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案-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遵义医科大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2、熟悉颅内压增高及头皮损伤的主要身心状况。 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 4、了解颅脑损伤的分类。 5、熟悉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急救处理。 6、掌握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与内容】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 一、概述 ㈠概念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使颅内保持着稳定的压 称颅内压。力, ㈡正常值 颅内压正常值在成人为70—200mmHg ,儿童为50—100mmHg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地超过200mmH2O ,可导致脑疝。㈢病理生理 ㈣类型 1、根据病因不同⑴弥漫性颅内压增高:多由于颅腔狭小或全面性脑实质的体积增加所引起 如:弥漫性脑膜脑炎、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⑵局灶性颅内压增高:多因颅内有局限的扩张性病变引起如:颅内肿瘤 2、病变发展快慢⑴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出血、高血压脑内出血⑵亚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恶性肿瘤⑶慢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良性肿瘤 二、护理评估 ㈠健康史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⑴脑体积增加 ⑵脑脊液增多 ⑶脑血流量增多 ⑷颅内占位性病变 2、颅腔容积缩减 ⑴先天性畸形 ⑵大片凹陷性骨折 ㈡身心状况 1、头痛:最早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与牵拉所致在清晨和夜间加重,多位于前额及颞部 2、呕吐

呈喷射状 3、视神经乳头水肿 因视神经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意识障碍 ⑴急性病人:进行性意识障碍 ⑵慢性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5、生命体征变化: Cushing (库欣)综合征 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后先出现血压升高, 脉搏缓慢有力和呼吸加深变慢, 继之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 速,呼吸浅快不规则,终于呼吸停止,最后心脏停搏而死亡 6、脑疝 ⑴定义 脑疝是指当颅内压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 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低处移位, 压迫脑 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⑵常见类型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和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⑶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 ① 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频繁呕吐 ②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③瞳孔改变 先是患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迟钝; 接着患侧瞳孔散大,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伴上睑 下垂及眼球外斜;最后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④运动障碍: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继之波及双侧,可出现去大脑强直 ⑤生命体征变化:紊乱,晚期出现血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 止而死亡 ⑷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 病情变化快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早期可突发 呼吸骤停 ㈢诊断检查 1、头颅 X 线摄片 2、无损伤性脑成像检查 3、脑造影检查 4、腰椎穿刺 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明显的患者禁用 脑疝 与意识障碍有关 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有关 ⑷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⑸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长期不能进食、呕吐、用脱水剂有关 ⑹营养失调 与频繁呕吐、长期不能进食等有关 ⑺有外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⑻便秘 与大量、长期应用脱水剂及限制水摄入量有关 ⑼排尿异常 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尿反射障碍有关 ⑽排便失禁 与意识障碍较深致排便不能自主有关 ⑾思维过程改变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四、护理措施 ㈠治疗原则 三、护理诊断 ⑴潜在的并发症 ⑵清理呼吸道无 效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传染病护理学届临床护理学,是近代护理学与传染病相结合的一门新护理学,是与传染病医疗相匹配的护理学。它是研究在传染病的领域里如何实行责任制护理和执行护理程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门学科。 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护理管理特点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多发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诊治、预防和护理要点。 教学中,不仅加强传染病防冶、传染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认;练,还注意传染病防治,护理领域的迅速发展,结合学生实际,介绍新的传染病及新技能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知识更新,拓宽和加深。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外作业、幻灯及录像等多种形式,提倡自学讨论,课程内容安排,依深度的不同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类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传染病、传染病护理学、隔离、消毒等概念,掌握传染病的护理特点。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以及传染病的防治。熟悉传染病常见症状的护理。掌握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治、预防及护理。 三、教学大纲文本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传染病、隔离、消毒的概念,传染病的护理特点。 2.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诊治、预防以及常见传染病症状的护理。 3.了解传染科的设施要求,隔离消毒的种类。 教学内容 1.感染与免疫。 2.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的因素。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4.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5.传染病的护理。 1 第二章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各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评估发现,乙型肝炎的三抗原抗体系及临床意义,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 2.熟悉各型肝炎病毒的特性,病毒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各型肝炎的护理措施、传播途径和防治。 3.了解肝炎的流行现状及护理诊断。 教学内容: 1.介绍甲、乙、丙、丁、戊等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外科护理学教案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2)

教案第次课 授课课题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 2 课型理论教学方法知识回顾、讲解、讨论、点评 教学目的1、了解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病因、病理。 2.熟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3.掌握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重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护理要点。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一)病因 1.胆道感染 2.代谢异常 3.其他:胆汁瘀滞、胆汁pH过低 (二)类型 1、按结石组成成分不同分三类 胆固醇性、胆色素性、混合性 2、按结石的部位分 胆囊结石、胆道结石 (三)病理生理 (四)治疗原则 1.胆囊结石:手术为主传统切除、LC 2.胆管结石:手术为主 (1)常用方法: (2)非手术治疗教学活动 引言 导入新课讲解 精讲点拨致病因素病理生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一般资料、既往史、其他疾病史 2.身体状况 (1)胆囊结石:症状?体征?并发 症?墨菲征(Murphy)阳性? (2)肝外胆管结石:夏科(Charcot) 三联症有何特点? (3)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感染后有何 表现? 3.辅助检查检查方法?有何发现? 4.心理状况 5.手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引流管的位置及数量; ②身体状况: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 质、量,切口及引流管出口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 1.急性疼痛 2.体液不足 3.体温过高 4.营养失调: 5.潜在并发症: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胆瘘、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等。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第三节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1.致病因素 2.病理生理 3.治疗原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护理要点:①询问腹痛的诱因、部位、性质及有无放射痛;腹痛时是否伴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食欲是否正常;②护理体检检查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有无黄疸、腹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膜刺激征等。介绍LC胆囊切除的方法、优点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 教案 (供护理学专业的教学使用) 教研室: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教研室授课教师: 时间: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3-5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的意义 2、了解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以及脱水的分度及处理原则, 熟悉三种脱水的鉴别诊断 3、掌握低血钾、高血钾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补钾原则 4、熟悉血清钙的正常含量,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了解血浆PH的正常值及酸碱平衡调节,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代 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6、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 2、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3、钾代谢异常 4、钙、镁和磷代谢异常 5、酸碱平衡失调 重点难点 重点: 1、水中毒、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含义与临床表现、脱 水的分度; 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补钾原则; 3、反常性酸性尿; 4、血钙的正常值,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各类酸碱平衡的概念、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难点: 1. 体液代谢失衡的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 2、各类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 3.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3-5 教学内容第三章休克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休克的意义和病因与分类,了解休克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外科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提要1、病因与分类 2、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处理原则 5、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重点: 1、休克的定义、分类; 2、休克各期典型的临床表现; 3、休克病人的一般紧急处理则 难点: 1、休克各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休克病人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 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 3.分组讨论10分钟 4.总结5分钟 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数:1.5 学时数:30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传染病护理学是内科护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病临床护理理论和实践。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09年9月,我国法定传染病已增至39种。在我国,传染病虽然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结核病和感染性腹泻等仍然存在,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通过学习传染病护理学,使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要点;掌握传染病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培养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真正关爱患者,积极配合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本大纲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的第五版《内科护理学》,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诊断、预防和护理等内容,同时关注学科进展和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作业、角色互换、互动、幻灯、录像、实践等多种形式。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流行的基本条件。 2.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 3. 了解传染病护理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方法,理解消毒、隔离方法和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内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辨认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2.能够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和保健指导。 (三)素质目标: 1.能够科学、正确地认识传染病。 2.关爱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学习资料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doc

.精品. 教案 专业护理学 学科外科护理学内容腰腿痛 授课对象 科室骨科 教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第1页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新课导入:我们骨科患者大多数是以“腰腿痛”为首要症状而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同学们实习这段时间应该深有感受。 一、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常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一)病因◆ ?腰部疾病 ?损伤性:抬重物用力不当,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强度过大或运动量大腰部手术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 等急性或慢性损伤。如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退行性:腰部长时间承受各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等 ?肿瘤:转移癌,原发于脊柱的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其他: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如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内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妇科疾病:子宫体炎、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甲亢等 (二)腰椎解剖概要 注:★——掌握 ●——熟悉 ◆——了解 ◎——难点 3min 通过图片举例加深同学对腰腿痛病因的理解 2min 通过图片、腰椎模型讲解复习腰椎解剖概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铺垫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中国人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精品 . 第3页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体征 ?腰椎侧凸: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障碍:前屈受限最明显 ?压痛、叩痛: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侧1cm处有深压痛、叩痛,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 ?CT: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 ?MRI:显示椎管形态、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四)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初次发作,病程短且休息后可明显缓解,影像学无严重突出者,80%-90%可痊愈 ?绝对卧床休息 ?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持续2周 ?物理治疗:理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激素可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髓核化学溶解法:胶原酶-突出髓核-溶解-减轻症状 图片 图片 简略讲解1min 简略讲解2min

外科护理教案设计(绪论、体液平衡)

《外科(皮肤)护理学》 教 案 上课学院: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上课时间: 目录

1.第1单元…………………………………………………绪论 2.第2单元……………………………外科体液代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一单元第 1 周 1 学时 单元标题: 外科(皮肤)护理学绪论 教学地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容和地位 2.技能目标: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指导。 3. 情感目标: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外科护士素质基本要求。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材料及工具: 考核与评价方式 (Testing & Evaluating Mode):

主要教学容及过程 一、学习任务 1、外科护理学的畴、容和地位 2、外科护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任务实施 外科护理发展史的疾病畴 1、外科护理学发展 (1)、我国古代外科 殷商甲骨文“疮、疥”;周代“疡医”;汉代华佗“麻沸散”剖腹死骨剔除。南北朝《渭子鬼移方》;随代巢元方对外科的病因病理和病症有记载。唐代《理伤续断方》骨科专著。元代《世医得效方》、明代《外科准绳》、《外科正宗》外科专著。 此期“护理”仅为家庭生活照料。 (2)、近代外科及外科护理发展史 西方19世纪止痛、止血、感染的基础手术上发展起来的。 本世纪40年代输血和抗生素X线核素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 50年代体外循环和低温麻醉心手术 19世纪,费罗伦斯、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斗中的护理工作,使伤员的病死率从50%下降至2.2%,从而创建成了护理专业。随后伴随着外科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念,护士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对健康者的预防保健,工作场所从医院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护理方式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护士的职能由单纯“照顾者”转达变为:“照顾者、管理者、支持者、教育者和保护者”。 2、外科护理疾病畴 感染病人、损伤病人、肿瘤病人、畸形病人、分泌疾病病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胰岛细胞瘤等。器官移植病人、寄生虫病病人:(肝棘球蚴病和胆道蛔虫症)、功能障碍(梗阻性疾病、血管疾病和门脉高压症) 外科护理学的性质 1、外科学-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手术技术以及 术前术后处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2、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包含了医学基础 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 3、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 (1)、树立正确和稳固的职业思想 (2)、以现代观为指导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1)、高度的责任心具备高度责任心,爱岗敬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安阳市中医药学校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任务《传染病护理学》是从内科护理学分化出来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传染科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保持病人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学会运用护理程序,掌握传染病护理的评估要点、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以及传染病护理的特殊性。使学生获得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内科及传染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实施护理,在护理实践中表现

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爱护观念。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进行护理估计、做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措施、评价护理效果,对每个传染病人能按护理程序完成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力目标】掌握隔离消毒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传染病播散和院内交叉感染。熟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及预防措施,对一般人群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是法定报告人,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思想教育目标】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加强护理,才能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释或帮助解决病 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由于疾病和隔离措施所引起的各种焦虑、恐惧、紧张、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感染,隐性感染,病原体携带状态的定

外科护理学骨折病人的护理教案

徐州医学院 教案 讲授章节 第四十四章骨折病人的护理 授课专业护理学授课班级13级本科及华方 授课日期2016年4月教学时数3学时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1.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3.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 2. 掌握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3.熟悉骨折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四肢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外伤的处理原则;脊椎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4. 了解骨折的成因、移位;手外伤的检查;关节脱位的概述、病因。 教学重点 1. 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见并发症、骨折的急救; 2. 常见的四肢骨折护理要点;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

教学难点 骨折的愈合病理过程、骨筋膜室综合症

板书、版图或多媒体课件图文的设计(可添加附页) 一、教学方法与设计 用骨折病例的X照片及损伤手术图片介绍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比较直观、易理解。 用提问法介绍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对临床新进展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环节 1. 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向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为什么容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 三、教学中的创新点 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1)用骨关节解剖生理功能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骨折的发生机制。(2)用典型病例的护理程序方法指导学生向骨关节损伤、骨关节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各章节)含答案电子教案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各章节)含答案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三) 第二章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的护理 1成年男性体液总量E A.20% B.30% C.40% D.50% E.60% 2.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离子是D A.K B.Ca C.Mg D.Na E.Cl 3.关于钾的代谢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B.钾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C.钾的来源全靠食物摄入D.硷中毒时钾进入细胞,故细胞外液低钾E.以上均不对 4.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引起高 渗性脱水E A.上消化道梗阻 B.危重病人给水不足 C.静脉大量等渗盐水 D.高热大汗 E.大面积烧伤早期 5.高渗性脱水造成E A.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 B.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C.细胞内外液无转移 D.血浆向组织间液转移 E.以上都不是 6.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最少低 于(mmol/L)C A.2.5 B.3.0 C.3.5 D.4.0 E.4.5 7.严重低血钾症不出现的是C A.腹胀、恶心、呕吐、肠鸣 音消失 B.神志淡漠或嗜睡 C.心率缓慢、心律失常 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 软瘫 E.心电图 T波低平,ST段 降低,QT间期延长 8.低血钾症时,不会出现下 列哪一项症状D A.肌肉软弱乏力、腱反射减 弱或消失 B.腹胀、恶心、呕吐 C.神志淡漠或嗜睡 D.心动过缓 E.心律不齐,血压下降 9.某成年病人,腹部手术 后,胃肠减压5天,每日输 10% GS 2000ml,5%GNS 1000 ml,尿量每天2000 ml。病人诉乏力、嗜瞬虎腹

胀恶心、心率110次/分问应补充下列何种药物C A. 5% NaHCO3 B.10% CaCl C.10% KCl D. 5% NaCl E.ATP 10.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A A.0.3% B.0.5% C.0.8% D.1% E.3% 11.低血钾的病因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长期禁食 B.胃肠液丢失过多 C.长期使用利尿剂 D大量输入葡萄糖、胰岛素E.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12.引起低血钾症的病因有E A.摄入不足B.排出过多 C.体内钾转移 D.碱中毒 E.以上都是 13.低血钾症时下列症状不出 现D A.软弱无力 B.腹胀 C.神志淡漠 D.心动过缓 E.心律不齐 14.关于低血钾症的治疗,下 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 A.口服钾盐最为安全 B.严重缺钾又不能口服者, 以10%氯化钾10 ml静脉缓 慢推注 C.补液之前应了解肾功能状 态,要求尿量在30 ml/小时 以上 D.严重缺钾时,24小时内补 钾量也不宜超过6~8克 E.必要时测定血清钾和进行 心电图监护 15.关于低血钾的治疗,下列 哪项是错误的E A.术后禁食 2天以上病人应 补钾 B.尿量30ml/小时以上可方 静脉补钾 C.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 0.3% D.静脉补钾速度不超过60 滴/分钟 E.严重低血钾应用10%氯化 钾20ml静注 16.高血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 一项是错误的D A.肌肉无力,软瘫 B.四肢有麻木和异常感 C.可有呼吸困难 D.有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 E.心电图出现T波高耸, QRS 波群异常增宽 17.代谢性碱中毒原因B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Surgical Nursing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外科护理学(surgery nursing)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如何从现代护理观点出发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外科护理学总论及普通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男性生殖外科、骨关节外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原则和病人的护理等。其总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护士素质和护理道德得到培养,能运用上述知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较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优良的工作态度,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坚持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灵活运用地讲授、自学、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动态,反应学科发展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外科病人的护理中,能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需要,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具有较强的临床外科护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有关诊断和治疗的护理等)。 4、对紧急和危重病人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 5、对手术治疗病人进行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在指导下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6、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常见外科护理操作。 7、具备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有关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8、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认真、严谨、热情和勤快的工作作风。 二、考核方式 《外科护理学》是考试课程,采用课堂提问、操作考核、实习检查、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与实践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70%和30%。 三、学时分配表 本门课程总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96学时、见习12学时。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绪论 2 0 外科无菌技术 4 外科无菌技术 3 水、电解质及酸解失衡病人的护 3 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讲义

外科护理学教案讲义(1) 第一章绪论 一、外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及进展 1. 何为外科学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它以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等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其范畴是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外科护士与外科医生在病房、手术室对各类病人,根据病人的身心会家庭文化需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向病人健康要求,社提供整体护理。 2.外科护理学进展 古代外科学 现代外科学 二、怎样学习外科学? 1.用整体护理观指导学习 2.掌握外科病人护理发展的趋势 3.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 4. 培养良好素质 第一章绪论 一、外科学的范畴 1. 何为外科学? 外科学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诊断、治疗、预防的知识和技能的一门临床学科。以手术和手法治疗为主的疾病。 2. 何为外科学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范畴是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外科护士与外科医生在病房、手术室对各类病人,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家庭文化需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向病人健康要求,提供整体护理。 3. 何谓外科疾病? 根据病变的性质,外科疾病有下列几类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性质病变(梗阻、各种囊肿、非感染性炎症、血管性病变、某些增生性病变和内分泌病变等。 二、外科护理学进展 古代外科学 现代外科学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1 打好基础 2 注重实践 3 培养良好素质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水、电解质平衡与失衡 体液(成年男性60%、成年女性55%):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细胞外液包括血浆(5%)和组织间液(15%),绝大部分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进行较快的物质交换和保持动态平衡,称功能性细胞外液。另一部分细胞外液(2%),称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阴离子是HPO4和蛋白质。 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高渗性缺水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又 称原发性脱水。病理1)细胞内缺水;2)ADH释放↑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病因)1)摄入不足2)水分丧失过多 (二)身心状况 表现口渴、脱水征、脑功能障碍症状。临床上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口渴,失水量为体重的2%~4%。 (2)中度:严重口渴,尿少,失水量为体重的4%~6%。 (3)重度:除上述表现外,尚有脑功能障碍症状和高热。失水量 超过体重的6% (三)诊断检查 1.尿液检查:尿少、比重大于1。025 2.血液检查:血Na超过150mmol/L、RBC、HB、压积轻度升高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不足 2.心输出量减少 3.有受伤的危险 4.清理呼吸道无效 5.皮肤完整性受损 6.潜在并发症 7.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治疗原则尽早去除病因,轻度-口服补水、中、重度-补液 1.维持适当的体液容量 2.维持皮肤及黏膜的完整性 3.防止因跌倒造成的创伤 4.健康教育 评价 (二)低渗性脱水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又称慢性脱水或继发性脱水。病理特点早期:ADH↓,尿量↑,——血容量↓,促使ADS和ADH ↑,此时尿量↓,尿比重低。如血容量继续减少,则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护理评估

传染病护理学重点

1.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传染病以隐性感染最常见。 (2)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 (3)病原携带状态:系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表现的状态。小于3个月称急性~,超过3个月称慢性~。(4)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机体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常见于结核病、疟疾。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1)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如: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穿透力等。(2)毒力:包括外毒素、内毒素及毒力因子。(3)数量:同一病原体,入侵数量常与其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传染病中,引起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较大。(4)变异 3.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通过遗传获得,无抗原特异性,又称为先天性免疫。①三大天然屏障-皮肤、血-脑脊液、胎盘;吞噬作用;体液因子。②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非特异性吞噬功能。③体液因子:包括补液、溶菌酶和各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等。(2)特异性免疫:通过对抗原识别后产生的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通过后天获得的一种主动免疫。包括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传染后免疫。 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①病人;②隐性感染者;③病原携带者;④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①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②水、食物--消化道; ③手、玩具、用具--接触传播;④媒介昆虫--分为生物性和机械性传播;⑤血液、血制品、体液--见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⑥土壤 (3)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6.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①甲类: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城镇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②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类管理,还包括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12h 内上报;③丙类:10种。 7.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1)粪-口传播: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2)体液和血液传播:乙型、丁型、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3)母婴传播:主要经胎盘、产道分娩、哺乳和喂养等方式传播,亦是HBV感染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 8.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标记物)⑴甲型肝炎:①血清抗-HAV-IgG,:近期感染指标,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②血清抗HAV-IgG:保护性抗体,见于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

外科护理学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二章(Unit) 第 1 周(Week) 2 学时(Periods) 单元标题 (Title) 绪论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体液的正常代谢、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教学地点 (Place) : 东区303(201101) 教学目标 (Teaching Target) 了解:外科护理的发展、缺水的护理目标与评价。 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内容、三种缺水的护理诊断。 掌握: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机制,三种缺水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学会液体疗法病人的护理。 教学方法 (Teaching Approaches) : 理论讲授(举例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材料及工具 (Teaching Materials & Aids) : 教材:严鹏宵《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参考书:曹伟新《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习题 扩音器、粉笔、黑板擦 考核与评价方式 (Testing & Evaluating Mode): 课堂提问评价学习态度 随堂习题评价知识掌握情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 2、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及学时安排:1-11章,前9周每周1次课,后8周 每周2次课。 3、学习要求:(1)不得缺勤,不能迟到早退,课堂上不允许随意进出,学 习委员每次课前清点人数并汇报; (2)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 (3)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教务处明确规定,一学期作业有三 分之一及以上未交者,取消考试资格); (4)课后认真复习课堂内容,每次课前提问; (5)实训课时着装整齐,保持实训室清洁卫生及安静,每次 实训完生活委员负责物品还原及卫生打扫。 二、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对外科的印象是什么?→点学生回答→老师解答→导入新课(解释课时调整) 三、讲授新课 (一)绪论 1、外科护理学的内容及课程性质 (1)外科护理是以外科疾病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其相关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的专业学科,是护理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核心课程。 (2)外科疾病泛指以手术、手法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一般分为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五大类。 (3)“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严谨的系统性、科学性。 2、外科护理学的发展(介绍外科手术新进展) (1)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复习资料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中的_______与 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HF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5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少数可在_______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 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有报告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预防_______。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与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和_______标本。 14.伤寒典型临床经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乙型脑炎抢救必须闯过的三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不典型伤寒的临床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疟疾的传染源是_______及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2.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 ] A.传染期 B.隔离期 C.潜伏期 D.前驱期 E.免疫期 3.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 ] A.隔离、治疗患者 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者预防服药 4.()不属嗜肝DNA病毒科。 [ ] A.鸭乙型肝炎病毒 B.土拨鼠肝炎病毒 C.黑线姬鼠肝炎病毒 D.地松鼠肝炎病毒 E.人乙型肝炎病毒 5.对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行预防乙肝的免疫处理最恰当的方法是 [ ] A.丙种球蛋白 B.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C.乙肝疫苗 D.乙肝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6.有关水痘的传染源,()是正确的。 [ ] A.患者是传染源 B.无症状带菌者 C.带状疱疹患者的传染源作用较水痘患者更重要 D.带毒野生动物 E.带毒的家养动物 7.有关乙型脑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B.乙型脑炎病毒是双股正链DNA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不强,对温度、乙醚及酸均敏感 D.乙型脑炎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 E.人对乙型脑炎病毒普遍易感 8.关于狂犬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狂犬病毒所致 B.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教学内容

教案 专业护理学 学科外科护理学内容腰腿痛 授课对象 科室骨科 教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新课导入:我们骨科患者大多数是以“腰腿痛”为首要症状而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同学们实习这段时间应该深有感受。 一、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常见症状,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常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一)病因◆ ?腰部疾病 ?损伤性:抬重物用力不当,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强度过大或运动量大腰部手术等,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 等急性或慢性损伤。如腰椎骨折、腰椎间盘损伤等。 ?退行性:腰部长时间承受各种负荷,使椎间关节、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先天性脊椎裂,脊柱侧凸畸形等 ?肿瘤:转移癌,原发于脊柱的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 ?其他:姿势性脊柱侧弯;炎症性,如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内脏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癌、直肠癌 ?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等 ?妇科疾病:子宫体炎、附件炎、盆腔肿瘤等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软骨病、甲亢等 (二)腰椎解剖概要 注:★——掌握 ●——熟悉 ◆——了解 ◎——难点 3min 通过图片举例加深同学对腰腿痛病因的理解 2min 通过图片、腰椎模型讲解复习腰椎解剖概要,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铺垫 中国人民 解放军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体征 ?腰椎侧凸: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腰部活动障碍:前屈受限最明显 ?压痛、叩痛: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侧1cm处有深 压痛、叩痛,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 (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 ?CT: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 ?MRI:显示椎管形态、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四)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初次发作,病程短且休息后可明显缓解,影 像学无严重突出者,80%-90%可痊愈 ?绝对卧床休息 ?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持续2周 ?物理治疗:理疗 ?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激素可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 ?髓核化学溶解法:胶原酶-突出髓核-溶解-减轻症状 图片 图片 简略讲解1min 简略讲解2min 中国人民 解放军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教案续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