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校正基础知识

色彩校正基础知识
色彩校正基础知识

色彩校正基础知识

1、色彩管理流程

为什么要进行色彩管理

不同设备上的色彩空间都不一致,为了得到一致的效果,这需要把与设备相关的颜色都用与设备无关的方式进行描述。为此,在1993年国际彩色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提出了ICC 规范,用来描述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特性。ICC 选择了CIE XYZ 和CIE lab 这两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作为标准的色彩空间,称为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与设备相关的RGB 颜色或CMYK 颜色都先转换到CIE XYZ 或CIE lab 空间上,传递不同的设备时,再转换成适合该设备的颜色,从而保证颜色在不同设备上的一致性。

什么是色彩管理?

对色彩管理的理解是在图像处理链的各环节中,校准所有的输入/ 输出设备,以便达到这样的目标—在与所用设备无关的情况下,总能得到期望获得的色彩再现。

采用色彩管理的图像复制工艺

首先从没有色彩管理的过程出发:扫描原稿,送出RGB 数据,用图像处理软件或在输出设备的RIP中,将这些数据转换成CMYK数值。现在,当采用色彩管理系统进行工作时,在输出RGB数值和计算CMYK数值之间,插入了几个中间步骤。初次进行时,这会延长并导致工作过程的延缓,但这些中间步骤却保证消除了已提及的常见系统弱点。

采用色彩管理的图像复制过程(CMM =色彩管理模块/软件;GCR

=灰色成分替代;UCR =底色去除)

在色彩管理过程中包含的附加步骤细节如下。

a. 根据输入设备的色彩特性文件以及一个转换软件(常被描述为色彩管理模块,缩写为CMM),将输入设备输出的RGB数据转换为设备无关的色彩数值(如XYZ)。直接提供CMYK 数据的输入设备不适用于色彩管理。通过这种形式,图像的数值可以用于任意输出过程或输出设备。若在图像采集时,根本不能确定图像要用哪种方法进行输出,或者要用各种不同方法并行输出(如胶印输出、输出到CDROM上或传输到因特网),则这种方式就十分重要。

b.当图像输出方法已经确定,则根据输出过程的色彩特性文件,并使用同一个转换软件(CMM),将图像的色彩数值转换成与工艺方法相关的输出数据(对印刷而言,即CMYK)。来自这种过程的输出色彩特性文件具有通用性的意义,这是因为输出色彩特性文件既包含色域、输出工艺的阶调层次特性,也对图像色彩结构(底色去除、黑版定义)、期望的复制类型进行了说明。在使用如图所示的流程之前,必须为有关的输入及输出设备制作色彩特性文件。

2、色彩管理三个步骤:

a、标准化(设备线性)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标准化,以保证它们处于校准后的工作状态.颜色设备线性化校正,反映了设备表现色彩的固有状态

b、特性化(设备ICC)

当所有的设备都校正后,就需要将各设备的特性记录下来,这就是特性化过程。每一种设备都具有自身的色彩特性,为了实现准确的色域空间转换和色彩匹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性化。对于输入设备利用一个已知的标准色度值表,对照该表的色度值和输入设备所产生的色度值,做出该设备的色度特性化曲线;对于输出设备,利用色域空间图,做出该设备的输出色域特性曲线。

在做出输入设备的色度特性曲线的基础上,对照与设备无关的色域空间,做出输入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同时,利用输出设备的色域特性曲线做出该输出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这些描述文件是从设备色域空间向标准设备无关色域空间进行转换的桥梁。

颜色设备特有的表现色彩的能力

定义设备颜色特性与LAB色彩空间的关系

找到设备的色域

c、转换

在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校准的基础上,利用设备描述文件,以标准的设备无关色域空间为媒介,实现各设备色域空间之间的正确转换。色彩转换是指根据不同色彩在不同色域空间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把某设备上的色域空间中的色彩转换到另一个已知条件下的色域空间中。色彩管理软件可以将颜色从一个色域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域空间,也可在一台设备上模拟另一设备的呈色情况。

转换的四种呈色意向:绝对色度复制、相对色度复制、意图感性复制、饱和度复制什么是再现意图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固定的、可复制的颜色范围,这是由设备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你的显示器显示出的红色不可能比显示器红色荧光粉产生的红色饱和度更高。你的打印机打印出的

青色饱和度也不可能比打印机的青色墨水的饱和度更高。一个设备所能复制的颜色范围叫做色域。

在源设备色空间中呈现的所有颜色,不可能都在目的设备色空间中复制出来,这些不能复制的颜色叫做色域外颜色。因为我们不能在目的设备色空间中复制出这些色域外颜色,所以我们必须用一些其他颜色来替代它们,你不能得到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你只能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再现意图就是让你指定那个用来代替的东西。

ICC特性文件规范中包含了4种处理超出色域颜色的方法,分别是“Perceptual(感知的)”“Saturation(饱和度)”“Relative Colorimetric(相对色度)”“Absolute Colorimetric (绝对色度)”这些处理方法就叫做再现意图。感知的和饱和度的再现意图使用色域压缩方案,即把源设备色空间中颜色的饱和度降低,使这些颜色能够与目的设备的色域相吻合。相对色度和绝对色度再现意图使用色域裁剪方案,即将所有超出色域的颜色直接剪切掉,用与它们最接近的颜色来代替。

感知的再现意图通过改变源设备色空间中所有颜色的方法,使所有颜色在整体感觉上保持不变。所以,这种方法要在保持所有颜色相互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把源设备色空间压缩到目的设备色空间中。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敏感,而对于颜色绝对值的感觉并不太敏感。如果一幅图像中明显包含了一些色域外颜色时,采用感知的再现意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饱和度的再现意图试图要保持颜色的鲜艳度,而不太关心颜色的准确性。这种方法要把源设备色空间中高饱和度的颜色转换成目的设备色空间中也是高饱和度的颜色,以此来产生鲜艳的颜色。这种方法适合于各种图表和其他商业图形的复制,或适合制作用彩色标记高度或深度的地图,用不同饱和度的绿色、褐色或蓝色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或深度。但当我们对再现的颜色精确要求很高时,饱和度的再现意图就不太适合了。

相对色度的再现意图考虑到我们的眼睛总是要去适应正在被观察介质的白色这样一个现象。相对色度的再现意图将源设备色空间的白点映射到目的设备色空间的白点,所以在输出时白色总是纸张的白色,而不再是源设备色空间中的那个白色。相对色度的再现意图总是要准确地复制出色域内的所有颜色,而裁剪掉色域外的颜色,并将被裁剪掉的颜色换成与它们最接近的可再现颜色。相对色度再现意图对于图像复制来说,比起感知的再现意图通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保留了更多原来的颜色。

绝对色度的再现意图不同于相对色度的再现意图,因为它不把设备色空间的白点映射为目的设备色空间的白点。要是源设备色空间的白色偏蓝色,而目的设备色空间的白纸微微偏

黄,在使用绝对色度再现意图再现时,就会在输出的白色区域上增加一些青墨来模拟原始的白色。绝对色度的再现意图主要是为打样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在另外的打样设备上模拟出最终输出设备的复制效果(包括白色的模拟)。

当你使用色彩管理系统从一个色空间到另一个色空间进行颜色数据转换时,你需要为它提供源设备的特性文件和目的设备的特性文件,以便让色彩管理系统知道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并且要到哪里去。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还需要指定一个再现意图,这个再现意图会告诉色彩管理系统你想要使颜色以什么方式到达那里。当你不指定再现意图时,则应用软件就会选择特性文件中默认的再现意图。这个默认的再现意图是制作特性文件软件设定的,通常默认再现意图是感知的再现意图。

3、ICC 特性文件:

ICC 特性文件是对色彩空间的描述,它的格式是国际彩色联盟组织定义的跨平台标准,记录着该设备的色彩空间与CIE 色彩空间的转换关系。

(1)设备ICC文件

这是为输出设备打印在相关纸张上而指定的ICC参数文件,是用来描述输出设备的颜色特性。

(2)RGB源ICC文件

这是为RGB图像或颜色指定的ICC参数文件,是用来描述源RGB图像的颜色特性。

(3)CMYK源ICC文件

这是为CMYK图像或颜色指定的ICC参数文件,是用来描述源CMYK图像的颜色特性。这里要指定数码打样需要模拟的印刷环境,即要选择能描述印刷或传统打样的ICC参数文件。

使用ICC方式的优缺点

(1)同样的ICC输入和输出文件,由于可使用相对值、绝对值、饱和度、视觉等四种方式,得到色彩还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

(2)由于生成黑版的设置不一样,同一个测量出来的数据,可生成无数种不同的4色ICC曲线,也就是说使用同一个数据生成的不同ICC曲线,会产生不同的打样色彩效果,你认为那一条ICC曲线是正确呢?

(3)由于从CMYK四维色彩空间转换到Lab三维色彩空间然后再转换到CMYK四维色彩空间,色彩精度损失较大,准确度也大受影响,K版不黑,C版、M版、Y版不纯,也不准,如打印单色版则看上去色彩很脏,有杂色,黑版是彩色的黑版。如灰平衡不准,则复合色彩色当然就更不准。

(4)由于ICC方式只有90%左右的色彩还原精度,还有10%左右的色彩不准确,就是说100个颜色中就有可能有10个颜色不准确,而1000个颜色中就有可能有100个颜色不准确,10000个颜色中就有可能有1000个颜色不准确,颜色是无穷变化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今天确巧你只用到了90%正确的颜色,数码打样出来的样张OK,但明天你使用过程中也许碰上了10%不准确的颜色,则数码打样出来的样张就不准确了,而你一直认为使用ICC方式的数码打样是正确的,但结果与愿所违,本来是挣钱的生意但由于数码打样的问题引起印刷品的颜色与客户需要的颜色不一致也许就赔本了。

4、密度计的基本知识

密度计是什么?

密度计是用来间接确定表面吸收光的量的仪器。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比较表面反射的光

(或透射的光)的强度与照射在表面上的光强度,然后通过大家认可的逻辑关系来计算密度值。

密度计有两种型式:

·透射密度计:用于测量透射过透明材料(如软片片基)的光量。

·反射密度计:用于测量从印刷品反射的光量,以便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控制。

在整个印刷过程,密度计可让印刷专业人员根据客观的数字和必要的主观的形容表达来沟通工艺信息。数值化的值是便于沟通印品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关键。对于这类用途,密度值必须基于公共的定义,如T状态(Status T)。

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密度计测量密度吗?

密度计实际上名不符实,它并不测量密度值。密度计只是测量反射光,假设反射光和密度计提供的光之间的差别是光的吸收量,然后通过大家认可的对数关系计算密度值。密度可以定义成测量入射光被表面吸收的比例。不过,表面吸收的光量是很难用任何精心制作的昂贵仪器测量的。因此,认可的过程是测量从已测量过的表面反射的光和比例,并假设其(在实际应用中)中所吸收的光量等于入射光(照射的光)减去反射的光量。

关于E密度和T密度。

光谱密度计,现在大部份的密度计都采用光谱去计算,所以量测出来的状态有A、T、E、I。譬如说印刷厂用的大概只有两个标准就是Status T、Status E两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在黄色的滤镜,如果用Status E量测印刷品的黄版浓度为1.4-1.5以上,但是你用Status T 是美国用的通用标准,量测出来的大概都只到1左右而已,所以要注意它是做用哪一种种类仪器,如今天黄版印到1.4-1.5,如果使用Status T去量测的话是印不出来的。所以要注铤意仪器要切换成Status T还是Status E。印捷2.5中主要使用的是Status E,即用E 密度来表示。

5、光源的选择

在彩色图像复制的工艺流程中,从分色、打样到印刷,各工序中的颜色测量与视觉评价,都是在一定照明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物体表面的颜色与照明光源的辐射光谱分布有关,所以在技术测量中,各表色系统参数值的计算必须考虑光源的种类。同一个颜色样品在不同的光源下可能使人眼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日光是最理想的光源,因此,可以用日光作标准(参照光源)。例如,在日光下观察一幅画,然后拿到高压汞灯下去观察,就会发现颜色发生了变化,蓝色变成了蓝紫色。如果再在黄色光的低压钠灯下来观察,则蓝色又变成了黑色。将白炽灯、荧光灯、钠灯等人工光源(测量光源)与日光比较,显示同色能力的强弱做该人工光源的显色性。实验证明,光源显色性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们辨别颜色的结果。

为了检验物体在待测光源下所呈现的颜色与在参照光源下所呈现的颜色相符的程度,采用“平均显色指数”作为定量评价指标。显色性指数最高为100,照相分色、电子分色和各种颜色测量仪器中应用的光源要求其显色指数通常不应低于90(Ra≥90);彩色摄影、彩色电影、电视、染料等工业部门也要求使用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Ra≥85)。表1为印刷复制工作中常用的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

表1印刷常用光源一般显色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光源的色温和平均显色指数都是表示光源颜色特征的参数,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相关色温的高低,并不意味着显色指数的高低,如白炽灯的色温低,但其显色指数却很高,相反,荧光灯的色温高达6600K,但它的显色指数仅在70~80之间。

在技术测量中,各表色系统参数值的计算取决于光源的种类。为了统一颜色测量标准,CIE(国示照明委员会)规定了国际上通用的A、B、C、D四种标准光源。我国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标准也规定了颜色评价的照明和观察条件。CIE标准光源A是钨丝灯光,其色温为2855.6K。CIE标准光源B是钨丝灯光经一组特定的液体滤光器过滤后得到的色光,其近似于相关色温为4874K的中午平均直射的阳光,但CIE已发出停止使用B光源的劝告。CIE 标准光源C是在标准光源A上加一组特定的液体滤光器过滤后得到的光,接近于相关色温为6744K的北方天空的日光。CIE标准光源D50,其色温是5003K,表示典型的昼光。CIE 标准光源D65,共相关色温为6504K,表示典型的昼光(平均日光)。D50、D65标准光源目前还无法由实物制造出来,因此只能称为施照体,而实际使用的人工源测是D50、D65的模拟体。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观察透射样品所用的人工光源应为D50模拟体,观察反射样品的人工光源应为D65的模拟体,光源的一般性显色指数Ra应不小于90。我们在实际的校色过程中应选用D65的模拟体作为标准光源,而对于条件不具备的用户可以在日光下进行观察。原稿中的中性灰部分受光源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较亮的部分(即原稿的高光处)。所以光源的选择一定要合乎标准。

6、与色彩相关的印刷基础(灰平衡、黑版的作、UCR/GCR)

Separation Options(分色选项)。它主要用于设置黑版的生成方法和控制印刷油墨总量。这些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印刷产品颜色的呈现。

(1)Separation Type(分色类型):该选项用来设定黑版的生成方式,共有两种类型:UCR(Under Color Removal,底色去除)和GCR(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灰色成分替代,又称非彩色结构)。

a.UCR(底色去除):这种方法是将图像中性灰部分所含有的CMY颜色成分用黑色来替代,保留图像中彩色部分的彩色成分不变。这样暗调部分的CMY颜色成分大部分由黑墨来替代,而其余部分保留原有的CMY颜色成分。

b.GCR (灰成分替代):这种方法则是用黑色替代彩色成分中所有的灰色成分,图像中无论彩色或中性灰色,只要含有符合灰平衡比例关系的所有CMY颜色成分,都由黑色来替代。GCR改变了原图彩色结构的成分,因此,对GCR的程度和范围必须按照印刷适性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

(2)Black Generation(黑版产生):专门用于GCR分色法,控制从哪个阶调开始进行黑色替代,并决定了黑色替代曲线。黑色替代的阶调起点称为GCR起始点,黑色替代的范围是从起始点到暗调的最深处。在此项目有已经设定好的替代方法、替代范围和用户自制的方法。

自定义(Custom)

无(None...)--无黑色,产生CMY图像

较少(Light)--40%~100%黑替代,短调黑版

中(Medium)--20%~100%黑替代,中调黑版

较多(Heavy)--10%~100%黑替代,长调黑版

最大值(Maximum)--全部进行黑替代,全调黑版

短调黑版适合复制以彩色为主的原稿,黑版主要起加强画面反差、加强中调至暗调的层次、稳定颜色和减少叠印率的作用,黑版只在中暗调部分作些轮廓衬托。中调黑版是一般正常使用的黑版。长调黑版适合复制以非彩色为主、彩色为辅的原稿,这种黑版有较多的灰成分替代,以黑墨为主,彩色调子很短。

以中等(Medium)举例,它的起始点为20%,则低于20%的阶调部分不进行黑替代,高于20%的阶调区域才能看到CMYK分色值中的黑色成分。另外,如果选择较少(Light),则黑色的范围会被收缩,而较多(Heavy)、最大值(Maximum),则黑色的范围会向亮调部分延伸,并且黑色成分越来越多。

自定义(Custom)黑版生成,使用Gamma曲线设置坐标图,其中黑色生成量为纵坐标,原始阶调为横坐标,一般以青为代表。利用这个关系编辑图,可以自定义许多有特殊用途的黑版生成方法。例如,如果要求使用轮廓黑版,就可选择比Light设置还要少的黑版曲线,将黑版生成范围集中在暗调处。还可以控制黑版的生成来优化极亮或极暗的围像。如极暗图像,这类图像的黑版生成量非常大,结果进一步暗化了图像的阶调,这时,可适当减少黑版的产生范围和生成量,先选择Light生成曲线,然后将起始点减到55%-60%,并对中点进行调整,再减少10% 左右的生成量,以此来帮助极暗调图像的正常化。同样,对极亮图像,要适当增加黑版生成的范围和生成量,先选择中等(Medium)生成曲线,然后适当提高生成量。通过这些自定义曲线,可以比较精细地改进图像印刷时的适性和效果。

(3)Black Ink Limit(黑墨限制):影响黑版生成曲线形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黑墨限制,它是暗调部分允许的最大黑墨量。BlackGeneration(黑版产生)项用来建立黑色替代的阶调起始点,该项是用来设置暗调区域黑墨用量的极点。它决定了黑版产生时最黑处〔100%实地黑)是否使用100%黑墨来生成,或者最黑处使用80%的黑墨再加上其他颜色以形成100%黑色效果。这个参数通常设置在85-95%之间。

(4)Total Ink Limit(总墨量限制):该项参数是印刷机能够印刷的CMYK油墨叠印总量,其值是由所用印刷机和承印物决定的。原则上,所用油墨越多,产生的图像越好。但过量的油墨会影响到印刷工艺适性。多数印刷厂都知道自己的印刷机能够印刷的最大油墨量,可据此设定,也可采用平均常设的280%的总墨量。另外,在限制总墨量的情况下,黑墨限制设在90%左右是比较正常的。

(5)Under Color Addition(底色增益):它和BlackGeneration(黑版产生)一样,只适用于GCR(灰成分替代)分色模式。用大量的黑取代彩色,会影响到阶调细节的丢失和暗调的显现。 UCA将恢复中性暗调区域的一些彩色成分,这种处理只在中性色部分加入少量彩色。一般UCA的设置量不大,如10%左右即可。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分析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目课程)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3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美术系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科整合课程。《设计色彩》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课程的作用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设计色彩》,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通过主观意识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我院设计色彩课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以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经过多次改革,与其它高校色彩课教学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我院的设计色彩课把专业设计的创新、创造理念纳入教学,建设成为富有艺术设计特色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是色彩基础的学习、后续课程是把色彩构成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导语:色彩,渲染了这世界的黑白,也安抚了人们内心的伤痛,从一张白纸,到泼墨点缀;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1 一、色彩的理论知识 培养孩子敏锐的色彩观察力和对色彩的意识,意识形成后,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及对色彩有意和无意的观察,眼睛对色彩的分析逐步提高,为孩子未来从事与色彩相关的工作提供一个视觉基础。 现将基本的色彩知识总结如下,希望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对色彩的辨析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1、原色 理论上指不能调和出来的色彩叫原色。三原色指:大红、柠檬黄、钴蓝;原色又称为第一次色,或称为基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1)三原色不能通过其他的有色材料混拼而成的颜色。能配合成各种颜色的基本颜色。也叫基色。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几乎形成几乎所有的颜色。 (2)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yellow黄,cyan青,magenta品红(或者叫洋红、红紫)。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颜料中的原色是红、黄、蓝,蓝和黄可以配成绿,红和蓝可以配成紫,黄和红可以配成橙。 色光中的原色是红、绿、蓝,红和绿可以配成黄,红和蓝可以配成紫。 2、间色 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在专业上,由三原色等量调配而成的颜色,我们把它们叫做间色。当然三种原色调出来就是近黑色了。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由2种原色调配出来的。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 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为“复色“。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

第一课--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r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周围都被色彩所包围,每个事物都有属于它的色彩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课型:综合 探索授课方法:说教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从我们美术的角度出发来看,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1、色彩的分类 (1)原色: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原色? 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2)间色: 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 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 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 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 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系”。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来区别一个色彩的明暗程度,一个色彩加 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 (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1) 暖色系:指的是包括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精选.pdf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 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 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 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

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 “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 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 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 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 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 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

室内设计色彩基础知识

室内设计色彩基础知识 <一>室内色彩的搭配技巧 ——轻柔浪漫色调。中心色为柔和的粉红色。地毯、灯罩、窗帘用红加白色调,家具白色,房间局部点缀淡蓝、有浪温气氛。 ——典雅靓丽色调。中心色为粉红色。沙发、灯罩粉红色,窗帘、靠垫用粉红印花布,地板淡茶色,墙壁奶白色,此色调适合少妇和 女孩。 ——华丽清新色调。中心色为酒红色、蓝色和金色,沙发用酒红色,地毯为暗土红色,墙面用明亮的米色,局部点缀金色,如镀金 的壁灯,再加一些蓝色作为辅助,即成华丽清新格调 <二>设计的十种形式 室内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其功能实用,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主题情感和意境,形式语言与形式美则可通过以下方式表 现出来。 一、对比。对比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定型技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作对照就称为对比。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放在同一 空间中,使其既对立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在强烈反差中获得鲜 明的对比,求得互补和满足的效果。 二、和谐。和谐包含谐调之意。它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光、质等组合得到协调,成为一个非常 和谐统一的整体。和谐还可分为环境及造型的和谐、材料质感的和谐、色调的和谐、风格样式的和谐等。 三、对称。对称是形式美的传统技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又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对称给人感受秩序、庄重、整齐、和谐之美。

四、均衡。生活中金鸡独立,演员走钢丝,从力的均衡上给人稳定的视觉艺术享受,使人获得视觉均衡心理,均衡是依中轴线、中心点不等形而等量的形体、构件、色彩相配置。均衡和对称形式相比较,有活泼、生动、和谐、优美之韵味。 五、层次。一幅装饰构图,要分清层次,使画面具有深度、广度而更加丰富。缺少层次,则感到平庸,室内设计同样要追求空间层次感。如色彩从冷到暖,明度从亮到暗,纹理从复杂到简单,造型从大到小、从方到圆,构图从聚到散,质地单一到多样等,都可以看成是富有层次的变化。层次变化可以取得极其丰富的视觉效果。 六、呼应。呼应如同形影相伴,在室内设计中,顶棚与地面桌面与其他部位,采用呼应的手法,形体的处理,会起到对应的作用。呼应属于均衡的形式美,是各种艺术常用的手法,呼应也有“相应对称”、“相对对称”之说,一般运用形象对应、虚实气势等手法求得呼应的艺术效果。七、延续。延续是指连续伸延。人们常用“形象”一词指一切物体的外表形状。如果将一个形象有规律地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连续下去就是延续。这种延续手法运用在空间之中,使空间获得扩张感或导向作用,甚至可以加深人们对环境中重点景物的印象。 八、简洁。简洁或称简练,指室内环境中没有华丽的修饰和多余的附加物。以少而精的原则,把室内装饰减少到最小程度。以为“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简洁是室内设计中特别值得提倡的手法之一,也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趋势。 九、独特。独特也称特异。独特是突破原有规律,标新立异引人注目。“万绿丛中一点红,荒漠中的绿地”,都是独特的体现。独特是在陪衬中产生出来的,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的。在室内设计中特别推崇有突破的想像力,以创造个性和特色。 十、色调。色彩是构成造型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颜色能引起人视觉上不同的色彩感觉。如红、橙、黄温暖感很热烈,被称作暖色系,青蓝绿具有寒冷、沉静的感觉,称作冷色系。在室内设计中,可选用各类色调构成,色调有很多种,一般可归纳为“同

色彩基础知识全面.doc

色彩基础知识 第二章色彩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 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 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 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美术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推动与辅助的作用。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本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以色彩概念类别、色彩形式表现、色彩性格归纳、主观构想表现为单元题,进行知识划分,使教学思路的体例更加清晰,知识点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单元主要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工具运用、认识不同的色彩类别及色彩基本原理。第二单元逐渐向色彩表现形式的叙述,学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掌握色彩的构成搭配规律。第三单元结合了人的色彩心理,着重讲解色彩自身的特征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第四单元针对环艺、广告、服装等不同专业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做了有针对性地知识点结合,把色彩的运用和专业开展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色彩概念类别

任务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在色彩这个美妙的世界里,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特有的色彩变化,结合生活认识色彩,理解色彩对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作用。将学生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引领到设计色彩领域当中,从设计生活和设计的角度介绍设计色彩的的概念、用途和特点,让同学们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对专业学习的作用。 在课本中,认识工具和工具的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不同色彩特征对认识色彩的影响及存在的联系。 任务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内容]从学习绘画至今,我们接触了好多的绘画工具。比如,从幼儿园时用过的彩色铅笔,到学习专业素描时用过的专业铅笔,再到学习色彩实用过的水粉笔、油画笔、油画棒,等等。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进入设计色彩的领域,又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以满足设计色彩的设计需求。 [教学要求]认识工具和工具的基本表现作用 明白设计色彩使用的工具是如何根据具体的表现对象来选择的 任务三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教学内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是色彩体系的三大基本类别,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色彩、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以及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各自的特点 了解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装饰色彩、构成色彩的意义 任务四自然色彩的特征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均是彩色。自然山水显示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并且这些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尽的享受。 [教学要求]解释自然界的色彩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理解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 任务五色彩的三属性及运用 [教学内容]色彩具有基本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设计色彩是从人对色彩的

有关色彩和结构的基础知识分析

有关色彩和结构的基础知识 虽然说得是网页,但对于平面设计也应该是一个道理。 《网页色彩的搭配》 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色彩搭配却是网友们感到头疼的问题。网页的背景,文字,图标,边框,超链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色彩,应该搭配什么色彩才能最好的表达出预想的内涵呢?阿捷这里谈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1、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 2、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网页html语言中的色彩表达即是用这三种颜色的数值表示例如:红色是color (255,0,0)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为(FF0000),白色为(FFFFFF), 我们经常看到的"bgColor=#FFFFFF"就是指背景色为白色。 3、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4、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所以至少可以制作几百万种色彩。 网页制作用彩色还是非彩色好呢?根据专业的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彩色的记忆效果是黑白的3.5倍。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彩色页面较完全黑白页面更加吸引人。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主要内容文字用非彩色(黑色),边框,背景,图片用彩色。这样页面整体不单调,看主要内容也不会眼花。 ●非彩色的搭配 黑白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搭配,白字黑底,黑底白字都非常清晰明了。灰色是万能色,可以和任何彩色搭配,也可以帮助两种对立的色彩和谐过渡。如果你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色彩,那么用灰色试试,效果绝对不会太差。 ●彩色的搭配 色彩千变万化,彩色的搭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学习一些色彩的知识。 一、色环。我们将色彩按"红->黄->绿->蓝->红"依次过度渐变,就可以得到一个色彩环。色环的两端是暖色和寒色,当中是中型色。(如下图) 红.橙.橙黄.黄.黄绿.绿.青绿.蓝绿.蓝.蓝紫.紫.紫红.红

色彩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物理性质 1、光与色 A、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光是发生色彩 感觉的刺激物,色彩是视觉器官的结果。 B、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 别。振幅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2、物体色 A、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透明物体的 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光的物体,它的颜色取决于对 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的情况。 B、物体表面色的饱和度(纯度)取决于选择性吸收的光量和表面反射的光 量,它实际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3、光源的演色性 二、色的分类 1、无彩色系 指黑色、白色和由黑白色调和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 三、色彩的基本特性 1、色相 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2、纯度(彩度、饱和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中含有色部分的比例。 3、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两种情况): A、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同一色掺入不同颜色或黑色时会使明度降低。 B、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最低,红色为中间明度。 四、色的混合 1、三原色 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 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 青(湖兰)。 2、混色理论 间色: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 复色:间色与原色相混或间色与间色相混 对比色:红与蓝为对比色 互补色:红与绿为互补色 协调色:红与桔为协调色 3、色立体 借助于三维空间的模式表示色相、明度、纯度关系的一种表色方法。 说明:A、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B、南北两级连接中心轴表示明度 C、南极为黑,北极为白,中心为灰

色彩基本理论知识

色彩基本理论知识 色彩的四要素 1、色相:色彩的本来面貌。色环。物体本身固有色。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纯度(饱和度、彩度):色彩的饱和程度或鲜浊程度。 4、冷暖:指色彩的补色和对比色关系,是色彩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从色相上说,有亮色调(高调)、灰色调(中调)、暗色调(低调); 从纯度上说有高纯度色调和低纯度色调; 从冷暖上说,有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 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绿色与紫色称为中性色),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将对比的冷暖色并列,冷暖感觉会更加鲜明,冷的更冷,暖的更暖,这种冷暖同时放在一起对比的现象,称冷暖对比。 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类似色 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邻近色 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对比色。 补色 色环中任何两色混所得的新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也称余色。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1.什么是色彩? 答:所谓色彩,是色与彩的全称。色是指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产生的感觉。彩是指多色的意思,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地感受色彩。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平时所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2.什么是三原色?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

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 授课对象:七年级 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探索 授课方法:说教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教具:PPT多媒体课件、颜料、色盘、水粉笔、水粉纸、调色杯 学具:颜料、水粉笔、调色杯、水粉纸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分类 (1)原色: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思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是什么: A、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 B、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 思考问题: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光越:A、亮B、暗C、不变 (2)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 系”。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 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油漆调色的基本知识

油漆调色的基本知识 我们在学习油漆调色方法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些颜色方面的常识。自然界中物体的颜色千变万化,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发光体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光的辐射在物体上,光的辐射能量作用于眼睛经结果。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只有受到光线的射时才被呈现出来,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在物体上被反射和有吸收的情况决定的。一个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由于这个物体主要将白光中的绿色范围的波长反射出来,而光谱的其他部分则被它吸收,如果在钠光灯下观察这个物体就看不出是绿色,因为钠光的光线中没有绿光的成份可以被它反射,这里可以看出,物体的可见颜色是随光照光谱成份而变化的。一个物体如果完全反射射来的光线,那么这个物体我们看来是白色的,如果它完全吸收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则这个 物体看来是黑色的。 颜色分为非彩色和彩色,非彩色是指黑色、白色和这两者之间深浅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上的非彩色的反射率代表物体的明度。反射率越高时,接近白色,越低时,接近黑色。彩色系列是指除了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光谱不同波长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颜色的色调,如红、橙、黄、绿、青、紫等。要确切地说清楚某一种颜色,必须考虑到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者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色调是指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的波长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色调是决定颜色本质的基本特征。颜色的饱和度是指一个颜色的鲜明程度。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是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非彩色则只有明度的差别,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这两个属性。 油漆、颜料、染料等的混合配色遵循一种减色法混原理,其三原色是黄、青、紫,它们的互补色是兰、红、绿。所谓补色即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色色光,红色的补色是青色,黄色的补色是兰色,绿色的 补色是紫色。减色法混合的结果归纳如下: 黄色=白色-兰色 紫色=白色-绿色 青色=白色-红色 黄色+紫色=白色-兰色-绿色=红色 黄色+青色=白色-兰色-红色=绿色 紫色+青色=白色-绿色-红色=兰色 黄色+紫色+青色=白色-兰色-绿色-红色=黑色 这些关系式标明颜料依次相加的关系,混合后得出的颜色,其明度是减少的。 油漆调色技术主要有实色漆调色,透明漆调色,金属漆调色等,通常在拟定调色配方以前,要根据颜色样板或按某一实物的颜色来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色相范围,由几种颜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色与色之间关系如何,各占比例约多少,然后根据经验初步拟出找色配方,再经小样调试,调色时,先加入主色,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副,慢慢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要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抹、刷、喷或沾在干净的样板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始样板比色,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目前油漆生产厂家一般备有黑、白、红、绿、兰、黄、青、紫等色浆或色母用于调色,在进行实色漆调色时,多采用浅色浅色域在白基础中加小于5%的高浓度色浆调色,深色域使用清漆加固定量色浆的调色方法。而透明色的调色则选用的是一些透明颜料浆或染料液,,透明色的颜色变化还受到涂层的厚度及底材的影响,在实际调色比色时应该在规定的厚度及底材上进行比较。金属漆的调色除遵循颜料混合基本原理外,还应考虑到自发光类金属颜料对颜色的影响,相对要复杂一些。了 最新回复 wlf at 2007-3-16 15:06:25

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分类 (1)原色: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思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是什么: A、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 B、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 思考问题: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光越:A、亮B、暗C、不变 (2)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 系”。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 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1)暖色系:指的是包括黄色、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它们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的感觉。 (2)冷色系:指的是包括绿色、蓝色、紫色的所有色彩。 它给人以清冷、宁静、凉爽的感觉。 (3)同类色:相同类别的色彩称为同类色。 柠檬黄、中黄、土黄,就属同类色。 (4)近似色 A、同类别色彩称为近似色;如桔红与朱红,朱红与大红等,都是近似色。

摄影色彩基础知识

摄影色彩基础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由于眼睛强大的适应能力,忽略一些由阳光或不同类型灯泡引起的细微的色彩变化,不过这些变化却能在摄影中被数码相机或者胶片忠实的记录到您的彩色照片中。 如果您对光线与色彩变化的这些自然规律了解不足,不能把握这些色彩细微变化对成像的影响,往往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出现偏色,严重的将影响最终出片的质量。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色彩,拍摄出理想的作品,您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色彩科学的知识。 色彩的根基(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三原色分为两类:色光三原色,颜料三原色。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这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应用于早期的彩色摄影之中,现在被广

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色彩的特性 尽管我们拍摄照片的色彩与被摄物的真实色彩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但你还是非常希望观者相信你所拍摄照片上的色彩是真实、精确的,或者说你希望观者在看到你的摄影作品时,能够产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在拍摄与后期中,你对色彩的掌控会直接影响你对图片的阐释,尝试着去寻找出对色彩的最佳掌控方式。 而在调控色彩时,有三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是每一位摄影人都需要高度关注的,这就是色彩的三个特性——色调(色相)、明度与饱和度。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很多考生会问一些关于画水粉色彩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画色彩的经验以及查阅的一些资料加以总结,希望会有一定帮助 一、认识色彩 1、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其实也就是颜色的名字,比如普蓝、大红、淡黄...我们叫的的也就是它们的色相。色相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最准确的标准 明度:也就是色彩的明亮程度,不同颜色有不同的明暗差别,同一颜色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明度也会不同 纯度:及色彩的纯净程度和饱和程度,举例来说就是刚挤出来的一块大红色,纯度很高,当你往里加白或加其他颜色调和,纯度会越来越低。 2、三原色 按标准的美术色彩三原色来说,应该是黄、品红、青。平常老师教一般都说红黄蓝,这都不重要画画毕竟不是搞科学。所谓的三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3、间色 某两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4、互补色 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色彩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纯度降低,变成灰色。 5、色彩的冷暖 其实这个是跟感觉很密切的,比如让你想象暖的东西,大家脑子里会出现太阳,火焰等,想象冷的东西,就会出现冰川、海洋等等。自然地像红色黄色橙色等会给人暖的感觉,蓝色绿色就会相对给人冷的感觉。 二、初学者调色盒中应准备的颜色

《色彩基础知识入门》教案设计

课型:艺术欣赏课 教法:讲解以及板书 教具:多媒体演示 课时:1课时 一、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色彩分类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色彩构图能力 情感目标:讲解范画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色彩构图的要求 2、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导入课题:介绍水粉画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回忆三原色及其颜色本身的性质。展示幻灯片(原色、间色、复色) 2、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展示三原色幻灯片) 固有色——是指一个物体在通常情况下给人留下印象的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体本身的颜色。如红色的旗帜,绿色的草地,黄色的桌子等。但是物体本身的颜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不同环境不同光照不能同颜色的对比中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因此,在色彩绘画中,我们不能机械的看待物体固有的颜色,而要注意它在不同光照环境中的色彩变化。 光源色——是物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光源色的影响。对于光照的颜色,我们叫光源色。例如阳光、火光和各种灯光都可以使被照物体发生色彩变化。比如同样的景物在早晨、中午、傍晚的不同光照下其色彩会明显不同。 条件色——又称环境色,它是一个物体被附近的物体所反射的光色所照射,就形成了该物体的环境色。(展示幻灯片石膏像) 3、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一个颜色的相貌,是这个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基本特征。有些颜色的相貌特征很明显,比如红、黄、蓝、绿等,其色相的名称也很明确;而有许多颜色的特征不明显,只能区别其色感倾向,如黄绿、蓝绿、紫灰等等。但无论什么颜色,他们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颜色的相貌特征。 明度:明度是指一个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色彩的明度有两种类别,一是各个不同颜色之间存在的明暗强度不同,例如黄色比红色亮,红色比紫色亮等等。二是同类色系中的明暗深浅程度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个颜色中含白色或黑色的分量不同而形成的。 纯度:纯度是指颜色的纯净度。一个颜色中所含其他色素的成分越少,其纯度就越高。以三原色是纯度最高的颜色,间色次之,复色更次之。 4、静物的布置与构图 1、色彩写生的静物布置,除了对色彩方面的要求以外,其他如题材内容的选择,物品的主次关系,大小疏密的安排等方面,与素描静物的布置要求都是一致的。 2、构图是表现绘画美感的重要因素。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均衡、多样统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图要求整体感,画面布置上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第二:构图要有主题意识,只要是指注意主题物大小要适当,位置越适当 第三:构图要有均衡观念,注意聚散的处理 四、课堂总结 完整是构图的终结,完美是一幅画的最高标准。一幅静物画中各个物体位置安排合适,大小黑白适当,形象塑造整体,创作意图得到明确体现,这样的一幅构图才称的上是完整的。完整与和谐是构图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