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

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
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解析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要求 1)、修剪 (1)、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2)、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3)、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4)、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5)、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a.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b.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c.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d.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e.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6)、乔木修剪 a.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 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b.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 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c.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d.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e.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2.8m。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7)、灌木修剪 a.灌木造型修剪应使树型内高外低,形成自然丰满的圆头形或半圆形树型。 b. 灌木内膛小枝应适量疏剪,强壮枝应进行适当短截,下垂细弱枝及地表萌生的地蘖应彻底疏除。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 指导要求 (三级)

目录

1.方案设计要求 1.1.方案设计思想 1.1.1.构建符合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的安全体系结构 平台安全建设需要在整体信息安全体系指导下进行实施,保证信息安全建设真正发挥效力。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产品的不断增加,信息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体系架构角度看,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由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通信网络三个层次组成。所谓计算环境就是用户的工作环境,由完成信息存储与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以及外部设备及其连接部件组成,计算环境的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是授权和访问控制的源头;区域边界是计算环境的边界,对进入和流出计算环境的信息实施控制和保护;通信网络是计算环境之间实现信息传输功能的部分。在这三个层次中,如果每一个使用者都是经过认证和授权的,其操作都是符合规定的,那么就不会产生攻击性的事故,就能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 1.1. 2.建立科学实用的全程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是信息系统中敏感信息保护的核心,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以下简称GB17859-1999):

三级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环境的设计策略,应“提供有关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记以及主体对客体强制访问控制”的相关要求。基于“一个中心支撑下的三重保障体系结构”的安全保护环境,构造非形式化的安全策略模型,对主、客体进行安全标记,并以此为基础,按照访问控制规则实现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的强制访问控制。由安全管理中心统一制定和下发访问控制策略,在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实施统一的全程访问控制,阻止对非授权用户的访问行为以及授权用户的非授权访问行为。 1.1.3.加强源头控制,实现基础核心层的纵深防御 终端是一切不安全问题的根源,终端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源头,如果在终端实施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努力消除不安全问题的根源,那么重要信息就不会从终端泄露出去,病毒、木马也无法入侵终端,内部恶意用户更是无法从网内攻击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内部用户攻击的问题迎刃而解。 安全操作系统是终端安全的核心和基础。如果没有安全操作系统的支撑,终端安全就毫无保障。实现基础核心层的纵深防御需要高安全等级操作系统的支撑,以此为基础实施深层次的人、技术和操作的控制。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为了给广大市民及游客营造一个舒心、整洁的游园环境,规范养护管理标准、流程,提高绿化养护效率,特制订本方案。 一、养护人员的挑选 1.养护工人必须挑选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养护技术能力的人; 2.经确定的养护人员,不得随意更换和调离; 3.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应根据现场负责人的要求及时更换; 4.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要发扬自己的特长,比如维修机械、苗木的不同季节修剪等一些养护技巧,要与其他养护工人积极交流,以便提高整体养护工人素质及团队的养护水平。 二、现场养护岗位及岗位职责 1.现场养护由养护主管、区域负责人、养护队长、技术工人、普通工人组成。 2.岗位及岗位职责表

3.各个岗位的评选办法; (1)区域负责人对现场要特别了解,并且自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措施,做到有序完善的养护。安排工作到位完善的将给予奖励,对于工作及管理能力差的将会被淘汰。 (2)养护队长要有一定管理能力,必须服众、有责任心,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按时按量完成,做的比较好的各个方面干的不错的将给予奖励并升职为区域负责人,对于工作及管理能力差并且不积极工作的予以淘汰。 (3)技术工人通过日常养护工作中的表现,进行技术考核后合格的将列为技术工人。 三、例会制度 1.养护队长应每天晚上向区域负责人汇报当天的养护工作情况和第二天的养护工作计划,坚持每天举行一次碰头会。 2.每日例会由区域负责人、养护队长参加。有紧急情况时可根据具体问题扩大参加例会人员范围。 3.养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区域负责人通报或在例会讨论,例会中做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 4.每日例会由养护队长传达会议内容并统一安排第二天的养护工作。 四、考勤制度 1.养护人员必须每天准时出勤,不得迟到早退。 2.养护人员外出干活或执行其他任务需要向区域负责人请示,填写外勤任务单,获准后方可外出。 3.养护工人外出需向区域负责人请假。 4.病假需出示病假证明书。 5.事假要向区域负责人申请,填写请假条,获准假后方可休息。

软件项目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软件项目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完整方案,投标可用)

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6.1、技术方案 6.1.1 项目背景 学校日常运转产生大量的数据,目前尚无相关应用支撑学校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数据难以利用、系统孤立形成信息孤岛、缺乏公共服务与决策支持、信息无法实时共享与交换、数据标准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统计与分析、数据价值难以体现、缺乏监控与预测;以信息化建设与业务规范建设(业务流程规范)为捉手,遵循僵化(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优化(实践指导迭代、优化)、固化(固化到统一平台形成软件资产,知识资产)原则,理顺学校常规业务,并实现信息化赋能,进而提升我学校日常管理精准度,并提供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服务,辅助管理决策。 6.1.2 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我校数据中台,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数据中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学校运营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 6.1.3 建设原则 根据XX学校要求,根据公司对大型管理软件的开发实施的经验,认为本系

统是地域广阔、业务复杂、行业特性突出、业务集成高的系统,在技术必须从软件技术和系统布局上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技术以及部署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6.1.3.1 具有技术先进性及可行性 公司认为系统应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保证在建设和使用期间体系结构不会落后。另外,XX学校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在软、硬件产品的选择上要尽量采用成熟的产品,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当前软件系统主要分J2EE技术架构和.NET技术架构。 6.1.3.2 系统安全性 公司认为智慧管理应用系统是学校最为关键的数据信息之一,智慧管理应用系统采取全方位防范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在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系统访问控制、数据通信加密、系统日志记录、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6.1.3.3 系统开放性 公司认为系统采用标准的平台、技术和结构,使其易于与其它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应定义规范的数据接口,以实现系统与其它系统互连互通以及互操作。 6.1.3.4 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公司认为系统作为学校信息化系统的关键业务系统之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关系到学校日常工作,因此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1.3.5 系统易用性 公司认为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易学易用。还应在功能、业务流程上

软件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项目实施保证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们分别制定了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和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以及项目进度保证方案。 1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项目组的人员配备既有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专家、教授等),也有中坚力量(博士、工程师、研发经理等),还有一般工作人员(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的人员、试验人员、管理人员等),并实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制,加强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和研发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 2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 2.1质量管理容 2.1.1编制和评审质量计划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依据项目计划及项目质量目标确定需要检查的主要过程和工作产品,识别项目过程中的干系人及其活动,估计检查时间和人员,并制定出本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的主要容包括:例行审计和里程碑评审,需要监督的重要活动和工作产品,确定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计划中的评审计划确定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参加的评审计划。明确质量审计报告的报送围。 质量保证计划的评审: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经过评审方能生效,以确保质量保证计划和项目计划的一致性。经过批准的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纳入配置管理。当项目计划变更时,需要及时更改和复审质量保证计划。

2.1.2“过程和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 根据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质量的审计工作,并发布质量审计报告。 审计的主要容包括:是否按照过程要求执行了相应的活动,是否按照过程要求产生了相应的工作产品。本项目中对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审计当中。 2.1.3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 对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项目组及时处理,质量保证人员需要确认不符合项的状态,直到最终的不符合项状态为“完成”为止。 2.2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我公司在开发项目上按照规化软件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每个项目除配备了项目开发所需角色外,还专门配备了质量保证小组、配置管理小组、测试小组来确保质量管理的实施,下面针对这三种角色进行说明: 2.2.1质量保证小组职责 质量保证小组作为质量保证的实施小组,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部门都与质量保证小组有关。质量保证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以独立审查方式,从第三方的角度监控软件开发任务的执行,分析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审查项目的质量活动,给出质量审计报告。就项目是否遵循已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给开发人员和管理层提供反映产品和过程质量的信息和数据,使他们能了解整个项目生存周期中工作产品和过程的情况,提高项目透明度,从而支持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质量保证人员依据质量保证计划,通过质量审计报告向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提出已经识别出的不符合项,并跟踪不符合项的解决过程,通过审计周报或者审计月报向项目经理提供过程和产品质量数据,并与项目组协商不符合项的解决办法。 质量保证小组的检测围主要包括:项目的进度是否按照项目计划执行,用户需否得到了用户的签字确认,软件需否正确的反映了用户的需求,是否将每一项用户需求都映射到软件需求;系统设计是否完全反映了软件需求;实现的软件是否正确的体现了系统设计;测试人员是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和全面的测试;客户验收和交接清单是否完备;对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人员是否记录了详细的维护记录;配置管理员是否按照配置管理计划建立了基线,是否严格控制变更过程,是否对配置库进行了维护。 2.2.2配置管理小组职责

新技术应用保证措施

方案/措施报审表 原文编号:HDXMB-JZGS-CS-003/2007 NO:

编号:HDXMB-JZGS-CS-003/2007 霍林河电厂2×300MW机组工程 新技术应用保证措施 批准: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编制:年月日 东北电业管理局第四工程公司 年月日

新技术应用保证措施 (一)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我公司将在#5、#6空冷岛平台支柱钢筋施工中采用等强度直螺纹机械连接施工工艺。钢筋等强度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是新一代钢筋连接技术,它具有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为使本期工程钢筋等强度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顺利应用,保证施工质量,我们制定以下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HRB335(II级)、HRB400及HRB400(III级)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的制作。 2 施工准备: 2.1 钢筋的级别、直径(l8~40mm)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并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试报告。2.2 参加直螺纹接头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2.3 钢筋应调直后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去。 3 钢筋丝头加工: 3.1 按钢筋规格所对应的对刀棒调整好剥肋刀具的位置以及调整剥肋挡块及滚扎行程开关位置,保证剥肋段的直径和滚扎螺纹的长度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mm 为切削液加工丝头。 3.3 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并切去不合格的丝头,查明原因并解决后重新加工螺纹。 3.4 检查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在其端头加带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4 现场连接施工: 4.1 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4.1 剥肋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的连接,宜用检测合格的力矩扳手拧紧。 5 保证项目: 5.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5.2 钢筋螺纹接头套筒的材质、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套筒标准的规定,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等缺陷。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质量证明书。 5.3 机械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4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

信息安全保证措施

1.1.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1.1. 管理制度 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制度建设,是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关键。制定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包括系统管理员工作职责、系统安全员工作职责、系统密钥员工作职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全运行维护制度。 1.1. 2. 运行管理 1.1. 2.1.组织机构 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的要求,建立安全运行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信息系统“三员”管理制度,即设立信息系统管理员、系统安全员、系统密钥员,负责系统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1.1. 2.2.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包括监控策略、监控技术措施等。在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需要制定有效的监控策略,采用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加强系统监控,从而构建有效的监控体系,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1.3. 终端安全 加强信息系统终端安全建设和管理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突出防范重点:安全建设应把终端安全和各个层面自身的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安全管理方面尤其要突出强化终端安全。终端安全的防范重点包括接入网络计算机本身安全及用户操作行为安全。 (2)强化内部审计:对信息系统来说,如果内部审计没有得到重视,会对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强化内部审计不但要进行网络级审计,更重要是对内网里用户进行审计。 (3)技术和管理并重:在终端安全方面,单纯的技术或管理都不能解决终端安全问题,因为终端安全与每个系统用户相联系。通过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以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终端用户的操作行为;通过内部审计软件部署审计规则,对用户终端系统本身和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和审计,做到状态可监控,过程可跟踪,结果可审计。从而在用户终端层面做到信息系统安全。 1.1.4. 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的安全设计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采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管理措施 1、土壤管理:每年第一次松土应在杂草旺盛生长之前进行,以后各次视地区不同分别在生长中、后期进行。松土方式可采用全面松土、带状或块状松土等。松土深度一般以5-10cm为宜。 2、施肥:追施肥料,平衡营养。对绿化栽植的树木、草坪,加强营养诊断观察分析,并结合灌水进行追施肥料,保持营养平衡,生长健壮。具体追施的肥料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乔木、大灌木平均按5Kg/株每次追施,小灌木平均按0.5Kg/株,草坪平均按3-5Kg/m2追施。 3、浇水: 浇水的水量、次数、间隔以具体的季节和土壤缺水情况来确定。夏季浇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含盐量或矿化度较高的水源不宜采用。冬季应在封冻前浇一次冻水。早春前应浇返青水。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以利于肥料溶解和吸收。 4、预防病、虫害与各种灾害的发生 对树木、草坪病虫害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切实加强病虫害的预防。 病、虫、杂草危害应采用生态、栽培技术、生物、物理、化学和植物检疫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可深栽或浇透冻水,预防冻拔、霜冻、日灼等灾害;湿润地区,可采取保水防冻整地,以及进行适当的土壤管理等。 5、乔、灌木、花卉管护的特殊要求 5.1乔木管护的特殊要求 修剪:幼树只宜弱剪;成年乔木应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使其生长均衡;成熟期树木宜强剪,利用徒长枝更新复壮,通过修枝和抚育,使树木的根冠高比适当。 在冬季,入冬前应封堰。 5.2灌木管护的特殊要求 先开花后长叶的花灌木,应在春季开花后修剪并保持理想树势;花开于新稍和观赏枝叶的灌木,应在冬季或早春修剪,枝条稠密的种类应适当修剪。 萌发力强、冬季易干梢,以及生长势衰弱的灌木,宜在冬季地面平茬。

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

城市建设系园林专业 《园林植物保护》指导书 一、课程简介 《园林植物保护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学好园林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能够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二、实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是学生能正确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 ②能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分析;能依据园艺植物病虫的特性科学制定和实施治理方案。 三、实验项目设置表 四、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本课程实习考核采取出勤+课堂+作业形式 评分标准:出勤(10%)+课堂(30%)+作业(60%) 五、教材或指导书 1、教材 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2、参考书目 (1)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杨子琦,曹华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一、实验内容 昆虫的体躯观察、昆虫的主要器官观察。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实验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昆虫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蝼蛄、蝴蝶、蛾、金龟子等昆虫,镊子,白纸,培养皿,放大镜等。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 五、实验实施步骤 1、体躯观察 用镊子将昆虫的翅掀起直立,从侧面观察外骨骼包被虫体,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分成3大体段:头、胸、腹。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主要有触角1对;复眼1对,有些昆虫还有1~3个单眼及取食的口器。胸部是运动的中心。主要有3对胸足及2对翅。腹部是代谢和繁殖的中心,体内包括许多内脏器官及生殖系统。观察腹末尾须、外生殖器及肛上板、肛侧板。 2、昆虫主要器官观察 ①头的分区和昆虫的口式 (1)观察蝗虫头部,找出额区、颊区和唇基、颅顶及头盖缝等部位。 (2)按照口器着生的位置和所指的方向,可分为3种口式:下口式(以蝗虫为例)、前口式(以步甲为例)、后口式(以蝉为例)。 ②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观察。 ③观察昆虫的基本构造及足的类型,并了解足的功能。 ④昆虫翅的构造及类型。 六、思考问题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2、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的区别?

计算机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_对内保密措施方案

计算机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对保密措施 (2012-08-14 16:18:20) ▼ 标签: 分类:计算机软件 商业秘密 竞业限制 保密义务 专有技术 保护措施 it 1、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保密制度,编制保密手册。 建立健全技术秘密保护制度,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职工应当遵守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 合理完善的保密制度可以使员工对保密义务明晰化,使员工有相应行为准则,有利于实际遵照执行及在诉讼中举证。企业制订保密规章制度一般应至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商业秘密的围;商业秘密的管理者及责任;商业秘密档案管理;商业秘密的申报与审查;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相应处罚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保密制度、保密手册都应向保密义务人公开,以使其了解到相关的规定。 2、构建商业秘密的系统保护 企业可以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组织)来统一管理商业秘密,企业的知识产权委员会可以由总经理任主任,由法律、技术、经营、生产、财务、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有该等组织负责制定公司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保护组织,确定和修改商业秘密围,日常工作中对商业秘密的管理与维护。

3、划定商业秘密的围 技术秘密的围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工艺、配方、样品、数据、计算机程序等等。技术信息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要素。 关于商业秘密围的划定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该信息是否具有保密的必要性 (2)该信息是否具有保密的可能性 (3)以商业秘密方式进行保护,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 4、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市场和利益等划定商业秘密级别(绝密/机密/秘密); 密级的划分将非常有利于商业秘密的分级管理,有利于突出重点、确保企业核心秘密的安全。企业可设立特殊保护区等,设置门卫,未经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批准,企业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或设置标语,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5、建立秘密资料标签、存档管理及复制、查看、外借制度 企业应当对其所拥有的合法技术秘密加以明示确认,确认方式包括: (1)加盖保密标识; (2)不能加盖保密标识的,用专门的企业文件加以确认,并将文件送达负有保密义务的有关人员; (3)保密义务人能理解的其他确认方式。 未经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事前许可和非为业务上必要,不得对商业秘密资料进行复印或复制。得到许可复印或复制后,复印或复制件与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相同。因工作需要使用商业秘密资料,应向商业秘密管理责任人提出申请,服从其指示。商业秘密管理责任人对使用情况应进行登记、记录。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复杂:园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2、易引起交叉感染:如梨树与桧柏混植; 3、生长环境较差,非侵染性病害数量上升; 4、防治技术要求高:尽量选用低毒、无异味、不污染环境的药物和技术措施; 5、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园林植物不因病虫危害,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突出“预防为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它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这些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不是所有真菌都有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5.芽孢子6.粉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1.合子2.卵孢子3.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5.担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2.子囊壳3.子囊盘4.子囊腔 白粉菌都是活养生物,锈菌是专性寄生。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 植物病原菌大多为杆状菌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论述) 1.一般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主要在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扩展。 ①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②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③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技术服务保障措施(通用)

技术服务的保障措施 1.1.1技术服务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项目拟投入的技术力量满足本项目业主需求,我公司拟将成立: (1)以现场工地代表与技术负责人为领导小组的现场技术服务项目部 (2)现场技术服务项目部需具有经验丰富的各技术专业人员。 (3)现场技术服务项目部同时有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 (4)现场技术服务项目部内务管理人员采用计算机对工程资料进行存档。 (5)我公司技术部在依托公司技术力量为本项目成立技术支持团队,能随时为项目 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1.1.2技术服务人员计划 1.技术服务人员使用安排计划 为了确保本项目组织机构正常运转,项目人力资源按需投入,我公司技术部拟定了如下技术服务人员计划: (1)成立以技术部经理为领导,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等参加的本项目技术服务 小组,负责日常技术服务管理工作。 (2)选择具有相应资格并对同类型工程服务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承担本工程技术服 务。 (3)工地代表,由经过专门培训、符合规定要求的人员担任。 (4)本工程相关服务人员,一经确定,不准随意变换,如个别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换, 需经业主方批准。 2.工地代表配备 (1)我公司将认真履行合同义务,派到现场的工地代表将认真履行工代职责。 (2)为了使服务达到预想的结果,根据我公司技术部服务工作程序的要求,公司技 术部工代的人员配置、组织领导、组织纪律、职责履行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服务 工作程序要求。 (3)在工代人员的配置方面 根据现场施工提出的问题及要求,我公司技术部将派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服务意 识强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处理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到现场的专业人员是参加本工程联合设计、责任心强、能独立处理问题的技术人员,并且主要专业的工代将由技术负

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措施

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修剪 1.1.1 园林树木修剪应依据园林绿化功能的需要和设计的要求,在不违背树木的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并根据树龄及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每年修剪树木前必须制定修剪技术方案,并对工人进行培训,认真贯彻后方可进行操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 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根据园林绿化对树木的特定要求,适当控制树木部分枝干,按照绿化美化要求把树木剪成各种理想形态。 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 园林树木可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但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 常绿树的修剪应避开生长旺盛期。 绿篱、色块、黄杨球等修剪必须在每年的5月上旬和8月底以前进行。 乔木修剪 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应逐年调整树干与树冠的合理比例。同一树龄和品种的林地,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位于林地边缘的树木分枝点可稍低于林内树木。 针叶树应剪除基部垂地枝条,随树木生长可根据需要逐步提高分枝点,并保护主尖直立向上生长。 银杏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除。 行道树中乔木的修剪,除应按以上要求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规定: a) 行道树的树型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分枝点高度最低标准为。郊区可适当提高。 b) 树木与架空线有矛盾时,应修剪树枝,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 c) 在交通路口30m范围内的树冠不能遮挡交通信号灯。 d) 路灯和变压设备附近的树枝应与其保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详细版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详细版 The ultimate goal to be reached by both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through the conclus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 精品合同 / Word 文档 / 文字可改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详细版 甲方(发包方): 乙方(承包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园林绿化养护事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第二条养护范围及养护内容 1.养护范围及面积:。 2.养护内容:

(1)植物养护:。 (2)植物保护:。 (3)设施维护:。 (4)水体保养:。 (5)安保保洁:。 (6)应急处置:。 (7)社会服务:。 (8)本项目招投标文件所附工作量清单可作为本合同约定的养护内容。 双方对养护内容有详细约定的,可以另附工作量清单。 3.养护工作量的确认:养护范围及养护工作量由甲乙双方在订立合同前确定。乙方进场后,如发现实际工作量与约定不符,应在进场后天内,向甲方提交养护工作量差异的报告。甲方接到报告后天内对实际养护工作量进行确认,并告知乙方,乙方应为计量提供便利条件并派人参加。 4.乙方超出约定范围和因乙方原因造成返工的养护工作,甲方

不予计量。 第三条养护期限 养护期限为个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 日止。 第四条养护质量和考核 1.养护质量 (1)乙方的养护质量,必须达到《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DG/TJ08-19-2011 )、《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 DG_TJ_08-702-2005 )、《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 DG/TJ08-2105-2012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BJ08-35-2014)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对养护质量有特殊要求时,双方可以另行约定:。 (2)双方对养护质量有争议,双方同意由下列种方式约定的机构进行专业鉴定。 a.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b.双方指定机构:。

软件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项目实施保证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我们分别制定了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和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以及项目进度保证方案。 1项目组人员保证方案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项目组的人员配备既有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专家、教授等),也有中坚力量(博士、工程师、研发经理等),还有一般工作人员(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的人员、试验人员、管理人员等),并实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制,加强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和研发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 2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 2.1质量管理内容 2.1.1 编制和评审质量计划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依据项目计划及项目质量目标确定需要检查的主要过程和工作产品,识别项目过程中的干系人及其活动,估计检查时间和人员,并制定出本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例行审计和里程碑评审,需要监督的重要活动和工作产品,确定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计划中的评审计划确定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参加的评审计划。明确质量审计报告的报送范围。 质量保证计划的评审: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经过评审方能生效,以确保质量保证计划和项目计划的一致性。经过批准的质量保证计划需要纳入配置管理。当项目计划变更时,需要及时更改和复审质量保证计划。 2.1.2 “过程和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 根据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质量的审计工作,并发布质量审计报告。 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按照过程要求执行了相应的活动,是否按照过程要求产生了相应的工作产品。本项目中对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审计当中。 2.1.3 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 对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项目组及时处理,质量保证人员需要确认不符合项的状态,直到最终的不符合项状态为“完成”为止。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标范本

XX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街巷绿地养护管理 __标段 技术标

目录 一、养护管理计划 二、养护项管理措施及部考核制度 三、主要机械设备 四、养护管理人员

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养护工作就极为重要,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常绿地养护是指根据绿地中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和某些特定要求,及时对植物采取如施肥、灌水、中耕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而现代城市绿地养护大多又包括了道路、硬地广场、水面、建筑小品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等。因此,我公司考察了_____区级公园、小游园、道路绿地、街巷绿地养护管理__标段工程的现场,根据其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企业绿地养护管理计划 我公司实行专地专队养护制度,由项目负责人总负责,配有质量员及安全员负责整个养护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工作。我公司将严格按《_____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和《____市市管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的标准,结合养护绿地的特点,确保达到各养护地块的等级目标。 (一)、养护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完全的养护管理档案,及时收集、积累、整理与分析和总结经验。 1、据养护工作的容,做好养护管理台帐。以一个月为例,容包括: (1)、本月绿化养护小结 (2)、下月绿化养护计划 (3)、本月绿化养护考核月汇总表 (4)、绿化养护考核管理评分表 (5)、本月各期养护考核记录表 (6)、绿化养护工作质量评定表 (7)、安全交底卡 (8)、本月绿化养护报表:本月绿化养护报表;花坛、草花养护管理月报表;本月绿化养护周报表;花坛、草花养护管理周报表;本月绿化养护日记 (9)、植保工作、设施维护台帐 (10)、全月日记汇总表 2、苗木养护情况定期记录归档。记录容为:苗木名称、规格、现场数量、地块、养护设施、养护成效、记录人、记录日期。 3、档案应每年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分类归档。 4、枯死苗木凡经挖除后需记录归档。记录容为:苗木名称、规格、死亡数量、死亡原因、死亡日期、挖除人、主管人签名。 (二)、养护日记管理 养护日记由班长记录,日记要求连续、详细、明了、能映出质量监督和管理动态及面貌,特点详细记载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解决的过程。养护日记应从工程开始起至工程交工验收止。中途因工作调动时,应及时办好日记移交手续。由接收人继续做好施工日记。 (三)、安全措施 1、根据公司有关文《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2、明确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生产有否决权,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做好安全交底,特别是道路绿化时车流量较大,尤其要注意交通安全。 3、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检查结果要向项目负责人汇报。 4、安全教育制度: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经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新工人上岗教育各工种培训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对具体的部分及新工艺的使用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5、制定24小时保安计划,确保绿地及其它附属设施的完整,并在遇突发事件时要尽快及时处理,半小时之必须到达现场,与110联动,建立抢险处理预案。 (四)、文明措施 1、在养护过程中,教育工人认真做好落手清工作,做到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垃圾清理运走,不准在现场堆放。

计算机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对内保密措施

计算机软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对内保密措施 (2012-08-14 16:18:20) 转载▼ 标签: 分类:计算机软件 商业秘密 竞业限制 保密义务 专有技术 保护措施 it 1、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保密制度,编制保密手册。 建立健全技术秘密保护制度,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职工应当遵守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 合理完善的保密制度可以使员工对保密义务明晰化,使员工有相应行为准则,有利于实际遵照执行及在诉讼中举证。企业制订保密规章制度一般应至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商业秘密的范围;商业秘密的管理者及责任;商业秘密档案管理;商业秘密的申报与审查;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相应处罚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保密制度、保密手册都应向保密义务人公开,以使其了解到相关的规定。 2、构建商业秘密的系统保护 企业可以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组织)来统一管理商业秘密,企业的知识产权委员会可以由总经理任主任,由法律、技术、经营、生产、财务、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有该等组织负责制定公司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保护组织,确定和修改商业秘密范围,日常工作中对商业秘密的管理与维护。

3、划定商业秘密的范围 技术秘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工艺、配方、样品、数据、计算机程序等等。技术信息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内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要素。 关于商业秘密范围的划定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该信息是否具有保密的必要性 (2)该信息是否具有保密的可能性 (3)以商业秘密方式进行保护,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 4、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市场和利益等划定商业秘密级别(绝密/机密/秘密); 密级的划分将非常有利于商业秘密的分级管理,有利于突出重点、确保企业核心秘密的安全。企业可设立特殊保护区等,设置门卫,未经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批准,企业内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或设置标语,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5、建立秘密资料标签、存档管理及复制、查看、外借制度 企业应当对其所拥有的合法技术秘密加以明示确认,确认方式包括: (1)加盖保密标识; (2)不能加盖保密标识的,用专门的企业文件加以确认,并将文件送达负有保密义务的有关人员; (3)保密义务人能理解的其他确认方式。 未经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事前许可和非为业务上必要,不得对商业秘密资料进行复印或复制。得到许可复印或复制后,复印或复制件与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相同。因工作需要使用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培训讲学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根据城市园林绿化一级养护标准要求,并参照栽植植物的生长生态特性及气候的变化情况,特编制了本绿化养护管理方案。 一、养护质量及保障 1、质量目标 (1)草坪植物叶片健壮、色泽纯正,无枯黄叶。 (2)乔木树冠完整、美观,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正常,主侧枝分布均匀,分枝点高度与树种特性相适应,分枝不影响游览和观景。无死株、缺株,倾斜率小于3﹪。 (3)木本地被植物生长旺盛,地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无杂草,无死株、缺株。 (4)花灌木生长旺盛,株型完整、丰满,开花适时,花繁叶茂,花后修剪合理、及时。(5)花坛、花带及绿篱轮廓清晰、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无残缺、无杂草,修剪及时、得当。 (6)造型植物修剪及时、得当,线条整齐、圆滑、流畅。规则式种植的造型植物,形状或体量保持一致。自然式种植的,形状和体量大小符合设计和景观的要求。 (7)草本花卉生长旺盛,株型均匀、完整美观,开花适时,花繁、色正,开花时花冠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无杂草;花后需修剪的,修剪合理、及时。 (8)草坪的绿色期不少于280天,草坪覆盖率不小于90﹪,杂草的覆盖率不超过1﹪,无积水,修剪及时、合理。 (9)保证绿地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绿地上的垃圾,修剪后的枝叶及时清理不过夜。 2、质量保障 (1)从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聘请有丰富园林绿化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常年专职指导。 (2)组建精干高效的专业养护管理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技术、管理人员任组长,形成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的强有力的团体。 (3)认真实施绿化养护管理总体方案,严格按规范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不定期组织省、市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效果进行内部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认真做好各类资料及资料分类归档,并做好管理日志及各阶段的管理总结。 二、园林绿化养护月历 一月份:1、冬季修剪。对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杈进行修剪。2、行道树检查。及时检查行道树绑扎、立桩情况,发现松绑、铅丝嵌皮、摇桩等情况时立即整改。3、防治害虫。在树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虫蛹、虫茧,集中烧死。刮除树干上的蚧壳虫类害虫。4、绿地养护。草坪及时挑草、切边,绿地内防冻浇水。对于当年秋天播种晚或长势弱的草坪在上旬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覆盖草帘、麦杆等)保护草坪越冬。做好本年度草坪养护工作计划,包括药剂、肥料、机具设备等材料的采购。 二月份:1、对温度回升快的地方,在2月下旬应浇一次解冻水,促进草坪的返青。对老草坪进行疏草工作,清除过厚的草坪垫层和枯枝落叶层。2、继续对枯枝、病枝进行修剪。 三月份:1、植树。春季是植树的有利时机。土壤解冻后,应立即抓紧时机植树。植大小乔木前作好规划设计,事先挖(刨)好树坑,要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种植灌木时也应做到随挖、随运、随种,并充分浇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2、春灌。因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为防止春旱,对绿地等应及时浇水。3、施肥。土壤解冻后,对植物施用基肥并灌水。4、草坪养护。全面检查草坪壤平整状况,可适当添加细沙进行平整,如果洼地超过

绿化规范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第一章总则 1.0.1草坪与地被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绿化、美化环境,而且在 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使北京的草坪地被事业更迅速、更有效、更经济地向前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规程规范。 2.0.1.0.2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应按照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并依据 功能的需要,立地条件的不同而因地制宜的来选择草坪、地被植物。 1.0.3本规程是建植草坪、地被植物的重要依据,在贯彻执行中,要加强宣传 建植草坪的意义和养护好草坪、地被植物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很好的绿化美化作用。 1.0. 4本规程规范适用于本市、各区园林绿化部门、公园、风景区、机关、医 院、企事业单位及有园林绿化任务的部门。 第二章草坪的建造 第一节草坪建造的原则 2.1.1草坪建造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日后的草坪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而且也影响草坪使用年限。建造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失误,待草坪建成后难以弥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草坪建造的质量。 2.1.2根据所建草坪的主要功能(如游憩、装饰、覆盖裸露地面等)、立地条件(土质、光照、小气候等)及经济实力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切不可强求一致。 2.1.3任何一种草种的任何一种施工方法,都应在其最佳施工期进行施工,若因故需在非最佳施工期施工,则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质量要求。 第二节草种的选择 2.2.1北京应用的草种主要有三类:冷季型草(Cool season Turfgrasses)、暖季型草(Warm serson Turfgrasses)、苔草类(Carex)。 2.2.2冷季型草用于要求绿色期长、管理水平较高的草坪上;暖季型草用于对绿色期要求不严、管理较粗放的草坪;苔草类介于两者之间。 2.2.3混合草种的应用 a)、品种间的混合:若同一个草种内的不同品种各有特殊的优点或所施工的草坪小环境变化多端时,可以用混合品种,各品种比例根据具体情况(环境与品种特性)而定。 b)、冷季型草与暖季型草的混合应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的混合可用于对绿色期要求长而管理水平较低的草坪中。野牛草(Buchloe doctylolides(Nutt)Engelm)与大羊胡子(Crex heterostachya Bge)、小羊胡子(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e)的自然混合应“因势利导”或趋向某一纯种或任其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