情要素变化趋势预报下游断面洪水形势,并依据成灾要素等级实时启动山洪灾害危险区转移警报;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加强宣传演练,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已完成投资约587万元万元。 (2)2011年建设的《且末县农区农村饮水安全更新改造工程》安装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1套。 2、存在的问题 (1)、发展速度滞后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则退,我县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意识上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2.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3.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也是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3)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

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分析

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是水利工程发展新时期的必然产物,其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文本中先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简述,之后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措施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带来支持。 标签: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 水利工程管理是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及其投入使用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保证水利工程功能性发挥,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也迎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这对于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水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当前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效果来看,许多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水利工程的保护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社会职能作用,做好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的应用分析至关重要。 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一)提高管理效率 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这对于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包括水利工程管理计划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的收集以及根据天气预报而进行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变化,都可以依靠信息化系統得以完成。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因为信息化模式的应用,而变得更为系统和便捷,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工作需求操作信息系统就可以完成水利工程管理相关工作,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由此得到了提升。 (二)节约管理成本 在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环节中,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巡视、维护等每一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资成本。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从事上述工作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予以完成,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作为支持。在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依靠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对水工程作状态、闸门状态以及实时出水量进行全面监督,并将各种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在系统操作终端上,以供管理人员予以查看应用。由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实现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节约,同时还能够大大降低管理的时间成本,这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