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护理电子文书书写规范

2015年护理电子文书书写规范
2015年护理电子文书书写规范

2015年护理电子文书书写规范

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电子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文书是病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对获得的客观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的文字记录。护理电子病历x规范》的规定。

一、基本要求:

(一)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使用字体、型号统一,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二)护理文书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三)护理文书书写应当规范使用医学术语,字体、型号统一,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四)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能及时修改的要及时修改,对已打印出的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涂、粘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一页涂改不得超过三处)。

(五)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六)护理文书一律使用A4纸张打印,打印清晰。

二、护理电子病历使用安全

(一)护理人员必须保管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电脑操作密码。

(二)护士需经过护理电子病历操作培训后方可从事护理电子病历录入。

(三)录入护理电子病历必须使用本人的工号和密码登录,护理记录系统可自动签名,书写完毕即时提交,方便保存和避免误删。

楣栏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诊断(只写第一诊断)、住院号。患者诊断发生变更时,在续页上填写变更后的诊断。(包括床位变更)

日期栏:每页日期栏的第一日填写年、月、日,其余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或年度,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

住院天数栏: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手术日期栏:写手术或分娩后日数,以手术或分娩次日为第一日,填写“1”,依次填写至14日。在手术或分娩当日手术日期栏相应时间内40~42℃之间纵行顶格填写“手术”或“分娩”。如入院后立即急诊手术,则在入院时间后间隔1个空格键填写手术。患者14日内做第二次手术,应在手术当日填写手术,将第1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2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依此类推。

注意事项: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填写入院于*时*分、整点入院填写入院于*时整,转入(应写“转入**科于*时*分”,转出科不写“转出”)、死亡于*时*分,除手术、分娩和出院(上午出院统一标记于11点栏内)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时间均采用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患者需书写请假条并签名,其外出时间不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与外出前不相连,同时请假条入病历保存。

1. 体温曲线

(1)“×”表示腋温,“●”表示口温,“⊙”表示肛温,相邻体温之间以蓝线相连。

(2)药物或物理降温后测量的体温用红“○”表示,划在降温前体温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下次测得的体温用蓝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药物或物理降温后30分钟后观察

记录体温变化,时间相差超过30分钟(三测表绘制曲线时间整点前后)书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3)体温低于35℃(含35℃)时,为体温不升,在35℃横线下测量时间点顶格纵行填写“不升”,不再与前次和下次测得体温相连。

(4)绘制次数:新入院、转入患者每日2次;≥37.3℃、手术后、病危患者每日4次,体温≥39.1℃每日6次,体温连续测量三日正常后,改为每日一次(病危患者除外);择期手术前19:00、术晨7:00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5岁以下小儿只测体温、体重;5岁<儿童<7岁测体温、脉搏、呼吸、体重;≥7岁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 脉搏曲线

(1)脉搏以红点“●”表示,相邻脉搏之间以红线相连。

(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在体温符号外画红圈。

(3)脉搏短绌时,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脉搏与脉搏、心率与心率之间以红直线相连,同时间心率与脉搏之间,以红虚线相连。

3. 呼吸曲线

(1)呼吸在相应的栏内填写数字,相邻两次呼吸次数应上下错开。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以黑○R表示,在相应时间内呼吸30次横线下顶格用黑笔划○R,相邻的○R之间不连线。

4. 体温单底栏填写要求

(1)底栏项目填写大小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血压、药物过敏,数据以阿拉伯数字记录,只填写数字,免记单位。在每页下方填写住院周数。

(2)大、小便次数每24小时记录1次,填写前一日24小时的

次数。(前日15:00----当日15:00),当日18:00前入院者,需记录大小便。特殊情况(如意识不清,陪护无法提供大、小便次数)者,在相应位置标记“不详”。

(3)大便以次数为单位。“※”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

肛门,未解大便以“0”表示;灌肠以“E ”表示,灌肠后排便以“E ”作分母,排便次数作分子。如:灌肠后无大便以0/E 表示,灌肠后排便1次以1/E 表示,灌肠前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以1E 1

表示,灌肠2次后排便4次以4/2E 表示。

(4)小便以次数为单位。失禁以“※”表示;留置尿管以“C ”

表示、如:“1500ml/C ”表示留置尿管患者排尿1500ml ,“☆”表示人工肛门和膀胱造瘘,如:“1500ml/☆”表示留置膀胱造瘘,患者排尿1500ml ,人工肛门以“☆”表示。一天中有自然排尿和导尿、留置

膀胱造瘘时应分别记录,中间用“;”间隔,如:1500ml/C ;3 3;1500ml/C 1500ml/☆;3 3;1500ml/☆。

(5)出入液量以ml 为单位,填写前一日24小时的出入液总量。

(前日7:00----当日7:00),不满24小时出入液量前加**h (阿拉伯数字),满24小时直接记录出入量,不再显示24 h 。

(6)血压以mmHg 为单位。Qd 、Bid 测量的血压填写在相应日期

栏内,每日测量3次以上的血压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7)体重以kg 为单位。新入院、转入患者当日测量体重并记录,

不能测量的患者应注明“轮椅”或“平车”。住院患者每周测量记录1次体重,病情危重或卧床的患者,在体重栏内填写“卧床”。择期手术患者前一天测体重。

(8)药物过敏栏填写患者过敏药物名称,两种以上(含两种)

药物过敏应记录“多种药物”。住院期间发生的药物过敏,填写在当日日期栏内,且做好四对照(患者一览表、床头信息栏、病历夹、体温单)

(二)医嘱单

1. 医嘱由本医疗机构(进修人员不得单独签字)具备独立执业资质的注册护士签名,执行时间采用24小时制。

2. 执行医嘱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后应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执行时间应具体到分钟。长期备用医嘱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内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特殊临时医嘱(如皮试、备皮、导尿、灌肠等)谁执行谁签字。

3. 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重患者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二遍无误后执行。执行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依据医师补记的医嘱签全名和执行时间(无时间差)。

4. 同一时间内执行的医嘱可在上下两栏内签名及执行时间,中间用竖线(与医师相同)相连。不同执行时间之间的医嘱,不得用竖线相连。

5. 做药物过敏试验时由医师开具某种药物皮试医嘱,其后标注括号,由执行护士将皮试结果填入括号内。结果为阳性用红色“+”,阴性用“-”表示。要求立即执行的“st”医嘱,需在15min内执行。(三)患者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是指护士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患者生命体征、出入液量、病情动态、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效果及反应等,应根据相应专科护理特点书写。

1.及时准确、客观真实记录患者的神志、病情变化(症状、体征)、抢救经过、特殊检查、主要用药、根据医嘱或者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的

护理措施以及治疗处理后的效果和患者的皮肤、卧位、心理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出入液量和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及页码。患者诊断发生变更时,在续页上填写变更后的诊断(只写一个诊断)。

3.每页首次记录日期栏内要填写年、月、日和记录的时间,续写只填写月、日和时间。一级患者首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入院性质(急诊/平诊),方式(步行/被扶入/轮椅/平车),症状、体征、治疗护理措施、护理级别、饮食、健康宣教内容。

4.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栏按照病情、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的模式书写。其中“记录时间”应为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具体病情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应反映在病情一栏中。但记录时间不得早于病情变化或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时间段的护理措施不能连续记录(如禁食、水6小时后改流质饮食)

5.在相应栏目内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液量等。计量单位写在标题栏内,记录栏内只填数字。

6.记录内容、关键时间和医生一致,由有资质的责任护士书写,体现责任制整体护理,书写体现连续性及专科特点,客观反映病情及护理措施。

7.一级护理每日清晨小结,小结时需再次记录吸氧及监护,患者当日病情动态变化,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报告**医生)记录体现PIO。首次开始监护时,记录监护指标数据,并描述节律(如窦性心律,节律整齐)以后常规2小时观察记录数据,无节律改变或病情变化不再描述,吸氧记录为(持续面罩/鼻导管/鼻塞吸氧,*升/分)。

8.静推西地兰时观察和记录心率数据;胸穿、腰穿、鞘内注射、腹穿、介入手术(冠脉造影、支架置入、安装起搏器等)后,简要记录6h内的病情。特殊药品泵入时记录药品名称、泵入速度,用药剂量,方法变化时,需再记录。化疗药物、丙种球蛋白、白蛋白不记录,出现不良反应时随时记录。特殊药品(吗啡、强痛定、盐酸哌替啶)及急危值需记录。

9.输血记录: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回后30分钟内输注,1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前15分钟,每分钟20滴,观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抢救时依据病情调整滴速并严密观察记录。患者输血应记录输血前用药、血型、血液种类、血量及输血过程观察结果等。

10.护理记录单需满页打印,护士长及时审核,在每页打印后护理记录单右下角红笔手写签名,不记录签字时间。

11.转科患者:不再填写入院护理评估单,转入及转出患者护士记录护理记录单。转科患者必须及时打印(满页护理文书)、手签名完成后,送至对方科室。

12.每次记录首行需空2个中文字符(4个空格键)

13.一级改二级护理记录:遵医嘱改二级护理,二级改一级时需描述病情。

(四)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1.同一般护理记录单。病情每小时记录一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天至少小结3次。需记录出入量时:加入多种药物的在入量项目栏输入,注意系统默认的量是ml,对于以克、毫克为单位或粉剂药物,在入量栏内转换为毫升。出入量统计时间设定为“7:00-7:00”,

数量录入的格式如果错误或有空格,系统将不能进行数量累计。

2.规范记录出入液量并定时总结。入量(单位为ml)项目包括使用静脉输注的各种药物、口服的各种食物和饮料以及经鼻胃管、肠管输注的营养液等,出量(单位为ml)项目包括尿、便、呕吐物、引流物等。

3.抢救记录按抢救时间顺序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抢救护理措施、停止抢救时间等,并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具体到分钟,应与医生一致)。

(五)围手术手术护理记录单

1.择期手术前一天需评估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明日拟麻醉及手术名称,术前宣教及处置。

2.术前需评估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特殊处置。

3.交接时记录(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无误后入手术室)。

4.患者术后首次应记录内容:麻醉方式、手术名称、神志、敷料、引流情况,治疗、处置、疼痛评分(清醒患者)、宣教、级别护理、饮食情况。

5.手术后二级护理患者依据术后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4—6小时,平稳后不再记录。

(六)其他各种评估单:

1.入院护理评估单:以反映患者入院基本信息为主,调取首页模块,填写时配有备用选项供选择。专科情况、护理措施各病区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修改有关内容。如系复制医生病历内容,注意医生书写内容有无修改,避免盲目复制。

2.跌倒与坠床风险护理单:昏迷或绝对卧床患者不评估跌倒风险的项目及措施,应注明评估的时间并签名。②护理措施实施项目以

打√标记。③跌倒风险评分≥45分时3天内再评估,22-44分1周内再评估,≦22分时2周内再评估。④坠床风险评分≥3分时3天内再评估,1-2分时1周内再评估,0分时2周内再评估。⑤护理措施实施项目以打√标记。⑥患者年龄≤6岁或≥65岁及跌倒风险评分≥45分、坠床风险评分≥3分时,需悬挂跌倒及坠床警示牌。

3、压疮风险护理单:①高危患者评估此表。②≤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每3天评估一次;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每周评估一次;13-14提示中度危险,每两周评估一次;15分以上提示轻度危险,每三周评估一次;14岁以下患儿不评估此项。③护理措施实施项目以打√标记

4 患者护理计划单:以反映患者入院后护理计划为主,填写时注意填写专科情况、护理措施各病区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常规措施出院时不需标注停止时间。

5.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单:病危患者需评估此单。(七)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是对患者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交接及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手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等物品的客观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文字工整、清晰、无错别字,各项目填写完整、准确、无漏项。空格处可以填写其它手术物品,签名清晰可辨,不得代签名。

1.楣栏项目: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体重、手术间号、手术类别、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主刀医师、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患者出手术间时间、去向(麻醉恢复室、病房、重症医学科等)、手术器械物品灭菌是否达标。

2.手术器械物品清点核对登记:手术器械、敷料等各类物品的名称及数量;各类物品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数目登记。

3.底栏: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签全名。

4.术前访视:药物过敏史、隔离种类及措施、皮肤状况、术前健康教育、访视者签名。

5.术中护理:静脉穿刺种类及部位、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手术体位及易受压部位防止压疮措施、止血仪器使用情况、植入物及植入器械使用说明、术中使用电刀、负极板及皮肤状况、输入的血液制品种类、标本送检及巡回护士签名。

(1)手术敷料、器械清点记录准确无误,手术前后物品清点数目相符;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应及时准确记录、无涂改。

(2)器械物品查对登记表内的清点数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书写清晰可辨,不得用“√”表示。数字书写错误时应由当事人即时重新书写,不得修改或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字迹。

(3)使用外来医疗器械时需登记器械的总件数;凡使用人体植入器械必须详细填写植入物名称、数量,并及时将植入物器械包外化学指示物粘贴于备注栏内。

(4)手术中需交接班时,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要共同交接患者手术进展、术中护理及该台手术所用器械、敷料清点等,并如实记录。

6. 术后交接:皮肤状况、静脉通道、带回血液品种及量、各种引流管放置以及带回物品;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分别签名。

护理部

2015-07-01第一次修订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电子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部201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