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前教育试题

日本学前教育试题
日本学前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法令是( )

A.《幼儿园令》

B.《教育基本法》

C.《保育大纲》

D.《幼儿园教育大纲》

2.日本的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目的是( )

A.提高6岁儿童的入园率

B.提高5岁儿童的入园率

C.提高4岁儿童的入园率

D.提高3岁儿童的入园率

3.日本第一所公立托儿所的所在地在()

A.东京

B.横滨

C.大阪

D.新泻

4.在日本,提倡“律动游戏”和“表演游戏”的教育家是()

A.谷本富

B.土川五朗

C.东基吉

D.赤泽钟美5.日本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的时间是( )。

A.1956年

B.1961年

C.1964年

D.1965年

6.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 )。

A.德川幕府时期 B.明治时期

C.昭和时期

D.大正时期

7.1949年日本公布法令将幼儿园的保姆改称为()

A.教员B.保育员 C.教师 D.教谕

8.将幼儿园教育内容改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个领域的是()A.《保育大纲》B.《幼儿园教育大纲》C.《学校教育法》 D. 《学校教育大纲》

9.1876年日本第一所幼儿园创立于( A )

A.东京

B.新泻

C.大阪

D.深川

10.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开始于( )

A.1990年

B.1991年

C.1993年

D.1996年11.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名为()

A.双中幼儿园 B.大阪托儿所

C.双中托儿所 D.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12.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是()

A.《幼儿园保育法》 B.《幼儿园令》

C.《教育基本法》D.《保育大纲》

13. 日本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的是()

A. 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 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 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第四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14. 发表演讲,宣称儿童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的独立体,不应由成人随意摆布的是日本教育家()

A.福泽谕吉

B.谷本富

C.土川五郎

D.东基吉

15.1985年,日本共有保育所()

A.15220所

B.22904所

C.25220所

D.32784所16.日本规定在全国的都道县府或指定城市设有“儿童指导所”的文件是()

A.《保育大纲》

B.《保育所保育指南》

C.《儿童福利法》

D.《幼儿教育纲要》

17.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名为()

A.双中幼儿园 B.大阪托儿所

C.双中托儿所 D.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18.194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指南,即( )

A.《幼儿园令》

B.《儿童福利法》

C.《保育大纲》

D.《儿童福利施行令》

19.日本1946年公布的规定保育所的费用由国库负担80%,由府县负担10%的法令是()

A.《生活保护法》

B.《儿童福利法》

C.《幼儿园保育法》

D.《幼儿园保育指南》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法(日本)2次

2.日本的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三、简答题

36.日本《幼儿园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5次

38. 简述日本幼儿教育的改革措施与发展趋势。

四、论述题

41.论述日本幼儿教育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2次

39.论述日本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动力分析。

学前教育试题及答案一

2012年幼儿教师招考学前教育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 2、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怟就越、。 3、幼儿活动室以为宜,每个儿童占地面积平坃为。 4、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和娱乐游戎。 5、陶行知揭露幼稚园的三大病症是、、。 6、“尚自然,展个性”是的教育主张。 7、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是、、、。 8、关键期学说是欧洲生态学家在本世纪提出的。 9、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 10、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表演游戏: 体质: 儿童发展: 榜样示范法:

智育: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20分) 1、“恩物”的设计者是裴斯泰洛齐。( ) 2、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扮演角色( ) 3、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 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5、妇女的解放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 6、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音乐游戏的玩具( ) 7、道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 8、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是指人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 9、构思、心算、默语等属于操作技能。( ) 10、形状知觉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到四岁左右。( )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品德四要素的关系? 2、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3、简要说明如何指导幼儿表演游戏? 4、简介听觉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五、学习活动分析:(16分)(其中(一)题计9分,(二)题计7分) (一)妈妈带着3岁的女儿在逛街,迎面过来一位留着长发的叔叔,女儿害怕的告诉妈妈说:“妈妈,那个人肯定是个坏人,咱们小心点儿。”看了这个片段后请你完成下面内容: 1、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2、提出教育建议。

《学前教育学》综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B.主体性活动C.生产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B.教育材料C.教育媒介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B.增进社会文明C.促进社会发展D.提高人口素质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B.经济发展C.工业革命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后天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A.1827年B.1803年C.1837年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B.普通的C.唯一的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B.教育内容C.教育环境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B.社会人口C.地理环境D.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B.社会本位儿童观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 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 ------------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 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是()。 A.张之洞B.陈鹤琴C.张雪门D.蔡元培 2.被称为“中国的福禄贝尔”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马寅初C.胡适D.陈鹤琴 3.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A.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B.学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C.学前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教育D.学前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4.杜威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思想,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A.游戏是生命的镜子B.儿童中心主义 C.归于自然D.绅士教育 5.()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A.幼儿园园长B.幼儿教师C.幼儿园教育要求D.家长 6.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指()原则。 A.幼儿参与性B.发展适宜性C.开放性D.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7.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8.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环境和( )。A.交往环境B.文化心理环境C.语言环境D.生活活动环境 9.()岁的幼儿开始能够正确辨别上、下两个方位。 A.4 B.6 C.5 D.3 10.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 A.短得多 B.差不多 C.长得多 D.视情况而定 11.婴儿时期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够成熟,神经活动过程中兴奋与抑制不平衡,易兴奋,也易疲劳,对长期的刺激耐受力小,注意力很难持久,在从事某种活动后,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将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疲劳。因此,幼儿教师在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应注意()。A.形成动力定型 B.保证劳逸结合 C.保证睡眠时间 D.保证饮食营养 12.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是()。 A.教育性和可控性 B.物质性和精神性 C.装饰性和安全性 D.趣味性和空间性1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为前提。 A.丰富幼儿生活经验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间接指导D.完成教学要求 14.当前学前教育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人们普遍认定学前教育的两大基本价值是()。A.政治价值、经济价值 B.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4.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5.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D ) A.幼儿园创收B.补偿教育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D.服务社会6.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 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7."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和教育D.生理成熟8.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 )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9.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C )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

学前教育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 末复习提要内 容: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帅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 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难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 上突出重点,现将该课程的期末复习要点提示如下: 第一章 一、重点名词: 1 2 P5 3 4 P8 5 P10 6 1 一个生活环境,抚育者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长久性,家庭的 保育和教育将伴随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单独性,家长与 儿童 处于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施教状态,个别地、单独地施教为家 庭教育的普遍特征;随意性,家

庭教育多受抚育者的意愿及能力水帄影响教育儿童,目标 性、计划性较少;随机性,抚育者 2 龄前儿童的、有教育性的设施,儿 童可获得与小伙伴接触、交往的机会;目标性,各类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依据其创办的条件与宗旨,均有一定的教育发展目标;计划性,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各目标的实现,有计划地落实在参予活动的儿童个体中;多样性,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有较正规的形式,接纳的儿童相对固定,可助 3 学前教育向低年龄延伸(含优生、胎教、婴帅儿教育);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注意儿童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发展;注意兴趣诱发、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发展社会学前教育,正规化的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重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 第二章 3 1

2 P36 6 7 8 9 10 11 1 浅薄,认识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和情绪性。因而极易接受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家庭生活气氛;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程度;托 2 形态,生产力决定了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生产力水帄决定了社会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决定学前教育内容与手段的变革,学前教育者目标的变迁。我国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学前教育的大众化、帄衡化、非特殊化方向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内部人际关系是民主、帄等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变革。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测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5.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家长服务三、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最近发展区 2.幼儿园生活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2.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2.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六、案例题(共16分) 菜例: “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甥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还有一次我翻看甜甜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围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太阳在我们眼里不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怎么能断定在孩子眼里不是绿色的呢?我们应该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大叉子。 请你用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学前教育学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第四章 亚洲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亚洲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亚洲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876年(明治九年)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若从制度化的角度去看这一变革,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 ①初创期,从明治初期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 ②发展期,从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到大正十四年(1925年); ③备战期和战时时期,从大正十五年(1926年)到昭和二十年(1945年); ④整顿改革期,从“二战”结束(1946年)到1955年; ⑤稳定发展期,从1956年至今。 二、法规与体制 (一)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制定与修改 1998年12月公布了第三个《幼稚园教育纲要》,于2000年开始实施。其主要修改点如下: ①为培养生存能力奠基,萌发幼儿的道德 心;

②更加重视游戏与体验; ③在集体生活中促进孩子的发展; ④明确教师的指导作用; ⑤支援家教,服务社区,起到地区助教中心 的作用。 三、课程 20世纪90年代,日本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①积极开展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 ②重视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等直接的具体的 社会体验; ③明确与幼儿相适应的促进智力发展的方 法; ④根据萌发自我意识、自控能力等幼儿期发 展特点进行指导; ⑤注重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实现自我、求得发 展。 四、师资培养 (一)建立幼儿园教师和托儿所保育员培养制度

早在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中就规定,幼儿园是正式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其教师同中小学教师一样具有相同的称呼,即在师资条件上同中小学扯平了。 1949年,为促进幼儿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文部省公布了《教育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对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的资格做了详细规定,使战后日本幼儿园师资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和正规化。 1948年,日本厚生省同时公布了《儿童福利法施行令》和《儿童福利法施行规则.》两个法令。 (二)幼儿园教师、托儿所保育员的培训机关概况 1953年通过的修改《教育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次年认定了64所大学具有培养幼儿园教师资格。 除了大学和短期大学外,日本还设立了由文部大臣指定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机关。最初,保育员培训机构的发展比较缓慢,但由于20世纪60年代保育员培训机构数量的急增,日本建立了一支经过专门培训的保育员队伍。同时,保育所的保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前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4.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5.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D )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6.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 A.出生的第一年岁岁岁 7."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8.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 )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9.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C )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0."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B )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1.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B )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2.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 A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3.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D ) 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1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 B ) 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15.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 D )基础上的。 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16.个体社会化是( C ) 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_学前教育功能_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2.学前教育是面向__0-6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3.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__现实功能______。 4.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一--易感性---一和易表现性。 5.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__求知__的兴趣、__创造__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6.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负强化效应-----一,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正强化效应-----一。 7.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一”。 2.幼儿园教育应该以_游戏___作为基本活动。 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__表现力__。 4.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___语言环境___游戏环境__。 5.社区教育最初是一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6.一--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学习的因素。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 。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和---家庭--------。 7.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8.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 9.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一----结果------。 10.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二、选择题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江西实验幼师 )。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发展性原则 )。 A.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0-3岁末 )。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环境 )。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林哈德与葛笃德》 )。 2.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注意力分散 )。 3.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赏识教育 )。 4.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 )。 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 一般项目课前计划过程描述课后反思 )。 1.推动各囡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福禄培尔) 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林哈德与葛笃德》 )。 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保育和教育 )。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开放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环境 )。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教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 ) A 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者 D.教育物质资源 2.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 A.矛盾的对立面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D.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3.一般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指标是( ) A.人口的性别比例 B.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C.人口的健康状况 D.人口的平均收入 4.我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 ) A.道德完善 B.智力发展 C.体质增强 D.审美发展 5.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 ) A.文化 B.政治 C.经济 D.教育 6.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7.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 心理原因,这表明() A.身体发育决定心理发展 B.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C.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8.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皮亚杰 C.格塞尔 D.洛克

9.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的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 10.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著作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爱弥尔》 11.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2.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13.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 ) A.遗传决定一切 B.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前提 C.后天环境决定遗传素质 D.教育起主导作用 14.头大、躯干长、四肢短、胸廓的前后和左右径几乎相等的是( ) A.初生儿 B.周岁儿 C.2 岁儿童 D.2 岁半儿童 1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A.1 小时 B.2 小时 C.3 小时 D.4 小时 16.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 ) A.幼儿的身高 B.教师的身高 C.家俱的高度 D.房屋的高度 17.在幼儿园内,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是( ) A.教育活动游戏化 B.游戏活动教育化 C.游戏活动系列化 D.游戏活动教学化 18.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这是( )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9.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方法是( ) A.故事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观察法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 A.教学课件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 E.教案 2.在皮亚杰看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具体逻辑推理 D.思维的可逆性 E.去自我中心 3.如果一名学生的生理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沉思型 E.发散型 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E.公式学习 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E.知识 7.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 )。 A.无所用心游戏 B.单独游戏c.旁观游戏D.平行游戏E.合作游戏 8.儿童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并彼此交谈,但他们没有分工,也没有具体的目的,小组中的个人不能把个人兴趣服从于小组兴趣。这种游戏是( )。 A.无所用心游戏 B.联合游戏 C.旁观游戏 D.平行游戏 E.合作游戏 9.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再现 E.原型内化 10.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还具有不同的一些特点( )。 A.客观性 B.外显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E.简缩性 1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 B.积极性 C.主动性 D.稳定性 E.适应性 1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 C.信念 D.道德认识 E.道德观 13.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E.内在的成分 1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指向性 E.复杂性 1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E.学生考试

学前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湛江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A)( A.《母育学校》 B.《世界图解》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2、(A)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A.福禄培尔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奇3、(C)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全部课程中占有突出地位 A.日常生活练习 C.感官教育 4、提出“活教育”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C.陶行知 5、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的特性(D)( A.幼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完整个体C.幼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B.健康教育 D.劳动教育 B.卢梭 D.陈鹤琴 B.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D.幼儿的发展必须听从成人的安排

6、师幼互动的首要特征是( A )。 A. 教育性 B. 平等性 C.差异性 D.情感性 7、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 (B ) 。 A. 上课 B. 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8、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 A ) A.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 开发智力 C. 培养创造力 D.发展幼儿情商 9、下面哪一部(A )是卢梭的著作。 A. 《爱弥儿》 B. 《林哈德和葛笃 德》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10、“儿童中心说”是(B )提出来的。 A. 蒙特梭利 B. 杜威 C. 卢梭 D.洛克 11、下面那个不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D )。 A. 基础性 B. 生活性 C.游戏性 D.安全性 12、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是( A )。 A. 童趣性 B. 动态性 C.育人性 D.创造性 13、幼儿体育的内容不包括( D )。 14、学前阶段美育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A. 美学的知识 C.表现美的技能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不包括( D )。 A.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B.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于安全教育 C.幼儿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治疗法 D.文明习惯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 B. 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D. 审美动机

学前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夸美纽斯著有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诞生。 2、卢梭提出主义教育,认为教育有三种、、,教育要成功,必须三者互相配合。 3、裴斯泰洛奇提出,内容包括体育和、 和。 4、杜威把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环节。 5、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7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 6、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这个学制中第一次以的形式将学前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 7、陈鹤琴率先在我国采用,研究儿童心理,通过对长子陈一鸣的追踪研究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写成了。8、陈鹤琴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幼稚园”更名为。 10、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幼儿教育是对()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 2、世界上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倍尔 D.蒙台梭利 3、《爱弥儿》这部著作明确阐明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其作者是() A.裴斯泰洛奇 B.洛克 C.卢梭 D.福禄倍尔 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5、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 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 6、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期出现在() A.1-4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7、()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倍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洛克 班级姓名学号 共 2 页,第1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保育、教育。 2.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的。 3.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顺序性和阶段性,可塑性和可变性。 4.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5.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现代幼儿教育应把教师、儿童与环境三要素看作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6.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恒常性(持久性)、兴趣性(多样性)、渐进性原则。 7.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是知、情、行、意。 8.幼儿活动室以向南或向东为宜,每个儿童占地面积平均为 2.5~3平方米。 9.战后国外幼儿教育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变化,从照管和保护的意义转而着眼于教育。 10.幼儿教育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和模仿操。 11.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 最早提出来的。 12.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 1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他的办园思想是中国 化、平民化,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 14.“尚自然,展个性”是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所强调的教育主张。 15.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强烈。 16.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恒常性、循序渐进性。 17.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恒常性、兴趣性、渐进性原则。 18.幼儿园健康检查包括幼儿入园体检和定期健康检查。 19.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立体系的学科。 20.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是跨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的。 21.幼儿道德意志的特点是自觉性差、抵抗力弱、。 22.保育、教育是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 23.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2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 25.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 26.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称为“内在的潜力”。 27.“使人类一切心智按照一种自然的顺序和谐地发展”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 28.知、情、行、意是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 29.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和强烈。 30.幼儿园课程设计应坚持三个原则:和谐发展、统合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31.现代幼儿教育展现出“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人类化的趋势。 32.瑞典爱伦凯女士提出了20世纪将是儿童世纪的口号。 33.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和。 34.现代儿童观把儿童作为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并确立了现代幼儿教育民主 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基本发展方向。 35.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是在1632年出版的。 36.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从而订立了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准则。 37.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恒常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38.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顺序性和阶段性,可塑性和可变性。 39.陶行知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教育方法。 40.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深刻、强烈。 41.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恒常性、循序渐进性。

日本学前教育 借鉴

日本学前教育 ——取其精华 11学前本B 杨佩芸11550106044 日本是位于亚州东部,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狭长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众多,物质资源匮乏。同时,也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和工业化行列的国家。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形态,但从历史文化的形成来看,日本深受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保留着东方文化的印记。可见,在历史进程中,日本在传承的同时也汲取了新鲜血液,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形态。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岛国,能在19C通过体质转型跻身列强行列;又在二战惨败后,短期内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些无不令人刮目相看、大为震惊。其中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包括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也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学前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以下内容将一一揭晓。 1、学前教育体制 关于日本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两类——幼儿园和保育所。其中幼儿园由文部省领导,属于规范的学校体系,招收3-6岁的儿童。日本的幼儿园大部分属于私立,在健全的学前教育法规的保障下,与国立、公立幼儿园并存且同步发展。日本政府还会给私立幼儿园提供资金拨款支持。保育所属于社会福利,招收0-6岁的儿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属于学校体系,在创办宗旨、服务对象、招生年龄、作息时间等方面都却别与幼儿园。它的任务仅仅是保育,不属于教育设施,而是为了给无法照看孩子的家长提供的一种福利设施,但入所需要父母出示在职证明。收费标准是根据幼儿年龄和家庭收入来决定的。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相对公平,但在中国几乎是不能实现的。 在体制上,值得我国学前教育借鉴的方面在于幼儿园和保育所明了的区分,幼儿园的任务是教育,而保育所的任务主要是保育,且保育所的年龄并非局限在婴幼儿,且并非所有幼儿皆能入所。日本对于儿童入园或入所的要求较为严格,比较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因而幼儿园的在校时间设定为半日制,而保育所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设定为全日制,但不会有我国出现的全托的情况。日本的父母无论再忙也会将孩子带回家照顾。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的学前教育同时注重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两方面。 2、学前教育课程 日本最新的《幼儿园教育要领》规定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及幼儿园所在地区特点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教育课程,将它划分成五大领域分别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中国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与之相对应。其中日本的健康领域注重身心健康和强调安全教育。身心健康方面不仅仅教育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保持心理健康,如积极愉快地与人相处和参与活动。此外,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所以在五大领域第一点就强调了“珍惜生命,体贴关心他人”,由此可见,日本学前教育重视忧患意识,并从小培养保护自己的观念,并且还在学校开展实操演练。而中国父母在这一方面缺失较严重,他们会认为在孩童时期进行安全教育尚早,他们不一定能领悟,而且有爸妈的保护,也不需要灌输。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和(家庭) 7.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8.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 9.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10.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 D.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C.福禄培尔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 C.功能异化 5.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 C.语调语速要适当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 A.保育和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最近发展区 答: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幼儿园生活活动 答: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劫。‘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午休、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3.反思日记 答: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忝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4.主观能动性 答: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答:(1)领先性;(2)广泛性;(3)对象性; (4)发展性; (5)延后性。 2.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答:(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