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

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

铁杵磨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传统美德小故事演讲稿篇

传统美德小故事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过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作文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 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 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 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 德熠熠生辉。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长辈总是教导我们要继承“中 华传统美德”。那么,真正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呢? 语文老师说:“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 友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抚贫怜弱。“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数学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条长长的线段,它连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过去,艰苦奋斗地创造灿烂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英语老师说: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he world。 地理老师说:“中华美德”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它是中国山川秀丽、晴空万里与第一轮阳光所组成的。它是东方不败。 历史老师说:“中华美德”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美术老 师说:“中华美德”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又耀 眼的。

音乐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动人,它激 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努力拼搏。 我说: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 最重要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的体现不在于它有多么壮观、伟大,而 事实上,它在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产生。 雷锋叔叔,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你身上有很多我们所没有 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能够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 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 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 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抗日战争的烈士们,是你们教会了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我要学习你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先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 们的精神将继续鼓励着中华儿女要奋发图强,我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的。 在我上学坐的车上,以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那两位老人上车 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 的爷爷、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 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脸上却 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 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 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

中华美德小故事

中华美德小故事 中华美德小故事----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的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2000多年前,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孔子一直遵守着他的这句话,所以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曾子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大概是受孔子的教育(他从小也十分诚实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喊着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骗他说:“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不闹了,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就连忙阻止他,曾子却说:“你现在如果不杀猪,孩子长大了会对别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猪给杀了,孩子长大后,果然十分诚实守信。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小事在感动着我。一次,我在朋友罗缓丹家里玩,不小心把语文书落在她家忘了拿回来。我就在电话说请她帮我拿来,可不,一会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她不会来了,可我万万想不到,她和她妈妈冒着狂风暴雨把书送到我家里来了,书完好无损,可她们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她诚实守信的精神让我感动。还有一次,我口袋里放了3第一百元的钞票打算交学费的,一路上蹦跳,一点也不知道钱掉了。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声音:“小妹妹,停一下,你的钱掉了”。我一摸口袋一看真的不见了就接过来连声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姐姐,她笑了一下说:“不用谢”。她笑得是多么灿烂,是啊~她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不占为己有的诚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源源不断的财富。它还是立身、修德、处事之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投你实。不仅如此,诚信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之美德”。 小学生童话故事 春天来了,有一只嫩嫩的小羊离开了羊妈妈,独自去玩。 走了一会儿,小羊看见了许多的小草,高兴极了,跑过去正要吃,突然,一只凶恶的大灰狼从草丛中蹦出来,吓了小羊一跳。 “哈哈~我有好几天没吃东西啦,正饿得发慌,你正好可以填填我的肚子。”说完就恶狠狠地扑过来。 聪明的小羊眼珠子一转,赶紧抱着肚子在地上直打滚:“哎哟哟,我好疼啊,我得了禽流感,难受死了,你快来吃掉我吧。” 大灰狼吓一跳:“你得了禽流感啊,” 哎,这一下大灰狼不知道该怎么办啦,到底吃还是不吃呢,肚子是挺饿的,可是禽流感好象太可怕啦,要是吃了小羊,也得了禽流感,那可怎么办,好象听说会死的吧, 大灰狼左想想右想想,为难极了,小羊还在装摸作样地叫唤着滚来滚去,大灰狼一跺脚:“算了算了,你死我还不想死,对不起,我才不吃你呢,你自己慢慢等死吧。”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往今来涌现出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典范。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文章摘要: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其原因不在于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秦砖汉瓦,也不是能在太空就能辨出的万里长城。根本原因就在于一是其所具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史,古之贤人所造就并被历代炎黄子孙躬行践履的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德,二是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之真髓,还超越国界.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现在还被视为文明之宝在弘扬,在传承。传统道德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其自身具有两重性,既有引人向上,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存有一些阻碍社会变革和思想发展的消极因素.甚至是谬误的成分。但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我们批判性对传统道德进行继承与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着借鉴与发展意义。然而在当今时代,对于我们的传统美德却有很多人选择了漠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亲身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字:传统美德、道德观、实践 正文: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方面: (1)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2)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3)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五篇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征文演讲稿五篇 篇一: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爱国主义不可丢,民族气节不可无。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8则)完美版

《传统美德故事》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一):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举止,也就是此刻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二):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职责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600字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600字 本文是关于美德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文600字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感。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每个人从小讲诚信最起码的标准。 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赞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珍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说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

上四匹马拉的车都难追上,所以我们说话要算数。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这就证明了讲诚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每人都讲诚信,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文600字 今天,看到着名画家华君武的一幅《假文盲》的漫画,使我感触很深。这幅漫画,及其有力地批击了社会上那些文化水平高,道德水平低的人群,尖锐地讽刺了有些人的极端利己的主义思想。 一天傍晚,在马路边上,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拿着几袋东西站在上面。寒风凛冽,天色阴沉,车站上的“母子上车处”显得十分显眼。母亲望了一下,咦?母子上车处里,怎么会有四个大男人在这呢?难道他们不识字吗?可是看他们绅士道衣冠楚楚的衣着打扮,怎么也不像一个文盲呀!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一个千百年来有着我们自己的传统美德的国家,因此,便有了许多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正如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说,尊敬师长便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我国最早开始私人教学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次便是谦让,因为谦让可以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为乌有,孔融让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一个千百年来有着我们自己的传统美德的国家,因此,便有了许多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正如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说,尊敬师长便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我国最早开始私人教学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

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如张良桥头真诚拜师等等。其次便是谦让,因为谦让可以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为乌有,而且,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真是何乐而不为呀!孔融让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很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不禁赞叹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瞧,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去亲身感受吧!

浅谈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

浅谈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包括了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尚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感情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庞大体系来看,“仁、义、礼、智、信”具有主导地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广泛性、深远性影响来看,“仁、义、礼、智、信”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今时代,对于我们的传统美德却有很多人选择了漠视。在新时代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亲身去践行这些传统美德。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形成;核心内涵;儒家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具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古之贤人所造就并被历代炎黄子孙躬行践履的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德。 在春秋初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春秋末,老子提出人要“上善若水”,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一样,显然老子倡导“仁”、“信”等道德操守。随后,战国思想家孟子在此基础上把“仁、义、礼、智”这四个要素整理归纳出来,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汉代的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在汉建初四年的白虎观会议以后,官方把“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到魏晋之后,官方、民间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进行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

4诗歌朗诵之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

“道德故事”诗歌朗诵会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师敬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 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林则徐面对这一切,

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1、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 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 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3、寸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形容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春晖:象征母亲的慈爱。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 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结草衔环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 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这位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 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 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 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6、漂母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 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 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 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公主岭市范家屯一中尹贵山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方面 一、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二、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四、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

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了高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精神。那你知道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彭陈辞姻诗曰:陈氏有子,巨商爱之,欲纳为婿,婉言以辞。 明朝时彭鹤祯的妻子陈氏,是广东番禺①县人,很早就守了寡,她抚养孩子守着贞节,并且教子有方,凡是志向所在总要处处符合义理,所以她的儿子受了母亲的教化也很贤明、很能干,并且讲究德行。那时候,有个富商想用几千两银子,叫她儿子去做上门女婿,被陈氏辞谢了。有人劝她说:“你把儿子给富商做女婿,那么就可以长久享受富裕的生活,比现在常常处于贫穷的境地,不是好得多吗?”陈氏说:“骤然得到了钱财,并不是吉祥的事,并且娶媳妇是应当讲德行的,哪里可以讲钱财呢?”终于竭力拒绝了。 【注释】①禺:yú。 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乐妻婉谏诗曰:乐羊子妻,激耻指迷,夫还所拾,姑弃其鸡。 汉朝乐羊子的妻子为人很有操守。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人家遗下的银子,就拿回家来给妻子。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

人,有志气的不肯饮盗泉里的水,就是因为那个泉的名字不好;廉洁的人不肯吃嗟①来之食,就是因为他呼唤得太没有礼貌了。现在你为什么去拾人家遗失的东西,拿来污辱自己呢?”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觉得很惭愧,就把拾来的银子丢在田野里。有一天,邻舍人家的鸡走到她家的园里来,婆婆就把这只鸡杀了准备吃掉,乐羊子的妻子对着鸡流着眼泪不肯吃。婆婆觉得很奇怪,就去问她是什么缘故,乐羊子的妻子回答:“我自己悲伤着家里贫苦,不能够做好的菜来供养婆婆,以致婆婆吃着别人家的东西。”她的婆婆听了很是惭愧,就把这只鸡丢掉了。 【注释】①嗟:jiē。 中华儿童传统美德故事:御妻求去诗曰:齐相御妻,窥夫拥盖,意得气扬,羞其骄泰。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的驾车人给晏子张了伞盖出来,他的妻子在门缝里看到自己的丈夫很洋洋得意的神气。过了一会儿,驾车人回来了,他的妻子就要求丈夫和她离婚。驾车人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你为什么要我和你离婚呢?”妻子说:“晏子身体还不到六尺高,可是在齐国里做了宰相,名誉传遍了天下的诸侯。但是我看他出来的时候,他的态度是那样谦和,常常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样子。现在你的身子有八尺高,只是个给人家驾着车的奴仆。但是你出来的时候,趾高气扬,很有得意的神气,你只能做着卑贱的人,因此我要离开你。”从此以后,驾车人就很谦恭了。晏子觉察他的行为忽然改了,心里很奇怪,就问他是什么缘故。驾车人把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告诉了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4篇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4 篇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它人无法跟他相比。”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上来就论及公主的

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谚语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常情啊!”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为人。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2:举案齐眉见道义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读书人,是扶风平陵地方的人,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就过了世,当时正值乱世,梁鸿年幼,无力葬送,只得用一张草席裹住父亲下葬。父亲去世后,家里生活更加艰辛,梁鸿虽然年少,但很坚毅,他刻苦求学,曾被保送到当时最高的学府「太学」里学习。因他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典籍,为人又有德行,使得当时的人都很敬佩他。后来,梁鸿回到了家乡,继续学习以提升自己。 乡里有许多人家,见梁鸿一表人才,气质儒雅,为人勤劳踏实,又有着高深的学问,很仰慕他高操的品德,都希望把女儿嫁给他,前来提亲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有位高财多之家的貌美女子,但都被梁鸿婉言谢绝了。在梁鸿的心中,始终尊崇道德,并不贪慕名利财色,他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人,能够成就彼此的道德学问。 同乡里,有一位孟家的女儿孟光,她生得肥胖,皮肤很黑,相貌丑陋,力气又很大,能够把舂米的石臼举起来,但她贤淑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6-11-29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这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

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

最新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范文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范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祖辈所遗留的那些优秀传统美德,应该在我们年轻的一代继承发展下去。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范文 曾经在童年的故事里,我找到老人的神秘;曾经在外婆的关怀下,我找到老人的慈祥;曾经在无数财产纠纷中,我找到老人的辛酸;曾经在寂静的敬老院内,我找到老人的孤单。 新的时代,新的名词,新新人类。如今的社会,涌现出一批“新颖时尚”的“啃老一族”。这些游荡在街头巷尾的无业青年甚至中年人,正一点点吞噬着父母的养老钱,以满足自己永远填不饱的胃口和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敬老,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敬老吗? 我曾经认为,世界发展了,科技进步了,观念当然也跟着进步了。终于,我发现我错了。在我们极力推崇敬老的时候,同一时间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 小A告诉我她的故事,我听后为之一震,我从没想过在如此进步的现代社会还有这样的思想。 小A的爷爷奶奶有6个子女,除了一个先天夭折的男孩和一个收养的儿子,总共有4个孩子。这造成了这个家庭复杂的关系和祖辈重男轻女的思想。小A的父亲就是其中一员。从小A平时的态度来看,她似乎十分怨恨爷爷。原来,小A有着一段不堪入

耳的回忆。小A一年级的一天,和自己的亲弟弟还有一个表哥在爷爷家里玩。当时年幼的弟弟还不懂事,只是在一旁看着。表哥因为处在爷爷的溺爱中,十分胆大,竟然在房间里玩起火来,一个不小心,烧着了爷爷的东西。爷爷在怒火之中相信了小A表哥说小A玩火的谎话,决定惩罚小A。我万万没有想到,原来在当时,还有这种残酷的,类似于古代家规的惩罚方式——用沾过水的竹条鞭打。小A的父母迫于长辈的压力不敢出来为小A辩解。本就生活在爷爷重男轻女阴影下的小A从此对爷爷更加憎恨。 小A的叔叔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啃老族”,因为下岗,每月只有一点可怜的低保,而这根本无法满足嗜烟成性的他。于是借着自己父亲的宠信,常常从父亲那里要钱,还与小A的父亲同居同住。本来应该是各付生活费用的,可小A 的叔叔却可以依照小A爷爷的“通行令”分文不付,成天在小A 父亲的家里大吃大喝…… 小A的爷爷奶奶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家里的男孩都十分宠爱。特别是小A的弟弟,爷爷经常带着小A的弟弟出去玩,而不曾带着小A;逢年过节,幸运的时候小A还能收到来自爷爷的2000元压岁钱,而弟弟每次都能收到8000元的压岁钱。我安慰小A说,算了,至少你爷爷心里还是有你的,不然连2000元都收不到。小A苦笑者说,那只是因为旧思想的牵制,不然,他才不会给我钱呢。大概在小A的眼里,爷爷就是圣旨,只要爷爷有稍微的偏袒,家里就会出现许多的不公平。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汇总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汇总篇 导读:本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汇总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

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尊师美德故事作为新中国的伟大*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