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铅垂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B)。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

~~01|07|3|1

^^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01|07|3|1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01|07|3|1

^^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

A.1:2000

B.1:500

C.1:10000

D.1:5000

~~01|07|3|1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D)。

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

~~01|07|3|1

^^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D)。

A.平面图

B.现状图

C.地貌图

D.地形图

~~01|07|3|1

^^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B)。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D.b与M为非线性关系

~~01|07|3|1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形

~~01|07|3|1

^^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D)。

A.0.1mm

B.1mm

C.1cm

D.10cm

^^欲施测能反映地面不低于0.2m精度的地形图,则测图比例尺应选用不小于(C)。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01|07|3|1

^^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

A.0.2cm

B.2cm

C.0.2m

D.2m

~~01|07|3|1

^^根据需要,在图上表示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实地0.5 m,则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D)。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01|07|3|1

^^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C )。

A.25mm

B.3mm

C. 0.05×M 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D. 20mm

~~01|07|3|1

^^若测绘1:2000地形图,根据安置平板仪对中要求精度应该不能大于(A)。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01|07|3|1

^^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A)。

A.15m

B.20m

C.30m

D.35m

~~01|07|3|1

^^从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一段长度为3.8cm,问在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C)。

A.1.9 m

B.3.8 m

C.19 m

D.38 m

~~01|07|3|1

^^地面上两点平距为123.56m,问在1:2000地形图上为(A)。

A.6.2cm

B.0.62cm

C.62cm

D.0.062cm

~~01|07|3|1

^^编号为B-46的图幅,其正西边的图幅编号为(C)。

A.B-47

B.A-46

C.B-45

D.C-46

~~01|07|3|1

^^编号为J-50-14 的图幅,其正东边的图幅编号为(B)。

A.J-50-13

B.J-50-15

C.J-50-2

D.J-50-26

^^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D)。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注记

B.山脊、山谷、山顶、山脚

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D.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01|07|3|1

^^在地形图上,长度和宽度都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C)。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01|07|3|1

^^(C)注记不是地形图注记。

A.说明

B.名称

C.比例尺

D.数字

~~01|07|3|1

^^在地形图上,长度依测图比例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C)。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01|07|3|1

^^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地貌符号

D.非比例符号

~~01|07|3|1

^^1:1000 的地形图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线形符号的是(C)。

A.高压线

B.通信线

C.等级公路

D.围墙

~~01|07|3|1

^^地面上有一条1 m宽的土路,将它测绘于1:5000地形图上,应该采用(B)。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注记符号

~~01|07|3|1

^^下列表述,属于地貌的是(C)。

A.长城

B.黄海

C.悬崖

D.泰山

~~01|07|3|1

^^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A )。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D.斜距

~~01|07|3|1

^^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D)。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缓

^^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A)。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值等于坡度值

~~01|07|3|1

^^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A )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D.斜距与其高差

~~01|07|3|1

^^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C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01|07|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B.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

C.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D.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

~~01|07|3|1

^^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说明(C)。

A.等高距越大

B.等高距越小

C.地面坡度越陡

D.地面坡度越缓

~~01|07|3|1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C)。

A.6.8%

B.1.5%

C.-1.5%

D.-6.8%

~~01|07|3|1

^^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C)。

A.1%

B.5%

C.10%

D.20%

~~01|07|3|1

^^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高差为-2.95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B)。

A.1.06%

B.-1.06%

C.1.55%

D.-1.55%

~~01|07|3|1

i(B)。^^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105.60m, 104.60m,AB两点的平距为50m,则坡度

BA

A.0.02

B.2%

C.-2%

D.1%

^^山脊线也叫(A)。

A.分水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示坡线

~~01|07|3|1

^^(D)也叫集水线。

A.等高线

B.分水线

C.汇水范围线

D.山谷线

~~01|07|3|1

^^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称为(C)。

A.计曲线

B.间曲线

C.首曲线

D.助曲线

~~01|07|3|1

^^在地形图中,为了计算高程方便而加粗的曲线是(A)。

A. 计曲线

B. 助曲线

C. 间曲线

D. 首曲线

~~01|07|3|1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m。

A.26、31

B.27、32

C.29

D.30

~~01|07|3|1

^^地形图上有27、28、29、30、31、32、33、34、35m等相邻等高线,则计曲线为(C)m。

A. 29、34

B. 28、33

C. 30、35

D. 27、32

~~01|07|3|1

^^根据等高线的定义是(C)。

A.地面上相邻点高程连线

B.地面上高程相同连线

C.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线

D.地面上等高点连线

~~01|07|3|1

^^在1:2000地形图上,等高距为2 m,坡度为45°时,两条相邻等高线在图上的距离是(A)。

A.1 mm

B.2 mm

C.1 cm

D.2 cm

~~01|07|3|1

^^同一坡度两个地形点高程分别为21.4m和27.3m,若等高距为2m,通过两点间等高线的高程应为(D)。

A.23.4,25.4

B.22.4,24.4,26.4

C.23,25,27

D.22,24,26

~~01|07|3|1

^^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D)来判断。

A.助曲线

B.首曲线

C.计曲线

D.高程注记

~~01|07|3|1

^^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在凸起部分与山脊线、山谷线(C)。

A.重合

B.平行

C.正交

D.斜交

~~01|07|3|1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A)。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01|07|3|1

^^已知A点坐标x A=111.00m,y A=124.30m,B点坐标x B=110.42m,y B=142.41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A.18.12m

B.18.69m

C.34.64m

D.45.29m

~~01|07|3|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D)。

A.组织领导、场地划分、后勤供应

B.计算坐标、展绘坐标、检核坐标

C.资料、仪器工具、文具用品的准备

D.图纸准备、方格网绘制、控制点展绘

~~01|07|3|1

^^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B)。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01|07|3|1

^^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碎部点,其采用的几何原理是(C)。

A.直角坐标法

B.相似三角形法

C.极坐标法

D.两线平行原理法

~~01|07|3|1

^^在一幅图上,等高距离是( A )。

A.相等的

B.不相等的

C.不一定相等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01|07|3|1

^^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某一电厂的面积为50cm2,实地面积是(A)。

A.0.005km2

B.0.05km2

C.0.5km2

D.5km2

~~01|07|3|1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

A.数据采集、数据抽样及机助制图

B.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机助制图

C.数据采集、数据输入及机助制图

D.数据抽样、数据采集及数据输出

~~01|07|3|1

^^将测量模型数字化、采样并记入磁介质,由计算机屏幕编辑,用数控绘图仪绘制的地图为(D)。

A.数值地图

B.计算机地图

C.电子地图

D.数字地图

~~01|07|3|1

^^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时,屏幕显示的水平距离差为(B)。

A.设计平距减实测平距

B.实测平距减设计平距

C.设计平距减实测斜距

D.实测斜距减设计平距

~~01|07|3|1

^^横断面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C)依次按桩号绘制。

A.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

B.右上方自上向下,由右向左

C.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

D.右下方自下而上,由右向左

~~01|07|3|1

^^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D)。

A.小一倍

B.小10倍

C.大一倍

D.大10倍

~~01|07|3|1

^^用地形图确定汇水面积时,汇水面积通常是由(D)围成的区域确定。

A. 山谷线

B. 山谷与山脊线

C. 悬崖线

D. 山脊线

~~01|07|3|1

^^管线带状地形图宽度,一般测出规划路红线外(D)。

A.50m

B.10m

C.15m

D. 20m

~~01|07|3|1

^^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坡度i=5%,从坡脚A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C )。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在1∶2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要设计一条坡度为5%的等坡度路线,则路线上等高线间隔应为(C)。

A.0.1m

B.0.1cm

C.1cm

D.5mm

~~01|07|3|1

^^平板仪安置主要工作有(C)。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01|07|3|1

^^在进行大(小)平板仪定向时,直线定向时与所用图上的直线长度有关,定向多用的直线愈短,定向精度(B)。

A.愈精确

B.愈差

C.不变

D.不能确定

~~01|07|3|1

^^接图表的作用是(C)。

A.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

B.表示本图的代号

C.表示本图幅与其它图幅的位置关系

D.都不是

~~02|07|3|2

^^城乡建设和建筑工程中有使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有(ABCDE)。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E.1:10000

~~02|07|3|2

^^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是用(ABCDE)。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线性符号

D.地物注记

E.等高线

~~02|07|3|2

^^地物符号的种类有(ABCD)。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线性符号

D.地物注记

E.等高线

~~02|07|3|2

^^等高线按其用途可分为(ABCE)。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示坡线

E.助曲线

~~02|07|3|2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平距与坡度的关系是(BCE )。

A.平距越小,坡度越缓

B.平距越大,坡度越缓

C.平距越小,坡度越陡

D.平距越大,坡度越陡

E.平距相等,坡度相同

^^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出现一组抛物线形的曲线应是(CD)。

A.山头

B.洼地

C.山脊

D.山谷

E.鞍部

~~02|07|3|2

^^一组闭合等高线可能表示(ABE)。

A.山头

B.洼地

C.山脊

D.山谷

E.鞍部

~~02|07|3|2

^^地形图上有两个相邻特征点,其高程分别为91.1m和96.5m,若等高距取2m,则通过其间等高线高程应为(ACE)。

A.92m

B.93m

C.94m

D.95m

E.96m

~~02|07|3|2

^^地面上相邻两碎部点的高程分别为201.1m和206.3m,若等高距取2m,则通过其间等高线的高程是(ACE)。

A.202m

B.203m

C.204m

D.205m

E.206m

~~02|07|3|2

^^在1:1000地形图上,若等高距规定为2m,则其计曲线上的高程应为(ACE)。

A.10m

B.15m

C.20m

D.25m

E.30m

~~02|07|3|2

^^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ABE)。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C.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

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E.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

~~02|07|3|2

^^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相对位置必须知道(AC)。

A.两点之间的平距

B.两点之间的高差

C.两点连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D.一点高程与两点之间高差

E.两点连线与标准方之间的空间夹角

~~02|07|3|2

^^在地形图上可以确定(ABCDE)。

A.点的空间坐标

B.直线的坡度

C.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D.确定汇水面积

E.估算土方量

~~02|07|3|2

^^根据“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工作原则,测绘地形图时应先在测区布设(BE)。

A.矩形控制网

B.平面控制网

C.城市控制网

D.国家控制网

E.高程控制网

~~02|07|3|2

^^平板仪的安置工作包括(ABE)。

A.对中

B.整平

C.瞄准

D.读数

E.定向

~~02|07|3|2

^^小平板仪的构造组成有(ABCDE)。

A.图板

B.照准仪

C.三脚架

D.对点器

E.长盒罗盘

~~02|07|3|2

^^用平板仪实施下列比例尺测图,可采用目估法对点的是(CDE)。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E.1:10000

~~02|07|3|2

^^在地形图上平整场地中,求算填挖高度是用两种高程之差求得,这两种高程指的是(DE)。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假定高程

D.地面高程

E.设计高程

~~02|07|3|2

^^地物注记包括(BCD )。

A.比例尺

B.文字注记

C.数字注记

D.符号注记

E.字母注记

~~03|07|3|2

^^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地物。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地貌。

~~03|07|3|4

^^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仅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地物图,二者同时表示的图称为地形图。

~~03|07|3|1

^^供测图、读图和用图的专门统一符号注记规范叫《地形图图式》。

~~03|07|3|2

^^地面上的各种物体,总称为地物。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03|07|3|1

^^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地形图。

~~03|07|3|2

^^根据比例尺表示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类型。

~~03|07|3|2

^^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2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20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比例尺精度为0.1m。

~~03|07|3|1

^^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状况越详细。 ~~03|07|3|1

^^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03|07|3|1

^^在1∶1000比例尺的平面图上,量得某矩形房屋的长边的长度为8.0cm ,短边长度为3.2cm ,则该房屋占地面积为2560m 2。

~~03|07|3|1 ^^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 ,则实地长度为363.4m 。 ~~03|07|3|3

^^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03|07|3|2

^^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A x 5773.633m ,=A y 4244.098m ,=B x 6190.496m ,

=B y 4193.614m ,则坐标方位角=AB α353°05′41″、水平距离=AB D 419.909m 。

~~03|07|3|2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梯形分幅 和 矩形分幅 。

~~03|07|3|1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按经纬线划分的梯形分幅法,另一种是按坐标格网划分的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

~~03|07|3|1

^^地形测量的实质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03|07|3|2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 ~~03|07|3|4

^^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03|07|3|1

^^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03|07|3|1

^^等高线平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03|07|3|1

^^按基本等高距勾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

~~03|07|3|3

^^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坡度均

匀。

~~03|07|3|1

^^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平距小,表示地面坡度陡。

~~03|07|3|1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基本等高距相等,距离相等,而且相互平行的直线。

~~03|07|3|24

^^试写出下列地物符号的名称:上水检修井,下水检修井,下水暗井,煤气、天然气检修井,热力检修井,电信检修井,电力检修井,污水篦子,加油站,

路灯,花圃,旱地,档土墙,栅栏,铁丝网,

加固陡坎,未加固陡坎,篱笆,活树篱笆,独立树—棕榈、椰子、槟榔,独立树—针叶,独立树—果树,

独立树—阔叶,稻田。

~~03|07|3|4

^^典型地貌有山头与洼地、山脊与山谷、鞍部、陡崖与悬崖。

~~03|07|3|4

^^地形图测绘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大平板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光电测距测绘法测图。

~~03|07|3|2

^^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论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是从仪器横轴中点到十字丝中心所照准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03|07|3|2

^^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字头应座南朝北。

~~03|07|3|1

^^测绘地形图时,应选择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03|07|3|2

^^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角点立尺、对地貌应选择坡度变化点立尺。

~~03|07|3|4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点的三维坐标、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方位角、图形面积。

~~03|07|3|1

^^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03|07|3|1

^^在1∶1000地形图上,若等高距为1m,现要设计一条坡度为4%的等坡度路线,则在地形图上该路线的等高线平距应为0.025m。

~~03|07|3|1

^^要在AB方向上测设一条坡度为1%的坡度线,已知A点高程为24.050m,AB的实地水

平距离为120m,则B点高程应为25.250m。

~~03|07|3|1

^^在1∶10000地形图上,得到A、B两点的高差为2m,量得AB图上长度为2.0cm,则直线AB的坡度为1%。

~~03|07|3|1

^^平整场地时,填挖高度是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

~~03|07|3|3

^^平板仪的安置包括对中、整平、定向三项工作。

~~03|07|3|2

^^平板仪测图是采用正射投影方法和图上图形与地面图形相似的原理成图的。

~~03|07|3|3

^^数字测图必须采集绘图信息,它包括定位信息、属性信息、连接信息。

~~03|07|3|1

^^实现从线划地图到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叫数字测图。

~~03|07|3|1

^^大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一幅图的西南角坐标公里数来编号。

~~03|07|3|1

^^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的直角坐标格网的方格边长为10cm。

~~03|07|3|2

^^山脊的等高线应向下坡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上坡方向凸出。

~~03|07|3|2

^^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高程注记或示坡线来判断。

~~03|07|3|3

^^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123°-4410.00-48.00,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3°,图幅西南角的坐标,x=4410.00km,y=48.00km。

~~04|07|3|1

^^1:5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0.05m。 (√)

~~04|07|3|1

^^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为比例尺的精度,所以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04|07|3|1

^^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貌变化的状况越简略,精度就越低。(×)

~~04|07|3|1

^^测图比例尺越大,地形表示越详细,精度就越高,测图工作量增大,投资增加。(√)

^^地形图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04|07|3|1

^^地物在地形图上必须严格按比例尺表示。(×)

~~04|07|3|1

^^直接提供地形图测量的控制点称图根点。(√)

~~04|07|3|1

^^市政带状图分幅设计时,接图位置可选在路口处。(×)

~~04|07|3|1

^^高程相同的地形点,必然在同一等高线上。(×)

~~04|07|3|1

^^在同张地形图上,所有等高线必须闭合。(×)

~~04|07|3|1

^^等高距的选择是根据测图比例尺大小和测区地面坡度来确定。比例尺越小,坡度越陡,选择等高距就越大。(√)

~~04|07|3|1

^^等高线平距与等高距成正比例关系。(√)

~~04|07|3|1

^^在山区测图时,测图板必须精确整平。(√)

~~04|07|3|1

^^勾绘等高线时,应根据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成反比的关系定出两点间各等高线通过的位置。(×)

~~04|07|3|1

^^山脊线和山谷线一般情况下都为直线。(×)

~~04|07|3|1

^^测绘地形图常用的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大平板仪测绘法及摄影测量方法等。(√)

~~04|07|3|1

^^场地平整测量通常采用方格法和断面法两种方法。(√)

~~04|07|3|1

^^场地平整是根据竖向设计图进行的,它的原则是平整后的场地坡度能满足排水的要求,达到全场土方量的平衡和工程量最小。(√)

~~04|07|3|1

^^场地平整中的测量任务,是以一定的密度测设平土标桩,作为平土依据。(√)

^^若场地平整后成单向泄水的斜面,则必须首先确定场地中心线的位置。(√)

~~04|07|3|1

^^方格点高程三权取决于它在计算中涉及的方格的数目。(√)

~~04|07|3|1

^^方格点设计高程是指场土地平整后,各方点处的地面高程。(√)

~~04|07|3|1

^^经纬仪测绘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测定至碎部点的方向、距离、高程。(√)

~~04|07|3|1

^^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16%。(√)

~~04|07|3|1

^^实测1:1000地形图时,对点误差不得大于5cm。(√)

~~04|07|3|1

^^对点的容许误差与比例尺大小有关,一般规定为0.05mm×M,M为比例尺分母。(√)

~~04|07|3|1

^^小平板仪安置的对中要求测图比例尺有关。(√)

~~04|07|3|1

^^平板仪安置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图上控制点构成的几何图形与地面相应点成相似形。(√)

~~05|07|3|4

^^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

答: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05|07|3|5

^^地形分成哪两大类?什么是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注记符号,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答:地形分为地物和地貌两大类。比例符号是将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以表达轮廓性的符号,一般用于地物轮廓较大的情况下。非比例符号就是采用统一的尺寸,用规定的符号表达地物的符号,一般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物,轮廓较小,不能按比例尺缩小绘在图上时采用。注记符号是地形图上对一些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加以注记和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

~~05|07|3|5

^^简述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答: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③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⑤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05|07|3|4

^^简述地形图的测绘过程?

答:地形图的测绘过程可用下述工作程序加以说明:选测图比例尺→准备图纸和绘制坐标方格网→展绘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获得数据→用图式符号绘图和整饰→图外标注相关信息。

~~05|07|3|6

^^简述用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方格网步骤。

答:①在图纸上画两条对角线,得中心点O;②从O点向四个对角方向量取等长(留边约10cm),得ABCD四点,并用虚线相连接得一矩形;③从A、D点起沿AB、DC方向作10cm等分点5个;④再从A、B点起沿AD、BC方向作10cm等分点5个;⑤纵横连接各对应等分点,并擦去多余部分。要求格网线粗≤0.1mm;方格点偏差同一直线误差≤0.2mm;方格边长误差≤0.2mm;方格对角线长误差≤0.3mm(方格对角线长=14.14cm)。

~~05|07|3|6

^^简述碎部点是如何选择的?

答:(1)意义:碎部点的选择和跑尺的顺序对提高测图的准确性和测图效率影响很大。

(2)选择要求:碎部点应选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并且设法用最少的特征点,方便准确地反映地物位置、轮廓和地面坡度的变化。地物特征点:选择地物轮廓的转折点、角点、交叉点及非比例地物的中心点等。地貌特征点:选择山顶或丘陵最高点、鞍部或盆地最低点、山脊线或山谷线上坡度变化点、山脚等地貌急剧变化的交界处等。(3)密度要求满足规范,与比例尺大小有关。(4)拟定跑尺方法。

~~05|07|3|6

^^假定让你跑尺,你能想到有哪些跑尺方法?

答:跑尺人员首先应与观测员、绘图员事先商量,拟定跑尺方案。

方法有:①区域法:将测站周围分成几块,一个一个分块测绘;②方向顺序法:从基准方向起,顺时针,水平角由小到大,将碎部点依次编号,按号跑尺;③螺旋跑尺法:以测站为中心,由里向外发散或由外向里收缩,一圈一圈地跑尺;④等高线法:沿着同一高度按“之”字形路线跑尺;⑤地形线法:沿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跑尺。

~~05|07|3|6

^^用经纬仪配合半圆仪(量角器)进行地形图测绘时,简述一个测站上进行建筑物测绘的主要工作步骤和绘图方法。

答:以建筑物为例,首先进行安置仪器、定向,在测站点上安置仪器、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并后视另一控制点实现定向;然后在碎部点上进行立尺,依次瞄准建筑物的碎部点进行观测读数与计算,用经纬仪瞄准碎部点读数(包括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和水平角)、计算测站点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程;进行碎部点展绘,通过水平角确定方向,通过水平距离在该方向上确定碎部点位置,在旁边标注高程;最后连接各碎部点即完成了建筑物的测绘。

~~05|07|3|5

^^用目估法勾绘图示所拟地形点的等高线图。

(说明:测图比例尺为1:1000,等高距为1m)。

~~05|07|3|5

^^地形图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答:(1)地形图的识读;(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求地形图上某点的坐标;求地形图上两点的距离;求地形图上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求地形图上某点的高程;求地形图上某直线的坡度;(3)在地形图上量测面积;(4)在地形图上选定最短路线;(5)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6)确定汇水面积;(7)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05|07|3|5

^^简述地形图的检查和整饰工作。

答:(1)室内检查:检查图上的地物、地貌的符号及注记有无不符之处。(2)外业检查(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设站检查):将图上地物、地貌和实地察看时的地物、地貌对照检查。(3)地形图的整饰:先图内,后图外,用光滑线条清绘地物及等高线,擦去不必要的线条、符号和数字,用工整的字体进行注记。最后再进行图廓外标注。

~~06|07|3|2

^^比例尺—图上长度d与地面上相应实际长度D的比例关系,写成分子为1的式子。

~~06|07|3|2

^^数字比例尺—以1:M的形式表示。M=D/d,M称为比例尺分母。

~~06|07|3|2

^^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或者ε=0.1mm×M。

~~06|07|3|2

^^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06|07|3|2

^^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06|07|3|2

^^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06|07|3|2

^^地形图—按一定比例尺,采用规定的符号和表示方法,表示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06|07|3|2

^^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如箭头)对地物加以说明。

~~06|07|3|2

^^等高线—指地面上由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续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06|07|3|2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用h表示。

~~06|07|3|2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水平距离,用D表示。

~~06|07|3|2

^^地面坡度—等高距与平距之比,用i表示。即,i=h/D。

~~06|07|3|2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它指示方向是下坡方向。

~~06|07|3|2

^^首曲线—按照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最初绘制。

~~06|07|3|2

^^计曲线—对首曲线逢五、逢十加粗和注记高程的等高线。

~~06|07|3|2

^^间曲线—为了进一步明晰坡度变化,在基本等高距的1/2处插入的等高线。用长虚线描绘。~~06|07|3|2

^^助曲线—在缓坡地段按基本等高距的1/4描绘的等高线。用短虚线描绘。

~~06|07|3|2

^^图廓—有内、外图廓线。内图廓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地形图的边界线,用0.1mm细线绘出,一般为50cm×50cm的正方形。外图廓线是装饰线,用0.5mm粗线绘出。内外图廓线的间距为12mm,用来注记坐标值。

~~06|07|3|2

^^三北方向线—在梯形图幅的右下方标注三北方向关系图;在矩形图幅的右下方标注磁北方向示意图(如坐标纵轴与磁北方向一致时不用标注)。

~~06|07|3|2

^^极坐标法—以已知控制线方向为基准,测量水平角β和水平距离D,以此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图方法。

~~07|07|3|5

^^试计算施测实地面积约为2km2的地形图,需要1:500,1:2000比例尺正方形图幅各多少幅?

解:最常用的正方形图幅为50c m×50cm,一幅1:500的图幅实地面积为(500×50cm)×(500×50cm)=625000000cm2=625m2=0.062km2,所以2km2需要1:500的图幅2/0.0625=32

幅。同理2km2需要1:2000的图幅2幅。

~~07|07|3|7

^^已知坐标:A(1000.00,1000.00),B(890.10,1061.36),C(947.22,1213.88),D(1074.15,1162.73)。若测图比例尺是1:500,试绘制坐标方格网并展绘该四个控制点。

解:①用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格网。

②设计原点坐标。1:500的内图廓实际边长是250m×250m,格网的实际边长是50m×50m(图上10cm×10cm)。四个点的最大相对坐标差为,ΔXmax=1074.15-890.10=184.05,ΔYmax=1213.88-1000.00=213.88;最小坐标值为,XB=890.05,YA=1000.00。若该地形图的坐标原点设计为(800.00,900.00),则最远的点:点C离x轴1213.88-900.00=313.88m,点D离y轴是1074.15-800.00=274.15m。显然,C、D两点已经在内图廓之外,设计失败。同理经过核计,该地形图的原点坐标应设计为(850.00,975.00)。

③各点坐标所在格网:A点(1000,975);B点(850,1025);C点(900,1175);D 点(1050,1125)。

④各点坐标余量:A(0,25.00);B(40.10,36.36);C(47.22,38.88);D (24.15,37.73)。

⑤从所在格网西南角点起,量取坐标余量,并描点。(见下图)

~~07|07|3|5

^^在表格中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的计算。已知:测站高程H O=36.78m ,定向点为A,仪器高i=1.48m,指标差x=+01′,竖盘为天顶式顺时针注记。

题 第七章地形图测绘

第八章碎部测量 8.1试题 8.1.1名词解释题 (1)碎部测量(2)等高线 (3)首曲线(4)等高距(5)等高线平距 (6)地物 (7)地貌(8)地性线(9)地物特征点(10)地貌特征点 碎部测量: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等高线:地面上相同高程的各点依次连接的曲线 首曲线:按测图比例尺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等高距: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地物:地面上人工或天然形成的构造物 地貌: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性线:相邻面的相交棱线构成的地貌的骨干线,一般指山脊线与山谷线。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点。 地貌特征点:地面坡度或方向发生变换的点。 8.1.2填空题 (1)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①__极坐标法___; ②_直角坐标法__;③___方向交会法___;④___距离交会法__;⑤____方向距离交会法___。 (2)地形图是_既表示地貌又表示地物__的图。 (3)地物符号包括_比例符号__、__非比例符号__以及__半比例符号、_注记_。地貌符号主要是用__等高 线__来表示的。 (4)不依比例尺地物符号在图上的真实点位是:凡是一个几何图形,其点位在_几何图形的中心__;具有 底线符号,其点位在_底线的中点__;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点位在__直角处_;由几种几何图形组合成的符号,其点位在_下部几何图形的中心___。 (5)测绘地形图时,等高距的大小选择是根据__测绘比例尺_与测区__地形的复杂程度_来确定。 (6)地貌是指地表面的_高低起伏形态____;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是_等高线法__。 8.1.3是非判断题 (1)地形图测绘时,如果要求基本等高距为5m,则内插描绘等高线可以是10m、15m、20m、25m.....等, 也可以是17m、22m、27m.....等。(F×) (2)关于平板仪的分类,目前应分为大、中、小三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照准部分的设备不同。 ( √) (3)地形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在图纸上打方格网,对于各种不同的大比例尺测图,其方格边长采用 不同的数值。( ×) (4)选择测图的等高距只与比例尺有关。(×) (5)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在于平面图在图上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地形图在图上仅表示地面的高低 起伏状态。(×) (6)地形图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愈详细,其精度愈高。(√) (8)采用经纬仪测绘法进行碎部测图时,一般使用量角器绘图,经纬仪仅用盘左位置观测水平角,因而 读数要准确,读至秒。( ×) 8.1.4单项选择题 (1)辩认等高线是山脊还是山谷,其方法是 (a)山脊等高线向外突,山谷等高线向里突; (b)根据示坡线的方向去辩认; (c)山脊等高线突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突向高处; (d)山脊等高线较宽,山谷等高线校窄。 (2)在地形测图中,为了测定山顶某一古塔的位置,当不便量距时,可采用: (a)前方交会法;(b)侧方交会法; (c)后方交会法;(d)极坐标法。 (3)碎部测量时,对地物应测定其轮廓的转折点,地物凹凸部分在图上小于下 列数值可按直线处理: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120409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它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第一节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由此可见,分母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 2.图示比例尺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1: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 Crriculum architecture & answers to exercise of 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 总学时数:测绘64;地信、规划48实验学时:12,计4次学分:6/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专业概论,概率统计学 教学语言:双语教学考核方式:考试实习:3周计3学分 平时成绩: 20%(实验报告、提问、测验、课堂讨论及作业) 1.课程内容 测绘学基础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平台基础课。该分支学科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基本测绘环节的工程与技术,即:应用各类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包括点位坐标与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和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计算机地图成图等内业工作。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地球椭球与坐标系、地图分幅、空间点位平面坐标与高程及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误差理论与直接平差、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成图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2.课程特色 测绘学基础为测绘学科主干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以“3S”为代表的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专业理论与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该课程本身也是测绘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地形测量学(Topographical Surveying)。该门课程具有理论、工程和技术并重、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衡量测绘学科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实施多样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的要求为建设目标。 3.课程体系 第一章绪论Chapter 1 Introductory 内容:⑴了解测绘学科的起源、发展沿革与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⑵测绘学的任务与作用。 重点:大地测量学与地形测量学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内容。 难点:无。 §1-1测绘学的定义DEFINITION OF GEOMATICS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第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和重点:本章主要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重点内容是:比例尺精度、地形图的分幅、地物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等高线原理、等高线表示基本地貌、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线。 7.1 地图、平面图和地形图 将整个地球或者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参考椭圆体表面,得到的图形保持了与地面实体的相似性。如果不是投影在椭圆体表面,而是投影在平面上,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变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特殊的制图方法称为地图投影。若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应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整个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区域的实体按比例尺缩小后绘于平面上,这种图则称为地图,例如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对于一个小地区,不考虑地球的曲率,把地球椭圆体表面当作平面,将地面上的图形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平面图。工程上所指的平面图仅仅表示出地物的形状和位置,而没有表示出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如果图上不仅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和形状,而且把地面上的高低起伏的地貌也表示出来,这种图便称为地形图(图7—1)。 图7—1 1:2000地形图

7.2 比例尺 地面上的地物或地貌(高低起伏的地表情况)在平面上的投影,不可能按其真实的大小绘在图上,而是将其缩小。经缩小后,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与其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设在地形图上直线的长度为l ,在地面上相应直线的水平距离为L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L l M =1 (7.1) 比例尺通常将分子化为1表示,M 为比例尺的分母,即 l L M = 如5001,10001,100001 等。假设某直线在地面上水平距离为92m ,而量出该直线在地形图上长度为4.6 cm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2000 192006.41==M 以分数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的分母表示地面水平距离在图上缩小的倍数。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工程建设上,使用较多的是 5001,10001,20001,50001, 10000 1地形图,通常称这些比例尺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250001,500001,1000001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而500000 1,10000001, 等则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所谓比例尺的大小,是当一种比例尺与另一种比例尺相比较时,如某一种比例尺在图上对同一地物所画出的图形比较大,则该比例尺为较大的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给我们一种缩小程度的概念,地面上的长度经过计算后才能得到图上的长度,这当然感到不便。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使用三棱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得某直线的长度,使用上既方便又迅速。 通常认为人们的肉眼能在地形图上分辨出的最短距离为0.1 mm ,因此,地形图上0.1 mm 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地面上测量距离时应该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测绘 10001地形图时,测量距离的精度只需0.1 m ,因为地面0.l m 在1000 1地形图上便是0.1 mm ,而地面小于0.1 m 的长度即使测量了,地图上也表示不出来。反过来,根据比例尺精度也可算出要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某段距离应采用的比例尺。例如要求在图上能表示出0.5 m 长度的物体,则所用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地形图基本常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 (1)地形图基本知识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 (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 (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 (10)(一)、地形图比例尺 1、定义 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为了明显地看出缩小倍率,规定分子以1表示。 (11)2、比例尺的形式 地形图上有两种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以数字显示比例关系的比例尺形式,如:1:5万、1:50000等,数字比例尺的优点是比例关系明确,根据公式能方便地依比例尺进行图上长或实地长的计算。L=l*M、l=L/M。 直线比例尺是将图上长,按比例尺关系直接注记成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尺形式。直线比例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从0分划向左的部份为尺头,尺头全长为1厘米,并将其等分为10个分划,每一分划的分划值为1毫米;从0分划向右的部份为尺身,尺身亦按1厘米一个刻划。尺头的左端点按比例尺以米为单位将图上长注记为实地水平线段长,尺身以整公里为单位注记。如图: 3、地形图的分类和用途 (1)分类 (12)按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大于1:5万(含)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10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和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13)按用途分类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及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第二节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1.水准仪及其操作 常用的水准仪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见图1)。水准仪可以提供一条水平视线,通过观测水准尺读数,测算两点间的高差。其基本操作程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和读数。

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单选题 1、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铅垂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B)。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 2、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 B.1∶2000 C.1∶1000 3 A. 表示地形概略 分母小,比例尺大, C )。 B.1:500 C.1:10000 D.1:5000 5、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D)。 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 6、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D)。 A.平面图 B.现状图 C.地貌图 D.地形图 7、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

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B)。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D.b与M 为非线性关系 8、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形 9、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D)。 A.0.1mm B.1mm C.1cm D.10cm 10、欲施测能反映地面不低于0.2m 选用不小于(C)。 A.1:500 11、比例尺为1 A.0.2cm 0.5 m,则测图比 B.1∶1000 C.1∶2000 D.1∶5000 C )。 A.25mm B.3mm C. 0.05×M 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D. 20mm 14、若测绘1:2000地形图,根据安置平板仪对中要求精度应该不能大于(A)。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1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1/500的地形图,

测量基础知识

控制测量 控制网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是各项测量工作的依据。对于地形测图,等级控制是扩展图根控制的基础,以保证所测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为一个整体。对于工程测量,常需布设专用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的依据。 在一定区域内,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 包括:①平面控制测量,是为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而进行的;②高程控制测量,为测定控制点高程而进行的;③三维控制测量,为同时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或空间三维坐标而进行的。 在测区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这种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地形测图或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区域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一般分别单独布设,也可以布设成三维控制网。 控制测量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与其垂直的铅锤线是外业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由于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故设想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面。 平面控制网 常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和边角测量等方法建立。 三角测量 三角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方法之一。但三角网(锁)要求每点与较多的邻点相互通视,在隐蔽地区常需建造较高的觇标。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布设简单,每点仅需与前后两点通视,选点方便,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和建筑物多而通视困难的城市,应用起来方便灵活。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发展,导线测量的应用日益广泛。

第篇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第1篇基础篇 第1章绪论 [导言]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通过本章学习,要明确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和内容,了解地球形状和大小、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地面点空间位置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掌握高斯投影的原理和方法、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1.1工程测量学概述 1.1.1工程测量学的概念与任务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工程测量的特点是应用基本的测量理论、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并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具有特殊性的施工测绘方法。它是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及普通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工程建设一般可分为: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营三个阶段。 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测绘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是在建立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或构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简称为标定)。是在建立工程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的施工测量; 生产运营阶段的测量主要任务是竣工验收测量和变形监测等测量工作。 工程测量按所服务的工程种类,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矿山工程测量、城市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监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而将自动化的全站仪或摄影仪在计算机控制下的测量系统称为三维工业测量。 本教材为现代工程测量,包括普通测量学及工程测量学的部分内容,增加了现代测量技术的部分。 对于非测绘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工程测量课程,必须首先了解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表、地下和海底)物体的空间位置,并将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管理、应用的科学。它是测绘学科

测量学一、测量学基本知识

一. 测量学基本知识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准面?水准面有何特性? 2.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 3.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4.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说明。 5.何谓高斯投影?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如何进行分带? 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 7.应用高斯投影时,为什么要进行距离改化和方向改化? 8.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1′,求该点所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9.若我国某处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102467.28m,y=20792538.69m。问:(1)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 (2)P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3)在高斯投影平面上P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为多少米? 10.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 11.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算得地面上A点高程为63.464m,B点高程为44.529m。若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则A、B两点的高程各应为多少? 1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 13.什么是地形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4.何谓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对测图有何意义?试说明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 15.试述地形图矩形分幅的分幅和编号方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8. 6°带N=19 L=111° 3°带n=37 l =111°

9. (1)6 °带;(2)第20带,L20=117°E,东侧;( 3)距中央子午线292538.69 m ,距赤道 3102467.28 m 11. H A =63.435 m ; H B =44.500 m 14. 1∶1000 0.1m ;1∶2000 0.2m 15. 12.356cm , 6.178cm 16. 22400m2 17. -16′46″ 18. αAB=178°48′ 19. A m=263°10 ′ 20. ∠1=αBA - αBD;∠2=αCB - αCA;∠3=αDC - αDB 21. αAC=301°58′31″;αAD=39°27′26″; αBC=227°55′19″;αBD=122°59′32″ 24. H50H163040 25. 1∶10万;L=97°E ,B=38°N

第七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铅垂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B)。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 ~~01|07|3|1 ^^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01|07|3|1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01|07|3|1 ^^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 A.1:2000 B.1:500 C.1:10000 D.1:5000 ~~01|07|3|1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D)。 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 ~~01|07|3|1 ^^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D)。 A.平面图 B.现状图 C.地貌图 D.地形图 ~~01|07|3|1 ^^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B)。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D.b与M为非线性关系 ~~01|07|3|1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形 ~~01|07|3|1 ^^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D)。 A.0.1mm B.1mm C.1cm D.10cm

地形图基本知识习题

7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 2.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 3.地形分为和,仅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图,二者 同时表示的图,称为。 4.供测图、读图和用图的专门统一符号注记规范叫。 5.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实际水平长度之称 为。 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7.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2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20m,则该地 形图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精度为。 δ表示。 8.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大小为M =1.0 ? 9.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和。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则用 于的分幅。 10.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分幅或分幅,图幅大小为图幅和 图幅。 11.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状态称为,用表示 12.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 13.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用符号表示 14.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用符号表示。 15.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每各四条首曲线或 倍等高距加粗描绘的手等高线,称为。 16.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的坡度,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的坡度, 间隔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面的坡度。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高程HA=85.33m,B点的高程HB=61.87m,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DAB=156.4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 二、名词解释: 1、山脊线---- 2、山谷线---- 3、地性线---- 4、地籍图----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比例尺精度的作用有( )。 A、确定测图时测量实地距离应准确的程度 B、确定测图比例尺 C、只有A选项 D、只有B选项 2.根据地物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地形测量—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形测量2005年至2006年第一学期第38次课

第八章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8-1 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定义 比例尺定义——图上直线长度d与相应地面水平距离D之比。 式中:M——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亦反。 二、比例尺的形式 1.数字比例尺一般将数字比例尺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M表示。 M越大,比例尺的值就越小;M越小,比例尺的值就越大,如数字比例尺1:500>1:1000。 2.直线比例尺 优点:直接比量——方便;图纸变形的影响小。 三、比例尺的精度 地物地貌在图上表示的精确与详尽程度同比例尺有关。比例尺越大,越精确和详细。 人眼的图上分辨率,通常为0.1mm。不同比例尺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平距,称为地形图比例尺的精度。 §8-2 地形图的图式 一、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1.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较宽的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非比例符号 有些地物,如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其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是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3.半比例符号 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其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二、地貌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一般是等高线。(还有一些特殊地貌符号:如冲沟、梯田、峭壁、悬崖等) 等高线又分为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 在计曲线上注记等高线的高程; 在谷地、鞍部、山头及斜坡方向不易判读的地方和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上,绘制与等高线垂直的短线,称为示坡线,用以指示斜坡降落方向; 当梯田坎比较缓和且范围较大时,可以用等高线表示。 三、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图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3、什么是栅格图? 栅格图是基于一套行列组成的方格数据模型,使用一组方格描述地理要素,每一个方格的值代表一个现实的地理要素。 栅格数据适合于做空间分析和图象数据格式的存储,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4、什么是数字栅格地图(DRG)? 数字栅格地图(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5、什么是栅格图像? 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数字图像与马赛克拼图相似,是由一系列像素组成的矩形图案,如果所有的像素有且仅有两个灰度级(黑或白),则称其为二值图像,也即位图;否者称其为灰度图像或彩色图像。 6、什么是矢量图? 矢量图是基于直角坐标系统,用点、线、多边形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模型或数据结构。每一个地理要素由一系列有顺序的的x、y坐标描述,这些要素与属性相结合。 7、为什么要将栅格地图矢量化? 纸质地图经扫描仪扫描后,初步保存为栅格图像(常见的格式有TIFF、BMP、PCX、JPEG等)。栅格图像在地理应用领域有着这样的缺陷:首先,栅格图像文件对图像的每一像素点(不管前景或背景像素)都要保存,所以其存储开销特别大。另外,我们不能对图像上的任一对象(曲线、文字或符号)进行属性修改、拷贝、移动及删除等图形编辑操作,更不能进行拓扑求解,只能对某个矩形区域内的所有像素同时进行图像编辑操作。此外,当图像进行放大或缩小显示

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总结

(1)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1规划设计阶段2建筑施工阶段3运营管理阶段 (2)工程测量学就是研究各项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虽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所需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这个问题。 (3)数字地面模型(DTM)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值集合的总称。 (4)在测绘领域,用一系列地面点的x,y坐标及其相联系的高程表示区域地面形状的模型,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5)铁路、公路、输电线路以及输油(汽)管道等均属于线性工程,它们的中线通称线路。 (6)铁路勘测设计的过程:1方案研究2初测3初步设计4定测5施工设计 (7)初测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沿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方面的资料(纸上定线)。 (8)定测的主要任务是把初步设计中选定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实地上。 (9)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草测、初测和定测工作。 (10)公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沿线设施等。 (11)根据线路工程的作业内容,线路测量具有全线性,阶段性和渐近性的特点。 (12)导线点的布设要求:1导线点宜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且前后相互通视。2导线点应选在开阔的地方,以便作为图根控制,进行地形测量。3导线点间的距离要适中。4导线点应尽可能接近将来的线路的位置,以便为定测时所利用。5桥梁及隧道两端附近,严重地质不良地段以及越岭垭口处应设置导线点。 (13)基平测量是沿线路布设水准点。2中平测量是测定导线点及中桩高程。 (14)将纸上线路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称为中线测量。 (15)线路纵断面的测绘: (16)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为:1任务的来源、性质、技术要求,测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技术设计的依据及原有测量成果的采用情况。2各施测控制点的等级,标石及造埋数量,水深测量图幅,测深面积及障碍物的大致分布情况。3作业所需的各种主要仪器、器材、船只类型和数量。4根据测区地理气象及技术装备条件,确立的不同测区的作业率,计算的各种测量作业的工作量和工作天数及时间安排。5根据测区特点和作业技术水平,重点提出的适当的作业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具体技术指示。 (17)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一般应占主测线总长的5%~10%。 (18)编绘竣工图的目的:1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使设计有所变更,这种临时变更设计的情况必须通过测量反映到竣工图上,以竣工图作为检验设计的正确性,阐明工程竣工最终成果的技

测量学基本知识

1、什么是测绘 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统称。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固定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 2、什么是3S 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 3、什么是4D 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线划图(DLG) 和数字栅格图(DRG) 。 4、什么是地形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比例,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5、什么是正射投影 所谓正射投影,也叫等角投影,就是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使投影前后图形的角度保持不变。 6、什么是地图 按一定比例,有选择的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若干现象的图称为地图。 7、什么叫做水准面

我们将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做水准面。 8、什么叫做大地水准面 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9、什么叫地球椭球体 人们经过长期精密测量,发现大地体接近于一个两级稍扁的旋转椭球体,这个与大地形状和大小十分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我们称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什么是地球的扁率?是多少? 扁率= (长半径—短半径)/ 长半径国际1: 289.257 2、地球的半径如何计算,是多少? R=1/3( 长半径+ 长半径+ 短半径) ≈6371 ㎞ 3、我国的大地原点设在什么地方? 我国新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测量坐标系的概念 1、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又分为哪两类? 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内容概述: 了解地球的形状理论,地球是个旋转椭球体,在地形测量范围内,为计算方便,可把地球视为圆球,其半径只为6371km。当测区范围在10km以内时,如测量水平距离,可不考虑地球的曲率,用水平面代替球面,但在高程测量时,即使测距很短,也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弄清一些基本概念,如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旋转椭球体、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克里格坐标等。最后介绍了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测量学的一般知识,熟悉各种测量坐标系。掌握测量的内容及要求。 ※内容详述: §2.1 地球的形状理论 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而地球自然表面很不规则,有高山、丘陵、平原和海洋。其中最高的珠穆朗玛峰高出海水面达8848.13m,最低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水面达11022m。但是这样的高低起伏,相对于地球半径6371km来说还是很小的。再顾及到海洋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因此,人们把海水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看作地球的形状。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任一点都要受到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线称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水面可高可低,因此符合上述特点的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用大地体表示地球体形是恰当的,但由于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引起铅垂线的方向产生不规则的变化,致使大地水准面成为一个复杂的曲面,无法在这曲面上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为了使用方便,通常用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式表示的几何形体(即地球椭球)来代替地球的形状作为测量计算工作的基准面称参考椭球面。从严格意义上讲,测绘工作时取参考椭球面为测量的基准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取得是大地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地球椭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形体,故地球椭球又称旋转椭球。旋转椭球体由长半径a(或短半径b)和扁率α所决定。我国目前采用的元素值为长半径a=6378140m,并选择陕西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大地原点,进行了大地定位。由此而建立起来全国统一坐标系,这就是现在使用的“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图2-3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旋转椭球体面示意图 由于地球椭球的扁率很小,因此当测区范围不大时,可近似地把地球椭球作为圆球,其半径为6371km。 §2.2 测量坐标系及高斯投影 一、球面坐标系统 (1)天文地理坐标系:测量(天文经纬度)的外业以铅垂线为准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

第九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与应用

第九章地形图基本知识与应用 9.1试题 9.1.1名词解释题 (1)三北方向线 (2)中央经线 9.1.2填空题 (1)我国国家基本图系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图投影是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形如何描绘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斯投影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投影,它属________________投影,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纬度分度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它可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库汇水面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围的面 积。 (6)地形图上坡度尺,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量两条计曲线之间的地面坡度,两脚规应截取坡度尺上_____条等高线的曲线图。 (7)地形图分幅分幅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第 一种分幅方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分幅方法,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9)地形图的主要内容是用各种规定的线划符号来表示_________和_______,通过这些 线划符号、注记等,来认识、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识读地形图的主要目的。 9.1.3是非判断题 (1)我国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均采用梯形分幅,并以1:100万为基础。 ( ) (2)我国1:1万~1:10万地形图中,坐标格网(即公里网)的表示是不同的,1:1万图上 不画公里网,仅在图廓上标注。1:2.5万图上公里方格边长为4cm,1:5万及1:10万图上公里网方格边长均采用2cm。( ) (3)在某些1:2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外图廓四周上标注有公里网的坐标值,它们是表示 同一带中相邻图幅公里网的坐标值。( ) (4)在1:1万~1:5万的地形图上,外图廓四周中间标写的地形图编号表示相邻图幅的编 号。( ) (5)三北方向图(或称偏角图),真子午线方向一定要画成正南北方向,其他两方向(磁 子午线方向及纵坐标轴方向)是根据它们偏角为偏东还是偏西分别示意性绘制,并 加注角度值。( ) (6)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值为∶y=20743km,其中20为纵行号。( ) (7)坡度是高差与水平距之比,其比值大说明坡度缓。( ) (8)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时,其高程比例尺和水平距离比例尺 一般应相同。( ) 9.1.4单项选择题

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量技术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设备和相应的辅助系统,按规定的技术、经济要求组成的一个统一系统。 发电输电配电变 电发电厂输电网变电站配电网电力用户用电

国家电网在“十二五”规划 国家电网在“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两头, 一是大电网、骨干电网的传输问题,一个是解决配电网的薄弱问题,让广大农村用户用上高质量的电、放心电,做到质优价廉。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新增11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33.7万公里,以满足新增3.8亿千瓦电力装机的介入和输送需求,实现跨区输送2.5亿千瓦的电力和1.15万亿千瓦时的电量。

线路设计、施工的顺序 1、线路初勘、选定线行、规划报建(包括市政规划报建、电力 部门审批确认)。 2、测量、定位、地质勘探、杆塔选定、计算、出相关的图纸。 3、复测、定位、放线。(要注意复测结果与设计有没有偏差) 4、征地及青赔。(难度太大的话可申请设计变更) 5、材料订购。(需仔细核对,尤其是附件及光缆、金具等) 6、基础施工及保养。(要注意地质情况和设计有没有冲突) 7、停电申请。(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 8、组塔架线。(注意施工安全) 9、附件安装。(注意合符规范) 10、验收送电。(关系的协调)

专题内容主要包括: 1概述:测量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作用,测量学的发展及现状。 2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面点的定位体系、测量的基本工作与原则。 3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水准路线的计算。 4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计算。 5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直线定向的概念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