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塑料瓶无知真是害死人!

对塑料瓶无知真是害死人!
对塑料瓶无知真是害死人!

偶然从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塑料瓶的知识,吓了一跳,看来无知真是害死人呀!

就此事我又想到:这些本来应该成为生活常识的知识,恐怕连一些专业人员也未必清楚,更甭说普通百姓了。像这样关乎千千万万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识,为什么不普及呢?没让普通百姓都了解这些知识,那么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算不算失职呢?

这篇网文的原始出处一下子难以确切查证。我查询的结果,最早是2009-2-23 15:23出自“19楼空间”网站,后来在网上转贴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一些人的整理,比如2009-7-21 09:20在“三明论坛”上又被网友添加了几张照片,加了一个关于阿联酋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而得癌病的引子。

作为文科生出身,我缺乏塑料专业知识,看了这些确实感到震惊。平时我们总想着一些塑料瓶扔了很可惜,尽量多次重复利用一下,孰不知塑料瓶的使用禁忌多多。

塑料呀,塑料,如今的人类已经须臾无法离开,可它潜藏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为方便网友阅读,我把这些材料集纳如下,不免有重复和不一致之处,尚希见囿!

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 1

农夫山泉4升装,底部标示 2

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 5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PVC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PE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PP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

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PS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PC其它类

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百货公司常用这样材质的水杯当赠品。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直晒。

“1号”PET: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2号”HDPE: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目前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最好不要购买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号”LDPE:保鲜膜、塑料膜等

★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号”PP:微波炉餐盒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使用: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6号”PS: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

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

滚烫的食物。

“7号”PC其它类:水壶、水杯、奶瓶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制成饮料瓶的化学物品。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2 高密度聚乙烯

3 聚氯乙烯

4 低密度聚乙烯

5 聚丙烯

6 聚苯乙烯

7 其它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和混合料

我们知道,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是有毒的,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会过滤塑料或者是把塑料带进饮料。在很多场合中,你或者是你的朋友会说:“我不喜欢喝这种饮料,它的味道像塑料。”这就是说明:你或者你的朋友正在喝着塑料了。

以上最有毒的是3、6和7号。如果在瓶底上出现这三个数字,千万不要喝这些饮料。

塑料瓶底的1、2、3、4、5、6、7暗藏玄机

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材质 带箭头的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 1——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科学家发现,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对人体具有毒性。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 2——HDPE 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3——PVC 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4——PE 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PP 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 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PS 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关于日本环境保护的认识

关于日本环境保护的认识 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给我们看一些NHK的纪录片,最近我们便看了一系列日本自然环境介绍的纪录片,深切地感受到了日本是个美丽的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块做得非常的好。 而凡是到过日本的人,无论是常住,还是短期访问或旅游,几乎都对日本良好的环保状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山清水秀天蓝,能绿的地方都变绿了,甚至许多楼房屋顶也栽上了花草。据日本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日本的绿化覆盖率高达66%以上。由于绿色拥抱着日本,即使刮大风,也无尘土飞扬,多年来,日本从没有发生过沙暴、尘暴。曾听说过一个夸张的说法,在日本街头站上一天,衣服上也不见得会有多少灰尘。可见日本的环境保护非常到位。 但是事实上,战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日本,将复兴经济摆在了优先位置。由于片面发展经济,环保意识薄弱,使得以工业集中的地区为中心,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的环境公害污染,成为污染问题渐露端倪的时期。日本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然而事实证明,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并未引起整体经济的衰退,反而促进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闻名世界的“四大公害”事件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由于环境污染造成居民患病的情况在日本比比皆是:在熊本县,由于当地的氮肥厂直接排放含汞废水,污染了水俣海湾而使当地渔民患上了水俣病;在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厂排放废气,导致周围许多居民患哮喘病死亡;在富山,由于当地的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含镉废水,许多居民患上了骨痛病。 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害病例接连发生,公害病的受害者继而开始了漫长的法庭诉讼斗争,随着调查取证的深入,事实越来越清楚,企业不得不承认了废水的污染,政府也不得不承认了轻视环境的政策责任。 在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不断出台大量详细的环保法律,分门别类地给工业制定了严格的废弃物排放标准,海湾、湖泊、河套等地区还要更严格,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日本政府对于企业不采取强制措施,要求企业达到什么标准,更不直接下达治理指标,而是通过公布全社会污染控制总目标引导企业进行环保,同时通过市场行为,也就是能源价格等调控企业环保行为,减少环境污染。工业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废汽废水废渣等,解决措施主要是通过各种法律和经济措施解决,要求工厂减少排放,否则处以罚款,而对于工厂在环保科研、设备方面的投入,政府给以一定的补贴,企业根据生产情况提出环保课题,

塑料瓶底的数字表识含义

塑料瓶底数字标识的含义 水杯、矿泉水桶、塑料餐具、饮料瓶、婴儿奶瓶……这些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或被加热或被长期重复使用。殊不知,这些生活习惯隐含着致命的“杀机”,而玄机就隐藏在塑料瓶底的数字中。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常见于矿泉水(chang2 jian4 yu2 kuang4 quan2 shui3)凭 碳酸饮料瓶等。温度达到70℃时易变形,且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了。1号塑(hao su)料品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ge yue hou _ke neng shi fang chu zhi)癌物DEHP。这类瓶子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能装酒、油等物质。 HDPE高度密聚乙烯 常见于白色药凭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用来做水杯,或者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 PVC聚氯乙烯 常见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耐热至81℃时达到顶点,高温时容易(_shi2 da2 dao4 ding3 dian3 _gao1 wen1 shi2 rong2 yi4)发生有害物质,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 PE聚乙烯 常见于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发生,有毒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

PP聚丙烯 常见踊止浆凭 优酪乳凭 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制品,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T制造,由苴PET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PS聚苯乙烯 常见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放出有害化学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PC其他类 常见于水壶、太空杯、奶凭 百货公司罕用这些材质的水杯当赠品。不过,这种材质的水杯很容易释放了有毒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另外,使用这种水杯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晒。 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近年来,奶瓶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专家指出,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更谈不上释出。只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PC的塑料结构,则可能会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应以PC水瓶盛热水。如果容器有任何摔伤或破损,建议停止使用,因为塑料制品表面如果有细微的坑纹,容易藏细菌。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的塑料器具。 (责任编辑:chem) PC7是塑料的环保循环标志 数字1-7表示常见的塑料品种,含义如下: 1: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脂),这种材料制作的容器,就是常见的装汽水的塑料瓶,也俗称“宝特瓶”。 2:HDPE(高密度聚乙烯),清洁剂、洗发精、沐浴乳、食用油、农药等等的容器多以HDPE

赴日本环境保护考察报告

赴日本环境保护考察报告 20**年12月1日至19日,省委组织部、省环保厅和省外办联合举办了我省首期环境保护专题研讨班。部分省辖市以及县(市)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共28人,在国内进行了4天培训后,接着赴日本进行专题培训考察。在日期间,我们主要考察了福冈、东京、大阪等地,拜会了福冈县知事、议会议长和环境部部长,亲身感悟了日本在生态工业园建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此次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内容精当,收获丰硕。我们所见所闻都是当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课题。特别是日本社会推进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完备的环保管理体制机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研讨班,不仅让我们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而且看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今后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了直观的标准和现实的参照系。 一、日本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发展过程日本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比较成功,在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但他们也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再恢复”的艰难道路,他们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也是随着经济增长、污染加剧而逐步改变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二战后的最初**年,日本为追赶欧美国家,盲目发展重工业、化学工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福冈县的北九州市、大牟田市的“七色烟”、“七彩河”即是典型。二是60年代-7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污染的治理,但是在“经济优先”观念的主导下,企业仍是被动开展污染治理,环境污染并未真正得到抑制。三是80年代-90年代,针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日本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由“经济优先”向“经济与环境兼顾”转变,日本企业由“被动治污”逐步走向“主动治污”,日本经济社会开始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四是行至21世纪,日本环保理念发生了新的、质的飞跃,循环型社会系统的确立、企业主动治污理念的强化、知识经济的形成,使日本社会形态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根本转变;环境保护实现了由被动的

塑料瓶的知识及危害

塑料瓶瓶身及瓶底编码数字的危害意义 首先我在塑料厂上班有10几年了,自认对所在行业的塑料有了一定的认识,看到网上的报道,心里一热就转来加以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加以整理,以方便各行各业更选好,选对自己所要用的各种塑料包装。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请朋友们认真了解。 据网上报道的一个引子: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BPA塑料材质又名双酚A,是一种酚类化合物,对人体有一些危害,但是也有很多药物中含有这种成分用来杀病毒或者提高抵抗力。在包装物中使用这种物质来增加透明度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BPA在化工行业是允许使用的,但是残留量是要严格控制在0.5毫克/升之内。过去我们一直沿用这个标准。也就是说,只要限量使用BPA 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危害的。BPA普遍存在于太空杯、奶瓶、食品容器、水壶等当中。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 1 农夫山泉4升装,底部标示 2 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 5 以下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塑料产品的特性 1:PET (PE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像玻璃瓶一样的高透明)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日化类等。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2:HDPE——高密度聚乙烯:(半透明)能耐冷热0℃以下-100℃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等多种用途。不要再循环用做其他用途如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3:PVC(V)——聚氯乙烯:(透明)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4:LDPE聚乙烯(比HDPE要软。比HDPE要透明一些)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5:PP聚丙烯(较硬。透明度比HDPE好一些)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PS聚苯乙烯(硬胶透明)

塑料瓶在日化行业的应用现状

在 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品牌经营成为了企业国际竞争的重 要战略。品牌开发、品牌教育和品牌创新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中国企业在不断摸索、创新中求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化妆品、洗涤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商家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更是费尽心思,在化妆品、洗涤用品的包装上下足功夫,它需要优质的包装材料以提升其身价。从而促进了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的发展,塑料瓶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的包装,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且成型性能好的塑料材料,可以制造成各种结构和造型的塑料瓶,并且能够进行各种装饰和装潢设计,更好地发挥包装的销售功能。因此,现代化妆品、洗涤用品的包装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装潢精美。近几年,由于塑料瓶在设计、装潢、材料选择、成型工艺及技术的迅速提高,使它在化妆品、洗涤用品包装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包装材料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一、塑料瓶在日化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1.注重包装营销设计,提高产品 竞争能力 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经济水平等差异,其购物的心理也不同。因此,应根据产品定位和消费群的差异而确定不同包装设计策略。一是系列包装,洗涤剂特别是洗发水,常由具不同功能的品种组成系列产品,其图案完全一致,只以不同色彩标示相异功能。例如,飘柔的“首乌黑发”瓶身黑色,给人乌黑发亮的秀发之意象。“滋润去屑”则是翠绿色,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效果。二是组合装,即把相关用途的产品集中在一个大包装袋中同时销售,洗发水和洗手液或沫浴露与洗面奶装一个透明的小手提袋内,价格比单件产品出售稍稍便宜。设立模拟货架,检验包装设计的美观程度是宝洁公司常用的宝典,非常值得国内企业的借鉴。 2.塑料瓶规格的多样性,以满足 不同的消费层次 由于化妆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生产商在化妆品包装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对于中低档化妆品,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包装容器的容量大小呈现多样性,以方便消费者的选择’鸦对于高档产品,采取小容量容器进行包装,以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相对来说,洗发水和沐浴露的用量较多,500ml-750ml的家庭装也就很常见。 3.塑料用材的多样性,以满足不 同的产品包装需求 普通的化妆品、洗涤用品包装容器,绝大部分取材于高密度聚乙烯 HDPE。为满足不同产品的包装要求, 塑料瓶选用的材料也日益丰富起来。 由于透明容器能让消费者清楚的看到内容物,因此消费者对透明容器的要求越来越广,而透明聚丙烯 CPP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主要材料,PP透明包装瓶的开发是近几年国内 外塑料包装的一个热点。与其他透明塑料树脂相比,CPP是一介质优价廉、极具竞争优势的新品。高透明的聚丙烯容器,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和光泽度,欣赏性强,颇受欢迎。如伊卡璐的草本系列用的就是此类容器,透过全透明的瓶壁和洗发乳,可看到后壁粘贴着的绿油油草丛图象,让人赏心悦目。 透明的PET塑料瓶同样已成为如今日化和化妆品厂家争相使用的包装容器。如纳爱斯、蓝月亮、开米以及屈臣民等一些企业和品牌的沐浴露、护肤品、洗涤用品等都率先使用了 PET材料的包装容器。PET瓶有如下 的特点。一是容量范围广,经过拉伸吹塑成型工艺生产的高强度、高透明的塑瓶,常用的容量范围可以从几十毫升到2升瓶;二是透明度与光泽度好,有着很好的可塑性、耐冲击性及尺寸稳定性,化学性能稳定,阻气性好; 3PET瓶触感柔软。 4.模内贴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化 妆品、洗涤用品包装的档次 模内贴标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己经有相当的时间了,其模内标签的制作和模内贴标机的生产应用己非常成 塑料瓶在日化行业的应用现状 42 2006年12月 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CurrentSituationOfPlasticBottlesInDailyChemicalField 日化包装DailyChemicalPack 中国包装工业

塑料的一些危害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d5387012.html,) 塑料的一些危害 一、对人的危害: 1、破坏免疫力 部分塑料袋和纸质餐盒会添加一些增白剂、荧光粉,它们除了有潜在致癌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 2、引起血液系统疾病 非食品用塑料袋中含有的聚氯乙烯,经加温加热后,就易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引起肝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 3、致癌 食品用塑料袋的成分多为聚乙烯,在110摄氏度以上能分解出有毒物质,像油条等刚出锅的油炸食物,温度远超过食品袋的耐受温度,可能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更多精彩内幕,双击本段文字查看;轻者可能头晕、恶心,重则有致癌可能。孕妇如果中毒,胎儿出现畸形的几率很大。

4、导致胆、肾结石 不合格的硬塑料餐盒和塑料袋中多含有工业碳酸钙和石蜡。碳酸钙可让人出现便秘或胆、肾结石,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内,就会在人体内反映出来。石蜡则会让人拉肚子。 5、影响智力 如果塑料袋中重金属超标,会对血液系统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6、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塑料易燃,燃烧时会产生甲苯,少量甲苯会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环等,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二、塑料垃圾袋的危害 1、塑料袋的回收价值很低,几乎很少的塑料袋是可以回收的。无法回收的塑料袋只能被当做垃圾丢弃,大量的塑料袋垃圾

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2、塑料袋的结构很稳定,非常不容易降解,自然降解几乎要花100年。 3、被四处丢弃的白色垃圾一部分会被埋进土里。土壤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塑料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它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4、塑料袋的一种处理方法就是焚烧,但是在焚烧塑料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5、塑料袋处理困难,因其难降解,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较大。 6、塑料袋的存在对野生动物来说也是一种威胁。因为动物无法辨识塑料袋是不是食物,所以塑料袋会被动物们当做食物而误食。误食塑料袋的动物们因无法消化,会被活活饿死。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d5387012.html,/?cj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塑料制品底部数字的含义

塑料制品底部数字的含义 “01”喝完就丢;“01”代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常用于制作矿泉水、碳酸饮料等瓶装饮料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是,由这种材质制成的饮料瓶不能装热水,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溶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科学家同时发现,这种塑料制品使用超过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因此建议喝光了的饮料瓶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是储物容器。以免对健康造成危害,得不偿失。 “02”不建议作盛水用具;“02”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装有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或是在商场中通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种材质制成。可耐110℃的高温,若标明用于食物则可用来盛装食品。盛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常因不好清洗,留下残留,从而变成细菌的温床。如帖子提到的,不同于其他的饮料瓶,4L装的农夫山泉底部标记为02。虽然看上去比一般的矿泉水瓶牢固很多,但也不建议用来做盛水的用具,长期使用有害物质产生的可能性很大。 “03”千万不要让它受热;“03”代表PVC(聚氯乙烯),常见于雨衣、塑料膜。用该材质制成的塑料制品易产生两种有毒有害物质:一是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质。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若是不慎进入人体,容易致癌。故很少用于食品包装,若碰巧遇到,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04”超过110℃会出现热熔现象;“04”即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塑料膜的原料,耐热性不强。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而若包裹在食物外部同时加热,食物中的油脂更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05”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05”代表PP(聚丙烯),这是唯一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材质,所以成为了制作微波炉餐盒的原料。耐130℃的高温,熔点高达167℃,透明度差,小心清洁后便可重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05号PP(聚丙烯)制造,但盒盖却以0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却不耐高温,所以不能同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以后加热餐盒前,别忘了先把盖子取下哟。 “06”切忌直接加热碗装的泡面盒;“06”即PS(聚苯乙烯),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致癌物质)。虽然又耐热又抗寒,但也会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因而切忌直接在微波炉中加热碗装的泡面盒! “07”小心用,便可避免“双酚A”;“07”代表PC及其他类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因为含有有毒双酚A而备受争议。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被百分之百地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更谈不上释出。但没有厂家能够保证双酚A已被完全转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有所注意。 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若你手中恰好有编号为07的塑料制品,可采用以下方法避免:使用时勿加热,勿在阳光下直射;不用洗碗机、烘碗

塑料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塑料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1)在设计挤压式塑料瓶时,如果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瓶的横截面应为矩形或椭圆形,对于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或其他柔性塑料瓶,其横截面以圆形为好。这样便于内容物从塑料瓶内挤出。与塑料瓶口配合使用的塑料件主要为瓶盖和密封器。塑料瓶口的设计应重点考;虑如何使塑料瓶口能更好地与盖和密封器配合塑料瓶的底部,是塑料瓶力学性能的薄弱部位。因此,塑料瓶的底部一般设计成内凹形;塑料瓶的转角处,及内凹处,均做较大的圆弧过度。为便于塑料瓶的堆放,增加塑料瓶的堆码稳定性,塑料瓶的底部应设计内凹槽。 (2)塑料瓶表面采用标贴时,应使标贴面平整。可在塑料瓶表面设计一个“框格”,使标贴准确定位,不产生移动。在吹塑成型时,型坯吹胀首先接触的部位,总是趋于先行硬化的部位。因此该部位的壁厚也大一些。边缘与转角部位,是型坯吹胀最后接触的部位,该部位的壁厚较小。因此塑料瓶的边缘和抹角部位应设计成圆角。改变塑料瓶的表面形状,如塑料瓶中部相对地细一些,增加塑料瓶的表面的周向凹槽或凸筋,可提高塑料瓶的刚度和耐弯曲性。纵向的凹槽或加强筋,可消除塑料瓶在长期负荷下的偏移、下垂或变形现象。 (3)塑料瓶的印刷面,是消费者注意力最集中的部位。印刷表面应平整、连续;如果塑料瓶含有手柄、凹槽、加强筋等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不能给印刷操作造成不便。椭圆形塑料瓶,刚度也较高,

但模具的制造费用较高。因此为保证塑料瓶的刚度,除选择刚度高的材料外,还要通过塑料瓶的外形设计,增强塑料瓶的刚度和耐负荷强度。 (4)由于大多数塑料具有凹口敏感性,塑料瓶在尖角处、口部螺纹的根部、颈部等部位,容易产生裂缝和开裂现象,所以这些部位应设计成圆角。对于矩形塑料瓶的转交处,需要支撑塑料瓶的大部分负荷,因此局部增加该处的壁厚,还有利于提高塑料瓶的刚度和耐负荷强度的。

瓶子底部的数字

塑料瓶底部的数字是什么含意?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1: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3:PVC 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4:PE 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5:PP 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6:PS 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7:PC其它类 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百货公司常用这样材质的水杯当赠品。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直晒。

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

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 摘要: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也大大增加,已成为环境污染中很明显的问题。为了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大力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本文介绍了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现状。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处理;再资源化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国内资源严重贫乏短缺。日本战后经济以一种高原材料消耗、高能源投入、高经济增长以及高环境破坏的模式迅速发展,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垃圾和产业废弃物,在70年代又发生了“能源危机”,日本每年排放出产业废弃物4亿t,生活垃圾约5000万t,大部分废弃物原来都被用来填海或被焚烧处理,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再利用资源,还污染了环境,由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因此政府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同时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为了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大力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在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中进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是发达国家中对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工作开展最成功的,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上,日本政府提交了《环境白皮书》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环境白皮书》提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强调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负担。技术革新要适应环境产业的发展,争取环境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强调了“3R原则”,即减少废弃物的排放(reduce)、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并按照这些原则推进资源再生体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 在谈到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下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城市固体废弃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除的固体废物。典型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餐厨垃圾、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建筑垃圾、电子废物、报废汽车、医疗废物、污泥等。以下是日本对于几种典型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一、建设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及用途 建设废弃物包括建筑开挖土方、水泥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建筑木材、建筑污泥、建筑混合废弃物等。建设废弃物约占产业废弃物的20%,其中可利用的占40%。在各种建设废弃物中,水泥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的再利用率较高。1993年,日本建设省提出了建

塑料制品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塑料制品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塑料制品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物品,它的使用频率很高,材质轻便,成本低,通常被用来制成盛放物品器皿、拖鞋等等。但是,众所周知,劣质的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塑料制品对人体的危害又有哪些呢?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塑料制品的危害,从而避免错误的塑料制品使用方法。 其一,影响农业发展。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二,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

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其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其四,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关于塑料制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些就是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塑料制品虽说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化学反应,所散发出的物质和气味对人体会产生危害,但因其便利、轻便的特性使它依旧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所以,我们平常只要避免将塑料制品放置特殊环境之中,不将它作为盛食物的器皿使用,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常见的塑料瓶的分类与识别

常见塑料瓶材质分类与识别 在一些家庭、小吃摊,重复使用塑料瓶装水、酱油、食用油、醋等非常普遍。家庭中多以老人为主,他们认为塑料瓶扔了可惜,为了节约而重复使用,且认为这种塑料瓶洗干净后就很安全了,并不清楚塑料瓶隐含的毒性。在学校,很多学生水杯杯身是塑料的,底部三角形内有“7”的字样,而有的学生水杯无任何标识。 在超市内,部分桶装牛奶、果汁、矿泉水等饮料的塑料瓶底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为“1”。而桶装食用油底部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为“1”或“2”,且三角形下方有“PET”或“PETE”字样。化妆品塑料瓶底的数字大多数为“2”,并标有“HDPE”字样。部分速食方便面的塑料包装底部三角形数字为“5”。塑料旅行杯、桶装矿泉水底部大多标示为“7”。在酒水专区,桶装白酒的种类非常多,桶上均贴有产品的商标,但塑料桶底没有任何标识。 1-1 塑料瓶底标示 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SPI)制定了塑料制品使用的塑料种类的标志代码,是在三个箭头组成的代表循环的三角形中间,加上数字的标志,他们将三角形的回收标记附于塑料制品上,并用数字1到7和英文缩写来指代塑料所使用的树脂种类。这样一来,塑料品种的识别就变得简单而容易,回收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现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这套SPI的标识方案。中国在1996年制定了与之几乎相同的标识标准。 1 -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董金狮指出,饮料瓶不能循环使用装热水,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科学家发现,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对人体具有毒性。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

饮料瓶底部三角形圈内数字可怕的秘密

饮料瓶底部三角形圈内数字可怕的秘密 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1 农夫山泉4升装,底部标示2 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5 现在就为大家分析下面的图片: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PE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PP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PC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PC其它类

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

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 摘要: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很成功,本文主要对他们的成功做 法进行小结,希望能为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一点启示, 同时也对广州市目前实施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日本,广州,垃圾分类,启示 Abstract: Japan's waste recycling do very successful, this paper summaries successful practices, the hope for our garbage classification work to bring a little inspiration, simultaneously to guangzhou current implementation work a little advice wast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Keywords: Japan, guangzhou, garbage,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有幸到日本考察学习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感触颇深。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始于1980年,

从最初的简单分类,到如今的固废产业,日本的垃圾分类在不断完善着,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据称,日本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倡导了一种“3R”生活方式(Reduce,Reuse,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一、科学细致的分类方法 日本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体现了政府与市民自治组织、市民之间的高度互动和配合。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十分仔细、认真,各种考量都非常科学、周到。 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垃圾要在规定的时间放到规定的地方,这就是日本垃圾的“双规”,并且垃圾分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到不同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小到不同的社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垃圾收集日和时间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每年的12月份,居民会收到一张特殊“年历”,标记着来年收集不同垃圾的日期。年历会用黄、绿、蓝等颜色来标注。同时日本各市政府会给当地居民一个垃圾分类回收表,指导居民如何分类。此外,社区也会通知居民一周中哪一天收集哪种垃圾。政府给市民不定期配发生活垃圾计划简报,只要计划有变,无论是多么小的变化,都会及

塑料瓶底的数字1到7代表意思

塑料瓶底的数字1到7代表意思 数字1代表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董金狮指出,饮料瓶不能循环使用装热水,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科学家发现,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对人体具有毒性。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阿联酋女童就是因为16个月使用同一矿泉水瓶,结果致癌物DEHP析出,才不幸患的癌症。) 数字2代表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 承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目前超市和商场中使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种材质制成,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盛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清洁不彻底,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数字3代表PVC,即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但只能耐81℃高温。据介绍,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

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数字4代表LDPE,即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等都是这种材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数字5代表PP,即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0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0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数字6代表PS,聚苯乙烯 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数字7代表PC及其他类 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近年来,奶瓶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专家指出,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

历史上日本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

日本历史上出现的环境问题 二战以后,日本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曾因为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甚至出现水俣病、痛痛病、石棉灾害等危害人类健康的产业公害。 战后日本复兴经济,把出口从战前的以纤维为主流的轻工业产品转化到了重化学工业上来,这样在全国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河流海洋受到大面积污染,重金属流入生活用水中,造成水俣病、痛痛病的大面积爆发。水俣病的病因是有机汞化合物中毒,痛痛病的病因是镉中毒。而空气污染方面更是造成上万人死亡,最严重的就是四日市哮喘病。四日市的空气污染曾造成许多婴儿死亡,危害持续影响当地人民好几年。 日本环境治理现状 进入六十年代之后,整治环境污染成了全体日本人的共识。在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之后基本上使得可见的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在日本已经不再存在了。如今的日本可以说是亚洲最干净的国家。 日本环境治理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公害为起点,日本展开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国民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性防治污染、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境保护行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1、日本在环保领域的法律体系建设非常完善。这些法律对环境污染治理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不仅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还规范了各专项环境治理的原则和流程,在客观上为环保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如法律强调排放者责任和扩大生产者责任,约束生产者和污染排放者不仅要在生产过程遵循3R原则,还必须为产生的污染付出成本;同时,允许企业和地方政府将自身责任外的处理业务委托给获得许可的企业实施。法律还对

塑料对人类危害巨大

塑料对人类危害巨大 关于塑料,最令人感到不安的问题恐怕是长期与它们接触是否会对我们下一代的健康及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而检测结果表明,塑料中还有的类激素化学物质有可能在人类发育的关键阶段,即胎儿阶段及刚出生时造成细胞和组织变异。人们发现,怀孕的老鼠在长期接触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后,它们的胚胎发生了不正常的裂变。而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胚胎内的染色体也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这意味着,如果这种变化真的发生在人身上,那么不仅使我们的下一代受到影响,而且我们孩子的孩子也不能幸免。 潜在危害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真是无处不在(长筒袜、导管、电脑、儿童玩具、台球等),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到视而不见的程度。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我们并不知道。有些危害和香烟、铅、杀虫剂、石棉等物质造成的危害一样,是我们所熟悉的,可以检测到的。但塑料中的化学物质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危害:改变我们的激素或在成长过程中打乱生物信号。而且传统的对毒性的衡量标准不适用于塑料危害。因为,根据传统标准应属于安全范围的极低的微量接触也有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在太平洋上形成的塑料垃圾板块已经成为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巨大伤害。而与此同时,塑料也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它的印记。塑料中两种可能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化学物质是双酚A(即BPA,用于聚碳酸酯以及合成树脂的生产)和邻苯二甲酸盐(一种用来使塑料柔软、耐拉化学物质)。由于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科学界和公众极为关注

的问题。但要确定接触多少才算是有害,这非常困难。而且,在老鼠身上的试验是否意味着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这也不能肯定。 目前,很多科学家认同的一点是,塑料对胎儿和儿童发育会构成影响。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流行病学家和生物学家沙娜斯万说:至少有几十个研究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盐对人类繁衍有一定影响。 由于邻苯二甲酸盐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证据较为充分,欧盟已决定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该物质。2007年10月,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也签署通过一项法律,到2009年时限制在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使用该物质。 与此同时,BPA也成为公众对塑料安全问题关注的焦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BPA有可能对人类构成影响,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广泛报道。至少,在对老鼠进行的BPA接触试验中,人们已经观察到明显的改变,包括乳房和前列腺的变异,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去年2007年11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BPA至少会对胎儿和幼儿大脑构成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表的报告说,研究人员对抽取的2500名年龄在6岁到85岁的美国人进行了尿样检查,发现了93%的尿样中含有BPA,而且集中于12岁以下儿童。 目前尚不清楚6岁以下儿童是否比其他人接触BPA更多。因为婴儿的罐头食品储存在一个供加热用的聚碳酸酯瓶中,食用该食品的婴儿每天吸入超过20微克的BPA。而动物试验表明,微量的BPA就能造成影响。 减少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