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

【考点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
【考点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

【考点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4?苏州一模)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A.B.C. D.

2.(2009?茂名)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

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光屏向左移动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左移动D.透镜向右移动

3.(2015?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4.(2002?天津)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5.(2014?本溪)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2013?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

A.A′O B.A′F 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

7.(2014?吉林四模)如图所示,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处,像成在Q处,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

A.P的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的右边

8.(2013?宜春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9.(2013?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图象;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正立的像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0.(2009?齐齐哈尔)小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当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cm,如果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10cm,能成倒立、的实像.

11.(2010?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12.(2013?德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移动,光屏应向移动(均选填“左”或“右”).

13.(2008?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14.(2011?潍坊)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下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15.(20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6.(20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的烛焰的像.

17.(2011?淮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移动.

18.(2013?苏州)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

19.(2012?静安区二模)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每一次实验,她改变物距,并移动光屏,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成像情况如图(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

知:.

②分析、比较图(a)和(b)和(c)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

知:.

【考点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4?苏州一模)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A.B.C. D.

【分析】本题要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去判断圆柱体PQ所成的像的形状.

【解答】解: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左边在2f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圆柱体的右边在2f以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凸透镜知识的核心内容,要牢记住规律.

2.(2009?茂名)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

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光屏向左移动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左移动D.透镜向右移动

【分析】本题首先要知道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条件:物体在焦点以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得到像;其次要用到透镜的焦距为15cm;可通过调节蜡烛或透镜满足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外.

【解答】解:将蜡烛左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光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透镜向右移动,也可以实现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能成实像的情形.

故选C、D.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概括为三区域两点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不成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3.(2015?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u>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 错误;

照相机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

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此题需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成像的特点及物距和像距的范围.

4.(2002?天津)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

知道在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知道实像都是倒立的,可能放大或缩小;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

【解答】解:A、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所以A说法正确.

B、实像可能放大或缩小;虚像是放大的,所以B说法错误.

C、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所以C说法正确.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像越大,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A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的关系,并搞清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要更善于总结,在成实像时,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5.(2014?本溪)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解答】解:(1)如图,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AB正确;

(2)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3)向右适当移动蜡烛,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的几种方法:

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根据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6.(2013?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

A.A′O B.A′F 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及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物距变大,此时像距应该减小,成的像也减小,由图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始终通过焦点并会聚到像点,所以像会沿A'F的方向移动.

故选B.

【点评】此题是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因.

7.(2014?吉林四模)如图所示,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处,像成在Q处,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

A.P的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的右边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V>U.

【解答】解:A、当凸透镜在P的左边时,当物体在P点时,像在Q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处,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符合题意.

B、当凸透镜在PQ之间时,当物体在P点时,像在Q点,说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或倒立等大的实像、或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焦距小于PQ且小于凸透镜到像的距离(因为当像是倒立的时候,像距一定大于焦距).把物放在Q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实像,像一定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在凸透镜的左侧,不会成在S处.不符合题意.

C、当凸透镜在SQ之间时,当物体在P点时,像在Q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是V<U,因为当物体成虚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

D、当凸透镜在S的右边时,和C选项一样,因为当物体成虚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物距.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凸透镜成虚像时像距大于物距,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一定大于一倍焦距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2013?宜春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分析】物体AB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在平面镜中又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实像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凸透镜又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如图,①物体AB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A1B1,

②实像A1B1如果不用光屏呈接,空气是比较干净时,眼睛是无法看到的,但是确实是存在的,实像A1B1又在平面镜中成像,相对A1B1来讲是正立的虚像A2B2,但是相当于AB来讲是倒立的虚像.

③虚像A2B2是A1B1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反射光线好像是A2B2射出的,A2B2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相对A2B2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对AB是正立、缩小的实像A3B3.

故选C.

【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用光屏接能看到像,如果不用光屏接,空气又是比较干净的,眼睛是无法看到实像的,但是确实存在的,此处学生不容易理解.

9.(2013?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图象;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正立的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图象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此时成像的特点及像距、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判断当物体在40cm刻度处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

【解答】解: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

物距=50cm﹣30cm=20cm;像距=65cm﹣50cm=15cm.

由上分析得:

20cm>2f f<15cm<2f

解得:<f<10cm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时,物距=50cm﹣40cm=10cm,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此题需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成像的特点及物距和像距的范围,难度稍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0.(2009?齐齐哈尔)小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当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果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10cm,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所以40cm=2f,则f=20cm.

如果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10cm,则u=40cm+10cm=50cm>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20;缩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1.(2010?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放大镜.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如照相机;

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测焦距;

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或幻灯机;

当u=f时,不成像;

当u<f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解答】解:由题知:

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所以u=2f,f=10cm;

当u=25cm时,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5cm时,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

缩小的;正立的、放大的、虚;放大镜.

【点评】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焦距;然后再对照物距分析像的特点.

12.(2013?德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右移动,光屏应向右移动(均选填“左”或“右”).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物距u>2f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此时u>2f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要使成的实像更大,应减小物距,所以蜡烛应靠近透镜而向右移动,同时要增大像距,所以光屏应远离透镜而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缩小;照相机;(2)右;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二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13.(2008?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二倍焦距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焦点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凸透镜成像中,有两个特殊位置,①二倍焦距处;

②焦点位置;这两个特殊位置是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像的分界点.

【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二倍焦距是物体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焦点位置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故答案为:二倍焦距;焦点.

【点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不仅要观察每个物距下,物体的成像情况;更要注意物体在由远处向近处移动过程中,物体所成像的变化情况.

14.(2011?潍坊)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下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缩小(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左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照相机.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如图,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光屏上成得到一个倒立、缩小是实像,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光屏在50cm~60cm之间,光屏在60cm刻度处的左侧,应用于照相机.

故答案为:缩小;左;照相机.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15.(20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b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分析】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物距有关,即: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动态成像规律: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

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与像的上下、左右都相反.

【解答】解:

当物体位于1倍、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此时越靠近1倍焦距,所成的像越大,要使成的实像最大,蜡烛要放在b点.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b;倒立.

【点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光学题目中属于常考的知识,对于动态、静态时的成像规律应牢记于心.

16.(20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

再移动光屏,能(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的烛焰的像.

【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像的移动情况.

(3)根据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再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

【解答】解:(1)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3)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淸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20cm >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2f>u>f,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上;能.

【点评】(1)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像的移动情况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2)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由物距或像距,求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再次根据物距和焦距,或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17.(2011?淮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像是虚像(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2)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若成的像靠近光屏的上方,可以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蜡烛,即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使成的像向下移动.或者直接向上移动光屏.这样都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解答】解:(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30cm=10cm.

故答案为:最小、最亮;10.

(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仍不能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此时成的是虚像或者物距小于焦距.

故答案为:物距小于焦距,像是虚像.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靠近光屏的上方.所以应向上移动光屏.

故答案为:上.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关键是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问题,在平时遇到问题要善于分析原因.

18.(2013?苏州)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乙(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放大镜.

【分析】(1)根据图判断出甲乙对光线的作用,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2)根据题意,当物距等于8cm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当物距为10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

从而分析出焦距的范围,得出4cm与焦距的关系.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由图知,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点,经过甲会聚到c点,说明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会聚到a点,说明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所以应选择乙透镜.

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所以f<8cm<2f,得4cm<f<8cm;

又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此时物距为10cm,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10cm >2f,得f<5cm.

若物体距离透镜4cm,则小于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照相机是根据成缩小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投影仪是根据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乙;正立、放大的虚;放大镜.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二:①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②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甲乙透镜的类型.

19.(2012?静安区二模)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每一次实验,她改变物距,并移动光屏,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成像情况如图(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分析、比较图(a)和(b)和(c)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像、像距均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

【分析】①根据图(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相同之处和成像的性质可得出结论.②图(a)和(b)和(c)中物距不断减小,像距不断增大,像也随之增大.

【解答】解:①分析、比较图(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物距都大于像距,而像的性质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因此可得出结论: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分析、比较图(a)和(b)和(c)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看出,物距不断减小,像距不断增大,像也随之增大.

由此可得出结论: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像、像距均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容易把刻度线理解成物距和像距.总结实验结论,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重复步骤2。 4、使物距u=f=10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移动透镜,观察像的变化。 6.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规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 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 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 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 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 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 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 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象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为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柱形凸透镜,所以成像时左右颠倒,上下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上下不变,故A 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B .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变大,上下不变,故B 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C .柱形凸透镜成像时左右颠倒,上下不变,不可能出现左右和上下都颠倒的像,故C 不可能出现,C 符合题意; D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左右颠倒变小,上下不变,故D 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则( ) A .焦距可能为18厘米 B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 D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2u f >,2f v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 v >;由题

意可以知道物距30cm u =,像距20cm v =,这种情况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 30cm 2f > 20cm 2f f << 化简可得 10cm 15cm f <<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8cm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 cm ,物距变大,依然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变小,所成的实像会变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 cm ,物距20cm u =,那么 2f u f <<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30cm v =,光屏应远离透镜10 cm ;故选D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 <f <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②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①和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 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 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 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 2f >,得:15cm f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 2f f <<,得:8f cm >,16cm f <;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 15cm f <<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C .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 4.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 ) A .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B .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C .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D .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答案】B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汇总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汇总 1.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填序号). 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 3.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选填“大“、“小”). 4.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5.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呈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的实像,如图1所示,此时的像距为cm.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完整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专题.doc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专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 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则可得到凸透镜的 焦距.器材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 3)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① 2 20 ②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③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 4 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④. ( 4)在图乙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 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 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 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 ( 4)当蜡烛距离透镜很近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了,小明撤去光屏,从(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可以观察到蜡烛的像.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成像图 说明: (1)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必倒立,且物与像分居透镜的两侧,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成虚像必正立,且物与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一定是放大的。 (2)物体沿主光轴移动,像也沿主光轴移动。对于实像来说,物体向靠近镜的方向移,像向远离镜的方向移,且像越来越大。对虚像来说,物向镜移,像也向镜移,且像越来越小。 (3)物体的物距一定,垂直主光轴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移动时,虚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是一致的,但实像的移动方向跟物体移动方向恰好相反。即物向上移,像要向下移;物向左移,像要向右移。 (4)透镜一部分被遮挡,这部分不透光,其余仍透光,仍生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些。透镜破裂后去掉一部分,就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①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②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a.蜡烛在焦点以内,b.烛焰在焦点上c.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d.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应依次放置这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的前提。能在光屏上显示的像是实像,l而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异侧.因此必须使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的两侧。 (2)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该在同一直线上这是像成在光屏上的前提。如果做这个实验时用的是光具座,在调节时只要按程序操作,很容易完成共线调节;但是如果你在做这个实验时没有用光具座就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3)实验中凸透镜的镜面、光屏面应大致平行这也是保证像成在光屏上的条件。因为若镜面和光屏面不平行,如镜面倾斜,根据凸透镜成像原因,像将成在光屏的一边而不会成在光屏上。 (4)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应该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是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的条件。有些同学认为,只要这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就可以了。事实上,如果三者的高度不同,则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或在光屏的上方,或在光屏的下方,不利于像的观察。 (5)实验中要注意凸透镜的定位由于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而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在2 倍焦距之外。所以实验时应给物距和像距留大致相同的调节空间。即凸透镜应该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靠近”,则对光线起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像清晰 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几点: ① 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时不成像,成实像,成虚像。 f u =f u >f u <② 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时,成等大实像,时,成缩小的实像, f u 2=f u 2>时,成放大实像或放大虚像。 ③ 成实像特点: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两侧 f u 2<且倒立,同时,,像变小,,像变大,物像移动方向一致。 ④ 成虚 ↑u ↓v ↑↓v u 像的特点:成虚像时,物、像在镜同侧,且正立、放大,同时,,像变大, ↑↑v u 像变小,像物移动方向也一致。 ↓↓v u ⑤ 成实像时,物、像距离最小值为4倍焦距(即)。 f 4口诀:一焦分虚实,分正倒;二焦分大小;物近(与焦点的距离)像远大,物远(与焦点 的距离)像近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像距大(于物距)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 像缩小。 例7: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 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 ,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 .放大的虚像 B .等大的虚像 C .缩小 的实像 D .缩小的虚像 例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D 、实像是实 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 六、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科学探究题 例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 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7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 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 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巩固练习: 1.如图8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 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 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 致在____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 下)调整。

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及配套练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 1 2,成像规律 3,动态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和像距均变大,物距变大,像和像距均变小4,如何调节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物体,凸透镜,光屏) 5,带透镜的透镜(凸透镜会聚光,故像向透镜方向移动;凹透镜发散光,故像远离凸透镜)6,二次成像(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凸透镜位置变动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放大或缩小的2次像,2次的物距和像距互换) 7,光屏上接收不到像的原因:①光屏中心,烛焰中心,透镜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②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③物体放在焦点上④物距太小导致像距太长而光具座长 度不够 8,凸透镜部分被遮挡光屏上呈完整的像(像变暗) 9,凸透镜的凸起程度越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焦距就越小 10.测焦距,平行光法,二倍焦距等大法 11.倒立的像的理解:上下倒立,左右倒立 12,用光具座可以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3,u+v>=4f

同步练习题 1.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 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 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word版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答案:(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 上 C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 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 ) 凸透镜像的性质 甲倒立放大实像 乙倒立等大实像 丙倒立缩小实像 丁正立放大虚像 A.甲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B.乙透镜的焦距最小,丁透镜的焦距是16 cm C.丙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D.丁透镜的焦距最小,甲透镜的焦距是16 cm 5、.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 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具座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1、估测凸透镜焦距 f = cm 2、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一、二) 3、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表格三) 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怎样找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表格一:成实像时(f= cm) 表格二:成虚像时(f= cm) 表格三:结论(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表有关系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使物体向前运动的和阻碍物体运动的.由于物体匀速运动,物体处于状态,故等于拉力.只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即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设法控制实验条件(变量).分别确定滑动摩擦力与每一个因素的关系.请写出控制变量的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1.如图1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填入表格。 2.如图14-1乙所示,把砝码放在木块上,以改变木板与木块间的压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并与F1大小进行比较。 3.如图14-1丙所示,把棉布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 实验次数实验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分析与论证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__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______ 压力越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____。 ●评估 由于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的作用,为保证拉力水平,拉动木块时手要握住测力计的_____ ,拉木块时尽可能__________ ,指针不要颤动。 ●交流与合作 各小组成员对比实验活动,总结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专项练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项练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专题概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在各地中考中均是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及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深入考查探究实验中的一些延伸规律,属于中高难度题目。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①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大小与成像大小之间关系的判定 [规律方法] 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那么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像距等于物距,那么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以上规律反之也成立。 ②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变化与成像大小变化关系的判定 [规律方法] 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所成实像会远离凸透镜,且同时像会变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当u>2f时,f< 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速度;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移动速度。 ③物距、像距与凸透镜焦距之间关系的判定 [规律方法]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根据物距及像距大小判断焦距范围;二是根据物距或像距及像的性质判断焦距范围。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归结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来,所以要明确:当u>2f时,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物距或像距代入即可求解。 ④像不在光屏中央时,调节器材方向的判定 [规律方法] 一是物体的像成在光屏上方时,蜡烛、光屏需要向上调节,凸透镜向下调节;物体的像成在光屏下方时,蜡烛、光屏需要向下调节,凸透镜向上调节。 ?类型一物距、像距大小与成像大小之间关系的判定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ZT-1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假设保

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 实验0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解析版)

实验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①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2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③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④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f 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⑤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⑥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⑦表格: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实虚 大小 正倒

【实验结论】: 【考点方向】: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

10cm和30cm,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20c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其中利用太阳光来寻找焦点时一定要:让太阳光正对透镜(使光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 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4、光屏上没有像原因: ①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内; ②焦距太大,像成在光具座外。 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处。 ④三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5、若像成在光屏左上角,可将①蜡烛左上移;②透镜右下移。 6、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时发现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该如何操作:①向上移动光屏②向上移动蜡烛③向下移动凸透镜。 7、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或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 8、用不透明纸带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光屏上的像仍是完整的,只是会变暗。 【创新母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单选题: 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u=8cm 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 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 正确的是( ) A . u=20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 . 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 . u=9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 . u=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 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 18cm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 )A . 10cm v f v 18cm B . 5cm v f v 9cm C . 9cm v f v 10cm D . 18cm v f v 20cm 3、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 C .倒立、放大的虚像 D . 4、 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 .透镜的焦点以内 C .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实像 ) B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 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 30cm 处向15cm 处移动时,则 ( ) 6、 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 __________ 焦距,得到了 _________ 实像. 7、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 .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 . & 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 v 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 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 ,像移动的速度是 __________ . 9、 物体从焦点处向 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 ________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__________ ;像的虚实如何变化? __________ . 10、 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 __________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是 __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 是 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 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 像,如 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二、填空题: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点整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点整理 一、实验问题 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如果像成在光屏的上面,可以把光屏往上调,也可以把蜡烛往上调,还可以把透镜往下调; 3、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实验中,如果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成像性质不变,但亮度变暗一些。 5、当物体与光屏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时,只移动凸透镜能二次成像。 二、实验结论 1、当u>2f(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应用:照相机;(u>v) 2、当u=2f (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像距等于2倍焦距),应用:测焦距;(u= v) 3、当2f >u>f(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像距大于2倍焦距),应用:投影仪;(u<v) 4、当u=f(焦点上)时,不成像; 5、当u<f(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v(物距小于像距),应用:放大镜; 三、规律拓展 1、成实像、虚像的条件: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分虚实; 2、成放大、缩小实像的条件:u>2f时成缩小的实像,u=2f 时成等大的实像,2f >u>f时成放大的实像。即:二倍焦距分大小; 3、像的倒正条件:u>f 时成倒立的实像,u<f 时成正立的虚像。即:一倍焦距分倒正;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5、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像距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实像时:物距小像大像距大,物距大像小像距小。) 6、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 7、凸透镜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 8、实像和虚像: 实像:光折射(或反射)后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成在光屏上。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虚像:不是光折射(或反射)后实际会聚而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完整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⑴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填“上”或“下”);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 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 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4.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所 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若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要较快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放 大的像,你认为该怎么做? ⑸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 动光屏,他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_____(填“暗”或“亮”)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_,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⑵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烛焰由如图所示的位置向凸透镜靠近5cm,则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⑶若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光屏上______得到烛焰清晰的 像。(先填“能”或“不能”) 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也一起来探究,并回答问题: (1)你知道如何测量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吗?请说出你的办法: (2)小明拿起凸透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如图)可以看到物体的像,请你分析小明看 到的是______(填“正”或“倒”)立的_____(填“实”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成像规律 二.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 三.考点归纳: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 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15.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有大小不变的光斑。 16.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出现大小变化的光斑。 17.如图所示,若光屏上有像,像必定是倒立、缩小、实像。这时候把凸透镜固定,把光屏和蜡烛调换,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实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实验”教案

20XX年周棚中心校暑期备课教案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校周棚中学备课者刘顶宝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教材简析 《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内容是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准备和铺垫,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获得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感性认识,对下一节的学生学习和本章内容的掌握都有很好的帮助,因此,这节内容的教学很关键也是很重要。 学情简析 生活中的透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学生对本节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学生并不陌生,照相机、放大镜这些工具学生都接触过,因此,这节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太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特征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光屏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照相机、放大镜,让学生分别观察它们的镜头,然后问,它们的镜头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用它们成像时有什么样的区别?(学生讨论、交流)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 二、教授新课 1、照相机 请一位会操作照相机的同学用相机给窗外的景物照相,并提问该同学,你从取景框里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学生操作并回答。) 老师接着提问:生活中的相机我们不便打开,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课桌上的放大镜做一个照相机的模型,请同学们按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并试着用它照窗外的景物。(学生用大约7分钟时间做),观察时请注意,半透明纸上的像是不是头朝下的倒像?像与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