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VIDAS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方案

Mini-VIDAS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方案
Mini-VIDAS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方案

Mini-VIDAS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

小型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 VIDAS 12(mini VIDAS)

应用原理

应用酶联免疫法,最后测蓝色荧光(ELFA)。抗原(细菌、蛋白)的检测是应用一种夹心的技术,包被针上有抗体包被,所测得的荧光与标本中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VIDAS一次性即可用试剂分为2部分:

*SPR(固相吸附器):其侧由抗体包被,此包被针作为固相吸管功能

*条形码标记试剂条:含所有所需试剂,取出即可用。试条类别由试条上颜色标贴及3个字母组成的标志识别

VIDAS免疫检测过程:

检测项目

用于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快速筛检。

1.食品及环境中最常见致病性细菌(斯特菌属、单核增生斯特菌、弯曲菌属、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的快速筛检。

2.包括爱滋病、衣原体在的人血清免疫项目,人致病性寄生虫、病毒项目,激素类,其它免疫项目共四十多种项目的快速筛检。

配置及容量

VIDAS 12 (mini-VIDAS)是一台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它集合计算机、键盘及打印机于一身。此免疫仪的反应市控制整个酶联反应的操作直至打印结果。置计算机管理数据及报告。

设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检测仓,可同时进行12个相同或不同的测试。每天可进行约60—80项测试。

技术优势

1.结果准确:应用免疫夹心方法,对每个标本做两次免疫反应,大大提高检测的特异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性。特大固相吸附表面积,提高免疫捕获的数量,增加灵敏度。荧光检测方法,灵敏度比可见光方法高出1000倍。本仪器已获得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日本厚生省、AOAC (国际公职分析家协会)、USDA(美国农业管理局)、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等政府及权威机构认可。

2.检测快速:上机检测时间45—70分钟。

3.检测项目多

4.使用灵活:独立运行的检测仓可随机进行样品的检测。可在不同的检测仓检测相同或不同的项目,也可在同一检测仓检测相同或不同的项目。

5.特异性强:标本不需分离出目标微生物即可上机检测。

6.避免交叉污染:没有采样针,避免标本之间交叉污染;样品不与仪器接触,仪器没有抽吸样品的管路,杜绝了标本对环境的污染

7.全自动化、操作简便:标本加入试剂条启动仪器后,便可自动完成全部检测过程并自动打印报告。所有免疫试剂都已配制成可直接使用的形式。

8.稳定性高:试剂有效期长,14天只需做一次质控

Mini VIDAS 操作规程

一、开机

1.打开仪器后部电源线旁的电源开关。

2.仪器自检正常后出现主菜单,待其预热约30分钟即可开始检测工作。

3.若仪器自检后发自“嘟—嘟—”的报警声,则按压帮助键?,阅读帮助信息并采取

相应措施(参见操作手册)。如果是质控已超过14天,则按压帮助键后报警声即停止,若要进行该项目的检测,则需同时做阳性质控和阴性质控。

二、编工作表

若已做过质控和标准,而且未超过14天,同时标本少,不会搞混淆,则可不编工作表,而按照“快捷操作规程进行”。

查看仪器温度:在显示主菜单时,按压“Status Screen”选择键,此时出现A Available B Available表示仪器已达恒温可以开始检测。

若出现A Error, B Error则

按压“D isplaye Temperature” 选择键,检视仪器温度,如果显示的温度仍未达到37±1℃表示需要进一步预热,直至出现

A Available

B Available

1.指定检测位置:按压相应检测仓(比如:“A”仓)的选择键,进入该仓的工作表(比如:“ Section A”),按压数字键(如:“1”),指定该检测位(如:“A1 Station”)用于检测。

2.指定检测项目:按压“Assay(检测项目)”选择键,按压“Select Assay(选择检测项目)”选择键,反复按压向上、向下的箭头键,直至出现要检测的项目(如:ECO代表大肠杆菌O157),然后按压对应的选择键。

3.指定做标准(S):在显示检测位置屏幕(如:“A1 S tation”),按压“S(标准)”选择键,按压数字键“1”,按压返回键。

4.指定做质控(C):按压返回键至检测仓屏幕(如:“S ection A”),按数字键(如:“2”)为阳性质控指定检测位。按压“C”选择键指定该检测位用于做质控,按压数字键“1”指定该位置做阳性质控(C1),按压返回键,到检测仓屏幕(如:“Section A”),按另一检测位置数字键(如:“3”),为阴性质控指定检测位置。按“C”指定该检测位用于做质控,按压数字键“2”,指定该位置做阴性质控(C2),按压返回键。

5.指定标本编号:按压返回键至出现检测仓屏幕(如:“Section A”),按压未指定任何检测容的检测位相应的数字键(如:“4”)为标本指定检测位,按压“S ample ID”

选择键,出现一字母表,按压箭头键移动光标(方框形),选定字母,按压字母表对应(用一细线相连)的选择键以输入该字母,按压数字键直接输入数字,输入完毕后按压返回键。

三、加样

1.对照工作表在相应的检测位置放入相应检测项目的试条和对应的包被吸咀。

2.对照工作表,各向试条加样500ul (S1、C1、C2或食品增菌肉汤)。

3.检查各检测位置的试剂、包被吸咀是否与工作表一致。

四、启动检测:按压返回键至出现检测仓屏幕(如:“Section A”),按压“Start”选择键,出现“A Barcoding”表示仪器开始扫描试剂条的条码,一切正常时,出现“Starting”表示已开始检测,接着变为“A RUN XXX HH: MM”,表示A仓正在工作,检测项目为XXX,将于HH时MM分结束检测。同时检测仓上方的灯将持续点亮(灯亮时,不可开仓门)。如果出现“Starting Error”并伴随着“嘟—嘟—”的报警声,表示启动出错,按压帮助键?,阅读帮助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参见操作手册)。解除故障后,按“Restart”选择键,重新启动。

五、善后:

1.仪器检测结束后,相应检测仓上方的指示灯不停闪烁,当取出全部试条和包被吸咀后,指示灯熄灭。仪器可用于下一次检测。

2.阅读检测结果。若仪器无打印纸,或需要重新打印时,先不要关闭电源开关。装上打印纸,按“Result Menu”选择键,按压“Reprint”选择键,按压要打印项目的选择键,按压“Enter”键,等待打印结果。实验结束、打印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mini VIDAS快捷操作规程

开机(见mini VIDAS操作规程)

一、加样

1.将待检项目之试剂条和包被吸咀插入检测位。

2.向各试条加样(500ul)

二、检测

1.检查每个检测位置的试要和包被吸咀是否一致。

2.在显示主菜单(Main Menu)时按压“Start Section”选项键,然后按压相应检测仓选择键,待显示屏显示“Run”,检测仓上方指示灯持续点亮。表明仪器

已开始检测。

标准曲线输入法

一、自动输入:

1.将试剂盒中的标准曲线卡放在塑料托盘上,插入到mini VIDAS的某个检测仓中,确保位置恰当。

2.在主菜单(“Main Menu”)中按压选标准曲线菜单(“Master Lot Menu”)选项键。

3.按压“Read Master Menu”选项键。

4.选定要输入曲线的检测仓“Section A”或“Section B”,则仪器自动扫描。

5.自动输入结束后,仪器回到标准曲线菜单(“Master Lot Menu”),表明已将标准区线资料输入仪器中。

二、手工输入

1.在主菜单上(“Main Menu”)选定标准曲线(“Master Lot Menu”)菜单。

2.按压手工输入标准曲线(“Manual Master Lot Entery”)选项键。

3.利用字母表及数字键,按顺序输入标准曲线卡上的数据。确认数据输入无误后,按回车键输入下一组数据。

4.输入全部16组数据后,按压返回键,如果输入的数据正确,且无其它错误,则仪器将回到标准曲线菜单(Master Lot Menu),表明标准曲线输入成功。

注:新的检测项目、新批号的试剂都要做标准曲线输入。新输入的标准曲线必须用该试剂盒自带的试剂定标,即做标准(Standard)及质控(Control)的检测。

XXX机动车检测线方案设计

一、检测线设计规划 1、设计要求响应 我们充分考虑贵单位要求和国家最新相关标准等因素,务实地为贵单位设计可行性方案。 1.1设计依据 GB/T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要求》 GB/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1834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JT/T198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 JT/T199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 JT/T414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体系结构 JT/T415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编目编码规则 GB/T18276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GB1405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T13983 仪器仪表基本术语 GB/T15312 制造业自动化术语 GB/T13423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 GB5080 设备可靠性实验 GB/T17993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 GB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JT/T478-2002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GB/T18344-2001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17993-1999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安全检测设备检定技术条件(GB 11798-2001) 机动车[1996]090号《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管理办法》 [1998]082号《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考核评审细则》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JT/T478-2002) 交通部计量检定规程 相关国标、部标(行业标准)、省标(地方标准) 我厂企业标准 1.2设计特点 1.2.1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工位控制机(台湾) 1.2.2信号采集处理全部采用工业级高速采集模块(采用工业封装集 成单一模块,高分辨率,国际先进水平,稳定可靠、串行口通讯) 1.2.3兼容多种作业模式,保证检测中心业务正常运行 手动工作方式√ 半自动工作方式√ 全自动工作方式√ 1.2.4网络数据库管理(采用MS SQL-SERVER2000工业安全级别数据 库,功能强大,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1 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酶联免疫类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技术要求。 本指导原则系对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技术审查。其他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如作为二类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可参考本指导原则执行。 三、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等应制定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2.试剂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还应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准(试行)》的考核。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3.诊断试剂的研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4.试剂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 5.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试剂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检测有效。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1.主要生物原料 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标准品)等。使用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 主要生物原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 (1)外观 肉眼观察,大部分生物原料为澄清均一的液体,不含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或颗粒;或者为白色粉末,不含其他颜色的杂质;特殊生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3《人体免疫》word练习题

第3节人体免疫 知识点1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像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它们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2.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水痘病毒等)叫作抗原。 3.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其作用没有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后建立起来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外来侵害物质,以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知识点2计划免疫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5.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6.“四苗” 知识点1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国家卫计委规定:在每年12月4日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A) A.抗体 B.抗原 C.病毒 D.溶菌酶 2.下图反映了人体内的某种生命活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 A.细胞吸水 B.免疫反应 C.受精过程 D.反射活动

知识点2计划免疫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3.(2017·黑龙江绥化中考)在计划免疫中,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能预防的疾病是(D) A.百日咳 B.白喉 C.破伤风 D.结核病 4.计划免疫是指(C) A.有计划地给人注射抗生素药物,属于特异性免疫 B.有计划地为病人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属于特异性免疫 D.有规律地消灭地方性传染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广东模拟)下列几种生理反应,与人体的免疫机能无关的是(C)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发炎反应 C.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2.(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中生动形象的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3.(黑龙江大庆模拟)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原就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C.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麻疹病毒和麻疹疫苗都可以作为抗原 4.(内蒙古包头模拟)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 B.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5.导学号53104130(广东揭阳模拟)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人体注射麻疹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变化情况是(B)

(完整版)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要 本综合管控云平台是一套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综合管控云服务平台。平台可适配于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控管理接入设备的状态与运行情况,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通过云平台对接物联网设备做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提供稳定、可靠、低成本维护的一站式云端物联网平台。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现场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PM2.5、气压等参数的数据采集,将参数数据远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查看,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 二、拓扑图 现场传感器数据通过物联网中继器上传云平台,客户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可以实时监控现场设备数据。

三、系统构成 3.1系统登陆 ①PC端登陆: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可定制企业logo及信息)如下图: ②手机端登陆: 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或Android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3.2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数据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并通过短信等功能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另外,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更直观的监测每个测温点实时情况,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如下图: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

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案(文科班第一课时) 教案背景: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在中学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文科班的生物一直在被大家忽视。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应对会考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扩大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利用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多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三)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教材的分析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体液免疫;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对象分析 文科班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理科的不重视,所以对于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他们基本无视。所以课堂45分钟显得尤为重要。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B细胞、T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③概述免疫的类型; ④阐明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⑤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为本节重点及难点)。 2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分析、识图和归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具体内容与要求 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了解水平) 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理解水平) 教具准备

智能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方案

智能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方案 1.1系统概述 目前,以检测道路交通异常事件、事故为目标的视频交通事件检测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路面、隧道、桥梁等重要交通场合。该系统可对异常停车、排队超限、车辆逆行、低速车流、路面遗撒、行人穿越等常见的交通事件和事故隐患进行实时检测、实时报警、实时记录;其实时数据、报警信息可与上端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实时联动、自动控制,使传统闭路监视系统彻底摆脱“监而不可控”的尴尬局面。 1.2建设原则 本系统建设以“统一标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信息安全、方便实用、便捷扩容、易于维护”为原则,以相关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结合我国道路特点,同时综合考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满足当今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的应用和扩展需求: 1、统一标准:本系统的数据格式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所有数据格式与接口均符合国家标准,并提供功能定制以适应地方应用差异。 2、技术先进: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准。 3、稳定可靠:本系统具有防盗、耐高温、抗寒、散热排风等功能设计,使用的各类电气接线端子、过载、漏电及断路保护装置、避雷装置等装置均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标准要求,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连续地运行。 4、信息安全:系统具有防非法接入、防误操作、防病毒等特性,通过合理的硬件结构设计、有效的外场保护措施以及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避免系统遭到

恶意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的现象出现,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 5、方便实用:系统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操控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能自动纠错和系统恢复,整个系统的操作简单、快捷、环节少,以保证不同的操作者都能熟练操作系统,具有高度友好的界面和使用性。 6、便捷扩容:随着业务的拓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用户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系统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大,故在设计时,既应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又要兼顾与原有系统的兼容。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系统接口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很好的完成系统的平滑升级,实现软硬件产品升级的系列化和模块化。 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系统具备设备日志记录、远程维护与管理、故障及时告警等功能,以方便日常维护。 1.3建设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14)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GB/T 24726-2009)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06)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J115-87)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 ●《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 514-200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真菌毒素的检测:黄曲霉毒素 B 1 、M 1 以及T-2 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ON ),二乙酰草镰刀菌烯醇(DAS ),玉米赤霉烯酮,赫曲霉毒素A ( OA )。 农药的检测:主要有除草剂与杀虫剂两大类,例如杀暝松( FN )、甲氟磷酸异已酶( SOMAN )、草不绿( Alachor)、西维因( Carbaryl )、多菌灵及克菌丹( Captan )等。 其他类的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河豚毒素,植物毒素如罌粟硷、吗啡、藻类毒素,苯并( a)芘,抗生素,激素类以及一些营养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如麸蛋白( Gliaclin ),酱油蛋白( Soy protein ),花生蛋白(Peanut protein ),牛乳清蛋白( Borine Whey Protein )等。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分析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也使ELISA 方法将更趋完善。一方面为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的发展,将和ELISA 法互相结合,从而使食品卫生分析达到DNA分子结构水平,促使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1 放射免疫分析(RIA) 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确、简便易行。它包括以标记抗原(Antigen,Ag)为特点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和以标记抗体(Antibody,Ab)为特点的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前者以液相竞争结合法居多,既测大分子抗原又测小分子抗原;后者以固相法测大分子抗原为主。 最早建立的农药免疫法中,RIA占了很大比重,建立了狄氏剂、艾氏剂、2,4-D 和2,4,5-T、对硫磷和百草枯等农药的放射免疫法。但由于进行RIA需使用昂贵的计数器,存在放射性防护和废物处理等问题,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1982年后发表的农药免疫分析文章,主要是酶免疫分析法。 2 酶免疫法(EIA) 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是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酶免疫法的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法类似,通过测定结合于固相的酶的活力来测定被测定物的量。用作标记物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酶标试剂制备容易、稳定、价廉。酶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接近放射免疫技术,而可借助于简单的仪器作定量测定,是目前农药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分析技术。 EIA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在线监测系统运营解决方案

在线监测系统运营解决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烟气自动监测(CEMS)、空气质量监测、以及视频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工作,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1.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 一套完整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能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排污口各监测参数及其变化状况;中心控制室可随时取得各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监测数据,可打印输出日、周、月、季、年平均数据以及日、周、月、季、年最大值、最小值等各种监测、统计报告及图表(棒状图、曲线图、多轨迹图、对比图等),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收集并可长期存储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备检索。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维护检修状态测试,便于例行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特点 ?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与视频监测系统,在全面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现场的实时画面传送到环保局,实现污染源可视化管理。 ?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彻底摆脱“有线”的束缚,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 ?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时在线的特点,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无线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企业污染物排放口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人性化的报警和预警功能,可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地关注和处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 ?监测仪表的类型不受限制,只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对任意仪表类型自动进行识别,从而扩大了系统的监测种类和应用范围。 ?涵盖在线监测的多种应用,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烟尘在线监测。

免疫调节教案

高一生物预习学案 007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疫调节是依靠来实现。 2.免疫系统由、、组成。 3.免疫器官是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4.免疫细胞主要有和,后者主要位于、血液及淋巴结内,又 包括和两种,其中在骨髓内产生,迁移到中成熟的叫T细胞,骨髓内产生,骨髓内成熟的叫。 5.免疫活性物质是由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 、等。 6.免疫系统的功能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第二道防线由_____ ___和____ ___构成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借助和而组成2. 特异性免疫包括:和。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失调 1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以及。 2.自身免疫指由于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物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 3.过敏反应指的机体,在是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四.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中案】 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 、 。 2.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的物质 免疫 (迁移到 中成熟) (在 中成熟) (由 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 3.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不同点: 4.下列选项中: ①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②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③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⑤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 ⑥效应T 细胞与肿瘤 细胞结合,使肿瘤细胞裂 ⑦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 ⑧泪液、唾液 中的杀菌物质 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有 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有

车辆检测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书

1 车辆检测线视频监控系统 方 案 书 (V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7d4733873.html, 技术热线:400-700-5998

2 第一章 系统概述 (3) 1.1 机动车检测线系统图 (5) 1.2 机动车检测线视频监控系统图 (6) 第二章 系统简介 (7) 2.1系统组成 (7) 2.1.1视频采集系统 (7) 2.1.2视频信号传输系统 (7) 2.1.3车牌自动辨识系统 (7) 2.1.4数据存储系统 (7) 2.1.5视频管理平台 (7) 2.2设计原则 (9) 2.2.1先进性与适用性 (9) 2.1.2经济性与实用性 (9) 2.1.3可靠性与安全性 (9) 2.1.4开放性 (9) 2.1.5可扩充性 (10) 2.1.6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10) 2.1.7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10) 2.2设计规范和依据 (10) 2.3系统功能和特点 (11) 2.3.1系统功能: (11) 2.3.2 系统特点: (13) 第三章 设备选型及配置 (14) 3.1设备选型 (14) 3.1.1网络硬盘录像机 (14) 3.1.2高清摄像机 (14) 3.1.3日夜型彩色摄像机 (15) 3.1.4服务器 (15) 3.2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随着我省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急剧增加,目前已超过一百三十万辆,机动车的安全运行问题,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的安全管理,提高机动车安全检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全省各地州市的机动车检测线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将有效地提高检测质量。在检测线安装车牌识别系统及视频监控设备,实现车辆牌号识别并自动录入;检测信息的实时传输;实现与机动车登记系统双向数据交换;车辆识别代号条码识别并校验(另加扫描仪);通过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有效避免来车不检及检车不彻底的问题;同时,监控中心可查看检测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信息;严把车辆检验关,将被检车与车牌图像信息唯一对应,全面监控汽车检测全过程,有效防止汽车检测过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 车辆检测线视频监控及平台管理系统结构图如下: 3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 生工121 徐娜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它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特别是在食品和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用极为广泛。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把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三点:第一、抗原或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仍具有其免役活性;第二、抗体或抗原与酶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仍保持免疫活性和酶的活性;第三,结合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后,结合的酶仍能催化底物生成有色物质,而颜色的深浅可定量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在医药、食品加工业、农牧渔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乙型肝炎、莱姆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定量检测内毒素,HIV抗体初筛,SARS 病毒的快速检测;检测食品中的病毒,残留农药,微生物及其其它成分;检测香蕉有关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禽脑脊髓抗体等。 一、医学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中,检测各种抗原和抗体,为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早期诊断提供了特异性、敏感性强的试验基础。 1、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检测: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一直受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室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更因为试剂盒的推出而得到广泛开展。上述各种肝炎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绝大部分都是酶联免疫分析法。 2、简化莱姆病的诊断:由于在作出博氏疏螺旋体感染诊断前要进行双重测试,因此莱姆病的测试可能花费很长时间。采用由关键的疏螺旋体抗原决定簇构成的重组蛋白开发出一种新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该测试比最常用的商业全细胞酶联免疫测定法特异,而敏感性相同,并且在20分钟就会产生结果。 3、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一多发病,病情严重。目前对此病的策略是尽早的确诊并迅速积极的治疗。约有四分之一或更多的患者,在初诊时心电图并不显示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无Q波。心肌坏死时释放出的Mb可直接快速血液循环。Mb是最早出现的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但它在血中滞留时间短。为此,刘宏伟等研制出只需30分钟的酶联免疫快速法,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提供了依据。 4、定量检测内毒素:临床上,细菌感染的患者常发生内毒素血症,死亡率高达20%——30%,检测标本中的LPS对早期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用优化后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S敏感性为50ng/L,特异性与准确性均高于仪器比浊法和试验定性法。此为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特异性的诊断参考。 5、快速检测SARS病毒:SARS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快,传染性强。2003年4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出诊断非典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 二、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检测食品中的毒素:采用辣根过氧化氢酶标记高亲和力的黄曲霉素B1抗体,建立了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快速筛选法。该法检测B1抗体的线性范围

LTD 车辆检测器系统技术方案

多车道线圈车辆检测系统方案 1.系统综述: 1.1导言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将为* * *高速公路提供车辆检测系统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TD多车道线圈检测系统在经济性、安装的方便性及技术的成熟度,经久耐用和国际化对硬件和软件平台的需求上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已经通过中国交通部检测和认证,各方面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知名品牌的水平。该设备已在国内多条高速公路和大桥上应用,效果理想,性能稳定、可靠、平均无故障时间在6万小时以上。 LTD 车辆检测系统的技术性能超过英国高速公路机构(UKHA)要求的TRG0100A及TRG1068技术规格,以及EMC技术规格中的EN50081/82标准。

2.系统设计 2.1 系统构成 本高速公路车辆检测系统由户外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在隧道洞口、路段等处设置有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本方案提供户外系统(即车辆检测系统部分)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TD环形线圈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以下构成:车辆检测处理卡ILD4 、RS485通信单元(可选)、检测处理背板、10英寸机架(含电源模块)、机柜(加热器、风扇、防雷模块)、环形线圈及辅助材料。 监控点的车辆检测器采用由深圳哈工大交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的插板式的多车道线圈车辆检测系统LTD,该检测系统设计独特,其中关键部分是检测处理卡,在每块板上都集成了32位高速微处理器,所以每块检测处理卡可以通过前端面板拨码设置成为检测处理主卡和检测处理从卡,各板卡间通过CAN总线连接,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检测处理主卡的RS-232通信口发送出去。电源模块、检测处理卡作为标准插卡装入10英寸机架,通过电源端子实现电气连接。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技术要求limi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水平。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产品规格 48人份/盒 1.2 组成及成分 表1. 抗链球菌溶血素“O”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组成成分

2.性能指标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份齐全、完整。标识应清晰、易识别。液体试剂透明、无渗漏、无沉淀或絮状悬浮物。 2.1.2 抗原包被板包装袋应密封性好,无破损、无漏气现象。 2.2 净含量 各液体组份的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临界值 2.3.1 对ASO IgG临界值阳性参考品(A值为0.3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阳性率应≥95%。 2.3.2 对ASO IgG临界值阴性参考品(A值为0.1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阴性率应≥95%。 2.3.3 对ASO IgM临界值阳性参考品(A值为0.3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阳性率应≥95%。 2.3.4 对ASO IgM临界值阴性参考品(A值为0.15)检测,检测次数≥20,结果的阴性率应≥95%。

2.4 S/CO值重复性 2.4.1 对ASO IgG重复性参考品(A值为0.60)检测20次,变异系数CV≤15%。 2.4.2 对ASO IgM重复性参考品(A值为0.60)检测20次,变异系数CV≤15%。 2.5 批间差 抽取三个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80人份,按2.3项临界值的要求检测,各浓度反应结果应一致。 2.6 效期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末或超过有效期二周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3、2.4项的要求。

车牌识别系统设计方案

HBJ车牌识别管理系统 技 术 方 案 浩百佳科技车牌识别自助缴费系统方案

目录 一、序言 (3) 二、系统简介 (4) 2.1、系统功能特点 (5) 2.2、系统工作流程图 (6) 2.3、系统施工安装图 (7) 2.4、系统安装拓扑接线图 (8) 2.5、车牌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8) 三、系统结构 (9) 3.1、系统硬件设备 (9) 3.1.1、显控一体机 (10) 3.1.2、车牌识别道闸一体机 (12) 3.1.3、豪华自动道闸 (13) 3.1.4、自助缴费终端机 (14) 3.1.5、出入口终端机 (15) 3.2、管理软件 (16) 3.2.1、软件功能特点 (18) 3.2.2、中心管理系统 (18) 3.2.3、微信支付功能流程 (19) 3.2.4、自助缴费系统功能流程 (21) 3.2.5、临时车收费标准设计 (24) 3.2.6、APP客户端 (25) 3.2.7、无人值守原理及收费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5 四、系统安装与调试 (32) 4.1、相机IP地址设置 (32) 4.2、数据库及停车场软件安装步骤 (34) 4.3、停车场软件设置 (38) 4.4、常用停车场功能介绍 (48) 五、售后服务 (53)

一、序言 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用户对车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人工刷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停车的需要,已经基本被车牌识别收费管理系统所取代。但针对目前快节奏,高速度的工作模式,要求管理方法和制度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善,这种改善不但要适应用小区管理的需求,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要适应人的感官的需求和习惯性操作的需求。目前简单的车牌识别系统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了。例如现行的车牌识别系统还停留有人收费管理的基础上。这样就不仅给物业公司带来特别大的人力成本也增加了管理成本,更重要是人工收费找零效率太低严重影响了车辆通行速度,给车主停车体验感很差,也大大降低了物业管理档次。现在无人值守,自助缴费车牌识别收费管理系统既可大大降低物业人力和管理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车辆通行速度,改善了停车体验,也同时提升了物业档次。 本设计方案就是基于以上的思想基础,结合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我们开发设计了可脱机识别计费、自助缴费,无牌车自动识别并支持多种缴费方式(例如:微信,支付宝,现金等)的无人值守,自助缴费车牌识别系统。本系统即支持有人收费管理模式同时也可选择完全无人值守,自主缴费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快速通行,手机远程管理(计费,开闸,对讲)。而这种无人值守,自助缴费停车模式必将是未来停车场管理主流模式,因为手机支付的便捷性和普及程度决定了未来停车必须支持移动支付。 无人值守,自助缴费车牌识别管理系统基本原理: 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网上注册公众号并开通支付功能后将账号输入到停车场管理软件,这样每笔停车费就及时到账物业银行卡,资金无需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车辆入口通过车牌识别或无牌车在入口停车机器人上输入手机号,或扫码入场;出场取车前可以在场终端机上自助缴费或关注车场公众号后在车主手机上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 系统由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污染净化设施运行监测系统、预警预告系统、初级控制执行系统、紧急控制执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对排污数据和环境治理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两方面的数据,确保排污单位排污状况真实可靠,污染净化设施有效运行。 对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环保设备偷停不运转的情况,系统会启动生产控制执行程序,远程下达命令,分层断电,及时制止排污行为,改变了传统设备“只监不控”的方式。 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和污染物泄露事故,系统会立即执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排污单位的紧急ESD系统,紧急规避危险,预防灾难性污染事故的发生。 如果企业排污超标,系统会在排污单位和环保部门同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者的手机上,督促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 系统监控设备监控一体化功能,使排污单位必须自觉维护好系统,因为一旦运行不好,上传数据不正确,没有数据上传视同违法,系统仍然会报警,有效遏止人为破坏,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 2功能设计 方便的污染源管理 本模块利用GIS技术把环境污染源应用软件构筑于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具备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直观表达能力的应用。能综合分析环境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有关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其检索查询功能,可对行政区划、年份等进行条件统计汇总,统计结果可用表格、统计图、文字等多种方式表示。 动态数据成图 系统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自动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直观表现,提供描绘全场平面、立体等值线图,各种数据可生成饼图、柱状图、线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能动态外挂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数据。 环境质量监测 系统分为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方面的监测,其主要功能:专题的监测点位图的显示、点位查询、区域查询、信息查询、全区环境分布、全区或个别点环境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并实现了数据地图化功能,可自动生成交通线上的噪声

车牌识别管理系统方案(DOC)

PA-WT车牌识别 停 车 场 管 理 系 统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设计依据及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本方案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目标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概述 (2) 3、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5) 系统结构框图 (6) 图像识别系统主要设备 (7) 4 出口处电脑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管理电脑功能 (11) 三.系统软件功能 (11) 第三章系统设计 (12) 注意事项 (13) 第四章售后服务 (14)

前言: 车牌识别技术是指能够检测到受监控路面的车辆并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字符、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进行处理的技术。车牌识别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它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基础,对摄像机所拍摄的车辆图像或者视频序列进行分析,得到每一辆汽车唯一的车牌号码,从而完成识别过程。通过一些后续处理手段可以实现停车场收费管理,交通流量控制指标测量,车辆定位,汽车防盗,高速公路超速自动化监管、闯红灯电子警察、公路收费站等等功能。对于维护交通安全和城市治安,防止交通堵塞,实现交通自动化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目前国内有两种识别方式,1、软件识别,就是摄像机直接接入PC机,通过电脑上位机软件对摄像机抓拍图片进行分析识别,优点成本低,缺点:对电脑要求较高,长时间运行识别速度会有一定影响。2、DSP嵌入式硬件识别,摄像机直接接入DSP嵌入式车牌识别器,通过专业的DSP芯片对摄像机抓拍图片进行分析,优点:对电脑要求低,设备自带防死机功能,算法丰富,识别速度快,适用于工业环境长时间运行。缺点:成本相对于软识别成本较高。 系统简介 我司采用DSP嵌入式硬件图像处理器研制开发的PA-WT汽车牌照自动识别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保密性好、灵敏度高、节省

自动化测试平台解决方案

Smart Robot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目录 1.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1.1.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的复杂组合,导致APP实现多机型兼容难 度大,投入大。 (3) 1.2.敏捷开发、迭代开发,产品追求快速上线,导致回归测试可靠性测试等任务重, 形成测试工作量波峰。 (3) 1.3.开发框架多、开发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安全漏洞突出 (3) 1.4.市场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追求客户体验差异化重要性凸现。 (3) 2.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3) 3.自动化测试平台实现功能 (4) 3.1.兼容性测试系统 (4) 3.1.1.SMART 平台 (4) 3.1.2.智能源码扫描 (6) 3.2.安全监控系统 (9) 3.2.1.高精度电流监控 (9) 3.2.2.监控应用及整机文件系统 (10) 3.2.3.监控应用及整机数据流量监控,记录非法数据传输等情况 (11) 3.2.4.用户行为跟踪,监控电话、短信、拍照、摄像、录音等典型动作 (12) 3.3.性能测试系统 (13) 3.3.1.响应时间测试系统 (13) 3.3.2.流畅度测试系统 (16)

1.面临的问题 1.1.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的复杂组合,导致APP 实现多机型兼容难度大,投入大。 1.2.敏捷开发、迭代开发,产品追求快速上线,导致回归测试、 可靠性测试等任务重,无法有效应对测试工作量波峰。1.3.A PP开发框架多、开发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安全漏洞突出1.4.软件硬件设计交叉影响,性能优化难度加大。 2.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为解决移动应用开发商面临的以问题,结局方案设计如下。可全面解决移动应用开发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测试工作量波峰、用户体验问题,并全程为移动应用的开发保驾护航。 整体解决方案 兼容性测试系统:智能源码扫描,即通过解析APK文件,将源码与问题特征库自动比对,查找兼容性问题,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SMART平台,实现被测设备管理+测试用例制作、管理、自动化执行、并

公路车辆检测系统方案探讨

公路车辆检测系统方案探讨 简要介绍了两种公路车辆检测系统的功能原理和系统方案,并对车辆信息地磁感应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标签:公路;车辆检测;方案 1 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车辆检测器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前端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车辆检测器以机动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其作用是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车辆信息地磁感应系统作为取代传统的线圈车辆检测器的一种新型车辆检测设备,依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感应线圈式车辆检测器 2.1 感应线圈式车辆检测器基本原理 在同一车道的道路路基段埋设一组感应线圈,每组感应线圈与多通道车辆检测器相连。当车辆分别经过两个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将被检测到,同时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并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处理。车辆检测系统外场设备部分主要由车辆检测器和检测线圈组成。 2.2 感应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的安装 感应线圈式车辆检测系统施工流程通常包括切割线圈槽、敷设线圈电缆、灌胶、测试线圈电气特性、车辆检测器安装调试。 (1)检测域选取。环形线圈通常安置在切割路面的槽里,其典型的宽度为6至8毫米,深度为4至6厘米。(2)路面画线。根据车道宽度和检测对象要求,确定线圈规格尺寸及匝数,进行路面画线,拐角处45度倒角,避免尖角损坏电缆护套。(3)锯缝开槽与清理。(4)铺装线圈电缆。(5)馈线敷设。(6)电缆固定。(7)线槽回填。槽内缝隙须填实并与道路结为一体,防止线圈在有车经过时产生颤动或松动。 2.3 感应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缺点 感应线圈式车辆检测器具有安装简便、抗干扰能力强、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

(完整版)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要本综合管控云平台是一套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综合管控云服务平台。平台可适配于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控管理接入设备的状态与运行情况, 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通过云平台对接物联网设备做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提供稳定、可靠、低成本维护的一站式云端物联网平台。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现场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PM2.5、气压等参数的数据采集,将参数数据远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 实时查看,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 二、拓扑图 现场传感器数据通过物联网中继器上传云平台,客户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 可以实时监控现场设备数据。

875物联网中继器 传感器 PM 2.5 Pe 端 移动端 Padyf5 ??n ? ?f 光 照 度 二氧化碳

三、系统构成 3.1 系统登陆 ① PC 端登陆: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可定制企业logo 及信息)如下图: ② 手机端登陆: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或Android 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3.2 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数据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并通过短信等功能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另外,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更直观的监测每个测温点实时情况,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