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医药导报

HERALD OF MEDICINE

2000Vol.19No.1P.63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程顺峰

关键词钙离子体内代谢药理作用合理应用

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对钙的人均摄入量只有标准供给量的38%~52.5%,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达60%,男性达10%~13%。造成缺钙的原因与我国的膳食结构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加强对体内钙的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钙剂。1来源

钙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主要储存于骨骼中。体内钙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中钙营养素:初生~6个月为400

mg,7个月~2岁为600 mg,3~9岁为800 mg,10~12岁为1 000 mg,13~15岁为1200 mg,16岁~成人为8 000 mg;孕妇为1 000 mg;哺乳妇女为1 500 mg;老年人为800mg。我国膳食含钙量偏低,约400 mg/d,故还应从钙剂中补充一部分。

2代谢

体内钙是以钙离子形式被吸收的,许多钙盐溶解度较小,当pH为5~7时,其溶解度较大。食物中钙以3种形式为肠上皮细胞吸收:①肠腔中钙离子浓度较高时经细胞旁路被动转运;②细胞内吞饮及胞外分泌小体的流动过程;③跨过刷状滤膜直接进入细胞液(钙通道开放),扩散并与CaBP-D9K结合,在基底膜侧通过PMCA和Na+-Ca2+交换泵的作用被送出细胞。后两者使钙通过细胞被吸收,同时防止了细胞内钙的增加。体内甲状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调节钙的吸收排泄,实现正钙的平衡。钙的动态平衡一直维持约20岁,以后人体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丢钙过程,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终止。3药理作用

3.1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无机盐结晶体主要为羟磷灰石[Ca10(PO4)6OH],若体内钙磷供应不足或钙代谢障碍,在婴幼儿与儿童期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则发生骨软化。

3.2参与信息传递钙与cAMP和cGMP一样,起着偶联作用参与细胞活动的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依赖它的一系列蛋白酶系统而对细胞内广泛反应过程进行调节,一些神经递质在神经末梢释放同样也有受钙离子调节的多种蛋白质参与。

3.3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血钙降低可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当降至6

mg%时,可出现强直性惊厥,降至4 mg%时,则出现昏迷。而当血钙浓度过高,则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肌无力,甚至意识丧失。

3.4参与激素的分泌钙参与许多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加压素、催乳素及胰岛素等的分泌。

3.5参与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变化及心肌收缩与舒张的过程跨膜动作电位2时相(平台期)是由于进入细胞内的Ca2+-Na+与流出细胞外的K+相互平衡所致。钙是心肌收缩的“触发”物质,心肌收缩力受钙浓度改变的控制,高浓度的钙可导致心律失常并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此外,钙可增加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

3.6参与血液凝固的复杂过程

3.7参与血压的调节钙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据报道原发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血管钙离子高于正常值,且钙离子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

4合理应用

4.1影响钙剂吸收的因素①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②甲状旁腺激素;③降钙素;

④阳离子,如钠、钾、镁等,另有氟、磷酸盐等;⑤一些药物,如抗癫痫药、利尿药等;

⑥一些激素类,如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⑦生理因素等。另外,体内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促进了钙的吸收。而植物中草酸等,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而抑制钙的吸收。体内消化道的酸碱度与钙的吸收也密切相关。据研究表明,在通常膳食情况下,肠净钙的吸收率仅为34%。

4.2目前钙剂的现状目前国内市场有100多种补钙剂,以“活性钙”为主。从原料来源上可分为3类:①传统沿用的化学钙,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②海洋生物钙,如生牡蛎钙、煅解牡蛎钙、活性钙等,多为CaO及Ca(OH)2的混合物;③其他钙制剂,如骨粉、蛋壳等。

4.3合理应用钙剂补钙应了解钙制剂中钙元素的实际含量,并参考各类人群的补钙剂量。一般含糖钙剂的含量都较低,如钙糖片及保健钙片的含钙量不足10

mg。人体吸收1.0 g所需的钙剂剂量为:磷酸钙2.6 g,碳酸钙2.5 g,乳酸钙7.7 g,葡萄糖酸钙11.1 g,海洋生物钙剂2.05 g。采用随机交叉服含钙的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和牛奶等,测定各种钙制品中钙净吸收率分别为(39±3)%,(30±3)%,(27±3)%,(32±4)%和(31±3)%,显示出各种钙的净吸收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补钙时若不注意钙剂中钙的含量,则给钙的剂量必然是盲目的。

[作者简介]程顺峰男,33岁,学士,主管药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北京100043),专业研究方向是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发表论文17篇。

(1999-04-25收稿1999-05-12修回)

最新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1 重庆左兴燕 2 一.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 3 1. 主要不同点 4 (1)糖类和脂肪可在体内储存,而蛋白质则不能在体内储存。 5 (2)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和,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6 和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 7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只有在糖类、8 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供能。 9 2. 主要相同点 10 (1)主要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与吸11 收。 12 (2)主要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合成、分解与转变。 13 (3)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和。 14 二.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5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16 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7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18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9

20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21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22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23 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24 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25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26 蛋白质 27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8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29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30 31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32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3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34

钙和磷的代谢和功能

几种动物钙的动态代谢情况见表1。钙磷的代谢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同种类动物钙代谢强度不同;第二、随年龄增加, 周转代谢率降低,但是每天周转代谢的钙量仍可达吸收钙量的4-5 倍;第三、周转代谢强度大,一头35kg 重的猪,每天沉积和分解的钙量达23g 以上,仅有13% 左右作为净沉积钙,其余都是沉积后又分解进入体液循环,每沉积 1 克钙,平均需要8 克左右的钙进出沉积组织,即周转代谢是净沉积的8 倍左右,尽管成年动物在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净沉积率,但合成和分解的绝对量仍相当大。 表1 不同种类动物钙的代谢 动年物龄体 重 (kg) 摄 入 (g) 吸 收 (g) 内源粪 钙 (g) 内源尿 钙 (g) 总粪 钙 (g) 存积 钙 (g) 分解 钙 (g) 猪15 周 绵羊 6 月 牛 5 周 牛14 月 牛 5 年 人30 年(哺乳)35 30 50 380 500 70 11 2.65 5.8 26.6 63.0 0.92 4.7 1.3 5.3 9.6 12.6 0.31 1.45 0.85 0.5 6.46 6.0 0.12 0.11 0.05 0.01 微量 微量 0.18 7.8 2.2 1.12 23.46 56.40 0.73 13.3 2.4 15.0 0.88 10.2 2.03 10.3 0.87 引自Riis(1983) p.296. 钙、磷代谢的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参与血中钙、磷水平调节的有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3(1,25-(OH)2 -D3)等三种激素,这些激素对钙的吸收、进入骨中沉积、肾的重吸收和排泄等代谢过程都有调节作用。 钙在动物体内具有以下生物学功能。第一,作为动物体结构组成物质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起支持保护作用;第二,通过钙控制神经传递物质释放, 调节神经兴奋性;第三,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使Ca 2+ 进入细胞内触发肌肉收缩;第四,激活多种酶的活性;第五,促进胰岛素、儿茶酚氨、肾上腺皮质固醇, 甚至唾液等的分泌;第六,钙还具有自身营养调节功能,在外源钙供给不足时, 沉积钙( 特别是骨骼中) 可大量分解供代谢循环需要,此功能对产蛋、产奶、妊娠动物十分重要。 在所有矿物质元素中磷的生物功能最多。第一,与钙一起参与骨齿结构组成,保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完整;第二,参与体内能量代谢, 是A TP 、和磷酸肌酸的组成成分,这两种物质是重要的供能、贮能物质, 也是底物磷酸化的重要参加者;第三,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磷以磷脂的方式促进脂类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第四,保证生物膜的完整,磷脂是细胞膜不可缺少的成分;第五,磷作为重要生命遗传物质DNA、RNA和一些酶的结构成分,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如蛋白质合成和动物产品生产。

钙磷代谢

钙磷代谢 一、含量与分布 人体内钙、磷含量相当丰富,正常成人体内钙总量约为700~1400g,磷总量约为400~800g。其中99%以上的钙和86%左右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及牙齿中,其余部分存在于体液及软组织中表13—1 人体内钙磷分布情况 钙磷 部位 含量(g)占总钙(%)含量(g)占总磷(%) 骨及牙120099.360085.7 细胞内液60.610014.0 细胞外液10.16.20.3 二、生理功用 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原料。此外,分布于各种体液及软组织中的钙和磷,虽然含量只占其总量的极小部分,但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 1.Ca2+的生理作用①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当血浆Ca2+浓度降低时,可造成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以致发生抽搐;②能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常用钙制剂治疗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以减轻组织的渗出性病变;③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与促进心肌舒张的K+相拮抗,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与舒张;④是凝血因子之一,参与血液凝固过程;⑤是体内许多酶(如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同时也是体内某些酶如 1,25—羟维生素D3—1α—羟化酶等的抑制剂,对物质代谢起调节作用;⑥作为激素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Ca:能增强心肌兴奋性,又能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k:既能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又能降低心肌兴奋性) 2.磷的生理作用①是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苷酸、核酸、磷蛋白、磷脂及多种辅酶重要组成成份;②以磷酸基的形式参与体内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③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蛋白质磷酸化和脱磷酸化是酶共价修饰调节最重要、最普遍的调节方式,以此改变酶的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糖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2、使学生掌握蛋白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3、使学生掌握脂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4、使学生理解糖类、蛋白质、脂类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 5、使学生理解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关系,训练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等科学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肝脏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观点的教育。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科学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人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五部分的内容。 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 教材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途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缺乏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而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且这些变化又相当复杂。因此,处理这部分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向学生展示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总体轮廓。 (1)糖类代谢 教材从细胞或血浆中的葡萄糖来源,葡萄糖在细胞中的利用,即去路两个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糖类代谢,最后教材以表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做了归纳。 主要内容有:细胞或血浆中葡萄糖的来源主要有三,即①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②血糖浓度低于80-120mg/dL时,由肝糖元分解产生③由其它非糖物质(如甘油、氨基酸、乳酸等)在代谢中转化产生;细胞或血浆中葡萄糖的去路也有三,即①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②血糖浓度高于 100mg/dL时,在肝脏或骨骼肌中合成糖元③在细胞中转化为其它非糖物质。 (2)脂类代谢 教材选择了脂类物质的三个组成,即脂肪、磷脂和胆固醇中学生熟悉的脂肪作为重点,简要介绍了脂肪的代谢途径及其特点,并用表解的形式做了归纳总结,最后教材提了一下血脂和胆固醇相关知识。 (3)蛋白质代谢 教材也从细胞或血浆中的氨基酸来源,以及氨基酸在细胞中的利用,即去路两个方面,

体内钙稳态的调节

体内钙稳态的调节 钙是机体重要的营养元素,钙在细胞信号传导,神经冲动传递和肌肉收缩中起重要作用。保持钙离子的稳态对机体至关重要。 血钙浓度稳定是通过一系类激素的相互作用,控制钙在肠道、肾脏和骨骼的转运完成。重要的调节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PTH) 是调节钙平衡最重要的激素。由甲状旁腺分泌。当低血钙和高血磷时会分泌增加。有以下功能: ◆骨骼:刺激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导致血磷和血钙升高。 ◆肾脏:刺激1-α-羟化酶并导致骨化三醇产生增加。 增加远端肾小管钙的重吸收,减少钙的分泌; 减少磷的重吸收,导致尿磷增加。 钙对甲状旁腺有负反馈作用。磷已被证明对甲状旁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高磷酸盐血症会增加PTH分泌,而低磷酸盐血症会抑制PTH分泌。 维生素D 天然存在的维生素D有两种,一种是植物经紫外线转化来的维生素D2;另一种是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合成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在肝细胞经25-羟化酶转化成骨化二醇,经血液运送到肾脏后,经1α-羟化酶转化为骨化三醇。骨化二醇是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形式;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活性激素形式以及活性形式。 骨化三醇有以下作用。 ◆肠道:维生素D可增强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从而增加其血清水平。 ◆肾脏:增加肾小管中尿钙和磷的重吸收。 ◆甲状旁腺:抑制甲状旁腺上的维生素D受体以抑制PTH分泌。 降钙素 降钙素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也称为C细胞)产生。它是钙和磷代谢中的重要激素。降钙素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反的作用。更具体地说,降钙素通过以下方式降低血液中的Ca2+水平: ◆肠道:抑制肠道对Ca2+的吸收 ◆骨骼:抑制骨骼中的破骨细胞和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 ◆肾脏:抑制肾小管细胞对Ca2+的重吸收,使其在尿液中排泄。 钙代谢反馈回路 钙稳态的目的是将细胞外离子钙水平维持在生理范围内。这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钙饮食中钙的吸收以及钙从基本储库的进出来实现。 游离钙浓度通过甲状旁腺细胞表面和肾脏Henle环中的钙敏感受体(CaSR)进行监测。游离钙浓度的增加将激活CaSR,抑制PTH分泌和甲状旁腺细胞增殖。相反,游离钙的减少将使CaSR受体失活,从而刺激PTH的分泌。 当血清钙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PTH)作用于肾脏中的PTH受体,从而增加肾小管钙的重吸收。甲状旁腺激素还会引起骨骼再吸收增加,从而使骨骼储存的钙进入血液中。 甲状旁腺激素增加激活肾脏远端小管1-α羟化酶,1-α羟化酶将骨化二醇转化为最有活性的形式:骨化三醇。骨化三醇能引起小肠钙和磷的重吸收增加,同时降低甲状旁腺PTH分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自学导引】 一、三大类物质的代谢 1.糖类代谢 2.脂类代谢 3.蛋白质代谢 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 思考:家畜饲养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育肥,说明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思考: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脂类,说明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3.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着。 思考: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糖类、脂类、蛋白质。

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思考导学】 1.猪的育肥阶段,增加富糖类的饲料,可在短时间内催肥长膘,为什么? 答案:在猪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 2.空腹喝牛奶,为什么营养价值会降低? 答案:空腹喝牛奶时,因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会通过脱氨基作用被氧化分解放能。 3.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经检测随尿排出的葡萄糖会大大增加,为什么? 答案:蛋白质能够转变成葡萄糖。 4.偏食的人为什么会导致营养不良? 答案:因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偏食会导致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会导致营养不良。 【学法指导】 1.掌握糖元的有关问题 糖元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它微溶于水,能通过氧化分解或酵解而迅速释放能量。糖元除由葡萄糖合成以外,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也能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合成。糖元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糖元还可以由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转变而成。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异生作用。糖元的异生作用发生在肝脏中。上述两个过程可以图解如下: 糖元是一种可以迅速利用的贮能形式(脂肪虽然贮能最多,但不像糖元那样能被迅速利用)。 因此,糖元的合成和异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入血液以后,血糖含量会显著地增加。这时,肝脏可以把一部分葡萄糖转变成糖元,暂时贮存起来,使血糖浓度仍然维持在100 mg/dL的水平;当血糖浓度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糖元又可以转变成葡萄糖,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浓度还维持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医药导报 HERALD OF MEDICINE 2000Vol.19No.1P.63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程顺峰 关键词钙离子体内代谢药理作用合理应用 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对钙的人均摄入量只有标准供给量的38%~52.5%,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达60%,男性达10%~13%。造成缺钙的原因与我国的膳食结构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加强对体内钙的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钙剂。1来源 钙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主要储存于骨骼中。体内钙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中钙营养素:初生~6个月为400 mg,7个月~2岁为600 mg,3~9岁为800 mg,10~12岁为1 000 mg,13~15岁为1200 mg,16岁~成人为8 000 mg;孕妇为1 000 mg;哺乳妇女为1 500 mg;老年人为800mg。我国膳食含钙量偏低,约400 mg/d,故还应从钙剂中补充一部分。 2代谢 体内钙是以钙离子形式被吸收的,许多钙盐溶解度较小,当pH为5~7时,其溶解度较大。食物中钙以3种形式为肠上皮细胞吸收:①肠腔中钙离子浓度较高时经细胞旁路被动转运;②细胞内吞饮及胞外分泌小体的流动过程;③跨过刷状滤膜直接进入细胞液(钙通道开放),扩散并与CaBP-D9K结合,在基底膜侧通过PMCA和Na+-Ca2+交换泵的作用被送出细胞。后两者使钙通过细胞被吸收,同时防止了细胞内钙的增加。体内甲状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调节钙的吸收排泄,实现正钙的平衡。钙的动态平衡一直维持约20岁,以后人体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丢钙过程,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终止。3药理作用 3.1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无机盐结晶体主要为羟磷灰石[Ca10(PO4)6OH],若体内钙磷供应不足或钙代谢障碍,在婴幼儿与儿童期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则发生骨软化。 3.2参与信息传递钙与cAMP和cGMP一样,起着偶联作用参与细胞活动的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依赖它的一系列蛋白酶系统而对细胞内广泛反应过程进行调节,一些神经递质在神经末梢释放同样也有受钙离子调节的多种蛋白质参与。 3.3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血钙降低可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当降至6 mg%时,可出现强直性惊厥,降至4 mg%时,则出现昏迷。而当血钙浓度过高,则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肌无力,甚至意识丧失。 3.4参与激素的分泌钙参与许多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加压素、催乳素及胰岛素等的分泌。 3.5参与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变化及心肌收缩与舒张的过程跨膜动作电位2时相(平台期)是由于进入细胞内的Ca2+-Na+与流出细胞外的K+相互平衡所致。钙是心肌收缩的“触发”物质,心肌收缩力受钙浓度改变的控制,高浓度的钙可导致心律失常并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此外,钙可增加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 3.6参与血液凝固的复杂过程 3.7参与血压的调节钙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据报道原发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血管钙离子高于正常值,且钙离子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 4合理应用 4.1影响钙剂吸收的因素①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②甲状旁腺激素;③降钙素;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2

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二课时) 三、蛋白质代谢 [思考]蛋白质进入人体如何消化? 氨基酸通过方式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 (一)氨基酸被吸收后的去向 第一,直接被用来合成,例如血红蛋白。 第二,还能合成一些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特殊蛋白,例如。 第三,通过,把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可以形成新的氨基酸。 在人体内,根据来源不同,氨基酸可以分为和。 [记忆小技巧]人体内的8种必需氨基酸:“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思考]1.为何诊断是否患肝炎需要抽血检验? 2.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的氨基酸能否是必需氨基酸? 第四,通过,氨基酸分解为含氮(也就是)和不含氮部分,其中可以在肝脏中转变为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为,同时释放能量,也可以合成和。 1.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全部为必需氨基酸 B.蛋白质也可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C.组成肌肉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D.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2.用15N标记的丙氨酸喂狗,结果发现谷氨酸中含15N,这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脱氨基 B.脱羧基C.氨基转换 D.缩合 [ (二)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如果人的食物种类过于单一(如只吃大米),体内就会由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出现。 [思考]1.青少年正处在生长高峰,是否摄入的蛋白质越多营养价值就越高? 2.你是否早餐只喝牛奶,吃鸡蛋,这种早餐食谱搭配合理吗? 3.长期素食好不好?为什么? 3.营养学家提倡每天吃一把大豆,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较多的() A.多种糖类物质 B.不饱和的脂肪 C.非必需氨基酸 D.赖氨酸等氨基酸 [思考]在正常情况下,三大营养物质为人和动物提供能量的生理顺序是怎样的?

矿物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和代谢

(一)矿物元素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特点 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分布有如下特点:第一,按无脂空体重基础表示,每个元素在各种动物体内的含量比较近似,常量元素近似程度更大(详见表1);第二,体内电解质类元素含量从胚胎期到发育成熟,不同阶段都比较稳定;第三,不同组织器官中元素含量,依其功能不同而含量不同,钙、磷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骨中钙磷含量丰富。铁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动物肝中微量元素含量普遍比其它器官含量高。 表8-1不同动物体内矿物质元素含量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mg/kg )钙磷钠钾氯硫镁铁锌铜锰碘硒钴 猪 1.1 1 0.7 1 0.1 6 0.2 5 0.1 5 0.0 4 90 25 25 0.20 鸡 1.5 0 0.8 0.1 2 0.1 1 0.0 6 0.1 5 0.0 3 40 35 1. 3 0. 4 0.25 牛 1.2 0 0.7 0.1 4 0.1 0.1 7 0.1 5 0.0 5 50 20 5. 0. 3 0.4 3 <0.0 4 绵羊 2.0 0 1.1 0.1 3 0.1 7 0.1 1 0.1 0.0 6 78 26 5. 3 0. 4 0.2 0.01 人 1.8 0 1.0 0.1 5 0.3 5 0.1 5 0.2 5 0.0 5 74 28 1. 7 0. 3 0.4 0.3 (二)矿物元素代谢动力学 体内矿物元素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以蛋白质及氨基酸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状态存在。不管以任何形式存在或转运,都始终保持动态平衡,这些矿物元素在体内不断地进行着吸收和排出、沉积和分解,即矿物质的周转代谢,这是矿物元素在体内代谢的重要特征。各种矿物元素进入组织器官或从组织器官分解、排泄都必需经过血液,因此,血液在矿物元素周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矿物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周转代谢速度不同。血浆中钙每天可周转代谢几次,而牙齿中钙几乎没有变化。周转代谢经消化道、肾脏、产品(奶、蛋)和皮肤排出的量是评定动物矿物元素需要的根据。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不断地排入消化道,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利用,因此测定矿物元素的利用率既麻烦又不够准确。

生物教案-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生物教案-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 的代谢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糖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2、使学生掌握蛋白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3、使学生掌握脂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4、使学生理解糖类、蛋白质、脂类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 5、使学生理解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关系,训练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等科学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肝脏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观点的教育。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科学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三大营 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人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五部分 的内容。 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 教材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途径是本节的重点和 难点。由于学生缺乏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而这三 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组成的,而且这些变化又相当复杂。因此,处理这部分 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能 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向学生展示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总 体轮廓。 (1)糖类代谢 教材从细胞或血浆中的葡萄糖来源,葡萄糖在细胞中 的利用,即去路两个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糖类代谢,最后教材以表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做了归纳。 主要内容有:细胞或血浆中葡萄糖的来源主要有三, 即①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②血糖浓度低于 80-120mg/dL时,由肝糖元分解产生③由其它非糖物质(如甘油、氨基酸、乳酸等)在代谢中转化产生;细胞或血浆中葡萄糖的去路也有三,即①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提

钙与人体健康关系综述

钙与人体健康关系综 摘要: 钙是生命之源,是体内含量最多而且是最活跃的金属元素。钙不仅参加骨骼和牙齿的组成,而且参与新陈代谢。缺钙对人体的健康十分不利,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但是大多数人对钙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惧怕缺钙而盲目补钙。本文就是通过介绍钙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分析缺钙的原因和害处,并深入地讨论科学补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科学补钙的方法。目的就是希望人们通过本文树立科学的补钙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关键词: 钙;人体健康;钙的吸收摄入;缺钙;补钙 钙元素简介及其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 1. 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 钙是活泼金属,具有强的还原性,能从冷水中放出氢,在自然界以碳酸盐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石灰石、白垩、大理石中,并以硫酸盐存在于石膏中。 钙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约占体重的1.5%~2%,含量仅次于氢、氧、碳、氮。成年人体内含有钙850~1200克。钙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其中99%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并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1%分布在肌体的软组织和细胞的外液中,对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反应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 钙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 钙是骨骼和牙齿最基本的构成成分。骨中的钙主要以磷酸盐,其次以碳酸盐、柠檬酸盐以及少量氯化物和氟化物的形式存在。磷酸钙有两种,一种是不定形成

非晶相体(此种磷酸钙在人体幼年期占优势),含有水合的磷酸三钙和次磷酸钙; 另一种是粗糙的结晶相,通常是以羟磷灰石[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骨晶 格的统一单位是一个含有18个离子的结构,但在生物的羟磷灰石的研究中发现, 骨矿物质的磷灰石部分并不一定具有理想化学计量的[Ca10(PO4)6(OH)2]构成的 完整性。 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该对人体生理的作用: 1.钙能帮助,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说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 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对婴儿会引起夜 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2.钙元素还有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 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传递过程:感受器(皮肤)—传人神经 —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做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 产生和释放。 3.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果血钙增高,可以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 当血钙较低的时候,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 子痛经,缺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4.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缺钙易导致皮肤过敏,水肿等 现象。 5.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缺钙时,腺细胞的分泌作用减弱。钙还是酶的 激活剂。 6.维持酸碱平衡。 7.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血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步 骤就是:凝血酶原,它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有钙来激活。 总之,钙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既是身体的构造者,又是身体的调节者,是我们人体的生命之源。 2.缺钙对人体的影响 (1)儿童 当孩子出现下面一些症状时,就应诊断为缺钙: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

钙磷代谢

六病区周小蕾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的研究新进展 2005年,KDIGO提出新的概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ineral bone disease, CKD-MBD):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和骨代谢异常引起的多系统病变(尤以骨骼外多系统钙化为突出表现)所形成的临床综合征。 CKD-MBD的基本特征: 骨转化、矿化、容量、线性生长和强度的异常 血管或软组织的钙化 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 从这张图我们来看看正常人体钙磷代谢的平衡机制。 当血清中磷浓度升高或钙浓度降低时,可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一方面通过快效应和慢效应作用于骨组织,促进钙磷入血。另一方面甲状旁腺素加速维生素D的活化,使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增加,而对磷的重吸收减少。活化的维生素D还可促进胃肠道对食物中钙磷的吸收。 因此在健康人体,可以通过甲状旁腺素和活性维生素D的相互作用使钙和磷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肾脏对钙磷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血磷增加,钙的重吸收减少;同时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使血磷水平增加,持续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使大量的钙磷从骨组织入血,加重血磷水平的升高。 血磷每升高1单位,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50% 血磷每上升1mg/dL,心血管钙化风险增加可达61% 研究发现,血磷每上升1mg/dL,患者冠脉钙化风险显著上升22%,而二尖瓣钙化风险上升更是高达61%。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 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的骨及钙磷代谢异常不仅会引起骨痛、骨骼畸形,还会导致血管及心瓣膜钙化,心血管事件高发。治疗的重点是降低高血磷和维持血钙,控制甲状旁腺激素在目标范围。 高磷血症的症状和体征 ●在大多数患者中,高磷血症自身并无症状,但偶尔会有低钙血症的症状, 如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及口周麻木或刺痛。其它症状包括1 : ●骨和关节疼痛 ●瘙痒—高磷血症是CKD 5期患者严重瘙痒的独立危险因素2并广 泛见于患者

人体中的钙

人体中的钙 人体中的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有各种物质的参与,这些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和地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这些元素除碳、氢、氧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矿物质(无机盐)。目前能测定的人体内的无机盐有20余种。我们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钙约占体重的2%。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总量锝99%,其余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 下面我们看看钙元素在身体的功能和缺乏症。 1.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20岁之前是骨骼的生长阶段,长个子的时候。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1岁以前(儿童缺钙将导致发育迟缓,发育不良。诸如出牙晚、学步晚、鸡胸)和12—14岁(身材矮小、生长痛)。 20岁以后骨质依然在增加。 35—40岁,骨密度达到峰值。 40岁以后骨钙逐渐流失(对老年人将加快骨钙的流失,导致身材变短,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 2.1%的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持血钙的浓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人体有一套机制来维持血钙的浓度。血钙的来源有两个:通过消化道吸收的钙以及骨骼中钙的(骨骼是人体钙的大仓库,当摄入钙不足事,则动用仓库应急)这一切通过甲状旁腺分泌升血钙素和降血钙素来加以调节。 3.缺钙会降低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皮肤缺弹性显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状体缺弹性,易近视、老花;血管缺弹性易硬化。 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说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对婴儿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5.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运作过程:感受器(皮肤)—传人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做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 6.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血钙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低于70mg/L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子痛经,缺钙是一个重要原因。 7.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8.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缺钙时,腺细胞的分泌作用减弱。钙还是酶的激活剂。9.维持酸碱平衡。 10.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血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步骤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重庆左兴燕 一.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 1. 主要不同点 (1)糖类和脂肪可在体内储存,而蛋白质则不能在体内储存。 (2)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和,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和 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只有在糖类、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供能。 2. 主要相同点 (1)主要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主要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合成、分解与转变。 (3)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和。 二.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蛋白质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2.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各种代谢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转化外,还相互制约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4. 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

练习五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竞赛练习五(11月8) 1、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模式图(虚线表示神经调节)。请据图回答。 (1)写出A~E组织器官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是糖皮质激素,则 是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试据图说明通过反馈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B.C.D,E。F,G表示物 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______________。 (2)物质E是______________,物质F是______________,物质G是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①、②、⑨、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需要消耗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B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___层细胞膜。(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B,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_______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 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图中看出糖类、脂质和蛋白质 之间可以转化.氨基酸必须通过 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成糖类和 脂肪. (2)人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______________.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 量会暂时降低,这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3)某人多食少动,导致肥胖,其原因除了由于多食的脂肪储存在体内外,还可能发生了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过程;为了减肥,他只吃水果、蔬菜和米饭,一段时间后,不仅体重未减轻,而且造成营养不良,其体内缺少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4)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经过图中⑦过程形成的一种具有四条肽链的蛋白质,在这些氨基酸形成1个血红蛋白分子的过程中,共脱去_______个水分子.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一)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一)徐2004/9/30 [教学目标] 理解:糖类代谢。识记: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教学重点] 糖类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教学难点] 糖类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 一、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1.人和动物代谢的显著特点:是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________为食物,来获取现成的_________ 2.糖类代谢 来源去路 3.脂质代谢 来源去路 4.蛋白质代谢 来源去路 5.总结: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a.三者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体内。 b.三者代谢都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且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代谢过程都需_________的参与。 d. 都能作为能源物质_______________,代谢产物都有_____________,且释放________。(2)不同点: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解析: 1.糖类是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一般来 说,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 糖类提供的.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 __, 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最终成为血糖。 (2)图中X所表示的物质是储藏在肝脏内的 _____________ ,这种物质对维持人体内 血糖含量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3)图中②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一种细胞 器内,这种细胞器是。 (4)人体进食后不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 象,可通过分泌胰岛素,加速 (填图中标号)过程,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有些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经常出现图中⑥表示的现象,这些人患有___________病, 2.下图是脂肪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代表的反应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蛋白质代谢是以氨基酸形式进行的,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通过一定的来源和去路维持动态平衡,请根据下面的氨基酸代谢示意图回答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6T16:08:29.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王叙芬 [导读] 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 王叙芬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索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用药情况、化验结果及钙磷代谢情况,且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的血鳞达标率为(32.73%),高磷血症者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P<0.05)。血钙达标率为(42.73%),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OPPS4数据(P<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为(34.55%),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血透前血尿素水平、血透时间等因素均为高鳞血症的高度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钙鳞代谢紊乱情况,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饮食及透析等方面有关。 【关键词】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46-02 Analysis of factors of blood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and the effects of dialysis patients Wang Xufen. Seco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Yibin 64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order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110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blood dialysis center admission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llect medication, all patients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metabolism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and related effects on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facto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10 patients, the blood scale compliance rate (32.73%), hyperphosphatemia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PPS4 (P < 0.05). Calcium compliance rate (42.73%), the incidence of hypocalcem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OPPS4 data (P < 0.05). Conclusion Hemodialysis patients prone to calcium metabolism disorder scale, the main causes related to drugs, diet and dialysis etc. 【Key words】 Hemodialysis;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fluencing factors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而钙磷代谢紊乱则是患者治疗时的常见并发症[1-3],本研究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诊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1)110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4];(2)年龄≥18岁;(3)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且每周进行2次及以上的透析;(4)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具有老年痴呆、精神障碍等无法沟通者;(2)合并脑、心、肝等严重器官性疾病者;(3)合并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者。 1.2 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患者的以下内容:(1)基线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有无合并症与糖尿病、血液透析开始时间、每周血透时间、透析膜面积,使用磷结合剂的名称及用量,活性维生素D3使用情况。(2)通过我院自制的钙磷代谢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对鳞合剂知识的了解情况与高磷饮食识别知识进行调查,其中磷合剂知识的了解情况包含3个问题,高磷饮食识别知识包含2个问题,答对则计1分,答错计为0分,所有得分相加后换算为百分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自制的钙磷代谢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患者的饮食行为、磷结合剂服用行为进行调查评估,其中饮食行为主要包含2个问题,磷结合剂服用行为主要包含2个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开放式问题,调查患者无法遵医嘱服药的原因。(3)收集患者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化验结果资料。 1.3 生化指标标准 按照KDOQI指南[5]中的建议,CKD5期血透患者应维持在正常低限,血磷为1.13~1.78mmol/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150~ 300pg/ml。再把患者的各指标研究结果与发达国家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DOPPS4)[6]研究结果相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详细记录后,纳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通过χ2检验法分析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通过t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以(x-±s)为单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线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9例;最低年龄20岁,最高年龄73岁,平均年龄(58.43±16.15)岁;血液透析时间4~348个月,平均血液透析时间(57.14±38.16)个月,平均每周血透时间(11.18±1.58)个月。基础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18例,糖尿病患者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例,多囊肾患者7例,间质性肾炎患者7例,其它32例。药物使用情况:用钙磷结合剂者共106例,占96.36%;用醋酸钙者103例,占93.64%;醋酸钙与碳酸镧合用者1例,占0.91%;用碳酸镧者2例,占1.82%。其中醋酸钙服用剂量中位数为4.0g/d。用活性维生素D3者89例,占80.91%,剂量中位数为0.50μg/周。静脉用降钙素者12例,占11.2%。 2.2 血钙、血鳞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对比 110例患者的平均血磷水平为(1.97±0.49)mmol/L,共有36例(32.73%)患者达标,高磷血症者共67例(60.91%),其高磷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OPPS4数据的(34.2%),(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平均血钙水平为(2.29±0.31)mmol/L,共有47例(42.73%)患者达标,低钙血症者共23例(20.91%),其低钙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OPPS4数据的(12.4%),(P<0.05)差异存在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