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射线探伤的简答题

关于射线探伤的简答题
关于射线探伤的简答题

射线探伤简答题

1、按JB4730-2005规定与射线检测技术三种等级相应的技术参数有那些定量要求?

2、按照新标准JB4730-2005对射线人员提出了那些新要求:

答:(3.1射线检测人员)1、JB4730-2005标准规定:对从事射线间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2、射线检测人员经矫正或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点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新标准“射线胶片系统”如何分类?如何选用?

答:(3.2射线胶片)1、工业胶片系统是指包括射线胶片、增感屏和冲洗条件的组合。胶片系统按照GB/T19348.2-2003分为四类——胶片定级或分类依据四个特性参数,即D=2.0

和D=4.0时的梯度G;D=2.0时的颗粒度σ,以及D=2.0时的梯度噪声比G/σ(以上黑度D是指净黑度,即在不包括本底会灰雾度D的光学密度)

2、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者更高级别胶片;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2或更高类别胶片,胶片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采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4、新标准对射线检测器的选用和效验有何规定:

答:对胶片选用:A级和AB级应采用T3或者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采用T2或者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采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

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对观片灯的要求:观片灯要求性能符合JB/T7903-1999的有关规定,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对黑度计的要求:黑度计可测最大黑度不小于4.5,测量值误差应不超过±0.05;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效验一次,黑度片每2年效验一次。

对增感屏的要求:射线检测一般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增感屏的选用,应按射线源的种类确定,使用增感屏的前、后屏厚度和采用制作增感屏的材料(符合表

1)。(如果AB级,B级使用前屏≤0.03的真空包装胶片,应在工件和胶

片之间加0.07~0.15mm的附加铅屏)

5、新标准对射线检测技术等级的适用有何变通规定?变通规定的前提是什么?

(一般应采用A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对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体术焊接工艺制作的焊接工艺制作的焊接接头可采用B级技术进行检测)

答:变通性规定有:3.8.2由于结构、环境条件、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经检测方技术负责人

批准,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的前提下,若

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达到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规定,则

可认为按AB级(或B级)谁吸纳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

3.8.3承压设备在用检测中,由于结构、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

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就能够检测

方技术负责人批准,在采用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胶片)后

可采用A级技术进行射线检测,但应同时采用其他无所检测方法进行

补充检测。

变通性的前提:1、由于结构、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的限制。

2、经检测方技术负责人批准。

3、采取有效补偿措施。

6、新标准对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有何新规定?

答:现场进行X射线检验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边界K=40μGy/h)和管理区(K=4.0μGy/h);设置警告标志(如“禁止进入X射线区”)。检测工作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并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照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边界K=40μGy/h)和管理区(K=2.5μGy/h);设置警告标志(如“禁止进入X射线区”)。检测工作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并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7、对小径管(D≤100)的透照布置和透照次数有何规定?

答:(4.1.4和4.1.5)小于等于100mm管子采用双臂双影透照布置,当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

A)T(壁厚)≤8mm;B)g(焊缝宽度) ≤D/4

椭圆成像时,应控制影像的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或椭圆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

透照次数规定: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T/ D≤0.12时,相隔90°透照2次。当T/ D>0.12时,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相隔相隔120°或60°透照3次。

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可采用椭圆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一次。鉴于透照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的100%检测,此时应采用有效措施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底片范围内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

8、用γ射线现场透照薄壁焊缝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高射线照相质量。

答:应用γ射线现场透照薄壁焊缝时,会出现灵敏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因此对用γ射线双壁双影法透照φ100以下小径管环缝或双壁双影φ100~400管子环缝,为解决这一问题应:

1、严格执行标准中关于γ源时取小透照厚度的规定(尽量采用Se-75透照)

2、严格执行比标准中关于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的规定。

3、满足黑度(D)和灵敏度的要求;尽量选择高级别的胶片。

4、应保证足够的曝光时间以3~5分钟为宜,至少不小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10倍,要

避免应用大活度源透照薄壁管。

5、应采取有效的散射线屏蔽措施。

9、透照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新标准对提高射线照相厚度宽容度2倍,1.25倍有何新规定?

答:(4.11)对透照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1、在采用较高能量的管电压时,应保证适当的曝光量。2、AB级D值可≥1.5;B级D值可≥2.0;采用多胶片透照,以单张底片观察评定是,底片黑度仍应符合一般照相底片黑度要求,保证检测质量。3、同时选用高类别的胶片,按规定允许用T3类胶片,改用T2或T1类胶片。4、X射线加滤波板,减少软射线5、提高射线能量,也可加补偿块,减小被探伤厚度差。

10、新标准对透照几何条件有何新规定?理由何在?(4.1.3;4.3.2;4.3.3)

答:对100mm

11、胶片、黑度、距离、射线源活度变化时,如何修正曝光条件?

答:胶片黑度,距离变化时,可依据平方反比定律修正D-LgE曲线,按下列系数修正法修正曝光量,即:E2=E1×ψ×ψ×ψ

在相关条件情况下,也可了用拟合曝光曲线的共识选定曝光条件,KV-T曝光曲线按:KV=αT(斜率)+B(截距);E—T曝光曲线按E=m10修正

12、按新标准,像质计灵敏度如何选用?如何让评价,金属丝影像规定在焊缝热影响区是否合理?

答:1、像质计灵敏度选用是根据技术等级,工件的透照厚度或公称厚度;透照方式以及像质计放置的位置来选用。

2、在母材区域评价灵敏度是合理的,因为母材区域平坦,黑度均匀,不受表面沟槽干扰,像丝是否连续,是否清晰一般不会发生争议,热影响区是焊接接头的最薄弱环节,力学性能最容易断裂的部位,另外新标准已考虑了焊缝余高对金属丝识别的影响,已作了相应的灵敏度的提高【如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一般时邻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域)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影响时,则认为该丝是可识别的。专用像质计至少能识别两根金属丝】

13、按新标准规定,射线检测范围内放置哪些标记?有何放置要求?(4.8)

答:透照部位的标记由识别标记和定位标记组成,标记一般由适当尺寸的铅(或其他适宜的重金属)制数字、拼音字母和符号等构成。

1、识别标记一般包括:产品编号,对接焊接接头编号,部位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后的透

照还应有返修标记,库大检测比例的透照应有扩大检测标记。2、定位标记一般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指示透照部位区段的中心位置和段

编号的方向,一般用十字箭头“↑→”表示,搭接标记是连续检测时的透照分段标记,可用符号“↑”或者其他能显示搭接情况的方法表示。

3、放置要求:标记一般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搭接比较放置位置还应

符合附录G(规范性附录)的规定,所有标记的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对像质计放在胶片侧时应加放“F”标记,对检查背散射防护的要放“B”标记。)

14、新标准对底片黑度提出哪些新规定,依据何在?

答:1、黑度规定A级1.5≤D≤4.0;AB级2.0≤D≤4.0 ;B级2.3≤D≤4.0

2、透照小管径或其它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B级

最低黑度允许降至2.0.

3、当采用多胶片技术时,A级允许多片叠加观察,叠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不小于1.3;

4、对评定范围内黑度D>4.0的底片,如有计量检定报告证明所用观片灯的亮度能够

满足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不应低于10cd/m 。

依据:黑度时谁须按照相影像质量的最基本参数,它影响影像对比度和颗粒(噪声),进而影响林民度,提高黑度对底片灵敏度和缺陷的检出灵敏度都时有影响的。

15、新标准对观片灯提出哪些应满足的最低要求?写出亮度与光照度的关系式?

答:1、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不应低于30cd/m

2、当底片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不应低于10cd/m

关系式:B=KE/π

其中:B——亮度,单位:cd/m;E——照度;单位:Lx

140000Lx≈45000 cd/m

16、新标准对圆形缺陷的评定有何新规定?理由何在?

答:1、由于材质和结构等原因,进行返修可能会长生不利后果的焊接接头,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可以放宽1点~2点;

2、对致密性要求高的对接焊接接头,制造方底片评定人员应考虑将圆形缺陷

的黑度作为评级的依据。通常将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对接

焊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其质量等级应评为Ⅳ.

理由:标准中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与安全并无直接关系,而有时焊接接头返修会导致不利影后果:

1、一些耐腐蚀材料,例如奥氏体不锈钢、钛钢、镍钢材,返修有可能造成抗

腐蚀性能下降。

2、一些拘束度长的结构,返修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残余应力,增大裂纹发生倾

向和应力腐蚀倾向。

3、一些不便施焊的结构,返修不能保证焊接质量等等。另外深孔或针孔影响

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存在类似缺陷的设备往往在水压试验时发生泄露,或

在使用一年后因腐蚀导致失效,所以对深孔或针孔缺陷不能仅一直径或点

数来控制;

17、对管子和压力管道根部未焊透和内凹如何测深评价?

答:对管子和压力管道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根部内凹的分级看JB/T4730-2005

18、射线检测器材的哪些技术性能指标应由无损检测器材商提供书面证据,并由无损检测管理者按照JB/T4730-2005规定的要求进行验证确认?

答:1)射线机焦点尺寸,γ源照射率

2)胶片:类别(T1~T4);梯度最小值,颗粒度最大值,(梯度/颗粒度)最小值;有效期,显影,定影推荐值。

3)观片灯:最大光照度,散热能力

4)黑度计:最大可测黑度≥4.5;测量值误差≤±0.05

5)标准黑度片:有效期,各点测量误差

6)像质计:型号,材质,丝径,制造偏差

7)增感屏:材质,厚度,特殊材质证书。

8)对比试块(小径管,单面焊,试块的厚度,深度,偏差)

9)暗室处理套药:配方、成分、有效期

19、关于《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对新技术的应用的规定?

JB4730-2005规定:当采用未列入JB/T4730-2005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时,使用

该技术进行检测的单位应向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移交技术资料,经评审认可,可以形成标准案例纳入标准;

至少应完成三方面的工作:工艺鉴定评审,人员资格鉴定,应用标准鉴定。

20、有关工业射线检测辐射防护的重要规定:术语比释动能的概念?

答:比释动能:时指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点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JB/T4730-2005规定:现场进行X射线检验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如“禁止进入X射线区”)。检测工作人员在控制区边界

外操作,并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控制区:比释动能率在40μGy/h的范围内

管理区:比释动能率在4.0μGy/h的范围内

以上比释动能率时按一年50周,一周开机时间7.5小时计算,如果大于7.5小时则:K=300/t

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照GB14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边界K=40μ

Gy/h)和管理区(K=2.5μGy/h);设置警告标志(如“禁止进入X射线区”)。

检测工作人员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并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21、新标准的射线检测的应用范围?

答:适应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22、射线检测技术等级的划分和量化要求【见问题1】

23、新标准对射线检测设备器材提出哪些新要求?【见问题4】

24、对射线能量和曝光量的选定有何新规定?

答:1、新标准修改了老标准关于允许穿透电压的规定,改变了对小厚度范围不适用的过严的规定。

2、新标准规定了对界面厚度变化大的承压设备,在保证灵敏度要求的前提下,允许超过标准所规定的X射线管电压,但对不同材料的规定了规定了管电压增量。

3、新标准增加了Se-75源的适用透照厚度的范围,进一步降低了Ir-192源和Se-75源的最小透照厚度

4、新标准删除了老标准根据曝光时间选用透照电压的错误表述。

5、新标准对X射线的曝光量推荐值按射线照相技术级别分别规定,但对推荐的曝光量值附加了焦距的前提条件。(X射线照相,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推荐值:A级和AB级射线检测不小于15mA.min;B级射线检测技术不小于20 mA.min;当焦距改变时,按照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推荐值进行换算)

6、新标准对γ射线曝光时间做出了限制。(采用γ射线透照时,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少于输送往返时间的10倍)

2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材质的关系?

答:1、铁磁性材料表面检测时,宜采用磁粉检测。

2、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表面开孔缺陷的检测则选用渗透检验。

3、导电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可选用涡流检验。

4、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熔化焊对接焊焊接接头检测宜选用射线或超声波检验。

5、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

原材料和零部件检验宜选用超声波检验。

6、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及堆焊层等检验选用超声波检验。

26、承压设备的失效形式与无损检测的任务。

答:1、承压设备失效大致分为:强度失效,刚度失效,失稳失效,泄露失效。

2、承压设备适应对失效模式预测来针对性的俄选择无损检测方法。

例如:有应力腐蚀断裂倾向的设备,应选用表面无损检测方法。‘

有疲劳断裂倾向的设备,常用方法应为射线或超声波检验。

27、承压设备检测时机及有关规定?

答:JB/T4730-2005:除非另有规定,RT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

在焊后24小时后进行RT检测。

《容规》:1、无损检测一般在焊接完工后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后

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

次无损检测。

2、压力容器的拼接封头应在成型后进行无损检测,若成型前进行无损检测,则

成型后应在圆弧过度区再进行无损检测。

GB12339-1999《钢制球形储罐》

对现场施焊的球罐,RT时机规定如下:用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料制造的球罐,或用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钢材制造球罐,应在焊接结束36小时后,

其他钢材制造的球罐应在焊接结束24小时后,放可进行焊缝检测。

《蒸规》:锅炉的封头(管板),下脚圈的拼接焊缝的无损探伤应在加工成型后进行。28、对透照厚度比的变通规定?100%透照时,一次透照长度的评价提出了新要求?

答:1、对100

2、100%透照时,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环向对接接头的偏心透照次

数无需计算,可参照JB/T4730-2005附录D曲线来确定。

29、射线照相的多胶片法的应用与相关规定?

答:新标准规定:采用多胶片时,单胶片的观察黑对应符合黑度规定A级1.5≤D≤4.0;

AB级2.0≤D≤4.0 ;B级2.3≤D≤4.0;如以双胶片叠加观察仅限于A级。叠加

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不小于1.3。

30、新标准对像质计的使用和像质计灵敏度的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同12题】

31、小径管的透照布置和透照次数规定?【同题7】

32、新标准对透照几何条件有哪些变通性规定【同题10】

33、射线底片黑度的新规定和新要求有哪些,对观片灯的规定如何?【同题14加15】

34、质量分级宽严适度的新规定,圆形缺陷评定的新要求?底片上缺陷的综合评定?

答:一、1、由于材质和结构等原因,进行返修可能会长生不利后果的焊接接头,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可以放宽1点~2点;

2、对致密性要求高的对接焊接接头,制造方底片评定人员应考虑将圆形缺陷的黑

度作为评级的依据。通常将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对接焊焊接

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其质量等级应评为Ⅳ.

3、取消了老标准中扩大评定区的规定。

二、1、当各类缺陷的评定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最差的级别作为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

2、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级,将两者的

级别相加减一,作为综合评定的质量级别。

射线检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射线检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射线检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每次探伤作业前应检查所用设备的状况和电源,作业时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必要时按规定要求先进行训机操作。 每次探伤作业前应检查控制区,确保在送高压前控制区内无任何人员。作业场所启用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量辐射水平,并按不超过 40Gyh-1的要求进行调整,在其边界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警示标识。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该范围。控制区要有警示标志,白天用警示线,夜间用警示灯。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有关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其边界剂量应不大于2.5Gyh-1,边界处应有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射线探伤人员作业时必须使用个人剂量监测仪,进行常规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管理档案,按标准规定定期进行体检。其个人年剂量限值如下: a)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b)任何单一年份内有效剂量50mSv; c)一月内有效剂量4mSv; d)一周内有效剂量1mSv。 进行探伤作业时,必须考虑射线探伤机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低于标准规定剂量限值,并应达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防护设施是指对有射线存在区域所采用的防护设施,包括固定式(如射线源和被检材料封闭在内进行辐照的曝光室)和移动式(例如射线源和被检材料在外,保护射线检测工作人员在内部工作用的防护车、可 第 2 页共 4 页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1.1 目的 为了保证射线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编制本细则。 1.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焊接接头。 1.3 编制依据 1.3.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2 检验人员 凡从事射线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各级别检验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 准备工作 3.1 技术准备 3.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焊接种类、焊接位置等。 3.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对接接头焊接质量验收级别。 3.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 3.2.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口位置、分布等,对位于一定高度的焊口要搭好拍片架子。 3.2.2 检查焊缝外表面:外观是否符合《焊规》规定要求,是否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因素存在,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透照。 3.3 工艺制订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透照方式、投影角度、焦距、曝光参数、象质计指数,还有大管一个口拍几张片、小管几个口拍一张片。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射线探伤工艺卡》。 3.4 器材 3.4.1 射源或射线机选择 主要根据被检工件的透照厚度及现场情况选择γ射线机或X射线机。 3.4.2 胶片、增感屏及暗盒选择 3.4.2.1 透照用胶片应选用《射规》4.6.1中规定的JI或J2型胶片。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每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其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3。 3.4.2.2 胶片在裁片、装片、抽片、评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片的划伤。裁纸刀、暗袋、增感屏等应保持清洁和平整,应经常擦拭。在装片、抽片时要轻缓,避免产生静电。要正确持片、不得用手指直接捏住底片表面,防止对底片造成污染。 3.4.2.3 使用金属增感屏进行射线透照时,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射规》表4的规定选择(具体见《射线探伤工艺卡》)。 3.4.2.4 增感屏的表面应经常擦拭,保持洁净、平整和干燥,以防止产生造成影响底片图像的影像或假缺陷。 3.4.2.5 暗盒尺寸须与胶片及增感屏符合。 3.4.3 屏蔽板

探伤作业许可票(范本)

探伤作业许可票 探伤作业申请基本信息 位置 区域位置层高设备编码 探伤单位负责人 探伤日期预计耗时月日时 起 止 放射源的特性和活度:安全防护距离: 探伤隔离区域: 受探伤影响的区域:申请:作业单位探伤人员 作业单位探伤人员月日时签名姓名 时间窗口控制 ?探伤活动与其他施工不冲突 ?已通知并确认该区域内的承包商在该段时间内停止工作?土建其它技术要求:审核:监理单位专业/安全工程师 监理单位专业/安 全工程师 月日时 签名姓名 时间窗口控制 ?探伤活动与安装施工不冲突 ?已通知并确认该区域内的承包商在该段时间内停止工作?安装其它技术要求:审批:监理单位总监/总代 监理单位总 监/总代 月日时 签名姓名 监督检查 ?探伤活动与调试作业不冲突 ?调试其它技术要求: ?负责探伤作业监督 ?协调探伤作业交叉管理 ?负责生产区清场及警戒隔离及其他(如涉及到生产区域需经项目部公司签字)监督:项目专业工程师/安全工程师 项目专业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月日时 签名 姓名 是否涉及到生产区域:是□否□监督会签:项目部公司安全工程师/经理 安全工程师/经理月日时签名 姓名 补充辐射防护措施 ?在相关区域的探伤信息栏上公告探伤信息 ?利用辐射警示牌、警示带、声光报警装置将探伤现场所有出入口隔离,并且应考虑探伤现场对上下楼层的影响 ?在人员容易误入的出入口还应安排专人值守 ?探伤在警戒区边界处的剂量率必须低于15μSv/h,控制区的剂量率必须低于2.5μSv/h(X 射线的剂量率必须低于1.5μSv/h) ?探伤在控制区内进行,边界处的剂量率必须低于探伤区所在的控制区分区上限 ?对每个探伤均应重新划分边界 探伤检查:(负责人)探伤后检查 ?探伤负责人及时拆除隔离措施; ?探伤负责人确认放射源已经返回源罐,并立即归还放射源库和其它探伤器材 ?场地已经恢复及其他探伤施工单位负责人 探伤施工单位 负责人 月日时签名姓名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编号:SM-ZD-61571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1 射线探伤管理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 射线探伤工作原则上只能在夜间进行。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探伤结束后,必须清除现场所有带放射源的设施、材料,并告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戒。 1.2 放射源储存 ? 放射源储存地点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 ? 放射源储存室或设备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屏蔽设施。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设置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 放射源库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

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有防火、防水等防灾措施,有报警、连锁等等保安措施。 ? 放射源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 反辐射源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 放射工作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1.3 射线作业防护 ? 放射工作单位在每次作业前,都应根据密封源的数量和活度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放射源为X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4 mGy·h-1的范围;放射源为γ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 mGy·h-1的范围。 ? 射线工作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夜间光线不明处设置警示灯,重要交通路口或通道应有专人监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定义 (3) 4 职责 (3) 4.1 健康安全环保部 (3) 4.2 质量管理部 (3) 4.3 工程管理部 (3) 4.4 PMT (3) 4.5 监理单位 (4) 4.6 射线检测机构 (4) 4.7 承包商 (4)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4) 5.1 基本要求 (5) 5.2 射线源管理 (5) 5.3 作业管理 (6) 5.4 应急处理 (8) 5.5 射线作业许可办理流程 (9) 6 参考文件 (10) 7解释权归属及生效时间 (10) 8附录 (11) 附件1:射线作业许可证 (12)

附件2:射线作业许可管理流程图 (13) 附件3:射线探伤作业告知书 (14) 附件4:射线作业告知书送达登记表 (16)

1 目的 为规范射线作业,控制射线作业风险,明确射线作业的安全管理范围、职责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项目所属区域。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健康安全环保部 1.负责制定与修订射线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2.根据本办法要求对承包商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负责射线作业的备案,作业前将射线作业相关信息在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公示。 4.2 质量管理部 1.负责射线检测机构的单位资质能力审查。 2.负责独立第三方检测单位的射线检测计划的审批、人员资格的审查和设备的检查。 3.参与射线作业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查。 4.3 工程管理部 1.负责射线作业与施工界面交叉的协调。 2.负责射线作业监督区涉及不同PMT的许可证的审查。 3、负责对射线作业书面告知书进行备案。 4.4 PMT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634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 性正式样本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由于设备管道焊缝破裂、断裂造成的事故危害是 严重的,如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杂志社1989年 6月出版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列举了6起压力容 器爆炸事故,死亡164人,受伤及中毒近千人,直接 经济损失达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几亿元,发生事故 的重要原因是焊缝质量问题造成的。射线探伤是检验 金属对接焊缝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石化行业改扩 建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焊接作业工程质 量,有效预防新装置、新设施投产后的损坏或泄漏事 故,确保投产后的新装置、新设施能安全运行,必须

对设备管道的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探伤检验。目前,射线探伤是检验焊缝质量较好的方法。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由于超过允许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于肌体而发生的。放射危害分为体外危害和体内危害。体外危害是由于放射线从体外穿入肌体而造成的伤害,X射线、γ射线和中子都能造成体外伤害。体内危害是由于吞食、吸入或接触放射性物质,使其直接进入人体而造成的。 在放射性物质中,低能量的β粒子和穿透力很弱的α粒子由于能被皮肤阻止,不造成严重的体外伤害,但电离本领很大的α粒子侵入人体后,将导致严重伤害。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组织规定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符合控制的要求,保证 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2.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3.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 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的控制要求,优质安全 完成检测任务。 5.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必须接受用户(委托方)有关部门的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6.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上脚手架作业时,应首 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7.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和 进行检测前饮酒。 8.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触易燃易爆装置。 9.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等。 10.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检测设备,严禁使用工 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1.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 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2.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3.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洗和置换;是否与其他 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4.容器内照明应采取36V低压灯具。 15.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全 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在非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26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标准版本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 编制依据 3.1 GBZ117-200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 GBZ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

标准》 3.2 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 HSE-01-04-26 《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 释义 4.1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 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

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 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 《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 职责 5.1 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 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 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a)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应持有效的操作资格证,方可从事射线探伤作业; b) 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

射线探伤管理制度

射水造墙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 射线探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消除射线探伤造成的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生产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存在放射性射线探伤的作业场所的管理。 三、职责 3.1作业单位负责提交《射线探伤作业方案》,并监测作业区域内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3.2作业点所在车间负责提出射线探伤作业申请。 3.3设备部负责射线探伤的设备、管线区域的审核及标示。 3.4安全环保部负责射线探伤警戒区域的划定及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3.5调度室负责射线探伤通知等作业相关文件的发放和监督传达是否到位。 3.6文件领取车间/部门负责传达射线探伤作业的安全卫生防护的各项要求,严禁本车间、部门工作人员进入射线探伤警戒区域内。 四、控制程序 1、用于工业X、γ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监测的仪器,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2、X射线探伤作业时应考虑控制器与X射线管与被测设备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设备布置,以保证进行射线探伤作业时,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其剂量限值,并达到可合理做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操作人员应采用屏蔽防护保护自己。 3、射线探伤作业时应划定工作场所区域,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4、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1的区域划定为控制区,其边界应悬挂或树立,“射线探伤区域禁止入内”的标志。作业人员无专业防护的情况下应在控制区外作业。 5、在控制区外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1(γ射线探伤时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Sv·h-1)的区域划定为警戒区,悬挂“禁止入内”的标志牌并在必要时设置专人负责警戒。 6、作业前应检查以下物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①便携式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 ②导向管、控制缆和遥控 ③准直器和局部屏蔽 ④现场屏蔽物 ⑤警告标志和信号标志 ⑥应急箱及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 ⑦夹钳和定位辅助等其他相关工具

关于进一步加强γ射线移动探伤辐射安全管理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办函[2014]129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γ射线移动探伤辐射安全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各γ射线移动探伤单位: 2014年5月,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迪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作业期间,违法雇用无资质人员进行γ射线移动探伤作业,多次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一枚Ⅱ类放射源丢失,一名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引发急性放射病,确认为重大辐射事故。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公司违法雇佣无资质人员导致违规操作,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处置不当的责任事故。雇佣无资质人员操作,埋下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操作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在源辫回到贮存位前即手动解除安全闭锁,卸下前导管,导致源辫与钢丝绳脱钩,未使用辐射剂量监测仪对探伤机表面剂量进行正确监测和判断;公司管理层接到报告后,没有按照运营规程要求将探伤机返回贮存库,而是要求将其带出作业区维修,错失再次确认放射源是否安全返回贮存位和及时找回脱落源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第六十一条规定,向宏迪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宏迪公司处人民币20万元罚款,并吊销辐射安全许可证。 为汲取这次事故的深刻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国γ射线移动探伤活动的辐射安全管理,确保环境的辐射安全和公众健康,各级环保部门和γ射线移动探伤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环发〔2007〕8号),并认真落实以下要求: 一、各γ射线移动探伤装置使用单位应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按照法规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探伤装置。 二、γ射线移动探伤作业时应配备现场安全员,主要负责场所区域的划分与控制、场所限制区域的人员管理、场所辐射剂量水平监测等安全相关工作,并承担探伤装置的领取、归还以及确认探伤源是否返回装置等工作。现场安全员应接受与操作人员等同的辐射安全培训。 三、γ射线移动探伤室外作业时(应急探伤作业除外),应在作业现场边界外公众可达地点放置安全信息公示牌,将辐射安全许可证、公司法人、辐射安全负责人、操作人员和现场安全员的姓名、照片、资质证书和环保部门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X射线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X射线探伤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操作X射线探伤仪,负责设备班前、班后检查与保养的作业人员。 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2)负责本岗位X射线探伤仪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 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负责本岗位X射线探伤仪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 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4)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作业人员应穿戴安全帽、防护服、劳保鞋,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领口及衣摆应系紧。

5 探伤作业安全要求 作业前准备安全操作 1)探伤作业开始前,应在操作机前拉好隔离带,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内; 2)上电操作:必须检测冷却换热器是否运行正常,冷却循环系统是否有漏水,第一 次上电必须检查水泵的转向是否正确; 3)训机:当X射线机停用时间超过5小时,再次使用就应进行训机。射线机长时间 不用,必须保证每月训机一次; 4)系统开高压:刚关高压后如果立即按开高压键,可能系统会进行声音提示,禁止 立刻开高压,等待几秒后再开高压。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1)探伤仪作业过程中,门板若呈未完全封闭,则立即关闭电源,停止操作; 2)探伤工作前,应检查工件尺寸,防止在运送过程中与舱室器壁发生碰撞; 3)放置工件于运输平台时,应保证工件放置平稳。 作业结束后安全操作要求 1)探伤仪使用完毕后,必须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2)使用柔软干净的湿布清洁探伤仪表面,严禁用具有强溶解性的溶液擦拭(如酒精 或其他化学稀释剂); 3)仪器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充电放电,一般一个月左右一次。 作业现场禁止性要求 1)探伤仪在作业过程中,周围严禁使用高频电流设备; 2)孕妇禁止操作X射线探伤仪。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最新版) 1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 3.1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2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HSE-01-04-26《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释义 4.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职责 5.1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内容

目录 1.工程概况及工作量 (1) 2.编制依据 (2)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2) 4.作业程序和方法 (6) 5.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8)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 7.附录 (10)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黑龙江华隆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设,建设规模为3台260T/h中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B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两套。本工程锅炉汽水连接管道、锅炉本体疏水、放空管道及汽机四项管道、中低压管道,探伤依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和《焊接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检验比例及检验数量,射线检验工艺依据《钢质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对本工程管道进行透照及评定。超声波检验工艺依据《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进行检验。 1.2工程量

2.1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2.4《钢熔化焊接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2005 2.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 2.6《放射性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2.7 制造厂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3.1应做的准备: 主管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并对检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交底时,应依据规程、标准及质量等级来选择以下主要项目: 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 3.1.1.1 射线源的种类及型号。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之欧阳光明创编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 符合控制的要求,保证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3.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 规定。 4.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 法规的培训考核,领取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5.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 的控制要求,优质安全完成检测任务。 6.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必须接受用户(委托 方)有关部门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7.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 上脚手架作业时,应首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8.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 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和进行检测前饮酒。 9.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 触易燃易爆装置。 10.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 等。 11.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 检测设备,严禁使用工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2.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 井、电缆沟等有毒、有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3.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4.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 洗和置换;是否与其他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5.容器内照明应采取36V低压灯具。 16.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 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在非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17.对造成操作人员或公众人员误照时,应及时将照射人员送医疗机 构检查治疗,并向上级部门和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18.射线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检测应采取减少射线透照时间、增大距射 线源的距离以及利用现场地形、设备等屏蔽物进行有效的射线安全防护。 19.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 排除或向负责人反映,保证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20.现场检测的环境要求检测项目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 据受检产品所用检测标准(检测规程)对检测环境的要求及所用仪器设备使用条件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环境条件和条件保障措施。如: A.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保障; B.水、电、通风的条件及保障; C.温湿度条件; D.粉尘、烟雾、噪声震动、光线、电弧光、电磁干扰等;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编号:SY-AQ-0066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for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 加强公司所属各单位射线探伤作业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保证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辖区域内所有的射线探伤作业,新建项目参照执行。 3编制依据 3.1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2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3.2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4HSE-01-04-26《危险作业许可管理细则》

3释义 4.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包括探伤放射源和密封(放射)源。 4.2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4.3射线装置:是指X射线机、γ射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4.4射线探伤:是指用射线进行的探伤作业,包括X射线,γ射线探伤,高能射线探伤和中子射线探伤。 4.5《射线探伤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职责 5.1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细则,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执行该细则的情况。 5.2所属各单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 5.3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5.3.1作业人员职责

X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

X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在制度 前言 为加强对X射线探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制定本规制度。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使用、防护等要求。 2.定义 2.1 X射线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车间或修船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现场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2.2 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3. 放射防护管理要求 3.1 使用X射线装置的企业必须先取得“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射线装置工作操作证”方可上岗。 3.2 必须加强对现场探伤作业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操作人员应携带个人计量仪或射线报警器。 3.3 加强个体防护和对放射源的屏蔽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应采购国家定点的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3.4 X射线探伤工作前,应指定操作负责人,工作中必须集中思想,严守职责,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准直器的探伤仪探伤时不得去掉准直器,严禁手持球管探伤。 3.5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防护设施性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设备的接地和接零必须可靠,发生器压力表应符合标准值,低于0.34MPa时禁止使用。 3.6 X射线探伤机不应使用与焊接机及其他动力设备相同电源的电路。特别是在使用焊机时,不应使用X射线装置。 3.7 X射线装置接地时应单独直接与地面连接,不应连接在建筑物钢筋钢结构物或焊接机的共同接地端上。

3.8 X射线探伤机应以间歇方式工作,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为1:1,发生器和焊接等钢材之间一定要绝缘,控制器不得在受潮状态下使用。 3.9 X射线发生前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应确认冷却风扇(控制器和X射线发生器)是否在运转。 3.10 X射线探伤照相作业尽量在作业人员较少的夜间进行,并实施作业许可制度,作业前必须进行申请和审批,审批程序见《作业许可制度》。 3.11 X射线装置使用前,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落实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现场由作业部门负责拉好警戒绳、设置电离辐射标志并派人监护。 3.12 当操作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设备控制器上安全锁钥匙转到OFF的位置上,然后取下,以避免非专业人员进行误操作射线伤人。 3.13 对正在使用中的便携式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每年监测1次;对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至少每2~3年监测1次,由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测。 3.14 工业X射线探伤室应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 3.15 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应用专门的贮存室,并有专人保管。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 X射线探伤机运行、维修和交接班记录。 3.16 X射线装置存储期间(包括长期停用期间)必须每月训机一次,训机电压达到 额定KV的70%即可。 4. 射线探伤作业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4.1 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 4.1.1 专用探伤室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放射安全,探伤室必须与操作室分开。 4.1.2 探伤室屏蔽设计应充分考虑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和范围、装置的工作负荷及室 外情况,确保室外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其相应的限值。 4.1.3 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并安装门-机联锁安全装置和 照射信号指示器,必须在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透照检查。 4.1.4 探伤室的窗口必须避开有用线束的照射方向,并应具有同侧墙的屏蔽防护性 能。 4.2 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

编号:SM-ZD-13732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伤作业的必要性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射线辐射的危害与防护——射线探 伤作业的必要性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由于设备管道焊缝破裂、断裂造成的事故危害是严重的,如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杂志社1989年6月出版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列举了6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死亡164人,受伤及中毒近千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万元,间接经济损失几亿元,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是焊缝质量问题造成的。射线探伤是检验金属对接焊缝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石化行业改扩建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焊接作业工程质量,有效预防新装置、新设施投产后的损坏或泄漏事故,确保投产后的新装置、新设施能安全运行,必须对设备管道的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探伤检验。目前,射线探伤是检验焊缝质量较好的方法。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由于超过允许剂量的放射线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310-26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 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重性和独立性,其基本要求如下:1.安全联锁 1)门机联锁 探伤室进出工件大门和人员通道门应与探伤机联

锁。即X射线探伤机的高压控制器与门联锁,关门不到位,高压电源不能启动;高压电源未关闭,门不能被打开。 2)门灯联锁 探伤室内墙、进出工件大门外侧和控制台上应各有工作状态警示灯,并与门联锁。 2.紧急止动装置 在探伤室内墙上应安装多个串联并有明显标识的“紧急止动”开关,该开关应与控制台上的“紧急止动”按扭联动。一旦按下按扭,X射线探伤机高压电源被切断,人员通道门可以从内侧打开。 3.钥匙控制 探伤机的电源启动钥匙与人员通道门的钥匙以及控制台上的钥匙应牢固连接。该串钥匙应与便携式X 辐射剂量仪(须具报警功能)连在一起,随操作员进出探伤室。 (三)警告标志 探伤室工作人员入口门外和被探伤物件出入口门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规定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现场检测的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检测环境符合控制的要求,保 证现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2.金属监督室负责人应督促和检查检测人员执行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 3.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领 取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4.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现场检测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现场检测环境的控制要求,优质安 全完成检测任务。 5.现场检测安全管理规定外出现场检测时,必须接受用户(委托方)有关部门的安全教 育,严格遵守顾客的有关安全规定。 6.进入检测现场时,应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帽,蹬上脚手架作业时,应 首先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稳定,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射线探伤时还必须佩戴好辐射防护用具,仪器设备应有可靠的防滑落措施。 7.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易腐蚀及有毒的物品进入检测现场,严禁在检测现场抽烟 和进行检测前饮酒。 8.严禁穿戴有铁钉的皮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施工油气区和接触易燃易爆装置。 9.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检测设备、衣物、工具和检测表面等。 10.严禁在检测现场敲打、挪用、开启、损坏生产设备、消防设施及检测设备,严禁使用 工程设备或装置做为检测装置。 11.未办理安全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容器、罐、油舱、反映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 有害和缺氧场地作业。 12.未办理电气作业相关手续,不得进行电气、动火施工。 13.检测人员进入容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容器内介质是否经过清洗和置换;是否与其 他装置隔绝;盛装有毒或易燃易爆介质的船舱、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人员进入容器后不发生缺氧和中毒现象。 14.容器内照明应采取36V低压灯具。 15.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必须用剂量仪测定工作场所的射线照射量。在安全区范围设置安 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在安全区外应有专人进行警戒。 在非检测人员易于到达安全线的通道上应设置警告牌以免在开机时误入造成伤害。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参考文本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1 射线探伤管理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 射线探伤工作原则上只能在夜间进行。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射线探伤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探伤结束后,必须清除现场所有带放射源的设施、 材料,并告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戒。 1.2 放射源储存 ? 放射源储存地点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 ? 放射源储存室或设备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屏 蔽设施。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设置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 放射源库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有防火、防水等防灾措施,有报警、连锁等等保安措施。 ? 放射源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 反辐射源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 放射工作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1.3 射线作业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