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理论经典研究综述

福利经济理论经典研究综述
福利经济理论经典研究综述

福利经济理论经典研究综述

福利经济理论,在最近几年才受到中国经济学界的关注。以庇古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为标志的福利经济学,为人们审视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自身所追逐的物质财富增加这一目标的价值与意义。“将经济学引入伦理学的科学自其诞生以来,每一次发展或飞跃,对经济理论界和哲学、伦理学界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福利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性研究成果加以介绍。福利经济理论经典研究综述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思想与理论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社会合意性评价有关,而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这即是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与政府政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相对应,经济学中现在也越来越注重价值判断,福利经济学也越来越受重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又分为福利经济理论和福利国家理论,本文将对福利经济理论领域具有影响性的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性介绍。本文以时间为主要线索,从庇古的旧福利经济理论直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对于相同时代不同专题的论述以专题为主,同一专题的不同观点按时间序列进行综述。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思想与理论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社会合意性评价有关,而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这即是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与政府政策强调“以人为本”思想相对应,经济学中现在也越来越注重价值判断,福利经济学也越来越受重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又分为福利经济理论和福利国家理论,本文将对福利经济理论领域具有影响性的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性介绍。本文以时间为主要线索,从庇古的旧福利经济理论直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对于相同时代不同专题的论述以专题为主,同一专题的不同观点按时间序列进行综述。一、庇古的“旧”福利经济理论

最早涉及福利经济问题的是亚当.斯密,但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A·Pigou)于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正式产生,他以边沁(Jeremy 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等人的一般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完全竞争假设为前提,系统地提出了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

庇古的贡献首先是将社会的合意性判断也即价值判断引入经济学中,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假设,使经济学研究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伦理性,这体现在其关于福利的概念上,庇古认为:“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第二,福利可以置于较大或较小的范畴之下。”[i]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也可以由于其他原因(如知识、情感、欲望)而产生,而全部的福利则应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经济学家研究的主题应主要限于能够计量的那部分福利,即经济福利。他提出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增进世界或某一国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ii]的观点,已经超越了马歇尔消费者剩余的研究范围,因而也有人据此认为福利经济学应该是宏观性的经济学科。庇古的第二个贡献是对政府政策问题进行的研究。庇古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可以通过安排自己的多项支出而得到最大福利满足;生产者通过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和生产要素价值价格比较,使成本最小产出最大,这些对于社会而言,资源只有配置方面的调整问题,而没有充分利用与不充分利用的问题。消费者、生产者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时是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的。对于效用,庇古认为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加的、可比的并且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庇古关于效用可以度量的观点,被现代人归于基数效用派,这也是与后来的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区别点。

在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上,庇古认为个人福利就是他所能得到的满足的总和,全社会的福利就是个人福利的总和,个人福利的增大就是全社会福利的增大。增加社会福利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增加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前者被现代人总结为提高效率,后者则是公平(严格地说应是均等)分配。庇古为福利经济学建立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所沿袭,并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拓展,也因为他把价值判断引入了经济学研究之中,经济学家间就一些内容的争议很大,福利经济学也就成了经济学理论中争论最为激烈的分支。

二、帕累托最优理论、兰卡斯特-李普西次优理论和黄有光的第三优理论。

在充分利用资源增进社会福利方面,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其17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评论》中提出了一个被后人称之为帕累托准则的社会福利评价标准,:只有在一定的收入分配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情形的改变使得有些人境况变得好些,而其它人并未变得坏些,社会福利才能说是增加。对于有A和B 两个消费者、X和Y两种产品、L和K两种生产要素的经济,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第一,生产的最优。这要求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转换率,对使用该要素的生产单位来说都是相等的,(即MRTXLK=MRTYLK);第二,交换的最优。这要求物品间的边际替代率,对消费者来说都是相等的,(即MRSAXY=MRSBXY);第三,产品组合的最优。即要求任何一对物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必须等于两种物品的消费边际替代率,(即MRTXY=MRSXY)。这个早先研究经济学后来又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学家的人,在自己的著作中很少提及福利一词,但他却为人们创造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即在完全竞争下达到的一般均衡是资源配置最优的状态。因此也有人认为,福利经济思想应该是源于帕累托。

帕累托最优前提条件是完全竞争,而现实中垄断、外部性、政府干预和税收等问题却到处存在,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促使经济学家考虑对帕累托最优理论进行修正,出现了次优理论(second-best theory)。兰卡斯特(K·Lancaster)与利普西(R·Lipsey)合作的《次优的一般理论》中认为:要全面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不现实的。他们用数学方法推算出,在有次优式的额外约束下,如果要使目标函数值最高,那么:(1)每对产品一般都不应遵循MRT=MRS的最优条件;(2)新的次优条件复杂无比;(3)一个满足更多的最优条件的经济并不一定比满足较少最优条件的经济有效,除非前者满足所有的最优条件。次优理论提醒人们注意:零碎地运用最优政策规则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除非这些规则是被普遍地运用。亦即改革应彻底地进行,零碎的修补性改革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可以说次优理论对福利经济学甚至是整个经济学的适用性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使人们怀疑那些对现实进行修修补补的经济学研究是否还有必要。

对此,黄有光提出了第三优理论(Third Best Theory ),黄认为次优理论的全盘否定做法与人们的直观认识不相调和,经济政策虽有许多复杂影响因素,但不能说完全没有理论根据。最优和次优世界实际上都不存在,虽然次优被认为是“最优可行的”,但考虑到行政管理费用和信息不足,它实际上就不是最优,也不是可行的。而真正可行的是第三优。字面上看,第三优似乎是一种比次优还次优的理论,实际上它是综合性的、兼容了最优和次优的理论,它依赖于“可资利用的信息量和所需的行政开支费用”。可资利用的信息量有信息贫乏、信息不足、和信息丰富三种情况,黃有光总结出了四个命题。(1)信息丰富时,在最优世界采用最优法则;(2)信息丰富时,在次优世界采用次优法则;(3)信息贫乏时,在第三优世界采用最优法则;(4)信息不足时,在第三优世界采用第三优法则。第三、第四命题是第三优理论的精华所在,通过数学推导,黃得出了“在信息贫乏时,第三优理论收敛与最优理论;当信息和行政费用可忽略不计时,第三优理论收敛于次优理论;最优理论与次优理论是极端情况下一般第三优理论的特殊形式”[iii]的结论。黄有光认为他的第三优理论是“全面解答次优理论问题的挑战及挽救福利经济学”[iv]的尝试。

三、卡尔多、西托夫斯基和李特尔等人的补偿问题研究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很苛刻,现实中经常是在做出改变后一些人的境况好起来,而另一些人坏下去,改变前后是两种不能比较的境况。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补偿问题,对补偿原则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三种福利标准,即假想补偿标准,双重标准和三重标准。

1.卡尔多(Nikolas Cardol)-希克斯(John·R·Hicks)假想补偿标准。认为尽管改变经济政策以后,可能使一方得利,另一方受损,但如果通过税收政策或价格政策,使那些得利者补偿受损者有余,那就不失为正当的经济政策,也就是说增加了福利。“在长期的一系列政策改变之中,政策改变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或然性的,这次是这些人受益,使另一些人受损,下次可能是这些受损而使另一些受益,结果相互抵消,而是全社会所有人都受益”[v]。这种补偿标准在现代社会也很有市场,也是森经常提到并予以驳斥的一种福利标准。

2.西托夫斯基(Tibor de Scitovsky)双重检验标准。西托夫斯基认为,卡尔多-希克斯的福利标准只片面地考虑原来的收入分配,没有考虑到情况改变以后的收入分配。“如果按照卡尔多-希克斯的福利标准来检验,那就有可能发生这样一种情况,即按照原来收入分配的标准,通过假想补偿的检验,情况改变以后似乎符合理想,但是按照情况改变后的收入分配的标准,通过假想补偿的检验,原来的情况又可能成为理想了[vi]”。因此主张对福利检验必须是双重的,即必须有两个标准:首先是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得到满足,其次是“反对变革的人们不可能贿使那些赞成的人投票反对这种变革。”[vii]

3.李特尔(D?Little)的三重福利标准。李特尔认为:“不论卡尔多-希克斯或西托夫斯基标准,单独地或共同地,都能认为是福利标准”,因为其补偿都是假想的。针对希克斯的“在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好起来”的说法,李特尔指出:“如果相当长的时间是一个长时间的话,那么大多数居民都会死掉(尽管境况变得好些)。”对此李特尔提出了三重标准:(1)卡尔多-希克斯标准满足吗?(2)西托夫斯基标准满足吗?(3)任何再分配都是适当的吗?李特尔的三重标准被不少经济学家赞赏为具有“稳当的富于常识的素质”。或者被推崇为“对于解决问题有真正的贡献”[viii]。但也有经济学家说:“李特尔的麻烦是,虽然他对分配用了热情的言辞,但在解释上却使他的标准对分配任何程度的不利改变加以认可。”[ix] 我们可以肯定地是,李特尔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纳入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后来总结出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即在任何再分配基础上

四、伯格森-萨谬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论

福利经济学家试图在社会福利与影响社会福利变化的多因素之间建立一种模型,以此来分析与社会福利相关的问题。由于建立社会福利函数的关键是如何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对单个个人利益在社会整体中的利益权重评价不同,所建立的社会福利函数也不同。如以边沁的哲学为指导的功利主义者认为,人所有的行为的取舍以幸福为标准,社会的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加总,但组成社会的每个人,都只能作为一个计算,无论谁都不能算在一个之上,每个社会成员的每一单位效用是同等重要的。其福利函数图形是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而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公平。……它不承认强加给少数人的牺牲可以由于许多人享有更大利益而变得无足轻重。”社会福利水平只取决于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效用水平不存在替代关系,只有改善境况最糟糕成员的福利水平,社会福利才得以增进。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一条“L”形的曲线。

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均显极端,伯格森(A·Bergson)、萨谬尔森(Paul·A·Sumuelson)等人在有关理论争论的基础上,根据效用序数论提出了“一般社会福利函数”,试图改进帕累托标准,把公平和效率这两个问题同时纳入他们的分析框架,把比较和价值判断放在他们的分析结构中。伯格森-萨谬

尔森认为既要承认穷人的一单位效用比富人一单位效用对整个社会来说更加重要,又不应过于强调低收入者效用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他们建立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一条左上右下凸向原点的曲线。

伯格森-萨谬尔森函数具有下列特点:(1)社会福利函数可以直接表示为个人效用水平的函数,从而包含了所有个人的偏好;(2)社会福利函数满足帕累托标准。这个性质是说在其他人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的满足提高都将引起社会福利的增进;(3)社会福利函数是上凹的并凸向原点。这说明两个人的满足程度对于福利来说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一个人收入相对增加过多,另一个的满足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引起社会方面福利的增加状态迅速下降。这一观点为现代人所普遍接受,现在教科书中介绍的社会福利函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就是指伯格森-萨谬尔森的折衷主义福利函数。

五、阿罗不可能定理

伯格森-萨谬尔森的福利函数是建立在序数效用基础上的,认为效用无法计量但可以排序,且具有可比较性和传递性,如何由排序表示的众多个人偏好导出集体偏好,如何由单个的福利函数导出集体的福利函数是许多经济学家所回避的问题,况且现实中的福利函数虽然都是左上右下凸向原点的,但具体的形状还是有差异的,阿罗(Kenneth ·J·Arrow)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阿罗列出了从个人偏好得出集体的或社会的偏好所需的五项必备条件:(1)个人理性原则。即社会中无非理性行为存在,且维护社会选择规则的完全性和偏好的传递性;(2)有关选择方案的独立原则。即不论人们关于A、B两项方案之外方案的偏好发生了什么变化,都不会影响到对这两项方案本身的偏好排序;(3)帕累托原则。对于A、B两项方案如果社会中只有一个人认为A比B好,其他的人都认为A和B一样好,则社会应该认为A比B好;(4)非个人独裁原则。即不存在独裁者,使社会排序总是与其单个人的偏好一致;(5)定义域的非限制性假定。即社会福利函数被定义为适合于所有子集合。运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大量的数学推导,阿罗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社会选择规则要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因证明了不可能性被人们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y),也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

这一定理说明,唯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才能满足上述五项被视为公理的条件(即阿罗条件),而任何现实社会中的公共选择规则,都不可能满足阿罗条件,也不可能由个人福利函数导出社会福利函数,达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兼容。这实际上是否定了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阿罗不可能定理以其悲观的结论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一度使人们怀疑福利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甚至怀疑经济学的科学性。

六、阿玛蒂亚.森对福利经济理论的贡献

面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带来的冲击,众多福利经济学者针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以及如何走出阿罗结论的障碍做出不懈的努力。阿马蒂亚.森(Amartya·K· Sen)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这位印度籍经济学家在1970年出版的《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一书中挑战了阿罗不可能定理。他通过对阿罗条件的深入分析,得出阿罗条件“对集体选择机制来说是合理必要。但非充分条件”[x]的结论,认为只要适当放松其中某种或某些条件并不影响阿罗定理的分析,而这一做法有可能走出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悲观结论。森认为社会决策不能只看人们的序数偏好,还看其计数偏好(Cardinal preferences),即要考虑强度或福利差异的大小。森强调社会选择必须要有人际比较,否则不论是序数还是计数,都不能得出社会排序、决策或社会福利函数。森有约20本专著和250篇论文问世,可谓硕果累累,但饥饿、贫困和经济发展一直是森的研究主题。森改进了衡量社会收入不平等及由此所致的贫困的指数。森认为传统的贫困指数存在着缺陷,一是贫困线的确定带有武断色彩,没有理论依据;二是忽略了贫富群体内部的不同贫困程度。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森在

洛伦茨曲线(Lor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fficient)基础上,引入社会对不同收入分配的偏好次序假定,提出了自己的贫困指数,即:

P=H*[H+(1-I)*G]

这里,H是低于贫困线人口的比例,G是基尼系数,I是对收入的分配的衡量,0

在发展问题上,森安放了一个楔子一般的坚硬而锐利的视角:自由。森认为“没有什么普遍性的证据表明权威主义政府以及对政治和公民权利的压制确实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他认为发展必须要求消除那些限制人们自由的主要因素,即:贫困以及暴政,经济机会的缺乏以及系统化的社会剥夺,忽视公共设施以及压迫性政权的不宽容和过度干预。

森对贫困、饥荒、穷人权利的关注为其获得了“经济学家的良知”的美誉,由其研究引出的相关问题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七、研究福利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最近几年福利经济理论日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与大量的弱势群体出现、贫困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扩展或转移等问题并存,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得不考虑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代价和福利损失问题。

福利经济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庇古把收入分配问题纳入了经济学研究范畴,卡尔多-希克斯的补偿原则突破了帕累托标准的局限性,为社会改进拓宽了限制条件,但在李特尔看来他们都属于功利主义者,没有考虑改进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于帕累托改进,兰卡斯特-李普西在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满足上进行研究提出了次优理论,次优理论对局部改革的否定性结论对经济学界影响很大,黃有光的第三优理论福利经济学走出次优理论困境很有启迪。特别是森的贫困、饥荒和权利理论,对研究中国问题很有启迪,而且森在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篇幅讨论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很有参考价值。阿罗定理为中国经济决策民主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政府决策机制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因此,笔者以为中国的经济政策研究应该加强基础性研究,也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 主要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柳士双 Ronaldliu 发表于 2006-2-23 17:58:00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

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成果综述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 及我国区域经济演变综述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在一定空间的投影。区域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演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XX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理论中国区域演变XX区域格局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的涵义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X围,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同质性的地域单位。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无限分割和发挥特定作用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比较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比较理论 区域经济比较理论主要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要素禀赋理

论。 (1)绝对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他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绝对值低,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于出口换回自身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一个国家或地区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比较劣势”的产品。 (3)要素禀赋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地区应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如果各个区域都以自己的要素禀赋比例差距为基础进行分工和贸易,其结果将提高了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价格,降低了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并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逐渐达到实际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变得越来越相似,该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大幅上升的现象,从而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人力资本论、技术要素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等。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产生之前,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但该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把大量资源和要素投入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使该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aqdx.doc

《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空间经济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被称为“经济学最后的前沿”。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从实践需求来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有助于增强我们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区域经济学可以为中央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由此可以避免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提高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政策实施效果。其次,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从省域经济到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再到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各地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实践,尤其是各地大量开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营销和区域形象建设等,都需要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最后,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及相关理论,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以及各地的招商引资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当前最新的区域经济学观点和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时间安排: 专题面授32学时,共十章,分八讲讲授。 四、教学和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和面授相结合的方法。考核采取面授考勤、作业习题、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期末闭卷考试占70%,作业习题占10%,面授考勤占20%。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一)区域的概念 (二)区域的类型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客观基础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二)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思考题和作业题: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 N. 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因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依次导出第二个杜能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远则反之。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1)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2)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3)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

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马中东 (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5)05-0032-03 [收稿日期]2005-06-28 [作者简介]马中东(1968-),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史。 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几乎与开发区同时发展起来,现在各地都形成了数量不等、规模不同、水平不一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良莠并存的问题,有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产业集群 王辑慈是国内最早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之一,她的一个主要贡献是把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理论来研究。她认为,过去主要有三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三种理论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产业集群理论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它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首先,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而是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其次,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产业集群内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第三,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投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还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除了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作用外,更强调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使区域成为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学习型 区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与外界经营环境相适应,使区域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较强的持续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获得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 经济和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解析。王缉慈等(2001)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和从创新学的角度提升区域竞争力。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第三,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 魏守华、赵雅沁(2002)从企业群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企业群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提高竞争力,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企业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企业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即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降 2 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区域经济学是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以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理论为两条主线,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出发就是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的区位理论,在中观和宏观上就是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是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虽然传统经济理论将时间变量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里,但是空间变量尚未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 (1)杜能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理论假定为主的区位理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收益递减、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等。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由土地位置不同,即距离城市市场远近的不同,导致农业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从而对地租发生不同的影响。这是著名的位置、地租和土地利用三者关系。之后的学者龙哈德、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费特尔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廖什利发展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论。 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其先驱者是龙哈德,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他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此后胡佛修改了韦伯的体系,考察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艾萨德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洛什把工业区位分析的对象推至多种产业,并分析地区中的城市规模和类型,从而得出生产的空间集中在没有资源、人口分布相同的情况下是由规模经济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差异所导致的结论,贝克曼发展了洛什的研究,他认为对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的规模。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定受到很多批评。区位的地理特征自然造成信息的空间不对称,并且经济人在很多情况下做出非完全理性行为。也就是说,经济行为的特征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静态性,而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行为科学学派以归纳的方式在经验的道路上研究了企业在区位决策方面实际上的使用,考虑到企业在合理规划的能力以及可拥有的资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别,进而研究企业的实际行为和所运用的决策原则。戈林赫特强调个人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行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而,区位因素应该包括成本因素、需求因素、收益因素、个人成本因素、个人收益因素等。赛默恩也认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区位决定行为就是有限合理性的行为,并且在理性合理性条件下,经济人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有限合理性约束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

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1/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 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 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另外,如果“孤立国”周 围出现其他小城市,这样大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 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第1章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主要载体。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采取的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学术界也相当重视区域经济方面的理论和实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就是以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1.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目前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也产生很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的分支学说。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有很多。 1.1.1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的区位论在进行区位分析时把空间看做是一个连续的空间体,认为在此空间内的经济活动都与空间内的某一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相关。伴随着数学规划模型的发展,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开始建立相关的空间资源配置模型来使得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达到最优。国外区域经济学关于区位分析及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厂商区位、居住区位、公共设施区位、空间均衡分析、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 区位理论通常以达到空间均衡为其研究重点。在厂商区位分析方面,达到空间均衡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空间均衡的分析研究重点都放在单个行业的生产均衡上。居住区位分析方面,主要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和与此相关的迁移模式相联系,尤其是住房市场以及市场中的交易问题。从动态的角度看,包括住房的买卖、出租;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到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居所的分布。公共设施区位研究方面,在西方国家大量的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的行政部门控制的。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所受到的公共干预的原因和程度都各不相同。这就涉及到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有蒂伯特(1961)、阿诺特(1979)、施韦策(1983)等。在空间均衡分析方面,恩克(1951)在《空间分离市场之间的均衡:电子模拟解》首次把空间均衡理论应用于众多领域;萨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复习课程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姓名:杜春勇 学号:20133103016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范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陈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河北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