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目录

引言 (1)

1.概述 (1)

1.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2 单片机简介 (1)

2.方案论证 (2)

3系统元件选择 (2)

3.1 主控制器选择 (2)

3.2温度传感器DS18B20 (3)

3.2.1 DS18B20的特性 (3)

3.2.2 DS18B20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4)

3.2.3 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4)

3.3 数码管 (5)

4.系统硬件设计 (5)

4.1总体设计 (5)

4.2 各部分电路分析 (6)

4.1.1 温度采集部分 (6)

4.2.2复位电路 (6)

4.2.3晶振电路 (6)

4.2.4 超限报警电路 (7)

4.2.5 数据显示数码管电路部分 (7)

4.2.6 电源部分 (8)

5 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8)

5.1 温度的采集 (8)

5.1.1 时序及协议 (8)

5.1.2 设计流程 (10)

5.2 温度数据的处理 (11)

5.3 数值的显示 (11)

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附录一源程序 (15)

附录二系统原理图 (26)

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摘要:该设计介绍了DS18B20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内部结构及工作时序,并提出了以

DS18B20和AT89C51为核心设计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该数字式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50~+110℃,精度误差在0.1℃以内,具有测温精度高,控制性能良好等特点。设计还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芯片的选取、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以及实现温度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该温度计完全适用于一般的应用场合,也可在高低温报警、远距离多点测温控制等方面进行应用。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单片机,温度传感器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Thermometer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job sequence of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and put forward a digital temperature design of the core design according to DS18B20 and AT89C51.Practice testifies that the digital temperature's measurement range is-50~+ 110℃,and accuracy error is within 0.1℃. It has high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accuracy,fine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and so on.A practic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method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was presented.The selection of temperature sensor chip was discussed and the design of hardware interface circuit and related software were dealt with in more details.The temperature completely fits to be used for the average application,also may be used to the field of high or low temperature alarm,controlling of the remote and multiple spot'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and so on.

KEY WORDS:Digital Thermometer , Microcontroller , Temperature sensor

引言

在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中,一般采用热电偶或铂电阻进行温度测量。在这些电路中,有这样一些问题必须解决:为了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必须给铂电阻提供一个良好的恒流源;由于热电偶出来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所以此信号在送给CPU之前必须先进行A/D转换,然后再送给CPU进行处理;并且热电偶的信号很微弱,只有十几个mA,因此在A/D 转换之前通常还需要进行增益放大。因此,采用热电偶和铂电阻进行温度测量,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构成的系统也比较复杂。DALLAS公司推出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DS18B20采用一线接口,只需占用单片机的一个I/O口位,其外围电路也非常简单;并且DS18B20将测得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量输出,可以与单片机直接相连,而不需进行信号放大和A/D转换,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因此系统采用了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

1.概述

1.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单片机实现的电子温度计的毕业设计是在学习单片机,汇编语言,PROTEUS软件等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虽然该设计题目类似于课程设计题目,但因涉及原理图、硬件的选型、软件语言的选择等的要求,已经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

设计目的:整个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结合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码管显示等,实现温度的示数。

单片机应用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易于开发和推广等优点,在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深入研究单片机的芯片功能,掌握与其相关的接口电路,熟练掌握与其相关的软件语言和设计方法,学习和了解现有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学习和掌握传感器技术,掌握电子技术的一般设计原理和方法。

1.2 单片机简介

微型计算机可分为普通微型计算机和单片微型计算机,前一种指我们通常所用的PC机,后者正是这次设计所使用的,简称单片机。所谓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就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及I/O接口等主要功能部件集成在一片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即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近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而获得飞速发展。由于它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应用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因而广泛渗透于实时控制、智能报警(如汽车防撞报警器)、仪器仪表、

通讯导航、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从尖端科学到日常用具,单片机几乎无处不在。随着设备向小型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和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单片机作为高新技术之一,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

如果是简单控制对象,只需利用这样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不需要增加别的外部设备和扩展某些接口就能实现;对于复杂的系统,单片机的应用和接口扩展也很方便。单片机系统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 由于系统规模较小,本身不具有自我开发能力,需借助专用开发工具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调试,使得实际应用系统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

(2) 系统配置以满足对象的控制要求为出发点,使得系统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3) 应用系统通常将程序驻留在ROM中,无需软硬磁盘作软件载体,使系统不易受到干扰,可靠性高,使用方便。

(4) 应用系统所用存储器芯片可选用EPROM、EEROM、OTP芯片或利用掩膜形式生产,便于成批开发和应用。

(5) 由于系统小巧玲珑,控制能力强,体积小,便于安装于被控设备之内,大大推动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

(6) 系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工作电压10V左右,功耗小,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2.方案论证

方案一:热电偶的实现办法,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电路复杂,软件调试复杂,制作成本高。实现上需要温度的补偿,在满足精度时有一定的难度。

方案二:智能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范围-55℃~125℃,分辨率最大可

达0.0625℃。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而且采用3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通过89C51构建最小系统。

综上所述,权衡各方面的利弊,我采用方案二。

3系统元件选择

3.1 主控制器选择

AT89C51

3.2温度传感器DS18B20

3.2.1 DS18B20的特性

(1)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

(2)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3)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

(4)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5)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6)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可实现高精度测温。

(7)在9位分辨率时最多在93.75ms内把温度转换为数字,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 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速度更快。

(8)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 校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9)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芯片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3.2.2 DS18B20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图3-1:

引脚定义:

(1)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

(2) GND为电源地;

(3) 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内部结构如下图

DS18B20内部结构图

3.2.3 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确保DS18B20在其变换期得到足够的电源电流,在I/O线上提供一强的上拉。连接图如下图

而此处采用外部电源供电方式,即在DQ与单片机接口处必须填加上拉电阻,该电阻一般为4.7K。

3.3 数码管

常见的LED显示具有清晰明亮的特点。是显示接口也是绝大多数单片机应用系统必备的部件之一。

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器是单片机应用产品中最常用的廉价输出设备。它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当某一个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点或一笔画被点亮,控制不同组合的二极管导通,就能显出各种字符。

显示器的结构常用的7段显示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阴极连在一起的成为共阴显示器。1位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7个发光二极管a~g控制7个笔画的亮或暗,另一个控制一个小数点的亮和暗,这种笔画的七段显示器能显示的字符较少,字符的形状有些失真,但失控简单,使用方便。

4.系统硬件设计

4.1总体设计

该系统是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通过检测DS18B20的工作与否,然后将其内部的数字量温度读到单片机,通过相应的数码管显示,当温度超出设定的温度时用蜂鸣器报警。其外围电路包括复位电路、晶振电路。

系统框图如下图:

晶振电路

复位电路

温度采集部分

数据显示部分

超限报警

4.2 各部分电路分析

4.1.1 温度采集部分

a).温度采集电路的功能是采集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b). 电路原理图

4.2.2复位电路

a).电路的功能是完成对单片机的复位,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和按键复位功能。

b).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的复位就是对单片机的初始化,就是让程序重新开始执行,也就是说让单片机的PC寄存器初始化为0000H。一般的初始化是指进入程序的正常初始化,但是当程序出错或者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了摆脱困境也需要按复位键使系统重新启动。复位方式有自动复位和手动。我们在本设计中采用自动复位的上电复位方式。晶振为12MHZ。复位电路如图

4.2.3晶振电路

a).电路功能是产生稳定的时钟脉冲供单片机工作,

b).电路原理图

AT89C5l中有一个用于构成内部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一起构成自激振荡器。

外接石英晶体(或陶瓷谐振器)及电容C1、C2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构成并联振荡电路。对外接电容C1、C2虽然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但电容容量的大小会轻微影响振荡频率的高低、振荡器工作的稳定性、起振的难易程序及温度稳定性,如果使用石英晶体,

我们推荐电容使用30pF±10pF,而如使用陶瓷谐振器建议选择40pF±10F。用户也可以采用外部时钟。采用外部时钟的电路如下图所示。这种情况下,外部时钟脉冲接到XTAL1端,即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则悬空。

4.2.4 超限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设置的原因是,该电子温度计的限定范围为0—100度。当超出这个范围时就要求有报警指示。该处采用PNP三极管9015进行驱动蜂鸣器,三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原理图如下图

4.2.5 数据显示数码管电路部分

a).数据显示电路电路的功能是显示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

b).因为要显示0℃~100℃,分辨率0.1℃,该部分至少有四个数码管来显示数值。单片机的资源有限,在这里只能采用动态扫描的方法。在该接法中,单片机使用的口线为P0口,作为输出口,需要上拉,图中的电阻均为10K。数码管采用共阳管。

电路接口电路如下图

4.2.6 电源部分

a)电源部分的功能是使单片机工作稳定,各时序要求严格,所以其电源要求比较高。最好采用开关电源,这里使用的是自制电源。

b)变压器变压输出,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输出的电压值是正弦图形。桥堆全桥整流后输出的电压是波浪一样的图形,就是把正弦的负半周转到正半周,C1整流后输出一个衰减的波浪图形,因为C1充电了,7805是稳压模块,输出一个恒定的5V电压,C3和C2滤出杂散波和公频,7805的输出端不能高于输入端,所以加二极管保护7805。原理图如下

电源原理图

5 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有三部分构成:(1) 温度的采集;(2) 温度数据的处理(3) 数值的显示。

5.1 温度的采集

5.1.1 时序及协议

该部分设计时主要考虑DSl8B20工作过程及时序

DSl8B20工作过程中的协议如下:

初始化ROM操作命令存储器操作命令处理数据

(1)初始化

单总线上的所有处理均从初始化开始

(2)ROM操作品令

总线主机检测到DSl820的存在便可以发出ROM操作命令之一

(3) 存储器操作命令

指令代码

Write Scratchpad(写暂存存储器) [4EH]

Read Scratchpad(读暂存存储器) [BEH]

Copy Scratchpad(复制暂存存储器) [48H]

Convert Temperature(温度变换) [44H]

Recall EPROM(重新调出) [B8H]

Read Power supply(读电源) [B4H]

(4) 时序

主机使用时间隙(time slots)来读写DSl8B20的数据位和写命令字的位

a).初始化

时序见下图.主机总线发送一复位脉冲(最短为480us的低电平信号)接着在释放总线并进入接收状态,DSl8B20在检测到总线的上升沿之后等待15-60us,接着DS18B20发出存在脉冲(低电平持续60-240 us)如图中虚线所示:

初始化时序

b).写时间隙

当主机总线从高拉至低电平时就产生写时间隙,从开始15us之内应将所需写的位送到总线上DSl8B20,在15-60us间对总线采样若低电平写入的位是0见下图4-2左;若高电

平写入的位是1见下图4-2右,连续写2位间的间隙应大于1us

写时隙图

c).读时间隙

见下图4-3主机总线从高拉至低电平时总线只须保持低电平l5μs之后在t1时刻将总线拉高产生读时间隙读时间隙在t1时刻后t2时刻前有效tz距to为15μs也就是说tz时刻前主机必须完成读位并在to后的60μs-120μs内释放总线

读时隙图

5.1.2 设计流程

该设计软件部分的灵魂就在于DS18B20的使用:温度读取,需严格时序。该模块的设计主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温度转换子程序下图:

主程序框图 温度转换子程序

5.2 温度数据的处理

该部分是在将温度传感器的数字量读入单片机后的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正负号的处理、负数、正数、小数点的处理以及温度的比较,最终决定是否报警。 5.3 数值的显示

P0口接数码管的七段显示及小数点,P2的前四个口接数码管的公共端,作为片选信号。这里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在软件仿真时比较容易通过,但硬件焊接后难以出结果。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以往知识的综合应用,不但了解了AT89C51型单片机及其相关芯片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是按照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开发硬件电路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的。

硬件系统的设计完成后,就要在其基础上设计系统所需要的软件系统,系统功能是软硬件共同实现的,两者缺一不可。由于软件的可伸缩性,最终实现的系统功能可强可弱,差别很大。因此,在硬件结构确定后,软件是系统功能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单片机如果没有软件系统,系统功能无法实现。所以软件系统的正确与否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关键。软件系统不仅要正确还要能准确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

本设计的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来实现。模块化设计是将一个大的程序按功能分割成一些小的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结构清晰、接口简单。利用这种模块化设计有许多优点;减少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提高了元件的可靠性;缩短了开发周期;避免程序开发的重复劳动;易于维护和功能扩展。本设计的软件功能模块分为:温度采集,温度数据处理,主程序模块,延时子程序等。

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硬件电路的设计规程,各个步骤都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做到了设计工作分配合理,进程安排得当,文档资料充分,使整个系统的设计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总体来说这次所设计的电子温度计符合设计要求,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我也看到,由于时间和技术上的一些原因,系统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待于以后工作中改进。

在本设计即将完成之际,首先我要对导师致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有关论文的书籍和相关资料,一点一点的分类、整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拓宽了视野。从整理资料到形成论文的过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撰写论文中,也遇到了很多不懂的知识点和失误,但是都得到了解决。

毕业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总结,自我学习的过程,但也和老师、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最后,再次感谢本次毕业设计的导师,使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我们的前途就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先锋工作室.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万光毅等.单片机实验与实践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叶紫等.MCS-51单片机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潘永雄著.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6]汪德彪著.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汪建校、杨建国等.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科学出版社.2002.

[8]何宏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附录

附录一源程序

#include //头函数#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LED_CODE[]={

0xc0,0xf9,0xa4,0xb0,0x99, //0--4

0x92,0x82,0xf8,0x80,0x90, //5--9

0xbf}; // '-' uchar code LED_POINT_CODE[]={

0x40,0x79,0x24,0x30,0x19, //0.--4.

0x12,0x02,0x78,0x00,0x10}; //5.--9. uchar Temp_H,Temp_L;

uchar disp_ds18b20[6];

uchar num;

uchar alarm_num;

char temp_max;

char temp_min;

sbit DQ=P3^7;

sbit SPEAK = P1^0;

sbit motor=P1^1;

sbit led=P1^2;

bit alarm_flag;

void display(void);

float ds18b20_float_date(uchar templ);

void disp_float(float date);

/*********初始化*******/

void init(void)

{

num=0;

alarm_flag=0;

alarm_num=0;

temp_max=99; //设置温度上限值

temp_min=0; //设置温度下限值

TMOD=0x01; //定时器T0工作于方式1

TH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赋初值

TL0=(65536-50000)%256;

EA=1; //开总允许中断

ET0=1; //开定时器T0中断

TR0=1; //启动定时器T0

}

/******1us的延时(12M)延时子程序*******/

void delay_us(uchar x) //when crystal is 12M ,a*2+5 us ,

{ // 子程序调用要5us,while就等于DJNZ指令while (--x); //x取值1~255;

}

/******1ms的延时(12M)延时子程序*******/

void delay_ms(uchar x)

{

uchar i,j;

for (i=0; i

for (j=0; j<200; j++)

{

_nop_(); //一个nop约1us

_nop_();

}

}

/*********dds18b20初始化*******/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要点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屈鹏 学号1141201112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海娜 2013年12月17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屈鹏学号1141201112 题目名称数字温度计设计设计时间2013.12.9—2013.12.20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编号121202306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408、409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已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并要求能设计出完整的电路或产品,从而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如下: 1、温度范围0-100度。 2、测量精度0.2度。 3、三位LED数码管显示温度。 三、任务和要求 1.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编写设计论文。 2.论文主要内容有:①课题名称。②设计任务和要求。③方案选择与论证。④方案的原理框图,系统电路图,以及运行说明;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说明;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的说明等。 ⑤必须用proteus或其它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仿真调试。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的措施;测试、记录、整理与结果分析。⑥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数字电子基础课程设计——数字体温计(温度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班 指导教师:刘运苟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16 数字体温计 初始条件: 具备数字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具备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具备数字电路的基本调试手段;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3位LED显示; 2、检测温度0—45摄氏度; 3、绝对误差0.1度; 4、安装调试并完成符合学校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5、设计电源; 6、焊接:采用实验板完成,不得使用面包板。 时间安排: 第十九周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 5 月 30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本次课设题目是数字温度计电路,本说明书围绕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模数转换电路、相应芯片的管脚功能,以及模电中的电压比较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设计建立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实验设计电路出发,对仿真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简述与分析,与实验要求进行比对,最后进行了实物的制作与调试,给出了相应的焊接工艺,结果分析,材料列表。并在报告书的结尾部分,给出了本次课程设计的心得感受,相应的总结体会。 关键词:模数转换、proteus仿真、电压比较器、温度传感器

Abstracts In this design,I was asked to design a device that can detect the temperature .The report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knowledges about the theoretical treatment and the thought of the design .Also,we used the proteus to simulate the real part.The report gives the analysis,the photos of the results,the finished product ,and the compar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realism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 give some personal feeling and the experience I got in these days. Keywords:voltage comparator proteus 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摘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测量,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用LC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可以用于温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关键词】关键词1温度计;关键词2单片机;关键词3数字控制;关键词4DS1620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前言 (3) 1.2 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3) 1.3 总体设计框图 (3)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主要芯片介绍 (5) 2.1.1 AT89C51的介绍 (5) 2.1.2 AT89C51各引脚功能介绍 (5) 2.2 温度传感器 (7) 2.2.1 DS1620介绍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主程序流程图 (11) 3.4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13) 3.5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流程图 (13) 第四章 Proteus仿真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Proteus软件介绍 (15) 4.2 Proteus界面介绍 (16) 4.2.1 原理图编辑窗口 (18) 4.2.2 预览窗口 (23) 4.2.3 模型选择工具栏 (31) 4.2.4 元件列表 (35) 4.2.5 方向工具栏 (37) 4.2.6 仿真工具栏 (38) 4.3 本次设计仿真过程 (39) 4.3.1 创建原理图 (40) 设计总结 (50)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9) 致谢 (62) 附录 (72)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

一.数字温度计的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的功能,本时钟温度系统的设计必须采用单片机软件系统实现,用单片机的自动控制能力来测量、显示温度数值。 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单片机主控模块、测温模块、显示模块共3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图系统基本方框图 对于单片机的选择,如果用8051系列,由于它没有内部RAM,系统又需要一定的内存存储数据。AT89S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的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 ISP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功能强大的AT89S52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而AT89S52与AT89C51相比,外型管脚完全相同,AT89C51的HEX程序无须任何转换可直接在AT89S52运行,且AT89S52比AT89C51新增了一些

功能,相比较后,在本设计中选用AT89S52更能很好的实现温度计控制功能。 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将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但是这种感温电路比较复杂,且采用热敏电阻精度低,重复性、可靠性都比较差。 如果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以减少外部硬件电路,而且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而转换,且成本低、易使用,可以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所以本文采用传感器DS18B20代替传统的测温电路。 温度的显示可以采用LED数码管来显示,LED亮度高、醒目,但是电路复杂,占用资源多且信息量小。而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明显的优点:工作电流比LED小几个数量级,功耗低;尺寸小,厚度约为LED的1/3;字迹清晰、美观、使人舒服;寿命长,使用方便,可得性强。故本设计采用LCD来显示温度。 二、系统器件的具体选择 单片机的选择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单片机AT89C5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毕业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温度计

1 设计要求 ■基本范围-50℃-110℃ ■精度误差小于0.5℃ ■LED数码直读显示 2 扩展功能 ■实现语音报数 ■可以任意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功能

数字温度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围内时,可以报警。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控制,温度计,DS18B20,A T89S51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 T89S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2 总体设计方案 2.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2.1.1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2.1.2 方案二 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2方案二的总体设计框图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图1总体设计方框图 2.2.1 主控制器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仿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综述 设计项目数字温度计 任课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基于AT89C51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度的检测、控制应用于许多行业,数字温度计就是其中一例,它的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不高,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温度测量大多使用热敏电阻,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课题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DS18B20来实现测温,用LCD液晶显示器来实现温度显示。 温度测量范围为0~119℃,精确度0.1℃。可以手动设置温度上下限报警值,当温度超出所设报警值时将发出报警鸣叫声,并显示温度值,该温度计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领域。 关键词:数字温度计;DS18B20;AT89C51; LCD1602 一、绪论 1.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数字温度计与传统温度计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测量范围广、体积小、功耗低、显示直观等特点。该设计使用AT89C51,DS18B20以及通用液晶显示屏1602LCD等。通过本次设计能够更加了解数字温度计工作原理和熟悉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以后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温度计主要运用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如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粮食存储等领域。温度是表征其对象和过程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比如:发电厂锅炉

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温度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3 学号:6100311096 学生姓名:李超红 起讫日期:6月19日——7月2日 指导教师:郑朝丹职称:讲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内容摘要: 目前,单片机已经在测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除了可以测量电信以外,还可以用于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的测量,能独立工作的单片机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很多领域。 单片机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是在一块半导体的芯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RAM,ROM,及输入与输出接口电路,这种芯片称为: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使它迅速的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中的关键部件。单片机已不仅仅局限于小系统的概念,现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办公自动化用品,机器人,儿童玩具,航天器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传统的温度检测大多以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但热敏电阻的可靠性差,测量温度准确率低,而且必须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单片机进行处理。本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 系统,并用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易于读数。系统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能 任意设定报警温度并可查询最近的10个温度值,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X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高精度数字式温度计采用了由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具有独特的单线总线接口方式。本毕业论文详细的介绍了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量原理、特性以及在温度测量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温度计具有接口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二、总体方案设计 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2.1.1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2.1.2 方案二 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2方案二的总体设计框图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2、硬件设计 1.1 工作原理及硬件框图 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装置电路图如图1所示,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显示电路。温度传感器DS18B20将被测环境温度转化成带符号的数字信号(以十六位补码形式,占两个字节),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标度变换,转换成实际的温度值并送数码管显示。DS18B20传感器可置于离装置150米以内的任何地方。STC89C51是整个电路装置的控制核心,STC89C51内带4K字节的FlashROM,用户程序存放在此。 图2 系统硬件框图 3、系统分析: 本设计主要的任务是单片机软件的设计,而软件中的核心在于单片机与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接口程序的设计,另外一点便是对数码管扫描显示的理解与运用。由于DS18B20集成了温度数据采集、模数转换

数字温度计DS18B20课程设计资料报告材料

基于单片机的DS18B20数字温度计设计 学生:侯晋启 专业名称:自动化专业 班级:2014级自动化1班 学号:20144786

摘要 本设计采用的主控芯片是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是DALLAS 公司的DS18B20。本设计用数字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测量精度高,传感器体积小,使用方便。所以本次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51单片机是最常用的一种单片机,而且在高校中都以51单片机教材为蓝本,这使得51单片机成为初学单片机技术人员的首选。本次设计采用的AT89C51是一种flash型单片机,可以直接在线编程,向单片机中写程序变得更加容易。本次设计的数字温度计采用的是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 本设计根据设计要求,首先设计了硬件电路,然后绘制软件流程图及编写程序。本设计属于一种多功能温度计,温度测量围是-55℃到125℃。温度值的分辨率可以被用户设定为9-12位,可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定的围时,就会启动报警程序报警。本设计的显示模块是用液晶显示屏1602实现温度显示。在显示实时测量温度的模式下还可以通过查询按键查看设定的上下限报警温度。 一、实验设计概述 本系统所设计的数字温度计采用的是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测温上下限为10°C~40°C。DS18B20直接输出的就是数字信号,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围广,测温准确,上下限报警功能。其输出温度采用LCD1602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 该设计控制器使用的是51单片机AT89C51,AT89C51单片机在工控、测量、仪器仪表中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测温传感器使用的是DS18B20,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显示是用液晶显示屏1602实现温度显示。蜂鸣器用来实现当测量温度超过设定的上下限时的报警功能。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姓名学号:张琪05200102 吕群武05200166 蔡凌志05200178 专业班级:电信1班 指导老师:余琼蓉 设计时间:2010年12月

成绩评定

一、课题介绍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18B20,单片机AT89S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55°C~+125°C 。在-10~+85°C 范围内,精度为±0.5°C 。18B20的精度较差为± 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 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 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阳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本设计能完成的温度测量范围是-55°C~+128°C ,由于能力有限,不能实现报警功能。 二、方案论证 方案一: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方案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从以上两种方案,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基于LM35的体温计的设计-数字电子基础课程设计

目录 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 1 - 1.1 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标准与要求.............................. - 1 - 1.2 系统基本方案............................................ - 1 - 1.3 各模块基本功能与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 1 - 1.3.1 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与论证........................... - 1 - 1.3.2 信号转换模块的设计与方案选择....................... - 3 - 1.3.3 显示模块的设计与方案选择........................... - 4 - 2. 硬件电路设计................................................. - 6 - 2.1 温度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 - 6 - 2.2 信号转换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7 - 2.3 显示模块设计电路图...................................... - 8 - 2.4 电路中相关参数设定...................................... - 8 - 3. 电路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仿真软件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仿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 9 - 5 误差分析...................................................... - 9 - 6 实物照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心得体会..................................................... - 11 -

简易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

唐山学院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数字温度计 系 (部)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 年 1 月 2 日至 1 月 6 日共 1 周 2017年1月4日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1.方案论证 0 2.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构成 (1) 2.2器件选择 (1) 2.2.1 AT89C51概述 (1) 2.2.2 AT89C51引脚功能 (3) 2.2.3复位电路的设计 (4) 2.3数字温度传感器 (5) 2.3.1 DS1621的技术指标 (5) 2.3.2 DS1621的工作原理 (6) 2.4 单片机和DS1621接口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七段LED数码显示电路 (7) 3.系统软件设计 (9) 3.1 编程语言选择 (9) 3.2 主程序的设计 (9) 3.3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10) 3.4 温度计算模块设计 (10) 3.5 串行总线编程 (11) 4.软硬件调试结果分析 (12) 5.设计总结 (13) 6.参考文献 (14) 附录A 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电路原理图 (15)

1.方案论证 该系统可以使用方案一:热敏电阻;方案二:数字温度芯片DS1621实现。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621 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省去传统的测温方法的很多外围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它能用做工业测温元件,此元件线形较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621 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621和微控制器AT89C51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这样,测温系统的结构就比较简单,体积也不大。采用51 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的自由度大,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简单,安装方便。 控制工作,还可以与PC 机通信上传数据,另外AT89S51 在工业控制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编程技术及外围功能电路的配合使用都很成熟。 该系统利用AT89C51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DS1621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该系统扩展性非常强,它可以在设计中加入时钟芯片DS1302以获取时间数据,在数据处理同时显示时间,并可以利用AT24C16芯片作为存储器件,以此来对某些时间点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利用键盘来进行调时和温度查询,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MAX232芯片与计算机的RS232接口进行串口通信,方便的采集和整理时间温度数据。故采用了方案二。 测温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621,用5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图1-1 测温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框图

基于AT89C5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基于AT89C5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科研实践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目录 目录 (2) 1.绪论 (3)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课题研究的内容 (3) 2.数字温度计的系统概论 (5) 2.1系统的功能 (5) 2.2温度计的分析 (5) 3.设计方案和要求 (6) 3.1设计任务和要求 (6) 3.2元器件的选取 (6) 3.3系统最终设计方案 (7) 4.硬件设计 (8) 4.1总体设计结构图 (8) 4.2硬件电路概述 (8) 4.2.1最小系统 (8) 4.2.2输入电路设计 (11) 4.2.3输出电路设计 (12) 5.硬件仿真 (15)

6.实物制作 (18) 6.1电路板焊接 (18) 6.2电路板调试 (19) 7.小结 (20) 附录 (21) 1.参考文献 (21) 2.原理图 (22) 3.元器件清单 (23) 4.软件程序 (24) 5.实物图 (30)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工科院校各专业中已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普遍开设。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项目中会广泛应用到单片机知识,而且,进入社会后也会广泛接触到单片机的工程项目。鉴于此,提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

实习甚为重要。单片机应用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单片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项目。为此,我们进行了“单片机的学习与应用”方面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协作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实践学习环节,它包括选择课设任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调试和编写课设报告等实践内容。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课程的试验、设计方法,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约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的相关题目,并通过元器件的组装调试等实践环节,使最终硬件电路达到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第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同时通过设计并制作单片机类产品,使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如在本课设题目中存在智能测温器件DS18B20,就是课堂环节中不曾提及的“新器件”),通过多人的合作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在该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1.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 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喜爱的硬 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各部分的电路也进 行一一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是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 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 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 当做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他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和AT89C51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 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设计首先是确定目标,气候是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再在Proteus软件上 进行仿真,修改,仿真。 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 围内时,可以报警。

数字温度计DS18B20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温度计DS18B20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名称: 自动化专业班级: 全文结束》》级自动化1班学号: 全文结束》》4786 摘要本设计采用的主控芯片是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是DALLAS公司的 DS18B20。本设计用数字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测量精度高,传感器体积小,使用方便。所以本次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单片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51单片机是最常用的一种单片机,而且在高校中都以51单片机教材为蓝本,这使得51单片机成为初学单片机技术人员的首选。本次设计采用的AT89C51是一种flash型单片机,可以直接在线编程,向单片机中写程序变得更加容易。本次设计的数字温度计采用的是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本设计根据设计要求,首先设计了硬件电路,然后绘制软件流程图及编写程序。本设计属于一种多功能温度计,温度测量范围是-55℃到125℃。温度值的分辨率可以被用户设定为9-12位,可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定的范围内时,就会启动报

警程序报警。本设计的显示模块是用液晶显示屏1602实现温度显示。在显示实时测量温度的模式下还可以通过查询按键查看设定的上下限报警温度。 一、实验设计概述本系统所设计的数字温度计采用的是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测温上下限为10°C~40°C。 DS18B20直接输出的就是数字信号,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上下限报警功能。其输出温度采用LCD1602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该设计控制器使用的是51单片机AT89C51,AT89C51单片机在工控、测量、仪器仪表中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测温传感器使用的是 DS18B20,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显示是用液晶显示屏1602实现温度显示。蜂鸣器用来实现当测量温度超过设定的上下限时的报警功能。 二、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由于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所以在该设计中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框图如图2-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显示采用液晶显示

电子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学号:姓名:联系方式: 实验时间:年月日 摘要: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有力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非平衡电桥和铂电阻传感器构成测温电路,并用电表显示读数,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关键词:电子温度计、热电阻效应、非平衡电桥、铂电阻、设计性实验。 引言:利用传感器和电阻的配合,可将温度这一热学量转化为电学量,这样在实践应用中便于自控和遥测,为工业自动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设计任务 1、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用具,测量铂电阻温度特性; 2、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一个以铂电阻作为传感器 的电子温度计,其测温范围为20-70℃,要求非平衡电桥桥端电压为毫伏级,电流为微安级; 3、对温度计进行标定; 4、用标定后的温度计测量室温、人体掌心的温度,并于标准温度计所测结 果进行比较。 二、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1个),铂电阻传感器(1个),直流电桥(1个),数字万用电表(1个),毫安表(1个),伏特表(1个),水银温度计(1个),标准电阻箱(3个),若干导线,开关(1个)。 三、实验原理: 用非平衡电桥测量铂电阻的温度系数,平衡电桥准确测量电阻。如果将平衡电桥电路中的待测电阻换成一个电阻型传感器。先调节电桥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传感器阻值会发生相应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桥路两端的电压随之而变。由于桥路的非平衡电压能反映出桥臂电阻的微小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非平衡电压检测外界物理量的变化。使用非平衡电桥测量铂电阻温度系数的电路如图1所示R1.R2为固定电阻,组成比例电阻;Rp为可调电阻,用作平衡电阻;Rt为铂电阻;Uout为非平衡电桥的输出电压。

数字式温度计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15电力(3)班 学生学号:1504200623 学生姓名:曾高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易先军 课程设计时间:2017.10.30 至2017.11.5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用DS18B20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当前温度值的温度计; 2. 通过切换按钮可以切换华氏度和摄氏度显示; 3. 测量精度误差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综合性设计实验 开题报告 ?实验题目: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学生专业10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同组人:———————— ?指导老师: 2013年4月

1.国内外现状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引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 ②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③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 目前的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文将介绍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特征及控制方法,并对以此传感器,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器构成的数字温度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其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要求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测温传感器使用DALLAS公司DS18B20,用液晶来实现温度显示。 2.方案设计及内容 (一)、方案一 采用热电偶温差电路测温,温度检测部分可以使用低温热偶,热电偶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异金属导线所组成,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金属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通过将参考结点保持在已知温度并测量该电压,便可推断出检测结点的温度。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 通道的单片机,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 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热电偶的优点是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宽,且体积小,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正文部分: (1)标题与正文格式定义标准如下: 一级标题:1.标题1 二级标题:1.1标题2 三级标题:1.1.1标题3 四级标题:1.1.1.1标题4 (2)表格:尽可能采用三线表。 (3)图形:直接插入的插图应有图标、图号,不能直接插入的图应留出插图空位。图中文字、符号书写要清楚,并与正文一致。 (4)文字表述: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语句通顺,无语法和逻辑错误,无错字、别字、漏字。文字的表述应当以科学语言描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不要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报告中科技术语和名词应符合规定的通用词语,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标准符号。 2、参考文献: (1)数量要求:参考文献只选择最主要的列入,应不低于5种。 (2)种类要求: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是著作[M]、论文[J]、专利文献[P]、会议论文等。 (3)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参考文献用宋体五号字。 [1]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著作图书文献) [2] 作者. 文章名[J]. 学术刊物名称. 年. 卷(期): 起止页码(学术刊物文献) 示例: [1]王社国,建光。基于ARM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2:149-150. 3、附录或附件:(可选项) 重要的测试结果、图表、设计图纸、源程序代码、大量的公式、符号、照片等不宜放入正文中的可以附录形式出现。 4、如果需要可另行附页粘贴。

任务书 1. 设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温度测量围为?55℃~125℃,精确到0.5℃。数字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2. 原理 从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即满足设计要求。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DS18B20的性能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串行传输的数据线上,实现多点组网 功能。无须外部器件。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围为3.0~5.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