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院感简讯

一季度院感简讯
一季度院感简讯

年一季度院感简讯

————————————————————————————————作者:————————————————————————————————日期:

院感简讯

2015年第1期

(总第71期)

医院感染管理科编

二零一五年四月

本期内容

【院感监督信息反馈】

☆2015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质控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汇总分析

☆2015年第一季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临床送检细菌培养标本合格率统计

【学习园地】

☆课件分享: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管理

☆课件分享: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2015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质控分析

一、感染监测情况统计分析:

一季度共出院病人4403人次,发生医院感染47人,感染率1.07%,感染例次50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1.14%。发生医院感染最多的部位为呼吸道41例次,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1例次,下呼吸道感染20例次,其次为手术部位4例次、泌尿系统3例次、眼耳口腔2例次。Ⅰ类手术切口感染为2例,感染率0.51%。感染病例病原体送检22例次,送检率为44%。医院感染病例漏报1例,环境卫生监测合格。ICU目标性监测共监测106人,住院总日数632天,发生医院感染3人,感染率2.83%,感染例次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2.83%,病人平均病情严重程度3.08,病人日感染率4.75‰,调整日感染人次率1.54‰,例次日感染率4.75‰,调整日感染例次率1.54‰。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分析:

1.本季度医院感染病例呼吸道感染较上季度增加12例次,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增加4例次,下呼吸道感染增加8例次。时值冬春交替季节,气温变化大,再加上病后体虚,易外感风寒。而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高龄、长期卧床、昏迷、侵入性操作等病人,本季度下呼吸道感染增加较多,应引起重视。

2.本季度全院病原微生物检验共检到多重耐药菌29株,为痰培养标本11株、尿培养标本17株、分泌物标本1株,其中ICU19株、六区7株、七区2株、九区1株。院感科及检验科及时通知所在科室相关人员,院感专职人员督查发现个别科室隔离标识落实不到位,科内人员未全部知晓。

3.本季度细菌室分离的病原微生物:ICU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施氏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九区前五位分别是A群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六区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施氏假单胞菌、真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其它科室详见附表。而本季度医院感染病例送检分离病原微生物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真菌、屎肠球菌。

4.本季度洗手六步法考核抽查了17名医护人员,2名医护人员考核不合格,合格率88.2%,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观察到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保洁员手卫生时机95次,执行手卫生57次,手卫生依从率60.0%,略高于上季度;其中医师、护士、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58.3%、76.1%、6.7%;保洁员以戴手套代替洗手,手卫生意识有待提高。调查中发现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48.4%)、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8

5.7%)、接触

患者后(手卫生依从率85.7%)、体液暴露后(手卫生依从率100%)、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15.8%)五个手卫生重要时刻手卫生实施情况有较大差别,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率最差,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次之,其它手卫生执行率较好。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及接触患者前手卫生的依从性,切实落实好手卫生指征。

5.一季度基础管理考核发现少数科室存在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无菌物品管理不到位有如血透室、ICU、五区、七区、八区、十区、内镜室、手术室、口腔科、门诊手术室;消毒液管理不到位有检验科、五区、七区、九区、十区、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不符要求有手术室、妇产科;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督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确保各项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三、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1.医护人员加强健康宣教,指导病人适时增减衣被,防止外邪侵袭。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病房探陪制度,避免有呼吸道感染的陪客接触病人,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病房应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20~30分钟,如不宜开窗通风,必要时予以空气消毒。重视对高危人群医院内肺炎的预防和控制,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进一步加强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教育和督查,提高手卫生意识。

3.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督查和教育,进一步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抗生素管理规定,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2015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

本季度送检病原体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213例,其中痰标本106例,尿标本63例,大便标本5例,分泌物标本31例,白带标本5例,腹腔引流液、肺泡灌洗液、导管1例。检出病原体革兰阳性菌67例,占31.46%,革兰阴性菌118例,占55.40%,真菌28例,占13.1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5例,A 群链球菌14例,腐生葡萄球菌11例,屎肠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其中MRSA1例),肺炎链球菌3例,大肠埃希氏菌51例,铜绿假单胞菌及施氏假单胞菌各14例,恶臭假单胞菌10例,臭鼻克雷伯氏菌4例,奇异变形杆菌3例,肺炎克雷伯氏菌、摩氏摩根菌、聚团肠杆菌及粘质沙雷氏菌各2例,类产硷假单胞菌、液化沙雷氏菌、产气肠杆菌、福氏志贺氏菌、人苍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1例。共检到多重耐药菌29株,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18株、臭鼻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2株、MRSA 、宋氏志贺氏菌、鲍曼不动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及聚团肠杆菌各1株。 图1:2015年1~3月检出多重耐药菌株分布

图2:2015年1~3月多重耐药菌株分布

2015年1~3月检出多重耐药菌株数

5101520

大肠埃希氏菌

臭鼻克雷伯氏菌

屎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M R S A

宋氏志贺氏菌

鲍曼不动杆菌

施氏假单胞菌

聚团肠杆菌

细菌

株数

株数

510

1520株数ICU

六区

七区九区

科室

2015年1~3月多重耐药菌分布

株数

图3:2015年1~3月多重耐药菌株构成比

共有9位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28株多重耐药菌标本分别为痰培养标本11株、尿培养标本17株、分泌物标本1株,其中ICU19株、六区7株、七区2株、九区1株;同一病人检出12株多重耐药菌1人次、同一病人检出6株1人次、同一病人检出3株1人次、同一病人检出2株2人次。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中年龄≥80岁4人、<70岁5人;从发生科室和患者年龄可以看出ICU 及六区(神经外科)发生率高于其它病区,高龄(>75岁)患者居多。分析原因主要是长期住院及合并慢性疾病的危重患者、老年患者、侵袭性操作患者易发生感染。9例患者中5例为医院感染,4例为社区感染。由于慢性疾病院外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极易导致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社区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社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住院后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是否有耐药菌感染并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各科室强化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2015年1~3月多重耐药菌构成比63%

8%

7%

7%3%3%3%3%3%

大肠埃希氏菌臭鼻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MRSA

宋氏志贺氏菌鲍曼不动杆菌施氏假单胞菌聚团肠杆菌

2015年第一季度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汇总分析

一、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数据汇总:

1. 医院感染病例:

1~3月共监测ICU病人106人次,发生医院感染3人,感染率2.83%,感染例次3例次,感染例次率2.8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

2. 器械使用率:

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47.47%,呼吸机使用率19.94%,尿道插管使用率92.25%,总器械使用率159.97%。

3. 床日感染率与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

患者日感染率4.75‰,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为1.72‰,中心静脉插管血流发病率为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7.81‰。

4. 以处于危险因素中患者数计算感染率:

1~3月病例感染率为2.83%。其中1月病例感染率为0,2月病例感染率为0,3月病例感染率为9.38%。

5. 平均住院时间:

1月平均住院时间为4.88天,2月平均住院时间6.68天,3月平均住院时间7.19天。

6. 感染率调整:

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3.08,调整感染率0.97%。根据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日感染人次发病率为1.54‰,调整例次日感染发病率为1.54‰。

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2015年1~3月共监测ICU病人106人次,发生医院感染3人,感染率2.83%,感染例次3例次,例次感染率2.83%,调整日感染率及调整日例次感染率均为1.54‰。患者总住院日数632天,ICU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3.08,调整感染率0.97%。与常州市12家ICU监测医院一季度监测数据相比,ICU监测人数2099人,住院总日数14205天,感染人数103人,感染率4.91%,床日感染率7.52‰;感染例次126例,例次感染率6.00%,例次床日感染率8.87‰;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为 3.53,调整床日感染率为 2.05‰,调整床日例次感染率为2.51‰。从本季度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来看,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调整床日感染率及调整床日例次感染率均低于常州市平均水平,其中尿管使用率(92.25%)高于常州市尿管使用率(80.95%)平均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率及调整日感染例次率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发生的医院感染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ICU患者尿管使用率明显高于常州市尿管使用率平均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季度ICU检到多重耐药菌19株,其中同一病人检出12株有1人次,同一病人检出6株有1人次,医院感染1株,社区感染18株。送检标本为痰标本和尿标本,检出多重耐药菌株

为大肠埃希氏菌15株、臭鼻克雷伯氏菌2株、宋氏志贺氏菌及屎肠球菌各1株。主要是社区感染病例,分析原因为长期住院、合并慢性疾病的危重及老年患者、有侵袭性操作等易感因素。院感科及检验科及时通知所在科室相关人员,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严格接触隔离。

三、持续改进:

1.科主任、护士长应加强教育和督查,严格掌握尿管置管适应征,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拔管,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及置管天数,确保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落实到位,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2.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社区感染,对新入院的感染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了解是否有耐药菌感染并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同时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

2015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统计分析

1~3月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42.5%,达到卫生部送检率不少于30%要求。但仍有少数科室中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未达到30%,如妇产科、外科一、外科三、外科二、骨伤科、外科四、外科五、肛肠科、脑病科、针灸理疗科,请该科科主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科内人员教育和督查,做到有样必检,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各科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统计见下表。

科室送检率(%)科室送检率(%)

儿科81.32 耳鼻喉科72.37

肾病科35.48 脑病科25.68

I C U 36.67 脾胃病科40.58

妇产科9.69 心血管科63.68

外科一25.96 肺病科53.58

外科三11.11 肿瘤科36.67

骨伤科9.24 内分泌科66.67

外科二13.25 眼科66.67

外科四17.65 口腔科77.27

外科五11.59 针灸理疗科0

肛肠科 3.09

合计42.05

2017年院感质控科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院感质控科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2017年院感质控科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年院感质控科工作总结本年度院感质控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现工作总结如下,在院感环节上,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认真执行《传染病信息报告规范20**版》,及时上报我院传染病 信息,按时完成东胜区疾控中心不定期下发的任务,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预案,每季度报送排污表,顺利通过康巴什环保局的年度检查。在质控环节上,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与强化环节质量控制及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方案,初步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虽然我科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医院感染环节质量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医生对院感不够重视,质控工作涉及到员工绩效考核,需要院领导大力支持才能在全院实行等。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不断提高和完善,借鉴兄弟医院经验,做好我院院感质控工作。院感质控科20*7,12,2120** 年 第 1 页 院感质控科工作计划医院院感和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现制定 20**年院感质控科工作计划如下, 一、院感工作 1、继续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医院感染相关法规、规范和行业技 术标准等,更新并细化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规范化管理程度。

2、常规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目的是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2,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每季度一次。当怀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各科室主要由感控护士与检验科共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由监控护士与细菌室共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由消毒供应中心及相关使用科室与细菌室共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第 2 页 ,4,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灯管照射强度监测,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由使用科室完成。 ,5,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检验科负责开展,并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向院感科、医务科报告,向全院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行预警管理,积极防范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杜绝恶性院感事件的发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能,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及时报告。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流行、暴发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措施。拟进行一次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培训、宣传与督查,各科室每月自查,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每季度督查和随机抽查,努力提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 5、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管理加强手术室、产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按要求每月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

2020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2020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1、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2、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院感管理员每月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指导,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整改。 3、全院综合性监测,上半年未发生医院感染。并且努力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上半年工作人员共发生锐器伤等暴露未发生感染的隐患。 4、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5、院感培训及考核,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新进员工,共90人次。培训内容为:手卫生知

识培训,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部分科室使用快速手消毒液量不足,表明手卫生执行率不够。门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不够,临床、医技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接触病人及周围物品后和接触治疗车等公共物品前未严格执行手卫生。 2、院感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仍有隐患,如、消毒供应中心等。 循化慈善医院xx年6月28日xx年医院感染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手卫生工作,特别需要科主任、护士长大力倡导、带头执行和督促全科室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院感质控人员(包括医院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手卫生督查,督促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努力推进全院手卫生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严格床边隔离,努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院感科经常检查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努力消除交叉感染隐患;感染科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消毒隔离,努力做好手卫生,努力避免交叉感染。 3、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特别针刺伤的预防和针刺伤发生后的规范处理;加强对使用后的针头管理,努力避免针

医院感染质量考核季度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质量考核季度工作总结 篇一: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小结 XX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院感办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规范,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现将第一季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1月重新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 2、1月份在院领导的倡议和支持下,以及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的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入了我院每月一次的全院医疗、护理质量督查工作中,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二、医院环境监测方面 院感办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等进行监督、监测和汇总,及时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减少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截至目前为止,已对我院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供

应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等抽检了54次,采检样品平均值达到了91%以上,在今后加大对各科室消毒操作规程的监督,为采检样品平均值达到100%而努力。 三、菌物品的管理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防护措施,从而加大了对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和各种消毒产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严格检查产品三证、质量和有效期;定期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指导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使用一次性物品、无菌物品、消毒产品的情况。 四、消毒管理 加强了对各科室日常使用消毒设施和消毒剂的强度、浓度、有效期限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五、病历监测 XX年第一季度院内感染率监测情况如下:1-3月份共收治住院病人949人,发生5例医院感染病例,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率为%。 XX年第一季度院内感染漏报率的监测情况:漏报率为0。 六、医疗废物的管理 按照县环保局,县监督所的相关要求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标准,严格管理我院医疗废物的产生、暂存、运送、处置、消毒、登记和相互交接等重点环节。定期不定期下科室监督检查有关医疗废物的各项工作情况,指导工作人员正

期末考试工作简报

期末考试工作简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1号) 1月4日是我院2010-2011-1学期期末考试第一天,现将考试情况通报如下: 本日考试共分三场,其中上午8:20-10:00为第一场,10:50-12:00为第二场,下午14:50-16:30为第三场。共进行了《高等数学》等33门课程的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6878人次(其中重修考试178人次),共设考场184个(其中重修考场5个),考试368场次。1月4日的考试考场座次安排合理,考场卫生良好,监考老 师认真监考,考场秩序井然,考试实施平稳有序。 考试期间学院党委副书记都建伟、副院长林琨智、院长助理张鹏等有关领导同志亲临考场巡视,考风考纪检查组成员认真履行巡视职责,督促检查各项考试工作。各教学单位考试领导小组成员对本教学院各考场进行巡视、检查。其中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张福胜院长、栾国彦副院长;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杨英杰院长、金星副院长;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黄江丽副院长;机电工程学院邵泽波院长、陈庆副院长;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白崇志书记、翟玉文院长、王立国副院长;经济管理学院裴子英院长;外国语学院倪秀杰副院长;理学院战学秋院长、杨金远副院长等领导提前 40分钟到试卷发放地点,检查本单位监考教师到岗情况。 存在的问题: 1、个别监考教师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领取试卷。 2、个别考场监考教师未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在走廊打电话。 3、个别重修考场监考教师未按时到岗。 4、个别学生未按要求携带有效证件参加考试。 5、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0901班学生陆涛涛考试违纪。

在今后的几天考试中,希望监考教师考虑冬天路滑及堵车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准时到达试卷发放地点。各教学单位对于重修考试考场监考安排落实情况再次进行检查,对重修监考教师务必通知到位。针对以上问题,各教学单位要进一步做好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加强教师监考工作及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工作力度,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大考风考纪巡视检查力度,全力做好考试工作。 吉林化工学院期末考试领导小组 2011年1月4日

院感工作总结

篇一: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 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院感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14年的医院感染管 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 理和监督 1、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应室、手 术室、病房,化验室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 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书面反馈,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 施后返回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整改措施,跟踪检查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 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 发现不落实的,及时反馈、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 率。 3、每月对所有临床、医技、门诊、物业保洁进行1次全面督 导、检查,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 卫生执行情况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院感知识学习、考核 情况,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 效果。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我院的现患率为零。 2、进行了2014年上半年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总结,上半 年我院感染率为1

列,较大说明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工作卓 有成效。 3、对所有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院内感染调查,及时发 现院内感染漏报病例,对所有手术病例进行手术切口目标性检测, 以便及时发现院内感染问题、线索,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及生物监测,每月对重点科室、每季 度对非重点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环 境进行采样监测细菌生长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总 结。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进行预真空试验, 每锅进行化学、物理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全年灭菌效果的监 测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 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99.3%(整改后为100%),医务人 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95.6%,消毒液染菌量检测合格率98.7%(整 改后为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送艾迪康)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要 求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 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双层包装,标识清楚,密 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小时,发现问题,及时 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做好台 帐。 四、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五、存在的问题 1、全院医务人员执

2020年外科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外科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是最容易受到疾病感染的,因此他们的年度工作总结重点 工作便是如何防范疾病感染。下面就是学习啦给大家的医院感染年度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20XX年感控科在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感控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XX年的医院感染 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完善各级各类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打 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年初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逐一落实。感控科受医院 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更新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共计13个,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共计33个,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制度共计11个已出版所内发行。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 和监督 1、为了落实年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每月对各科室院感控制工作,尤其是手术室、产房、妇产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和

书面反馈,所科两级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感控科跟踪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率。 因单位人力物力所限,没有设立消毒供应中心,没有规范的器械清洗设备和工作室,只能尽力改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之规范。监督各科室正确刷洗保养医疗器械,保证临床诊疗安全。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紧急处臵预案及流程》,其目的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臵工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 2、进行了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全年出院病人为*****人,医院感染发病2例,感染率为***%。对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院内感染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院内感染漏报病例,共查阅病历***份,漏报率为0. 3、开展了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监测周期为六个月,自20XX 年5月1日开始至20XX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共收集观察67例剖宫产病人,65例病人切口预期愈合,有2例出现脂肪液化,妇产科

考试质量分析会简报.doc

教务工作简报 JiaowugongzuoJianBao 2015-2016 第 16期 ---- 2016届高三年级三模质量分析会 4 月 22 日,我校召开了三模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高三年级各科阅卷组长 参加了会议。 4 月 25 日,数学、理综全体教师参会讨论今后高三备考的方向及 采取的措施。会议的议题:通报高三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复习 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会上,各阅卷组长对三模试卷作了总体评价,罗列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 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教学建议及解决措施。 一、试卷总体评价 1. 难度适中,考查内容全面。理综生物选择题 6 无答案,解答题 32 第三问超出考查范围。 2.试题紧扣考纲,容量大,灵活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立体几何考查折 叠问题出人意料。 二、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细心、不清楚、不严谨,导致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概念混淆, 公式定理识记不牢不清,解题找不到切入口。 2.答题抓不住要点,缺乏答题方法技巧;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差。 针对存在的问题,老师们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成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 学备考建议。 会上,徐校长不但评价了此次模拟考试,还明确了备考的指导意见。

1.训练中执行分层管理目标教学,在复习过程中专题突破,关注答题技巧、答题规范、时间分配方面的训练等。 2.套题训练要有针对性,取舍有方有度,并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内化时间。 3.通力协作,以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为载体,梳理高频考点和高频出错点,整合“押题卷”,逐步消解备考短板,不贪多,只求质的飞跃。 4.优化内外部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调适疏导学生心理,科学指导学习方法,坚定学生高考必胜信念。 现在,距离高考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于学生来说,将是一段厉兵秣马、顽强拼搏的时光,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对于我们高三年级广大的教职工而言,将是一段满怀希望而又充满艰辛的创造之旅。 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鼓起勇气,满怀信心,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在四模考试时中抒写更加精彩的一笔。 平安一中教务处 2016年4月28日

2020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2020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2020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上半年院感工作主要围绕市质控中心督导检查存在问题,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监测工作:1-6月医院感染病例发生13例,发病率为0.62 %,病原学送检率84.6%;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中留置尿管53例次,尿管使用率 3.27 %,发生尿路感染1例,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是1.49‰;外二科出现1例二类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85%。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患者2人次,按照要求进行隔离诊治。按照计划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将数据上传至全国感控基地。 二、手卫生:上半年抽查手卫生时机558次,实际实施464次,手卫生依从性83.15%,时机主要是接触患者或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差;正确率77.59%,主要存在洗手法执行时间不足15秒,个别人六步洗手法不正确。 三、培训: 1.院内: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14人次,且考核合格;针对2020年职业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来我院授课,提升医护人员防控水平;根据临床科室需要深入科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4次(内容流感防控、手卫生、医疗废物、安全注射、感染病例诊断、横断面调查)。

2.院外:11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培训会议;参加市质控中心组织的研修班人员5月份通过考核。 四、重点环节管理: 1.手术室:1月份对手术室空气进化设施进行维护-更换过滤网,经洁净检测及空气培养结果合格后重新开展手术;针对质控中心专家提出的手术室存在的器械清洗等问题逐一进行整改。 2.胃镜室:根据天津市内镜质控要求对我院的消毒记录进行规范。 3.口腔科:选派3人次分别参加医大口院组织的培训,提升口腔科感染防控意识。 4.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演练:4月份进行了演练,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明确各科室职能,完善机制,提高临床科室的鉴别能力,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 五、修订相关制度: 依据院感相关规范及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与我院现有的制度流程进行对照,不断完善我院的相关制度。(肠道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污染物品回收操作规定、重复使用器械处理流程等)

院感季度工作总结

篇一:第二季度院感总结 二〇一三年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一、召开“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 6月5日,由刘媛副院长主持,刘奇杰副院长、医教科、办公室、药械科、门诊部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25人参加的“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首先通过了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各科室“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的决议;通报了2013年上半年院感工作和医院环境生物学、消毒灭菌物品监测结果。分析了2013年上半年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情况。并认真讨论了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院感委员会委员对我院感控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感染控制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及全院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要求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提高防控意识,保证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二是要求各科室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制度及预防措施。三是科主任、护士长应各负其责,监管好本科室感染控制的每个细节,认真做好自查自纠,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院感质量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1、每月组织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按“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标准”,对各科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手卫生、院感病例上报等进行检查考核,对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生物监测。针对存在的问题及监测不合格等情况,及时反馈、整改,至合格。 2、平时注重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对新生儿室、产房存在的医护人员进出不能及时更换工作服、佩戴帽子、口 罩及手卫生等问题,及时与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要求给工作人员配备需要更换的工作衣、工作鞋。主管院长多次在行政查房中要求科主任、护士长要高度重视新生儿室的院感工作,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和手卫生的管理,使此项工作得到改善。 3、及时应对医院感染的发生。2013年4月24-25日妇产科、儿科4例发生新生儿感染“轮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事件发生后,科室及时上报,护理部组织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院内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 4、针对自治区卫生监督所3月28日对我院“医院感染控制、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的综合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相关科室进行整改,并协助制定消毒登记本,规范医疗废弃物的交接程序及标示。 5、协助功能科制定院感控制工作制度,成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建立消毒登记本等,并指导落实执行。 三、对重点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5月29日8时,结合医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麻疹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护理部(院感科)对全院及重点部进行了专项检查,本次检查包括传染病的预检分诊、手卫生依从性、职业暴露等内容,随机抽查了医生和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消毒隔离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高防控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6院感科工作总结及2017年计划分析

xx医院院感管理科 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6年是医院再创辉煌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在医院党、政、工的正确领导下,在临床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医院顺利通过了“二甲”复评工作,院感科如期完成了年初的各项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包括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 综合性监测工作:通过每月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例进行督查,1-11月全院共有住院27686人次,共上报医院感染病例90例,1-11月医院感染率为0.33%。其中ICU上报37例,内科五楼病区32例,内三科7例,骨一病区1例,外科九楼病区1例,妇产科5例,儿科1例,急诊科2例,内二科4例,无漏报、迟报病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目标性监测: (1)继续对ICU开展目标性监测,1-11月ICU住院人次为617人次,住院天数为2802天,医院感染发生37人次,医院感染人次感染率为6.0%,日感染率为13.2‰;VAP有3例,使用呼吸机天数为576天,VAP发病率为5.2‰;血流相关感染1例,中心静脉置管天数为562天,血流相关感染发病率为1.78‰;尿管插管感染3例,尿管插管天数为2664天,尿管插管相关感染发病率为1.13‰。 (2)继续开展对I类切口中的疝修补术和II类切口中的剖宫产感染监测工作。1-11月共监测手术2045台,其中剖宫产有

1865例,疝修补术有180例,无I类切口发生感染,II类切口有2例感染,感染率为0.11%。 (3)继续开展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工作。1-11月检验科向院感科和临床科室共报告85例多重耐药菌患者,院感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到相关科室针对消毒隔离控制措施进行了指导。同事向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另外也通知了医务科、药剂科分别配合做好相关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院感培训工作:全年院感科组织院内知识培训6次,外出培训4次,培训人员为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新进人员、护工、行后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院感基本常识、环境卫生、手术部位感染、多重耐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手卫生规范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各科按计划每月组织院感培训学习一次,且每季度进行一次院感考核考核。院感科每月对科室培训的内容进行抽查考核。 (三)室内质控工作: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全院重点科室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质量、手卫生、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内窥镜生物学监测一次,并将监测结果反馈到各科、院感委员会。全年空气监测共计1168份,合格1117份,合格率95.6%;手卫生监测共计76份,合格72份,合格率94.7%;物表监测共44份,合格44份,合格率100%;使用中消毒液生物学监测共计44份,合格44份,合格率100%;一次性消毒无菌物品监测,72份,合格72份,合格率100%;内窥镜监测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四)横断面调查工作:今年9月份,我科对全院开展了一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调查当天,全院住院病人616人,调

2018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2018 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上半年院感工作主要围绕市质控中心督导检查存在问题,逐步完善各项工 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监测工作:1-6 月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13 例,发病率为 0.62 %,病原学 送检率 84.6%;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中留置尿管 53 例次,尿管使用率 3.27 %,发生尿路感染 1 例,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是 1.49‰;外二科出现 1 例二类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 0.85%。 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患者 2 人次, 按照要求进行隔离诊治。按照计划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将数据上传至全国 感控基地。 二、手卫生:上半年抽查手卫生时机 558 次,实际实施 464 次,手卫生依从 性 83.15%,时机主要是接触患者或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差;正确率 77.59%, 主要存在洗手法执行时间不足 15 秒,个别人六步洗手法不正确。 三、培训: 1.院内: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4 人次,且考核合格;针 对 2017 年职业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来我院授课,提升医护人员防 控水平;根据临床科室需要深入科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4 次(内容流感防控、手卫 生、医疗废物、安全注射、感染病例诊断、横断面调查)。 2.院外:11 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培训会议;参加市质控中心组织的研修班人 员 5 月份通过考核。 四、重点环节管理: 1.手术室: 1 月份对手术室空气进化设施进行维护-更换过滤网, 经洁净检测

及空气培养结果合格后重新开展手术;针对质控中心专家提出的手术室存在的器 械清洗等问题逐一进行整改。 2.胃镜室:根据天津市内镜质控要求对我院的消毒记录进行规范。 3.口腔科:选派 3 人次分别参加医大口院组织的培训,提升口腔科感染防控 意识。 4.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演练:4 月份进行了演练,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 发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明确各科室职能,完善机制,提高临床科室的鉴别能 力,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 五、修订相关制度: 依据院感相关规范及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与我院现有的制度流 程进行对照,不断完善我院的相关制度。(肠道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污染物品回收操作规定、重复使用器械处理流程等)
《本文为 word 可编辑版,若不需要以下内容,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习题 一、选择题 1、桃花的下列结构中,经过发育最终成为果实的是( A、子房 B、子房壁 )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 C、 胚珠 ) D、 受精卵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3、旱地里的农作物被水淹没后,要及时排涝,主要是为了促进( A、叶的光合作用 C、根的呼吸作用 B、叶的蒸腾作用 D、根的吸水 )
4、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A、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C、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
B、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利用率 D、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 )
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原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都用于制造淀粉
B、光合作用的唯一原料是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6、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如下距离处,在相同时间内试管内产生气泡数量最多的是( A、10 厘米 B、20 厘米 C、30 厘米 ) D、40 厘米
7、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C、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
B、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D、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院感季度工作总结

院感季度工作总结 篇一: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 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 1.一月份院感科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讲座培训,重点讲解了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了大家对院感知识的认识。 2.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每月对全院所有出院病例进行抗生素统计,对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上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针对手术室层流净化环境卫生学检测不合格情况,深入科室查找原因,及时向分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快对手术室层流净化的维修。 5.为防止重症监护室病人发生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联合医务科、护理部深入科室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现场指导,采取控制措施,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6.一季度有10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分别对其伤口进行规范消毒处置,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进行跟踪随访。 7.选派两名护士参加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资格。 8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院感科制定了职业暴露的工作流程,并下发给各科室进行学习,提

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院领导知识院感工作,并为临床一线人员购置了护目镜。 月1日迎接了济南市卫生监督所的监督检查, 下一步院感科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处理;逐步落实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及时做好重点科室的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篇二:院感科第1季度工作总结 XX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XX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院领导和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第一季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1月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完善了三级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透析室院感工作总结

透析室院感工作总结 篇一:科室院感年度工作总结 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XX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依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XX年版)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检查并督促 及时整改。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其他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室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完成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现总结如 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院长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是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1、根据中层干部的变动及时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会议,讨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建设,今年给配备了一名新的院感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 制定了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及医院感染知识培

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 检查、考核和评价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及时反馈,落实整改,确保医院 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今年强化了科室医 院感染管理小组的管理力度,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每 月进行科室自查及整改,及时发现并消除医院感染隐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 质量与安全。 4、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XX年医院 先后安排医院感染管理科(4次)和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如手术室、血透室、检验科、供 应室、内镜室等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10余次,提升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 能力。 二、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11次,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本岗位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 度及要求 1、XX年对全院医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医院感染知识

院感工作总结

20XX院感工作总结 篇一:20XX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的领导下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制定20XX年院感工作 计划,完善管理制度.1.按照创建办安排核对《核心制度》 《应急预案》《规章制度》《应知应会手册》及院感的相关制度。 2.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自查找出存在问题并报创建办 3.与信息科联系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安装,并设计好相关表格。二、加强院感质量控制,促进各 项工作有效落实 1、按“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标准”,对各科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手卫生、医疗废弃物管理、院感病例上报等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月对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生物监测。新进荧光记号笔和荧光监测手电,这一新型仪器,可以对治疗室操作台面、墙面、橱面、各种监测仪器等清洁消毒效果及保洁人员平时对病区及床单位的清洁消毒情况

进行监督监测。大大的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工作依从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6月15日、16日对全院20个临床科室及2个重点科室进行物表擦拭情况的有关检查,只有3个临床科室清洁消毒彻底未留任何痕迹,3个科室清洁消毒较好, 留有1处痕迹;其他科室均不达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监测不合格等情况,及时反馈、整改。2、注重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 (1)对全院重点岗位的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针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手卫生依从性低的现象,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和步骤,5月5日“世界手卫生日”组织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682人在《手卫生倡议书》上签名。有效的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 (2)每月抽查一次性医疗用品并进行细菌检测,均达 到无菌,符合要求。各科室使用中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留置针等物品,都能按要求存放、使用、毁形、收集、转运。 三、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 1、监测1?6月份出院患者共17765例,院内感染94 例,感染率为% 1月份-6月份在院感感染系统中查阅病历175份。 2、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等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 工作。每月对手术室、产房和新生儿监护室、ICU等重

科室院感年度工作总结

科室院感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院感科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院感科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院感科上半年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质控、加强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并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合作,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及传染病漏报的发生。现将上半年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有计划、有自查、有督察、有检查、有总结。 在规定时间认真执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月自查传染病上报管理工作4次,每月督察医院内感染管理2次,每月月底进行主题年活动检查1次,并对1-5月份各类信息上报情况总结通报,有效地杜绝了院感病例及传染病病例漏报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学习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1.院感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积极掌握新发传染病诊断标准、防治知识及院感控制流程。 2.积极参加院外院感知识培训学习,6月13日带领全院11名院感监测员参加由XXX院感质控中心组织的院感学术年

会,会上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关于《医院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部位院感诊断》、《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等知识的精彩内容。 3.积极组织院内院感预防与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院感知识方面重点加强了院感诊断、标准预防、多重耐药菌等知识进行培训学习;传染病管理方面重点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麻疹等疾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大家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及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三、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继续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 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院感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指导临床,服务临床 积极主动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工作,针对少数医生对院感诊断、传染病诊断概念不清问题,耐心督导各临床医师积极学习培训,掌握院感及传染病诊断的各项要求;指导医生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引导医生从思想上重视院感防控

2018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2018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在院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2、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院感管理员每月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指导,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整改。 3、全院综合性监测,上半年未发生医院感染。并且努力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上半年工作人员共发生锐器伤等暴露未发生感染的隐患。 4、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院医疗

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5、院感培训及考核,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新进员工,共90人次。培训内容为:手卫生知识培训,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培训。 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 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部分科室使用快速手消毒液量不足,表明手卫生执行率不够。门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不够,临床、医技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接触病人及周围物品后和接触治疗车等公共物品前未严格执行手卫生。 2、院感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仍有隐患,如、消毒供 应中心等。 xxx医院 2018年6月18日

2021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及计划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 2021 年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 上半年院感工作总结精品篇 在院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下,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2021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 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 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 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 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2、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院感 管理员每月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指导,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 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以及医疗废物 管理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整改。 3、全院综合性监测,上半年未发生医院感染。并且努 力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上半年工作人员共发生锐器 伤等暴露未发生感染的隐患。 4、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 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

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 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5、院感培训及考核,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 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新进员工,共90 人次。培训内容为:手卫生知识培训,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 例培训。 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 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容易造 成交叉感染,部分科室使用快速手消毒液量不足,表明 手卫生执行率不够。门诊科室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不 够,临床、医技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接触病 人及周围物品后和接触治疗车等公共物品前未严格执 行手卫生。 2、院感管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仍有隐患,如、消毒供 应中心等。 xxx 医院 2021 年6 月18 日

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2013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 2013年10月至12月院感办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医院感染得要求,针对第三季度存在得问题,进行了整改,同时对各临床科室、重点科室及辅助科室进行了常规医院感染得质控检查,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 1、10月至12月份共监测住院病人4820例,发生院内感染2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0、56%(比第三季度0、33%有所上升),无漏报病例(但根据我院住院病人情况,有漏报医院感染病例得可能)。发生3例医院感染迟报病例(产科2例、妇科1例)。 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呼吸系统构成比为14、81% ;手术切口感染13例,构成比48、15% ;生殖道感染10例,构成比37、04% 如下图:本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前三位得就是:手术部位感染、生殖道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感染发病率仍然就是手术部位感染占第一位。其中:(1)、手术部位感染:共13例,其中清洁-污染手术切口8例;污染手术切口4例。 (2)、生殖道感染:共10例,其中9例会阴侧切感染,1例子宫内膜炎。 (3)、呼吸系统感染:4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 分析原因可能就是:(1)、病人自身抵抗力低下,肥胖体质,术后易发生脂肪液化;(2)、医生换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观念差;(3)、手术过程得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得时间欠规范;(4)、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操作前未认真洗手与手消毒。 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2)严密观察手术后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术前加强营养,改善局部与全身状况,增强机体得防御能力,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得发生率;(3)按时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敷料脱落, 换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4)操作前后认真做好洗手或手消毒。 3、本季度无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二、目标性监测 (一)、对全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 通过全院对全院留臵尿管监测,未发生泌尿道医院感染与留臵导尿管有关,这说明医护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措施基本到位,但通过监测发现还就是存在一些问题:(1)、外一科第四季度留臵尿管20人,其中18人常规行膀胱冲洗,入院时尿液分析检查基本都在正常内,无需行膀胱冲洗,而且留臵尿管期间及拔管后未复查尿常规。 (2)、对于留臵导尿得患者,主管医生未认真及时评估,做到尽可能缩短尿管留臵时间,尽早拔出尿管,减少不必要得膀胱冲洗,避免逆行感染得发生。整改措施:(1)、要求医护人员认真掌握住院患者留臵尿管得适应症,主管医生应及时评估留管得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更新观念,不需行膀胱冲洗得可以不行膀胱冲洗,因为膀胱冲洗与膀胱灌注不能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得发生; (2)、对留臵尿管时间较长得病人,插管期间或拔管后应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降低感染得发生率。(二)、闭合性四肢骨骨折手术病人得目标性监测外一科手术医生不同感染风险指数闭合性四肢骨骨折手术病人得目标性监测汇总表 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清洁手术围术期用药合理情况 阑尾炎目标性监测汇总表篇二:2012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1] 2012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情况总结 2012年12月25日,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全院各科室进行了医院感染大检查,现将第四季度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存在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