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到期重要含氟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专利到期重要含氟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专利到期重要含氟农药的研究与开发

新农药研究与开发重点

1.农药利弊 利: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 弊:对非靶标毒害,环境污染,有害生物易产生抗药性,三致,三R 2.30年来农药发展面貌:品种在更新,活性在提高,毒性在降低 3.我国农药发展方针:仿制——以仿为主,仿创并举——自主创新 4.我国农药创制情况:乙蒜素杀虫双 5.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将合成工艺研究的结果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以工程的观点,收集整理与过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加上设计人员的经验等为依据进行设计,指导中试装置设计和中间试验,并对合成工艺不足进行完善。它是实验室工作到工业化生产的飞跃,重点在于经济和技术。 6.初筛分为普筛和定向筛选。可进入复筛的要求:杀虫剂初筛浓度1‰,死亡率>80%,杀菌剂活体测定浓度0.5‰~1‰,防效>65%,离体测定浓度0.05‰~0.1‰,抑制率>80%,除草剂浓度0.75~2.25kg/ha,抑制率>80%,植物生长调节剂0.01‰~0.1‰。 7.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内容:评价入选化合物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残留性、移动性和富集性,预测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为新农药的开发与安全使用,预防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8.农药登记时要求有两年四地的残留量测定数据。 9.在课题立项是,要对文献充分调研,是项目具有新颖性,避免重复研究不能取得专利而浪费投资。 10.农药登记包括临时登记、品种登记和补充登记。 11.先导化合物:指通过生物筛选,从众多化合物中发现和选出的具有某种农药活性功能的新化合物,一般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并有衍生化和改变结构的发展潜力,可以用作起始研究模型经过结构优化,开发出受专利保护的新农药品种。 12.现在新农药开发的重要的前提是考虑其环境相容性,其次是生物活性。 13.先导化合物的意义:可以缩短新农药的开发周期,降低投资,提高成功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14.什么是新化合物:未曾用于农药研究开发的化合物。包括全新合成的文献未报道过的新型化合物和未经农药筛选过的已知化合物。 15.新农药分子设计的基本思路必然要以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化学角度要考虑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合理性和合成的可能性,预测理化性质;从生物学角度要考虑化合物对假定靶标可能产生的生物活性,预测生物效应。 16.新农药分子设计的演变 化学方面:早期——引入有毒原子或基团。70年代及以后——以现代有机化学为基础,分子设计中引入极性,电子排布概念,借助计算机实现定量计算及预测化合物性质;生物活性测定水平提高,构效关系定量水平;合成方法引进合成子途径。有经验发展到理论指导方面。近年来——发展到结构/抗性,结构/毒性,结构/环境归趋研究。 生物学方面:早期——分子设计依靠形态学,形态学,生理学研究,依据知识水平低,复杂无法处理,盲目性。近年来——设计思路提高至生化,分子生物学水平,减少盲目性,可进行毒性等研究。 最近,生物学化学结合。 17.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途径可归纳为四类:随机合成筛选法,类同合成法,天然活性物质模型法和生物合理设计 18.随机合成主要内容包括新化合物分子设计和合成以及生物测定活性。 19.随机合成中,分子设计的重点放在新颖的化学结构及新的分子骨架方面。 20.随机合成中新农药分子设计思路在以下几个领域: ①分子中引入少见元素②设计和合成新的杂环结构③利用有机化工副产物或其他化工行业中间体作为新化合物起始原料④立体化学思路⑤模拟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全合成或半合成进行结构衍生化改变⑥亚结构联结思路。 21.随机合成要求多靶标、全方位的探索生物活性。

2012-2016年专利过期的农药品种

2012-2016年专利过期的农药品种据AGROW在最新出版的报告《Agrow最新非专利农药(2012年版)》中揭晓了未来五年内(2012-2016)专利到期的农药原药。具体为: 除草剂(11个) 双环磺草酮、二甲吩草胺、四唑酰草胺、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异噁唑草酮、甲基二磺隆、环氧嘧磺隆、噁嗪草酮、嘧啶肟草醚、三氟啶磺隆 其中:二甲吩草胺2009年销售额1.10亿美元,甲酰氨基嘧磺隆2009年销售额1.10亿美元。 杀菌剂(14个) 苯噻菌胺、啶酰菌胺、cyflufenamid、醚菌胺、噻唑菌胺、氟嘧菌酯、肟醚菌胺、吡噻菌胺、丙氧喹啉、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硅噻菌胺、硅氟唑、苯酰菌胺 其中:丙硫菌唑2009年销售额4.21亿美元,吡唑醚菌酯:2009年销售额7.35亿美元。 (1)醚菌胺(dimoxystrobin)广谱、内吸杀菌剂,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稻瘟病、纹枯病等。2012年8月29日到。巴斯夫公司开发。2009年市场0.50亿美元。2004年上市。(2)硅氟唑(simeconazole)用于禾谷类、果树、茶、蔬菜等作物防治白粉病、黑星病、锈病、立枯病等。2010年10月8日到期。日本三共化学开发。2009年市场<0.10亿美元。2002年上市。 (3)烟酰胺(啶酰菌胺,boscalid)用于众多作物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根腐病等。2012年11月6日到期。巴斯夫公司开发。2009年市场为2.80亿美元。2003年上市。 (4)苯酰胺菌胺(zoxamide)用于蔬菜、葡萄、花生等作物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2013年11月14日到期。陶农科开发。2009年市场<0.10亿美元。2001年上市。(5)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用于众多作物防治锈病、叶枯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等众多病害。2014年7月5日到期。巴斯夫公司开发。2009年市场7.35亿美元。20 02年上市。 (6)咪唑菌酮(fenamidone)用于麦、棉花、葡萄、马铃薯、蔬菜、花卉、向日葵、烟草等防治霜霉病、疫病、猝倒病等众多病害。2014年6月9日到期。拜耳公司。2009年市场0.40亿美元。2001年上市。

中国农药专利情况介绍

中国农药专利情况介绍 对专利有迷惑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讲的还是比较详细的,看的好就转过来了,个人感觉很有帮助。 中国第一部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1993年1月1日和2001年7月1日进行了两次修改。l 985年实施的专利法专利保护期限(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下同)为1 5年,不保扩化合物;1993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次修改后的专利法,专利保扩期限为20年,保护化合物。但1985年专利法的保护期限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有变化,入世之后,中国专利局颁布了80号公告,规定2001年1 2月10日之后仍有效的专利的专利保护期限可以延长5年,换句话说,1986年12月11日之后申请的专利保护期限可以是20年,1986年12月l0日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保护期限是15年,到2001年12月9日均己全部届满(即过期)。 一般而言,1986年12月10日之前在国内外文献中公开的品种已处于专利期届满的状态,这些品种即使获得过专利,其专利权均已过期,不可能在中国处于专利有效的法律状态。根据专利所具有的时间性特点,单就专利是否仍有效而言,基于专利法采用的优先权制度和延迟审查制度的时间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某一品种查到了l 986年底前公开的国外专利资料,基本上可以推定该品种在中国没有专利问题之虞。 新颖性是专利授权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在专利申请日之前专利的技术方案没有在文献公开,或者在国内使用。而与专利相关的行政保护,在制度设计上是基于1 986年1月1日至1993年1月1日之间的国外专利而非专利申请。由于专利的获得需要进行审查,审查需要一段过程,因此,行政保护申请相对于专利申请而言是滞后的。而且专利审查过程可能很长(例如个别情况下长达十年),因此,有些专利申请虽早己被公开,但数年之后才被授权,造成某一品种在某些国家专利不符合行政保护条件,但有些国家的专利仍符合行政保护条件的情况发生。 由此可见,虽然某一品种查到了1986年底前公开的国外专利资料,该品种基本上可以肯定在中国没有专利权,但并不一定没有行政保护。例如,硝草酮和四唑嘧磺隆的中国专利均已届满,但行政保护期限仍未届满。 此外,1985年前开发的品种仍可能获得合成工艺、制剂和新用途等方面的专利,至于其混剂也可以申请专利,但这些品种的化合物,以新化合物为发明点的组合物(即本文中所称的“组合物”)的生产和/或使用已经不会存在专利障碍。 制剂、混剂等多组分的产品在专利上均属于组合物,但在本文中的组合物特指以单组分新化合物为发明点的组合物。 化合物专利给予品种绝对的保护,组合物和用途专利限制品种在国内的销售和使用,因此,这三方面的专利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获得化合物专利后,专利权人对该化合物品种具有排他性生产经营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生产经营含有该化合物的产品。 组合物专利实质上是以新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专利,它含有除活性成分之外的制剂

专利到期农药

英文通用名中文名公司申请日授权公告号 Rimsulfuron 砜嘧磺隆;玉嘧磺隆杜邦19871208 CN1023680C Novaluron 氟酰(fu xian)脲;双苯氟脲圭多·多内加尼研究公司19871219 CN1018547C Thiazopyr 噻草啶;噻唑烟酸孟山都19880208 CN1026455C Picoxystrobin 啶氧菌酯先正达19880209 CN1020391C Transfluthrin;Benfluthrin 四氟苯菊酯拜耳19880211 CN1018368C Ipconazole 种菌唑;环戊唑醇日本吴羽/拜耳19880227 CN1020606C; CN1044659C Metconazole 叶菌唑美国巴斯夫19880227 CN1020606C; CN1044659C Cyazofamid 氰霜唑;氰唑磺菌胺(qing shuang zuo _qing zuo huan jin an) 石原产业/ISK 生物科学19880312 CN1016309C Tebufenpyrad 吡螨胺三菱化成/巴斯夫19880423 CN1028713C Ehiprole 乙虫清巴斯夫19880611 CN1027341C Fipronil 氟虫腈拜耳19880611 CN1027341C Chlorfenapyr 虫螨腈巴斯夫19880728 CN1026206C Nitenpyram 烯啶虫胺日本武田19880801 CN1027447C;CN1036649C;CN1083432C Furilazole 呋喃解草唑孟山都19880812 CN1025141C Pyrithiobac-Na 嘧草硫醚杜邦/组合化学19881104 CN1025981C;CN1033132C;CN1028171C Bispyribac-Na 双草醚组合化学19881222 CN1024664C;CN1033201C;CN1033200C Quioxyfen 苯氧喹啉道农科19890127 CN1031263C Ethoxysulfuron 乙氧磺隆;乙氧嘧磺隆拜耳19890515 CN1044427C;CN1068593C Cloransulam-methyl 氯酯磺草胺道农科19890524 CN1030606C;CN1037605C Diclosulam 双氯磺草胺道农科19890524 CN1030606C;CN1037605C Florasulam 双氟磺草胺道农科19890524 CN1030606C;CN1037605C Etoxazole 乙螨唑八州化学19890609 CN1024794C Tebufenozide 虫酰肼道农科19890719 CN1031378C arfentrazone-ethyl 唑草酮;唑草酯;唑酮草酯FMC 19890824 CN1031307C 在中国专利权已灭失的农药品种如下 届满品种(18个): 解草唑(fenchlorazole-ethyl)、虱螨脲(lufenuron)、氟硅唑(fluquinconazole)、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硝草酮(mesotrione)、烯草胺(pethoxamid)、唑蚜威(triazamate)、环戊噁草酮(pentoxazone)、四唑嘧磺隆(azimsulfuron)、甲磺草胺(sulfentrazone)、咯菌腈(fludioxonil)、唑螨酯(fenpyroximate)、烟嘧磺隆(nicosulfuron)、硫线磷(cadusafos)、金核霉素、唑吡咪磺隆(_jin he mei su _zuo bi mi huan long)(imazosulfuron)、环丙酰胺(cyclanilide)和稻瘟酰胺(fenoxanil)。 终止品种(12个): 三氟醚菊酯(flufenprox)、氟吡草腙(diflufenzopyr)、噻菌腈(thicyofen)、氟胺(_fu an)草唑(flupoxam)、F-1327、protrifenbute、活化酯(acibenzolar)、喹螨醚(fenazaquin)、杀雄啉(cintofen)、氯氟草醚乙酯(ethlxyfen-ethyl)、QY-988和NC184。 无效品种(2个): 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和啶虫脒(aetamiprid)。 另外,有以下8个品种未获得专利权: SSI-116、环虫清(dicyclanil)、环啶菌胺(ICIA 0858)、糠菌唑(bromuconazole)、呋醚唑(furcanazole)、喹禾糠酯(quizalofop-P-tefuryl)、imidate和啶菌胺(PEIP)。

国外农药专利到期产品

2008年专利届满的十二个国外农药品种概况 1. 唑螨酯(Fenproximate):又称霸螨灵,杀螨王,Danitron,NNI-850等。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6108691),此专利于2006年12月26日到期。 2.四氟苯菊酯(Transfluthrin):又名拜奥灵。由拜耳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0834), 该专利将在2008年2月11日到期;它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卫生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3.吡螨胺(Tebufenpyrad):又名必螨立克、Pyranica、Fenpyrad、Masai等。由日本三菱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2427), 该专利降雨2008年4月23日到期。 4.氟虫腈(Fipronil):又名锐劲特,氟苯唑,Regent等。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该专利于2008年6月11日到期;拜耳公司对氟虫腈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也在我国获得专利授权(CN95100789.0),此项专利的有效期将持续至2015年。氟虫腈于1994年11月19日获我国行政保护(NB-FR911903),保护期已满。 5. 烯啶虫胺(Nitenpyram):试验代号谓Best-guard.TI-304。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4801.1),该专利将在2008年8月1日到期。 6. 虫螨腈(Chlorfenapyr):又名除尽、溴虫腈、AC303630。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 N88106516.1),该专利将在2008年7月28日到期。 7. 咯菌腈(Fludioxonil):又名适乐时,Celest。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6108428),该专利于2006年12月20日到期。1999年8月2日获行政保护(NB-US99080218), 现保护期已满。 8. 稻瘟酰胺(Fenoxanil):又名氰菌胺,Achi-Bu。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原美国氰胺公司)于1985年共同开发成功,获中国专利授权(CN87106006),该专利将于2007年8月29日到期。 9. 氰霜唑(Cyazofamid):又名Ranman,IKF-916。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1228), 该专利将在2008年3月12日到期;2002年12月12日在中国被授予行政保护(N B-JP2002121225), 有效期七年零六个月,将在2010年6月12日到期。 10. 砜嘧磺隆(Rimsulfuron):又名玉嘧磺隆,宝成,DPX-E9636等。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7100436),此专利于2007年1月27日到期。1996年9月11日授予行政保护(NB-US96 091107), 保护期已满。 11. 烟嘧磺隆(Nicosulfuron):又名玉农乐,烟磺隆,Nisshin,Accent等。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7100436),该专利在2007年1月27日到期。 12. 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又名一奇,水杨酸双嘧啶,农美利,Bispyroximate,Nominee等。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8904.0),该专利将于2008年12月22日到期。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唑啉草酯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唑啉草酯 唑啉草酯是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开发的 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通用名称:Pinoxaden;商品名:Axial、爱秀。主要用于大麦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野燕麦、黑麦草、狗尾草、硬草、?D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尤其对恶性禾本科杂草野燕麦、黑麦草、硬草、?D草的防效接近100%。 1 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细粉末;沸点:在335℃时发生热分解;熔点:120.5~121.6℃;闪点:343.5℃;蒸汽压:2.0×10-9MPa (20℃);水中溶解度:200mg/L(25℃);分配系数(辛醇/水):logPow=3.2(25℃)。唑啉草酯原药含量≥95%,外观 为淡棕色粉末;pH(25℃):4.9;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mg/L,25℃):二氯甲烷中>500,甲醇中260,丙酮中250,辛醇中140,乙酸乙酯、甲苯中130,正己烷中1.0。唑啉草酯5%乳油外观为浅黄色液体;pH=4.9。 2 毒性及环境生物安全评价: 2.1毒性: 唑啉草酯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经皮LD50>2000mg/kg;急性吸入(4h):雄性大鼠LC50 4.63mg/L,

雌性大鼠LC50 6.24mg/L;对兔皮肤无刺激性,眼睛有刺激性,无腐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属弱致敏物;大鼠90d亚慢性(灌胃)毒性试验有害的作用剂量为100mg/kg?d;4项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体内哺乳动物细胞UDS试验均为阴性(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为阳性),未见致突变性。唑啉草酯5%乳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50>5000mg/kg;对白兔皮肤中度刺激性,眼镜有刺激性,但未引起不可逆损伤;豚鼠皮肤致敏性试验为弱敏物。唑啉草酯原药属低毒、5%乳油属微毒除草剂。 2.2环境生物安全评价: 唑啉草酯难光解,易水解,土壤易降解、较难淋溶,土壤易吸附、难挥发,水-沉积物易降解。唑啉草酯5%乳油对虹鳟鱼LC50(96h)24mg/L;水蚤EC504mg/L;水藻 EC504.17mg/L;鸟经口LD50:雄性为4780.3mg/kg,雌性为5020.6mg/kg;蜜蜂(48h)接触LD5023.47ug/只蜂,经口LD5031.86ug/只蜂;家蚕LC50>4000mg/L。对环境生物毒性较低,对水藻等水生生物中等毒,对供试植物有影响。使用本剂、清洗施药器械、废弃物处理均不得污染各类水域,不得将药液漂移到使用地之外的区域,以免危害其它植物。 3 作用机理及特点 唑啉草酯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类除草剂,

含氟农药及其中间体发展概述

含氟农药及其中间体发展概述(二) 续前 除上述品种外,还有含氟杀鼠剂如氟鼠灵、溴鼠胺等,含氟增效剂如杀菌增效剂,灭蚁剂伏蚁腙等。 含氟农药中间体含氟农药中间体品种很多,按结构可分为脂肪族氟化物、氟苯类、三氟甲苯类和含氟杂环化合物。其中,脂肪族氟化物品种较少,含三氟甲氧基的中间体因与含三氟甲基的中间体结构和性能接近,一般都归为三氟甲苯类中间体。 脂肪族氟化物三氯三氟乙烷用以生产三氟氯氰菊酯、七氟菊酯、联苯菊酯、氟氯菊酯等;二氟氯甲烷用于生产氟氰戊菊酯、溴氟菊酯、氟嘧黄隆等;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用于生产噻草啶。 氟苯类氟苯类产品一般以氟苯作为基础原料。4-溴氟苯用于生产粉唑醇、氟硅醇、氟苯嘧啶醇等;4-氟甲苯用于生产氟氯氰菊酯;2-氟苯胺用于生产三唑酮草酯;2,4-二氟苯胺用于生产吡氟苯胺;2,6-二氟苯胺用于生产阔草清、吡嘧磺草胺等;4-氟苯酚用于生产氟亚胺草酯;2,6-二氟苯腈用于生产除虫脲、氟铃脲、定虫隆、伏虫隆、氟虫隆、吡虫隆等。 三氟甲苯类三氟甲苯类产品一般以三氟甲苯作为基础原料。2-氯三氟甲苯用于生产氟乐灵;3,4-二氯三氟甲苯用于生产氟磺胺草醚、

三氟羧草醚、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氯氟草醚乙酯、氟虫隆;3-三氟甲基苯胺用于生产伏草隆、氟咯草酮;2-氟-4-羟基苯胺用于生产氟虫隆;4-三氟甲基苯胺用于生产氟虫腈、氟幼脲、氟胺氰菊酯、乙丁氟灵、乙丁烯氟灵;4-氯-2-三氟甲基苯胺用于生产氟菌唑;4-三氟甲氧基苯胺用于生产杀虫隆、噻氟菌胺;间三氟甲基苯乙腈用于生产呋草酮;4-三氟甲基苯腈用于生产杀菌剂RPA-403397;3-三氟甲基苯酚用于生产吡氟草胺;4-三氟甲基氯苯用于生产氟节胺;2-三氟甲基氯苯用于生产溴杀灵。 含氟杂环化合物3-三氟甲基吡啶用于生产吡氟禾草灵、氟啶胺;2-氯-5-三氟甲基吡啶用于生产吡氟禾草灵;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用于生产吡氟氯禾灵、吡虫隆;2,5-二氯-3-三氟甲基吡啶用于生产吡氟氯禾灵;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用于生产氟啶胺;3,5-二氯-6-氟吡啶用于生产氟草烟

含氟液晶结构和性能(文献综述)

含氟液晶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摘要: 氟原子比较小,有很大的电负性、低极化度和强烈的氟.氟原子斥力,氟原子的引入会使高分子物质的许多性质发生改变,比如现代显示器的原材料液晶。含氟类液晶具有黏度低、电阻率高、响应速度较快、介电常数较高等优点,非常适合薄膜场效应晶体管驱动的液晶显示。由于氟原子具有电子效应、模拟效应、阻碍效应和渗透效应等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液晶材料中引入氟原子会使液晶许多性质发生改变。并且氟的脂溶性使末端及侧链含氟的化合物在混合液晶配方中能明显增加其他液晶成分的溶解性,适用于混合液晶的配方,这就为调配各种高性能混合液晶提供了宽阔的选择余地。 Abstract :As me fluorine has many special natures,such as electronic effect,simulated effect, obstacle effect and penetration effect,the introduction of fluoride in the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Can make many natures of liquid crystal changed.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fluorinated liquid crystals,such as low viscosity,high resistivity,rapid response,increasing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SO on,Fluorined liquid crystal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关键词:氟材料;含氟高分子液晶;含氟液晶结构;合成方法 1.含氟液晶材料的特点 TFT.LCD模式满足了信息量增多和响应时间缩短的要求。为保持LCD较高的对比度,液晶材料的电压保持率一般需要保持高于99%,同时具有适当的△n可以获得优良的对比度和显示性能。液晶材料的粘度正比于响应时间,因此要求其具有较低的粘度,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含氟液晶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满足了以上TFT.LCD显示模式对液晶材料的要求,同时引领了液晶材料的发展趋势。氟原子的引入因其强电负性,有利于增加介电各向异性值,降低粘度和拓宽向列相温度,有效的缩短了响应时间,使液晶材料具有高电阻率和高电压保持率,同时增强液晶分子的光和热稳定性。 TFT—LCD用液晶材料的合成设计趋势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作为极性端基取代氰基;(2)在液晶分子侧链、桥键引入氟原子来凋节液晶相变区间、介电各向异性等性能参数;(3)含有环己烷,尤其是双环己烷骨架的液晶分子得到广泛重视;(4)乙撑类柔性基团作桥键的液晶得到广泛应用。 2.含氟液晶的种类 根据含氟基团的位置和种类,含氟液晶可分为以下几类:(1)液晶分子末端含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如一F、一CB、一OcR,通常这类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黏度很低。(2)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作为苯环的侧向取代基。这样的液晶往往有较大的各向异性,黏度很低,向列相温区加宽,分子偶极矩以及Ae 增大,阈值电压降低。(3)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位于中心桥键。在桥键上引入氟原子使分子发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导致液晶熔点下降,可以得到低

2015-2020年专利到期农药

2015—2020年28个专利到期农药 作者:《现代农药》《农药快讯》编辑部柏亚罗 2013年,按分销商水平计,世界农药工业的市值超过500亿美元,预计未来的3~5年里每年仍将以6%~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全球通过有机合成生产的农药有效成分约500个,占世界农药市场的90%以上。不同的单剂、复配产品,加之不同剂型的产品,使得全球有成千上万的农药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专利和登记资料保护形式的知识产权(IPR)对农药工业的发展动态、对研发领域(对创新型公司而言)和基础领域的平衡非常重要。复配产品和新制剂也可以获得专利保护,从而导致了市场的重大分割以及对非专利产品竞争的保护。 过去的15年里,农药的创制品种出现下滑。目前,每年仅有4~8个新有效成分上市。因此,专利产品(proprietary products)仅占总市场的25%左右;非专利产品(generic products,不存在专利保护)占总市场的25%~30%;专利技术产品(off-patent proprietary products)占45%~50%。 所谓专利技术产品,是指其有效成分的专利保护已经届满,但终端制剂产品或有一些专利技术(如新的传送系统、表面活性剂或安全剂等),或与转基因作物相关联(如孟山都公司的耐农达作物),或与有专利保护的有效成分复配,或有资料保护,从而阻止非专利产品生产商参与竞争。 英国Enigma市场研究公司先前对2007年全球农药市场研究的结果是:专利产品约占全球市场的30%,专利技术产品占42.5%,非专利产品占27.5%。Enigma公司的两次数据对比告诉我们,近几年专利产品的市场份额在下降,而专利技术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专利即将期满农药 2015—2020年将有28个农药的专利保护到期,其中包括12个杀菌剂、5个杀虫剂、10个除草剂和1个安全剂,详见表1。

当前农药产品研发理念

当前农药产品研发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理想。在这种大环境下,农业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农药商品的发展理念也由过去一般的“3E”(Effectiveness(效力)、Efficiency(效率)、Environment(环境))学说发展为今天的“绿色农药”新概念,即当今农药更注重高效、安全、经济和与环境相容性,未来植物保护的趋势是将有害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有害种群的密度和数量,确保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而决不是将有害生物灭绝。因此未来的农药将与环境友好合作,即环境相容性更好。农药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使有害物既得到控制,又不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不破坏生态环境。 一、21世纪农药产品研究开发的主要特点 1.1绿色农药已成为农药新产品研发的主旋律 绿色农药又叫环境无公害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是指防治病虫草害效果高、而对人畜、天敌、农作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在农作物中无残留或低残留。 应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原料尽量不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 2、合成工艺应符合“原子经济性” 合成路线尽可能短,尽可能多的使参加反应的原子转化为目的产物,尽量减少副产物,或是实现“封闭循环”和“零排放”。 3、使用过程中高效低毒或无毒 有效成分生物活性高,选择性强,对农作物无药害,用后无残留或少量残留。 以上三条要求已逐步成为农药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的主要条件之一。 1.2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农药产品生产涉及原料种类多、有毒有害物多,合成技术复杂等,过去农药行业的发展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目前尤其国内多数农药企业欠账较大;历史上农药技术开发重原药合成轻制剂研究,特别不重视清洁工艺技术研发,发展到今天对大量的保护环境问题想解决也一时难寻可行技术;在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就中国农药行业而

含氟农药的研究进展

含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膜渗透性、抗代谢稳定性及与脂膜的亲和力、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及材料等精细化学品领域。含氟农药的高选择性、高活性、高附加值、低 成本、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符合当代农药发展的趋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十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86种化学农药中,含氟农药有34个,由此可见,含氟农药已成为当今新农药研究热点之一。但在我国生产的200多个农药品种中,上规模生产的含氟农药仅占8%左右,且产量低,品种单一,远不及世界农药的发展水平。本文将从我国含氟农药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含氟农药以供参考。 1含氟杀虫剂 含氟杀虫剂在杀虫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产量较大、应用范围较广的杀虫剂大都含有一个或多个氟原子。以下就不同类型的含氟杀虫剂作一些简单介绍。 1.1含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含氟杀虫剂中的一大类型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976年美国氰胺公司由氰戊菊酯开发出结构类似的氟氰菊酯,其杀虫效果明显优于氰戊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含氟拟除虫菊酯。随后,一大批高活性的含氟拟除虫菊酯先后被推向市场,如:五氟苯菊酯、四氟苯菊酯、七氟菊酯、氟氯苯菊酯、氟硅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氟酯菊酯、三氟醚菊酯、氟氰戊菊酯、溴氟菊酯等。但其中的溴氟菊酯和氟氰戊菊酯在2004年被欧盟禁用。我国在含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发中也投入较大的力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目前,国内能够生产的品种有四氟苯菊酯、五氟苯菊酯、七氟菊酯、氟氯苯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1.1.1精高效氯氟氰菊酯 精高效氯氟氰菊酯是由丹麦Cheminova公司和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联合开发的,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精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其他的拟除虫菊酯均含有多个立体异构体,但该产品构型简单,活性却更高,制剂中有效成分使用量最少。精高效氯氟氰菊酯可用于防治玉米、棉花、小粒谷物、果树与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蓟马、甲虫等害虫。它可以和大多数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还用于替代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等高毒农药。 2008年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全球市场销售额约为2.70亿美元。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04年在我国获得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临时登记证。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是高效氯氟氰菊酯,其中产量较大的有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立威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等。 1.1.2联苯菊酯 联苯菊酯是由美国富美实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其结构式如图2所示。 它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棉花、果树、葡萄、观赏植物和蔬菜上的各种鳞翅目幼虫、粉虱、蚜虫、植食性叶螨。据报道,该产品近年来国内需求量稳中有升,很多省市把它作为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的重点推广产品。2008年该产品的国内销售额超过亿元,据预测2010年其作为杀螨剂的市场需求将增加。目前,全国原药生产企业有10多家,其中生产能力较大的厂家是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威敌生化(南昌)有限公司和独资企业美国富美实公司。1.1.3四氟苯菊酯 四氟苯菊酯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害虫已对大部 含氟农药的研究进展 41 今日农药2010.9

含氟中间体主要是含氟芳香族化合物

氟化学品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现产业化以来,经八十年发展,全球氟化工行业正处于 发展成熟后期。 在近十年中,国际上从事氟化工行业的跨国公司通过多年来的垄断经营和收购重组形成 了以杜邦公司为首的八大氟化工跨国公司集团。主要集中在美、日和两欧。它们是:Du P ont 美国杜邦、Solvay苏威苏来克斯公司(含原奥斯蒙特业务)、Daikin日本大金公司、美国 3M公司、Asahi Glass日本旭硝子公司、Arkema阿科玛公司(原Atofina阿托菲纳公司氟 化工业务部分)、Ineos Fluor易诺斯公司和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 杜邦公司在氟化学品和氟聚合物专利、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领先于其主要对手;苏威公司收购奥斯蒙特后成立的苏威苏来克斯公司已经成为氟化工销售额相当大金的国际氟 化工巨头;3M公司在氟橡胶和精细化工产品市场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旭销子公司的ETFE 新型树脂产量和阿科玛公司的PVDF、HCFC替代品产量分别为全球第一;易诺斯公司HFC-134a产量全球第一,是制冷剂替代品的主要生产商;霍尼韦尔公司氟化工的主要业务是氟 化氢、氟制冷剂及其替代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述八家氟化工企业占有世界氟材料产量的80%,气体氟化学品的70%。 多年来世界氟化工的市场和技术主要由发达国家把握和垄断,在西方国家市场已经处于 饱和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尽管不断有新型氟化工产品问世开拓出新的市场,但高度成熟的市场销售量进展缓慢。目前全球氟化工行业的发展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 为世界氟化工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亚洲氟化工产品的需求正在成为新的氟化工发展的引擎。 全球氟化物销售额已近200亿美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 3.5%。 有机氟化学品主要包括基本氟碳化合物、氟聚合物和有机氟精细化学品,以及重要生产原料氢氟酸。 1、基本氟碳化合物 基本氟碳化合物包括氯氟烃(CFCs)、含氢氯氟烃(HCFCs)和氢氟烃(HFCs)等含氟烷烃,主要用作冰 箱和空调的致冷剂、塑料发泡剂、电子清洗剂、气雾剂以及哈隆(Halon)灭火剂等。1995年我国基本氟碳 化合物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实际产量6万吨/年,其中氯氟烃致冷剂约5万吨/年。目前国内市场氯氟 烃致冷剂需求量约10万吨/年。由于氟里昂逐步被停止使用,我国于“九五”期间建设了大量“ODS”替代品的生产装置,1999年生产量达8万多吨。 2、氟聚合物 氟聚合物主要包括氟树脂和氟橡胶。1995年我国氟聚合物生产能力为0.6l万吨/年,产量约0.40吨/年,主要产品是PTFE,约占80%,以中低档的中粒度悬浮液为主;氟橡胶占3%。目前,氟聚合物 无论是品种或是数量都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保守预测,目前国内氟聚合物需求量为PTFE0.5万t、PVDF0.05万t、FEP0.06万t、ETFE0.02万t、PFA0.02万t、氟橡胶0.10万t以及其它氟聚合物,潜在市场十分巨大。 在氟聚合物研制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 等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工业化试验成果,有些正趋向产业化。 3、有机氟精细化学品 有机氟精细化学品包括氟农药、氟医药、氟染料、含氟芳香族中间体、含氟表面活性剂和氟惰性流体等。 (1) 氟医药由于含氟有机化合物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体适应性,含氟药物的疗效比一般药物均 强好几倍,其开发最为活跃。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和正在开发的含氟医药有近百种。部分重要产品有:镇

含氟产品

含氟产品 很大,有爆炸危险,由于氟原子半径小,又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它所形成的c-f键键能要比c-h键键能要大得多,明显增加了有机氟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另外含氟有机化合物还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硫水性,促进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使生理作用发生变化。所以很多含氟医药和农药在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这使它在新医药、农药品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另外含氟染料、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织物整理剂、含氟的氟碳涂料等分别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高附加值、新开发的、有发展前景的精英。 我国是世界上黄石储量大国,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发展有机氟工业提供非常有利的原料优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相继开始有机氟中间体及其精细化学品的研究与开发,由于这些产品奇特的性能与超常的效果,80·年代以来开始更是成为国内外精细化工界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化合物更以强劲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含氟有机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国与供应国,含氟医药和农药已经成为化工界的热点话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中间体生产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精细化工品研究异常活跃,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开发出百余种含氟有机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尤其是含氟中间体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快速增加,2001年我国含氟中间体生产能力约为6-7万t/a,产品有一半以上出口国际市场。生产厂家近百个,其中形成阜新特种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暨阳集团、江苏东方化工集团、台州市第二化工厂、浙江东阳化工二厂、横店得邦-永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射阳氟都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能生产系列化品种的骨干企业。我国目前开发的含氟有机中间体根据起始原料或化学结构大致分为四大系列,即苯系列化合物、甲苯系列化合物、脂肪族氟化物、杂环化合物。其中苯系列化合物中又分为氟苯类、多氟苯类、氟苯醚类、氟氯(溴、碘)苯类、氟苯胺类、氟苯酚、硝基氟苯、氟苯腈、氟苯丙酮类;氟甲苯系列产品也可以分为三氟甲基苯系列、氟苯甲酸、氟苯甲醛、氟苯甲酰氯系列类;脂肪族氟化物主要用于新型材料的生产,有少部分产品用于合成农药和医药等精细化学品;含氟杂环化合物主要为含氟吡啶系列等。其中主要品种有氟苯、二氟苯、三氟苯、间二氟苯2,4-二氯氟苯、2,6-二氯氟苯、3.5-二氟苯胺、邻、对氟苯胺、3-氯-4-氟苯胺、2,4-二氟苯胺、2,3,4-二氟苯胺、对硝基氟苯胺、对氟苯肼、对氟苯酚、二氯对氟苯酚、2-氯-4-氟-5-硝基对氟苯酚、邻氟苯酚、氟氨基酚、对氟硝基苯、1,2,3-三氟-4-硝基苯、2,4-二氟硝基苯、5-氯-2,4-二氟硝基苯、3-氯-4-氟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对溴氟苯、对氟氯苄、4,4-二氟二苯甲酮、4,4-二氟苯基二氯乙烯、三氟甲苯邻氯三氟甲基苯、间氯三氟甲基苯、对氯三氟甲基苯、间硝基三氟甲苯、间氨基三氟甲苯、2,4-二氯三氟甲基苯、3,4-二氯三氟甲基苯、间二(三氟甲基)苯、3,5-二硝基三氟甲苯、3,5-二氨基三氟甲苯、间溴三氟甲苯、2-氯-5溴三氟甲基苯、间羟基三氟甲苯、对三氟甲基苯胺、4-氯-2-三氟甲基苯胺、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2-三氟甲基苯甲酰氯、间三氟甲基苯异氰酸酯、对氟苯甲醛、2,6-二氟苯甲醛、4-氟-3-苯氧基苯甲醛、2-氯-6-氟苯甲醛、邻氟苯甲酸、对氟苯甲酸、2,4,3,4,5-三氟苯甲酸、2,4,6-三氟苯甲酸、3,4,5-三氟苯甲酸、2,4-二氯-5-氟苯甲酸、2,3,4-三氯-5-氟苯甲酸、2-氯-4,5-二氟苯甲酸、2,3,4,5-四氟苯甲酸、2,4-二氯-5-氟-6-甲基苯甲酸、2,6-二氟苯甲腈、2,6-二氟苯甲酰胺、2,2,2-三氟乙醇、四氟丙酸钠、四氯丙醇、5-氟尿嘧啶、三聚氟氰、2-氯-5-三氟甲基吡啶、2,6-二氟-3-硝基吡啶、氟哌啶醇、2,4-二氯-5-氟尿基嘧啶、5-

新农药研发之我见

新农药研究开发之我见 摘要:由于传统农药的毒性、抗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急需有新的高效、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来代替。但是,新农药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费用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开发新型农药。 关键词:新农药、研发、环境安全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农业支持品的农药工业应该以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统领科技创新,积极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现代农药来以先进生产力引领农业一步步走向未来。这就要求人们在不同的时期,采用当时的新技术来创制符合当时农业需要和环境要求的药剂,协助农业完成提高单位耕地增产的目的[1-2]。 21世纪,新农药的特点有环境相容性好、活性高、安全性好、市场潜力大等。新农药的研究开发也正是围绕着这几个方向发展的。 1当今农药研发特点 (1)亚洲国家的农药开发将迅速崛起。农药的创制从发达的欧美国家逐渐向东亚国家转移,代表国家是韩国和日本。 (2)各类农药都将形成新的品系 杀虫剂包括新烟碱类、吡咯类酰肼类以及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等。杀菌剂主要是多唑类,包括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除草剂包括草胺膦、草铵膦、酰尿类、酰胺类等。 (3)仿生农药将越来越成为开发热点[3] 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天然源物质为先导进行的仿生合成,包括烟碱类的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咪等。另一类是以害虫靶标为主仿生模拟合成新农药,代表是昆虫信息素。 (4)生物农药开发长盛不衰。如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印楝素、川楝素、蝎毒素等。 (5)生物农药的化学改造也逐步兴起。如虾蟹壳中的壳聚糖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 (6)手性农药的合成越来越活跃起来。如氰戊菊酯到来福灵,氯氰菊酯到高效氯氰菊酯。 (7)传统农药越来越受到指责和挑战。 如1983年取消六六六,DDT的使用,最近又取消了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的使用,同时地亚农、毒死蜱的使用也受到限制。由此可见,只有环境友好型农药才能经受住考验。 (8)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农药创制开始从杀死向控制方向转化。 (9)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药的发展。如农药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研究和高通量筛选等新技术加速了先导化合物的开发[4]。 (10)成本低、效果好的转基因作物对农药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力。 (11)剂型的研究越来越收到重视。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已研发成功。剂型也将朝着水基化、固体化、释控化、功能化的方向迅猛发展。(12)各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研究交流对农药开发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13)深层次的国际化交流对农药开发来说必不可少。

【CN209745943U】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53082.3 (22)申请日 2019.04.04 (73)专利权人 徐素珍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建设西路888号 南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72)发明人 徐素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24 代理人 张焱 (51)Int.Cl. G01N 33/02(2006.01) A23N 12/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包括清洗槽和清洗笼,清洗槽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侧面顶部共同固定设有顶板,顶板的下方水平设有移动板,顶板与移动板之间设有用于升降移动板的驱动机构,移动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下侧均延伸至清洗槽的内部,且清洗笼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清洗笼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固定设有转轴,两个转轴远离清洗笼的一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侧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劳动强度,清洗效果好,提 高了水果表面农药残留的检测准确度。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209745943 U 2019.12.06 C N 209745943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45943 U 1.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包括清洗槽(1)和清洗笼(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相对的侧面顶部共同固定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下方水平设有移动板(5),所述顶板(4)与移动板(5)之间设有用于升降所述移动板(5)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板(5)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6),两个所述固定板(6)的下侧均延伸至清洗槽(1)的内部,且清洗笼(2)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6)之间,所述清洗笼(2)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固定设有转轴(7),两个所述转轴(7)远离清洗笼(2)的一端均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两个所述固定板(6)相对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清洗笼(2)的外侧壁中心处固定套接有环形齿轮(8),所述移动板(5)的下表面靠近环形齿轮(8)的一侧固定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设有清洗电机(9),所述清洗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电机箱的左侧壁并固定设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环形齿轮(8)啮合设置,所述清洗笼(2)的右侧壁边缘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通过铰链铰接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的下侧通过卡块与卡扣与清洗笼(2)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清洗槽(1)的左侧壁底部固定连通有取液管(11),且取液管(11)的管壁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12),所述双轴电机(12)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顶板(4)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双轴电机(12)的两个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13),两个所述支撑板(3)相对的侧面均固定设有固定杆(14),两个所述固定杆(14)的杆壁上侧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竖直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两个所述丝杆(15)的杆壁螺旋方向相反,两个所述丝杆(15)的上端均贯穿顶板(4)的下表面并均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16),左右两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6)啮合设置,所述移动板(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与两个所述丝杆(15)的位置对应处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丝杆(15)的杆壁分别通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与移动板(5)的两侧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杆(15)的下端均延伸至清洗槽(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12)的两个输出轴的轴壁均通过第三滚动轴承与轴承座(23)的配合固定设置在顶板(4)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15)的下端均固定设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药残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笼(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板(17)和筒状铁网(18),两个所述转轴(7)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17)相背离的一侧中心处,所述筒状铁网(18)固定横向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17)相对的侧面之间,所述筒状铁网(18)的内侧壁环绕固定设有多个加强杆(19),多个所述加强杆(1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7)相对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7)相对的侧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横杆(20),两个所述横杆(20)的杆壁均对称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清洗刷(2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