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站枢纽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链接城市枢纽中的典范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概况
一、地理区位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北站枢纽”)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西南部,龙华二线扩展区的中部地区。距离深圳市中心区9.3 公里。深圳北站是深圳市“两主三辅”铁路客运格局中最主要的客运站,是联系“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及“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的交汇中心。它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是深圳市最重要的陆上门户。
二、城市规划
龙华中心区为城市发展的次中心,规划以北站枢纽为核心进行高强度的综合开发,并从整合交通与居住功能入手,以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为目标,依托深圳新客站的建设将龙华二线拓展区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的现代化新城区。
三、功能定位
以国家铁路为核心,北站枢纽引入了城市轨道(地铁4、5、6 号线)、公交场站、出租车上落客站、长途汽车站以及社会车辆停车场等多种交通接驳方式,将使深圳北站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带动地区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地位。
四、深圳北站枢纽是由“八大理念”贯穿的高铁链接城市的典范之作
1. 立体化布局与“十”字形结构
北站枢纽以步行系统组织水平及竖向交通,利用多个层面组织各种流线,实现便捷的综合换乘。北站枢纽以90平台为人流集散主交通层,向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4/6号线,向下发展高铁站台层与城市轨道5号线,再配以其它配套交通接驳设施。同时,在平面上北站枢纽利用铁路站房与90平台主交通层形成的“十”字形结构,分别在东、西广场四个象限布置公交、出租、长途等常规接驳设施,实现各种换乘。
2.综合换乘厅为组织核心
东、西广场均以综合换乘大厅为核心组织立体化换乘空间及人流的集散。
东广场两层的换乘大厅是轨道交通、各层场站、商业及高铁火车站等各人流换乘的组织核心;西换乘厅是西广场地下空间与高铁各人流换乘的组织核心。3.公共交通优先
北站枢纽以公交优先为原则,各种交通方式的人流优先顺序为:轨道>公交/长途>出租>社会车辆。东广场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主广场,包括轨道交通、公交及出租车;西广场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的副广场。主广场与城市的延伸发展紧密相连,占据主要地位。
4. 有机融合的一体化设计
留仙大道、玉龙路高架桥上跨高铁股道;5号线、平南铁路东西向下穿火车站及东、西广场枢纽建筑;新区大道南北向下穿5号线、平南铁路及高铁站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4/6号线犹如腾空的蛟龙穿过波浪起伏的站房
屋顶,这无疑将成为震撼人心的建筑杰作。
5. 管道化和人性化
立体化的布局造就了管道化的交通组织,专用车道提高了交通效率,出租车上客在国内首创人行天桥岛式布局方案,完全实现了人车分流,尤其适合铁路突发客流的需求。
半岛式的公交车站,实现了人车分流;舒适的室内候车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室外候车模式。
6.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枢纽西广场把山林引入建筑,在建筑中营造下沉的园林景观,曲径深幽,浑然不知是建筑依山而建,抑或是建筑中生长了都市的森林。东广场下沉广场既是广场中心景观,又是二层换乘厅的室外庭院,水景天窗更是营造了5号线车站室内水色天光的美景。而东广场换乘扶梯在自然庭院穿越,让出入过往的旅客体验到人在景中游的奇妙之旅。
7.山林广场和城市广场
北站枢纽西广场是绿色的山林广场,东广场是活力的城市广场,两个广场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火车站车辆在站前广场接驳的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观念。
8.节能和环保
北站枢纽东广场采用冰蓄冷方式为整个广场建筑群提供冷源。东、西广场均设置雨水回用、光导照明等节能技术。在枢纽运营管理大楼的屋顶上设置100k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五、枢纽功能布局
综合考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因素,依自然地势,枢纽的基地形成了东广场、高铁及西广场三个台阶状地面标高。
围合基地的留仙大道和玉龙路随着基地的标高设置,上跨高铁股道,成为两条高架桥路,致远中路在西广场连接留仙大道和玉龙路,民塘路东邻东广场,在枢纽段属于公交专用道,新区大道在东广场与高铁之间下穿枢纽。
高铁车站在81.54标高为站台层,向上在90标高为高铁的站厅层;由此枢纽以高铁为中心形成了东西两个市政配套广场,东广场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主广场,西广场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副广场。
在枢纽的地下,东西向横贯5号线和平南铁路,新区大道则南北向在5号线
与平南铁路下方穿越枢纽。
1.东广场
高铁车站90标高向东延伸形成东广场90平台人行广场、出租车到达场站、公交车到达场站。东广场90平台向上发展,在100标高及108标高层为4/6号线站厅层及站台层,穿越高铁站房大屋顶。东广场90平台向下发展为84标高转换层,包括综合换乘厅、出租车出发场站、枢纽管理、物业仓储用房及服务出入口、公交车出发场站及枢纽管理用房、东延平台。地面层为78标高副交通层,主要设置5号线车站站厅层、出租车场站、枢纽设备用房及枢纽管理人员自用停车库;公交车场站、枢纽设备用房、自行车停车库及服务出入口,枢纽东延平台。
地面层向下,中部为5号线车站站台,北部端部为枢纽管理人员自用停车库兼人防。
东广场各层之间、东广场与高铁之间以两层的换乘厅来组织人流的集散,4/6号线在90主交通层设出入口,并与5号线实现付费区换乘。
2.西广场
高铁车站90标高向西延伸形成西广场,西广场地面交通设施包括长途车站、旅游巴士、公交停靠站等。西广场向下生成两层停车库(总车位1652个),其中在地下一层中部设出租车场站,其余为社会车停车场,西广场地下与高铁之间设置西换乘厅组织人流的集散;
3.配套建筑
东、西广场以高铁站房为中心设置了4个多层,作为枢纽配套商业及管理服务用房。其中B1a为枢纽运营管理大楼,功能包括了派出所、运营管理办公及其配套。其顶层设置了枢纽运营的OCC控制中心。
4.东延平台
枢纽东广场、高铁站房、西广场、枢纽配套建筑最终以90标高的人行平台为人流集散的主交通层而联系在一起,这个主交通层在规划上一直向东延伸至梅龙路,直接引导了周边街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