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d218218.html,]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d218218.html,]

3.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重点: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

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2.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学习新课

一、温故知新。 1、城市实现自由和自治的手段有:

2、城市的基本居民有 。

3、中世纪大学的类型: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结构图表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 __和__ __。 2、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__ _ 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 __》《__ __》《__ __》《__ __》的统称。 4.《__ 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1、统治: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 __,把__ __编入军队。__ 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2、灭亡:__ __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__ __,改名为__ 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灭亡原因: [来源:学+科+网Z+X+X+K]

4.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__ __、希腊罗马的__ __,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__ __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 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巩固练习:

(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

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

《查士丁尼法典》

A .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 .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 .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 .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

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 .压力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

D .阿拉伯帝国

四:作业布置:①掌握本课知识点;完成配套练习。 拜占

庭帝

国和

《查

士丁

尼法

典》

的兴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查士丁尼法典》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 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概况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及历史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

新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历史上,拜占庭帝国指的是() A.东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波斯帝国 2.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 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 C.克里特岛 D.亚历山大 3.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机构汇编罗马法,其主要目的是() A.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 B.建立完整的罗马法律体系 C.给后世留下罗马的文化遗产 D.恢复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 4.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法学汇纂》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5.昔日繁盛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哪一个国家所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6.下列不属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的是() A.奥斯曼帝国的武力进攻 B.长期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C.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7.拜占庭文化的三大因素不包括() A.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 B.儒家学说 C.基督教 D.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 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欧文化的贡献表现在() A.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B.吸收了古印度的佛教文化 C.确立了军事封建制度 D.吸收西亚等地的文化 二、读图简答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1)《罗马民法大全》由哪四部法典组成?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优秀教案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 (2)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 (2)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多元的文明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甄别外来文明成果的精华与糟粕,又要有包容和宽容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其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你知道这些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新知讲解。 1.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地图,提问:拜占庭的版图内包含了之前的哪些古文明?教师概况点评拜占庭帝国地理的优势,介绍其发展特点。 版图范围: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社会情况:农业商业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2.阅读归纳: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的过程。 措施:将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思考: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结果:不仅没有给予拜占庭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地区。 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十字军东征14世纪,突厥人的一支奥斯曼土耳其人兴起。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3.罗列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历程。 (1)6世纪,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此后,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十字军东征)征服。 (3)15世纪中期(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4.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西欧、东欧)? 5.展示图片介绍查士丁尼的生平。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查士丁尼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基本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疆域。 6.回顾罗马帝国因为奴隶制的衰落而衰落,得出拜占庭如果不想重蹈罗马的覆辙,就要在奴隶制上和罗马不一样,引出《查士丁尼法典》。让学生概况法典的主要内容。 提问: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7.阅读教材,问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教学设计

拜占庭帝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以及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了解《查士丁尼法典》,了解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人们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的原因导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教师指导讲解内容。 学生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拜占庭帝国的形成。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_____、_____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古称为拜占庭而得名。帝国统治下的两河流域、叙利亚、小亚细亚和埃及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_____业、_____业和_____业繁荣。发达的经济为拜占庭帝国提供了较为丰厚的_________,也使它拥有比较强大的______________。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存在了近千年。 2.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_____西部和非洲_____地区,这些地区农业和贸易发达,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 “_____”。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期间编成《_____》,同时又汇编成了《_____》,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_____》,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_____》。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_____》。

人教历史九年级上教案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进步性及历史地位;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及拜占庭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的文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从中得到对当今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及启示。 重点难点 【重点】 《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难点】 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查士丁尼对拜占庭帝国有什么贡献? 2.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前面在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的时候,知道了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那么东罗马帝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阅读教材P47的文字和图片,思考: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和社会状况如何? 答案提示: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2.阅读教材P48第1段的内容,思考: (1)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皇帝查士丁尼做了什么事情? 答案提示: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撰罗马法律文献。 (2)法律编纂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成《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阅读教材P48第2段的内容,思考: (1)《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有何进步性? 答案提示: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2)《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如何? 答案提示: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阅读教材P48第1段的内容,思考: (1)拜占庭帝国为了抵御阿拉伯的攻击是如何做的? 答案提示:7世纪,阿拉伯人进攻拜占庭帝国,皇帝把帝国的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2)这样做是否能阻碍外部的进攻?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多个外部势力的进攻,版图被不断蚕食。11世纪,仅剩下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2.阅读教材P48第2段的内容,思考:为了挽救财政枯竭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皇帝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拜占庭皇帝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但是西欧封建主组建的十字军,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 3.阅读教材P49第1段的内容,思考:拜占庭帝国最终的命运如何? 答案提示:14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它经受住了“蛮族”的猛烈攻击,艰难地站稳了脚跟。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这里的“它”指的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 A.查士丁尼 B.克洛维 C.查理曼 D.君士坦丁 3.查士丁尼命人编辑《新法典》,该法典是() A.查士丁尼亲自编写的法典 B.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 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汇编 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4.下列关于“十字军东征”给拜占庭帝国带来的影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东征的十字军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 B.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 C. 它使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弱 D.帮助拜占庭帝国解除了外部威胁 5.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 A.阿拉伯人的攻击 B.十字军东征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 D.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

6.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拜占庭文化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 B.吸收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 C.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D.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在新的法律文献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来,查士丁尼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三部法律文献,加上先前新的法律文献,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其中有很多法律原则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 (1)材料一中的罗马“成文法”是指什么?该成文法的颁布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新的法律文献”指的是什么?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三部法律文献”指的是哪些法律文献?《罗马民法大全》有何历史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在法律编修过程中,查士丁尼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导学案 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含答案)

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目标】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希腊以及亚洲西部__和__非洲北部地区__。 2.《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__查士丁尼_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查士丁尼法典__》《__法学汇纂__》《__法理概要__》《__新法典__》的统称。 4.《__罗马民法大全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 军区__,把__自由农民__编入军队。__军事将领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6.__1453__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__君士坦丁堡__,改名为__伊斯坦布尔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7.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__基督教__、希腊罗马的__古典文化传统__,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__东方文化因素__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文艺复兴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探究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

【探究一】 阅读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有何重要历史地位?你如何评价它。 历史地位: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评价:《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2、结合教材,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它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一是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二是外族势力入侵;三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影响: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 【检测案】 1、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是因为() A.它的第一个皇帝叫拜占庭 B.它的首都是拜占庭 C.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内最著名的建筑 D.拜占庭文化底蕴深厚 2、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美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材分析: 《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组成的《罗马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4、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部编人教版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提示: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3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两大问题。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分别探讨了《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和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以及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学生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探讨比较感兴趣,气氛热烈,展示较好,对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认识不够全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拜占庭帝国的地理范围;《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罗马民法大全》;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分析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曾经创造辉煌的文化,对东欧的影响巨大,但是后来,由于统治者无视西方城市兴起,资产阶级文化,衰落了。给我有哪些启示,有许多值得我们吸取教训的地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拜占庭帝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地理范围: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2、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3、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一世(约483年5月11日-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527年-565年),史称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也是一名野心家,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在东方,他与罗马的历史旧敌-波斯的萨珊王朝也进行过多次战争。在他统治期间拜占庭帝国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光复了许多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土地,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北非等重要的行省,使地中海再度成为罗马的内海,同时灭亡了许多日耳曼蛮族在西罗马废墟上建立的王国,结束了他们对于罗马的和平长期以来的威胁。他还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民法大全》),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古典时期转化为希腊化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重要过渡期,也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属于真正罗马人的时代。在他去世后,尽管拜占庭在马其顿王朝再度繁荣过一次,但再也没有能像他统治的时代一样成为让整个欧洲惧怕的真正意义上的帝国。查士丁尼也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4、《查士丁尼法典》 A、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编撰过程: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由《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四部法律组成。 C、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导学案(含答案)

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其法典(阅读课本47-48页查士丁尼及其法典一目,完成下列空格,思 考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所以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它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问题: (1)人们为什么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说出东罗马帝国地理范围包括哪些地区?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所以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2)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3)查士丁尼是谁?他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拜占庭帝国知识点练习

第8课拜占庭帝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帝国形成: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还存在了1000多年。 帝国强盛: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疆域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两河流域,北达多瑙河和克里米亚半岛,南抵埃及尼罗河。 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很早以来就是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繁荣,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帝国文化:拜占庭帝国由于历史传统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帝国衰亡:①原因: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内人民不断起义,统治者却心态保守,固步自封。②过程:11世纪后,帝国开始衰落。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和西方军队的东征,对帝国构成了严重威胁。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知识点2《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一世主持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组成:在《查士丁尼法典》颁布后,又陆续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三部法律文献,作为《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这四部法典后来被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宗旨:《查士丁尼法典》旨在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明确宣布皇权无限。查士丁尼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的目的。 影响:《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 【基础过关】 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帝国是(D)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拜占庭帝国 2.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C) 1.罗马帝国首都 2.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 3.沟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金桥 A.罗马 B.雅典 C.君士坦丁堡 D.长安 3.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A) A.查士丁尼一世 B.屋大维 C.恺撒 D.伯里克利 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C) A.阿拉伯帝国 B.古巴比伦王国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2019年部编)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目标】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3.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庭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罗马民法大全》 【教学难点】 分析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希腊以及亚洲西部__和__非洲北部地区__。 2.《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__查士丁尼_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查士丁尼法典__》《__法学汇纂__》《__法理概要__》《__新法典__》的统称。 4.《__罗马民法大全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军区__,把__自由农民__编入军队。__军事将领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6.__1453__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__君士坦丁堡__,改名为__伊斯坦布尔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7.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__基督教__、希腊罗马的__古典文化传统__,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__东方文化因素__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文艺复兴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P47~P48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和哪三部法律一起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那么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单纯是被入侵吗?下面给大家讲一下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国际因素:13世纪西方军队的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国内因素:a.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b.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c.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 中国对拜占庭帝国的记载拂菻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明,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因此把她命名为“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 此名在《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着《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所

附西方诸国作“拂懔”,道世《法苑珠林》卷三九及所引《梁职贡图》作“拂懔”,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大拂临”,杜环《经行记》、《隋书》、《旧唐书》等均作“拂菻”,各种异译都是伊兰语族的Frwm(粟特语作Frōm)、Purum(安息语作Prom)、Hrōm或Hrūm(中古波斯语)等的汉字对音。19世纪末在蒙古高原发现的8世纪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中作Purum。学者们多方考定,以上各种叫法,都出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对东罗马帝国的名称——Rūm(روم)。 杜环的《经行记》和两唐书西域传对拂菻国的物产、建筑、民俗等情况有详细记载,但两唐书中的记载据认为有一部分系从唐代长安情况类推而来。在唐代,长安与拂菻之间,西突厥汗廷与拂菻之间都有频繁的使节和商旅交往,特别是西突厥曾与它联合对抗波斯的萨珊王朝。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当自该地传来。 《元史》卷一三四爱薛传有“弗林”、“拂林”,戴良的《九灵山房集》卷九有“拂林”,据考证,此“拂林”当是Farang一词的音译,乃阿拉伯、波斯人对欧洲的称谓,亦即《明史》之佛郎机,非北魏、隋唐时期的拂菻。 拜占庭帝国遗产影响在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夜中,有一些人趁乱登上拉丁人的战舰,逃到了克里特、摩里亚、爱奥尼亚群岛和威尼斯。一艘热那亚商船保留了它在那最后一夜的乘客名单,上面有六名巴列奥略皇族的人,两个科穆宁皇族,两个拉斯卡利斯皇族,以及一些次要的贵族。这些人和其他许多东罗马人携带着古代的珍贵文献流亡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_查士丁法典_》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 同步练习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德国的—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A. 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B. 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 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D. 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2.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新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主要表明() 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 罗马法制约了罗马皇帝的权力 C. 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4.主持制定了《罗马民法大全》的是() A. 凯撒 B. 查士丁尼 C. 屋大维 D. 伯里克利 5.查士丁尼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A. 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 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 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7.《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8.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法学汇纂》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法理概要》 9.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由此我们可判断小华学习和探究的历史问题是() A. 大化改新 B.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D.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10.“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材料说明() A.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B. 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由于学者们逃到意大利 D. 拜占庭文化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11.有一颗大树,当它作为种子刚发芽时,拜占庭帝国建立了(395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派人将它砍下修建自己的宫殿。请问这颗大树的年轮有多少圈?() A. 1057 B. 1453 C. 1452 D. 1058 12.史学家评价说:“它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这位史学家所说的“它”是() A. 罗马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13.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d218218.html,]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d218218.html,] 3.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重点: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 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2.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学习新课 一、温故知新。 1、城市实现自由和自治的手段有: 2、城市的基本居民有 。 3、中世纪大学的类型: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结构图表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__ __和__ __。 2、 (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编纂组织者:__ _ _。 (3)内容: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 __》《__ __》《__ __》《__ __》的统称。 4.《__ 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1、统治: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行省改为__ __,把__ __编入军队。__ __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2、灭亡:__ __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__ __,改名为__ __,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灭亡原因: [来源:学+科+网Z+X+X+K] 4.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__ __、希腊罗马的__ __,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__ __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 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巩固练习: (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 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 《查士丁尼法典》 A .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 .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 .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 .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 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 .压力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 D .阿拉伯帝国 四:作业布置:①掌握本课知识点;完成配套练习。 拜占 庭帝 国和 《查 士丁 尼法 典》 的兴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查士丁尼法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