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单质

铝单质
铝单质

8.2铝和铝合金的崛起(1)

一、铝

1.原子结构

铝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只以化合态存在。

2.物理性质

金属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g/㎝3,属于轻金属。熔点℃,沸点℃。质地较软,

有良好的导电、传热性。

3.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2Al+3Cl 2

2AlCl 3(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Al +3S Al 2S 3 (制备Al 2S 3的唯一方法) 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4Al+3O 2 2Al 2O 3 铝与氧气 常温下:表面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故铝制品具有抗腐蚀的性能 的反应 毛刷实验:a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要用砂皮纸擦去。

b 、3HgNO 3+Al→Al(NO 3)3+3Hg 4Al+3O 2→2Al 2O 3

②与热水的反应:2Al+6H 2O (热)→ 2Al(OH)3+3H 2↑

③与酸反应:

与盐酸、稀硫酸等非强氧化性酸反应: 2Al+6H + →2Al 3++3H 2↑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H 2):

铝与冷的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时可以继续反应。

④与盐溶液反应: 3Cu 2++2Al→2Al 3++3Cu

⑤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铝热反应):

例如:2Al+Fe 2O 32Fe+Al 2O 3 铝热剂: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 2O 3、V 2O 5、Cr 2O 3、MnO 2)与铝粉的混合物(这些氧化物中的金属熔点较高)。

用途:工业上用于冶炼某些难熔的金属;焊接铁轨。

⑥与碱溶液的反应: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

2.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为: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金属金属铝。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Na 3AlF 6)作助熔剂,使熔点高达2000℃多度的Al 2O 3在1000℃多度就熔化,便于电解。(这里不采用电解熔融AlCl 3,是因为AlCl 3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态不导电;而Al 2O 3是离子化合物,其熔融???

→高温

④ ② ① ③ 铝土矿 溶解 NaOH 溶液

过滤 残渣 酸化 二氧化碳 过滤 滤液 灼烧 电解 铝

态时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Al 3+和O 2-

导电。)

阳极:2O 2ˉ - 4e →O 2↑

阴极:Al 3+ + 3e→Al 总反应:2Al 2O 3 4Al+3O 2↑ 例题解析

例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 -1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的铝粉质量为( )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例2.某无色透明的稀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试分析下列离子中:H +、Ba 2+、Mg 2+、OH -、

SO 32-、Cl -、CO 32-、NO 3-可能有哪些离子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

第一种情况,该溶液中一定有①________离子,可能有②__________离子;

第二种情况,该溶液中一定有③________离子,可能有④__________离子。

例3.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

体的体积(V )与时间(t )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

A .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 .质量之比为3:2

C .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 .反应速率之比为2:3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的是( )

A .Mg-Al 合金

B .Cu-Sn 合金

C .Al-Si 合金

D .不锈钢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铝热剂

B .铝土矿

C .明矾

D .含铝38%的Al 2O 3

3.铝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 .不易生锈

B .导电性好

C .密度小

D .强度高

4.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明矾净水 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易拉罐 ⑧用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

A .③⑤⑧⑨

B .⑥⑧⑨

C .③⑤⑨

D .③⑤⑥⑦⑧⑨

5.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成黑色,这与水中含有下列可溶盐有关的是( )

A .钠盐

B .钾盐

C .钙盐

D .铁盐

6.由Na 、Mg 、Al 、Zn 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12克,跟足量盐酸反应,产生5.6L H 2 (标况),由此可判断混合物中必定含有( )

A .Na

B .Mg

C .Al

D .Zn

7.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

A .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 .铝性质不活泼

C .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 .铝既耐酸又耐碱

通电 冰晶石

8.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B.氯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Al(OH)3↓

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Fe →2Fe2+

D.FeBr2溶液跟少量Cl2反应:2Fe2++Cl2→2Fe3++2Cl

10.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A.Fe、Cu、Al、Ag、Mg B.Al、Cu、Mg、Ag、Fe

C.Mg、Cu、Al、Ag、Fe D.Mg、Ag、Al、Cu、Fe

11.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是因为()

A.铝的密度小, 熔点较低 B.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较前面 D.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12.用铝热法还原下列化合物,制得金属各1mol,需消耗铝最少的是()A.MnO2 B.WO C.Co3O4 D.Cr2O3

13.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依次析出Cu、Fe、Al

14.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A.Fe3+、NO3-、Cl-、Na+ B.Ba2+、Mg2+、HCO3-、AlO2-

C.NO3-、Na+、K+、CO32- D.NO3-、K+、AlO2-、OH-

1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1:3

16.经实验测得某一溶液由Mg2+,Al3+,Cl-,SO42-四种离子组成,其中Al3+,SO42-,

Cl-离子的个数比为3:1:13,由此可推出该溶液中Mg2+,Al3+ 离子的个数比为()A.1:3 B.3:1 C.1:1 D.2:1

17.将某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某质量的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8mol/L NaOH溶液 B.3mol/L HCl溶液

C.4mol/L HNO3溶液 D.18mol/L H2SO4溶液

1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

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

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19.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

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20.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回答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写化学式)。(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只需相互滴加即可鉴别的是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②硫酸铝和氨水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④硫酸锌和氨水(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__ 。

21.某同学欲利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探究“铝热反应”中熔融物的成份。

(1)请写出“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同学经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2)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其理由是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该同学为确定熔融物中是否还会有残留的Fe2O3,将熔融物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KSCN 试剂。请你分析该设计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若要测定该熔融物中铝元素的含量,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量实验所得熔融物质量为m1;

②将熔融物加入足量盐酸溶解,过滤;

③向滤液中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洗涤沉淀,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④向溶液滤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过滤并洗涤沉淀;

⑤称量坩埚质量为m2,取沉淀置于坩埚中灼烧至恒重,冷却称量其质量为m3。

列出铝元素含量的计算式。

1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6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常用真空镀铝膜的方法来制得高质量的反射镜。真空镀铝膜和多晶硅薄膜结合,就成为便宜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 2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作导线和电缆。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民用炊具等。 3铝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轧制成各种铝制品,还可制成薄于0.01mm 的铝箔,广泛地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 4铝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铝更优良的性能,从而大大拓宽了铝的应用范围。例如,纯铝较软,当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镁、锰等金属,强度可以大大提高,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较小,不易锈蚀,广泛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人造卫星、火箭的制造。当温度降到-196℃时,有的钢脆如玻璃,而有些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反而有所提高,所以是便宜而轻巧的低温材料,可用来贮存火箭燃料液氧和液氢。 2铝对人体的危害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缺乏铝时,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损害,反之,铝盐能致人体中毒。 1.摄入过量的铝对骨骼有害。铝能直接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基质合成。 2.摄入过量的铝,能够对大脑造成损伤。研究证实,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铝一旦进入人体,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如果随时间推移,铝在脑中逐渐积累,就会杀死神经原,使人的记忆力丧失。近年来又发现老年痴呆症的出现也与平时过多摄入铝元素有关。 3.铝元素吸收多了,会积聚在肝、脾、肾等部位,当积聚量超过5~6倍时,就会对消化道吸收磷发生抑制作用,还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妨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摄入过量的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磷、锶、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3铝对动植物的危害 1可溶性铝化合物对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酸性土壤的水分里溶解的铝化合物,使一般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通常当溶解的铝达到10-20PPM以上时,植物

铝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反应: 1、单质铝 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铝与氯气的反应:2Al+3Cl2 2AlCl3 铝与硫的反应:2Al+3S △Al2S3 单质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单质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2Al+2 NaOH+2 H2O==2NaAlO2+3H2↑ 2、氧化铝 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Al2O3+6HCl==2AlCl3+3 H2O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l2O3+2 NaOH== 2NaAlO2+ H2O 3、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2Al(OH)3+6HCl==2AlCl3+3 H2O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l(OH)3+ NaOH== NaAlO2+2H2O 加热氢氧化铝的反应:2Al(OH)3△Al2O3+3 H2O 4、铝盐(AlCl3)用铝盐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 氯化铝与适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Cl3+3 NaOH== Al(OH)3↓+3NaCl 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Cl3+4 NaOH== NaAlO2+2H2O+3NaCl 氯化铝与氨水的反应:AlCl3+3 NH3·H2O== Al(OH)3↓+3NH4Cl 5、偏铝酸盐(NaAlO2) 用偏铝酸盐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 偏铝酸钠与适量的盐酸的反应:NaAlO2+ HCl+H2O == Al(OH)3↓+NaCl 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的反应:NaAlO2+4 HCl==AlCl3+2 H2O+NaCl 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的反应:NaAlO2+ CO2+2H2O== Al(OH)3↓+NaHCO3 用铝盐和偏铝酸盐制备氢氧化铝的反应: 氯化铝与偏铝酸钠的反应:AlCl3 +3NaAlO2+6 H2O== 4Al(OH)3↓+3NaCl 1、将100mL 2mol/L AlCl3溶液跟一定体积的4mol/L NaOH 溶液混合后可得7.8g 沉淀。则NaOH 溶液的体积可能是( ) A 75mL B150 mL C175 mL D 200 mL 解析:分两种情况 (1)NaOH不过量:OH-与Al3+反应生成Al(OH)3,7.8g Al(OH)3沉淀是0.1mol, 此时的反应方程式是:AlCl3+3NaOH==Al(OH)3↓+3NaCl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循着图示·想一想] [特色特性·记一记] 考点一|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基础送分型——自主学习) 1.碳、硅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存在 第三周期 ⅣA 1.特殊的存在形式:C ——金刚石、石墨、 C 60 2.特殊的用途:Si ——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 SiO 2——光导纤维 H 2SiO 3——硅胶可作干燥剂 Na 2SiO 3(水玻璃)——黏合剂、耐火阻燃材料 3.特殊的表示方法:硅酸盐可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如Na 2SiO 3→Na 2O·SiO 2 4.特殊的性质: (1)Si 与NaOH 溶液的反应: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2)SiO 2能溶于氢氟酸:SiO 2+4HF===SiF 4↑+2H 2O (3)H 2CO 3的酸性强于H 2SiO 3: 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 (4)粗硅的制备:SiO 2+2C=====高温 Si +2CO ↑

(1)碳、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提示: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2)碳、硅的化学性质: 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a .与O 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O 2不足:2C +O 2=====点燃 2CO ;O 2充足:C +O 2 =====点燃 CO 2。 b .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与CuO 反应:2CuO +C =====高温 2Cu +CO 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 与CO 2反应:CO 2+C =====高温 2CO ; 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 =====高温 CO +H 2(制水煤气); 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 ====△ CO 2↑+2SO 2↑+2H 2O 。 ②硅的化学性质 a .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4HF===SiF 4↑+2H 2↑; b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c .与O 2反应:Si +O 2====△ SiO 2。 3.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1)物理性质:

专题一: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专题一: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问题:铝及化合物的变化 (1)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将铝和铝的化合物放置在”坐标系中。 (2)用连线的方法在坐标系中把两种物质”连“起来,箭头的方向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表示无机物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按照“连线”书写相关转化的化学方 知识梳理: 一、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工业制备铝 1、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铝在自然界主要以形式的存在,镁铝是活泼金属,但是不用特殊保存的原因是: 2、工业上制备钠、镁、铝的原理:(写出方程式) 3、镁铝的重要用途是: 二:铝的化学性质 1.铝与氧气反应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之熔化,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与酸的反应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和浓硫酸、浓硝酸接触会: 3.铝与强碱的反应 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热反应 (1)原理(写方程式) (3)现象 (4)应用: 深度思考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常用来作为各种材料、具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 2.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3、钠、镁、铝原子半径大小关系?设计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强弱的关系?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2、常见的铝盐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电离方程式为: (2)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色晶体,____溶于水,水溶液pH____7(填“<”、“>”或“=”)。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 (3)偏铝酸钠的化学式为:,常温下,偏铝酸钠溶液显性, 原因是:。

铝的性质及用途

铝是一种轻金属,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13。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其蕴藏量在金属中居第2位。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 铝的性质及用途 1.铝的性质 工业上广泛使用的纯铝具有以下性质。 ⑴熔点低熔点与纯度有关,99.996%的铝其熔点为660.37℃,99.97%的铝为659.8℃,熔炼、铸造、加工比较容易。 ⑵密度小密度与温度和纯度有关,室温下纯度为99.996%铝的密度为2698.9kg/m3,而纯度为99.75%的铝的密度为2703kg/m3,约为铁的密度的35%,可制造轻结构,有“会飞金属”之称。 ⑶可强化纯铝强度不高,冷加工硬化能使强度提高一倍以上,当然塑性变低。可通过添加各种元素合金化(变成铝合金),使其强度提高,塑性下降不太大。有的铝合金还可通过热处理进一步强化,其比强度可与优质合金钢媲美。 ⑷塑性好,易加工可轧成薄板和箔,拉成管材和细丝,挤成各种型材,锻造成各种零件,可高速进行车、铣、镗、刨等机械加工,无低温脆性。 ⑸抗腐蚀铝表面上极易生成致密而牢固的氧化铝(AL2O3)薄膜,而且被破坏后会立即生成,保护铝不被腐蚀。因此,铝可在大气、普通水,多数酸和有机物中使用。 ⑹导热、导电性好铝的导热、导电性仅次于金、银和铜。室温下电工铝的等体积电导率可达62%IACS,若按单位质量导电能力计算,其导电能力为铜的2倍。其热导率(0~100℃)为22.609W/(m·K),电阻率(20℃)为26.7nΩ·m,电阻温度系数为0.1(nΩ·m)·K-1 另外,还有无磁性、反射性强、有吸音性、耐核辐射和美观等特性。 2.铝的用途(消费结构) 由于铝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因此用途广泛。中国铝的消费量增加速度居世界首位(见图1),消费结构变化也大,建筑行业占30%左右,交通运输占约15%,机械行业占不到9%,包装(包括易拉罐)占约8.5%,电器与电力占不到8%等。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年消费铝量接近400万吨,市场相当成熟,消费总量比较稳定,人均铝消费约为30kg/a,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消费结构有代表性。日本的铝消费结构见图2。 图1

铝及其化合物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知识点)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 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A 、2Al+3Cl 2====2AlCl 3 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 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 2Al+3H 2SO 4 ====== A l 2(SO 4)3+ 3H 2↑ 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 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 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 (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 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电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题铝的重要化合物

葫芦岛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高一年级化 学学科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双选题)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盐酸中,合金恰好全部 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入的NaOH溶液 的体积(V)与沉淀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的沉淀是Mg(OH)2、Al(OH)3 B.B点的沉淀是Mg(OH)2、Al(OH)3 C.A点的沉淀是Al(OH)3 D.B点的沉淀是Mg(OH)2 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在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Na+、NO-3、AlO-2、SO2-4B.Na+、Al3+、NO-3、SO2-4 C.K+、Cl-、AlO-2、CO2-3D.Na+、Mg2+、Cl-、HCO-3 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淀淀消失;若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D.FeSO4 4.将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与10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按下列两种方法相混合:①将NaOH逐滴加入AlCl3中,边加边振荡②将AlCl3逐滴加入NaOH中,边加边振荡。对上述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同B.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相同 C.现象不相同,沉淀量相同D.现象不相同,沉淀不相同 5.下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的相互滴加,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

铝的性质及应用

铝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熟记铝、镁的特殊化学性质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金属的通性,而铝不但能与酸(H+)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为特殊性。2Al+2OH-+2H2O===2AlO-2+3H2↑。 (2)铝热反应 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将其从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同时放出大量

的热,这种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金属、冶炼高熔点贵重金属。 注意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3)Mg在CO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干冰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解析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7讲: 铝及其化合物(学生版)

点燃 铝及其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及相关反应 知识点一. 铝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 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 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是Al 和 Fe 2O 3 (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Δ 2Al (OH )3 + 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 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

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①2Al+6H2O ====== 2Al(OH)3 + 3H2↑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②Al(OH)3+NaOH ======== NaAlO2+2H2O 失2×3 e— 2Al+6H2O+2NaOH = 2NaAlO2+3H2↑+4H2O 得6×e— 知识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 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3AlF6)降低其熔点。 电解 2Al2O3 ========= 2Al + 3 O2↑ ②与酸反应:Al2O3+6HCl=AlCl3+3H2O ③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 氢氧化铝(Al(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Δ Al2O3+2H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化学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1、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能在玻璃上蚀刻,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 ) C .氢氟酸 D .盐酸 三、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二氧化硫的性质 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把A溶于水得溶液B。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B变成C。在C里加Na2S产生气体D。把D通入B溶液得浅黄色沉淀E。按A、B、C、D、E顺序排列的是() A.SO2,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H2S,S C.SO2,H2SO3,H2SO4,SO3,Na2S2O3 D.SO3,H2SO4,H2SO3,SO2,Na2S2O3 四、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B.45mL C.30mL D.15m 漂白剂 1.强氧化剂型 这类漂白剂主要包括次氯酸、Na2O2、H2O2、HNO3、臭氧等强氧化剂。这类漂白剂的漂白原理就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适用于漂白纺织品。但要注意不能漂白还原性物质,还要注意有关酸或碱对漂白的物质有无腐蚀性。 2.加合反应型 这里主要指的是SO2,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跟有色物质结合,即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作用化学上称之为“加合反应”,常用SO2漂白纸张、编织品等。这种漂白方法的缺点,一是污染环境,二是效果不持久。 3.吸附作用型 把一块木炭放入盛有品红的烧杯中振荡,会发现溶液的红色变浅,甚至完全消失,这是品红分子被吸附在木炭上的缘故。吸附作用是一种物理过程。将木炭加工制成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更强,用于漂白效果极佳,制糖工业中就是用活性炭作脱色剂的,除了吸附色素外,活性炭也可以吸附一些有毒气体或微粒。 【例8】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解析】因为SO2的漂白性是有选择的,SO2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在此只表现酸性。【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点拔】如果认为SO2能使所有有色物质褪色,就会认为SO2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例9】如图所示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

复习专题一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复习专题7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7月24日 星期五 时间:40分钟 〖知识回顾〗 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反应方程式,并归纳出Al 、Al 2O 3、Al(OH)3的化学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200 mLMgCl 2和AlCl 3的混合溶液,其中c (Mg 2+)=0.2 mol·L -1,c (Cl -)=1.3 mol·L - 1,欲 使Mg 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加4 mol·L -1NaOH 溶液为 A .128 mL B .80 mL C .72 mL D .40 mL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可用铝制槽车装运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浓氢氧化钠溶液 3.某无色溶液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为 A .H +、Na +、Fe 3+、Cl - B .Mg 2+、Cl - 、Ba 2+、H+ C .OH -、NO 3-、Ba 2+、K + D .OH -、Mg 2+、Na +、Ba 2+ 4.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 42-全部转化成BaSO 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Al Al 3+ AlO — 2 Al(OH)3 Al 2O 3 (10) (11) (12) (13)

高中化学《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第1单元课时3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应,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 【设置情境】(ppt2) (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 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 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必备知识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必备知识 一、必备知识 (一)、硅及其化合物 1、单质硅(Si): 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 晶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1410)和沸点都很高,硬度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附近,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2、二氧化硅(SiO2): (1)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是酸性氧化物。 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口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 CaSiO3 ③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 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C.SiO2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 D.SiO2又叫水晶,能溶于NaOH溶液中解答:A: SiO2不能与水发应 B:SiO2+4HF=SiF4↑+2H2O C:水玻璃是Na2SiO3溶液 D:SiO2+2NaOH=Na2SiO3+H2O,正确。 指导:熟练掌握SiO2的化学性质即可答题。 3、硅酸(H2SiO3):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2)化学性质: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其酸酐为SiO2,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强酸制弱酸原理)Na2SiO3+2HCl=2NaCl+H2SiO3↓ (3)用途: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4、硅酸盐 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不溶于水,最常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淀生成) 传统硅酸盐工业产品有:玻璃、陶瓷、水泥等。

第2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解析

第2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应用 1. 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 于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 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②2Al +3Cl 2=====点燃 2AlCl 3 ④ ⑤ (铝热反应) 4. 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 镁 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Cl 2、O 2氧化 2Mg +O 2=====点燃 2MgO 3Mg +N 2=====点燃Mg 3N 2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 Mg +2H 2O=====△ Mg(OH)2+H 2↑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 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 2Mg+CO2===== 点燃 2MgO+C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深度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2)Mg、Al 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3)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4)Mg是活泼金属,而Al是两性金属() 2.依据Mg、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2)Al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Al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 当?为什么? (3)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4)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题组一对比掌握铝、镁的性质 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①CO2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2.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铝的导电性比铜、银更强,所以常用以制造电线、电缆 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

铝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用途

铝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一、铝的主要性质 纯度为99.99%的金属铝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密度(20℃) 2.7 g/cm3 熔点660.1 ℃ 沸点2520 ℃ 平均比热(0-100℃) 917 J/(kg·K) 熔化热10.47 kJ/mol 汽化热291.4(估算值) kJ/mol 热导率(O~100℃) 238 W/(m·K) 电阻率(20℃) 2.67 μΩ·cm 铝的密度小,仅为水的2.7倍;铝的比强度(强度与重量之比)高,某些高强度铝合金的机械强度超过了结构钢;铝没有磁性,铝在低温下(-198℃)也不变脆,仍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铝可以轧成薄板和箔,拉成细丝,挤压成各种复杂形状的型材,其延展性能很好;铝在空气中能与氧迅速化合,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铝薄膜,厚度为0.005~0.02微米,成为铝的天然保护层,阻止铝继续被氧化,因而具有好的抗蚀性能,还可以用阳极氧化或电镀的方法,在铝材和铝制品的表面生成彩色鲜艳的氧化膜;铝的导电、导热性好,导电率相当于国际标准退火铜的64.94%,约为银的一半,如果就相同的重量而言,铝的导电能力超过这两种金属;铝的导热性几乎比铁的导热率大3倍;铝的反光性能很强,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在碰击时不产生火花。 铝对氧的亲和力大,铝可以用作炼钢的脱氧剂和一些高熔点金属氧化物(如MnO2、Cr2O3)的还原剂。铝与氮、硫和卤族元素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如AIN、Al2S3、AlCl3之类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除AIN外)和铝在真空中加热到1000℃以上时,生成相应的低价铝化合物,这些低价化合物在低温下发生歧化反应,分解为金属铝及其化合物。铝是两性元素,它与大多数稀酸可缓慢地反应,能迅速溶解于浓盐酸中。但浓硝酸使铝钝化,铝与苛性碱溶液发生强烈反应,迅速溶解生成铝酸根离子。 二、铝的主要用途 铝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所以铝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作为轻型结构材料,重量轻,强度大,陆、海、空各种运载工具,特别是飞机、导弹、火箭、人造卫星等,均使用大量的铝,一架超音速飞机的用铝量占其自身重量的70%,一枚导弹用铝量占其总重量的10%以上。用铝和铝合金制造的各种车辆,由于重量轻,可以减少能耗,所节省的能量远远超过炼铝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建筑工业中用铝合金作房屋的门窗及结构材料,用铝制作太阳能收集器,可以节省能源。在电力输送方面,铝的用量居首位,90%的高压电导线是用铝制作的。在食品工业上,从仓库储槽到罐头盒,以至饮料容器大多用铝制成。在其他方面,用铝粉作难熔金属(如钼等)的还原剂和作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锅、盆、匙等。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复习课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2、通过复习金属金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引入铝及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铝单质 ⒈物理性质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 ⒉化学性质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Al+4H++NO3–=Al3++NO↑+2H2O ⑵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⑶与盐反应 2Al+3Cu2+===3Cu+2Al3+ 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⑸与非金属反应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 (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

(完整版)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 点燃 △ 铝 及 其 化 合 物 一、铝的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 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 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 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 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 [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nO 2 、V 2O 5 的反应方程式 (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 2Al+3H 2SO 4 ====== A l 2(SO 4)3+ 3H 2↑ 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 (1)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 C.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所以能用铝制容器存放盐酸 解析:选D。铝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Al2O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盐;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其熔点高,难熔化,起保护作用,但存放盐酸时,会与酸反应,即D项不正确。 2.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 解析:选B。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A项错误;C项中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杂质的性能,通常用作净水剂,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铵盐都溶于水,D项错误。 3.(2013·哈尔滨高三模拟)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 B.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 D.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即加入铝片,铝片表面发生钝化 解析:选C。Mg的活泼性强于铝,因而A项不能发生反应;B项后者产生的H2多;D 项不再发生钝化,因为浓H2SO4稀释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而热的浓HNO3与铝会发生反应。 4.(2013·黄冈高三模拟)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H2SO4溶液 B.18 mol·L-1H2SO4溶液 C.6 mol·L-1KOH溶液 D.3 mol·L-1HNO3溶液 解析:选A。Mg、Al都可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但遇浓H2SO4时Al在常温下发生钝化,Mg虽反应但不产生H2。与KOH只有Al反应。Mg、Al都与HNO3反应,但HNO3为强氧化性酸,都不会产生H2。 5.下列各组物质,前者逐滴滴加到后者中直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消失的是() A.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 B.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 C.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 D.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 解析:选A。将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先生成Al(OH)3沉淀,Al(OH)3又溶于过量的H2SO4中,A正确;Ba(OH)2滴入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BaSO4、Al(OH)3沉淀,而Al(OH)3又溶于Ba(OH)2,但BaSO4不溶解,B错误;Al2(SO4)3滴入NaOH溶液中,开始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