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铸就纺织品牌强国

用文化铸就纺织品牌强国
用文化铸就纺织品牌强国

用文化铸就纺织品牌强国

十月中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出席了“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博鳌论坛”并做了题为“持续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纺织品牌强国战略实施”的发言,杜会长高屋建瓴的发言,不仅将在坐的各位企业家带入了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历史长廊,使大家回顾了此次活动开展6年来,纺织工业系统品牌文化建设中的累累硕果,更向大家描绘了纺织工业系统品牌建设的美好画卷,使大家明确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前景。为此,本刊记者就有关中国纺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等重要问题采访了

杜钰洲会长

《东方企业文化》:我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已经开展了6年,目前活动的进展情况如何?

杜钰洲:我国已经成为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但远远不是品牌大国、品牌强国。建设纺织强国、品牌强国是新时期纺织人的责任、使命所在。而其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入手,要从重视品牌文化建设做起。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行业、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我们要把品牌文化建设作

为提升行业软实力的突破口,大力倡导文化成就品牌、文化创造品牌价值的理念,把“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作为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渗透到企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全过程中”。

《东方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的实践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和作用?

杜钰洲:主要给企业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以建立企业价值体系为核心,以打造卓越品牌为目标,不断丰富品牌的价值内涵。一个企业的市场拥有是以品牌来划分的,品牌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品牌。我们的企业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建立起了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市场观、品牌观、人才观、道德观等先进理念的建立,并把它变成领导与员工的自觉行为,使企业保持持久的发展活动与创新动力,提升了企业软实力。

第二、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以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取向,坚持持续创新,着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推进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品牌的生命。产品的高质量、高品质既是企业追求的,更是顾客想要得到的。

第三、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追求,积极传播时尚文化、科学引导消费,致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品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蕴含着品牌的价值理念、品位情趣、情感抒发等精神元素,是品牌价值内涵与情感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触动消费者心灵的精神纽带。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以建设快速反应机制为目标,积极适应市场变化需要,提高把握机遇和抗击风险能力。在速度经济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时间的价值含量不断上升。现在,传统竞争因素在不断减弱,市场竞争越来越突出表现为时间竞争、速度竞争、信息竞争,取决于谁能最先顺利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用“第一速度”在“第一时间”满足客户需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纺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兴市场成长的情况,把握产品需求、价格变化和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动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开拓市场,化解经营风险。

第四、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必须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已任,当好企业公民,诚信经营,厚德载物。品牌产品讲究的是美誉度和忠诚度,应以诚信、信誉为保证,做到产品可靠、形象可信、性格可亲。品牌企业追求的应是合格的企业公民,通过规范、合法的经营活动获得财富,创造利润,在回报投资者的同时,切实承担起对职工、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

《东方企业文化》:请您谈谈纺织行业品牌文化的发展

趋势?

杜钰洲:今后10年是中国由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

关键时机。纺织强国与纺织大国相比,前者更强调“价值”,品牌文化则是纺织行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过程中,品牌文化建设将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纺织行业的品牌文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将是:品牌文化的竞争将迎来品牌集中度的快速提升期。从近几年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销售的情况来看,知名品牌对销售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升。国内纺织品消费市场消费行为的品牌化、个性化、时尚化趋势更加明显。市场选择的多样化,决定了品牌文化的多样性,只有具有鲜明品牌文化个性的纺织服装品牌才能在未来的市场

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品牌文化是将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竞争的焦点是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实力、设计创意能力和营销文化创新,竞争的结果,将是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形成若干相对稳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一批国内市场认知度较高的知名品牌和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消费习惯、消费需求和审美要求的地域品牌三个层次的品牌格局。

企业品牌文化的体系建设将日趋完善

随着中国纺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日益深化,在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品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品牌文化的价值体系建设日益受到品牌企业的关注,

有些品牌企业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品牌文化价值体系,并被市场接受和认同。在继续丰富和提升企业品牌文化价值内涵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品牌文化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品牌文化生态建设将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新境界和新趋势

品牌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文化沉淀,更需要品牌文化生态的滋养。品牌文化生态是一个以观念为核心,以一定的经营管理行为为通路,以一定的关系为表现形式,联系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企业、员工、竞争对手、行业组织、媒体、政府等经济、社会要素以及一些自然要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品牌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即品牌文化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品牌的发展及存在同样具有产生、成长、扩张、成熟及衰亡的生态学过程,当一个品牌及其文化能在其存在的生态系统吸取营养并释放能量时,该品牌则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反之,品牌则难以生存。

品牌文化的传播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品牌文化传播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随着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纺织品牌文化传播创新拓展了更大的空间。纺织服装品牌文化的传播将跳出单一广告宣传的模式,寻求立体的、全方面的与消费者能产生互动

的沟通以至体验的更多的新形式。

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家纺服装行业品牌文化建设将加速

推进

近年来,由于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加大了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的转移,出现了纺织产业增长幅度超过东部的势头,将迎来新一轮纺织工业的发展机遇。突出表现在中西部地区不仅可以站在新的起点布局新的生

产能力,更可以站在新的高度上借鉴东部省市纺织品牌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推进品牌文化建设,创出自己的品牌和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加速推进将成为今后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东方企业文化》:您觉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纺织

行业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应着重把握哪些方面?

杜钰洲:我觉得应紧紧围绕建设纺织强国的“四个目标”,切实提高对品牌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

一、建设纺织强国的四大标志是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和人才强国。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是我国现代纺织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四大要素。品牌文化在建设纺织品牌经济中具有核心和灵魂作用。从广义文化的内涵来认识,品牌文化既反映物质生产力的先进性,又反映以物质生产力为基础的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力的文化先进性,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这个意义

上说,我们倡导的品牌文化是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中国纺织行业大力倡导品牌强国战略的核心价值所在。从微观层面来认识,品牌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联系,渗透在企业的决策、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全过程。因此,品牌价值成为产业追求高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坚持“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纺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品牌文化的价值观是贯穿在品牌的物质创造和文化创

造过程中形成的核心理念,是品牌的灵魂。

要把质量视为品牌的生命

质量过硬,品牌就过硬。质量是品牌产品的性能、功能等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坚持把质量视为品牌的生命,一定要认真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水平,在国内外消费市场确立可信赖的质量信誉。要加大研发设计的投入,着力培养纺织品服装设计师队伍,提升品牌设计创意水平。通过文化创意,为品牌产品注入特定文化内涵,赋予某种象征意义,满足消费者需求。要鼓励有条件的品牌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设计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加强企业产品研发设计中心

和行业创意园区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纺织品服装创意中心,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市场竞争力。

要坚持持续创新

要完善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强化产业基础科学研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纺织标准体系建设;要加快技术升级步伐,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纺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纺织企业实现两化深度融合;要加强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要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在品牌文化建设中,提升文化创意水平,就是要重视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水平的体现,品牌文化内涵的挖掘、营销网络的建设、服务方式的构成,来进行品牌文化的扩张、品牌理念的发展。

要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快速反应是品牌的活力,它反映了品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对消费者物质和审美要求变化的适应能力,把握机遇和风险的掌控能力。纺织服装企业应主动适应市场竞争新格局的要求,时刻关注国内外纺织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兴市场成长的情况,把握产品需求、价格变化和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动向,及时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开拓市场,化解经营风险,把企业做强,把品牌做好。

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品牌的社会责任表现品牌对公共行为准则的忠诚度,体现品牌在产品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消费过程对劳动者和消费者,对自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对公共秩序、法规的忠诚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决定消费者对品牌消费的认同程度,也是品牌价值的重要承担者。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品牌文化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促进企业软实力提升。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能够创造出更具人性和文化底蕴的产品,使品牌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提升,从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使之相互渗透,不断创新。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企业的价值观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反映了企业对

自身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本质认识,体现了企业在价值创造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发挥企业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同时,要把品牌文化“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要注重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紧密结合。企业文化要发挥实效,能够切实落地生根,关键要与企业管理实际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体现到企业的

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中,渗透到日常的运营管理和工作流程中,反映到各项激励机制中;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基层文化、岗位文化和团队文化建设,建立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熏陶教育,使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并逐渐内化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同时,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内化功能,塑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企业品牌影响提升产品品牌,增强企业和品牌产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要注重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要在借鉴、吸收、融汇优秀企业文化的长处和智慧的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加以创新、改进和提高,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四、正确处理好传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繁荣创新文化,不断提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水平。

创新文化是孕育、激励、创新品牌价值的根本条件。品牌的成功在于价值创新。自主创新不是模仿,发现和发明是新思想、新知识的产物,将新的知识转换成新的产业,实现产业化,这才完成了创新。文化创造品牌价值,主要依靠非物质的智力。文化资源具有共享性和时代的共生性。我国现代纺织业的文化资源,不仅是中国的文化资源,也是国际的多元化的资源,都为我们繁荣创新文化提供了条件。

中华纺织服饰文化并不排斥从外来文化吸取营养,兼收并蓄,丰富自身。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交互影响与共生已成为世界文化的时代主流。我们既要坚持中华纺织服饰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尊重借鉴吸收外国服饰文化的长处。正确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传统和时代的关系,使中国纺织服饰文化在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运用好各民族文化元素,既为本民族服务也为世界多民族服务。

全球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相互关系,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压缩了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距离和时空尺度,使纺织服饰跨国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组织跨国生产不仅要整合跨国物质、技术与资金资源,而且要整合跨国文化资源。因此,要运用材料美、技术美、装饰美与环境构成美创造纺织服饰的功能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引导审美情趣消费,繁荣创新文化。

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一个由大国到强国,由成本领先到价值创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转折点上。纺织工业将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为目标,在今后五年和十年持续实施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从总体上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历史性跨跃,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建设我国纺织行业的品牌文化生态,将是中国制造走

向中国创造,提升中国纺织产业的品牌价值,推动中国由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新境界和新趋势,也是全行业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把我国由纺织工业大国建设成为纺织工业

强国,实现几代纺织人梦寐以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宏伟愿景。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2

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 摘要:面对日趋全球化的城市建设,如何吸收国外文化之精髓,同时保留地区文化特有的品质,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文化,打造城市自己的品牌,是一个讨论很热的话题,但真正拥有自己城市文化的城市并不多。如何利用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化建设;城市品牌;巴蜀文化 一、引言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所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活动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创造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认同和共有的成果的总和,是以先进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情感、观念、价值、审美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范畴系统,既包括构建城市的物质空间,如规划的物和所有的建筑,更包涵着隐藏于物质世界背后的反映城市精神、城市气质、城市性格的一切观念形态的精神要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一个城市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绝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的集聚。相反,城市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底蕴及建设力度。无形的、充满丰富内涵的文化建设,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魅力所在,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1。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首先涉及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尽管经济发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但它并不会自发生成正常、健康的城市文化体系和发展机制,需要各城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和引导。作为城市社会的两大支柱,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文化是空中楼阁,没有文化的城市经济则是缺少灵魂的畸形产物。然而,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却表明,人们所高度重视的往往是“有形”的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这一“无形”层面却被严重地忽视了。 二、文化传统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文化传统,“一般说来,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或者表现于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于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或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贮存。文化传统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2一座城市,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文化都是其价值所在。一个城市若抛开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就会给人以轻飘浅薄的感觉,其知名度、凝聚力和辐射力也因此会大打折扣;任何一座历史名城,若不注重创新和发展, 1朱锋华:《城市文化自由空间的构建》,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戴逸:《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抱什么态度》,载《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大市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的魄力之举,必将开启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新篇章。天水作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核心区域,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打造三条文化旅游长廊,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实现大的作为。 主打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积淀深厚、相映生辉,构成了天水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体系。在这众多的文化品牌中,我们要着力打造提升最为独特、最具优势、最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天水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一是主打羲皇故里和伏羲文化品牌。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画八卦、兴嫁娶、正姓氏,开启了人类文明之源。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这是天水最宝贵的资源、最有价值的品牌。我们要依托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筹建陇东南始祖文化研究院,加强与海内外始祖文化研究组织的联系交流,

进一步加大对始祖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二是主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天水古称“秦州”,有史可稽的建置史2700多年,境内历史街区、古建筑、古民居、古树名木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众多,199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城天水的灵魂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协调推进的有效路子,充分彰显名城古韵特色。三是主打国家5A级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品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融为一体,南秀北雄兼而有之,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馆”之美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要坚持科学规划,着眼永续利用,深度开发麦积山景区,加快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把天水建成甘肃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旅游集散中心。 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区:一是规划建设华夏始祖文化区,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以伏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主线,将秦州区西关及北山片区和麦积区三阳川卦台山整体规划,联动开发,积极推进华夏始祖文化区建设。伏羲庙片区重点实施北山伏羲祭祖园建设、伏羲祭祀广场拓建、伏羲城保护维修等项目,以开展公祭伏羲大典、伏羲文化研究等活动为主;三阳川卦台山片区重点实施一城(伏羲文化城)、五园(卦台朝圣园、祭祀圣坛园、功绩展示园、姓氏

【心得体会】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X月X日下午,中共XX市委党校、XX行政学院第21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根据课程安排,围绕“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进行分组讨论。 讨论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立足理论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讨论指出,目前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五化”现象:思想认识僵化、统筹能力弱化、宣传活动形式化、示范点建设同质化、基层工作虚化。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同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开展工作思路不明,方法简单粗暴。尤其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滞后,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导致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难,动力与后劲不够,群众接受度不高,工作成效不显。 讨论强调,要开展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从全市角度总体布局,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深化对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三峡文化、巴文化等区域文化品牌的挖掘、研究和宣传。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抓好党员干部职工和青少年群体的党史专题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三是宣传文化工作要从“高大上”向“草根”转化,要接地气,让老百姓感兴趣、听得懂。应该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新老媒体融合结合起来,与传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做到内容通俗化、语言生动化、形式多样化、对象多重化。四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和认识,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堵”与“疏”、“管”与“占”的关系。通过设立专业的意识形态管理机构,细化意识形态考核内容,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五是根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大、任务多、要求高的特点,加强基层尤其是边远区县基层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到基层开展文化产业发展指导,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层“落地开花”。六是强化市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与区县部门的联动、互动机制,使市级部门的专业性与基层单位的实践性相融合,接通政策理论的“天线”和基层实践的“地线”共同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展望篇 第三章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国内外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要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第一节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这一新的城市竞争战略。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刚刚获得独立的新加坡既无自然资源、又无劳动力素质优势,为解决这一发展困境,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首先要彻底改变了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将它由原来四处沼泽的不毛之地改造为花园城市国家。经多年努力,新加坡以全新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使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富国。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它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的“文脉延伸”、产业结构特点、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色。一座城市,当它依据自身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基础、文化内涵文脉发展,就会形成自身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个性与特色才能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的优劣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之间人才、资金、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可以看作是城市形象的竞争。特别是在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它不仅本身就是生产力,而且是新城市经济资源的整合器。在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就不可能引起世人的关注与青睐,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 要提升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就要大力打造高品位、广影响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核心概念。具体是指地理名称在某一空间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感知、认知与联想,是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人及城市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品牌的综合。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人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城市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服务大局重点突破求真务实整体推进 ——八十二团宣传思想工作汇报材料 八十二团宣传科20xx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经受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我团宣传思想工作在团党委、师党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面向基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注重实效为工作出发点,在积极主动,深入扎实,创新提高上下功夫,增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我团在抓好宣传思想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努力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新闻宣传工作、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形成了重点突破,全面拓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我团地处艾比湖畔,位于国内九大风口之一的阿位山口主风道正前沿,年均 6级以上大风168天,其中9级以上大风占36.5天。风大加上草大、盐碱大、地下水位高,形成了“三大一高”的恶劣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团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被列为兵师重点扶贫团场。条件差、经费缺、基础薄、人员少、任务重等客观因素,给做好团场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也向团党委、团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为团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提高全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营造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促进屯垦戍边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团党委和团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共识。 一、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基本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对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方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使广大职工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我团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形成了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线,以创建文明单位为主体,以创建文明行业为基础,以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规范管理,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团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主动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基层单位努力抓,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突破和发展,保持了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健康运行,良性循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我们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把“十星级文明”的创建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总揽全团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努力提高“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一是在创建活动的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以黄石市为例 09资环胡伟 0914021031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什么竞争力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呢? 是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什么又是国家区别于国家,城市区别于城市的重要标志呢?是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的 象征,成为最好的宣传手段。作为国家部分的城市,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应该怎 样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文化呢?于是,我们又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这是我们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说明 黄石城市品牌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和其他类品牌文化的建设,希望对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摘要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地区发展 和民族进步振兴的强大力量。而品牌是用来识别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分的用文字、符号、标识、图案、颜色等要素构成的事物或是他们的组合体。从广义上说,品牌是住、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或一件普通的商品,在各自的活动领域 中都有他们的主张,品牌就是用来区别和展示这些主张的特有的名称和标记。以城市为载体,将文化寓于品牌打造和宣传之中,于是就构成了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内 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黄石素有“矿冶之乡”“青铜古都”的美誉,青铜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一辉煌的过去,但在今天的城市文化 品牌打造上令人堪忧,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关键字: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黄石 四、正文 黄石市,地处我国东南部,矿冶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黄石依托其丰富的 矿冶资源禀赋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这种矿冶文化不仅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黄石数 千年产业发展的历史,也为黄石今天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这一矿产资源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挑战。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区西南的大冶湖边,北距长江不远,并且又水道相通。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最早可以早到西周以前)、延续时间最长(到战国以后)、规模 最大(仅炼渣就有50万吨)的一处最古老的矿冶遗址。其最古老的矿井距今已有三千一百 多年。大冶是世界著名的铜铁产地,我国目前最大的粗铜基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在这里,铜绿山是他的主要矿区。夏商青铜文化与大冶铜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史记载“帝孜孜以求 江南铜矿”。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建立夏朝,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最重要的是青铜工业。从铜绿山的古矿遗址的发掘考古资料来看,远在殷小乙时期,中华先民就致力于铜矿的采掘 及冶炼。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西汉,前后延续千余年的时间,大冶地区的劳动人民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大冶,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置青山院,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置县,区“大兴冶炉”之意,得名大冶。大冶铁矿,露天开采含铁富集品质优良。据史书记载,公元226年,孙权在鄂州大兴冶炉,开采铜铁制刀剑,并将采铁之山定名 为“铁山”。南宋朝廷于1180年在铁山设置铁山寨。1374年,朱元璋置兴国冶,铁山成为

品牌文化概述

品牌文化概述 品牌力要依托于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拥有品牌忠诚就可以赢得顾客忠诚,赢得稳定的市场,大大増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品牌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是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与企业文化的内部凝聚作用不同,品牌文化突出了企业外在的宣传、整合优势,将企业品牌理念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进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品牌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 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是其蕴涵的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也就是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品牌文化的塑造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高层次的满足、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寄托,在消费者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所钟情的品牌作为一种商品的标志,除了代表商品的质量、性能及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外,更代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品,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和特定的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道具;他们认牌购买某种商品也不是单纯的购买行为,而是对品牌所能够带来的文化价值的心理利益的追逐和个人情感的释放。因此,他们对自己喜爱的品牌形成强烈的信赖感和依赖感,融合许多美好联想和隽永记忆,他们对品牌的选择和忠诚不是建立在直接的产品利益上,而是建立在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维系他们与品牌长期联系的是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情感因素。这样的顾客很难发生“品牌转换”,毫无疑问是企业高质量、高创利的忠诚顾客,是企业财富的不竭源泉。可见,品牌就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品牌文化代表着一种价值观、一种品位、一种格调、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给顾客某种效用,而且帮助顾客去寻找心灵的归属,放飞人生的梦想,实现他们的追求。 优秀的品牌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提炼和人类美好价值观念的共同升华,凝结着时代文明发展的精髓,渗透着对亲情、友情、爱情和真情的深情赞颂,倡导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信条。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引领时代的消费潮流,改变亿万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塑造几代人的价值观。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采,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意识,使品牌深入人心,吸引全世界人民共同向往、共同消费。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赋予品牌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扩张能力,充分利用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品牌延伸,进一步提高品牌的号召力和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是,优秀的品牌文化还可以使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美国人到异国他乡,一看到麦当劳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去饮用,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麦当劳的巨无霸特别适合他们的口味,而是内心潜在的一种文化认同的外在流露,认为麦当劳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使他们看到麦当劳就倍感亲切,从而潜意识地产生消费欲望。正如劳伦斯·维森特在阐述传奇品牌的成功经验时指出的,这些品牌“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存在的价值构成了消费者纽带的基础”。

打造城市品牌十大途径.

年期 短信〉 〉〉农历二月初二 , 三穗县台烈镇寨头村全村村民开始杀鸡宰猪迎接寨头村传统的“ 二月二” 芦笙节的到来 , 拉开了三穗县“ 二月二” 民族文化系列活动的序幕。 特别策划?专题 栏目主持 /赵俊涛 投资软环境在全省评比获得一等奖。仅 2005年一年 , 该市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 216项 , 实际到位资金 36.12亿元 , 同比增长 40.2%。 有了“ 魅力林城” 的美名 , 加上“ 气候清凉数贵阳” 的招牌 , 从 2002年起 , 到贵阳来旅游和度假的游人逐年递增。尤其是 2006年贵阳市紧紧围绕“ 森林之城” 和“ 避暑之都” 两大品牌推出特色产品 , 旅游接待人数增长迅猛 , 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1700万人次 , 旅游收入达到 80亿元 , 与上年相比增速超过 20%。旅游产业去年创造的产值已占全市 GDP 的 11.49%, 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贵阳、六盘水等一个个城市的脱颖而出 , 给我们提供了在城市发展的动态环境中 , 如何找到既符合城市个性、又有着无限前景的坐标的成功样本。目前 , 各地兴起的较之以往更高层次和视野的“ 名片” 塑型 , 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进程中 , 斑斓多姿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城市名片” 不仅是城市的美丽标签。作为发展意识觉醒、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 打造城市名片呼唤更加大步的探索和更理性的实践

“ 城市名片” 不仅是城市的美丽标签 , 更是地方政府发展意识觉醒、发展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但城市名片在选择上也往往非常之难。遵义的城市“ 十大名片” 就是一例。遵义市近年来先后获得许多美誉 , 其中全国性的称号主要有十大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等。但“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 “ 十大城市名片” 往往不如一个核心品牌。为此 , 有专家建议 , 遵义应结合旅行者的个人心灵体验 , 着重在打造中国革命的“ 转折之地” 上下工夫。 贵阳的花溪区素有“ 高原明珠” 之称 , 陈毅同志曾在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花溪杂咏》七首。其第一首诗云:“ 真山真水到处是 , 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 , 几步花圃几农田。” 这些年 , 花溪一直在探索城市之魂 , 先打造 “ 第一爱河” , 随之又是“ 浪漫花溪” , 继而又借“ 大地之舞” 计划 , 命为“ 舞蹈之都” 。其中可看出决策者在城市经营上的努力 , 但也有专家认为品牌的摇摆性对花溪的文化个性和区域发展也许是一种毁损。 检索一些城市的发展进程 , 不难发现存在一些误区。如把城市名片或城市品牌理解为城市的美观和漂亮 , 只追求城市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 , 不考虑城市的社会、 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 或简单地理解成一二句 口号 , 缺乏科学系统规划 ; 或城市品牌化工作走过场等等 , 不一而 足。 对贵州的城市来说 , 将城市的独 特性、产业发展与形象定位巧妙地整合 , 挑战很大。如果不能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 “ 错位发展” 、“ 主动接轨”

城市品牌建设Microsoft

论城市品牌建设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如何理解城市品牌?目前并没有权威、公认的定义。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括品牌定位、品牌选择、品牌开发、品牌传播等具体过程。城市品牌的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城市品牌的选择是城市品牌定位的延续,城市品牌的开发着眼于凸显城市品牌的价值,城市品牌通过传播塑造出城市品牌独有的魅力。城市品牌追求的是长期的存续和发展,是持续的竞争力。 纽约象征着财富,自然会有花旗、摩根斯坦利;底特律是汽车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齐聚于此;硅谷象征高科技,惠普就在这里的一间车库里创建了IT帝国;巴黎化身为时尚与浪漫,欧莱雅与香奈尔则芬芳弥漫;法兰克福掌握着顶尖的机械制造技术,奔驰则选择在这里下线……。一个企业需要品牌,一个城市同样需要名片,没有好名声、好信誉的城市就不可能吸引好的企业。相反,城市有了自己的知名度,有了品牌,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当今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无数城市节点组成的城市网络,我们凭借着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城市网络中有目的地前行,这就是城市品牌。清晰的城市品牌系统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迅速地迁移,更是资金、技术等资源流动与分配的最重要指引。城市品牌不仅为单个城市自身提供了一种标识,对于“网络”中的其它城市来说,它还提供了一种参照系,使得整个“网络”更具层次性和方向性。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涵盖城市生产、生活贸易、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建立在城市形象的质量和可达性上。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已经逐渐聚焦在城市的品牌之争,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后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 并把城市做出品牌,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周文辉,2004)。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进入21世纪之后,各级城市对此更是深有感悟,城市品牌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一、城市品牌的内涵

: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齐勇锋城市品牌与文化建设 城市化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城市化过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9年的46.59%,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城市化率2015年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将达67.81%。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年均转移农业人口1000万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正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产业向新兴工业国家转移的机遇,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以及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今后3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城市化所带动的内需大幅度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

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城市边缘人口和贫民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环境问题、文化冲突等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问题。作为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城市形象“千孔一面”,缺乏特色的问题;重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轻社会、文化设施和文化内涵的“软件”建设问题;重城市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轻非户籍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等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此,应当把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和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结构和内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范畴向创新能力即知识生产能力方面转移,因而,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经济辐射功能,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为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更深层次的价值目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作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

圣迪奥品牌文化简况

圣迪奥品牌文化简况 南京圣迪奥时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休闲时装的企业,品牌“圣·迪奥”,是“中国驰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主要经济指标:企业销售额2007年51861.48万元、2008年78641.07万元、2009年100352.74万元;利税总额2007年5461.01万元、2008年9318.97万元、2009年14982.66万元;上缴税额2007年1986.29万元、2008年3106.32万元、2009年4144.57万元;利润率2007年6.7%、2008年7.9%、2009年10.8%。 圣迪奥产品定位为休闲化时装,顾客群为18-35岁追求丰富精神品味的年轻群体。简约、沉静的灰调时装美学为主导设计理念,彰显个性却不特立独行。做产品的供应商,更坚持做高尚人文精神先行的文化倡导和传播者。 圣迪奥品牌特点:沉静,简约的灰色调;适中的价位,从不打折;专注产品设计,终端服务。16年来,注重品牌形象,尊重顾客利益。将价值始终专注在产品设计和终端门店形象及服务的提升上。品牌从创始之初,就坚定做优质的国际化时装品牌,坚持品牌精神,品牌高度,恪守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体现——秉承艺术应该传播时尚和未来、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消费者丰盈精神世界的品牌理念。 圣·迪奥品牌创立于1994年,创始人从设计工作室工作,到1999改变依附于商场销售模式,开设第一间独立专卖店。2003年S·DEER

开始探索品牌特惠店的运营,创造出具有S·DEER特色的正特价店销售模式。如今,S·DEER店铺已遍布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终端销售店铺600余间,2009年全系统实现销售额10亿元,拥有忠实VIP会员近7万名。 圣·迪奥创始于南京,但从没有满足于本土品牌的格局,而是一直以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品牌的标准自我要求。未来三年内,S·DEER 有信心成为一个销售额突破30个亿的优质国际品牌。 2005年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中国纺织品牌文化优秀奖;2007年荣获江苏省名牌;2010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信得过企业、全国AAA级诚信单位等。2001年-2010年间,S·DEER陆续向盆困地区、外来打工子弟、院校贫困学生、残疾人以及少数民族群众累计捐物达三十余次,价值1000余万元。

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文化品牌为例

如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文化品牌为例 发表时间:2018-01-08T14:33:12.10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11月作者:杨怀二[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还实现了文艺工作模式的改变。 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同时,还实现了文艺工作模式的改变。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的合唱团为案例进行品牌建设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这一文化品牌在近年来的艺术成就、工作业绩及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进行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最后针对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这一案例就如何促进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打造区域 文化品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此为国内各地区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区域文化品牌;品牌建设; 广州市花都区是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无论是从文化传统上来看,还是着眼于近年来的文化建设成就,花都区在整个广东省都可以位居前列。有这样好的成就自然有依托丰富文化资源的原因,但是这些成就更多来源于花都区广大从事文化建设人员的努力,他们以各种专业成就和姣好的工作业绩推动了花都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其中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可以说这一文化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花都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且还具备创造花都地区区域品牌文化的潜力。可以通过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来推动区域品牌的有效打造。应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很好出现,虽然有一些学者对于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建设的相关话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涉及到广州花都区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对花都区合唱团的关注在学术研究领域基本上未曾出现。因此对花都区文化建设与花都区合唱团进行融合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但能够创造一个新的研究角度,而且还能够为花都区地区品牌打造提供一些建议。因此,这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这一研究的开展应该遵循以下的研究路径,首先对广州花都区合唱团取得文艺成就和工作业绩进行梳理,其次对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在探讨如何利用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来推动花都区的地域品牌打造。 1.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近年来的艺术成就和工作业绩 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文艺团体,这一团体成立于2009年。但是成立伊始就由全国十大青年指挥家、首届全国指挥大赛获奖者廖原先生担任指挥,由杨怀二团长、黄丽丽、李丽芬两名副团长、四名声部长组成的管理、服务机构,提出了“业余团队,专业精神”的治团方针。花都区财政局每年向合唱团提供训练经费30万元,该经费由花都区文广新局和教育局共同组织管理。合唱团的团员都是通过全区海选选拔出来的,其中还吸引了花都区以外的音乐爱好者的加入。音乐目前该团有正式团员67名,主要由花都区各所学校的音乐或艺术教师,各所高校的学生,以及来自花都各行各业的音乐兴趣爱好者组成。因此花都区合唱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很高,这样就为合唱团文艺成就的取得和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花都区合唱团成立至今,该团获得了国内外合唱比赛的众多大奖。这些奖项包括了中国南方国际合唱艺术周成年混声组金奖、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年混声组合唱金奖第一名、首届“中华红歌会”最高奖“中华杯”大奖、广东省第十届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合唱金奖、新加坡第三届华文国际合唱金奖、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铂金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群星奖合唱比赛获群星奖、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金奖等等。2016年10月,广州市花都区合唱团还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选作为研究课题,针对花都区合唱团品牌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 合唱作为一种殿堂级艺术形式,不同于歌咏、齐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普及难度。没有广大群众的欣赏和支持,合唱团发展终将面临曲高和寡的局面,也就失去了公共文化品牌的“公共性”。因此,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还积极发挥合唱在重大政治、文化活动中的正能量作用,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及区文化建设,发挥其社会影响力。花都区合唱团先后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开、闭幕式,第16届亚运会开幕,“南粤和声”——广东省合唱协会二十周年合唱精品展演音乐会,“同城之声”——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交流音乐会,花都区新年音乐会,粤沪渝陕四地群星奖作品惠民交流巡演广东行启动仪式暨广州站巡演活动、2017年广州市合唱精品音乐会、“同饮一江水”2017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启动仪式、广东省第十二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精品展演暨2017年花都区“送文化、体育下乡”启动仪式等; 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这张文化名片还带动了其他文化精品的形成。由于合唱团团员大部分是在花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他们在音乐水平上获得的提升,又进一步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对地区音乐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合唱团的成立促进了合唱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每年有众多团员走进社区为公众演出、送文化下乡进社区,辅导基层文化团体开展合唱活动工作,成为学校、企业、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带领全区群众合唱活动的蓬勃发展。2017年,在花都区委区政府组织的花都区第四届合唱节中,花都区合唱团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名团员担任了参赛团队的指挥和钢琴伴奏,并带领团队冲进决赛。在决赛中,由花都区合唱团团员带领的参赛队伍占半壁江山。此次花都区合唱团的参与,不仅提高了我区群众的演唱技巧,还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到如何组织一个合唱团和指挥一个合唱团,带动了花都的群众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上述花都区合唱团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工作业绩来看,该合唱团将花都地区不论是歌唱风格还是歌唱模式均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大大提高了该合唱团在广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积极促进了该合唱团品牌效应的发展,同时花都区合唱团这一品牌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该地区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该地区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对花都区合唱团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地区良好形象的打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品牌的力量,不仅帮助花都区合唱团走的更远,迈上更大的表演舞台,也为宣传花都这一地区起到了积极效果。 2.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打造的客观形势 广州市花都区区域品牌的打造是前些年推出的一项文化建设措施,在近些年的不断推行中不但创造了一定的基础,而且还形成一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花都区相关部门不断将花都区地方传统文化和文化资源打造成一种文化符号从而有效地在广州地区推广[1],这些推广的项目包括了一些花都地区的民间艺术、民间更俗,花都区的民歌。可以说依托花都区的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进行文化建设从而打造区域品牌是花都区相关部门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

论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以广州市为例

论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 ——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是以文化来论输赢的。在建设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文化具有其重要作用,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围绕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广州市的的文化与品牌相关现象为例,尝试论述城市文化在城市品牌中的效应,从而指出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建设岭南饮食文化广州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元素,是塑造这个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它为城市发展提供软环境支持,其先进的理念和符合时代规律的特点引领了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使城市自身发展与时代潮流相统一,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发展观念。城市文化推动着城市创新,开创了以品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的世纪,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应面向世界,以建设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以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中心功能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 广州形象 一、广州的城市文化特征 广州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史记》所列举当时全国十九个著名都会中岭南的唯一大都会,而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广州又是秦汉时期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同时,广州又是整个岭南文化圈层的核心,地处珠江三角洲,其远在秦汉时代创造的南越文化就已经奠定了广州城市文化的形态。广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刻散发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岭南画派、粤剧、岭南园林、骑楼、广雕、广彩、广绣,等等,这些都是广州的岭南文化典型。 广州的民俗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如迎春花市、龙舟竞渡、粤剧、曲艺、广东音乐、粤讴、木鱼、南音、咸水歌、私伙局、沙湾飘色,等等。花市,又称除夕年宵花市,是除夕广州全民性的鲜花集市。据史书记载,广州迎春花市最早现在唐朝末期。鸦片战争后,除夕花市逐渐在广州形成,成为岭南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广州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迎春花市活动已成为广州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可知,广州市给世人以如下的城市文化形象特征: 1、历史延续性。自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建筑番禺城以来,至今广州建城历史已有2200多年。两千多年来,广州城中心一直未变,只是由小到大不断扩展,这种城市历史延续不变

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Formulate objectives and tasks and daily work items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编号:FS-DY-20609 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20xx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一年,也是我校迎来合校10周年的重要之年。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着力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上做出新贡献,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构建"大宣传、大新闻、大队伍、大功能"工作格局上取得新进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上新水平,为我校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一、坚持理论武装,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在学校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积极推进党委中心组学习,推进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关于加强与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的要求,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加强专题学习,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切实提高中心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理论队伍建设,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学习辅导,加强理论宣传专家品牌、活动品牌、载体品牌建设。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关于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办法》,加强对理论宣传工作的规范管理。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本单位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年底学校将召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经验交流会并评选先进集体。 二、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思想道德建

“李宁”品牌文化简况

“李宁”品牌文化简况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体育品牌企业,有职工987人,品牌名称:“李宁”、“AIGLE”、“新动”。李宁牌旅游鞋是中国名牌产品,李宁牌运动装是北京市名牌产品,商标是上海市著名商标。 主要经济指标:企业销售额2005年245050万元、2006年318050万元、2007年434870万元;利税总额2005年29643万元、2006年43840万元、2007年68176万元;名牌产品国内销售额2005年231967万元、2006年314011万元、2007年421139万元;名牌产品出口额2005年254万美元、2006年247万美元、2007年331万美元。 李宁牌店铺全国5233家,其他品牌(新动、艾高)店铺443家,获国家专利5项。 李宁公司一直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作为使命,并以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作为远景,更是以崇尚运动、诚信、专业、激情、突破、信任作为其核心价值观。作为李宁品牌建设上更是以这些作为契机,“源于体育、用于体育”是李宁公司一贯坚持的宗旨,在2002年李宁公司确立的属于自己的口号“一切皆有可能”,并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机会、深化自由品牌建设的力度以及强化产品的开发,品牌国际化的成功,多品牌经营策略的深化,拓展及丰富主要产品线,并继续与国际知名的机构及运动员进行策略合作,这些举措不断强化推进多元化整合营销,以突出品牌差异化定位和提升李宁品牌形象。 李宁公司致力于提升品牌竞争能力,将李宁品牌推向国际化,以

实现成为全球顶尖体育品牌的目标,李宁公司凭借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高效的营销网络及广泛的市场推广资源,成功与多个国际著名机构达成策略性合作伙伴。从2005年起,成为NBA中国官方市场合作伙伴,2006年继续深化与NBA的合作,2007年李宁公司更加加强了对海外运动机构赞助的资源投放,其中包括西班牙奥运代表团和瑞典奥运代表团,这一系列的赞助不仅成功的进行了品牌宣传,并且在消费者心中也重新确立了李宁产品的定位,这也意味着中国民族品牌李宁开始悄然走向国际化大舞台。 在国内市场,继续赞助本土运动英雄,支持体操、跳水、乒乓球和射击四支金牌国家队伍,并与中央电视台于2007年开始至奥运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所有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出镜记者均将穿着李宁品牌及AIGLE品牌的服装,鞋及配件产品。 在2008年,以“英雄聚首,剑指2008”为主题的奥运战略,以“英雄团队”、“英雄手势”和“英雄荣归”三大战略计划为核心,进行有效的媒体传播,这不仅彰显了李宁公司作为中国体育品牌领跑者的战略智慧与世界胸怀,而且还更好的提升了李宁品牌的形象。 1990年—1992年创立阶段,1993年—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1996年—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1999年—2001年二次发展阶段,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阶段,2004年至今专业化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