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答: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创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问题.①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②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只有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才是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不可知论。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的存在方式及其关系

答: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

中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4.实践的特点及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答:⑴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受

历史条件的制约)⑵从实践中理解社会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成自然界与

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有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答:⑴规律(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就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⑵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1)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的作用;2)意识具有

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事物的普遍联系

答: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

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7.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答:①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心得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

环境和条件;②旧事物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③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8.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关系

答:一、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的前提2)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⑵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得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互相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

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9.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

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①是不同事物的

矛盾各有其特点②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关系: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

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和核心㈠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㈡质量互变规律: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②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③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11.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 实践为认识

提供了可能 3.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 实践使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感知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

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

感性认识为基础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

透、相互包含。

13.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答: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①任何真理都必然包

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都不能被推翻. 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原理, 是指

真理的有条件性、有界性. ③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

的、不完全的。

14. 真理与谬误

答:1.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的,如果超出这

个范围,失去了铁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2. 真理是全面的. 要真正的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当人们把超出特定的对象、条

件、范围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使之重新与其所应用的对象、条件、范围相符合时,谬

误就变成了真理。

1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 ⑴因为这是由①真理的本性和②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⑵①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实践的特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6. 价值及其特性

答: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特性:①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②主体性:价值本身特点直接与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

体性的内容③社会历史性:价值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决定的④多维性: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

17.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答: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

方面.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②地理

环境和人口因素⑵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上层建筑的

意识也称社会意识形态,包括[ 核心] 政治法律思想(为阶级和国家服务)、道德、艺术、

宗教、哲学等⒉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

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反之,.. )

1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答:生产力基本要素①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反映生产力的水平的物质标志)②劳动对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

19. 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答: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

和.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①在社会的政治结构图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 ②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③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

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的. 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 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历

史的范畴,它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20.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答:①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②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③改革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坚持以人为本)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2.无产阶级的政党的群众路线

答: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①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利益放第一,实现好,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发展,共富裕,,.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答:使用价值和价值(√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反之错)

具体劳动(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商品价值)

24.商品的价值量

答: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

用价值的能力)成反比。

25.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答: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作用:①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

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6.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1、资本指的是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2、货币转化为资本意味着货币要能够产生

剩余价值3、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所以货币只有购买到了劳动力才能产生剩余价值从而

成为资本4、要购买到劳动力必须要劳动力成为商品。

27.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商品中M’(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 (可变资本)=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①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②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28. 什么是社会再生产

答:社会生产时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29. 资本主义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答: 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是工人所创造价值中的很小一部分,这是资

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并不归工人,而是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3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 ⑴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⑵经济危机的表现是: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⑷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

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 ⑸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3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答: 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是资本主义专政对内职能: ①保障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 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②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统治. ③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 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④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 对外职能: ①包围本国的主权和利益, 预防别国的入侵. ②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 ③组织经济, 文化的国际交流, 协调本国与他国的利益关系。

32. 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

3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

答: 第一,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 (1) 财政政策: 财政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过财政把一部

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从而对生产资源的使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

经济运行都有巨大的影响.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 (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更具有经济手段、利益诱导的特征. 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

一是对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34.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的基本形式

答: 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 (1) 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家界限,在国际范

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 (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国际化是与生产国际化同步发展起来

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国际化是生产力的国际扩张,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 (3) 它们互相依赖互相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3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答: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的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 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前者是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它的成熟的、完备的、科学的表现形式,前

者是后者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 因此,恩格斯在本章中以主要篇幅评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着重阐述了他们学说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也指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

史局限性.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空想性,集中表现在理论基础上就是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此出发,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

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考察的结果,而是个别“天才人物”发现的永恒真理、理性

和正义的表现,而这种“天才人物”的出现,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是一种纯粹偶

然的现象. 社会主义的实现不需要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只靠对剥削者的说服劝导就行了. 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之

所在,以及离开阶级斗争不切实际的去谈论和设计社会主义等. 但瑕不掩瑜,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中还包含着丰富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首先,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

说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他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

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得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其次,空想社会主义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出许

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

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无产阶级. 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6. 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答: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

性的经济原因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也有较大

差别. 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历史原

因. 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每个国家只有把马克

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3、时代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38. 社会主义改革

答: ①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

生产力的矛盾,社会主义存在在基本矛盾所以需要改革. ②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③对象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即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

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

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④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9.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

的程度.②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③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④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

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

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⑤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

德品质.⑥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环境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只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B 2、A 3、A 4、C 5、C 6、A 7、A 8、A 9、A10、A11、A12、B 13、 B 14、B 15、B 16、B 17、B 18、A19、D 20、D 21、A22、A23、D 24、B 25、D 26、A27、 C 28、 D 29、B 30、C 31、C 32、A33、D 34、B 35、D 36、B 37、B 38、B 39、B 40、A41、A42、C 43、A44、C 45、C 46、A47、B 48、D 49、A50、B 51、D 52、A53、C 54、A55、A56、C 57、 B 58、 C 59、C 60、B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至少有两个答案或多个答案,多选错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AB 2、ABC 3、AC 4、BC 5、ABD 6、ABC 7、ABC 8、BC 9、AD 10、AD 11、BCD 12、AC 13、ABC 14、ABD 15、ABC 16、ABC 17、ABC 18、ABCD 19、ABCD 20、ABCD 21、BCD 22、ACD 23、ABCD 24、ACD 25、ABCD 26、AC 27、ABD 28、ABCD 2 9、ABCD 30、BCD 31、ABCD 32、ABCD 33、ACD 34、ABD 35、ABC 36、ABC 37、ACD 38、AB 39、ABCD 40、ABCD 三、不定项项选择题 (本部分至少有一个答案或多个答案,多选错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C 2、CD 3、D 4、A 5、D 6、A 7、ACD 8、C 9、ABD 10、ACD 11、BC 12、D 13、A 14、B 15、A16、AB 17、ABC 18、B 19、ABCD 20、ABC 四、案例分析题 1、A 2、A 3、D 4、C 5、C 1、A 2、A 3、ABC 4、C 5、D 1、C 2、C 3、A 4、A 5、A 6、B 7、D 8、CD 9、C 10、BCD 五、综述题 (每答对一条给一分,答对其中20条即得满分20分,答对的超过20条的部分不计分,答错的不扣分。所做答案不以表格形式出现的不影响成绩给定) (一) 1 总论 2 建设项目 3 工程分析 4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 5 环境影响 6 环境影响评价 7 要提出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对其进行论述、评估和投资估算 8 对环境影响和经济损益进行分析 9 对环境监测制度提出规划要求、管理措施10 结论和建议11 附件

军事理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重庆工程学院 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古代海防建设是从开始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清朝规定:所有岁以上的满族男子都是兵丁。 A.15 B.16 C.17 D.18 3.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万元,白银7亿多两。 A.2 200 B.2 400 C.2 500 D.2 700 5.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6. 国防是的全面体现。 A.国家综合力量 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军事力量 D.国家科技实力 7.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 A.16岁 B.18岁 C.22岁 D.23岁8.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内容的是。 A政治要素 B 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9. 围绕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0.《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义务兵与民兵 B.义务兵与武装警察 C.义务兵与预备役 D.义务兵与志愿兵 1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世纪。 A.11 B.10 C.9 D.8 1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 A.军队建设理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重庆工程学院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库第1 页(共52 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最新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三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 B.总磷 C.叶绿素a D.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的大气标准为。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准 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DDT B.乐果 C.敌百虫 D.三氯杀螨醇 8、噪声污染具有等特点。 A. 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 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2、氧垂曲线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4、固体废物处理 5、分贝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8分) 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 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 5、简述噪声的危害。(5分)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试绘图说明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过程。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军事理论试题库超全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队,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主体,由现役部队和( D )组成。 A、武装警察部队。 B、民兵。 C、第二炮兵。 D、预备役部队。 5、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 A )万千米,海岸线1.8万千米。 A、2.2. B、960. C、2.8、 D、1300. 6、美国武装力量主要由现役部队、( D )和后备役部队组成。 A、海岸警卫队。 B、民兵。 C、国民警卫队。 D、军内工作的文职人员。 7、( D )又称轨道器,是带有机翼,靠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轨道,返回地面时能在机场跑道水平着陆,并可重复使用的兼有载人、运货功能的航天器。 A、运载火箭。 B、载人飞船。 C、空间站。 D、航天飞机。 8、《孙子兵法》,史记为82卷,图9卷,现存仅为( C ) A、9篇.B、11篇.C、13篇.D、15篇. 9、中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 A )多个岛屿。 A、6500.B、7000.C、7500.D、500. 10、航天器若想飞离地球,飞向宇宙,必须借助运载火箭的推力使其具备一定的速度,以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其中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 A、7.9千米/秒。 B、11.2千米/秒。 C、16.7千米/秒。 D、18.1千米/秒。 11、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四种。 A:联合型 B:联盟型 C:组合型 D:结合型 12、国防教育法于是(2001年4月28日)经九届人大代21次会议通过,共6章38条。 A:2002年4月28日 B:2002年3月28日 C:2001年4月28日 D:2001年3月28日 13、《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预备役 B:后备伇 C:基干民兵 D:文职人员 1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于(1927年8月1日)诞生。 A:1929年10月1日 B:1927年10月1日 C:1928年10月1日 D:1927年8月1日 15、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在什么时间发表的?(1936年12月) A、1936年12月 B、1937年11月 C、1935年10月 D、1938年12月 16、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是什么?(政治、经济、军事) A、政治、经济、军事 B、政治、文化、军事 C、政治、训练、军事 D、训练、生活、军事 17、武器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 A、决定力量 B、制胜力量 C、重要力量 D、一般力量 18、现在世界上两个原子弹最多国家是(美俄)。 A、美印 B、美俄 C、美法 D、美中 19、军队建设是以国民经济为(基础)的。 A、目的 B、根本 C、原则 D、基础 20、现代化建设是军队三化建设的(中心)。 A、中心 B、目的 C、手段 D、基础 21、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A:1、8万公里 B:1、6万公里 C:0、8万公里 D:0、6万公里 22、2001年,小布什提出“(先发制人)”战略,这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分水岭,将改变二战以后美国对外用兵的原则。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被公认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是【 C 】(点击括号查看答案)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施拉姆 D、罗杰斯 2、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 D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哲学思辨 3、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属于【 A 】 A、线性传播模式 B、控制论传播模式 C、系统论传播模式 D、受众中心模式 4、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主要履行的是大众传播的【 A 】功能 A、传播信息 B、引导舆论 C、教育大众 D、提供娱乐 5、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 D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6、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指出,两级传播流动过程中,【 A 】扮演着重要角色。 A、舆论领袖 B、把关人 C、受众 D、追随者 7、“大多数时间里,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的这段话与【 D 】一脉相承。 A、枪弹论 B、两级传播论 C、创新与扩散论 D、议程设置论 8、霍夫兰认为,正反两面说的宣传方式对【 B 】较为有效 A、教育程度低的人 B、教育程度高的人 C、男性白人 D、家庭主妇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传播学的先驱者包括【 A B C D 】 A、哈罗德·拉斯韦尔 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2、关于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 A B C 】 A、传播媒介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 B、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加速度趋势 C、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叠加式的,新老媒介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 D、传播媒介的发展是替代式的,新媒介使一切传统媒介必然消亡 3、符号的特点包括【 B C D 】 A、可积累和可衰减性 B、指代性 C、社会共有性 D、发展性 4、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A B C D 】

湖南农业大学818环境学概论15-18年真题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环境学概论 818 适用专业(领域):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小题3分;共12题,选做10题,多做依1-10题记分) 1、环境质量 2、PM 10 3、Environmental Capacity 4、TOC 5、热污染 6、Iner Environment 7、指示植物 8、POPs 9、土壤污染 10、可持续发展 11、生物浓缩 12、就地保护 二、简答题(共计50 分,每小题 5 分) 1、什么叫做二次污染物?SO 2、H2SO4、NO2和O3中哪些是二次污染物? 2、简述影响As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 3、简述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与常见污染物类型。 4、简述土壤净化污染物的作用机理。 5、简述大气污染对农业气候的影响。

6、绘出简单河段水质的S—P模型图。 7、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与措施。 8、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各有什么特征? 9、简述二氧化氮在大气发生主要的光化学反应。 10、什么叫做一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论述题(共计70 分,每小题10 分) 1、综合论述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 2、论述辐射逆温产生的条件及机制。 3、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指标与危害?如何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4、制定环境规划时应考虑的几个原则。 5、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原则是什么? 6、请你谈谈土壤中农药的降解、残留及污染防治措施。 7、根据重金属镉的特点,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土壤中的镉的危害?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新闻学概论考试部分题库及答案参考

新闻学概论考试部分题库及答案参考 单项选择题(2分*10) 判断题(2分*10) 名词解释(4分*4) 简答题(7分*4) 论述题(16分*1) 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P187): 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和手段。 2、新闻价值(P49): 是事实所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通常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 3、隐私权(P199): 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4、出版自由(P171): 是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的权利。 5、言论自由(P171): 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形式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6、新闻的倾向性(P43): 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表现的一种特性。7、新闻舆论监督(P152): 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8、新闻事业管理(P205): 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P164) (1)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2)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现结合; (3)反映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 (4)既要及时,又要适度; (5)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 (6)公开批评与“内参”相结合; (7)争取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P58) 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有: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和新闻媒体定位等。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P181) 性质: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活动实现的言论、出版自由。 特点:第一,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第二,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强调

军事理论题库(含答案)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 :( )。 A 、 1978- 1985 B 、 1976— 1984 C 、 1981—1993 D 、1980-1992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 1978- 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 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一切从国情出发 C 、一切从国防需要出发 D 、一切从经济基础出发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 1978- 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 ),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A 、毛泽东军事思想 B 、江泽民军事思想 C 、古代军事思想 D 、中外军事思想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Y 5、 5、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 的系统理论。是 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 阶级斗争 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N 6、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 的系统理论 ;是对中外传统优秀军事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它独立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N 7、 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 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毛泽东军事思想 B 、美国军事思想 C 、英国军事思想 D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 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B 、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 C 、孙武军事理论 D 、中外各国军事理论 9、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 )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科技建设 B 、武器装备建设 C 、国防建设 D 、国防科技建设 10、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 )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 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军队建设 B 、经济建设 C 、武器装备建设 D 、文化建设 17、由于军事思想具有阶级性 ,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作为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 N 19、军事思想的内容: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军事实践基本指 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 A 、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B 、战略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反馈 B.信息的发生 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A.确定指标 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 C.测定指标 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 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 A.娱乐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社交性功能 D.宣传性功能

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 A.社会化 B.信息化 C.系统化 D.知识化 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 A.记者 B.教师 C.编辑 D.A、B、C都是 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66年 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卢因 C.英尼斯 D.麦克卢汉 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全球村 B.媒介即讯息 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 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 A.“培养”理论 B.“议程设置”理论 C.“知识沟”理论 D.“沉默的螺旋”理论 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A.经济效益 B.艺术价值 C.思想价值 D.社会效益 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 A.维持在上限 B.扩大 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 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新闻学概论》试卷答案

安徽大学20 06 —20 07 学年第一学期 《新闻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公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2、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素质的共同特 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3、报纸的二次售卖指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 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又可以称为知情权、知晓权,是指公众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权 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借助新闻媒介获取公共信息的权利。 二、观点辨析(每小题5分,共15分) 1、(1)新闻不是“事实”、“现象”,新闻而是“事实”或“现象”的信息。 (2)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信息,不一定是“与人类生存有关”。“与人类生存有关”。中说明了新闻的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 (3)新闻可以定义为:新闻是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2、(1)传者中心论、受者中心论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是互动的, 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传者具有传播渠道优势,是“把关人”,但传者的新闻选择也要受到一些标准的制约。 (3)受众并非完全被动,长期的反馈行为影响了传者的新闻选择。受众已成为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3、(1)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们所说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包括:事实与意见分离;超然中立的态度;平衡原则。 (2)报道者主观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纯粹的客观”不可能实现。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2)两者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要求不同。 (3)两者的联系: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两者会出现一定的复合现象。 2、(1)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2)受众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新闻媒介产品,新闻媒介产品通过市场流通到达受众,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属性。 (3)有偿新闻就是指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的违法行为。 3、(1)娱乐新闻是那些以文艺和娱乐界事实为素材的新闻。它除了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外,还具有娱乐性、消遣性,属于软新闻的范畴。 (2)娱乐新闻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起到社会解压的作用。 (3)但是娱乐新闻的泛滥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章 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和启示?P5 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只能看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你如何理解环境经济中的消费?P6 答:一般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而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环境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3.帕累托、庇古等人对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做了哪些贡献?P7 答: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坍塌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提出,庇古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 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明环 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和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 答:当代人直接或间接利用舒适型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利用价值”;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支付和后代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选择价值”;人类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考虑,只是因为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是舒适型资源的“存在价值”。舒适型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 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推测有哪些?P15 答:从本质上说,经济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率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要公正分配发展的效益,代内和代际的社会公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以下可 持续性准则:(1)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2)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3)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4)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5)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7.罗马俱乐部、达利如何阐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10 答:《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认为世界上主要的矿产资源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耗竭,而人口的污染将以指数形式增长。为了拯救人类,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悲观主义的解决方案:“冻结”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的出路在于实现人口和资本的零增长,认为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调和的,是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悲观主义。 达利认为:零增长的观点没有考虑技术替代或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的耗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某天早晨突然发生,当某种资源开始稀缺时,对该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提高,寻找或开发替代品的工作也会开始。 8.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9 答: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

军事理论试题

军事理论试题 填空题(20分,每题一分) 1、世界各国的国防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3、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动荡和调整之中,但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 4、美国在全球划分为五个战区,即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北方战区。 5、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先发制人战略,这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分水岭,将改变二战后美国对外用兵的原则。 6、当前,俄罗斯军队部署的重点在欧洲,大约部署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7、从宏观上讲,高技术主要分为六大技术群: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8、精确制导武器,就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9、高技术战争,是指在核威慑条件下,全面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争。 10、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1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2、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邓小平以其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及时洞察了这些重大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13、目前,我国的军事战略为积极防御。 14、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军事强国之一,是唯一可以和美国军队抗衡的力量。 15、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16、核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17、国防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18、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从内涵上,可分为: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 19、国防教育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20、《孙子兵法》共13篇,大致分3个部分。 21、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他带领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刚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传媒2018年4月《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

传媒2018年4月《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作业考核试题 1、A 2、B 3、A 4、C 5、A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如果说“阳春白雪”通常指的是高雅文化,那么“下里巴人”则是? A大众文化 B小众文化 C精英文化 D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是:A 2、下列成语可用于形容大众文化的是? A阳春白雪 B下里巴人 C引商刻羽 D曲高和寡 正确答案是:B 3、下列媒介中,哪种保存信息的能力最强?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电影 正确答案是:A 4、怀特认为,报纸编辑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是? A运输者 B传令官 C把关人 D舆论领袖 正确答案是:C 5、下列研究或理论中,否认媒介暴力内容对儿童具有强大效果的是? A净化假说 B模仿假说 C沃森的《诱惑天真无邪的心灵》 D1982年全国心理健康研究所报告 正确答案是:A 6、下列人物中,哪位属于自由主义传播思想的代表人物? A希特勒 B斯大林 C弥尔顿 D麦奎尔

正确答案是:C 7、谁提出了“顽固的受众”的说法? A李普曼 B英尼斯 C卡尔·霍夫兰 D雷蒙·鲍尔 正确答案是:D 8、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A土地 B能源 C资本 D知识与创意 正确答案是:D 9、近代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毕昇 B本杰明·戴 C古登堡 D施拉姆 正确答案是:C 10、文革后最早的电视广告是上海电视台于1979年播出的? A雷达表广告 B联想集团广告 C茅台酒广告 D参桂补酒广告 正确答案是:D 11、对漫画《比戈特先生》的研究发现了什么? A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 B大众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倾向 C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的效果 D大众媒介改变态度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正确答案是:C 12、下列不属于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的是? ACBS BBBC CNHK DPBS 正确答案是:A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分,共分) .舆论 .新闻价值 .报纸地二次售卖 .接近权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分,共分) .凡是世界上,新发生地与人类生活有关地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新闻选择地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地媒介市场. .新闻地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三、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 .新闻与宣传地联系与区别. .新闻媒介产品地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地看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分,分) .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地现状. .试评价年来中国地新闻改革. 五、分析题(分) 根据所学地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地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分,共分)

.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地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地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地基本一致地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地一种,是社会心理地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b5E2R。 .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地足以构成新闻地种种特殊素质地总和.这些特殊素质地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地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p1Ean。 .报纸地二次售卖 答:报纸地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地是信息,这一次销售地是信息地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地是读者地注意力,这一次销售地落脚点是广告量.DXDiT。 .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地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地义务和责任.这个新地权利概念出现于世纪年代地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地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RTCrp。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分,共分) .凡是世界上,新发生地与人类生活有关地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答:题中所述观点有误. ()新闻不是“事实”、“现象”,而是“事实”或“现象”地信息. ()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地事实信息,不一定是“与人类生存有关”. “与人类生存有关”.中说明了新闻地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5PCzV。 ()新闻可以定义为:新闻是被报道地新近发生地,为受众所关注地事实地信息. .新闻选择地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地媒介市场. 答:()传者中心论、受者中心论都是不全面,不科学地.传者与受者地关系是互动地, 互为存在地前提和条件. ()传者具有传播渠道优势,是“把关人”,但传者地新闻选择也要受到一些标准地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