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探究

高中化学竞赛培训专题作业

元素化学专题练习 1.I2和S2O32-间发生的是一个速率快、定量进行的反应。由于强酸能促进S2O32-的分解, 而强碱液中I2将发生歧化反应,所以该反应需在近中性条件下进行。 ⑴写出I2和S2O32-间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⑵若把I2液滴入S2O32-液中,即使在碱性条件下(pH~11)也能发生定量反应,为什 么? ⑶若把S2O32-液滴入I2液中,即使在酸性条件下(pH~1)仍能发生定量反应,为什 么? 2.氧和硫是同族元素,性质相似。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实验事实: ⑴CS2和Na2S (aq)一起振荡,水溶液由无色变成有色; ⑵SnS2溶于Na2S (aq); ⑶SnS溶于Na2S2 (aq)。 3.试用一种试剂将可溶性硫化物、多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彼此区分开 来。写出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现象。 4.给出SOCl2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成键情况,为什么SOCl2既可以作为路易斯酸,又可作为 路易斯碱? 5.某液体物质A具有与CO2相似的结构,A与Na2S反应生成化合物B,B遇酸能产生恶 臭的有毒气体C及物质A,C可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A与Cl2在MnCl2催化下作用可生成一种不能燃烧的液体物质D;A与Cl2O作用则生成极毒气体E和透明液体F。 试推断从A到F各代表什么物质? 6.欲测定大气中H2S的含量,试用Cd (NO3)2溶液、I2溶液及Na2S2O3溶液为试剂,设计 一种测定方法,写出有关反应式,导出大气中H2S含量的计算公式(以质量分数表示)(设Cd (NO3)2溶液浓度为M1 mol·L-1;I2溶液浓度为M2 mol·L-1;Na2S2O3溶液浓度为M3 mol·L-1;H2S的摩尔质量为34 g·mol-1。 7.SO2分子中,S原子已满足八隅体规则,为什么还可以作为路易斯酸接受电子对形成配 合物?试给出SO2F-和(CH3)3NSO2可能的结构并预测它们与OH-的反应。 8.现有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Na2S,Na2SO3,Na2S2O3,Na2SO4,Na2S2O8,如何通过试验 加以确认,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学好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课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化学知识的传授外,在化学教学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和参考。比方说怎样才能将化学实验做好,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并且怎样通过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到社会中去。将化学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也是我们将要思考的问 题。下面我就来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 题。 一、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出现的实验心理障碍,诸如: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的心理;盲动随意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禁锢学生潜力的发挥,阻碍着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真知。 例如:轻视化学实验的心理 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或看演示实验时,会问教师:“实验操作考不考”、“实验考不考”,学生中也时有冒出“考试只要求笔答,又不考操作”等言语。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可做可不做,到考试时背背记记就会考得出的。在他们看来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 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健康的大脑机能基础上,学生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而轻视化学实验的问题是违背了学生科学认识的原则,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为人材培养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削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开设课外实验,例如:无土栽培花草用的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测定大气中固态沉降物含量,快速测定血液中CO含量等的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可给他们带来学习化学的情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让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同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实验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优势,只有在用化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使化学知识经验不断地内化,才能使学生健康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学习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再则,要淡化对分数的追求,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拉回到素质教育的轨 道上来。 抗拒性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在做固态物溶于水的搅拌操作时,会故意用玻棒把烧坏敲得叮当响;有的在用固态物制气体实验中,故意将已冷凝在试管口的水滴回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至使试管破裂;有的故意用鼻直接嗅闻气体,也有的不愿做规定实验,却要做其他实验等等.这是学生在化学 实验中表现出的抗拒性逆反心理, 抗拒性逆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与其从事的活动产生困扰时,心理倾向活动会产生反向作用,导致行为向着事物要求的反面行事.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倾向尤为突出.化学实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倾向活动往往会造成实验失败、仪器破损,或者实 验环境受到影响.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 中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讲清理由,使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变化,灵活地运用逆反心理的潜在心理术,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来一个180’大转弯.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经常用直接嗅闻试剂气味的力?法区别试剂,还理由实足地说,体检时就是直接嗅闻气味.在一次课外实验中,我们将这些学生带到通风橱边,让他们用嗅闻气味的方法做区别物质的实验,井告诉他们使用通风橱的方法.结果这些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天津一中 李金华 2007-11-12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探 李金华 天津一中 30005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 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首先出现在英文教育文献中,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贯彻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即为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我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我进行培训学习的一点体会.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二、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必须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 化学 1 →承上启下概括初中化学的知识规律引出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 学习科学方法强化科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探究过程为学习后续模块奠定基础 化学与技术→技术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 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四、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信息加工: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资料

专题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课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第二讲(上) 本讲主题:教学中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是如何处理和呈现的? 嘉宾: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磊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的胡久华老师 北京15中的徐敏老师。 主持人:高中化学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组核心成员太原五中齐红涛 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又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但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上三套教材各具特色。在大家了解了课程标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定位,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具体呈现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探讨新课程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应该怎样进行。 一、课例中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怎样进行整体设计的 关于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具体问题,有这样一个课例。这个课例是由三部分来组成的,是针对《硫的转化》一节所进行的整体性设计,其中第一课时是由张燕老师来完成的,讨论的主要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转化;第二课时是由宋金秀老师完成的,讨论的是在实验室里硫元素的转化;第三个课时是由徐敏老师来完成的,讨论的是酸雨及其防治。这三个课时是三位教师来进行的设计,但它的整体化设计做得非常的好。就这个整体设计,我们来做一下了解。 <课例介绍> 徐敏老师: 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硫元素的转化 本节课中我们需要达到三个目标: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形式及转换关系;第二个目标要认识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最后一个目标是巩固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和思路。具体环节如下:首先我们播放了火山喷发的录像,由这个录像让学生去讨论自然界当中硫存在的形式,发现硫的常见的价态以及每一种价态所对应的硫元素的各种化合物;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去讨论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之间是如何转化的,使他们初步认识到从低价态的硫元素向高价态硫元素实际上是通过氧化反应实现的,反之是通过还原反应实现的。关于硫单质性质的教学实际上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性质,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观察,而硫的化学性质,教师引导学生从价态的角度和物质类别的角度来预测硫的化学性质,这实际上是一种方法上的指导。有了预测以后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预测,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老师通过演示硫跟氧气反应,硫跟铁的反应来说明。硫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那么在这个环节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个想法: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那么它的氧化性跟氯气和氧气比较谁强谁弱,于是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又设计了铁跟氯气、铁跟硫、铁跟氧气的反应产物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硫的氧化性比氧气和氯气要弱的结论。以上是硫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教学,而后进入了硫的性质的应用,也就是说硫的用途是什么样的。最后老师对本节课按从知识和方法上进行了小结。第二课时——实验室里硫元素的转化 本节课中我们需要达到三个目标:一个目标是以价态变化为主线,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二个目标学会从价态的角度认识物质群的化学性质;最后一个目标是在转化中认识核心代表物,也就是二氧化硫、浓硫酸的氧化还原性质。具体环节如下:首先老师给出了探究任务,正四价硫向零价硫、正六价硫的转化以及正六价硫向正四价硫的转化(因为第一课时当中已经探究了零价态的硫向负二价的硫和向正四价的硫的转化);第二步是选定代表物,老师给出正四价硫元素的代表物为亚硫酸钠,正六价硫的代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化学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本文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些内容,直接的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如,在讲到《金属的活动性》时,如果教师仅告诉学生金属的活动顺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让学生经过实验,以填空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然后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如在讲到《氧气的制取》时,针对二氧化锰的作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并进行实验:①加热二氧化锰,②加热氯酸钾,③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从而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2.利用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 1、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新课程改革更要求我们在教学观念上必须进一步冲破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应该清醒地看到,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力量,而不放弃把它放在真实生活中去的需要,在于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在于鼓励他发挥他的才能和个人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在于密切地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新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创设宽松的、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教学中除了文化知识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外,还有教师与学生在情感领域上的双向交流。具体做法如下: (1)必须对全班每个学生提供大致相等的思维训练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要偏爱学业不良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机会,以解脱这些学生思想上来自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的压力而造成的心理上的抑制。 (2)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成果的显示要有足够的耐心,防止急躁情绪引起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抑制。 (3)发扬“教学民主”。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成果越出了教师的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不要强行将学生的思想过程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 2、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核心,提高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索: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29T16:27:35.28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中杰[导读]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李中杰(邯郸县一中河北邯郸 056100)为了很好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建有效教学的框架;学生要发挥自身学习主体作 用,采取多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对教师有效教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学,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现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板书及教具的提前构思和准备,确定板书及教具的书写和使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课堂有效教学要注重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课题导入要注重有效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课题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较强的思维启发性作用。例如,高二化学课程中“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课题的导入,可从伏特发明电池的经过开始,从伏特用青蛙做实验,找到“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秘密所在,再以伏特用两片不同的金属在自己的舌头上做实验、体味口中的滋味的事例为例证,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入课题,可以比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后面的演示实验格外有兴趣,同时也真正理解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样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在生动的演示与讲解中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以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相,然后引导学生:原子核能威力强大,要了解原子核能首先得知道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之后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再用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最后用动画方式模拟氢核聚变和重核裂变的过程。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有效性;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堂讲授的有效性主要依赖实验功能的发挥;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首先安排学生做了在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酸和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有些盐为何也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探索新问题。 发挥学生“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当然不能一成不变。在对教师“教”的有效性认识和策略有所理解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探索学生“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要学会在研究中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研究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新教材第一册、第二册附加了5-6个选做实验,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用品都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比如天然水的净化、海带成分的检验、化学肥料的鉴别等。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亲自设计实验过程,再通过自己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和情感经验。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态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探索;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中增加了“家庭小实验”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小实验的设计非常简单,实验材料也非常简单,学生在家里就很容易找到原材料而设计好每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锻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求知欲很容易满足,这样更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去做更多的类似实验,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收稿日期:2012-03-02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 安义中学魏元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的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实验观察探究能力的基本内容 所谓观察、探究能力,就是对事物的探究性知觉能力。它有两个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二是能将这些特点与过去经验中的某些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索,以探究其实质和规律。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观察、探究的目的性 即要明确观察的对象、条件和要求。实验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探究活动。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对观察、探究的现象或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减少观察、探究的盲目性。 (二)观察、探究的条理性 观察时要遵循合理顺序,有计划地观察和探究。按照某一先后顺序或位置的前后顺序进行观察、探究,这样才能不至于漏掉实质性的实验现象。 (三)观察、探究的敏锐性 即对观察到的现象迅速做出整理,为探究作准备。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没有对化学现象观察敏锐的反应能力,就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信息,即使观察到极微小的异常,它也可能隐含着重大的发现。 (四)观察、探究的理解性 在观察过程中,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以理解观察对象,使探究更有理论基础。 二、实验观察探究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认识观察、探究的重要性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任何理论知识的掌握,都必须建立在通过观察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简单地表现在是否注意到某个事物或实验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而是更多地表现在能否就此进行探究性思索,以透过其表面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科学家断言:任何联系实际的自然科学都始于观察。通过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一切有成就的人在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总结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总结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行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远程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培训真的是既太紧张太辛苦!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

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2 . 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2.能力方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有勤奋、坚毅、合作、崇尚科学等优良品德。 二、课程安排 高中化学的教学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发展要求进行选择。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 改革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表时间:2010-11-22T13:36:27.24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7期供稿作者:胡欣阁 [导读]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胡欣阁(容城中学河北容城 071700)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这样的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高分低能而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能在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因学生已学过氯化氢、氯气、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已掌握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然能够得出制取以上三种气体的方法、步骤、装置、收集等知识,达到使学生自学的目的。 2.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解钠的化学性质时,可增加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铁溶液的小试管中,会有沉淀生成,这种现象必然很快引起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积极的探究的欲望。将某些演示实验(简单的试管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开放实验室,鼓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自主操作实验。还可安排一些家庭实验,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样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以将一些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是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它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2-07-06T15:53:05.3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8月总第62期供稿作者:◆孙婷婷[导读]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孙婷婷山东省沾化县第一高级中学2568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减负进程的逐渐深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也越来越成为教学上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这是当前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现就我就高中化学课堂中的一些有效教学尝试谈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环境 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十分必需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不论在教学语言上要文明得体,在教态上要和蔼可亲,而且在关注学生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品质不好的,都要关注到位,体现出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积极关注,对每个学生发展的关注。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只有当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不会在思想上开小差,制造不和谐因素,影响教学进程,那么课堂教学时间有了保证,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师生愉快合作,才能使双边活动达到同步和谐,使学生智力活动达到最高层,产生最大可能的教学效益。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更是学生提出“不足”的关键,相反,忽略了这点,师生关系会变得不融洽,学生便没有不足可“问”,不足教学便无从谈起。教师只有把高涨、积极的情绪,慈善、微笑的面孔,刚毅、自信的眼神带入课堂,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蔼可亲。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轻松自由,思维才异常活跃;才敢大胆地想象。其次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指正;必要的时候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教师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融入化学课堂。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方便的实现转换。通过声音、图像、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理解教学内容,很好地弥补了语言叙述的不足。当有些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或反应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理论上可行,而实际现象并不明显时,可采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看。使课堂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拓展,增大了课堂容量,加快了课堂节奏、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学资源一定要真正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注重实际教学效果,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当教学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当前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仍是讲授法。多数教师讲课方式仍是讲解、演示加练习。讲授法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讲授法有它明显的不足。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合作能力、对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已呈现多样性,如自学辅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尤其是探究式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多参与主动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自己的风格、学校的条件等综合考虑,有计划、大胆地把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尝试或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化学用语,可以采用讲授法教学,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化学实验,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对于化学计算,可以采用指导、自学式教学。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1

问题探究和创新实验融入课堂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金属与水的反应》 (贺州高级中学刘佩瑜542800) 【案例课题】 现行人教版化学必修1的第三章的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金属与水的反应》;课型:新课(随堂实验课)。 【案例背景】 学生情况:1、基础知识角度: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背诵金属活动顺序表,对金属与酸的反应有初步的认识。前两章的学习,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理论基础,虽初次接触金属与水的反应,但学习的难度并不大。2、实验技能角度:(1)钠与水的实验:首先,《从实验学化学》的学习为开展学生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对做实验兴趣浓厚,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最后,改进后的钠与水的实验操作简单、安全、现象明显,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很好地完成实验。(2)铁与水蒸气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对学生来说较困难。教师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引导探究最佳设计方式,并提供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学生小组实验是可以完成的,能让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实验创新设计的魅力。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不够全面;(2)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化学用语不规范;(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教师情况:(1)笔者是韦革玲老师主持的课题(课题编号:2011C043)——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媒体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的成员,课题圆满结题;(2)参加过2007年广西优质课比赛和2015年广西实验创新大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3)从教十年,能慎密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能娴熟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自如地驾驭实验课堂。(4)教师提前设计导学案、课件,提交实验器材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30T14:29:30.437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曹清萍[导读] 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 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曹清萍 〔摘要〕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新课标的化学教学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理1》的实施,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1 教师要从化学教学观念转变为化学教育 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2 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 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自学能力是作用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性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实践,去努力,其结果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3 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要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这就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设计实验,去创新。还可将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叫学生去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科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在完善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不断更新 4.1 课堂形式多样化。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4.2 小组讨论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了这一目标能实现,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班中的学生分成十几个小组,每一小组为4~6 人,做到组内的合作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做探讨性课题时,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讨论后,写出小组的总结,然后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讨论当中,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目的。 总之,新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思维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采取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之中,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