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练习题

财政学练习题
财政学练习题

财政学练习题

1.我国的预算年度是(D )。

A.四月制

B.七月制

C.十月制

D.历年制

2.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时,同时也要求下级政府拿出相应的资金,这种拨款称为( C)

A.一般性拨款

B.选择性拨款

C.配套性拨款

D.非配套拨款

3.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它的分类标准是(D )。

A.支出的控制能力不同

B.支出的目的不同

C.支出的收益范围不同

D.支出的性质不同

4.将外债划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的分类标准是(D )

A.按照偿还对象的不同划分

B.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划分

C.按照偿还责任的不同划分

D.按照债务类型的不同划分

5.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资金的承担者是( C)。

A.社会集资

B.农民个人

C.国家财政

D.银行贷款

6.国家凭借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财政收入是(C )。

A.税收

B.公债

C.国有资产收益

D.政府收费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支划分的方法通常采用(D )。

A.统收统支

B.分级包干

C.包税制

D.分税制

8.政府向公共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时,依据是使用者的( C)。

A.收入状况

B.能力状况

C.受益状况

D.财产状况

9.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标准,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责是(B )。

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D)。

A.低税法

B.扣除法

C.豁免法

D.抵免法

11.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反比关系的曲线被称为( B)。

A.拉弗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

C.洛伦兹曲线

D.收益曲线

12.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负责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机构是(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13.下列关于政府支出乘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A.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B.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C.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国民收入增量越大

D.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政府支出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量越小

14.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评价财政经济性支出效益的方法是(A )。

A.“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机会成本分析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5.下列有关外部效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B)

A.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效益小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效益

B.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效益大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效益

C.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成本大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成本

D.正外部效应是指全部社会成本小于企业或个人的自身成本

16.下列关于外部效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B.外部效应就是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C.具有外部效应的商品或劳务只能是供给不足

D.外部效应可以精确计量

17.政府矫正外部效应除了征收污染税外,还可以采用的财政手段是( B ) A.发行国债 B.发放财政补贴

C.发行地方债券 D.加收滞纳金

18.私人物品的特征有( C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非竞争性

19.“普雷斯特”法则是指( A )

A.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高许多

B.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低许多

C.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相同

D.发达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相同

20.国家征税凭借的权力是( C )

A.财产所有权 B.财产的处置权

C.政治权力 D.经济权力

21.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指( A )

A.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B.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之比

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 D.财政收入与企业收入之比

22.具有为投资者提供中途变现可能,并有利于维护公债市场价格的公债还本方式是( C )

A.到期一次偿还法 B.分期逐步偿还法

C.市场购销偿还法 D.抽签轮次偿还法

23.一般来说“金边债券”是指( A )

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

C.企业债券 D.民间债券

24.关于平衡预算乘数的表述,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C )

A.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B.它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政府支出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C.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

D.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是不确定的

25.构成财政监督客体的是( B )

A.监督效应 B.监督对象

C.监督机制 D.监督过程

26.从预算正式成立交付执行起到预算年度结束止,每天都要进行的预算监督工作是( B )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

C.事后监督 D.专项监督

27.财政分权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沃伦斯·欧茨在其经典名著中阐述了他的主张,这一名著是( D )

A.《财政学》 B.《国富论》

C.《政治经济学原理》 D.《财政联邦主义》

28.不属于在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率基础上产生的财政分权理论是( B )

A.俱乐部理论 B.集权分权理论

C.财政联邦主义 D.公共选择理论

29.在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中,各国政府的一般做法是( C )

A.对于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的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划归地方

B.将进出口关税划归地方

C.将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划归中央

D.将税源广流动性小的税种划归中央

30.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财政手段是( B )

A.税收附加 B.政府间转移支付

C.累进税制 D.税收转嫁

31.在考核军事、政治、文化等项目的财政支出效益时,应采取的分析方法是(A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平均成本分析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32.既承认所得来源国的优先征税地位,又不要求居住国放弃对本国居民国外所得的征税权,这种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 C)

A.扣除法

B.豁免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33.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的划分依据是(A )

A.政府预算编制形式上的差别

B.政府预算编制内容上的差别

C.预算编制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

D.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

34.按照我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经理地方国库业务的是(A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银行

35.对市场运行和企业经营行为的引导、调节和监督及参与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监管和决策属于财政( B)

A.直接监督

B.间接监督

C.事前监督

D.事后监督

36.“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指的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D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范围的层次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消费的非竞争性

37.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其收入划分的做法实际属于( C)

A.分割税额

B.分割税率

C.分割税种

D.分割税制

38.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D )

A.拉弗曲线

B.拉姆斯法则

C.菲利普斯曲线

D.瓦格纳定律

39.以公债市场的存在作为其发挥政策作用前提条件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率

C.再贷款率

D.公开市场业务

40.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这属于( A)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B.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C.稳中有紧的货币政策

D.“内在稳定器”

41.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支出,这种分类方法是( D )

A.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B.按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C.按支出的级次分类

D.按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42.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43.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是由下列哪个变量决定的?( A )

A.边际消费倾向

B.政府支出率

C.政府支出弹性

D.政府支出变动率

44.政府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议,并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 D )

A.完整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45.如果从宏观角度分析财政支出效益,一般采用(A )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时间价值分析法

46.从本质上说,财政监督的主体是( B )

A.财政部门

B.社会公众

C.财政资金的使用单位

D.国库代理机构

47.政府征收污染税的行为是在履行( A )

A.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发展经济职能

48.最能体现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预算是( B )

A.经常性预算

B.资本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4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C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50.在诸多财政分权理论中,透过居民自由迁移和地方政府间的充分竞争,有利于提高地方公共物品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理论一般被称为( B )

A.欧茨(Oates)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B.提布特(Tiebout)的“用脚投票”理论

C.布坎南(Buchanan)的俱乐部理论

D.斯蒂格勒(Stigler)的最优分权理论

51.“免费搭车”现象通常是指公共物品的( C )

A.效用不可分割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生产的非效率性

52.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特征的是( A )

A.实现的非强制性

B.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受益的非排他性

53.下列关于财政概念的表述中,不属于“国家分配说”观点的是( D )

A.财政与国家有着本质联系

B.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C.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财政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

54.将财政支出分为预防性支出与创造性支出的分类标准是( A )

A.财政支出的目的

B.财政支出的性质

C.财政支出的级次

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

55.从政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象入手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模型称为( D )

A.梯度增长模型

B.经济发展阶段模型

C.瓦格纳定律

D.非均衡增长模型

56.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衡量指标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绝对指标能够反映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B.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某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总量

C.相对指标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D.绝对指标反映了财政支出的实际规模

57.政府防洪工程支出的效益分析方法宜采用( C )

A.机会成本法

B.历史成本法

C.成本—效益分析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

58.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最可靠的基本形式是( B )

A.利润上缴

B.税收

C.公债

D.政府收费

59.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收入分配政策

B.价格因素

C.经济体制类型

D.经济发展水平

60.公债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是( C )

A.封建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D.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

61.下列公债种类中,流动性最强的是( D )

A.无期公债

B.长期公债

C.中期公债

D.短期公债

62.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挥政策作用提供前提条件的财政手段是( D )

A.增加税收

B.财政补贴

C.税收支出

D.发行公债

63.外国政府贷款通常采用的利率形式是( D )

A.浮动利率

B.固定利率

C.名义利率

D.基准利率

64.负责监督乡级政府预算执行的机构是( D )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民政府

C.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D.乡级人民政府

65.狭义的财政监督主体是指( A )

A.政府财税部门

B.政府非财税部门

C.社会团体

D.企事业单位

66.关于政府间转移支付种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选择性拨款没有明确的资金用途规定

B.选择性拨款具有明确的资金用途规定

C.一般性拨款也称有条件拨款

D.配套性拨款只能是选择性拨款

67.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是( A )

A.分税制

B.总额分成

C.统收统支

D.包干制

二、不定项选择

1、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ABCD

A.政府授权经营

B. 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

2、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置效率,财政部门应该作到:ABCD

A.财政支出的来源要受到严格立法的约束

B.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

C.公共部门是非盈利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D.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

3、财政支出效益和微观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表现在:ABCD

A.提高效益的目的不同 B.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C.选优标准不同 D.评价方法不同

4、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哪些:ABC

A.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B.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C.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D.财政支出的评价方法选择

5、财政支出的内源性效益可分为哪几个方面:ABCD

A.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B.财政支出单位效益

C.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D.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6、公共选择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CD

A.立法 B.立宪 C.行政和司法 D.投票

6、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权力制约原则 D.合理原则

7、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BCD

A.财政部对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联合利华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D.国家发展改革委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8、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的直接因素有:BCD

A.经济总体增长水平 B.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

C.行政效率

D.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9、下列教育方式属于混合公共物品的是:ABD

A.Calvin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的学习

B.英国威廉王子在伊顿公学接受的高中阶段的教育

C.曾宪梓先生捐助兴办的希望小学所提供的教育服务

D.英国特许公共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培训的注册会计师

10、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理由有:ABCD

A.减少贫困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B.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

C.私人保险市场的缺陷与不完整性

D.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有(ACDE )。

A.国家安全

B.公民的住房需求

C.社会治安

D.环境保护

E.江河治理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有( ABCDE)

A.养老保险支出

B.失业保险支出

C.工伤保险支出

D.医疗保险支出

E.社会救助支出

3.下列关于预算外资金的表述,正确的有(ABD )。

A.预算外资金不纳入预算管理

B.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C.预算外资金不纳入财政管理

D.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

E.预算外资金存入国库

4.影响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经济发展水平

B.收入分配政策

C.经济体制类型

D.价格因素

E.政治因素

5.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ACE)

A.转移支付是无偿的支出

B.转移支付改变了社会财富的总量

C.转移支付的范围仅限于政府之间

D.转移支付是一种购买性支出

E.转移支付并非是政府的终极支出

6.财政监督的内容应该包括( ABCDE)。

A.政府预算监督

B.财政收入监督和财政支出监督

C.预算外资金监督

D.国有资产监督

E.单位财务监督

7.政府筹措提供混合物品所需资金的基本方式主要有(ABCDE )。

A.向受益者收费

B.发行公债

C.征收税收

D.有偿转让国有资产

E.接受社会捐赠

8.下列关于公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CE)

A.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

B.公债是政府有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C.公债是财政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工具

D.公债的发行利率不受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

E.公债是“金边债券”

9.财政的“内在稳定器”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机制发挥作用?(ABD )

A.失业救济金制度

B.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度

C.公司所得税制度

D.各种福利支出制度

E.商品税制度

10.下列关于财政支出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CDE ) A.宏观效益是实现微观效益的前提条件

B.微观效益是实现宏观效益的现实途径

C.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之间也存在矛盾

D.个别项目的微观效益以整体宏观效益的实现为保证

E.宏观效益具有主导决定作用

11.按照支出的性质,财政支出可以分为( AB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创造性支出

E.特殊利益支出

12.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预防性支出的有( CD )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文教支出

C.国防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E.社会福利支出

13.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有( ABDE )

A.股息 B.租金

C.所得税 D.利润上缴

E.红利

14.正确理解财政监督概念应该把握的要点包括( ABE )

A.依法监督 B.对财政运行全过程监督

C.舆论工具为主 D.依靠经济手段

E.全方位监督

15.对财政决算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E )

A.数字是否准确 B.内容是否完整

C.报送是否及时 D.重点是否突出

E.审批是否合规

16.世界各国在政府间事权划分方面所形成的基本格局是( BCD ) A.外交事务划归地方管理 B.地方协助征集兵员

C.经济事务中央和地方分管 D.文化教育事务中央和地方分管E.公安事务中央统管

17.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主要包括( ABCDE ) A.分割税额 B.分割税率

C.分割税种 D.分割税制

E.混合型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私人个别需要的有( ABCDE)

A.传染疾病的防治

B.大江大河的治理

C.九年义务教育

D.环境保护

E.国家安全

19.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是指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社会效果的对比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效果包括( ABCD)

A.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B.社会公平

C.环境保护

D.教育普及

E.社会进步

20.下列关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及受益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有(ABC )

A.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并非肯定是全国性的

B.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须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

C.全国性公共物品或服务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

D.混合公共物品肯定是地方性的

E.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就是全国性公共物品或服务

2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有( ABCD)

A.存在外部效应

B.存在社会分配不公平

C.存在公共产品

D.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E.初始条件的不均衡

22.下列财政政策手段中,属于自动稳定政策的有( CDE)

A.公共投资

B.政府收费

C.失业救济金

D.累进的所得税

E.各种福利支出

23.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的原则包括( ACE)

A.受益原则

B.规范原则

C.行动原则

D.促进原则

E.技术原则

24.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我国现行财政收入包括( ABDE )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C.专卖收人

D.政府收费

E.公债

25.财政政策目标包括( ABC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社会安定

E.生活富裕

26.下列有关“财政支出”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 )

A.按支出的性质来划分,可将其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比重越大,表明政府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越强

C.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无偿地、单方面地将资金支付给企业或居民

D.购买性支出不影响收入分配,转移性支出不影响资源配置

E.根据“普雷斯特法则”,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越高

27.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BC )

A.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

B.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

C.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D.公民管辖权与公民管辖权的重叠

E.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28.下列有关“财政支出效益”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E )

A.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是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经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

B.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是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对比关系

C.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基本保证

D.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E.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29.下列有关“公共物品”,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E )

A.公共物品的效用不能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割

B.对公共物品而言,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C.公共物品是那种一个人消费不影响其他人也同样消费的物品

D.在消费同一种公共物品时,每个人对其边际效用评价是相同的

E.对公共物品而言,无法将拒绝为之付费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其受益范围之外

30.政府预算具有的功能包括( BCD )

A.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

B.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

C.反映政府的收支计划

D.控制政府支出的规模

E.控制民间的消费规模

3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创造性支出的有( ABC )

A.经济建设支出

B.文教支出

C.卫生支出

D.国防支出

E.政府行政部门支出

32.下列关于财政支出效益的表述正确的有( ABDE )

A.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往往难以用货币来度量

B.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应该服从于社会效益

C.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应该服从于经济效益

D.财政支出的微观效益应该服从于宏观效益

E.财政支出的微观效益是实现宏观效益的途径

33.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原因的经济学家有( CD )

A.瓦格纳

B.皮考克

C.罗斯托

D.马斯格雷夫

E.鲍莫尔

34.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有( ABC )

A.利润上缴

B.租金

C.红利

D.企业所得税

E.资源税

35.财政乘数包括( ADE )

A.税收乘数

B.对外贸易乘数

C.消费乘数

D.政府支出乘数

E.平衡预算乘数

36.关于财政监督概念的把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BDE )

A.财政监督以经济手段为主

B.财政监督要按程序进行

C.财政监督只对财税部门实行

D.财政监督是全方位监督

E.财政监督寓于财政管理之中

37.下列属于预算调整监督内容的有( AB )

A.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B.预算调整内容是否符合预算法

C.预算调整重点是否突出

D.预算调整方式是否创新

E.预算调整过程是否透明

38.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 ABCE )

A.补贴 B.债务利息 C.失业救济金 D.政府投资 E.养老金

39.衡量财政支出效益,主要采用( ABD )

A.影子价格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最高收益法 D.机会成本法 E.最佳选择法

40.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ABDE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收入分配政策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D.经济体制类型

E.价格因素

《财政学》练习题(2)

财政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的税收基本要素中,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B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纳税环节 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是( D )A.低税法B.扣除法C.豁免法D.抵免法 3.政府全部预算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这体现了政府预算 的( D ) A.完整性原则B.统一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公开性原则 4.一般来说,不易转嫁税负的税种是( D ) 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所得税 5.当宏观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时,最适当的政策搭配是(D )A.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C.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D.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6.衡量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指标中,"财政支出水平"是指( B)A.财政支出总额B.财政支出/GDP C.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D.财政支出增长额/GDP增长额 7.下列税负转嫁形式中,一般认为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是( A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8.从鼓励投资的角度上说,效果最好的增值税类型是( D )A.生产型增值税B.交换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 9.外债的偿债率是指( C ) A.外债余额/GDPB.B.外债余额/当年外汇收入C.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外汇收入D.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外汇储备 10.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指(A) A.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B.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之比 C.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D.财政收入与企业收入之比11.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被称为( D)

财政学陈共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学》 一、单选题 1.当资源配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D)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2.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的研究课题是(D)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5.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A)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7.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8.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履行如下职能所需经费的是(D)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9.以下不符合纯公共产品特征表述的有(A) A.增加一个消费者就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B.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C.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D.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不可被分割 10.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B)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2.(A)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D) A.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住房补贴 C.社会保障补贴 D.价格补贴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期末考试)陈共-第六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私人提供的只能是具有排它性的,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的可能,这是在理性的前提下的,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 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 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 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政府 B.市场 C.企 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 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 算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财政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是( C ) A. 竞争性 B. 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排他性 2.公共支出结构中,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B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资源配置的职能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 保证社会安定 3.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 A ) A. 社会消费性支出 B. 积累性支出 C. 转移性支出 D. 生产性支出 4.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B )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5.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 ) A. 税率 B. 附加和加成 C. 起征点 D. 减免税 6.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 增值税 B. 公司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7.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是( A ) A. 生产环节 B. 流通环节 C. 交换环节 D. 消费环节 8.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了( B ) A. 比例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 B. 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D. 超额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9.我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 ) A. 1月1日—12月31日 B. 当年7月1日—次年6月30日 C. 当年4月1日—次年3月31日 D. 当年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10.汲水政策是汉森的财政政策理论,这种政策的载体是(B ) A. 公共税收 B. 公共投资 C. 国债 D. 补贴 11.下述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的问题是( A ) A. 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 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 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 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财政学计算题

财政学计算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四章政府与消费 假定一个社会由A、B、C三人组成,三人对某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 A = -0.5Q + 50,P B = -2Q + 200,P C = -10Q + 1000,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为P = 250。(1)写出该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函数式。(2)符合帕累托有效配置的公共提供量应为多少?(3)若要使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每个人应缴纳多少单位税额?(4)假定政府实际采取的税收政策使得A承担的单位税额为20,B为70,其余由C承担,与以上计算结果相比,A、B、C三人谁得益?谁受损?分别计算三人的得益或损失。 提示:(1)对该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三人各自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P=P A +P B +P C =-12.5Q+1250 (2)与供给曲线即边际成本曲线联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Q。(3)要使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每个人应缴纳税额应 等于各自在该消费量水平上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可通过各自的需求函数求得。 第十二章税收概论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甲、乙两人,他们有相同的收入效用函数,U=- 0.005Y2+100Y,甲的收入为1500元,乙的收入为2000元。如果政府要向甲、乙两人征收1000元的税,根据均等牺牲、比例牺牲、最小牺牲说原则计算甲乙两人各应承担的税额。 提示:设甲应承担的税额为x,乙为1000-x,最小牺牲说原则要求两人税后收入相等,也即税后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以此来构造方程。效用函数对收入求导即为边际效用函数。 第十三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财政支出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的,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经济资源的支配和运用。在财政预算上,支出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的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的总钱数。() () 7、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的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的国防开支。() 8、公共支出按支出的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9、国防支出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10、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一般来税,个人收入中至少有三项得自于政府支出:()。 A、个人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B、大部分转移支付 政府财政支出分类法有()。 A、按照支出用途分类 B、按照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分类 C、按照开支重要性程度分类 D、按照使用财政支出的部门分类 E、按照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F、按照政府财政支出的流向分类 5、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在满足基本消费后,其剩余收入就会越来越多地用与“二类需求”。在“二类需求”中通常要求政府财政活动予以满足的项目主要包括()。 A、对公共教育的需求 B、对公共卫生保健的需求 C、对海外旅游的需求 D、MRT G、Y =MRS A G、Y -MRS B G、Y 8、一国国防支出的规模通常受以下各因素影响()。 A、国家的经济实力 B、国际政治环境 C、国防战略 D、国防支出的效率 9、财政教育开支的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义务教育

财政学期中思考题

第一章财政是如何产生的?其产生的条件?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目的是高效率,实现高效率的机制是市场,而市场失灵时,就为政府的介入找到了理由,政府失灵时也可以靠市场来调节。所以,以市场为主,政府财政为辅为补充,来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尽管认为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由政府来解决诸如提供公共物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经济外部性内在化;限制垄断;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等问题。似乎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一种互补品的关系,但政府与市场远远不是照相机与胶卷的关系那么简单,至少不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互补”。并非离开政府,市场就无法运作;离开市场政府就无所适从,政府是有意识的来调节市场的缺陷,从而完成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二者关系不应界定在互补的范围内,而应界定为替代品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作用中,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与其说时间影响着二者的相互作用,不如说是市场规律在自发的支配其自身的运作。既然市场自发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政府就不能够回避这个规律。政府有着强大的宏观调控部门,有着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在明确市场动态的同时,可以调整自身干预范围的大小及自身适应机制,从一定程度上建立一个对市场反应灵敏,并能够及时回应市场要求的机制体系。 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表现? 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府决策受信息充分程度的影响,信息越充分,政府干预就越有效 2.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往往受政府控制经济能力所影响。比如政府干预房地产租金价格,由于政府无法限制私人部门的投资行为,只能减缓中方供给量减少或服务质量恶化的程度。 3.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还受其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影响。政府作出的各种决策最终是需要政府中的某个机构予以执行的。 4.政府干预还受决策的政治过程所影响。政府干预会影响到很多人,但决策是由一部分人进行的,所以政府需要协调不同偏好。 市场失灵的表现: 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 2.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 3.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 4.失业问题。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外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5.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 6.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如国防、路灯、航标灯等,这类产品又叫非盈利产品。从本质上讲,

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厦门大学《财政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经济。 2._______________的存在,是市场失效的首要原因,也是人们最初分析的市场失 效状态。 3.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始终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 是____________。 4.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 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_______相加,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 线的_______相加。 5.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 强,另一半则比他弱,这样的投票人称作____________。 6.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支出的绝对额不断增长善,而且还表现在支 出占____________的比重不断提高上。 7.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越是基础性的教育,其___________越强。 8.财政补贴,按补贴的透明度划分,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________之间的比例。它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________税率、________税率和________税率。 10.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市场失灵表现的有______。 A.公共产品的存在 B.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C.自然垄断 D.社会分配不公 2.具有明显外部性的产品是______。 A.面包 B.饮用水 C.衣服 D.二恶英化合物 3.公共产品的集体决策需要顾及社会公众的______,但每个人的偏好和愿望可能 不尽相同。 A.全体偏好 B.个人偏好 C.社会福利 D.个人福利 4.影子价格是反映______大小的分析工具。 A.边际成本和效益 B.社会效益 C.社会成本 D.社会成本和效益 5.______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 A.单峰偏好 B.多峰偏好 C.无峰偏好 D.中间投票者 6.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______。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科学文化支出 7.哪个是属于代议制民主的特点______。 A.选举代表参与 B.公民直接参与 C.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 D.不需要中介和代表 8.下列属于财政消费支出的有______。 A.债务利息支出 B.科学文化支出 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自然垄断行业支出 9.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______。 A.社会养老保险 B.社会失业保险 C.社会医疗保险 D.工伤保险 10.下列税种中属于行为税的有______。 A.遗产税 B.消费税 C.筵席税 D.土地税 三、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15分)

财政学部分计算题

财政学部分计算题

一、土地增值税计算实例 例一: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一幢写字楼,收入总额为10000万元。开发该写字楼有关支出为:支付地价款及各种费用1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

3000万元;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为500万元(可按转让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但其中有50万元属加罚的利息;转让环节缴纳的有关税费共计为555万元;该单位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计算扣除比例为5%。试计算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应纳的土地增值税。 答:(1)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地价款及有关费用为1000万元 (2)房地产开发成本为3000万元 (3)房地产开发费用=500-50+(1000+3000)×5%=650(万元) (4)允许扣除的税费为555万元 (5)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加计扣除20% 允许扣除额=(1000+3000)×20%=800(万元) (6)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合计=1000+3000+650+555+800=6005(万元) (7)增值额=10000-6005=3995(万元) (8)增值率=3995÷6005×100%=66.53% (9)应纳税额=3395×40%-6005×5%

=1297.75(万元) 例题二: 某房地产公司开发100栋花园别墅,其中80栋出售,10栋出租,10栋待售。每栋地价14.8万元,登记、过户手续费0.2万元,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迂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等合计50万元,贷款支付利息0.5万元(能提供银行证明)。 每栋售价180万元,营业税率5%,城建税税率5%,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问该公司应缴纳多少土地增值税? 计算过程如下: 转让收入:180×80=14400(万元) 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合计:(14.8+0.2+50)×80=5200(万元) 房地产开发费用扣除: 0.5×80+5200×5%=300(万元) 转让税金支出: 14400×5%×(1+5%+3%)=777.6(万元) 加计扣除金额: 5200×20%=1040(万元)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综合练习题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注意】本套资料题后的页码为主教材页码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B)。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社会总产品 B.物化劳动 C.必要劳动产品 D.剩余产品 3.美国经济学家定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就业率达到(B)。 A.95% B.96% C.97% D.100% 4.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B)。 A.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C.企业发行股票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5.将财政支出划分为建设性支出和非建设性支出,是按(B)进行的分类。 A.国家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6.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是按(C.)进行的分类。 A.国家职能 B.经济性质 C.有无补偿 D.具体用途 7.转移性支出主要的作用是促进(C.)。 A.资源有效配置 B.收入平均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9.经济学家用来说明不同等级人口收入状况的图形是(A)。 A.洛伦兹曲线 B.拉弗曲线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无差异曲线 10.财政补贴属于(B)。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投资性支出 11.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或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或实物,是一种(A)。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抚恤 D.商业保险 12.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13.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财政资金是(C.)。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14.国家征税依据的是(B)。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公众的意愿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5.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A.国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 16.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C.)。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17.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C.)。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公共财政学思考题

公共财政学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2.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1] 4.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5.税负转稼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6.李喜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么一种推测:在某些条

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 7.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二、简答题 1.公共物品的特征与类别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2.地方政府存在的经济学理由 国家治理的必要条件;有效提供地方公共物品;受益原则和规模经济;竞争的理由;经济干预的理由;制度多样性和改革试验 3.税收会产生哪些经济效应?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得纳税人的收入下降,降低了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征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4.简述公共收费的理论依据。 第一,政府收费是在行使国家公权力 第二,国家公权力是用来对抗公民私权利的 第三,国家公权力的来源是私权利的让渡 完全意义上的民治政府是不存在的。因为这其中有一个悖论。私权利让渡产生公权力,这也是现代民主制理论共同认同的。但是若过分强调私权利,则公权力就没有生存空间。当社会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公共财政学》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公共财政学》大作业 一论述题 (共2题,总分值20分 ) 1.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表现?(10 分)答: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有:其收支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支,只能针对营利性国有企业进行。 政府拥有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致之处:处于市场有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 2.试述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10 分) 答:公债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公债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税收不足时,为了弥补支出缺口,利用国家信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公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收人,以增加政府财力。 公债和税收有很大的区别,悦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公债则是以政府信用形式取得的收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政府在发行公值时就要考盛归还的期限和能力。公债可由中央政府发行也可由地方政府发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务称为国俊。国债的发行并不仅限于国内.也可在境外。在国内发行的债务称为内债.在国外发行的债务称为外彼。外债多为外国政府持有.其比重通常小于内俄.政府公值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形式。中长期债券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大. 由于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中长期的债券利息较高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胜工具。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财政收支.还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货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财政学计算题

第四章政府与消费 假定一个社会由A、B、C三人组成,三人对某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 A= -0.5Q + 50,P B = -2Q + 200,P C = -10Q + 1000,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为P = 250。(1)写出该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函数式。(2)符合帕累托有效配置的公共提供量应为多少?(3)若要使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每个人应缴纳多少单位税额?(4)假定政府实际采取的税收政策使得A承担的单位税额为20,B为70,其余由C承担,与以上计算结果相比,A、B、C三人谁得益?谁受损?分别计算三人的得益或损失。 提示:(1)对该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三人各自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P=P A+P B+P C =-12.5Q+1250 (2)与供给曲线即边际成本曲线联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得Q。 (3)要使公共提供过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中性的,每个人应缴纳税额应等于各自在该消费量水平上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可通过各自的需求函数求得。 第十二章税收概论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甲、乙两人,他们有相同的收入效用函数,U=-0.005Y2+100Y,甲的收入为1500元,乙的收入为2000元。如果政府要向甲、乙两人征收1000元的税,根据均等牺牲、比例牺牲、最小牺牲说原则计算甲乙两人各应承担的税额。 提示:设甲应承担的税额为x,乙为1000-x,最小牺牲说原则要求两人税后收入相等,也即税后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以此来构造方程。效用函数对收入求导即为边际效用函数。 第十三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1、假定某产品市场的边际效用曲线为P=-0.5Q+100,边际成本曲线为P=2.0Q+5,现向该产品征收金额为1元的定额税,分别计算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条件下政府能取得的税收收入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所承担的税负比例。 提示:(1)竞争市场:先求出税前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再求出税后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政府的税收等于税后均衡产量乘以单位产量中的含税额(1元),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比例为税后价格与税前价格之差,即价格增量,生产者承担的税负为单位产量含税额与价格增量之差。 (2)垄断市场:1)先根据边际效用曲线推出边际收益曲线,再与边际成本曲线联立方程组,求出税前均衡产量,代入边际效用函数求出税前均衡价格,2)求出税后边际成本曲线P=2.0Q+5+1,即:P=2.0Q+6,再与边际收益曲线联立方程组,求出税后均衡产量,代

财政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 A )。 A.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B.人类生存需要和人类发展需要 C.生活需要和建设需要D.政府需要和企业需要 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A )的基本职责。 A.政府B.企业C.市场D.社会团体 3.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D )。 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排他性和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 A )。 A.排他性B.分割性C.市场性D.社会性 5.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D )。 A.垄断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D.产品供不应求 6.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7.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B ) A、私有制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二、判断题 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是指全社会私人个别需要的数量集合。错 2.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对 3.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错 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 5.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的时候,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对6.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错 7.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对 8.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错 9.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就业的状态。错 三、名词解释 1.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3.资源配置4.财政 四、思考题 1.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2.简述政府干预失效的主要表现。 3.论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4.论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科学研究支出属于(B )。 A.生产性支出B.经常性支出C.投资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 2.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 A.公共工程投资支出B.价格补贴支出C.国家储备支出D.教育经费支出

财政学作业与思考题(1)

第一专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及职能 1、公共财政的概念及职能。(大纲P66、课本P17) 概念: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这种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又叫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职能:(1)资源配置功能(2)收入分配功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功能(4)监督管理职能 2、市场失灵及表现。(大纲P66、课本P24)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或不足。主要表现: (1)市场无法消除垄断 (2)市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市场无法消除外部效应 (4)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5)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3、政府失灵及表现。(大纲P67、课本P27)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问题,政府机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即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失真或不及时 (4)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

4、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课本P28)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商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者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5、什么是外部效应?(课本P24)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简单说就是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得到应有报酬的现象,它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外部效应有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6、简述政府失灵及表现。(大纲P6 7、课本P27)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问题,政府机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即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选择不当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因为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重点考点: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1)资源配置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