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简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左怀玲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三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我们在7年级上册和8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12章数据的描述”,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在前两章中,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从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不包括选学内容的课时数),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20.1 数据的代表约6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20.3 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下面是本章知识展开的结构框图。

本章知识的展开顺序如下图:

对于一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以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就可以通过这些图表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特征量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或典型水平。这些特征量代表这组数据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一点集中的情况,从而反映出数据资料的典型水平。例如,要想比较某校同年级两个班某学科的测验分数,不能将两个班每个学生的测验成绩一一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学生的分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是不相同的,用个别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是得不出什么结果的。如果能够对每个班的学生成绩进行整理、加工之后,计算出一个或几个统计量来代表全班的测验水平,再比较就非常简单明了了。很显然,这个能够代表全班成绩水平的统计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之一:

1.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中心点的统计量;

2.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排序最中间的统计量;

3.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出现最多的统计量;

4.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分布范围的统计量。

这些统计量之所以能够代表全班成绩去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度量了全班测验成绩集中于哪一点或哪一个范围,因此把它们统称为集中趋势的度量,常用度量集中趋

势的特征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分位数等,本章研究前三个统计量。

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本章第20.1节开始,首先给出一个农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要求根据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人均耕地面积,这是一个计算加权平均数的问题。教科书没有直接给出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的做法,而是设置一个讨论栏目,给出一种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错误解法(即直接求平均数的平均数),让学生讨论这种解法,通过讨论发现错误,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借此给出正确的解法,引进加权平均数的概念。通过比较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正确与错误的解法,也使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所体会。“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科书安排了2个例题,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权平均数。在求n个数的算数平均数时,有时会遇到重复数据较多的情况,这时可以将求算数平均数的

公式进行简化,比如可以写成,如果将分别看成是的权,则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就统一起来,只是这里“权”的意义并不是很突出。教科书在这里将两者统一起来,为的是使学生对加权平均数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接下去,教科书又通过一个探究栏目,研究了对于区间分组的数据如何求加权平均数的问题,这类问题是统计中常见的。利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可以方便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但由于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步骤不同,因此教科书没有针对某一款计算器介绍统计功能的使用,而是概要地

介绍了一下过程。到此为止,教科书中涉及到的问题都是针对全体数据,不涉及样本数据的问题。本节最后,教科书结合一个例题,介绍了如何利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问题,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样本的代表性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章在第20.1.2小节,通过几个具体实例,研究了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是一个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位置代表值,能够表明一组数据排序最中间的统计量,可以提供这组数据中,约有一半的数据大于(或小于)中位数。对于中位数的这个作用,教科书通过一个比较典型的考察体育比赛成绩的例子来体现。另外,在这个例子中,也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众数是表明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统计量,它提供了哪个(些)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对于众数的这个作用,教科书也是通过一个典型的销售量问题来研究,在这个例子中,同样也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在本节最后,教科书结合一个具体问题,编写了综合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决问题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涉及到根据具体问题的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对数据适当分组、用表格整理数据、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统计图表和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分析数据的一个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在本节最后,教科书利用一个归纳的栏目,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种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进行了概括总结,突出了它们各自的统计意义和各自的特征。

本章第20.2节研究了刻画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统计中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常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平均差、四分位差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只研究极差和方差。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教科书利用温差的例子来研究极差,温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是一个典型的极差的例子,利用温差介绍极差,有助于学生认识极差的统计意义。方差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教科书对方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首先在一个讨论栏目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背景,根据背景提出两个具体问题,从统计上看,这两个问题中是要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比较它们的波动情况。通过计算可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是相同的,这一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数据的波动情况。为了直观第看出数据的波动情况,教科书画出了两个散点图,通过观察散点图,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这两个散点图的使学生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引进了利用方差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介绍了方差的公式,并从方差公式的结构上分析了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的,即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将利用方差刻画数据的波动和利用散点图显示数据的波动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方差的意义,因此,教科书对本小节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又设计一个例子,来利用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利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也可以求方差,由于不同品牌计算器在计算方差时操作的步骤不同,教科书对使用计算器求方差,只做了简单的介绍。在本节最后,教科书回到本章前言中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个实际问题涉及到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问题,这样,教科书就结合这个例子介绍了如何利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问题。

教材在最后一节安排了一个具有一定综合性和活动性的“课题学习”。这个“课题学习”选用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体质健康问题。由于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因此这个课题学习的综合性比前面两章统计中的课题学习更强。为了便于教学操作,教科书根据《中学生体质健康登记表》提供了一个样例,样例中涉及到选择样本收集数据、用统计表图整理和描述数据,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完成这个课题学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章以及以前所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经历数据处理得出结论以及对所得结论进行解释和反驳的统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进一步体验统计是进行决策

的有利手段。

对于本章内容,教学中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本章编写特点

1.注意突出统计思想

统计中常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出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和推测总体的情况,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本套教科书对于统计的这一基本思想给予充分重视。本章在第4章的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用样本的集中趋势和波情况估计总体相应情况的问题。例如在20.1节通过实例学习了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在20.2节通过实例研究了如何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的问题,在20.3节的课题学习中也要让学生通过抽样进行统计调查活动,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出对总体的估计等等。因此,本章编写时,在每一节都注意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一思想,使得他们对抽样的必要性、样本的代表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可行性,以及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即结论的“不确定性”等有更多体会。

2.强调在活动中建立统计观念,突出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

统计观念反映的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能推测到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等,是在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感觉。培养统计观念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从事统计活动,经历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逐步学会用数据说话。本套教科书特别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建立统计观念。例如,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统计的内容,全套教科书以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为线索,按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数据的分析来安排统计内容。在每一章的中,对于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又都是放在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中来学习的,本章也是如此。例如,本章在研究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问题时(例6),教科书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要求学生通过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依照各统计量的特征来选择它们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再如,本章第20.3节的课题学习,强调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通过调查活动获得一些信息。动手处理数据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是一个活动性很强,并且充满乐趣的过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解释或反驳的过程。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将统计的概念、方法与原理统一到数据处理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

3.素材丰富,体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本套教科书编写时特别注意将统计的学习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作为例子,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本章亦是如此。例如,在第20.1节中,教科书利用“求

人均耕地面积”“公司招聘职员”“演讲比赛成绩”“公共汽车载客量”“灯泡的使用寿命”等实际问题来学习加权平均数,利用“体育比赛成绩”“鞋店销售量”等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统计意义;又如,在20.2节中,借助于“”温差“年龄”“身高”“选择甜玉米种子”等实际问题,研究极差和方差,结合这些实际问题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差与方差的统计意义;再如,在第20.3节中,教科书选择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作为“课题学习”,使学生综合运用本章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活动。这样的一种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编写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和方法,体会统计的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统计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统计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知识与方法,这也是数据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数据的分析,《标准》在第2学段和本学段都有要求,第2学段要求“理解、会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这样看来,对于分析数据集中趋势的三种统计量,学生在第2学段已经有所接触,已经会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对它们可以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有所体会;《标准》在本学段要求“会计算加权平均数,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会计算极差方差,会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样看来,本学段在第2 学段的基础上,需要学习利用加权平均数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以及用极差、方差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等。根据《标准》的这个特点,本章在编写时,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将三个学段的相关内容,在分析数据的这个大背景下统一起来,在对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例如,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本章就是在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大背景下,在整理学生已有的关于这三种统计量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加权平均数,研究如何根据统计量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等。这样的一种编写方式,将三个学段的学习连成一个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整体。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对于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整体认识。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对于统计中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例如,关于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标准》在本学段要求“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等。对于《标准》的这个要求,教科书在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本章都有安排,但在要求上有不同的层次。第4章从收集数据的角度研究抽样调查,要求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本章要求通过较多实例,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并初步感受样本的代表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能够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等。因此,在本章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3.合理使用计算机(器)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统计学的研究带来很大变化,为统计工作的高效、准确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对于计算机(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的作用,本套教科书给予充分重视。本章中,编写了使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内容作为碧血内容,还编写了利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集中统计量的内容作为选学内容等。教学中要注意发挥计算器(机)在处理数据中的作用,也要注意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机)。比如,在初学加权平均数和方差的概念时,应该让学生使用笔算或使用计算器的一般计算功能进行计算,使学生对求加权平均数方法和方差的结构有更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

或方差的方法,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解统计思想和从事统计活动上来。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全章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 难点:对“权”的理解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24“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 ,B ,C 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 2 62 10026199+< +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 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 教材P124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24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25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 教材P125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

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材分析 一、本章知识概述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三章。这三章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 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分别是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和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在初一,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 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值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从而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及课时安排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本章教学时Array间约需14课时(不 含选学内容的课时 20.1数据的代 表 20.2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20.3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三、课程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的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20.1数据的代表: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教 案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谈话:这学期以来,大多数同学的作业有了进步。通过课前调查,我们都知道了自己的数学作业得优的次数,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作业得过多少次优? 2、指名说一说,师板书,制成统计表。 3、我们已经学过了统计,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制成统计图吗? 4、指名说一说怎样完成统计图。 5、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制统计图,统计图的作用可大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探究体验 1、刚才的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课件出示横向统计图)。观察思考:这个统计图与我们原来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呢?(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格代表几次?)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见解。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指名说一说,师课件展示统计图。象这样的统计图,我们还可以给它标上数据,便于看得更清楚。) 4、生自主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观察。 (2)独立在书上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检查。 (3)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呢?(4)生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分小组统计组内成员数学作业得优的次数,制成横式统计图。(自己的次数由自己涂到统计图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从统计图上知道了什么? 2、完成P40页第1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教学目标: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教材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客观上,教材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教材例的作用如下: ()、解决例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教材例的作用如下: ()、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例与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 () 五、例习题分析: 例和例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测验占、期中占、期末考试占,小关 (单位:小时)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doc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 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 1.1 平均数 第 1课时 平均数 (1)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 对 “ 权” 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某校八年级共有 4 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 班 2 班 3 班 4 班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八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1 x = 4 ×(79 + 80+ 81+ 82) = 80.5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x1+ x2+ x3+ + xn 一般地,如果有 n 个数 x 1 ,x 2, x 3, , x n ,则有 x = n ,其中 x 叫做这 n 个数的 平均数,读作 “x 拔”. 二、讲授新课 问题: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 们的各项成绩 ( 百分制 ) 如表所示 .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1)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 ( 百分制 ) .从他们的成 绩看,应该录取谁? (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3∶4 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 ( 百分制 ) .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对于问题 (1) ,根据平均数公式,甲的平均成绩为: 85+ 78+ 85+ 73 4 = 80.25 , 乙的平均成绩为 73+ 80+ 82+ 83 4 = 79.5. 因为甲的平均成绩比乙高,所以应该录取甲. 对于问题 (2) ,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3∶4 的比确定,这说明各项成绩的 “重要程度 ”有 所不同,读、写的成绩比听、说的成绩更加 “ 重要 ”.因此,甲的平均成绩为 85 × 2+78 × 1+85 × 3+73 × 4 2+ 1+ 3+4 = 79.5 , 乙的平均成绩为

苏教版三下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了在小组里或班级内开展调查活动,获得需要的数据。如,小组里的同学每人都说出自己有蛀牙的颗数,按蛀牙0颗、1颗、2颗……整理出组内同学蛀牙情况的数据。还教学了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获得不同的数据。如把许多积木先按形状分类,再按颜色分类,得到两组数据。本单元继续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把各个小组的数据汇总成全班的数据,二是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两个内容各编排一道例题。 例1 汇总班内各个小组的数据,得到全班的数据 例2 分析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人们进行统计,一般是为了了解客观事物、现象,或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数据是统计活动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了解对象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学生)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本单元编排的例题及其教学内容,完全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 (一)把各个小组的数据合并,是常用的汇总方法;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是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 一个小组里的人数不会很多,在组内进行调查和获得数据比较方便。如果要获得较大范围乃至很大范围中的数据,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由于调查的面相当广,被调查的对象比较多,不适宜甚至不可能通过举手、数个数、一一询问等方法直接统计。即使先让每个人填写调查表,再用画“正”字的方法处理信息,也十分麻烦。于是,人们“化整为零”,把被调查的对象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的人数不是很多,先分别在各个组内调查统计,再把所有小组的数据汇总,就能得到整体的数据。学生已经有在小组内统计的经验,只要再学会汇总数据的方法,就能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统计了。这正是例1的编排意图。 例1开展统计活动,要了解全班同学中几月份出生的人最多,几月份出生的人最少。这是学生暂时不知道答案,但也是感兴趣且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是几月份出生的,他们还需要了解其他人的出生月份。怎样收集各个人的出生月份呢?教材要学生想办法。他们会想到许多方法,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出生月份写在纸上,集中起来分类整理;先分小组调查,整理出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再汇总成全班的数据……也许各种办法都能解决问题,例题从其教学内容与

2019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进行数据处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处理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内容。 【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步:回顾交流、系统跃进 知识线索: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集中趋势波动大小 数字特征 应用 本章思想:

平均数是衡量样本(求一组数据)和总体平均水平的特征数,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定义法) 且f 1+f 2+……+f k =n (加权法)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与其它数据差异较大时,可求出其中位数来观察集中趋势;理解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通过众数观察其集中趋势,理解另一类是反映数据波动大小(即离散趋势)的特征数——极差、方差。 设有n 个数据n x x x ,, , 21,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2221)()(x x x x --,,…,,, 2)(x x n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1 222212x x x x x x n x n -++-+-= 第二步:联系实际 主动探索 问题1、已知;某学校六年级学生的身高的一个样本如下(单位:cm ) 158 162 146 151 153 168 159 154 167 159 167 166 159 154 160 162 164 160 157 149 (1)试填写下面的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相应的频数颁布直方图 分组 频数累计 频数 146 ~ 149 150 ~ 152 153 ~ 155 156 ~ 158 159 ~ 161 162 ~ 164 165 ~ 167 168 ~ 170 合计 (2)估算这个年段学生的平均身高。 (3)求出这个年段学生的身高的极差。

《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突破建议: 1.挖掘情境内涵,理解“选择校服”的本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 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回答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真正参与进来。 首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 然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刚才同学们是针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确定校服的。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校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最后使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为主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使学生明白,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个研讨内容。 2.抓住问题冲突,引出收集信息的方法。 本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法,调查法是学生首次运用,学生没有这部分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先通过小组研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从而制定好调查计划。

从研讨到制定计划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在顺应学生思维的前提下,顺思导学,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调查法。 比如:当学生知道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为主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后,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来听取大家的意见呢? 学生的意见可能很多,预设到的答案可能是: (1)在学门口挨个询问?对此学生会反驳太麻烦了,全校人数太多,一天也问不完。 (2)打电话询问。 (3)听老师的。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要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把多种方法都呈现给孩子,让他们针对这些方法进行讨论,指出不足及修改的方案。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抓住学生的一些有用信息进行引导,全校人数太多不好操作,我们可以划分成班级来统计,然后根据众多班级同学的想法来确定校服颜色。这样抽样调查的名词学生不会说出,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即先调查人数少的同学的意见,在慢慢到人数多同学的意见,从而把这种方法具体的形象的让学生理解。 3.优化调查方式,便于统计。 在学生懂得调查本班同学的意见后,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种颜色的人数呢?一般的方法举手、起立、投票等。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

小学数学三年级《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 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 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法。 三、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四、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纵向条形统计图 出示图片:我带你们看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水立方)这是哪?(鸟巢) 师:北京为了筹备第29 届奥运会除了新建了这两个标志建筑以外,还改建了一些原有 的体育馆,比如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知道它们分别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吗? 【课件演示】:奥运会场馆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份?(板书:统计图)这份统计图和我们二年级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 人水立方 奥运场馆容纳人数统计图 鸟巢

2.我们看看工体的座位情况,它有多少座位啊?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按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那样,每个小格代表2或者5行不行? 小结:得按照数据的大小来决定单位格代表多少。 3.首体呢?在什么范围?怎么看的?(出示:18000) 师:观察这张统计图,如果去掉竖线,你还认识吗? 4.水立方里可以容纳多少人呢?为什么? 5.鸟巢的座位数占9个格多一点,你猜猜鸟巢有多少座位?为什么都估计90000多? 看来单位格表示多少特别重要。(出示91000人) 师:我们都知道开幕式在鸟巢进行,为什么?(场馆大,容人多。) 你是通过什么猜的?(板书:数据) 师:如果把这张图改变方向,你还认识吗? (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绿色奥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起看看北京用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 1.这张统计图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横向) 2.课件:这是哪里?(北海)知道北海有多少水吗?(出示:60 )怎么知道的? 师:这是一家洗浴中心,现在北京大街上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了,北京市所有洗浴中心的年用水量是(出示:条形)你们为什么表示惊奇? 师:谁来指一指大概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猜猜是多少?(出示:132) 北海 的蓄水量洗浴业北京市部分生活用水情况与北海蓄水量对比统计图 洗车业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课题:20.1.1 平均数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灵活应用一组数据平均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对“权”的理解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下: 应试者听说读写 甲85 78 85 73 乙73 80 82 83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学生思考、讨论解答,教师更正 解:1、甲的平均成绩=《85+78+85+73>/4=80.25 乙的平均成绩=《73+80+82+83>/4=79.5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2、甲的平均成绩=....................................... 乙的平均成绩=.....................................? 因为..的平均成绩比..的高,所以应该录取...。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上叙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每个数据一样重要。问题2呢?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之后,看课本p112面,理解“权”的意义, 以及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三、交流展示: 例1:课本p112面例题1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小结:1、 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 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例1与问题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 =4 1(79+80+81+82)=80.5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演板 四、归纳小结: 1、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3、权的意义 五、当堂训练: 一、必作题 : 1、某人打靶,有a 次打中x 环,b 次打中y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数据的分析章节教材分析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简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左怀玲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三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我们在7年级上册和8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第4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12章数据的描述”,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在前两章中,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 章从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不包括选学内容的课时数),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20.1 数据的代 表 约6课时 20.2 数据的波 动 约5课时 20.3 课题学 习 约2课时 数学活 动 小 结 约2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下面是本章知识展开的结构框图。 本章知识的展开顺序如下图: 对于一组数据利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以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就可以通过这些图表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特征量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或典型水平。这些特征量代表这组数据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一点集中的情况,从而反映出数据资料的典型水平。例如,要想比较某校同年级两个班某学科的测验分数,不能将两个班每个学生的测验成绩一一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学生的分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是不相同的,用个别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是得不出什么结果的。如果能够对每个班的学生成绩进行整理、加工之后,计算出一个或几个统计量来代表全班的测验水平,再比较就非常简单明了了。很显然,这个能够代表全班成绩水平的统计量应该具有以 下特点之一: 1.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中心点的统计量; 2.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排序最中间的统计量; 3.能够表明全班测验成绩出现最多的统计量;

小学数学《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 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 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法。 三、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四、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纵向条形统计图 出示图片:我带你们看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水立方)这是哪?(鸟巢) 师:北京为了筹备第29 届奥运会除了新建了这两个标志建筑以外,还改建了一些原有 的体育馆,比如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知道它们分别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吗? 【课件演示】:奥运会场馆情况统计图 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 人水立方 奥运场馆容纳人数统计图 鸟巢

1.这是一份?(板书:统计图)这份统计图和我们二年级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我们看看工体的座位情况,它有多少座位啊?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按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那样,每个小格代表2或者5行不行? 小结:得按照数据的大小来决定单位格代表多少。 3.首体呢?在什么范围?怎么看的?(出示:18000) 师:观察这张统计图,如果去掉竖线,你还认识吗? 4.水立方里可以容纳多少人呢?为什么? 5.鸟巢的座位数占9个格多一点,你猜猜鸟巢有多少座位?为什么都估计90000多? 看来单位格表示多少特别重要。(出示91000人) 师:我们都知道开幕式在鸟巢进行,为什么?(场馆大,容人多。) 你是通过什么猜的?(板书:数据) 师:如果把这张图改变方向,你还认识吗? (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绿色奥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起看看北京用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 北京市部分生活用水情况与北海蓄水量对比统计图 北海 的蓄水量 洗浴业 洗车业 1.这张统计图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横向) 2.课件:这是哪里?(北海)知道北海有多少水吗?(出示:60 )怎么知道的? 师:这是一家洗浴中心,现在北京大街上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了,北京市所有洗浴中心的年用水量是(出示:条形)你们为什么表示惊奇?

《简单的数据分析(二)》同步教案

第2课时: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1、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2、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联系巩固,拓展提高 ⒈是啊,平均数的作用可真大啊!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们还在什么情况下听过、见过或使用过平均数?(学生举例) ⒉老师举例

数据的分析全章备课教案

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1课时 课题:6.1.1 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1) 学习目标: 1、认识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关系; 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权数的性质,以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其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观察,创设问题情景。 甲、乙两组各有8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单位:米):甲组:1.60,1.55,1.71,1.56,1.63,1.53,1.68,1.62。 乙组:1.60,1.64,1.60,1.60,1.64,1.68,1.68,1.68。 1、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 A、甲组中的8个数都不相同:每个数只出现一次。 B、乙组中含有相同的数:1.60出现3次1.64出现2次,1.68出现3次,重复出现的次数(频数)不同,反映了数据之间的差异。 2、分别计算甲、乙两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A、甲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 (1.60+1.55+1.71+1.56+1.63+1.53+1.68+1.62)÷8=1.61(米) B、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 (1.60+1.64+1.60+1.60+1.64+1.68+1.68+1.68)÷8=1.64(米)

3、想一想,计算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有没有别的方法? A 、重复出现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乙组同学的身高也可以这样计算: (1.60×3+1.64×2+1.68×3)÷8=1.64(米) B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式子也可以写成: (1.60×3+1.64×2+1.68×3) ×81 =1.60×833/8+1.64×82 +1.68×81 =1.64(米) 二、探索研究、建立数模 1、在乙数数据的8个数中: 频数 频率(比率) 1.60 有3个,占83 ;1.64 有2个,占41 ;1.68 有3个占83。 83,1/4,8 3分别表示1.60,1.64,1.68 这3个数在乙组数据的8个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称它们为这3个数的权数。 A 、在乙组数据中: 1.60的权数是(83); 1.64的权数是(41 ); 1.68的 权数是(8 3 )。 B 、3个权之和是(83+41+8 3 )=1 C 、小结:一般地,权数是一组非负数, 权数之和为1。 2、按算式1.60×83+1.64×41 +1.68×83=1.64算得的平均数,称为1.60, 1.64,1.68分别以83,41,8 3 为权的加权平均数。 三、思索、应用、拓展 1、比较下面的两种说法: A 、1.64是1.60,1.60,1.60,1.64,1.64,1.68,1.68,1.68的平均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2.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过程与方法】 在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情感态度】 从事采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样本的集中趋势和波动情况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和波动情况.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反映具体问题中的数据特征.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请归纳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种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的意义和特征. 2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举例说明加权平均数中“权”的意义. 3举例说明极差和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的?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师生共同分析,达到系统地回顾本章知识的目的.在相互交流中,锻炼合作交流的意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 例1 如图所示,公园里有两条石阶路,哪条石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图中数字表示每一级的高度,单位:cm ) 【分析】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判断哪条石阶路走起来舒服,就要联想到极差和方差,它们是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依据. 解:图(1)的石阶路走起来较舒适. ∵图(1)的极差是16-14=2,图(2)的极差是19-10=9. ()()()()2 2 2 2 1212235.33 s s s s ==∴< 又,, 所以图(1)的石阶路走起来较舒适. 【教学说明】本例的解答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点评. 例2 在我市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 (1)求这50个样本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 【分析】通过表格数据可得到平均数30113216317412313161)1 (7x ?+?+?+?+?= =++++册,众数为3册,中位数为2册;由样本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占总数的17150+=36%,可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约为108人. 【教学说明】解答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予以点拨. 例3 某校要选举一名学生会主席,先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成绩如下表,又进行了学生投票,每个学生都投了一张票,且选票上只写了三名候选人中的一名,每张选票记0.5分.对选票进行统计后,绘有如图1,图2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2020春二数下(SJ)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科书里,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提出三点要求:①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②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③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是:教学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统计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适当的标准,选用适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调查,收集并随时记录、整理信息,用自己能够使用的方式呈现得到的数据;初步利用数据进行描述、交流,体会数据能够反映或说明情况,体验统计活动能够获得需要的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练习十 运用两道例题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为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开展统计活动,初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统计教学观念的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小学数学着重制作统计图、表的教学。因为那个时期,统计图表确实是数据的主要载体,而且统计图表的制作大量地依靠手工劳动,这必然导致统计教学以教会学生看懂图表、制作图表为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逐渐成为统计的核心。人们的统计活动围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利用而展开,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计算机代替手工,精致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促使统计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基于统计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统计与概率”可以作为一个领域,但决不是完全独立、与其他数学内容相割裂的。尤其是一些统计活动,它们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也是相通的。正如统计需要分类、比较、计数,而这些活动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早已应用。所以,统计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统计活动也是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是他们能够想到、能够实施的活动,未必都需要“新授”。 本单元编排的两个例题是有层次的。从数据信息的来源看,例1的数据存在于教材的情境图里,是已经确定的,学生可以从教科书里获取;例2的数据存在于学生身上,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调查才能获取。从记录信息的方法看,例1的分类简单,符号也简单;例2则比较多样,分的类多,记录方式多,可用的符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

授课教案 班级:17计1班课程:office2010 授课教师:黄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 3分钟) 讲授新课 ( 20分 钟)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 导入本次新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查找和替换”的对 话框输入查找内容-选择“查找全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替换-在“查找和替换”的“替 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换”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认真听课并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当堂的师生互动 能让学生更能加 深对操作步骤的 印象,对其中运用 到的按钮印象更 深刻

序 选 7.2.2 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编辑】组-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排序-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包含标题——排序时保留字段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2.3 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按值列表、按格式、按条件 选择所需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 “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所需值-确定 2、自定义筛选 选择所需的单元格区域或表-数据-【排序和筛选】组-筛选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全章(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析》

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难点分析 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 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下面是本章知识展开的结构框图。 本章知识的展开顺序如下图: (四)课时分配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不包括选学内容的课时数),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18.1 数据的代表约6课时

18.2 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18.3 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数据的代表 18.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课程类型:新授课 方法手段:启发式教学法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