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立体图形的认识》第34页内容。

【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通过观察、课件演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有所了解、获得体验,直观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一些简单特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力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去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懂得辨认区别它们,为以后的几何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教材直接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图,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和区别。通过这节课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清晰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抛开实物的其他属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为以后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儿童刚进入一年级,是第一次认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但由于儿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他们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图形的感性经验。通过这节课学习,丰富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为二年级学习平面图形打下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活动中探究新知、学会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分类思想。

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具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模型(如各种各样的包装盒、魔方、汽水罐、小球等),橡皮泥。

教师:课本中的图片、实物,课件,托盘。

整理学生收集到的物品,用6个箱子装起来。每个箱子都有若干形状是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物品,把不属于这四种形状的抽出来。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一箱物品。让学生摸玩,说一说每个物体的形状是怎样的。

一、合作探究学习

(一)分一分,初步感知特征。

师:同学们,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种图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王国里的立体图形。[在黑板贴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都属于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则属于图形王国里的其中一大类。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箱物品,这些物品

都是大家收集的,真了不起!这么多的物品能给

它们分一分类吗?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

一起。我们一起来说一次。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如附图①),与学生一

起再说一次要求。

小组合作把箱子里的物品分类。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A 、

按照课本分成四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B 、

把长方体、正方体放在一起,圆柱一类,球一类。 C 、 分得比较乱。 由于课前让学生预习了,又加上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估计大部分小组能按照课本分类,对于情况B 也要给予肯定。

附图①

请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让他们一类一类地展示给大家看。展示完毕,让其他学生提问。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圆柱是直筒筒的,像柱子;球是圆溜溜的。

[学情预设]

如(附图②)

(1)有学生提问

生1:“纸巾盒为什么跟这些物品放在一起?”

生2:“魔方为什么不放在一起?”

……

让他们展开讨论和争辩,从而得出结论,初步感知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2)没有学生提问

老师则要提出问题:

“大家都同意这么分,那老师就糊涂了,这个药盒子是扁的,纸巾盒比较高,为什么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呢?”

“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不断的提问中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它们都是长长方方的,每个物体的面有的大有的小。

师:“像这样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在数学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有谁知道?”教师顺势在黑板贴出数学模型和名称。

如果有学生提出“长方形”,要及时给予肯定,“你还知道长方形!对!长方体上藏着长方形。长方形是图形王国里的另一种图形,我们以后会详细地研究。”

同理,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贴出四种数学模型及其名称。

让大家检查是否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类,如果不是这样分的小组,迅速分一分。 附图②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摸玩物品,让学生初步感知每个物品形状,为下面的分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消除学生对学具的陌生感,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知识学习上。让学生利用实物分类,看得见、摸得着,更形象直观,便于比较发现。用课件演示分类要求,能使每个学生清楚要做什么,使小组合作更顺利。此环节渗透了分类思想,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即使学生分对了,也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维碰撞,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几种立体形体的大概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逐渐学会积极思考、分析问题。】

(二)说一说,进一步感知特征。

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很想跟大家成为好朋友,可以吗?既然成为了好朋友就要对它们有更深刻的认识。请更认真地看一看它们长得是什么样的;摸一摸,看有什么感觉;滚一滚、推一推;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

学生一边摸一边用自己的话介绍立体图形的特征。每介绍一种图形说到某个特征,请大家一起摸一摸。并出示一些比较难辨认的物体(如附图③)让学生比较,从而发现每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学情预设]

生1: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

教师出示“巧克力”即三棱柱,让学生发现,“巧克力”是长长的,但不是方方的。让学生感受,长方体长长方方的特征。

生2: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

教师出示“药盒子”即两个面是正方形其它面是长方形的,让学生感受,正方体每个附图③

面的大小相等,长方体的面是不一样大的。故它属于长方体。

生3:圆柱是直筒筒的。

教师出示“胶水”、“矿泉水瓶”,让学生对比辨别,发现“胶水”、“矿泉水瓶”不属于圆柱,圆柱是上、下一样大的。

生4:圆柱站着不会滚,躺着才会滚。

老师应及时追问为什么,让学生知道,圆柱有两个大小一样的平平圆圆的面。

生5:球是圆溜溜的。

教师出示“硬币”让学生辨别,让学生感受到,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特征。故“硬币”不是球,是圆柱。

生6:球会滚动。

教师要及时追问为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球没有平平的面。

……

学生或老师提问,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球和圆柱都会滚,滚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试一试。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师出示“铅笔”并不断改变铅笔的位置,如水平放、垂直放、斜放……,问学生它属于什么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无论多粗多细,方向位置如何改变,它都是圆柱。

播放课件动画,小结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大小一样……

圆柱: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可以立,躺着可以滚……

球:圆溜溜的,可以随意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与几何体交朋友的情景创设,很好地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究。让学生与难辨别的物体比较,通过说再进一步深刻认识几种立体形体的特征,突破本课难点,避免辨别错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播放课件小结,生动有趣、及时到位,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三)认一认,区别立体图形。

1.辨别实物

师:大家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成为了好朋友,那你认得这些好朋友吗?认一认它们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收集到的不属于这四类立体图形的物体让学生判断。

2.辨别图片

(1)课件逐个出示以下图形,让学生说名称。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不强,设计此题,意在再一次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再次体验位置的变换不改变图形的特质,其名称是不会改变的。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为以后几何学习打基础。】

(2)连线。[书本37页第1题(如附图④)]

师:打开书37页第1题,认一认这些物品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请连线。

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3)把图片分类。[书本34页的物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如附图⑤),谁来把这些图片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拿到图片的学生上黑板贴,形成板书。

3.猜图形

师:看来同学们还想玩,好!我们来玩几个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老师藏起一个物体,说特征,让学生猜是什么。[即课本37页第3题]

(2)袋子里装一个物体,学生不能看只能摸,说出其名称。

(3)袋子里装着若干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说名称,学生摸出相应物体。

请一位学生上台示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轮流玩。

【设计意图:从辨认可以触摸的实物过度到辨认图片到猜图形,难度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观念。活用教材,把教材的例题变为练习,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

附图④

附图⑤

识,同时也保持了教材的示范作用。练习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知识。】

(四)做一做,深化认识。

1.数一数。[书本37页第2题(如附图⑥)]

附图⑥

师:同学们,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可以搭拼成很多有趣的东西,请看是什么?打开书本37页第2题,看一看它是由什么拼成的,各有几个?

2.用橡皮泥做立体图形。

3.用箱子里的立体图形搭一些你喜欢的物体。

【设计意图:这是拓展练习,让学生搭一搭、做一做,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也为后面学习“看谁搭得又高又稳”做准备。】

二、评价体验,知识升华

1. 看书34页,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书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看书质疑能力,让学生在反思中进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及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板书直观简明,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各种图形的特征,更清楚数学模型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个角度来使学生初步理解物体和图形。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所以他们对形状有感知方面的经验,随着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发展初步的空间观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水平: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水平,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点。 3、情感与态度: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得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 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1、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动者。为此作者便创设了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理解事物并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主动观察、感受图形特征及小组、全班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及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 学具准备:8篮子学生准备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实物引入,感性认知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课件出示智慧爷爷)

初一上册数学图形题

一、填空题。 1.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 (A ) (B ) (C ) (D )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6,图1是这个正方体从不同方向所观察到的数字情况,则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是( ) A.4,3 B.3,2 C.3,4 D.5,1 3. 如图2,直线A B 与C D 相交于点O ,12=∠∠,若140AOE = ∠,则AOC ∠的度数为( ) A.40 B.60 C.80 D.100 4.已知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若20cm A B =,30cm A C =,则B C 的长是( ) A.10cm B.50cm C.25cm D.10cm 或50cm 6.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 只有图① B.图①、图② C.图②、图③ D.图①、图③ 7.如图,∠AOB=180°,OD 、OE 分别是∠AOC 和∠BOC 的平分线,则与线段OD 垂直的射线是( ) A.OA B.OC C.OE D.OB 二、画图与说理(本大题共2题,满分18分) 8.(本题满分8分)如右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图中有 块小正方体; (2)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O B E C D A

O P F E D C B A 9.(6分)如图,已知点C 、点D 分别在AO B ∠的边上,请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作AO B ∠的余角A O E ∠; (2)作射线D C 与O E 相交于点F ; (3)取O D 的中点M ,连接C M . 10.(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P 是∠BOC 的平分线,OE ⊥AB , OF ⊥CD. (1)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两对: ① ;② . (2)如果∠AOD =40°. ①那么根据 ,可得∠BOC = 度. ②因为OP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C OP= 2 1∠ = 度. ③求∠BOF 的度数. 11.如图3,A O B ∠为直角,A O C ∠为锐角,且O M 平分B O C ∠,O N 平分A O C ∠,求MON ∠的度数. (第10题图) O D B A

小学六年级:第3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练习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概括化。 3、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各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立体图形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第4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2.指名学生说说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指名学生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用课件逐一显示字母所表示的名称。 4.上面的图形能分类吗?可以怎样分?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面都是平面都有一个曲面 教师注意板书。 5.长方体与正方体。

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 教师: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下表: 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师:上面我们比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那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说一说吗? 组织学生观察,书面写一写,小组议一议。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并板书: 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1.复习表面积的计算 立体图形的面积 (1)复习表面积的定义。 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请同学们拿出立体图形的模型,看看这些形体,一边用手摸,一边说出每个形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的面积?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圆柱的表面积是哪些面的面

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科书P32~P33的内容,练习五P36第2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因此他们对形状有感知方面的经验,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1、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此笔者便创设了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认识事物并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主动观察、感受图形特征及小组、全班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及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 学具准备:8篮子学生准备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实物引入,感性认知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课件出示智慧爷爷)

初一数学图形认识专项练习题

初一数学图形认识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一圆柱,从它的侧面展开,问:展开的图形是 ___________ : 2?有一棱柱,从它的侧面展开,问:展开的图形是___________ : 3?有一圆锥,从它的侧面展开,问:展开的图形是____________ : 4 ?有一正方体,观察后请写上;有__________ 顶点,经过顶点共有_____________ 条边.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是可以分解成若干 个扇形,而扇形是由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经过这条 __________ 的__________ 的两条_________ 组成的图形. 6 ?你知道圆锥由__________ 面组成的,那么其中一个是____________ ■勺,另 一 个是_________ 的.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七棱柱共有_ 面、____________ 棱、顶点, 其 中有_________ 面的形状和面积是完全相同的? 有一图形是十边形,它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通过它的一个顶点分别与其它顶点连结,可分割成三角形. 8.如图所示,用四个不同的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请根据截面的形状填空: (1) C 2)(3)(4) (1)截面是;(2)截面是 (3 )截面是;(4)截面是 10 .现有一张长52cm宽28cm的矩形纸片,要从中剪出长15cm,宽12cm的矩形小纸片(不能粘贴),则最多能剪出________________ 张.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A.主视图和俯视图是三角形,侧视图是圆 B.主视图和侧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 C.主视图和侧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圆和圆心

初一上册数学 立体图形认识

初一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第五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是()A.圆柱B.长方体C.球D.圆锥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 B.由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C.正方体的各条棱都相等 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 3.圆柱可以看作由下列哪个图形沿它的一边快速旋转得到()A.直角三角形B.梯形C.长方形D.等腰三角形 4.下列图形中,不是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5.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形如图所示,则该立体图形是()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A.圆锥B.球C.圆柱D.棱柱 6.一个立体图形的三个视图都是正方形,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个立体图形是四棱柱;②这个立体图形是正方体;③这个立体图形是四棱锥; A.1个B.2个C.3个D.以上全不对 7.将左边的正方体展开能得到的图形是() 8. 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其中哪两个完全相同( ) A. (1)(2) B.(2)(3) C.(3)(4) D.(2)(4)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有10小题,19个空,每空2分,共38分) 9.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10.圆柱由 个面围成,其中 个平面, 个曲面.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12.如图中的图形2可以看作图形1向下平移 格,再向左平移 格得到. 13.如图,沿正三角形三边中点连线折起,可拼得一个 。 14.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根据图中该正方体A 、B 、?C 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处的数字是_________. 15.如图,这个图案被折起来组成一个正方体,数字 会在与数字4所在的平面相对 的平面上. 16.举出俯视图是圆的两个不同物体的例子: __、 、 17.桌面上放着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圆柱体(如左图),在右图中填上它的视图的名称: 视图 视图 视图 18. 右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主视图 和左视图,那么原立体图形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图中正确的立体图形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 + ※ ◇ ○ × □ (1) (2) (3) (4) 12345 6主视图 左视图 第15题

初一上册数学图形题

N M F E D C B A 一、填空题。 1.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 (A ) (B ) (C ) (D ) 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6,图1是这个正方体从不同方向所观察到的数字情况,则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是( ) A.4,3 B.3,2 C.3,4 D.5,1 3. 如图2,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12=∠∠,若140AOE =∠,则AOC ∠的度数为( ) A.40 B.60 C.80 D. 100 4.已知点A B C ,,在同一直线上,若20cm AB =,30cm AC =,则BC 的长是( ) A.10cm B.50cm C.25cm D.10cm 或50cm 5.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 且∠MFB= 1 2 ∠MFE.则∠MFB=( ) A.30° B.36° C.45° D.72° 6.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A. 只有图① B.图①、图② C.图②、图③ D.图①、图③ 7.如图,∠AOB=180°,OD 、OE 分别是∠AOC 和∠BOC 的平分线,则与线段OD 垂直的射线是( ) A.OA B.OC C.OE D.OB 二、画图与说理(本大题共2题,满分18分) 8.(本题满分8分)如右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图中有 块小正方体; (2)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O B E C D A (第5题)

初一图形的初步认识

图形的初步认识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直线的概念 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4、射线的概念 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5、线段的概念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6、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

一条线段可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注意: (1)表示点、直线、射线、线段时,都要在字母前面注明点、直线、射线、线段。 (2)直线和射线无长度,线段有长度。 (3)直线无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4)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7、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它可以简单地说成: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8、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9、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考点二、角 1、角的相关概念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1含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1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4.1几何图形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A B C D 2.将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B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从正面看为() A B C B C D 3.若一个圆柱体的高为8,底面半径为2,则截面面积最大为() A. 16 B. 32 C. 48 D. 20 4.下列图形中,恰好能与左图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A B C D 5.有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同样的正方体垒成,从正面观察,从上面观察,从左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如图所示,请问垒成这个几何体 用了()块小正方体? A.3 B.4 C.5 D.6 6.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都是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A. 三棱柱 B. 圆柱 C. 圆锥 D. 球 7.汽车的雨刷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是属于________的实际应用. ()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 直棱柱的侧面都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五边形 D. 菱形9.下列图形中,不能经过折叠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10. 在下列几何体中,从正面看是圆的是() A B C D 11.由7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关于它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正面看面积最大 B. 从左面看面积最大 C. 从上面看面积最大 D. 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 12.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C A B D 13.如图,有一辆小汽车,小红从空中往下看这辆汽车,小红看到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C D 14.某街道分布示意图如图所示,一个居民从A处前往B处,若规定只能走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方向,这样该居民共有可选择的不同路线条数是() A.5 B.6 C.7 D.8 15.如图,立体图形由小正方体组成,这个立体图形有小正方体()

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第20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92~9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7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加深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进一步认识并能辨析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学生在整理与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提高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正确进行转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形象思维。 3.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学过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外,还学过立体图形的知识。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的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 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主要整理与复习它们的特征。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认识这些立体图形,掌握这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形状物体得到的图形。 二、自主整理,建构知识 1.交流、梳理特征。 (1)提问:观察、比较这些立体图形,你能把这几个立体图形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提问: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并完成下表。 (4)在图形中出示表示不同部分的字母。 提问:你能说出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吗?什么是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 2.观察形体形状。 (1)要求:请每人摆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画下来。 集体交流,指名呈现所画的观察到的图形。 (2)要求:请你再摆出圆柱和圆锥,像刚才那样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分别画出你看到的图形。 交流并指名呈现观察到的图形。 提问:从圆柱前面、右面看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圆锥呢?从上面看圆柱和圆锥都是怎样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升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直接画在书上。 展示部分学生画的结果,要求结合图形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教师提出要求: (1)想一想可以怎样剪,在课本的方格纸上画一画,涂色表示出来;(2)把你设计的方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部分学生的方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参与判断、评价。 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观察图形,想一想以平面图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哪个立体图形,用线连一连。交流连线结果,说说每个圆柱和圆锥的高是平面图形的哪条边。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引导学生读题、思考,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有困难的可以同桌商量,或者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看一看。 学生交流,呈现画出的图形,引导评价。 5.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 要求:同学们认真想一想,选择从长方体右面看到的图形。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再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6.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教师提出要求: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 出示立体图形 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 (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 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长方体:

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 a .长方体的特征. b .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 (点、线、面) 长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 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 面面积相等. 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体: 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从那几方面进行总结的呢? 2.教师完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十二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 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 面的面积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对比. 共同讨论: (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知识点: 一、认识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构成 1、面与面相交成_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点动成___,___动成面,面动成___。 3、___、___、___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体是由___围成的。 4、面有___面和___面,线有___线和___线。 引申探讨:n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2.2 点和线 知识点: 1、点的表示: A B 用一个大写的字母,例如:点A、点B 2、线段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线段AB、线段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线段a. 3、射线的表示: 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其余任一点的字母(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 例如:射线AB 4、直线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任两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直线AB、直线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直线a. 5、线段、射线、直线的比较: 6、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引申探讨:1、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会有几条线段? 2、握手问题、票价问题、车票问题。

2.3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 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两种) (1)度量法:是从数量的角度来比较 (2)叠合法: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 另外了解估测法:依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 2、线段的画法: 3、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申探讨:蚂蚁爬行问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点: 一、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二、线段的和与差的计算 三、线段的中点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

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因此他们对形状有感知方面的经验;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1、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此笔者便创设了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认识事物并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主动观察、感受图形特征及小组、全班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及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 学具准备:8篮子学生准备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实物引入;感性认知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课件出示智慧爷爷) 师:今天智慧爷爷要带大家一起畅游数学王国;感兴趣吗?它还给每个小组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拿起来看一下;你认识这些东西吗?把你认识的跟小组的同学说说. B、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地说说你们小组的礼物(边说边举起实物)?其它小朋友仔细听! 二、操作感知;揭示概念 1、分一分;揭示概念 a、师:首先;智慧爷爷想考验我们;敢接受挑战吗? 智慧爷爷:“小朋友你能把形状相同的放一块吗?(课件显示动态的智慧爷爷) 学生活动……

初中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3D graphics in lif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p2~p4)编者:刘玉琴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

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3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 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一角的 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 教学过程: 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 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 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 3、展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立体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立体的图形 2、动手制作立体图形,感受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 3、学会分类,能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 课堂结构: 欣赏——初步抽象——制作了解——介绍特点——自我分类——反思小结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 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的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这样的图片。 二、欣赏物体 天安门——金字塔——世贸大厦(9.11)——比萨斜塔——家庭组图——杯子 三、立体图形的抽象 1、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物体有的雄伟壮观,有的精巧别致,但都是由基本的立体图形(板书)组成。我们再来看一看它们包含哪些基本的立体图形?。 2、天安门——三棱柱金字塔——四棱锥笔筒——长方体 风车——圆锥、圆柱魔方——正方体足球——球 3、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还有哪些物体中像这些立体图形? 生:金砖、冰激凌蛋桶、子弹头、桌子………… 四、建立感性认识 1、过渡:我们刚才欣赏到的和同学们讲到的的一些立体图形,都是设计师精心设计制作的,今天我们也要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每个小组来制作的一个立体模型。 2、复习平面图形 3、制作立体图形模型 1)教师出示制作提纲 [友情提示: A.小组讨论,你们喜欢制作哪个图形,大概需要哪些材料? B.先要观察材料,要动手比一比、想一想,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后,才能用胶带粘。 C.制作模型时,要有分工,要有合作 D.制作完成以后,给你们的作品起个名字,并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作品的特点。] 2)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组长上来选取材料,有的小组向老师的借模型进行参考,也有的小组参考材料袋上的图形。 生甲:长方体,因为只要把六个长方形用胶带粘起来就行了? 生乙:我不希望第三个图形(圆柱体),他上面是个圆,没学过,不好做。 生丙:用一张纸卷一下不就行了。 生乙:没有上面的圆,弄不好就扁了? …… 3)学生汇报,并把作品粘贴在小黑板上。 生甲:(正方体)我们做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乙:(三棱锥)我们做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三角形,我们给它起名字叫它稳定形,师:为什么?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测量1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学案 ● 复习目标(略) ● 知识梳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 判一判 (1)从不同方向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 ) (2)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那么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 ( ) (3)正方体就是特殊的长方体。 ( )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长相等,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 (5)边长为6cm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6)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3 1 。 ( ) 2、下面的哪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合作探究 1、补上缺少的一个面,使下面的图可以折成正方体。 2、将右图折叠成一个正方体, 与1号面相对的是()号, 与2号面相对的是()号, 与3号面相对的是()号。 3、如图,沿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只列式不计算) ●达标训练 1、选一选 (1)一个正方体木块,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一个用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文文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是,那么搭成这样一个立体图形最少要()个小立方块。 A、4 B、5 C、6 D、7 (3)、圆柱的底半径缩小2倍,高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 A、扩大4倍 B、缩小4倍 C、不变 D、缩小2倍 (4)有两盒礼品,用下面三种方式包装,你认为最省包装纸的是()。 2、某工厂要生产100节圆柱形铁皮通风管,已知每节通风管的管口直径是4分米,长是2米。生产这批圆柱形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拓展延伸 用一个底面边长为8cm,高为17cm的长方体容器,测量一个球形铁块的体积,容器中装的水距杯口还有2cm。当铁块放入容器中,有部分水溢出,当把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5cm,求铁球的体积。

立体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知识点)

立体图形的认识(总复习知识点)一.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出示立体几何图形。 二、分类 长方体正方体: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 ①立体图形 圆柱圆锥: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或者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它们的高都有无数条 ②立体图形 圆锥:它只有一条高 三.研究立体图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图形的特征:点、线、面 ②展开图 ③从线想起 ④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 四.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3. 公式。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12条棱分成长、宽、高3组,每组4条,如果用a 、b 、h 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棱长总=4(a+b+h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如果用a 表示正方体的边长,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a 。 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形式 正方体的展开 (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上图 (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巧记正方体展开图的儿歌。 中间4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 两两相连各错一,三个两排一对齐。要找两个相对面,切记相隔一个面。

2. 长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特点: 3.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A. 圆柱 (1)圆柱有3个面,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圆,侧面是个曲面。 (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它有无数条高。 (3)圆柱沿侧面上的高展开后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4)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该边就是圆柱的半径。 (5)从上、下看是个圆,从侧面看是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直径和高相等)。 B. 圆锥 (1)圆锥有2个面,它的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2)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锥,该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底面的半径。 (4)从上面看,会看到 ,从下面看,会看到一个圆,从侧面看,会看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三边等于圆锥底面的直径)。 底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汇总

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汇总 1、几何图形: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 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等。 (2)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 2、常见的立体图形 (1)柱体:A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B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围绕它旋转一周二形 成的曲面所围成的集合体叫做圆柱。 (2)椎体:A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B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3)球体: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4)多面体:围成棱柱和棱锥的面都是平的面,想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3、常见的平面图形 (1)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 (2)圆:一条线段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 (3)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4、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有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把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后在 平面上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2)棱柱和棱锥的展开图 (3)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规律:A展开图全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正方体或长方体;B展开图中含有三角形时-----棱锥或棱柱;若展开图中含有2个三角形 3个长方形-----三棱柱;若展开图中全是三角形(4个)-----三棱锥。C展开图中 含有圆和长方形-----圆柱;D展开图中含有扇形------圆锥。 6、点、线、面、体 (1)体:几何体简称为体。 (2)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3)线: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曲线和直线。 (4)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7、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8、几何图形的组成: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而点本身也是最简单的 几何图形。 9、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1)表示方法 (2)点与直线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