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题)

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题)
第二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题)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物体的运动。他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

架台上。先调整电火花计时器的放电频率为50Hz ,再接通电源,使它工作起来,然后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竖直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的点迹,如图2-1所示。其中

A 、

B 、

C 、

D 、

E 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下面标注的数字是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是cm 。

(1)重锤固定在纸带的 端。(选填“左”或“右”)

(2)由纸带上给出的几个数据判断,重锤的运动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是什么?

答: 。

(3)根据纸带给出的数据,求出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 m/s 2,以及电火花打C 点时重锤的速度v= m/s 。

2.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s 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2-2所示。测得小球在A 、B 、C 、D 各点相对于O

点的位移分别为OA =8.20cm 、OB =17.49cm 、OC =27.90cm 、OD =39.39cm ,则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有多大?

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3所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末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 的低压交流电,则打点计时器在打“2”

时小车的速度v 2=_________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 你估计,第

6个计数点和第7个计数点之间的

距离最可能是_________cm.。

4. 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从早晨6点到晚上6点,每隔1h 记录一次,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内,并画出温度曲线,看看白天你室内的温度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

5. 给你一把米尺、一架电影摄影机(每秒能拍24张照片),请利用这些材料来研究钢球沿斜面滚下时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说出实验原理和主要步骤。

左 · · · · · · · ·6.04 6.43 6.81 7.20

A B C D E 右 图2-

1 图2-

2 图2-3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

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2-4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 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末的速度为1m/s ,则10s 末的速度为多大?

3.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 2。在停止前的1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多大?

4.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当速度为v 时将加速度反向,大小恒定。为使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则反向后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多大?

5. 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0.5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前方200m 处以5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在甲追赶乙的过程中,甲、乙之间何时有最大距离?这个距离为多大?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通过全程所经历的时间为t ,求该物体的总位移。

2.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2-5所示放置。现有两只相同小球a 和a ’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

8.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它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

间位置s /2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 /2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9. 如图2-6所示,a 、b 、c 为三块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好能射穿这三块木块。求子弹依次穿过这三块木块

所用时间之比。

10. 驾驶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

的速率行

1234 567 图2-4

v 2 图2-5

图2-6

驶时,可以在56m 的距离内刹住;在以48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 的距离内刹住。假设对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产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

第4节 自由落体运动

1.升降机以速度5m/s 匀速竖直上升,升降机内的天花板上有一个螺丝帽突然松动,脱离天花板。已知升降机天花板到其地板的高度为 4.9m ,求螺丝帽从升降机天花板落到地板的时间。

2.A 球由塔顶自由下落,当落下的距离为a 时,B 在离塔顶b 处开始自由下落,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求塔高h 。

3. 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位移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2s ,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

A. 0.5s

B. 1.7s

C. 8s

D. 7.5s

4. 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的同一位置自由下落,但在A 下落时间t 后,B 才开始下落。问A 下落多长时间后,两物体的距离为d (d >22

1gt )。 5. 我们适当调整开关,可以看到水龙头流出的水柱越往下越细,再往下甚至会断裂成水滴。这是为什么?

第5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

(1)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

A. 它们的质量不等

B. 它们的密度不等

C. 它们的材料不同

D. 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不等

(2)在此塔顶端同时释放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等 ② 它们的加速度相等

③ 它们落地的速度不等 ④ 它们下落的时间相等

A. ①③

B. ②④

C. 只有②

D. 只有③

2.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 ,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 ,声速为340m/s ,则( )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

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22t

h n 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2)1(2t h n 3.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 长度为1m 、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 长度为1m 、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

C. 秒表;

D. 打点计时器;

E. 低压交流电源(50Hz)

F. 低压直流电源

G. 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

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当重锤自由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连续清晰的7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第2、3、4、5、6、7各点与第1

4.一种实验器材叫做光电门,它可以测出某物体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如果知道物体的宽度,就可以求出这一小段过程的平均速度。你能用这种器材设计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吗?

5.你在“钱羽管”演示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6.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落体运动的观察、研究,得出“物体下落快慢由物体重力决定”,即“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请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7.请简要说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8.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参见教材图2.4-2)。实验时,甲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当看到乙同学放开手时,他立即握住直尺。如果测出直尺下降的高度为11.25cm,请你计算甲同学的反应时间。(g取10m/s2)

9.用下列两种方法观察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方法一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6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最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依次为36cm、60cm、84cm,即各垫圈之间的距离为1︰3︰5︰7︰……。

方法二仍取2m长的线,5个铁垫圈。线端系第一个垫圈,以后每隔48cm系一个。

站在椅子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松手后,注意听个垫圈落到盘上的声音间隔。两种方法之间声音间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区别?

10. 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价值在哪里?

数值分析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是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它们是如何构造的?有何重要性质? 答:若n 次多项式()),,1,0(n j x l j =在1+n 个节点n x x x <<< 10上满足条件 (),,,1,0,, ,0, ,1n k j j k j k x l k j =?? ?≠== 则称这1+n 个n 次多项式()()()x l x l x l n ,,,10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 以()x l k 为例,由()x l k 所满足的条件以及()x l k 为n 次多项式,可设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x l ----=+- 110, 其中A 为常数,利用()1=k k x l 得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1101, 故 ()()()() n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A ----= +- 1101 , 即 ()()()()()()()()∏ ≠=+-+---=--------=n k j j j k j n k k k k k k n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l 0110110)( . 对于()),,1,0(n i x l i =,有 ()n k x x l x n i k i k i ,,1,00 ==∑=,特别当0=k 时,有 ()∑==n i i x l 0 1. 2.什么是牛顿基函数?它与单项式基{ }n x x ,,,1 有何不同? 答:称()()()(){ }10100,,,,1------n x x x x x x x x x x 为节点n x x x ,,,10 上的牛顿基函数,利用牛顿基函数,节点n x x x ,,,10 上的n 次牛顿插值多项式()x P n 可以表示为 ()()()()10010---++-+=n n n x x x x a x x a a x P 其中[]n k x x x f a k k ,,1,0,,,,10 ==.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不同,牛顿插值基函数在增加节点时可以通过递推逐步得到高次的插值多项式,例如 ()()()()k k k k x x x x a x P x P --+=++ 01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带详解)

高中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道) 下图示意太阳系彼此相邻的四颗行星,其中c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据此完成1—4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是()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B.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C.地球火星木星土星D.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2.太阳系() A.就是人们常说的宇宙B.是比地月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C.从属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D.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 3.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是由于() A.地球的诞生利于生命存在B.地球的大小特殊 C.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特殊D.地球上温度适宜,有液态水和大气4.下列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及大气、水、生物的活动和变化 B.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最直接、最经常使用的能源 C.太阳辐射能量中大部分能够到达地球,对人类影响很大 D.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利用方便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此回答5—6题。 5.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A.到达河外星系B.始终在地月系C.位于太阳系内 D.抵达银河系边缘 6.火星与地球() A.表面温度相同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进入7月份以来,标志太阳活动水平的多项参数保持高位。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是() A.黑子、耀斑,11年B.太阳风、黑子,14年 C.日珥、耀斑,11年D.太阳辐射、日珥,14年 8.剧烈的太阳活动对以下行业中影响最大的是() A.电子产品加工B.风力发电C.旅游 D.航空运输

匀速直线运动习题

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 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0s ,其中S 1=7.05cm 、S 2=7.68cm 、S 3=8.33cm 、S 4=8.95cm 、S 5=9.61cm 、 S 6=10.26cm ,则A 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 是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 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 大小是______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A 与B 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开 始计时时,A 、B 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 ) A .两质点速度相等 B .A 与B 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 .A 的瞬时速度是B 的2倍 D .A 与B 的位移相等 6.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3-1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经过2.5s 的时间,甲、乙两物体相遇,相遇时它们相对坐标原点的位 移相同 C .经过5s 的时间,乙物体到达甲物体的出发点 D .经过5s 的时间,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 3. 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 、2H 处同时自由落下(H 足 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 .下落1m 时,甲、乙的速度相同 C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 D .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 8.A 和B 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中的a 直线和Obc 折线所示,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3s 前A 在 B 的前方,且它们之间距离在增大 B .在(3~6)s 这段时间内,A 仍在B 的前方,但它们 之间距离在减少 C .在3s 末和12s 末,AB 两物体两次相遇 D .在18s 末,A 和B 第二次相遇 四、填空题 4. 一个皮球从离地面1.2m 高处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接触地面后又弹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9m, 在这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位移方向是________,这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 ____________. 17-1 18 3 O 6 9 12 15 t /s

匀速直线运动测试题2(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四)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3分,共42分) 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 A. 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 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 C. 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 D. 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2.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 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 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2 .- 3. 自由洛体您动的在任何两个相邻 1s 的位移差(g=10 m/s )为 ( ) A. 1m B. 5m C. 10m D.不能确定 3 、 4. 据〈〈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发射小型人造卫星的超级大炮, 它能够将一个体积为 2m (底 面面积约为0.8 m 2)、质量为400 kg 的人造卫星由静止开始从大炮中以 300m/s 的速度发射出去,再加上 辅助火箭的推进,将卫星最终送入轨道,发射部分有长 650m 左右的加速管道,部分隔成许多气室,当 卫星每进入一个气室,该气室的甲烷、空气混合物便点燃产生推力,推动卫星加速,其加速度可看做恒 定的,据 此,你估算一下这种大炮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69 . 2m/s 2 B. 0 . 46m/s 2 C. 138. 5m/s 2 D.不能确定 5.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 车头经过站台某点 。时速度是1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 O 点时的速度为 A. 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6.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大小为1m/s 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 的平均速度为 ( ) A . 5.5 m/s B. 5 m/s C. l m/s D. 0.5 m/s 7. 铁路员工常用来估测火车在铁轨上行驶速度的一种方法是:火车在两站间正常行驶时,一般可看作匀速 运动。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铁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 并从此之后数着车轮响声的次数。 若在一分半钟共听到 66次响声。已知每段铁轨长25m ,根据这些数据, 映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 ) 8. 估测该火车的速度是( ) A. 18. 3m/s B. 16. 7m/s 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恒定的加速度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C. 40m/s D. 60m/s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物体的速度增大到初速度的 ) n 倍, 2 A V 0 2 . A. ——n 1 2a 2 c V 0 . B. ——n 1 2a 2 C.匹 n 2 2a 2 D* n 1 2 2a 9.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在图2—1中可以反 图2 — 1 D

八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

C B -2-14 32102013--2014年度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 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3 B.-3 C. 3 D. ±3 2.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 A .7,24,25 B. 1,2,3 C. 6,8,10 D. 9,12,15 3.下列各式中, 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A. 3 1 B. 20 C. 2 2 D. 121 数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5.如图1, 三个正方形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64、400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M 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 ) 6. 将直角三角的三条边同时扩大4 倍后,得到的三角形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 不能确定 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 ) A. 1、0 B. - 1 C. 0 D. 1 、 - 1、 0 8. 下列说法中准确.. 的是 ( ) A.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D. 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9.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斜边长上的高为 5 12 D.三角形的面积为20 10.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有( ) ① 2±都是8的立方根,②2)2(2-=-,③ 81的平方根是3,④ 283=--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11. 8的立方根是 ;121 9的平方根是________; 5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 比较大小:215- 2 1 .(填 “>”或 “<”号) 13. 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 ; 14. 请你写出:两个无理数的积等于1的等式: ; 15. 31-的相反数是_________,︱31-︱= _________; 三. 解答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16.计算 :322 1332?+-;1276483+ 17.在数轴上找出10-对应的点A.

匀速直线运动练习题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不定项选择题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 I 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 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据《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发射小型人造卫星的超级大炮,它能够将一个体积为 2m 3(底面面积约为0.8 m 2)、质量为400 kg 的人造卫星由静止开始从大炮中以 300m/s 的速度发射出去, 再加上辅助火箭的推进,将卫星最终送入轨道,发射部分有长 多气室,当卫星每进入一个气室,该气室的甲烷、空气混合物便点燃产生推力,推动卫星加速,其加 速度可看做恒定的,据此,你估算一下这种大炮的加速度大小为( 铁路员工常用来估测火车在铁轨上行驶速度的一种方法是:火车在两站间正常行驶时,一般可看作匀 速运动。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铁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 据这些数据,估测该火车的速度是(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 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 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 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 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2. 650m 左右的加速管道,内部分隔成许 A . 69. 2m/s 2 2 B . 0. 46m/s 2 C . 138. 5m/s D .不能确定 3. 时,并从此之后数着车轮响声的次数。 若在一分半钟内共听到 66次响声。已知每段铁轨长 25m ,根 4. 5. A . 18. 3m/s B . 16. 7m/s C . 40m/s D . 60m/s 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在图2 — 1中可以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 6s 时间经过A 、B 两根电杆,已知 A 、 反映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 O C O ) D

第2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二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中,最成功的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下列属于选用豌豆的原因是 A.有多对相对性状 B.进行异花传粉 C.有显性性状D.进行自花授粉、闭花传粉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隐性性状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4.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 D.遗传规律5.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6.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7.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采取工人杂交的实验方法 C.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8.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关,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9.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D.前3项都可10.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为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1.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1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1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 和YR 14.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15.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F 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F 1 代发生性状 分离 C.杂合子测交,F 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子自交,F 1 代不发生性

高一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匀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 .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 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3.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 处的速度为6m/s ,16s 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 7.5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4.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物体在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 .物体在4s 末返回出发点 D .物体在6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5.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m B .56.25m C .75m D .150m 6.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 车厢通过他历时2s ,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 .3节 B .6节 C .9节 D .12节 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 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m B .20m C .11.25m D . 31.25m t/s -

第2章 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2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1.Q235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哪4个阶段,可得到哪些强度指标? (1)弹性阶段。 钢材在此阶段,当荷载降为零时(完全卸载),变形也降为零(回到原点)。Q235钢的比例极限f p≈200N/mm2,对应的应变εp≈0.1%。 (2)弹塑性和屈服阶段。 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应变增大加快,材料进入弹塑性阶段。随后,应力呈锯齿状波动,甚至出现应力不增加而应变仍在继续发展的现象,卸载后试件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长度,这个阶段称之为屈服阶段。Q235钢的屈服点f y≈235N/mm2,对应的应变εp≈0.15%,流幅ε≈0.15%~2.5%。 (3)强化阶段。 屈服阶段之后,曲线再度上升,但应变的增加快于应力的增加,塑性特征明显,这个阶段称为强化阶段。对应于最高点的应力为抗拉强度或极限强度fu。 (4)颈缩阶段。 到达极限强度后,试件出现局部截面横向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即颈缩现象。此时,只要荷载不断降低,变形能继续发展,直至试件断裂。 2.什么叫屈强比,它对结构设计有何意义? 钢材的屈服强度(屈服点)f y与抗拉强度fu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是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屈强比越低,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屈强比愈低钢材的安全储备愈大,但屈强比过小时,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太低,不够经济;屈强比过大时,安全储备太小,且构件变形能力小。 3.什么叫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各有什么特征? 钢材在静力单向均匀拉伸下,试件破坏前有很大的塑性应变,这种破坏称为塑性破坏。钢结构中的钢材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发生另一种破坏,即脆性破坏,两者的破坏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塑性破坏是指构件产生明显的变形、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后而发生的破坏,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脆性破坏是在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破坏时构件的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fy,破坏的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 4.钢结构对钢材有哪些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钢结构所用的钢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强度钢材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可通过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获得。屈服强度fy和抗拉强度fu是承重结构所用钢材应具有的基本保证项目,对一般非承重结构构件所用钢材只要保证抗拉强度即可。 (2)塑性塑性是指钢材在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衡量钢材塑性好坏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它由钢材的静力单向拉伸试验得到。承重结构用的钢材,不论在静力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下,以及在加

数据库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第一章认识数据管理技术 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控制功能。 5.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 雇员号雇员名部门号工资 001 张山02 1500 010 王宏达01 1000 096 马蔺02 800 108 赵大04 1200 在上述关系数据表,表中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 记录),这个表中的关键字为( 雇员号)。 6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关系)必须满足的若干条件中,下列表述哪个是错误的?(D ) A.表中每一列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B.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数据项) C.表中不应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 D.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1.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多对一联系 2.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答案C 3.E-R模型属于()。A.概念模型B.数据模型C.现实模型D.机器模型答案A 4.E-R模型不包括哪个图素?()。A.实体集B.属性C.实体之间的联系D.关键字答案D 5.建立E-R模型的步骤有()。 A.确定实体 B.确定相关实体的属性 C.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 D.设计出E-R图所表示的概念模型答案ABCD 6.常用的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为实体--联系模型:,简称为E-R模型模型。 7.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8.填写下列实例中实体集间的联系 实体联系 学校--学生一对多 老师--家长多对多联系 顾客--商品多对多联系 读者--图书多对多联系 9.分析题(简答题) 为某百货公司设计一个ER模型。百货管辖若干个连锁商店,每家商店经营若干商品,每家商店有若干职工,但每个职工只能服务于一家商店。分析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画出ER图。 提示 实体:商店(商店编号,店名,店址,店经理) 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单价,产地) 职工(职工编号,职工名,性别,工资) 联系:SC(商店—商品之间1:N的联系,联系属性为“职工参加商店工作的开始时间”。 SE(商店—职工之间1:N的联系),联系属性为“月销售量”。 D.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八年级物理匀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匀速直线运动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1.小华已经测出自己步行的速度是1.2m/s,合______km/h;她家离学校1.44k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提前________min从家出发.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60m,则这个物体在前2min 内的速度是______m/s,另一个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2min内前进了240m,在后3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5min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m/s. 4.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轿车,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km;若以同样的速度行驶7.2km,则小轿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min. 5.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长为6 700m的南京长江大桥,火车全部在桥上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s,火车经过大桥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s. 6.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是20m/s,在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是3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7.如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象中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s出发.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36km/h.有一次火车因故迟开20min,为了正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车速提高到72km/h,那么甲、乙两站相距____ __km,正常行驶的时间是_______h.

第二章 思考题

第二章 思考题 1.下列各过程中的运算式,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 (1)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12ln V V nR S =Δ (2) 水在298K ,p θ下蒸发:T G H S Δ?Δ=Δ (3) 恒温恒压可逆电池反应:T H S Δ=Δ (4)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Δ21p p dp T V S (5) 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相变:p T G S ])([?Δ??=Δ 2.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2) 有人用下列事实来否定热力学第二定律,请指出错误所在 (3)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0,热全部变成了功,与开氏说法不符。 (a) 冷冻机可以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这与克氏说法不符。 (b) 被压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复原,这是个从单一热源吸热对外做功的过程与开氏说法不符。 (4) 凡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 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减少。 (6) 体系达平衡时熵值最大,自由能最小。 (7) 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S <0的过程则不能发生。 (8) 某体系从始态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某些热力学函数 的变量,可以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从某一始态出发到达同一终态。 (9) 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状态I→II,无论用什么方法,体 系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 (10)绝热循环过程一定是个可逆循环过程。 (11)C p 恒大于C v 。

3. 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a)体系的熵增加 (b)体系吸热大于对外做功 (c)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环境内能减少 4. 在383K ,p θ下,1mol 过热水蒸气凝结成水,则体系、环境及总的熵变为( ) (a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b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c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d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运动学基本概念__匀速直线运动(培优拔高习题集)

运动学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小船问题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甲乙两船相距50千米同时起船,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甲船航行100千米,恰赶上乙船,若两船都在顺水中航行,则甲船赶上乙船需航行( ) A.50千米的路程 B.100千米的路程 C.大于50千米小于100千米路程 D.大于100千米的路程 3、一只小船运载木料逆水而行,经过某桥下时,一块木料不慎落入水中,经30分钟后才发觉,立即回程追赶,在桥下游5千米处赶上木料.设小船顺流和逆流时划行速度相同,则小船回程追赶所需时间是________小时,水流速度是________. 4、一艘汽艇以恒定速度逆河水向上游行驶,至某处A发现一救生圈已丢失,立即调头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顺河水追寻,并分析出该救生圈是在发现丢失前t1时间丢失的,丢失地点距A处为S1的B处,到达B点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在距B 点为s2的下游某处C找到了救生圈。求:汽艇航速V(即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速u及到达B点后经过多少时间t2找到救生圈。(要求先画示意图,然后列方程求解) 5、轮船在河流中逆流而上,上午7点,船员发现轮船上的一橡皮艇已落入水中,船长命令马上调转船头寻找小艇。经过1h的追寻,终于8点追上了顺流而下的小艇。如果轮船在整个过程中相对水的速度不变,那么轮船失落小艇的时间是何时?扶梯问题 1、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正在匀速向上运送顾客,现甲、乙两人沿着扶梯向上奔跑,甲、乙在扶梯上奔跑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8m/s;甲、乙数得的台阶级数分别为42级和45级。则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为m/s;若每级阶梯上平均站一个人,则站在此扶梯上的顾客数为人。 2、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1.5 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3、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客户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楼梯;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48级楼梯,则该自动扶梯的级数为() A、22级 B、32级 C、24级 D、不能判断 4、沪西一百货店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N1级;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N2级,则自动扶梯静止时该自动扶梯级数为________级. 小船问题:1、C 2、D 3、0.5 5 4、V= t2= 5、6点扶梯问题:1、1m/s 70人2、t=1 min 3、C 4、2N1N2/(N1+N2)

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 =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R L =2000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 =50V ,则常数e K =__________,斜率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1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 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 =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R L =2000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 =50V ,则常数e K =_0.1817_,斜率C=_____0.1667_____。 Cn n R R U L a a =+=1Ke =50 C=50/3000=0.1667 e K =C(L a R R +1)=0.1667 X (1+180/2000)=0.181703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R a 和R L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综合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练习题 学生姓名:年级:老师: 上课日期:时间:课次: 【实验测试】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所列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 (2)遗漏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编上序号F、G……). (3)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________.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________.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纸带的长度 C.墨粉纸盘的大小 D.交流电的频率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 C.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6 V以下交流电源 (3)图L2-1-1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下的4条纸带,四条纸带中a、b的间距相等,则a、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

图L2-1-1 3.(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电源. A.低压交流 B.低压直流 C.220 V交流 (2)某同学利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用代号表示). ①电火花计时器②刻度尺③秒表④带滑轮长木板⑤小车⑥纸带⑦天平 4.“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个分组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物理老师记录了部分探究实验小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和行为,你认为以下实验过程、行为正确的是( ) A.某实验小组同学走进实验室就开始动用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在实验室到处跑来跑出,实验结束后没有整理实验器材并把没有用的纸带随手乱扔 B.某实验小组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点,关闭电源,给纸带编号,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实验 C.某实验小组从三条纸带中任意拿出一条纸带,标上记数点(每隔4个自然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0、1、2、3、4、5,测量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5.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L2-1-5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的位置,从此时开始计时,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相同,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_____m/s,v4=0.18 m/s,v5=____m/s(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保留描点痕迹). 甲 乙 图L2-1-5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 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4.已知×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6.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7.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M g g g g 8.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 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 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 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匀速直线运动习题.docx

第4题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5.3 匀速直线运动 1.下列各情况中,人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某人向东走了2 m ,用时3 s ;再向南走2 m ,用时3 s 的整个过程 B.某人向东走了10 m ,用时3 s ;接着继续向东走20 m ,用时6 s 的整个过程 C.某人向东走了20 m ,用时6 s ;再转身向西走20 m ,用时6 s 的整个过程 D.某人始终向东运动,且任意1 s 内的运动轨迹长度都是3 m 答案 D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米/秒; B , 5米/秒; C , 4米/秒; D ,3米/秒。 答案 D 3.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 B .草坪上滚动的球 C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 .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 答案D 4.小汽车的速度为100km/h ,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这说明( ) A .汽车的速度一定比自行车大 B .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 C .在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可能比自行车的大 D .小汽车一定始终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 答案 C 5. 如图所示,是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 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 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④ 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