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摘要】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即便与以上一般性骨折愈合不同,本文探讨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全身性骨骼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骨骼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1],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而尤以髋部骨折危害最大,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致死和致残率增高。目前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正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2-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4]。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5]。一般认为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身性因素:患者若健康状况不良则愈合较慢,比如患有各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症等。(2)局部性因素:①骨折的程度、类型以及部位等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若有骨的缺损、坏死等情况甚至造成不愈合。②不恰当的治疗或者护理也会影响愈合,比如功能锻炼过度或者不够,手术处理欠妥、固定或复位不恰当等。③如果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较重,或者骨折端的血供不良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④如果骨折局部有感染也会影响愈合。⑤手术当中使用

影响骨折的因素

影响骨折的因素 年龄、健康状况、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影响骨折愈合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骨折愈合的速度不同。新生儿的股骨骨折2周即可达到坚强愈合,而成年人一般需要3个月。健康状况欠佳,如骨质疏松、糖尿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骨折后所需的愈合时间较长。另外,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可引起骨折愈合的明显延长,甚至导致骨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骨折类型、部位、损伤程度、感染等均影响骨折愈合 一、骨折类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断面接触面比横形骨折大,因此骨折愈合前者较快。 二、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骨折的部位不同,骨折段的血液供应状况也不相同,一般有四种情况:1、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好,多见于干骺端骨折。干骺端多为关节囊、韧带和肌腱附着,许多小血管由此进入骨内,因此血液供应丰富,骨折愈合快,如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部骨折等。2、一骨折段血液供应较差,例如胫骨干中、下1/3骨折,由于胫骨干主要靠其中上1/3处后侧进入髓腔的滋养动脉自上而下的血液供应。骨折后,滋养动脉断裂,远侧骨折段仅靠骨膜下小血管维持,血液供应明显减少,骨折愈合较慢。3、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差,如胫骨中上段与中下段两处同时发生骨折,上段骨折仅一骨折段血液供应较差,下段骨折处则两段均差,因此上段骨折较下段愈合快。4、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如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头血液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三、软组织损伤程度、软组织嵌入、感染均影响骨折愈合。若有肌、肌腱等组织嵌入两骨折端间,不仅影响骨折的复位,而且阻碍两骨折端的对合和接触,骨折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另外,开放性骨折,局部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死骨折治疗不当严重影响愈合 1.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可损伤局部软组织和骨外膜,不利于骨折愈合。手法复位虽能较少地影响骨折部的血运,但常难达到解剖复位,因此凡已达到功能复位标准者,不宜再行复位。 2. 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会影响骨折段血供,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除了掌握严格的手术指征外,术中还应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局部血液供应。 3. 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损,也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4. 骨折行持续性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可造成骨折段分离,加上血管痉挛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均可影响骨折愈合。 5. 骨折固定不牢固时,骨折处可受到持续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干扰骨痂生长和血管新生,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6. 过早或不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妨碍骨折固定的牢固性,从而影响骨折愈合。而正确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则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消除肿胀;促进骨痂生长;防止肌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骨形成,严重影响骨折愈合。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13版摘录

骨质疏松症 一、定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二、分类: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90%以上;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家族遗传病史,女性多于男性。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周身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 1、周身疼痛: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因为疼痛,患者常常卧床,运动减少,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 2、身长缩短、驼背: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有时身高缩短5-20cm不等。 3、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的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股骨近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踝关节等。 4、呼吸障碍: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胸腔容量明显下降,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 四、峰值骨量: 在女性28岁、男性32岁以前,骨量处于增长年龄段,在随后

7-8年为峰值年龄段。峰值骨密度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但也受后天营养、运动、光照、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快速增长时期和绝经前后应该适当干预估量变化。 女性绝经后第一个10年骨丢失最严重,尤其在绝经后头3-5年中骨量丢失更快。 五、发生机理和病因: 成年期前获得的峰值骨量的高低和成年后的骨量丢失的速度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下列因素影响峰值骨量和骨量流失速度: 1、活性D减少; 2、甲状旁腺激素增加; 3、降钙素减少; 4、性激素减少; 5、维生素K2减少; 6、皮质类固醇升高; 7、遗传因素; 8、有多种成骨细胞因子及破骨细胞因子对骨形成与骨吸收有 着调节作用; 9、营养因素:钙减少、蛋白质减少; 10、运动和失重(制动); 11、吸烟、嗜酒、过多的咖啡因摄入。 六、诊断: 1、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及/或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 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使用双能X线设备(DXA)测得的腰椎L1-4,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低于峰值骨量2标准差(-2SD),或者骨量下降25%,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普通X线片一般骨丢失超过30%以上才能被发现。 2、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尿中有关矿物质含量与钙、磷代谢调节指标,以评价骨代谢状况。临床常用的

2016年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6年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相 关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1.腹外疝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A.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B.老年人慢性便秘 C.腹壁神经损伤 D.婴儿经常啼哭 E.剧烈运动(√)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与护理伦理规范不符的是 A.奉献精神 B.自身安全为重(√) C.协作精神 D.敬业精神 E.科学精神 3.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是 A.肺部感染(√) B.高热 C.心率加快 D.血压升高 E.进食过多 4.老年男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是 A.尿道狭窄 B.膀胱结石 C.膀胱肿瘤 D.良性前列腺增生(√) E.膀胱结核 5.护理人员在未取得执业证书期间可以独立做的临床护理工作是 A.与患者沟通观察病情(√) B.静脉穿刺 C.肌内注射 D.过敏试验 E.给患者服药6.无行失水是指 A.呼吸排出的水 B.皮肤蒸发的水 C.在常态下呼吸与皮肤排水之和(√) D.尿 E.粪中水 7.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铅中毒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慢性溶血性贫血 8.闭合性损伤造成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是 A.肠管破裂 B.肠系膜损伤 C.腹膜后血肿 D.实质脏器破裂(√) E.膀胱破裂 9.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的危险 A.易引起眼球后感染 B.易引起颅内海绵窦炎(√) C.易形成败血症 D.易形成痈 E.易扩散为急性蜂窝组织炎 10.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阿托品 C.利多卡因 D.碳酸氢钠 E.糖皮质激素 11.肾盂肾炎的最常见感染途径是 A.上行感染(√) B.血行感染 C.淋巴管感染

D.直接感染 E.接触感染 12.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B.铁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理化因素 E.生物因素 1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是 A.动脉硬化(√) B.结节性动脉炎 C.先天性血管畸形 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E.持久发作心房颤动 14.多器官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肝脏 E.中枢神经系统 15.猩红热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查时,在治疗前多用 A.大便培养 B.尿培养 C.咽拭子培养(√) D.血培养 E.皮肤渗出物培养 16.临产后的主要产力是 A.腹肌收缩力 B.膈肌收缩力 C.肛提肌收缩力 D.子宫收缩力(√) E.阴道收缩力 17.目前我国孕龄妇女采用的主要避孕措施是 A.安全期避孕 B.宫内节育器(√) C.短效口服避孕药 D.速效避孕药 E.皮下埋植缓释系统避孕药 18.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心排出量减少 B.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C.外周血管阻力升高 D.组织细胞坏死 E.酸碱平衡失调 19.风湿性心脏病最易受累的瓣膜是 A.三尖瓣 B.主动脉瓣 C.二尖瓣(√) D.肺动脉瓣 E.联合瓣膜 20.护理道德监督的方式不包括 A.舆论监督 B.制度监督 C.传统习俗(√) D.社会监督 E.自我监督 21.破伤风病人在应用镇静药后集中采取护理措施的目的是 A.提高工作效率 B.增强治疗护理效果 C.减少播散机会 D.减少刺激引起的抽搐(√) E.防止交叉感染 22.临床上最常见的水钠代谢紊乱是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急性水中毒 E.慢性水中毒

03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31之03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 最新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31-3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导致,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 A.以骨量低下 ? B.骨微结构破坏 ? C.骨脆性增加 ?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2.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 ? A.骨折 ? B.骨痛 ? C.骨骼畸形 ? D.便秘A 3.通常的骨质疏松骨折发生在等部位。 ? A.脊柱 ? B.髋部 ? C.桡骨 ?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4.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固有危险因素包括: ? A.高钠饮食 ? B.体力活动缺乏 ? C.老龄化 ? D.低体重参考答案:C 5.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的情形包括: A.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B.老年人

C.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6.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反映的是骨的 ? A.矿物盐含量 ? B.性激素水平 ? C.影响骨代谢药物含量 ?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 7.T值是与比较,主要用于判断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 A.实测骨密度 ? B.峰值骨密度 ? C.同龄组骨密度 ?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B 8.Z值是与比较,是在人群中的排队,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异常的骨丢失。? A.实测骨密度 ? B.峰值骨密度 ? C.同龄组骨密度 ?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C 9.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临床上T值低于可以判定为骨质疏松症 ? A.1 ? B.0 ? C.-1 ? D.-2.5 参考答案:D 10.骨质疏松症防治措施包括: ? A.基础保健 ? B.药物干预 ? C.康复治疗 ?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 注:此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据调查,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有资料统计,对此,重庆同康骨科医院专家表示:这不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缺乏骨质疏松的预防常识。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其雌激素可以保持骨中钙的含量,保持骨的坚硬度。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骨质疏松症还可能会遗传。曾有人研究过,有骨质疏松妇女的女儿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同卵双胞胎骨量很接近,而异卵双胞胎骨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骨质疏松有遗传性。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妇女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2)控制吸烟量: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 ,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适当运动。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 ,都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防止缺钙。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是简单易行十分有效的措施,妇女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及客观条件选择一项体育活动,持之以恒。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在骨折部位,皮质骨,骨膜,骨髓和周围软组织均不同程度的参与骨折愈合过程,各种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等处于一个动态的微环境中,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诸如复位后的力学稳定性,电环境,ph,氧张力以及生长因子,激素和营养素等。具体而言,影响骨折愈合的原因可从全身情况和骨折局部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1、全身情况 骨折愈合随着年龄增长而缓慢。已知随着年龄增长,骨膜细胞层会发生变化。骨外膜由富含血管和细胞型结构变为纤维结缔组织,骨损伤后有丝分裂增加幅度不大,可用于骨修复的成骨性干细胞减少,因此愈合时间延长。性别也会影响骨折愈合,有报道称男性骨不连的几率是女性的4倍,但在肥胖和绝经后女性中,肱骨骨不连的几率比男性高。 营养不良影响骨折愈合。骨折后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在复合伤和感染时尤甚。缺乏钙和磷将延迟骨痂形成而影响骨愈合。适当补锌也可促进骨愈合。蛋白质缺乏会影响骨痂强度,营养不良者较易发生骨不连。贫血对骨愈合影响较大,在小鼠贫血模型,骨不愈合率高达33%,软骨基质矿化较差。这一方面是因为体内氧张力下降,另一方面贫血时铁缺乏可直接影响能量代谢。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和神经血管障碍,骨折愈合常会延迟,而注射胰岛素可促进愈合。生长激

素缺乏会导致骨延迟连接,用替代疗法保持体内正常激素水平可促进骨愈合。卵巢切除的小鼠模型骨愈合延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 糖皮质激素类,抗凝血类,非甾体抗炎药及化疗药物均会影响骨折愈合。骨折后环丙沙星之类的抗菌药也会阻碍骨折愈合。香烟中的尼古丁直接抑制骨细胞增殖及其功能,使血管收缩,从而延迟骨折愈合。 2、骨折局部情况 伤情严重程度,内固定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治疗方法不正确(如手术中过多剥离骨膜,过度牵引,固定不完善)等因素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此外在骨折局部尚有力学因素,血供和神经因素可对骨折愈合起重要重要影响。 (1)力学因素:骨折类型和间隙大小对骨折愈合影响很大。粉碎性骨折和有蝶形骨折块儿的骨折,断端成角和移位可造成延迟骨折。骨折复位的质量(间隙的大小)是重要的力学因素,骨折面之间的距离越大越不利于骨折的恢复,间隙过大时会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骨折部位因活动和负重而产生应力的大小和类型也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早期对断端间轴向加压(微动)可促进骨折愈合,但恒定加压并无作用,坚强固定将断端运动减至极低,骨痂形成有限。柔性固定可增加骨痂形成,但固定不牢固有时反而导致骨不连。断端活动的方向也可影响骨愈合,适当的轴

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知识宣教

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知识宣教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一、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治疗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从组织学及生理学变化上,骨折愈合可分六个阶段。 (一)撞击期 从受力的一刹那开始,直到能量消除为止,时间短暂。骨与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与能量吸收大小密切相关,高能量高速度损伤所致骨折越严重。 (二〕诱导期 主要表现为血肿形成,骨折断端的骨细胞、破损的骨膜和周围细胞发生坏死。骨折后,骨的营养动脉及其分支和周围肌肉遭受撕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严重程度与骨折类似、骨的体积、解剖部位和移位大小有关。出血可外渗至周围形成血肿,出血量常被低估,严重者如长骨干和骨盆,可引起低容量性创伤性休克。骨折断端细胞死亡后,血肿内氧分压降低.酸度升高.局部含有激肽、前列腺素及非胶原蛋白,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三)炎症期 伤后早期即开始,直至软骨细胞和骨细胞出现。局部炎世反应表现为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包括嗜中性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并有破骨细胞开始清除死骨。血肿内的纤维蛋白网受到新生血管的侵犯,伴随血管侵入其周围有大量间充质细胞增生,并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及吞噬细胞等。随着血肿内红细胞的破坏,纤维蛋白渗出,血肿逐渐被清除,出纤维蛋白、网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的松散网络所代替,并很快机化为肉芽组织,继而形成纤维性骨痴。 (四)软骨痴期 血肿已机化,骨折端充满细胞成分,且有明显新生血管,破骨细胞继续清除残留死骨。邻近骨折端部位有骨膜下新骨形成,在断端间隙也开始有成软骨细胞出现,以软骨样组织代替纤维血管性间质。 (五)硬骨痂期 骨折后一方面在断端附近的骨膜及骨内膜开始增生、肥厚.并有血管侵入,以膜内骨化方式成骨;另一方面,在骨折断端之间和被掀起的骨膜下,由血肿机化形成的纤维血管性肉芽组织大部分转变为软骨,以软骨内骨比方式成骨,软骨细胞由增殖、肥大、变性、骨化而成骨。软骨样成分已为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所代替。 根据部位,来自骨外膜的膜内骨化及部分软骨内骨化而包绕骨折外围的新生骨称外骨痂;来自骨内膜两种骨化而包绕骨皮质内层的新生骨称为内骨痂。随血肿机化,其纤维组织亦逐渐经软骨内骨化,最后与内、外骨痴相连,形成桥梁骨痂。至此完成原始骨痴。 内、外骨痂及桥梁骨痂进一步改造。骨折断端的死骨经过爬行营代过程,新生血管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侵入,死骨被清除,排列杂乱的骨小梁逐渐趋向规律,皮质骨的哈佛系统重新建立,幼稚的交织骨逐渐为成熟的板层骨所代替,骨质连接更趋坚固,骨髓腔也为骨痴封闭。此一过程大约需8~12周完成。 (六)塑形与改建期 再生的骨根据力学原则及人体的需要不断进行改建.即不断有破骨细胞吸收和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如果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处可完全恢复原状,髓腔亦重新畅通,不留任何骨折痕迹即使有轻微移传及成角畸形,特别在儿童及少年患者多能完全纠正,凹侧缺损的部分可通过膜内骨化而得到补充,凸侧多余的骨则被吸收,以适应局部的负荷。但这种改建有其一定的限度,畸形严重者将很难完全矫正。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从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变化,通常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但三者之间又不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织逐渐演进。 1.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导致骨髓腔、骨膜下和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及其周

防治骨质疏松的五项措施

一防治骨质疏松的五项措施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主席约翰.凯尼斯表示,骨质疏松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全球50岁以上女性中,因为骨质疏松症而发生骨折的占三分之一。骨折容易致残,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早亡危险。然而,很多女性对“更年期之后,女性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症危险增大”并不了解,预防措施几乎为零。美国“健康日”网站最新载文,刊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出的有益于女性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流失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五在应对策略。 1:积极锻炼女性每周应锻炼三四次,每次30-40分钟。锻炼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如举哑铃、仰卧起坐、健身器材运动、武术和瑜伽等。 2:吃有益于骨骼健康的食物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女性还应该多吃各种水果蔬菜。另外,补充维生素D也十分关键,每天晒太阳15分钟,日常饮食可多吃奶制品、鱼类、鱼肝油、坚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 3:改掉吸烟、酗酒等坏习惯要保护骨骼健康,必须彻底戒烟。酗酒也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防止身体偏瘦也重要。体重偏轻的女性比体重正常的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4: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对预防该病十分关键。骨质疏松症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骨关节或吸收不良综合征(腹部疾病或克罗恩病等)等病史。发生过骨折或者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 5:检查骨骼健康状况女性一旦到了更年期,应该看医生,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评估骨折风险。确诊患有骨质流失的女性应该遵照医嘱积极坚持治疗。 二小药膳 紫苏生姜红枣汤 原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二骨病基本知识

吉林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企划中心 二OO七年 第二部分:骨病基本知识 1、骨病总括 骨病是多种骨与关节病的一个总称。它主要包括骨质疏松、关节炎、脊柱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多种急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疾病。 2、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女性为%。 3、骨质疏松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什么原因引起骨质疏松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5、什么是关节炎 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它的种类有100多种,其中许多种关节炎会影响不同年龄的人,既使儿童也不能幸免。其特点是膝关节、髋关节、指关节、足踝关节、脊椎、肩关节等出现疼痛、炎症和僵直。最常见的关节炎是骨关节炎,这是一种退化性疾病,起因是关节软骨功能变化,从而引起疼痛、功能丧失。(1)类风湿关节炎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关节滑膜炎症的结果。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 ,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早期表现不典型,仅有关节酸痛、胀痛,随着病情的发展 ,逐渐出现关节疼痛加剧及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导致残废,甚至发展至类风湿关节炎性肺纤维化、心脏病并引起死亡。本病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2)增生性关节炎也称骨性关节炎、肥大性或退行性关节炎,临床以休息

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1-29T10:38:50.20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陈春林 [导读] 骨骼矿化障碍,骨钙溶解,骨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变稀,易发生断裂,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陈春林(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四川大邑611330)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术后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35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无骨水泥渗漏。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柱平均高度明显提高(P<0.05),Cobb角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常见疾患。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在美国大约每年有700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而且2O%的患者在一年之内继发其他部位骨折。其中2/3的OVCFs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仍有1/3的骨折会合并疼痛、后凸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主要症状为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及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多系统的继发性功能障碍,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加药物非手术治疗。但长期卧床易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并发症的出现;手术治疗因骨质疏松的复位固定效果差,同时易产生手术并发症[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并通过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达到了微创、迅速止痛、早期活动的治疗目的,为后续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前提和基础[4]。我们自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采用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3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住院病人。符合纳入标准者38例。男l3例,女25例。年龄58~85岁,平均71.2岁。跌倒致伤29例,扛抬重物致伤6例,其他原因致伤3例。骨折部位T10椎体5例,T11椎体6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7例,L2椎体5例,L3椎体3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5例,泌尿系统疾病1例,内分泌系统疾病3例。 按照Jikei骨质疏松分级标准[5]评价,初期(骨小梁的数目正常,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5例;I级(横形骨小梁减少,垂直骨小梁和终板突出)7例;Ⅱ级(横形骨小梁进一步减少,垂直骨小梁也减少)23例;III级(横形骨小梁近于消失,垂直骨小梁亦不清晰,形如草地)3例。1.2病例选择1.2.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分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6]。(1)老年人(>50岁);(2)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3)胸或腰部持续性疼痛不能翻身,不能活动,不能用力;(4)胸或腰椎僵硬;(5)胸或腰部有压痛点;(6)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DXA)示:骨密度值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T≥ -2.5SD);(7)X线或CT片显示胸或腰某一椎体前部变扁,骨质断裂,呈楔形状。 诊断标准2-5中有1项以上异常者,加(1)、(6)、(7)项即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1.2.2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本病诊断者;全身条件许可,无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能持续俯卧1~2h;椎体后壁必须完整,防止因气囊挤压扩张周围结构,使骨块或肿块移位从而导致或加重压迫的危险;CT、MRI、骨密度测试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1.2.3排除标准:(1)椎体严重压缩无法放置导针和注入灌注剂,或椎体中柱破坏,脊髓受压;(2)患有严重心肺疾患而不能耐受手术,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等。 1.3方法1.3.1术前准备行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胸片、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积极治疗并发症,使患者的全身情况处于适合手术治疗的状态。摄患处X线片,如有必要再行CT、MRI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及其病变性质,对骨折情况、椎体稳定性等有充分的了解。1.3.2手术方法手术器械由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整套器械包括:穿刺针(Φ4.0×126mm)、球囊(Φ12×19mm膨胀后)、带表加压器(20ml/30atm)、骨水泥注入器(Φ3.4×195mm)、实芯椎体钻(Φ3.4×190mm)、空芯椎体钻(Φ3.4×190mm)、推杆(Φ2.0×220mm)。充填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rylate,PMMA)骨水泥。患者取俯卧位,病椎对准手术台中央,前胸部两侧和髂嵴下垫软枕使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体表定位。常规消毒、铺巾,以1%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尖刀片在体表定位处切开皮肤及皮下,切口大小约0.5cm。在正侧位C型臂X线机透视指引下,将带芯穿刺针经病椎椎弓根直接进入椎体后方。穿刺针至椎体后1/3时,改用环锯取标本;至椎体前1/3与后2/3交界处,移除椎体钻,经工作套管置入球囊,打开三通阀,开始逐步扩张球囊,灌注显影剂,每次增加0.5mL,用量每侧一般不超过3mL,并且不时的停下来检查球囊内压力是否下降,球囊系统压力宜控制在16大气压以下,即能达到扩张椎体的满意效果。停止扩张后,抽取真空并移除球囊导管,将预先装满骨水泥的骨水泥填充器通过工作套管抵至椎体内空腔前缘,经工作套管向椎体内推注骨水泥1.5~2.5mL,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确认椎体外无骨水泥渗出后,退出骨水泥填充器和工作套管,缝合切口。观察10min,双下肢活动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后送返病房。术后卧床6~12h后可下地行走,常规应用抗菌药物3d,行脊柱X线正侧位摄片与CT扫描,检查骨水泥有无外溢,并与术前X线片比较,观察伤椎前柱平均高度变化及Cobb角。1.4疗效评估与随访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法评定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得分10分代表最痛,0分代表无任何疼痛[7]。通过拍摄胸腰段脊柱正侧X-ray片了解伤椎高度丢失及骨折愈合情况。通过计算手术前后伤椎前柱高度的变化以及Cobb角的变化评估伤椎的复位情况。通过上述4项指标的比较分析,评估PKP术治疗OVCFs的疗效。术后随访2个月。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所有观察指标以“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0min,住院时间4~10d,平均7d。 无术中死亡及心脑血管系统急性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患者腰背疼痛完全缓解35例,明显减轻3例。无骨水泥外漏。除8例手术当日

外科学骨科部分复习资料

1、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段。 2、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 3、病理性骨折: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的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4、骨折的成因:①直接暴力 ②间接暴力 ③疲劳性骨折 5、根据骨折处皮肤、筋膜或骨膜的完整性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6、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不完全骨折、完全骨折。 7、不完全骨折分为:裂缝骨折、青枝骨折。 8、完全骨折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骨垢分离。 9、压缩性骨折:骨质因压缩而变形,多见于松质骨,如脊椎骨和跟骨。 10、骨骺损伤: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 11、根据骨骺稳定程度分类: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 12、常见的骨折端移位:①成角移位 ②侧方移位 ③缩短移位 ④分离移位 ⑤旋转移位 13、造成各种不同移位的影响因素:①外界暴力的直接作用方向是造成骨折端移位的主要因素; ②不同部位的骨折由于肌肉的牵拉可造成不同方向的移位; ③不恰当的搬运。 14、骨折的临床表现:①全身表现:休克、发热;②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檫感。 15、具有骨折的三个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 16、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骨折如裂缝骨折、嵌插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没有典型的骨盆特有体征,因常规行X线平片检查,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以便确诊。 17、骨折的X线检查一般应拍摄包括临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平片。 18、有些不易确定损伤情况时,还需拍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X线平片,以便进行对比。 19、早期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 20、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 21、骨筋膜室综合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22、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3、机制: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的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变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24、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坏疽。 25、可根据以下四个体征确定诊断:①患肢感觉异常;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陈信军 骨折愈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中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应有充分的认识,以便利用和发挥有利因素,避免和克服其不利因素,促进骨折愈合, 缩短治疗时间。 全身因素 1.年龄不同年龄愈合差异很大,如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达坚固愈合,成人股骨骨折一般需3个月左右。儿童骨折愈合较快,老年人则所需时间更长。 2 . 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症、 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局部因素 1. 1. 骨折的类型和数量螺旋形和斜行骨折,骨折断面接触面大,愈合较快。横行骨折断 面接触面小,愈合较慢。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段骨折,愈合较慢。 2. 2.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这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骨折的部位不同,骨折段的 血液供应也不同,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3.(1)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良好,多见于干骺端骨折。许多小血管从关节囊、韧带和肌肌 腱附着处进入骨内,血液供应丰富,骨折愈合快,如胫骨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4.(2)一骨折血液供应较差,如胫骨干中、下1\3骨折,由于胫骨干主要靠从其中、上1\3 5.交接处后侧面进入髓腔内的滋养动脉自上而下来的血液供应。骨折后,滋养动脉断裂,远 侧骨折段仅靠骨膜下小血管维持,血液供应明显减少,骨折愈合较慢。 6.(3)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差,如胫骨中、下段个中、上段两处同时发生骨折,上段骨折 仅一骨折段血液供应较差,下段骨折处则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差,因此上段骨折较下段骨折愈 合快。 7.(4)骨折端完全丧失血液供应。如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头血液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容 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8. 3 .软组织损伤程度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开放性损伤,可直接损伤骨折段附近 的肌肉、血管、和骨膜,破坏从其而来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的愈合。 9. 4. 软组织的嵌入若有肌、肌腱等组织嵌入两骨折端之间,不仅影响骨折的复位而且 障碍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骨折难以愈合甚至不愈合。 10. 5. 感染开放性骨折,局部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死骨形成, 严重影响骨折愈合。 11.治疗方法的影响 12. 1.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可损伤局部软组织和骨外膜,不利于骨折复位,应予避免。 手法复位的优点是能交好地保护骨折部位的血供,但常较难达到解剖复位。凡一达到功能标准 复位者,则不宜再行复位。 13. 2. 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段血供,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 愈合,应在严格的手术指征情况下使用,并进可能少干扰和破坏局部血液供应。 14. 3. 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影响固执愈合。 15. 4. 骨折行继续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可造成骨折段分离,并可因血管痉挛而致 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16. 5. 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出仍可受到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不扰骨痂生长,不利于骨 折愈合。 17. 6. 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可能妨碍骨折部位的固定,影响骨折愈合。应当指出的

骨科相关知识

骨科相关知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1、骨折患者现场急救步骤包括哪些? 答:抢救生命、包扎止血、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2、简述骨折的并发症 答:(1)早期:休克;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主要内脏器官损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2)晚期: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肌挛缩;急性骨萎缩;关节僵硬;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 节炎。 3、骨牵引时如何预防足下垂? 答: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应用足底托板,将足底垫起,置踝关节于功能位。加强足部的主动和被动活动。经常检查局部有无受压,认真听取主诉。 4、骨牵引时如何预防牵引针眼感染? 答:保持牵引针眼清洁、干燥,针眼处每日滴75%酒精两次,无菌敷料覆盖。避免牵引针滑动移位,加强观察,如有偏移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切不可随意将牵引针推回。 试卷二 1.、简述搬动患者的力学要求和方法? 答:防止病损局部产生剪切应力或旋转应力,以免造成损害或加重疼痛。保持平衡和舒适,避免患者其他部位受挤压和牵拉。护理人员应力求省力,减轻劳动程度,防止疲劳和自身损伤

方法:合理分配支托力量和选择着力点,大致确定各部段重心的位置,搬动时着力点尽量分配在躯干、大腿和臀部的中心位置。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了解病情,防止病损部位受压或扭曲,避免剪切力或旋转应力。应用生物力学,搬运者两人及以上时,应同时用力,使患者稳定。 2、石膏固定的并发症? 答:骨筋膜室综合征;压疮;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直;化脓性皮炎;石膏综合征 3、简述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答:全身因素:年龄及健康状况 局部因素:血液供应、局部损伤程度、骨折断端接触面、骨缺损程度、感染。 5、简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要点 1)多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安慰 2)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肢切忌抬高,以免加重缺血 3)对急性创伤或骨折外固定者,加强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和毛 细血管充盈时间的观察,并重视患者主诉 4)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5)尽快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切开减压 试卷三 1、高危截瘫患者高热时如何护理? 1)动态观察体温的变化;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等 2)必要时遵医嘱药物降温 3)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