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二中高中地理 第二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威海二中高中地理 第二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威海二中高中地理 第二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复习回顾】温故而知新

1、复习中国交通运输网

2、港口布局的影响因素?

3、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

一、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

阅读教材101-102内容,完成

1、随着、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2、以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通过国际互联网,促进了化的进程。

【补充】(1)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功能于一体,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化通信网。

(2)国际互联网: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见90-91页)

作用:a 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b 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

C 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频繁、方便地参加电子会议,发表思想、论文,推动

科技发展。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

【补充】:聚落:

(1)含义: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类型:一般将聚落分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阅读教材102-103页内容及图4-3-3,完成

1、聚落形态分为:、、等

2、交通运输和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及其扩展方向。

如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沿伸展,聚落形态多呈状;

近代,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状城市;

现代,城市地铁、高架公路等的发展,城市空间由平面向化方向进一步拓展,并出现卫星城。

知识点三、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

阅读教材104-105内容,完成

1、商业中心的布局:

沿、、,的枢纽地带或适中的附近。(原因:既有利于,也为其他提供便利的场所。)可见,位置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区位因素。

优越的交通位置,对促进上海的商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补充】商业中心

(1)含义:是指多个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形成,规模大的物资集散地。广义来讲,那些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就叫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和地方性的商业中心;狭义的讲,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可以叫商业中心。如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

(2)形成条件: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便利的便于商品的集散

2、商业网点布局原则:

(1)交通最优:分布在边缘或沿线,如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2)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如西安市的主要商业街。【补充】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①固定形式:商业街、商业小区

①流动形式:货郎担、大蓬车

③新型形式:电视、网上购物、自动售货机

●【达标检测】1、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人口稠密

C.交通便利 D.有较强的商业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2、集镇的形成与交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航道的起点、终点或交通的交叉点,促进集镇商业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使集镇商业

●【合作探究】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资料: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

a.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

b.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中心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形式;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设置可以采用相应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课堂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夯实基础,突破难点

1.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2.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

3.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A.石家庄郑州株洲 B.石家庄郑州宝鸡 C.郑州株洲宝鸡 D.阜阳株洲武汉4.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A.河岸B.鞍部C.山丘D.河岸的居民点

6.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 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 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7.有关我国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8.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 .两条河流汇合处

B .河流发源地

C .过河点位置

D .河口位置

10、读图 “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

(1) 该地区计划在A 城和C 城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

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 综合考虑,你认为方案

较合理。

(2)为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 __和_ 两城市间再建一条公路。

(3)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建设 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

11、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49年以前株洲城市用地规模小,主要沿着 呈

带状分布。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主要沿 分布。

(3) 经过株洲的铁路干线有: , ,

(4)根据以上结论分析,株洲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

●【我的困惑】写出自己

的疑问?

●【自我评价】评价等级选择:A B C ( A=好;B=中;C=有待改进)

评价体系:a 学习态度 b 学习习惯与方法

c 回答与解决问题

d 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

方案

优点 缺点 Ⅰ

三、学习反思区 图4-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