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模拟及答案

2019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模拟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如今“妃子笑”已经成为早熟荔枝的一大品牌。海南的荔枝比主产区广东的荔枝提早15~20天上市,早熟品种比迟熟品种价格上高出5~6倍。出现这种价位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南的荔枝要比广东的荔枝消耗更多的劳动投入

B.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

C.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D.海南的荔枝比广东的荔枝营养更高

2.现在许多高中生消费越来越高,手机已成为必备品,有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因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买手机。这在消费心理中属于( )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

3.“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力促文化实现

大发展、大繁荣。政府积极引导、扶持、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这说明( )

A.非公有资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非公有资本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保就业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区间调控必须确保的民生“下限”。政府保就业( )

A.是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B.体现了企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5.为了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某农科院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

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这里所说的“统一”,从经济学上看就是( )

A.按土地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

B.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

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D.按资本要素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6.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经济结构服务化引致的结构性减速阶段。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文化产业②改善供给结构,大力振兴工业

③转换增长动力,提升创新能力④注重产品研发,保持低速增长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7.我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权利( )

A.是公民最根本的人权B.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C.是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D.是公民基本的政治自由

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网站开通后不久,不少青年学子就通过网上专题论坛发表对于国家科技规划的意见。几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总理的办公桌上。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属于( )

A.社会听证制度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9.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把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这样有利于( ) A.政府的管理被人民自觉服从B.依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C.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D.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10.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A.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精诚团结、共同执政

B.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11.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说明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 )

A.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C.独立自主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2.《论语》,2 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D.一成不变的特点

13.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偶然发现蛇用一种草叶来敷伤口。于是他试着用此草下药疗伤,发现此草确有消炎止痛作用,并取名“蛇衔草”。此后,该草药被广泛应用。这表明( ) A.文化创新具有偶然性B.文化创新来源于人的灵感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14.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这个职责和使命,关键

在于(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创新内容方法手段,增强新闻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C.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D.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激浊扬清、针砭时弊

15.当前,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A.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党和政府决策的出发点

B.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16.在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7.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这个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18.《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9.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 )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0.在广东东莞横沥镇,组织开展了“一元爱心捐助”活动,所筹得的善款被纳入“生育关怀基金”,用于帮扶救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在了解到“一元爱心捐助”活动的情况之后,部分村民和村干部一起自发地进行了爱心捐款。这说明( )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和民生关系最直接。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10分)

22.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洲经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其中又以中国的发展最为突出。为保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开始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如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宣布向澳大利亚正式派驻美军,不断向叙利亚施压。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震荡。

请你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评析。(10分)

23.绿色生活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转化为人们的具体行为。每个人都可以是践行绿色生活的主角:少用一次性物品、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随手关闭水龙头、双面使用纸张、提倡绿色出行……这些都是在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表现出的绿色生活理念。抓住“建设美丽中国”的契机,让绿色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多的人就有机会共享生态家园。

(1)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分析绿色生活需要绿色文化的理由。(8分)

(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共享生态家园。(12分)

1.【解析】选C。据题意是因为上市时间早而且产量较少才造成荔枝价格较贵的,所以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解析】选D。贫困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买手机,目的是为了攀比,故选D。

3.【解析】选C。A、B、D说法明显错误。

4.【解析】选D。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保就业的措施,不是目的,A不选;材料中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故排除B;C表述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5.【解析】选B。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其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材料中所体现的科技人员的收入应为按技术要素分配,属于按要素分配,因此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应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统一。

6.【解析】选A。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大力振兴工业不符合题意,②不选;应是保持中高速增长,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7.【解析】选B。只有B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项。

8.【解析】选B。公民将意见或建议通过网站向决策机关反映,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所以选择B项。

9.【解析】选C。A、B、D三项都不是此次“大部制”改革的目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

10.【解析】选B。中国共产党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表明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所以选择B项;A观点错误,不是共同执政;C、D不符合题意。

11.【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选A。

12.【解析】选C。2 500年前的思想今天仍然在影响人,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时间持续长久,故选C。

13.【解析】选C。李时珍亲自用药做试验,而发现此草的功效,表明了实践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性,A、B、D三项表述错误。

14.【解析】选A。由题干材料可知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

15.【解析】选B。“突出”“最关心、最现实”等词体现了做事情抓主要矛盾的哲理,哲学依据就是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16.【解析】选B。①④表述错误,人不能精确预见自然的变化,也不能改变规律。

17.【解析】选B。“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是指实践,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是从实践中来,所以选B。

18.【解析】选B。“君子事来而心始现”,是说一个有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性才会显现出来,可见,B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项属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属不可知论,观点均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

19.【解析】选D。据题意,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完全同步的,即具有相对独立性。

20.【解析】选B。人的价值可以是物质贡献,也可以是精神贡献,①错误;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且正确。

2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们的收入预期;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0分) 22.(1)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美国的战略调整是在亚洲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正是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反映。(2分)

(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但是造成中国周边环境出现震荡,侵犯了部分亚太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应该受到谴责和反对。(3分)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美国谋求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与亚洲各国特别是与中国之间的较量都说明了这一点。(2分)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我们必须警惕其在这一过程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分)

23.(1)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绿色生活需要人们有绿色环保的价值观念和具体行为,需要人们把绿色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8分)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要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共享生态家园,需要人人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做绿色生活的有心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借助“建设美丽中国”的契机,每个人坚持不懈成为践行绿色生活的主角,更多的人就有机会共享生态家园。(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