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各种混凝土、砂浆试模的验证。

一、技术要求

1.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刨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1.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

1.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

100×100×100 100±0.2mm

150×150×150 150±0.2mm

200×200×200 200±0.4mm

100×100×300 100±0.2mm

300±0.4mm

100×100×400 100±0.2mm

400±0.4mm

150×150×550 150±0.2mm

550±0.4mm Φ150×150 Φ150±0.2mm

150±0.2mm

70.7×70.7×70.7 70.2±0.2mm

二、验证项目及条件

2.1验证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模腔各部尺寸。

2.2验证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验证方法

3.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3.1.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种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1.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度。

3.1.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3.2使用中的试模验证,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合是否密贴。

四、验证结果处理

全部验证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验证周期、记录

验证周期为3个月。验证记录格式见下表。

新购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记录

管理编号:编号:

混凝土试模、无侧限试模校验规程

混凝土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校验。 1.总则 混凝土试模是用于按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GBJ82-85测试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制作试件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3.1标准钢板直尺:量程300 mm。 3.2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0.02mm。 3.3塞尺:150mm。 3.4角度规:量程1800 ,分度值0.10 。 4.校验方法 4.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2.1条的要求。 4.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2.2条要求。 4.3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其值应符合2.3条要求。 4.4用钢板直尺、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平整度,其值应符合2.4条要求。 4.5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2.1~2.4条的规定。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 1.总则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是用于按JTJ057-94测试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专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3.1标准钢板直尺:量程500 mm。 3.2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0.02mm。 4.校验方法 4.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2.1条的要求。 4.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及垫块高度、内径,其值应符合2.2、2.3、2.5 条要求。 4.3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2.1~2.5条的规定。

砼试块、砂浆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求

1. 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求 1). 检验项目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 试样标准 一组三块,标准试样尺寸150×150×150MM 3). 取样频率 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 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E. 钻孔灌注桩每桩留置一组试件。 4). 取样方法 A.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抽取; B.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的1.5倍,且不少于20L; C.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D. 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5). 试件制作要求 A. 制作试件用的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装拆方便,试模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垂直度不超过±0.5; B. 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以脱模剂; C. 混凝土坍落度小70MM时,试件制作宜采用机械制作;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时,试件制作宜采用人工制作; D. 试件采用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入厚度应大致相等,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约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为27次,插捣完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E. 试验室用震动台的振动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振幅约为0.5MM;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时,混凝土拌和物应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刀抹平。 6). 试件养护要求 A. 试件做好用不透水薄膜覆盖并应静置1~2天;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在20±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简称标养)。在标养室中,试件应放在架上,彼此间距应为10~20MM,并应壁免用水直接淋刷试件。当无标养室时,混凝土试件也可放于20±2℃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B. 采用与构筑物或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即覆盖,表面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7). 结果判定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合格评定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进行,共分为三种方法,即: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非统计方法。

混凝土试模无侧限试模校验规程

混凝土试模无侧限试模 校验规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混凝土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校验。 1.总则 混凝土试模是用于按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GBJ82-85测试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制作试件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标准钢板直尺:量程300 mm。 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 塞尺:150mm。 角度规:量程1800 ,分度值。

4.校验方法 用感官检查,要符合条的要求。 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及直径,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的角度,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用钢板直尺、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平整度,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条的规定。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校验。 1.总则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是用于按JTJ057-94测试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专用模具。对试模定期检查,应根据试模的使用频率来决定,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

3.校验用标准器具: 标准钢板直尺:量程500 mm。 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 4.校验方法 用感官检查,要符合条的要求。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及垫块高度、内径,其值应符合、、条要求。 校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试模必须全部符合~条的规定。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表 试模规格:150*150*150 校验编号:0101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各种混凝土、砂浆试模的校验 2.21.1 技术要求 2.21.1.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刨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21.1.2 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 度。 2.21.1.3 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 100 边 100 X 100 X 100 0.2mm 150 x 150 X 150 150 0.2mm 200 X 200 X 200 200 0.4mm 100 X 100 X 300 100 0.2mm 0.5

100 X 100 X 400 100 ±0.2mm 150 X 150 X 300 150 ± 0.2mm 300 ±0.4mm 150 X 150 X 550 150 ± 0.2mm 550 ±0.4mm 100 X 100 X 515 100 ± 0.2mm 515 ± 0.4mm ① 175 X 185 X 150 175 ±0.2mm 185 ±0.2mm 150 ±0.2mm 70.7 X 70.7 X 70.7 70.7 ±

0.2mm 70.7 X 70.7 X 230 70.7 ±0.2mm 230 ± 0.4mm ①70 X 100 X 61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模)70 ±0.2mm 100 ±0.2mm ±0.2mm 61 ①36 X 60 X 60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模)36 ±0.2mm 60 ±0.2mm ±0.2mm 60 ①152X 170 (承载比试筒)152 ±0.3mm 170 ± 0.3mm ①100X 180 (无侧限试模) ±0.2mm 100 180 ± 0.3mm ①50 X 130 (无侧限试模)50 ±0.1mm 130 ±

混凝土试模校验检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校验/检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抛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不应超过±0.5度。 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mm) 100×100×100 100±0.2 150×150×150 150±0.2 200×200×200 200±0.4 100×100×300 100±0.2 300±0.4 100×100×400 100±0.2 400±0.4 150×150×550 150±0.2 550±0.4 φ150×150 φ150±0.2 150±0.2 70.7×70.7×70.7 70.7±0.2 校验项目及条件二、1、校验/检验项目 平整度。不)1(. (2)相邻面不垂直度。

(3)模腔各部尺寸。 2、校验/检验用器具 (1)万能角度尺。 (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塞尺。 (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校验/检验方法 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校验。 (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 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01mm。 (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2、使用中的试模检验,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 合是否密贴。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检验周期为24个月,校验/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检验证书格式见附录Ⅰ。.

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校验规程

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校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的校准,参照《混凝土试模》(JG237-2008)编制。 2、技术要求 2.1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疵症,试模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油漆,油漆表面应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 2.2试模宜选用不低于HT200的铸铁,亦可选用Q235号钢或采用性能指标不低于Q235号钢的其他牌号钢或采用其他不吸水材料制作,当选用其他不吸水材料时应经过专门试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方可采用。 2.3试模在组装和成型试件时不得产生变形,试模结构应保证组装侧板能正确定位,整个试模必须连接紧密、紧固可靠,在振动成型时不得松动、不得漏浆,试模结构应便于与振动台固定。固定后应牢固可靠,试模侧板、端板和底板等应具有足够的定位面,拆下的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2.4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超出公称尺寸的±0.2%,且不得超过±1mm。 2.5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6试模侧板、端板、隔板的内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为每100mm不应大于0.04mm,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0.06mm。 2.7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mm,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mm。 3、校准项目

3.1外观检查。 3.2内部尺寸。 3.3夹角垂直度。 3.4内表面平面度。 3.5组装后缝隙。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 4.2.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 ,分度值0.02mm。 4.2.2深度尺:量程不小于200mm ,分度值0.02mm。 4.2.3钢直尺:量程不小于600mm ,分度值1mm。 4.2.4 0级刀口直角尺及配套塞规:边长小于60mm。 4.2.5 0级刀口平尺及配套塞规:长度不小于600mm . 5、校验规程 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2.3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试模内部尺寸校准: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在内侧板上沿对称测量,立方体试模边长在侧板两端分别测量,棱柱体试模长(用钢直尺测量)在两端侧板的两端测量,宽在两边侧板两端、中间分别测量;试模高度用深度尺测量,立方体试模高度在其每个边中部测量,棱柱体试模高度端侧板在中间测量,边侧板在两端和中间取3个点测量。 5.3垂直度校准:垂直度应采用精度为0级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试模侧板

水泥及混凝土试模检定规程

水泥及混凝土试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水泥及混凝土试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概述 水泥及混凝土试模(以下简称试模)是用于成型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标准试件的专用仪器,所成型的试件可用于进行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其它物理性能试验。该仪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立方体或长方体型、圆柱或圆锥型,按用途可分为水泥胶砂试模、水泥胶砂流动度试模、水泥胶砂耐磨性试模、砂浆试模、混凝土抗压试模、混凝土抗折试模、混凝土劈裂抗拉试模、混凝土轴心抗压试模、混凝土轴心抗拉试模、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模、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试模、混凝土抗磨试模和混凝土抗渗试模,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可分为单联和三联,圆柱或圆锥型分为整体型和对开型。单联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由侧板和底座组成,三联长方体型试模由端板、隔板和底座组成,密封试模由侧板、盖板和底座或端板、隔板、盖板和底座组成。 3 计量性能要求 3.1 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内腔尺寸及误差 立方体或长方体型试模内腔尺寸及误差见表1。 圆柱或圆锥型试模内腔尺寸及误差见表2。

3.3 试模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试模的形状和位置误差见表3。 4.1 外观 4.1.1 应有清晰的铭牌,标有试模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侧板、端板、隔板和底板等均应有编号。 4.1.2 试模内壁应光滑、不得有明显砂眼、裂纹及划伤等,外壁应无毛剌。 4.2 组装 4.2.1 组装和成型试件时,试模不得变形。振动时不得松动和漏浆。 4.2.2 组装后试模连接面的缝隙不大于0.2mm,端板和隔板间缝隙不大于0.4mm。 4.3 质量 胶砂试模质量应为(6.0~6.5)kg。 4.4 表面粗糙度 试模内壁表面粗糙度R a3.2。 5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5.1 检定条件 5.1.1 环境条件 温度: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检定应在周围无影响测量的振动的环境下进行。 5.1.2 检定用设备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200mm。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500mm。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1000mm。 深度卡尺:分度值0.02mm,量程0~200mm。 平板:准确度1级。 刀口角尺:准确度1级。 塞尺:准确度1级。 专用薄板:上下面平面度和平行度为0.02mm。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一、技术要求 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抛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不应超过±0.5度。 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mm) 100×100×100 100±0.2 150×150×150 150±0.2 200×200×200 200±0.4 100×100×300 100±0.2 300±0.4 100×100×400 100±0.2 400±0.4 150×150×550 150±0.2 550±0.4 φ150×150 φ150±0.2 150±0.2 70.7×70.7×70.7 70.7±0.2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校验/检验项目 (1)不平整度。 (2)相邻面不垂直度。

(3)模腔各部尺寸。 2、校验/检验用器具 (1)万能角度尺。 (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塞尺。 (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校验/检验方法 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校验。 (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 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01mm。 (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 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1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 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2、使用中的试模检验,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 合是否密贴。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内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内部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lmm。 3校验方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 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 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 准确至0.1mm。 4 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4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3个月。 5校验记录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1技术要求

1.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 1.2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 1.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内径 (200±2)mm 顶部内径 (100±2)mm 高度 (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1.4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2.1.2筒各部位尺寸检查 2.2校验用器具 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2钢直尺:500mm,分度值1mm。 2.2.3直角尺。 3校验方法 3.1目测检查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3.2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度处。测量捣棒长度。 3.3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测量筒底及顶部内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 测量3点,取平均值,准确至1mm。 4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5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6个月。 6校验记录

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抗折试模、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抗折试模、砂浆试模 校验方法 1适用范围 1) 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抗折试模、砂浆试模的校验。 2) 砂浆试模系用于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 - 90测定砂浆 的强度试验制作用工具。混凝土立方体试模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方法》GB/T50080 — 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制作用的试模。 2编制依据 《混凝土试模》JG3019 — 9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设备校验方法》 3技术要求 3.1混凝土立方体试模 3.1.1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 并不应有任何砂眼、裂纹、划伤等缺陷。 3.1.2试模尺寸,见表18 — 1.1 表 18-1.1 3.1.3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整度,每100mm 不超过0.05mm 。 3.1.4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土 0.5。。 3.2混凝土抗折试模 3.2.1试模尺寸,见表18-1.2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322 有任何砂眼、裂纹、划伤等缺陷。 3.2.3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整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 3.3砂浆试模 3.3.1砂浆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裂纹、划伤等缺陷。 3.3.2试模尺寸每边70.7mm ±).2mm。 3.3.3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整度,每70mm不超过0.05mm。 3.3.4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土0.5°。 3.4其它要求 3.4.1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应大于0.5mm,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 应大于1mm,对角线误差不应大于土2mm。 3.4.2试模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油漆,油漆表面应光滑、均匀和色调一致,试 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4校验用标准器具 1)标准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2)角度规:量程180。,分度值0.2°。 3)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片形塞尺:0.02?1mm。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内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 校验项目及条件2 2.1校验项目2.1.1不平整度2.1.2相邻面不垂直度2.1.3内部尺寸校验用器具。2.2 万能角度尺。2.2.1。0.02mm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2.2.2塞尺。2.2.3 。300mm,分度值lmm2.2.4钢直尺:量程3校验方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4 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4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3个月。 校验记录5 专业资料 ..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 1技术要求 专业资料 .. 1.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 1.2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 1.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内径(200±2)mm 顶部内径(100±2)mm 高度(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1.4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模自检规程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模自检规程 1.概述 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是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成型试件时所用的模型,其结构尺寸应符合JG3019-1994《混凝土试模》的要求。 2.技术要求 2.1试模应有铭牌。 2.2外观: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 2.3边长尺寸: 100㎜试模 100±0.2mm 150mm试模150±0.3mm。 2.4垂直度: 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出±0.3°,相当于用塞尺在距直角尺顶端50㎜处测量,垂直公差≤0.26mm。 2.5平面度:每100mm不超出0.04mm. 2.6缝隙: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mm,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mm。 3.检验用器具 3.1游标卡尺:分度值不低于0.05mm。 3.2宽座角尺:精度1级。 3.3塞尺:一组(0.02mm-1.00mm)。 3.4刀口尺:精度0级。 4.检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4.1外观在明亮处目测检查。 4.2试模组装后的边长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对称侧板内表面距离任取两个部位量测,高度在每个边长上各取一个点量测,精确至0.1mm,其结果均应符合要求。(三联试模高度可在每个试模的两侧板的中间位置各取一点量测,两对称侧板内表面距离可在每个试模上任取两个部位量测。) 4.3组装后的试模各接触面垂直度用宽座角尺和塞尺测量。在每一个试模横腔任取两对角测量试模侧板相邻面的垂直度,应在其高度1/2处测量;任取两相对侧板与底板上表面测量其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其结果均应

符合要求。 4.4平面度采用刀口平尺和塞尺进行测量,任取隔板、端板各一个,试模底座表面按封闭米字形布局进行测量,其结果均应符合要求。 4.5试模组装后,在每一模腔任取一侧板与侧板、侧板与底板连接面的缝隙,用塞尺插入最大缝隙处测量,其结果均应符合要求。 5.检定结果处理 5.1新的试模必须符合2.1-2.6条技术要求。 5.2使用中试模均应符合2.2-2.6条技术要求。 5.3自检周期12个月。

砂浆试模

砂浆试模的校验方法 G2ZX-16 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的砂浆试模的的校验。 1.2砂浆试模系用于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1990测定砂浆的强度试验制作用模具。砂浆试模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制作试件用的试模。 2技术要求 2.1砂浆试模 2.2.1砂浆试模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 2.2.2试模尺寸为试模尺寸70.7×70.7×70.7mm ,每边70.7±0.1mm 2.2.3 试模5个内表面不平度,每70mm不超过0.05mm。 2.2.4组装后各相邻面得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3校验项目 3.1外观 3.2测量试模的棱边长(内部尺寸)。 3.3测量直角的偏差范围。 3.4不平整度 4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 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1.1校验用标准器具 4.1.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4.1.3角度规:量程180,分度值0.2°。

4.1.4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1.5塞尺:10mm。 5校验方法 5.1用感官检查,要符合第2.1.1条要求。 5.2用游标卡尺,测量每边长度和高度,其值应符合相应试模的尺寸要求。 5.3用钢直尺与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不平度。 5.4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面得角度。 6校验结果处理 6.1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校验周期为12个月 7附录 7.1校验记录格式如附录。 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混凝土试模检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检验方法 一概述 混凝土试模是《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F30—2003)中,混凝土试件成型用的专用模具。 二技术要求 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等。 2 应有产品合格证。 3 应由铸铁、钢材或其它材料制成,内表面应干整光滑,无任何砂眼或缺陷,外观完好. 4 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其内边长误差应不大于1/150,角度误差应不大于1o;内表面的不平整度应不大于试件内边长的0.05%. 5 圆柱体试模,其内径误差应不大于内径的1/150,高度误差应不大于净高度的1/150;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o。 6 试模应装配紧密,混凝土试件振动成型时,试模不出现漏浆。 7 立方体塑料试模按总量的10%抽检;抽检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8 混凝土极限拉伸试模(八字模)中段测试部分的检验方法参照抗冻试模检验方法执行,两边八字模部分以适应极限拉伸夹具要求为准。 三检验条件 9 检验用仪器设备: a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500mm,分度值0.02 mm。 b 一级刀口直尺。 c 普通级塞尺。厚度为0.02~0.1 mm。 d 万能角度尺。测量范围0~360o,分度值5‘. e 钢直尺。0~1000 mm,分度值l mm。 10 混凝土试模应在20±10℃检验,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四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11 按1、2、3条对混凝土试模进行外观和资料检验。 12 试模内边长、直径和高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内表面平整度用刀口直尺和塞尺测量,两相邻内表面垂直角用万能角度尺测量。 13 将试模装满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3cm),在振动台上振捣30s,观测试模的组装密封效果。 五检验结果处理和检验周期 14 经检验满足第l、2、3、4、5、6条要求的混凝土试模即为合格,发给合格证。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者均为不合格,发给检验通知书。 15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模的检验周期为半年;其他试模(不经常使用的或使用频次低于1次/月的或试模尺寸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的),检验周期为半年。

检测机构混凝土、砂浆试卷及答案

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考核试卷 八、(混凝土、砂浆强度部分) 姓名:单位:准考证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能力验证: 2、强度: 3、普通混凝土: 4、砂浆: 5、砂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验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

2、结构构件用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3、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型、保水性三个方面。 4、抗渗混凝土是指抗渗等级大于或等于 P6 的混凝土。 5、高强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 kg/m3,水泥及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应大于600 kg/m3。 6、砌筑砂浆宜用中砂,应过筛,砂的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灰缝厚度的 1/5~1/4 ,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 7、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 8、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试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用压力试验机除应符合《压力试验机》GB/T3722及《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2611中技术要求外,其测量精度±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且小于压力机的。 10、计量认证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公正性和进行考核的强制性行政管理措施。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见证取样检测的是 C 。 A、简易土工试验 B、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C、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D、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

混凝土试模校验法 本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部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lmm。 3校验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部表面的 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 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部的尺寸,在每个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 至0.1mm。 4 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4校验期 校验期为3个月。 5校验记录

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 送校单位:仪器编号:校验编号: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法本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 1技术要求

1.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壁光滑、无凹凸部位。 1.2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 1.3坍落度筒的部尺寸为: 底部径(200±2)mm 顶部径(100±2)mm 高度(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1.4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 2校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项目 2.1.1外观检查 2.1.2筒各部位尺寸检查 2.2校验用器具 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2钢直尺:500mm,分度值1mm。 2.2.3直角尺。 3校验法 3.1目测检查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3.2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度处。测量捣棒长度。 3.3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测量筒底及顶部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测 量3点,取平均值,准确至1mm。 4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5校验期 校验期为6个月。 6校验记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各种混凝土、砂浆试模的验证。 一、技术要求 1.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刨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1.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 1.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 100×100×100 100±0.2mm 150×150×150 150±0.2mm 200×200×200 200±0.4mm 100×100×300 100±0.2mm 300±0.4mm 100×100×400 100±0.2mm 400±0.4mm 150×150×550 150±0.2mm 550±0.4mm Φ150×150 Φ150±0.2mm 150±0.2mm 70.7×70.7×70.7 70.2±0.2mm 二、验证项目及条件 2.1验证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模腔各部尺寸。 2.2验证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验证方法 3.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3.1.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种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1.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度。 3.1.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3.2使用中的试模验证,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合是否密贴。 四、验证结果处理 全部验证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验证周期、记录 验证周期为3个月。验证记录格式见下表。 新购混凝土及砂浆试模验证记录 管理编号:编号: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检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各种混凝土、砂浆试模的校验/检验。 一、技术要求 1.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刨光,其不平整度应不大于0.05mm。 1.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度。 1.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 100×100×100 100±0.2mm 150×150×150 150±0.3mm 200×200×200 200±0.4mm 100×100×300 100±0.2mm 300±0.6mm 100×100×400 100±0.2mm 400±0.4mm 100×100×515 100±0.2mm 515±1.0mm 150×150×550 150±0.3mm 550±1.0mm Φ150×150 Φ150±0.2mm 150±0.2mm 70.7×70.7×70.7 70.7±0.2mm 二、校验/检验项目及条件 2.1校验/检验项目。 2.1.1不平整度。 2.1.2相邻面不垂直度。 2.1.3模腔各部尺寸。 2.2校验/检验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0~360°,分度值2′。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校验/检验方法 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种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的不垂直度。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 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度。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 均值,准确至0.1mm。 四、校验/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检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检验周期为6个月。校验/检验记录格式见附表。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校准地点:广西诚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大塘-浦北高速公路项目中心试验室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品种规格仪器编号校验号第页,共页 编号项目校验数据结果 一、不平整度1、A面(1)mm(2)mm平均mm 2.B面(1)mm(2)mm平均mm 3.C面(1)mm(2)mm平均mm 4.D面(1)mm(2)mm平均mm 5.E面(1)mm(2)mm平均mm 二、1.AB(1)度(2)度平均度

25混凝土和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中铁九局集团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JJJC/ZY/ZJ-25-2012(1/0)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第1版第0次修订)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编号: 编制:基础建材室 审核:梁迪 批准:王军 2012年11月25日发布2012年11月30日实施

修订页

编制说明 为完善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保证试验检测结果溯源到国家基准。 针对工程试验仪器使用特点,对于精度要求一般的、不在国家依法管理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内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我公司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计量法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中铁工程试验检测协会编制的《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方法编制本自校方法》和山西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编制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编制此自校方法,作为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管理自校准的依据。 本自校方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1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混凝土立方体试模、棱柱体试模及圆柱体和圆台体试模的校验。 2技术要求 2.1外观 试模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黏砂、无伤痕等疵症;试模内表面应光滑平整, 不应有砂眼、裂纹及划伤;试模应有与振动台规定的夹持装置。 2.2试模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大于1mm。 2.3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各相临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垂直度偏差不大于边长公称尺寸的0.3%。圆柱体试模底板与圆柱体轴线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垂直度偏差不大于边长公称尺寸的0.3%。 2.4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模内表面的平面度、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mm不应大于0.04mm。 2.5组装试模 连接面的缝隙、模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应大于0.1mm。 3校验项目 3.1外观。 3.2试模内部尺寸。 33夹角偏差。 3.4内表面平面度。 35组装试模缝隙。 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方法 4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环境条件 温度20℃±5℃,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检定现场周围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游标卡尺:量程600mm,分度值0.02mm。 4.2.2深度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混凝土试模

混凝土试模使用说明书 一、混凝土试模概述: 混凝土、砂浆试模是用来制作测试混凝土和砂浆力学性能及其长期性、耐久性试验用试件的模具。 好仪器,好资料,尽在沧州建仪(https://www.360docs.net/doc/7d17671905.html,)。欢迎查询。 打造中国建仪销售第一品牌,树立沧州工业产品全新形象 二、混凝土试模技术参数: 100 x 100 x 100 100±0.2mm 150 x 150 x 150 150±0.3mm 100 x 100 x 300 100±0.2mm 300±0.6mm Ф150 x 150 Ф150±0.3mm h150±0.3mm 70.7 x 70.7 x 70.7 70.7±0.14mm 三、混凝土试模结构特点: 1.本模型是由底模板、侧模板隔板轴、支架活节螺栓和蝶形螺母等零件组成(见附图所示)底模板是由高强度的铸铁制成,侧模板,隔板是用较硬的碳结钢支撑,支架固定在低模板上,活节螺栓用圆柱销联结在支架上,并可饶圆柱销轴线转动。

2.装配时,先将两块侧模板相对垂直放在底模板平面上,用套在活节螺栓上的轴插入侧模板两端槽内,稍加固定,然后将隔板插入侧模板的槽内,对正两块侧模板,保证模腔成正方形,再边拧紧轴上的蝶形螺母,边用木榔头轻击各板上侧面,使其下侧再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再拧紧活节螺栓上的蝶形螺母,保证各板下侧面与低模板平面贴近 四、混凝土试模注意事项 1.每次做试块之前,在试模腔内壁涂薄薄一层机油。 2.拆卸时,下拧松活节螺栓上的蝶形螺母,在拧松轴上的蝶形螺母,连同活节螺栓脱离侧模板槽内,即可拆去侧模板,每次脱模后,应极力擦净各零件表面的涂料,并涂上防锈油。 五、混凝土试模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标志:每个产品应有厂家标牌,并固定在明显部位,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名称、代号、出厂编号、制造日期、制造厂、名称。产品出厂的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代号、制造厂名称、出厂日期、数量和重量、收货单位、地址、邮编。包装箱:应有防潮、防碰撞等标志。 2.包装:试模装箱时应用塑料薄膜袋,封装包装箱应牢固可靠如采用木箱等,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等有关文件。 3.运输和贮存: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抛投,雨雪淋湿,产品应贮存

混凝土试模检验规程

混凝土试模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模的检验。 1、总则 1.1、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模应符合JG3019—1994、GB50081—2002、JGJ70—1990标准要求,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件的模具,检定周期为一年。 2、技术要求 2.1、外观要求 2.1.1、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 2.1.2、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2.2、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3、组装后尺寸误差 2.3.1、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1㎜。 2.3.2试模组装后其相邻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3.3、试模侧板、端板、隔板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4㎜,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6㎜。 2.3.4、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

3、检验用标准器具 3.1、刀口平尺,精度为0级, 应大于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3.2、刀口直尺, 精度为0级。 3.3、电子数显游标卡尺,0~300㎜,分度值0.04㎜; 3.4、电子数显深度游标卡尺, 0~300㎜,分度值0.04㎜。 3.5、塞规,0.02~0.5㎜,长度150㎜。 4、检验方法 4.1、尺寸测量: 试模两相对面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高度用深度游标卡尺对称测量。每个边长上取三个测点。 4.2、垂直度测量: 垂直度用刀口直尺和塞规测量。 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4.3、平面度测量: 试模侧板和底板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规测量,刀口平尺的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按封闭米字形布局测量。 4.4、缝隙测量: 试模组装后,各连接面的缝隙用塞规测量。 4.5、外观检验: 应在明亮处目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