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并且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作者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既然是游记,何不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去研读课文,最后决定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一同游览小石潭。

这节课学生很快能理清课文内容,比以往的课堂活跃多了。

还有一个学生读得更仔细,老师: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这里用了量词“头”字来写鱼,鱼的量词怎么能用“头”呢?我只知道鱼用“条”、“尾”、“枚”等量词。

我并没有立即同意他的看法,毕竟这是一篇经典名片,作者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于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语境进行比较阅读。结果觉得作者用“头”字来写鱼,把鱼写得更加有神,写出了鱼的可爱之态,照应了鱼呆滞的特定镜头。这好像用了放大镜把鱼放大一样,这种特写手法还有意思。

参与式课堂就得放开思维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发表自己的疑惑之处。这不正验证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吗?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