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638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西方美学史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638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西方美学史简答题精编

1.简述贺拉斯(前65-前8)的成就。

【答案】(1)流露出强调诗人自我表现的苗头

(2)“魅力”:打动人情感的力量,即美感的力量。

(3)合式原则

①形象的合式在于具有整一性。贺拉斯认为艺术美的基础是“不论作什么,至少要做到统一、一致。”

②性格的合式在于合乎年龄特征、身份地位和身世。贺拉斯认为人物性格合式主要有两种方法:定型化(适合希腊艺术形象为题材);类型化(适合罗马现实生活题材)。

③题材的合式在于要切合诗人的能力对题材的提炼。(对题材处理要注意事件的时间容量结构和事件的空间容量安排。)

④艺术的光辉思想在于其教育作用。贺拉斯谈到戏剧的歌唱队时说:它必须赞助善良,给以友好的劝告;纠正暴怒,爱护不敢犯罪的人。

⑤判断力。贺拉斯说: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

⑥将艺术的内容完全通俗化为道德、法律。贺拉斯将希腊人美与善的理念转变成罗马人政治、经济、道德的世界。

(4)寓教于乐

①贺拉斯认为诗的任务是禀承神旨认指导人生。在模仿自然时允许虚构,但须合乎情理,切近真实,“虚构的目的在引人欢喜”,“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②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他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2.简述西方美学史的总体特征

【答案】西方美学史的发展以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为线索,逐渐由对立走向统一。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体现出了一种固有的内在矛盾,即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而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又派生出再现与表现、摹仿与灵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性派与经验派的矛盾等等。

与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相联系,西方美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又产生了许多美学范畴和概念。西方美学的范畴基本分三类:一是基本的理论范畴:美、丑、悲剧、喜剧、崇高、滑稽;二是具体的美学范畴:和谐、理念、秩序、整一、匀称;三是艺术范畴:摹仿、灵感、想象、净化、情节、性格、形象。

3.什么是英国经验主义?

【答案】(1)又称为经验论。关注经验,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性经验的归纳,普遍排斥形而上学。

(2)“经验—观念—知识”的认识模式

(3)局限:无法说明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和普遍必然性。

(4)因为这个局限使这种哲学最终走向怀疑主义。

(5)主要代表人物:培根、洛克(白板说)、贝克莱和休谟等。

4.康德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答案】康德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第一契机从质的方面说,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第二契机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的。第三契机是从关系上看,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有合目的性。第四契机从方式上看,即从判断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看,审美判断不但是可能性、现实性,而且要求必然性。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对任何人都具有必然性,必然引起审美快感,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总观康德关于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学说,其中揭示了审美现象的一系列矛盾或二律背反。

5.为什么说“摹仿是人类社会实践及其本质的重要确证”?

【答案】从“摹仿”一词的含义演变来看,它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审美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希腊文中的“摹仿”一词出现于荷马时代以后,其最初的含义是指巫师所表演的祭祀节目舞蹈、音乐和唱诗具有摹仿的特点,尚未包括雕塑、戏剧等视觉艺术。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摹仿的含义开始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和美学术语,表示人类对外在世界的再创造。“摹仿说”则把艺术对世界的摹仿提高到艺术哲学的高度,完成了理论上广度与深度的飞跃。因此,无论是从一般的社会实践,还是从艺术实践来看,摹仿无疑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确证。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正如狄德罗所说:“一切学艺术的人都要从艺术开始的地方开始”。实际上,文艺发展史已经证明,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家在开始学习创作时,都要经过摹仿这一阶段,由摹仿再到创造,才完成了学艺者的质的飞跃。

6.简述关于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的现有的结论。

【答案】(1)美即事物功用的发挥,事物的美总是相对的。

(2)美是正义的行为,所以,美只能存在于实践中,而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观念。

(3)美与真和善,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4)美是目的与方法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因此,美也就是客体(规律)与主体(目的)的统一。

(5)艺术模仿生活要逼真、真实,艺术需要对生活提炼和加工,艺术更要关注人的心灵。

7.柏拉图的“模仿论”。

【答案】柏拉图,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建立了西方最早的唯心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对后来美学的发展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自然只是理念的“影子”,而模仿自然的艺术就是“影子的影子。”只有神造的床才是床的理念,是真实体,木匠造的床只是根据床的理念制造出个别的床,只是近乎真实体,而画家画的床,只是模仿个别床的外形,他和真实体隔得更远,更不真实。

8.简述希腊哲学的分期。

【答案】(1)智者学派之前,前585-前5世纪中叶,提出的问题:自然的本质,一元的物活论。(泰勒斯)

(2)智者学派:转折期,“心统归万物”,但是,人是感性的人,对理性怀疑,喜好辩论。(普罗泰戈拉)

(3)苏格拉底重建时期。知识就是美德,是关于善的学问,道德高于一切。(色诺芬与柏拉图)(4)亚里士多德时期,哲学总结时期,伦理时代向神学时代的过渡。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恩格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