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

层流洁净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提供了专业的环境,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卫生。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正常运作和防止

交叉感染的发生,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

将从手术室的洁净度要求、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和设备管理等方面,

介绍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规范。

一、洁净度要求

1. 手术室应保持洁净整洁,确保无灰尘、异味、细菌等物质的存在。每日开展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地面、墙壁、天花板和设备表面的干净。

2. 手术室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在手术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手术台、手术器械、床单等。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程序,采

取正确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3. 严格控制手术室的进出口。手术室门口应设置消毒液浸泡盆和洗

手设备,操作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洗手和消毒。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

1. 确保空气净化系统稳定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空气净化系统,包

括过滤器的更换、管道的清洗等。保持气流畅通和过滤效果良好。

2. 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包括细菌、细颗粒物等的监测。确保室内空气符合规定的洁净度标准。

3.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手术室的温度应在22℃-25℃之间,相

对湿度应在40%-60%之间。定期检测和调整空调系统,以确保环境的

舒适性和稳定性。

三、设备管理

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手术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对于有故障的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设备专人负责。手术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包括

设备的存放、清洁和保养等。确保设备的有效利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3. 做好设备记录和跟踪。手术室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

时间、维护记录、检修记录等信息。定期对设备进行跟踪和评估,及

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解决。

四、感染控制

1. 制定感染控制制度。手术室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

术器械的消毒、床单的更换、医护人员的洗手等。确保手术室内的感

染传播风险最小化。

2. 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

包括手术后感染率、细菌耐药性等指标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

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3.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操作等。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和意识,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结:

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规范对于手术环境的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洁净度要求、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设备管理以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规范,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室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管理,提升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 层流洁净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提供了专业的环境,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卫生。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正常运作和防止 交叉感染的发生,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 将从手术室的洁净度要求、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和设备管理等方面, 介绍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规范。 一、洁净度要求 1. 手术室应保持洁净整洁,确保无灰尘、异味、细菌等物质的存在。每日开展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地面、墙壁、天花板和设备表面的干净。 2. 手术室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在手术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手术台、手术器械、床单等。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程序,采 取正确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3. 严格控制手术室的进出口。手术室门口应设置消毒液浸泡盆和洗 手设备,操作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洗手和消毒。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 1. 确保空气净化系统稳定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空气净化系统,包 括过滤器的更换、管道的清洗等。保持气流畅通和过滤效果良好。 2. 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包括细菌、细颗粒物等的监测。确保室内空气符合规定的洁净度标准。

3.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手术室的温度应在22℃-25℃之间,相 对湿度应在40%-60%之间。定期检测和调整空调系统,以确保环境的 舒适性和稳定性。 三、设备管理 1.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手术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对于有故障的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 设备专人负责。手术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包括 设备的存放、清洁和保养等。确保设备的有效利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3. 做好设备记录和跟踪。手术室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 时间、维护记录、检修记录等信息。定期对设备进行跟踪和评估,及 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解决。 四、感染控制 1. 制定感染控制制度。手术室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 术器械的消毒、床单的更换、医护人员的洗手等。确保手术室内的感 染传播风险最小化。 2. 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 包括手术后感染率、细菌耐药性等指标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 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3.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操作等。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和意识,减少感染的风险。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层流手术室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化学处理室,用于控制外部空气与室内处理空气之间的交换,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精细仪器和操作区域免受污染。层流手术室除了减少空气污染物的进入以外,还能够控制手术区域内的空气微生物污染。本文将探讨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一、手术室环境要求 手术室的环境要求非常高,这样才能确保手术期间不会出现任何污染导致感染。例如,手术室的温度必须恒定在20-25℃,相对湿度必须在45%-65%之间;室内空气必须保持流动,并保持一定的正压。此外,必须使用为人诟病的材料,如床单、墙、天花板和其他表面都必须使用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 二、层流手术室过滤系统 层流手术室中的过滤系统必须具有高效的过滤和气流系统。过滤系统通常由多个过滤器组成,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花粉等可能影响手术区的微粒。

三、从入口到手术室的空气净化 整个层流手术室的通风系统必须经过特殊设计,以确保送入手 术室的空气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有害物质。通常,戴着手套、帽子 和口罩的人员必须穿过一个空气净化室才能进入手术室。这个过 程中人员必须将深呼吸几次,以确保一些可能存在于口鼻区域的 微粒在人员进入手术室之前得到排除。 四、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每天必须进行多次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其达到卫生标准。 手术室中的墙面和天花板必须是平整、不易积尘和光滑的。由于 手术室中的细菌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威胁,因此使用正式的清洁工 具和消毒剂至关重要。消毒应该根据制定的程序和清洁戒律进行,以确保对手术室的最大限度的消毒。 五、手术室中的垃圾处理

在手术室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单独储存和处理。这些垃圾必须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以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产生负面影响。垃圾必须在特定的收集箱中存放,并在手术室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物应当被封装到密封的袋子中,然后交付给专门的废物处理人员。 六、手术室员工培训 手术室员工必须接受特殊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遵守手术室规范。员工必须知道如何正确穿戴手套、制服和其他防护装备,并知道如何正确地清洁和消毒各个区域。此外,员工还必须知道如何检查设备和过滤器,并正确维护整个层流手术室。 七、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有助于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得到正确的控制和管理。从整个手术室的环境要求和过滤系统到从入口到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整个过程都需要特殊的处理,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全和保护。只要按照正确的程序和制度进行,手术室将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手术室作为医院内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对于手术环境的管理和规 范至关重要。层流手术室是一种特殊的手术室,其空气流动方式可以 有效地减少外界大气中的微生物带入手术区域,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在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中,制度和规范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应包括人员行为规范。手术室内人员分 为多个角色,如护士、手术器械护士、麻醉师和外科医生等。每个人 员在手术室内的行为都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以保证手术室的整体运 作效率和安全性。例如,手术室内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佩戴手术服、帽子、口罩等防护装备,以减少细菌的传播风险。此外,手术室人员也应密切协作,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手术的顺 利进行。 其次,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手术器械的管理规范。手术器 械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手术室管理也至关重要。手术 器械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和储存,以保证其无菌状态。在使用前,手术器械应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证,确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此外,手术器械的储存和分类也是手术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手术器械都应有固定的位置,以方便手术室人员的使用和管理。 此外,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手术室环境的管理规范。手术 室环境的管理对于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手术室的高 洁净要求需要手术室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保持洁净状态。手术室 内应设有适当的通风装置,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废气的排出。此

外,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进行合理调控,以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最后,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手术安全的保障规范。手术安全是手术室管理的核心。手术室内应设置监控设备,监测手术室内的环境变化和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手术前,手术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器械等信息,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手术室还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总之,层流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于手术室的运作和手术的安全至关重要。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手术室管理制度,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手术的成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医院和手术室应高度重视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的建立,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以提供优质的手术服务。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层流手术室是一种高级医疗设施,用于保证手术环境的洁净和安全。为了有效管理层流手术室,制定并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是非常必 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以保证手术室的 正常运行和手术的成功进行。 一、人员管理 1. 组建专业团队:层流手术室需要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管理和操作。团队成员包括外科医生、护士、麻醉师、洁净工等。 2. 人员培训:层流手术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医 院应提供定期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术。 3. 人员健康管理:层流手术室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 状况良好,不传播疾病。 二、手术器械管理 1. 配备齐全:层流手术室应配备先进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 进行的顺利和安全。 2. 定期检测和维护:手术器械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和使用效果。 3. 严格消毒和灭菌:手术器械应在手术前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杀死病菌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手术室环境管理

1. 空气净化:层流手术室应配备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保证手术室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温湿度控制: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手术需要进行控制,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 环境监测: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环境监测,检测是否存在污染源或其他不利于手术的因素。 四、手术室行为准则 1. 穿戴整洁:手术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严格的穿戴规范,包括穿戴无菌手术服、戴口罩、手套等。 2. 洁净操作:手术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操作动作,以减少空气扰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垃圾处理:手术室应设定明确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环境。 4. 无烟环境:手术室应为无烟环境,禁止吸烟或带入任何可能产生烟尘的物品。 五、手术室感染控制 1. 消毒措施:手术室应有专门的消毒制度,对手术室硬表面、空气和床单等进行定期消毒。 2. 感染监测:手术室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治疗场所,其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于保障手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层流手术室是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高洁净手术室,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保持手术室内的空气处于特定干净度条件,有效减少手术室内细菌和微生物对手术环境的污染,提供优良的手术条件。本文将从层流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出发,探讨其核心要素和具体措施,以期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实用的经验和指导。 一、手术室准入管理 手术室对于外来人员进入应有严格的准入管控机制。在手术室内的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鞋套,同时佩戴口罩和帽子以防止头发和飞沫污染手术环境。所有经手术室门口位置的空气过滤设施通过检测的人员才能准入手术室,同时手术室内也要设立专门的检测设备以监测人员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二、手术室空气清洁管理 层流手术室通过空气净化系统来保持室内洁净。首先,必须确保过滤系统的正常运转,定期检测并更换过滤器,以确保系统的高效工作。其次,手术室内应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质浓度、细菌和真菌的污染情况等等,检测结果应记录并随时提供给管理者参考。此外,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系统必须与建筑物其他区域隔离,并设有空气压差控制系统,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流动符合规定要求。

三、手术室洁净区域划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手术室内的洁净度情况,可以将手术室划分为 不同的洁净区域,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首先是手术台区域,该区 域要求最高的洁净度,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台面的无菌 状态。其次是器械准备区域,手术器械需要在一个洁净的区域进行准备,而且每个器械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确保洁净的器械在手术中使用。最后是手术室辅助场所,如洗手间、更衣室和休息区等,这些区 域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证手术室整体的洁净度。 四、手术室操作规范 除了对手术室本身的管理,手术室操作规范也是手术室管理中 重要的一环。在手术室内,医务人员应该佩戴手术帽、口罩、手套等 相关防护装备,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手术 室内不得使用大声喧哗,同时应减少物品的移动,以避免产生尘埃。 术中,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手术操作,避免造成污染和交叉 感染的风险。 五、手术室物品管理 对于手术室内使用的物品,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首先,手术器械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细 菌和病原体。其次,手术室内的药品和物品储存应分类管理,统一编号,定期检查库存并记录,以防止过期物品的使用。同时,手术室内 的废弃物要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卫生。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是医院中用来进行手术的特殊场所,其内部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层流管理制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本文将对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层流手术室简介 层流手术室是一种拥有洁净气流,能够控制微生物和微粒分布的特殊环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层流手术室通常由净化空调系统、气流层流装置、消毒设备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二、层流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和管理,医院制定了一套层流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 人员管理

层流手术室的人员管理是保证手术室内环境卫生的基础。医院 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并建立人员轮换制度,避免长期在同一个手术室工作,以减少污 染源。 2. 准入控制 准入控制是为了控制手术室内的微生物和微粒数量,保持洁净 环境。医院应设立准入门禁系统,确保只有经过洗手和消毒后的 人员才能进入手术室。同时,准入控制还包括对患者的严格筛查,确保患者没有任何感染风险。 3. 空气质量控制 层流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控制是层流管理的核心。医院应采用高 效过滤器和气流层流装置,过滤和均匀分布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粒。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净化空调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洁净消毒控制

洁净消毒控制是为了避免手术室内的交叉感染。医院应建立严 格的消毒流程和消毒计划,对手术室内的工作台、工具、设备等 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同时,还应加强对手术室内环境的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5. 废物处置控制 手术室产生的废物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置。医院应建立固定的无 菌和污染物质放置处,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流程。废物需要 经过专门的处理,确保不对手术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6. 监测及改进 医院应建立层流手术室的监测机制,定期检测手术室内的空气 质量、微生物和微粒分布情况。同时,还需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 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层流管理制度,提高手术室的洁净度和 安全性。 三、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的意义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其管理制度和规范对于 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建立和 完善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成为医疗机构不可忽视的任务。本文 将从层流手术室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制度和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 层流手术室的概念和特点 层流手术室是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而设计的一种特殊空间。其特点在于通过气流控制,将手术区域内的空气保持在洁净状态,降低感染的风险。层流手术室通常采用无尘空调系统,通过过滤、控温、控湿、负压等措施,以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的制定 为了保证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和手术的安全进行,医疗机构需要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首先,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 层流手术室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明 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另外,还需要设计完善的操作规范,包括 手术前准备、手术进行中和手术后处理等环节的要求,以确保操作的 规范性和一致性。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 考核,确保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提升。 三. 层流手术室管理规范的执行 管理制度是一纸空文,只有将规范付诸实施才能真正保证手术室的 安全和顺利进行。为此,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监督考核

机制。首先,需要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其次, 应定期进行内部检查,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检测、设备运行检查、操作 规范执行检查等,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另外,还需要与专业机构进行 交流和合作,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提高层流手术室的 整体管理水平。 四. 层流手术室管理的挑战和前景 层流手术室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首先,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 知识,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其次,成本压力较大,层流手术室的建 设和维护需要高昂的费用,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策划和控制 措施。另外,还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 推进层流手术室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手术安全的要求不断 提高,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和规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层流手术室管理将以更高效、更智能 的方式进行,提升手术安全和效率。 总之,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及规范对于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医疗机构可以保证 手术室的洁净环境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层流手术室管理的发展。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一、概述 层流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治疗场所,为保证手术环境的安全和良好,层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层流手术室层流管 理的相关制度和要求。 二、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1. 人员管理 1.1 手术室主管 手术室主管负责层流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室 管理经验,并掌握层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 1.2 手术室人员 手术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器械护士等。他们需要经过专业 的培训,熟悉层流系统的操作和层流手术室的工作流程。 2. 空气净化 2.1 空气净化设备 层流手术室需要配备高效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 合卫生标准要求。 2.2 过滤器更换

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净化设备的过滤器,避免污染物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3. 温湿度控制 3.1 温度控制 手术室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一般在24℃左右,以确保手术人员和患者的舒适度。 3.2 湿度控制 手术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至60%的范围,以防止空气干燥或潮湿对操作和物品的影响。 4. 操作要求 4.1 洁净操作 手术室内所有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洁净操作程序进行,避免污染手术环境。 4.2 无菌操作 手术室内所有操作必须符合无菌操作要求,保证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无菌状态。 5. 人员卫生要求 5.1 手术室工作服

手术室人员应穿戴专用的手术室工作服,并定期更换和清洗,以保持衣物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5.2 手术室洗手 手术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手术室洗手程序进行洗手,并定期进行洗手技术培训和考核。 6. 物品管理 6.1 物品分类 手术室内的物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6.2 物品消毒 手术室必须定期对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物品的无菌状态。 7. 废物处理 7.1 垃圾分类 手术室内的垃圾必须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7.2 废物处理 手术室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并及时清理手术室内的污物和污损物。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1环境管理) 1。做好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管理. 2。层流手术室不得使用有粉手套。 3.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4。急诊手术要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手术间内实施,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污物通道的手术间内实施。 5.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间隔时间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 (2预防感染管理) 6。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7.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8.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场、擦拭、整理各类物品。 9。术毕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10。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11。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12。每周所有设备及地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13。每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置清洗1次。 14。每2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拭消毒一次. 15。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一次。并将结果登记备案。 16.每6个月将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1次。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 〔3监测管理〕 17.手术室感染控制小组每月做空气、手、物表、消毒剂等的监测抽检和监控工作整改小结. 18。空气洁净度监测采用“多点布控采样”检测法。静态法为主,动态法为辅。 〔4。设备管理〕 19。设备科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每周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 20.设备科专人做好层流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维护保养日志. 21。层流急诊手术间的送风系统,应24 h维持在低速运行状态,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和洁净度。 22。其他手术间至少应在术前1 h将层流打开,维持低速运行状态,术前30~40 min调至高速运行. 23。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启用时应首先清洁送风口滤网,并至少提前3 h开机运行. 24.根据季节变换,相应调控适宜温湿度. 25。做好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使用、安全通道位置。

最新层流手术室管理与监测要求

层流手术室管理与监测要求 一、建筑与布局要求: 1、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 2、手术室应分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有条件的可设净化手术间、手术准备间、麻醉室、复苏室、石膏冰冻切片室及家属等候室。 3、一般手术间面积为30~36m2,特殊为60m2(体外循环);高度为2.8~3m;室内温度为22~2 5℃,相对湿度为50~60%。 二、环境卫生学管理要求: 1、手术间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 2、每天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的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用湿式擦拭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3、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间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使用不易脱落纤维的织物或者材料; 4、用于环境清洁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应当选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中、高效化学消毒剂; 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手术室应严格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口罩; 2、实施手术者应进行外科洗手、戴手套,及穿无菌手术衣后,限制在无菌区域内活动,只能触及无菌物品; 3、在无菌区域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为污染; 4、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5、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保持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7、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四、手术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以及肉眼发现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

医院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

医院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 1、环境管理 手术室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是影响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规范措施管理。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手术室应使用无粉手套,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⑵、无菌手术通道是工作人员、病人、洁净物品的供应通道,属于洁净流线。 ⑶、非洁净处置通道,是术后手术器械、敷料、垃圾等污物的出口,属于污物流线。 ⑷、手术室管理应尽量做到人员物品的隔离分流,以保证洁净手术区空气洁净度,避免交叉感染。 层流手术室应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急诊手术间设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应开有侧门并设置缓冲间,便于隔离和消毒。接台手术间隔时间15~20min,并保持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尽量排尽前一台手术的尘粒污染,保证手术间空气洁净程度 2、预防感染管理 层流手术室的一切清洁工作,均要求在净化系统运行过

程中采用湿布擦拭。其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种仪器设备在进入手术间前,应安装完毕,擦拭干净。擦拭时,不宜使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作为清洁工具。 ⑵、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放入防水防污染的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擦拭各种器材,整理手术间,以免污物在室内久留导致空气污染。 ⑶、待所有人员离开,清洁工作完成后,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应继续运行15~20min,再关闭层流空调,使室内空气达到洁净。 ⑷、每天应在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将上述器材及地面彻底擦拭、清洁保养1次。 ⑸、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置清洗1次,以确保尘埃过滤效果。每2周定期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mg/L含氯消毒剂(高效)湿拭,使无菌切口感染率小于或等于0.2%的效果。 ⑹、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空气尘粒数、噪音、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结果登记备案。每6个月将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1次。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 3、层流手术室设备管理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做好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管理。 2.层流手术室不得使用有粉手套。 3.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4.急诊手术要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手术间内实施,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污物通道的手术间内实施。 5.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间隔时间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 二、预防感染管理 1、.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2、.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3、.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场、擦拭、整理各类物品。 4、.术毕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5、.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6、.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7、.每周所有设备及地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8、.每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置清洗1次。 9、.每2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拭消毒一次。

10、.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一次。并将结果登记备案。 11、.每6个月将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1次。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 三、监测管理 1、手术室感染控制小组每月做空气、手、物表、消毒剂等的监测抽检和监控工作整改小结。 2、空气洁净度监测采用“多点布控采样”检测法。静态法为主,动态法为辅。 四、设备管理 1、设备科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每周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 2、设备科专人做好层流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维护保养日志。 3、层流急诊手术间的送风系统,应24 h维持在低速运行状态,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和洁净度。 4、其他手术间至少应在术前1 h将层流打开,维持低速运行状态,术前30~40 min调至高速运行。 5、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启用时应首先清洁送风口滤网,并至少提前3 h开机运行。 6、.根据季节变换,相应调控适宜温湿度。 7、.做好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使用、安全通道位置。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层流过滤洁净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表示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级别越小,空气中微生物越少。层流手术室的环境可以大大减低感染率,是目前先进的手术室空气洁净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人员管理 1、进入洁净手术室人员的要求 1)任何人任何时间出现对手术室可能有不良影响的疾病或裸露伤口时不允许进入手术室区域。 2)进入手术区间的人数应在满足手术需要时降低到最少人数。 3)进入手术区域的人所有人员应定期进行无菌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卫生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教育,对需要进入清洁区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外来人员(如建筑或维修人员)

应特别注意对他们的监督。 4)与手术无关的人员(如厂家、公司人员,留取解剖标本研究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5)手术室工作人员在上岗期间定期体检,应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训。 6)进入洁净区前进行个人卫生处理(洗澡、更衣,禁止化妆),室外的衣服不能进入洁净区。 7)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人员不应佩戴手表及饰物,禁止美化指甲。 2、有以下情况不准进入洁净手术室内工作 1)有皮肤病患者,创伤未好的人,刚拔过牙的人。 2)对化纤、溶剂有过敏反应者。 3)手汗严重者。 4)鼻腔分泌物过多者。 5)感冒患者、咳嗽、打喷嚏者。 6)过多掉头皮、头发者。 7)有搔头、挖鼻、摸脸、搓皮肤习惯者。 8)未洗去化妆品者。 9)食后不漱口者。 10)未按规定穿好洁净工作服者。 3、出入洁净手术室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进入洁净手术室必须按规定的净化程序和路线进行,不得私自改变。 2)必须换上专用鞋进入洁净手术区。(防止足部受利器损伤及血液体液污染、能盖住

层流净化手术室日常维护与管理

层流净化手术室日常维护与管理 1、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净化设备的管理,日常维护和清洁保养。 2、手术室温度应在22-25℃,相对湿度为40—60%,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手术室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 3、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min开启,手术结束后30min关闭。 4、每周对新风机组设备进行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清洁,并记录。 5、洁净区内的送风口应定期清洁,回风口格栅应每天擦拭一次,过滤网每周清洁1-2次,风道应1-2年清洁一次;清洁后要有记录。 6、空调内部加湿器、表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挡水板、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定时进行检查、清洁与消毒。 7、对各级过滤器按照要求定期更换(一般建议初中高效过滤器更换的周期为:初效三个月清洗、六个月更换,中效六个月更换,高效为一年更换),初效过滤器金属网定期拆下清洗;中效过滤器定期检查有无破损或堵塞;中、高效过滤器由净化机组检测,提示过滤网脏时必须进行更换,或已使用二年以上时必须予以更换。 8、洁净手术室环境卫生控制指标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静态含尘浓度和沉降菌浓度以综合性能评定的测定数据或年检数据为准。 9、洁净手术室投入运行前,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并作为手术室基础材料存档。 10、通过净化自控系统对机组进行监控,每月对非洁净区域的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1、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间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每1年对洁净手术室进行一次尘埃粒子、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手术室空气沉降菌浓度(静态)标准 依据《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和卫生部2003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1、特别洁净手术室(Ⅰ级或百级)≤5-10cfu/m3 2、标准洁净手术室(Ⅱ级或千级)≤25-50cfu/m3 3、一般洁净手术室(Ⅲ级或万级)≤75-150cfu/m3 4、准洁净手术室(Ⅳ级或30万级)≤175cfu/m3 5、普通手术室≤200cfu/m3

医院层流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层流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本制度规范层流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降低层流洁净手术室医务人员、患者。陪护人员、探访人员医院感染风险。 2.标准 2.1 建筑布局。 2.1.1 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2.1.2 在手术部(室)的一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手术室或负压手术室。 2.1.3 参照国家质监局2002年颁布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规定,洁净手术部用房分为四级,并以空气洁净度级别作为必要保障条件。在空态/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都必须符合划级标准。 2.1.4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中,心脏手术室属于特别洁净手术室,其余无菌手术室(一类切口)属于标准洁净手术室,非一类切口的儿科及妇产科手术室属于一般洁净手术室,污染及感染手术室属于准洁净手术室。 2.1.5 洁净辅助用房分级中,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属于Ⅱ级,清洁内走廊、护士站、无菌物品储存间、静脉用药储存间、洗手刷手间

及麻醉重症监护室属于Ⅲ级,清洁外走廊、麻醉复苏室、更衣间属于ⅣV级。 2.1.6 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手术部(室)应设有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2.1.7 手术室部(室)应按照外科洗手要求配备足够的洗手及手消毒设施。 2.2 人员管理。 2.2.1 手术部(室)应当设有清晰的标识及屏障,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确需进入需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外来人员进入手术区应换鞋或使用鞋套、隔离衣、帽子、口罩。 2.2.2 限制参观手术人员,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可超过2人。 2.2.3 工作人员若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或皮肤化脓感染者,应暂调离。 2.2.4 本部门工作人员进入病区应更换专用工作服(鞋),离开病区应使用外出工作服(鞋)。 2.2.5 进入手术室区域要更换适合的个人防护用具;在其他区域使用的防护用具不能进入手术室区域;从手术室区域离开要及时去除防护用具。 2.3 环境管理。 2.3.1 层流洁净手术室属医院内Ⅰ类环境,只能采用层流通风。

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第一部分: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一、层流净化的概念与作用 层流净化,是指气流以匀速向一定方向输送,通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呈流线状进入手术室内,再以等速通过手术空间后流出。手术室内的尘粒和病原微生物随气流方向被排出,不会在室内扩散,层流手术室即以此设计而得名。 层流系统是达到空气净化、创造洁净手术空间的一种先进设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空气除菌手段。 二、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家医院的治疗水平。 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手术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的后果,很多医院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强对病人抗生素的用量,这种方法对病人的伤害很大,目前国家也在立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所以对手术中各个环节的无菌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 三、手术室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手术室的污染源主要有来自外部和来自手术室内部的两部分: 1、来自外部的污染源主要是送到手术室的新风。具统计室外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大约为1-1000个/英尺3,而且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大多都附着在灰尘粒子上,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2、来自洁净手术室内部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术的医生和护士、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过程的产菌产尘。 最大的内部污染源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等人,他们的衣服、皮肤和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细菌,产生灰尘和细菌的数量与他们的着装、动作的强度和频度、医生的技能、消毒的程度以及全面管理的水平有关。因此,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除穿贴身内衣外要全部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服装、帽子、口罩和鞋。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吴丹 层流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化医院医疗安全的根本保障、现代化医院高端技术的重要标志。层流净化系统是目前保证手术室洁净环境的最先进的设备,而层流手术室环境管理更是保证洁净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层流手术室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层流手术室是采用空气净化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手术空间环境。 一、空气净化技术 是通过初效、中效、高效3级过滤以控制室内尘埃含量。空气过滤是最有效、安全、经济、方便的除菌手段。由空气处理器、过滤器(初、中、高)、加压风机、空气加温器、加湿器,回风口及送风口组成。 初效过滤器为第一级过滤,设在新风口,对空气中≥5um微粒滤除率在50%以上; 中效过滤器为第二级过滤,设在回风口,对手术间回流空气中≥1um微粒滤除率在50%以上; 高效过滤器为第三级过滤,设在送风口,对新风、回风中≥0.5um 微粒滤除率在95%以上。 二、手术室空气净化分型 1、按气流分型:

乱流型:送风气流形成流线不平行、方向不单一,时有交叉回旋的气流流过房间工作截面。除尘率较低.使用于污染手术间和急诊手术间。 层流型:分水平层流和垂直层流(手术室现用) 2、按净化空间分型: 全室净化:采用天花板或单面墙全部送风,整个手术间达到所要求的洁净度。 局部净化:仅对手术区采用局部顶部送风,只使手术区达到所要求的洁净度。一般认为,以手术床为中心的2.4m×1.2m的范围是手术无菌要求最严格的部位,因此,局部净化在我国手术室空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级别及用途 空气的洁净程度是以含尘的浓度来衡量的,含尘浓度越高,洁净度越低;含尘浓度越低,洁净度越高。 特别洁净手术室(百级):关节置换手术、颅脑外科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及眼科等无菌手术。 标准洁净手术室(千级):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 一般洁净手术室(万级):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和妇产科等手术。 准洁净手术室(30万级):肛肠外科及感染类手术。 目前我院手术室主要房间配置:百级1间(1术间),千级2间(2、

层流手术室的基本要求

一、层流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基本装备、净化空调系统和用房分级等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分级,见表1-2。 二、层流手术室的管理除手术室的基本要求外应: 1、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洁净区域内的人员应更换产尘埃少的专用工作服; 2、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和屏障,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并有连锁装置,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 3、医务人员应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操作应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 4、洁净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2oC~25oC,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 5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与相邻洁净区的静压差应符合标准(I、I I 级> 8pa;III、IV级> 5 pa;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 pa.)要求。 6、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 7、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连续运行,直至清洁、消毒工作完成。Ⅰ~Ⅱ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20分钟,Ⅲ~Ⅳ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 8、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 9、消毒气体、麻醉废气应单独系统排放或与送风系统连锁装置,不可回风进入循环。 三、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要求: 1、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2、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按表3要求更换; 3、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 4、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5、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致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 6、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 7、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天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四、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要求: 1、Ⅰ~Ⅲ级洁净手术室和Ⅰ~Ⅱ级其他洁净用房应当实行空气洁净系统送、回风的动态控制; 2、Ⅳ级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其他洁净用房可以通过末端为高效或者亚高效过滤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动态控制,并设置工程专职人员负责手术进行中的计算机动态监控; 3、非洁净区可以利用局部净化设备进行自净(空气净化机); 4、严禁使用有化学刺激、致癌因素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 5、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当保证密闭,不泄露; 6、负压手术室和产生致病性气溶胶的房间应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排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 7、排放有致病气溶胶的风口应采用密闭装置。 五、层流手术室的质量评价及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